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热与潜热的区分
显热与潜热的区分

显热与潜热的区分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显热、潜热、热湿比及焓显热主要表现在由于空气干球温度的变化而发生的热量转移,比如空气干球温度的升高或降低而引起的热量。
潜热的发生总会伴随着物质相态的变化,简单的理解就是水在沸腾的时候要吸收很多的热量而温度没多大的变化。
所以,在空调负荷的计算时,因为空气里含有水蒸汽,所以就要计算其显热负荷和潜热负荷。
显热对固态、液态或气态的物质加热,只要它的形态不变,则热量加进去后,物质的温度就升高,加进热量的多少在温度上能显示出来,即不改变物质的形态而引起其温度变化的热量称为显热。
如对液态的水加热,只要它还保持液态,它的温度就升高;因此,显热只影响温度的变化面不引起物质的形态的变化。
例如机房中、其计算机或程控交换机的发热量很大,它属于显热。
对液态的水加热,水的温度升高,当达到沸点时,虽然热量不断的加入,但水的温度不升高,一直停留在沸点,加进的热量仅使水变成水蒸气,即由液态变为气态。
这种不改变物质的温度而引起物态变化(又称相变)的热量称为潜热。
如计算机房中、工作人员人体发热以及换气带进来的空气含湿量,这些热量称为潜热。
(全热等于显热与潜热之和。
)如果要求的气温高于露点温度, 则没有水蒸汽的产生或者水珠的产生,即湿度没有变化,也就是所说的显热交换!如果要求的气温低于露点温度,就会有潜热交换。
潜热,相变潜热的简称,指单位质量的物质在等温等压情况下,从一个相变化到另一个相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这是物体在固、液、气三相之间以及不同的固相之间相互转变时具有的特点之一。
固、液之间的潜热称为熔解热(或凝固热),液、气之间的称为汽化热(或凝结热),而固、气之间的称为升华热(或凝华热)。
显热:随着潮湿空气的温度变化而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比热*温度变化);潜热:随着潮湿空气中的水蒸气浓度的变化有关的热量(汽化热*凝结热);全热(焓):显热和潜热之和,一般状态下焓值与全热值相同。
显热与潜热的区别

显热与潜热的区别
热是指物理性质上的声音、光学等形式能量的总称,它与所有物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按热的量的不同,可分为显热和潜热。
显热是指物体表面温度上升,当在物体上施加热时,物体自身的内能量转换热量,从
而导致表面温度升高,产生显热。
这种热能可以用低层次的实验测量出来,在一定时间内,显热量也可通过计算计算出来。
因为它可直接感知,因此可以被测量和计算出来,也就是
显热。
潜热是指物体中由于化学反应、过程改变,压缩或膨胀变形等现象,产生的热变化而
无法感知的隐藏热。
比如,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的温度不一定会发生改变,但是却有
可能产生易于检测的热变化,这种热变化就是潜热。
潜热也可以用于衡量,但一般只能通
过模拟方法来计算和观察,而不能够直接测量。
由以上可以看出,显热和潜热都是物体表面上释放出来的热量,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
是显热可以直接测量和衡量,潜热则只能模拟来研究和观察。
由于热是由物质之间相互作用,转移或产生而成的,在不同形式下热能都有其一定的转移规律,从而影响热变化,提
高热传递效率。
因此,掌握两者之间的规律和特性,以便更好地使用热能,这对石油、煤炭、热电、热力等热源的开发运用都非常重要。
潜热和显热有什么区别

潜热和显热有什么区别
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性质、特点及放出的热量上。
显热指物体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温度升高或降低而不改变其原有相态所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它能使人们有明显的冷热变化感觉;潜热指在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过程中,其相态发生了变化(如气体变成液体),但温度不发生变化,这种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潜热”。
潜热和显热的区别
1、性质不同:显热是当此热量加入或移去后,会导致物质温度的变化,而不发生相变。
潜热是相变潜热的简称,是物质在等温等压情况下,从一个相变化到另一个相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特点不同:潜热是物体在固、液、气三相之间以及不同的固相之间相互转变时具有的特点之一。
显热是物体不发生化学变化或相变化时,温度升高或降低所需要的热。
3、热量放出不同:显热是随着潮湿空气的温度变化而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潜热是随着潮湿空气中的水蒸气浓度的变化有关的热量。
显热与潜热的区别

显热与潜热显热:对固态、液态或气态的物质加热,只要它的形态不变,则热量加进去后,物质的温度就升高,加进热量的多少在温度上能显示出来,即不改变物质的形态而引起其温度变化的热量称为显热。
潜热:潜热是物质发生相变过程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比如对液态的水加热,水的温度升高,当达到沸点时,虽然热量不断的加入,但水的温度不升高,一直停留在沸点,加进的热量仅使水变成水蒸气,即由液态变为气态。
这种不改变物质的温度而引起物态变化(又称相变)的热量称为潜热。
1Kg液体完全变为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气所吸收的热量,称为该温度下的汽化潜热,用符号r表示,单位kJ/kg。
两个概念:显热是物质不发生相变(固、液、气转变)吸收或放出热量潜热是物质发生相变过程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如1mol水(100℃)蒸发成1mol水蒸汽(100℃)需要吸收40.62kj 的热量,这部分热量就是潜热;而1mol 60℃水升温至100℃(无水蒸汽生成)需要吸收的热量(约3.014kj)就是显热。
简单的说显热是物质不发生相变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它有一个明显的现象是:热量转移过程中伴有温度的变化.而潜热是物质发生(相变)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有热量的变化,但温度一般保持恒定不变,即相变前后的温度是相同的.物质发生相变(物态变化),在温度不发生变化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作“潜热”。
物质由低能状态转变为高能状态时吸收潜热,反之则放出潜热。
例如,液体沸腾时吸收的潜热一部分用来克服分子间的引力,另一部分用来在膨胀过程中反抗大气压强做功。
熔解热、汽化热、升华热都是潜热。
潜热的量值常常用每单位质量的物质或用每摩尔物质在相变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来表示。
在一级相变中,吸收或释放热量,伴随体积的变化,但系统的温度不变。
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相变潜热”。
相变潜热与发生相变的温度有关,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相变潜热是一定值。
汽化潜热就是说,把1KG饱和水变成1KG干饱和蒸汽所需要的热量。
[新版]显热潜热
![[新版]显热潜热](https://img.taocdn.com/s3/m/34dce290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31.png)
中文名称:显热英文名称:sensible heat定义:人与环境间通过对流、辐射和传导途径交换的热量,即非蒸发性散热。
定义显热系指当此热量加入或移去后,会导致物质温度的变化,而不发生相变。
物质的摩尔量、摩尔热容和温差三者的乘积为显热。
即物体不发生化学变化或相变化时,温度升高或降低所需要的热称为显热。
原理物体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温度升高或降低而不改变其原有相态所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显热”。
它能使人们有明显的冷热变化感觉,通常可用温度计测量出来。
注:(如将水从20℃的升高到80℃所吸收到的热量,就叫显热。
)公式显热计算公式Q=m·c(t₂-t₁) Q=质量·比热(温度差)显热主要表现在由于空气干球温度的变化而发生的热量转移,比如空气干球温度的升高或降低而引起的热量。
潜热的发生总会伴随着物质相态的变化,简单的理解就是水在沸腾的时候要吸收很多的热量而温度没多大的变化。
所以,在空调负荷的计算时,因为空气里含有水蒸汽,所以就要计算其显热负荷和潜热负荷。
显热对固态、液态或气态的物质加热,只要它的形态不变,则热量加进去后,物质的温度就升高,加进热量的多少在温度上能显示出来,即不改变物质的形态而引起其温度变化的热量称为显热。
如对液态的水加热,只要它还保持液态,它的温度就升高;因此,显热只影响温度的变化面不引起物质的形态的变化。
例如机房中、其计算机或程控交换机的发热量很大,它属于显热。
对液态的水加热,水的温度升高,当达到沸点时,虽然热量不断的加入,但水的温度不升高,一直停留在沸点,加进的热量仅使水变成水蒸气,即由液态变为气态。
这种不改变物质的温度而引起物态变化(又称相变)的热量称为潜热。
如计算机房中、工作人员人体发热以及换气带进来的空气含湿量,这些热量称为潜热。
(全热等于显热与潜热之和。
)如果要求的气温高于露点温度, 则没有水蒸汽的产生或者水珠的产生,即湿度没有变化,也就是所说的显热交换!如果要求的气温低于露点温度,就会有潜热交换。
物体的熔化与显热与潜热

熔化过程中,物 质吸收热量,温 度保持不变。
物质从固态熔化 成液态时,需要 吸收热量,这个 热量称为潜热。
在பைடு நூலகம்化过程中, 物质吸收的潜热 会转化为物质的 内能,使物质的 状态发生改变。
熔化过程中的潜 热变化是物质熔 化的重要特征之 一,对于理解物 质的热性质和热 力学过程具有重 要意义。
熔化过程中显热与潜热的关系
熔化过程中显热与潜热的概念
熔化过程中显热与潜热对物质性质 的影响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熔化过程中显热与潜热的变化规律
熔化过程中显热与潜热的实际应用
熔化过程中的热 量传递
熔化过程中的热量来源
熔化热:熔化过 程中吸收的热量, 与物质的种类和 温度有关。
显热:熔化过程 中吸收的热量, 与物质的种类和 温度有关。
潜热:熔化过程 中吸收的热量, 与物质的种类和 温度有关。
热传导:熔化过 程中热量传递的 方式之一,通过 物质内部的微观 粒子运动实现热 量传递。
熔化过程中的热量传递方式
热传导:熔化过程中,热量通过物体内部原子或分子的振动,从高温区域传递到低温区域。
热对流:熔化过程中,由于温度差异引起的流体流动,将热量从一处传递到另一处。
热辐射:熔化过程中,物体表面会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热量,同时也会吸收外界热辐射的热 量。
热传递的综合方式:在实际熔化过程中,热量传递通常会同时存在多种方式,如热传导与热对流 同时发生。
熔化过程中的热量传递效率
熔化过程: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热量传递方式: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热量传递效率影响因素:材料性质、熔化温度、熔化速度等 提高热量传递效率的方法:选用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优化熔化工艺等
显热与潜热的解释

显热与潜热的解释
嘿,朋友!你知道啥是显热不?就好比说,你大夏天跑了一身汗,
这时候你感觉热得要命,那种能让你明显感觉到的热,就是显热啦!
就像你喝了一杯烫水,嘴里立马能感觉到的那种烫烫的感觉,这就是
显热在“作祟”呀!
那潜热又是啥呢?哎呀呀,这可有点神奇咯!就好像冬天的时候,
水会变成冰,这过程中其实有热量在偷偷变化呢,但你可能感觉不太到,这就是潜热啦!比如说,你把一块冰放在手里,过了一会儿它化
成了水,这中间就有潜热在起作用呢。
显热和潜热,它们就像是一对好兄弟,但又各有各的特点。
显热呢,总是大大咧咧地出现,让你一下子就察觉到它。
可潜热呢,就像个害
羞的小孩,偷偷地在那儿捣鼓,不仔细去感受还真发现不了它。
你想想看,夏天的阳光直直地晒在你身上,那股热浪滚滚的感觉,
就是显热在发威呀!但当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的时候,这里面也有潜热
在“搞鬼”呢,你能明白不?
“哎呀,那这么说我有点懂了呀!”你可能会这么说。
对呀对呀,就
是这么回事!显热和潜热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呢。
它们影响着天气
的变化,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就像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里面都有着
它们的身影呢。
所以呀,别小看了这显热和潜热,它们可重要着呢!它们就像是大
自然的小魔术,悄悄地改变着周围的一切。
你说神奇不神奇?
我的观点就是:显热和潜热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们真的非常重要,对我们的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应该好好去了解和认识它们。
潜热显热焓等解释

空调行业常见名词解释潜热物质发生相变(物态变化),在温度不发生变化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作“潜热”。
物质由低能状态转变为高能状态时吸收潜热,反之则放出潜热。
例如,液体沸腾时吸收的潜热一部分用来克服分子间的引力,另一部分用来在膨胀过程中反抗大气压强做功。
熔解热、汽化热、升华热都是潜热。
潜热的量值常常用每单位质量的物质或用每摩尔物质在相变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来表示。
在一级相变中,吸收或释放热量,伴随体积的变化,但系统的温度不变。
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相变潜热”。
相变潜热与发生相变的温度有关,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相变潜热是一定值。
若用U1和U2分别表示1相和2相单位质量的内能,用V1和V2分别表示1相和2相单位质量的体积,于是单位质量的物质由1相转变为2相时所吸收的相变潜热可用下式表示l=(U2-U1)+P(V2-V1)=h2-h1式中P是作用于系统的外部压强,hl和h2分别为1相和2相单位质量的焓。
上式相变潜热公式表明,相变潜热l包括内潜热(U2-U1)和外潜热〔P(V2-V1)两部分。
显热物体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温度升高或降低而不改变其原有相态所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显热”。
它能使人们有明显的冷热变化感觉,通常可用温度计测量出来。
(如将水从20°C的升高到80°C所吸收到的热量,就叫显热。
)相对湿度某温度时空气的绝对湿度跟同一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的百分比,叫做当时空气的相对湿度.如果用p表示某温度时空气的绝对湿度,用P表示同一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用B表示相对湿度,那么某一温度时水的饱和汽压可以从下面的表里查出来.因此,知道了绝对湿度就可以算出相对湿度来;反过来,知道了相对湿度也可以算出绝对湿度来.假如空气的绝对湿度p=800Pa,当气温是20°C时,空气的相对湿度是当气温是10C C时,空气的相对湿度在住人的房间里,适宜的相对湿度是60%左右.水稻在抽穗扬花期,最适宜的相对湿度是70%〜80%.相对湿度relativehumidity湿度的一种表示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热、潜热、热湿比及焓
显热主要表现在由于空气干球温度的变化而发生的热量转移,比如空气干球温度的升高或降低而引起的热量。
潜热的发生总会伴随着物质相态的变化,简单的理解就是水在沸腾的时候要吸收很多的热量而温度没多大的变化。
所以,在空调负荷的计算时,因为空气里含有水蒸汽,所以就要计算其显热负荷和潜热负荷。
显热对固态、液态或气态的物质加热,只要它的形态不变,则热量加进去后,物质的温度就升高,加进热量的多少在温度上能显示出来,即不改变物质的形态而引起其温度变化的热量称为显热。
如对液态的水加热,只要它还保持液态,它的温度就升高;因此,显热只影响温度的变化面不引起物质的形态的变化。
例如机房中、其计算机或程控交换机的发热量很大,它属于显热。
对液态的水加热,水的温度升高,当达到沸点时,虽然热量不断的加入,但水的温度不升高,一直停留在沸点,加进的热量仅使水变成水蒸气,即由液态变为气态。
这种不改变物质的温度而引起物态变化(又称相变)的热量称为潜热。
如计算机房中、工作人员人体发热以及换气带进来的空气含湿量,这些热量称为潜热。
(全热等于显热与潜热之和。
)
如果要求的气温高于露点温度, 则没有水蒸汽的产生或者水珠的产生,即湿度没有变化,也就是所说的显热交换!如果要求的气温低于露点温度,就会有潜热交换。
潜热,相变潜热的简称,指单位质量的物质在等温等压情况下,从一个相变化到另一个相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这是物体在固、液、气三相之间以及不同的固相之间相互转变时具有的特点之一。
固、液之间的潜热称为熔解热(或凝固热),液、气之间的称为汽化热(或凝结热),而固、气之间的称为升华热(或凝华热)。
显热:随着潮湿空气的温度变化而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比热*温度变化);
潜热:随着潮湿空气中的水蒸气浓度的变化有关的热量(汽化热*凝结热);
全热(焓):显热和潜热之和,一般状态下焓值与全热值相同。
湿负荷是指空调房间的湿源(人体散湿、敞开水池(槽)表面散湿、地面积水
值通常用房间的余热(Q)余湿(W)的比值来计算,在焓湿图中热湿比线通过房间的设计状态点,此时ε线描述了送入房间的空气吸热吸湿后使房间状态稳定在设计状态点的变化方向和过程。
焓表征物体吸收的热量(在等压过程中)〖enthalpy〗为一个体系的内能与体系的体积和外界施加于体系的压强的乘积之和。
焓是一个状态函数,也就是说,系统的状态一定,焓的值就定了。
焓的定义式(物理意义)是这样的:H=U+pV [焓=流动内能+推动功]
其中U表示热力学能,也称为内能(Internal Energy),即系统内部的所有能量;
p是系统的压力(Pressure),V是系统的体积(V olu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