牙周探诊检查记录表(解释)
牙周检查记录表 解读

牙周检查记录表解读牙周检查记录表是一种用于记录牙周健康状况的工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1.FI(根分叉):根分叉病变是指牙周炎发生到较重程度后的病变累及多根牙的根分叉区。
在记录表中,可以根据探诊结果将根分叉病变分为不同的程度,如轻度、中度和重度。
这有助于评估牙周组织的破坏程度和制定治疗计划。
2.M(松动度):牙齿松动度是指牙齿在牙槽骨中的稳定性。
在记录表中,可以根据牙齿的松动程度进行分级,如轻度松动、中度松动和重度松动。
牙齿的松动度可以反映牙周组织的支持能力和炎症程度。
3.BI(出血点):出血指数用于评估牙龈的炎症程度。
在探诊过程中,观察牙龈是否出血以及出血的程度。
出血指数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如无出血、点状出血、线状出血等。
出血指数越高,说明牙龈炎症越严重。
4.PD(牙周袋的深度):牙周袋是指牙龈与牙齿之间形成的袋状结构,其深度可以反映牙周组织的破坏程度。
在记录表中,需要记录每个牙齿不同部位的牙周袋深度,以了解牙周组织的状况。
5.B(颊侧)和L(舌侧):这些标记用于指示牙齿的不同侧面,以便在记录表中准确地描述每个牙齿的状况。
6.PLI(菌斑指数):菌斑指数用于评估口腔中牙菌斑的数量和分布。
在记录表中,可以根据牙菌斑的多少和分布范围进行分级,如无菌斑、少量菌斑、中等量菌斑和大量菌斑。
菌斑指数越高,说明口腔卫生状况越差,牙周炎症的风险也越高。
通过对牙周检查记录表的解读,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牙周健康状况,包括根分叉病变、牙齿松动度、牙龈炎症程度、牙周袋深度以及口腔卫生状况等方面的信息。
这些信息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治疗计划,提高牙周治疗的效果。
牙周探诊检查记录表

牙周专科检查表牙周专科表包含的内容:FI(根分叉) M(松动度)BI(出血点)PD(牙周袋的深度)GI(牙龈指数)根分叉病变简称FI,是指牙周炎发生到较重程度后的,病变累及多根牙的根分叉区。
他可以发生在任何的牙周炎。
多发生与下颌第一磨牙,上颌双尖牙少见。
预后较差原因:菌斑微生物牙合创伤临床表现Glickman法I度病变早期分叉区骨质轻微吸收,牙周探针可探到根分叉的外形,但尚不能水平探入分叉内,牙周袋属于骨上袋。
X线下通常看不到改变。
II度牙周探针可从水平方向部分探入根分叉内,未能与另侧相通,探入深度超过牙齿宽度的1/3III度牙槽骨完全吸收,形成贯通性病变。
牙周探针能水平进入分叉区与另一侧相通IV度根间骨隔完全破坏,且牙龈退缩而使病变的根分叉区完全暴露于口腔内Hamp 提出的分法:I 度牙周探针可水平方向探入跟分叉区,探入深度未超过牙齿宽度的1/3.II度根分叉区骨质的水平性破坏已超过牙齿宽度1/3.但尚未与对侧贯通III度根分叉区骨质已有贯通性破坏,牙周探针可畅通治疗目标:清除根分叉病变区内牙根面的牙石菌斑,通过手术等方法,形成一个有利于自我控制菌斑并长期保持疗效的局部解剖外形对早期病变,争取有一定程度的牙周组织新附着,但有一定的难度。
BI出血指数0=牙龈健康,无炎症和出血1=牙龈颜色有炎症改变,探诊后不出血2=探诊后有点状出血3=探诊后出血沿牙龈缘呈线状4=出血溢满并溢出龈沟5=自动出血GI牙龈指数0=牙龈正常1=轻度炎症,轻度颜色改变及水肿2=中度炎症,色红,水肿,探诊出血3=重度炎症,红肿明显或有溃疡,有自发出血倾向临床意义PD牙周探诊深度正常牙龈的龈沟深度不超够2-3mm。
正规的牙周探诊应对每个牙记录6个部位:颊侧近中、中央、远中及舌侧近中、中央、远中部位。
牙龈的炎症,探诊的力量,探针本身的粗细以及尖端的形状都会影响探针进入的深度。
M牙齿的松动度I度颊舌向动II度颊舌向及近远中向均有III度垂直松动也可按颊舌向水平移位程度分度记录:1mm为I度松动。
牙周探诊检查记录表

牙周检查表包含的内容:FI(根分叉) M(松动度) BI(出血点) PD(牙周袋的深度) B(颊侧)L(舌侧)PLI(菌斑指数)根分叉病变简称FI,是指牙周炎发生到较重程度后的,病变累及多根牙的根分叉区。
他可以发生在任何的牙周炎。
多发生与下颌第一磨牙,上颌双尖牙少见。
预后较差原因:菌斑微生物牙合创伤临床表现Glickman法I度病变早期分叉区骨质轻微吸收,牙周探针可探到根分叉的外形,但尚不能水平探入分叉内,牙周袋属于骨上袋。
X线下通常看不到改变。
II度牙周探针可从水平方向部分探入根分叉内,未能与另侧相通,探入深度超过牙齿宽度的1/3III度牙槽骨完全吸收,形成贯通性病变。
牙周探针能水平进入分叉区与另一侧相通IV度根间骨隔完全破坏,且牙龈退缩而使病变的根分叉区完全暴露于口腔内Hamp 提出的分法:I 度牙周探针可水平方向探入跟分叉区,探入深度未超过牙齿宽度的1/3.II度根分叉区骨质的水平性破坏已超过牙齿宽度1/3.但尚未与对侧贯通III度根分叉区骨质已有贯通性破坏,牙周探针可畅通治疗目标:清除根分叉病变区内牙根面的牙石菌斑,通过手术等方法,形成一个有利于自我控制菌斑并长期保持疗效的局部解剖外形对早期病变,争取有一定程度的牙周组织新附着,但有一定的难度。
BI出血指数 0=牙龈健康,无炎症和出血1=牙龈颜色有炎症改变,探诊后不出血2=探诊后有点状出血3=探诊后出血沿牙龈缘呈线状4=出血溢满并溢出龈沟5=自动出血PLI菌斑指数 0=龈缘区无菌斑1=龈缘区的牙面有薄的菌斑,但视诊不可见,若用探诊尖的侧面可刮出菌斑。
2=在龈缘或邻面可见中等量菌斑3=龈沟内或龈缘区及邻面有大量软垢PD牙周探诊深度正常牙龈的龈沟深度不超够2-3mm。
正规的牙周探诊应对每个牙记录6个部位:颊侧近中、中央、远中及舌侧近中、中央、远中部位。
牙龈的炎症,探诊的力量,探针本身的粗细以及尖端的形状都会影响探针进入的深度。
M牙齿的松动度I度颊舌向动II度颊舌向及近远中向均有III度垂直松动也可按颊舌向水平移位程度分度记录:1mm为I度松动。
牙周探诊检查记录表

牙周专科检查表牙周专科表包含的内容:FI(根分叉) M(松动度)BI(出血点)PD(牙周袋的深度)GI(牙龈指数)根分叉病变简称FI,是指牙周炎发生到较重程度后的,病变累及多根牙的根分叉区。
他可以发生在任何的牙周炎。
多发生与下颌第一磨牙,上颌双尖牙少见。
预后较差原因:菌斑微生物牙合创伤临床表现Glickman法I度病变早期分叉区骨质轻微吸收,牙周探针可探到根分叉的外形,但尚不能水平探入分叉内,牙周袋属于骨上袋。
X线下通常看不到改变。
II度牙周探针可从水平方向部分探入根分叉内,未能与另侧相通,探入深度超过牙齿宽度的1/3III度牙槽骨完全吸收,形成贯通性病变。
牙周探针能水平进入分叉区与另一侧相通IV度根间骨隔完全破坏,且牙龈退缩而使病变的根分叉区完全暴露于口腔内Hamp 提出的分法:I 度牙周探针可水平方向探入跟分叉区,探入深度未超过牙齿宽度的1/3.II度III度根分叉区骨质已有贯通性破坏,牙周探针可畅通治疗目标:清除根分叉病变区内牙根面的牙石菌斑,通过手术等方法,形成一个有利于自我控制菌斑并长期保持疗效的局部解剖外形对早期病变,争取有一定程度的牙周组织新附着,但有一定的难度。
BI出血指数0=牙龈健康,无炎症和出血1=牙龈颜色有炎症改变,探诊后不出血2=探诊后有点状出血3=探诊后出血沿牙龈缘呈线状4=出血溢满并溢出龈沟5=自动出血GI牙龈指数0=牙龈正常1=轻度炎症,轻度颜色改变及水肿2=中度炎症,色红,水肿,探诊出血3=重度炎症,红肿明显或有溃疡,有自发出血倾向临床意义PD牙周探诊深度正常牙龈的龈沟深度不超够2-3mm。
正规的牙周探诊应对每个牙记录6个部位:颊侧近中、中央、远中及舌侧近中、中央、远中部位。
牙龈的炎症,探诊的力量,探针本身的粗细以及尖端的形状都会影响探针进入的深度。
M牙齿的松动度I度颊舌向动II度颊舌向及近远中向均有III度垂直松动也可按颊舌向水平移位程度分度记录:1mm为I度松动。
牙周探诊检查记录表

牙周专科检查表牙周专科表包含的内容:F I(根分叉) M(松动度)BI(出血点)PD(牙周袋的深度)GR(牙龈指数)根分叉病变简称FI,是指牙周炎发生到较重程度后的,病变累及多根牙的根分叉区。
他可以发生在任何的牙周炎。
多发生与下颌第一磨牙,上颌双尖牙少见。
预后较差原因:菌斑微生物牙合创伤临床表现Glickman法I度病变早期分叉区骨质轻微吸收,牙周探针可探到根分叉的外形,但尚不能水平探入分叉内,牙周袋属于骨上袋。
X线下通常看不到改变。
II度牙周探针可从水平方向部分探入根分叉内,未能与另侧相通,探入深度超过牙齿宽度的1/3III度牙槽骨完全吸收,形成贯通性病变。
牙周探针能水平进入分叉区与另一侧相通IV度根间骨隔完全破坏,且牙龈退缩而使病变的根分叉区完全暴露于口腔内Hamp 提出的分法:I度牙周探针可水平方向探入跟分叉区,探入深度未超过牙齿宽度的1/3.II度根分叉区骨质的水平性破坏已超过牙齿宽度1/3.但尚未与对侧贯通III 根分叉区骨质已有贯通性破坏,牙周探针可畅通III 根分叉区骨质已有贯通性破坏,牙周探针可畅通治疗目标:清除根分叉病变区内牙根面的牙石菌斑,通过手术等方法,形成一个有利于自我控制菌斑并长期保持疗效的局部解剖外形对早期病变,争取有一定程度的牙周组织新附着,但有一定的难度。
BI出血指数0=牙龈健康,无炎症和出血1=牙龈颜色有炎症改变,探诊后不出血2=探诊后有点状出血3=探诊后出血沿牙龈缘呈线状4=出血溢满并溢出龈沟5=自动出血GI牙龈指数0=牙龈正常1=轻度炎症,轻度颜色改变及水肿2=中度炎症,色红,水肿,探诊出血3=重度炎症,红肿明显或有溃疡,有自发出血倾向临床意义PD牙周探诊深度正常牙龈的龈沟深度不超够2-3mm。
正规的牙周探诊应对每个牙记录6个部位:颊侧近中、中央、远中及舌侧近中、中央、远中部位。
牙龈的炎症,探诊的力量,探针本身的粗细以及尖端的形状都会影响探针进入的深度。
M牙齿的松动度I度颊舌向动II度颊舌向及近远中向均有III度垂直松动也可按颊舌向水平移位程度分度记录:1mm为I度松动。
牙周探诊检查记录表

牙周探诊检查记录表(总1页)-CAL-FENGHAL-(YICAI)-Company One 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牙周专科检查表牙周检査表包含的内容:F:[(根分叉)M (松动度)BI (出血点)PD (牙周袋的深度)B (颊侧)L (舌侧)PLI (菌斑捋数)根分叉病变简称FI,是指牙周炎发生到较重程度后的,病变累及多根牙的根分义区。
他可以发生在任何的牙周炎。
多发生与下颌第一磨牙,上颌双尖牙少见。
预后较差原因:菌斑微生物牙合创伤临床表现Glickman 法I度病变早期分义区骨质轻微吸收,牙周探针可探到根分义的外形,但尚不能水平探入分义内,牙周袋属于骨上袋。
X线下通常看不到改变。
II度牙周探针可从水平方向部分探入根分义内,未能与另侧相通,探入深度超过牙齿宽度的1/3III度牙槽骨完全吸收,形成贯通性病变。
牙周探针能水平进入分义区与另一侧相通IV度根间骨隔完全破坏,且牙龈退缩而使病变的根分义区完全暴露于口腔内Hamp提出的分法:I度牙周探针可水平方向探入跟分叉区,探入深度未超过牙齿宽度的1/3.II度根分义区骨质的水平性破坏已超过牙齿宽度1/3.但尚未与对侧贯通III度根分义区骨质已有贯通性破坏,牙周探针可畅通治疗UI标:清除根分义病变区内牙根面的牙石菌斑,通过手术等方法,形成一个有利于自我控制菌斑并长期保持疗效的局部解剖外形对早期病变,争取有一定程度的牙周组织新附着,但有一定的难度。
BI出血指数0二牙龈健康,无炎症和出血1二牙龈颜色有炎症改变,探诊后不出血2二探诊后有点状出血3二探诊后出血沿牙龈缘呈线状4二出血溢满并溢出龈沟5二自动出血PLI菌斑指数0二龈缘区无菌斑1二龈缘区的牙面有薄的菌斑,但视诊不可见,若用探诊尖的侧面可刮出菌斑。
2二在龈缘或邻面可见中等量菌斑3二龈沟内或龈缘区及邻面有大量软垢PD牙周探诊深度正常牙龈的龈沟深度不超够2-3mm°正规的牙周探诊应对每个牙记录6个部位:颊侧近中、中央、远中及舌侧近中、中央、远中部位。
牙周探诊检查记录表(解释)-牙周fi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凤呜大王*牙周专科检查表牙周检查表包含的内容:FI(根分叉) M(松动度)BI(出血点)PD(牙周袋的深度)B(颊侧)L(舌侧)PLI(菌斑指数)根分叉病变简称FI,是指牙周炎发生到较重程度后的,病变累及多根牙的根分叉区。
他可以发生在任何的牙周炎。
多发生与下颌第一磨牙,上颌双尖牙少见。
预后较差原因:菌斑微生物牙合创伤临床表现Glickman法I度病变早期分叉区骨质轻微吸收,牙周探针可探到根分叉的外形,但尚不能水平探入分叉内,牙周袋属于骨上袋。
X线下通常看不到改变。
II度牙周探针可从水平方向部分探入根分叉内,未能与另侧相通,探入深度超过牙齿宽度的1/3III度牙槽骨完全吸收,形成贯通性病变。
牙周探针能水平进入分叉区与另一侧相通IV度根间骨隔完全破坏,且牙龈退缩而使病变的根分叉区完全暴露于口腔内Hamp 提出的分法:I 度牙周探针可水平方向探入跟分叉区,探入深度未超过牙齿宽度的1/3.II度根分叉区骨质的水平性破坏已超过牙齿宽度1/3.但尚未与对侧贯通III度根分叉区骨质已有贯通性破坏,牙周探针可畅通治疗目标:清除根分叉病变区内牙根面的牙石菌斑,通过手术等方法,形成一个有利于自我控制菌斑并长期保持疗效的局部解剖外形对早期病变,争取有一定程度的牙周组织新附着,但有一定的难度。
BI出血指数0=牙龈健康,无炎症和出血1=牙龈颜色有炎症改变,探诊后不出血2=探诊后有点状出血3=探诊后出血沿牙龈缘呈线状4=出血溢满并溢出龈沟5=自动出血PLI菌斑指数0=龈缘区无菌斑1=龈缘区的牙面有薄的菌斑,但视诊不可见,若用探诊尖的侧面可刮出菌斑。
2=在龈缘或邻面可见中等量菌斑3=龈沟内或龈缘区及邻面有大量软垢PD牙周探诊深度正常牙龈的龈沟深度不超够2-3mm。
正规的牙周探诊应对每个牙记录6个部位:颊侧近中、中央、远中及舌侧近中、中央、远中部位。
牙龈的炎症,探诊的力量,探针本身的粗细以及尖端的形状都会影响探针进入的深度。
最新牙周探诊检查记录表(解释)

牙周专科检查表牙周检查表包含的内容:FI(根分叉) M(松动度)BI(出血点)PD(牙周袋的深度)B(颊侧)L(舌侧)PLI(菌斑指数)根分叉病变简称FI,是指牙周炎发生到较重程度后的,病变累及多根牙的根分叉区。
他可以发生在任何的牙周炎。
多发生与下颌第一磨牙,上颌双尖牙少见。
预后较差原因:菌斑微生物牙合创伤临床表现Glickman法I度病变早期分叉区骨质轻微吸收,牙周探针可探到根分叉的外形,但尚不能水平探入分叉内,牙周袋属于骨上袋。
X线下通常看不到改变。
II度牙周探针可从水平方向部分探入根分叉内,未能与另侧相通,探入深度超过牙齿宽度的1/3III度牙槽骨完全吸收,形成贯通性病变。
牙周探针能水平进入分叉区与另一侧相通IV度根间骨隔完全破坏,且牙龈退缩而使病变的根分叉区完全暴露于口腔内Hamp 提出的分法:I 度牙周探针可水平方向探入跟分叉区,探入深度未超过牙齿宽度的1/3.II度根分叉区骨质的水平性破坏已超过牙齿宽度1/3.但尚未与对侧贯通III度根分叉区骨质已有贯通性破坏,牙周探针可畅通治疗目标:清除根分叉病变区内牙根面的牙石菌斑,通过手术等方法,形成一个有利于自我控制菌斑并长期保持疗效的局部解剖外形对早期病变,争取有一定程度的牙周组织新附着,但有一定的难度。
BI出血指数0=牙龈健康,无炎症和出血1=牙龈颜色有炎症改变,探诊后不出血2=探诊后有点状出血3=探诊后出血沿牙龈缘呈线状4=出血溢满并溢出龈沟5=自动出血PLI菌斑指数0=龈缘区无菌斑1=龈缘区的牙面有薄的菌斑,但视诊不可见,若用探诊尖的侧面可刮出菌斑。
2=在龈缘或邻面可见中等量菌斑3=龈沟内或龈缘区及邻面有大量软垢PD牙周探诊深度正常牙龈的龈沟深度不超够2-3mm。
正规的牙周探诊应对每个牙记录6个部位:颊侧近中、中央、远中及舌侧近中、中央、远中部位。
牙龈的炎症,探诊的力量,探针本身的粗细以及尖端的形状都会影响探针进入的深度。
M牙齿的松动度I度颊舌向动II度颊舌向及近远中向均有III度垂直松动也可按颊舌向水平移位程度分度记录:1mm为I度松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牙周专科检查表
牙周检查表包含的内容:FI( 根分叉 ) M (松动度)BI (出血点)PD(牙周袋的深度)B(颊侧) L(舌侧) PLI (菌斑指数)
根分叉病变
简称 FI, 是指牙周炎发生到较重程度后的,病变累及多根牙的根分叉区。
他可以发生在任何的牙周炎。
多发生与下
颌第一磨牙,上颌双尖牙少见。
预后较差
原因:菌斑微生物牙合创伤
临床表现
Glickman 法
I 度病变早期分叉区骨质轻微吸收,牙周探针可探到根分叉的外形,但尚不能水平探入分叉内,牙周袋属于骨上袋。
X线下通常看不到改变。
II 度牙周探针可从水平方向部分探入根分叉内,未能与另侧相通,探入深度超过牙齿宽度的1/3
III 度牙槽骨完全吸收,形成贯通性病变。
牙周探针能水平进入分叉区与另一侧相通
IV 度根间骨隔完全破坏,且牙龈退缩而使病变的根分叉区完全暴露于口腔内
Hamp 提出的分法:
I 度牙周探针可水平方向探入跟分叉区,探入深度未超过牙齿宽度的1/3.
II 度根分叉区骨质的水平性破坏已超过牙齿宽度1/3.但尚未与对侧贯通
III度根分叉区骨质已有贯通性破坏,牙周探针可畅通
治疗目标:清除根分叉病变区内牙根面的牙石菌斑,通过手术等方法,形成一个有利于自我控制菌斑并长期保持疗效的局部解剖外形对早期病变,争取有一定程度的牙周组织新附着,但有一定的难度。
BI 出血指数0=牙龈健康,无炎症和出血
1=牙龈颜色有炎症改变,探诊后不出血
2=探诊后有点状出血
3=探诊后出血沿牙龈缘呈线状
4=出血溢满并溢出龈沟
5=自动出血
PLI 菌斑指数0=龈缘区无菌斑
1=龈缘区的牙面有薄的菌斑,但视诊不可见,若用探诊尖的侧面可刮出菌斑。
2=在龈缘或邻面可见中等量菌斑
3=龈沟内或龈缘区及邻面有大量软垢
PD 牙周探诊深度
正常牙龈的龈沟深度不超够2-3mm。
正规的牙周探诊应对每个牙记录 6 个部位:颊侧近中、中央、远中及舌侧近中、
中央、远中部位。
牙龈的炎症,探诊的力量,探针本身的粗细以及尖端的形状都会影响探针进入的深度。
M牙齿的松动度
I 度颊舌向动
II度颊舌向及近远中向均有
III度垂直松动
也可按颊舌向水平移位程度分度记录:
1mm 为 I 度松动。
1-2;mm 为 II 度松动
2mm 已上为 III 度松动。
应注意这两种方法均受牙根数目、牙根长度、坏根数目及有无临牙等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