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17 紫藤萝瀑布教案与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17 紫藤萝瀑布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17 紫藤萝瀑布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能够从多角度准确理解、品悟文中精妙的语言。 2.能够准确理解托物言志的概念,探究并归纳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3.能够运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进行片段创作。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圈点勾画、阅读批注、反复诵读、独立思考、教师点拨等方式,从
多角度准确理解、品悟文中精妙的语言。 2.通过教师引领、比较阅读、师生互动,探究并归纳托物言志的写作方
当堂创作,提高学 生即兴创作的能 力,提升语言素养 和审美素养。
1 分钟 1 分 30

30 秒
七、本课小结 教师让学生谈通过 学习本课,学到了 什么知识,教师进 而再进行总结。 八、拓展延伸 教师运用《钢铁是 怎样炼成的》中保 尔柯察金的名言作 思想引领,引导学 生感悟生命的顽强 与宝贵。最后通过 汪国真的诗歌《热 爱生命》,再次强 化学生对生命的认 识,引导学生热爱 生命,热爱生活。
第二部分为探究并运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这是本课的难点。因此,结 合第五单元的训练目标,确定运用比较的阅读方法突破难点。教师迁移第四单 元已经学过的《爱莲说》《陋室铭》两篇文章,设计表格,进行横向比较,引导 学生通过读取表格内的有效信息提炼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在“运用”部分, 教师出示托物言志的病文,引导学生分析病文病因,通过思维引领,让学生再 次强化对托物言志的认识,进而进行片段创作。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这节课是《紫藤萝瀑布》的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中,已经带领学生们充 分读文,梳理了文章的结构,明确了本文的状物角度,理清了文中作者的情感 变化。所以,本课将重点内容放在两个方面上:第一,品析语言;第二,探究 并运用写法。
在品析语言这一部分,采用学生展示、教师点拨的方法。教师给定三种赏 析角度,学生围绕这三种角度,结合自己的阅读批注内容,通过独立思考和小 组交流的方式,推选本组内最具赏析价值的赏析点在全班展示,教师因势利 导,对学生的赏析进行点评、补充和引导。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17 紫藤萝瀑布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17 紫藤萝瀑布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紫藤萝瀑布宗璞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点1.学习本文作者抓住景物的特征,以优美词句描写景物的手法。

2.掌握文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

(二)能力训练1.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2.加强学生对事物观察欣赏能力。

(三)德育训练点通过文章使学生热爱生命,珍惜时光,努力学习。

(四)美育渗透领悟自然界生命的生生不息,以及人类战胜困难的意志美。

二、学法引导通过朗读,感悟生命的顽强美好。

三、重点、难点、解决方法1.重点:对景物描写的分析。

2.难点: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3.解决方法:教师指导,学生讨论。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今天继续学习《紫藤萝瀑布》,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紫藤萝花非常美,但大家都没有见过,现在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组紫藤萝花的图片,不想看呢?(生:想)好,让我们一起赏花吧!(幻灯出示)看着这些图片你是否想到了文中描写藤萝花的句子了呢!(师就某一幅图读想到的句子,生举手朗读)读了这些文字,大家觉得作者写出紫藤萝花的特点了吗?(生:写的太好了)我也再一次被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所折服。

二、理清思路,把握感情。

1、读完全文,大家认为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组织文章的?明确:以花为线索,将文文章分为三部分:看花--忆花--悟花。

2、作者在看花过程中情绪有无变化?是如何变化的?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明确:有。

疑惑、痛楚--宁静、喜悦--振奋精神。

触景生情三、合作探究,学习写法。

1、大家认为这是一篇写花的文章吗?(不是)2、写花的目的是什么?(为抒情铺垫,借景抒情,托物言志)3、想要写好这类文章首先需做到什么?(把景物写好)4、如何写好景物?找出写景句,讨论归纳写景方法。

四、拓展运用,赏景抒情。

(学生写作,并展示。

)五、小结:学习本文,大家不仅学到了写景的方法,更主要的是懂得了人生的道理,认识到了生命的美好和永恒,我们应珍惜和把握机会,让生命盛开如花!。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17 紫藤萝瀑布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17 紫藤萝瀑布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烈山区实验中学侯婷婷学习目标:1、品味文章含蓄隽永的语言,感受藤萝的美。

2、理解文章蕴含的人生哲理,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

3、学习本文比喻、拟人、对比的修辞方法。

教学重点: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藤萝的美。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蕴含的人生哲理,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

教学方法:诵读、观察、联想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流程:一导入由周敦颐《爱莲说》导入,大千世界一草一木,只要用心去体会,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同一种事物在不同的情境下去欣赏,都会有不同的情感,今天,随着作者一起去看看她描写的紫藤萝,去感受他的人生体验。

二欣赏图片,情境想象三解题为什么文章名字叫紫藤萝瀑布呢?生从文中找依据: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四作者作品特点隽永,意味深长的意思,咱们一起来读读意,品品味。

五整体感知1.课文总写紫藤萝特点的语句是,生答:“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2.反复诵读文中集中描写藤萝花的语段六.研读赏析1.描盛景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树?明确:形态盛大色彩繁盛花开旺盛2)作者是如何描写紫藤萝?例句:我喜欢这样一处描写“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贬义褒用。

将花瀑拟人化,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色的耀眼与生机,表达了作者对藤萝花的喜爱。

作者是如何描写紫藤萝?(生找其它修辞方法语句,赏析,老师指导评价)2抒深情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我不觉加快了脚步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头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

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七揭示主旨1.背景介绍2.老师分析背景3.理清思路,引导学生找出主旨句明确:“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生谈自己的理解)八总结一句话谈感悟(老师引导学生说)九作业推荐阅读《丁香花》。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17 紫藤萝瀑布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17 紫藤萝瀑布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悟生命的永恒。

2.理解本文写景抒情的特点。

3.揣摩文中写景的妙处。

重点、难点:
重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理解文章中心思想。

难点:
l.学会揣摩文中写景的妙处。

2.理解本文写景抒情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自然景物是丰富多彩、婀娜多姿的。

它会令人心旷神怡,会令人浮想联翩,感悟到人生的真谛。

读完《紫藤萝瀑布》我们一定会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我们的生命。

二、正课
1.朗读课文。

(老师范读,学生齐读,个别读。


2.请给课文分段,看看各段写什么内容?
3.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树的?
(1)色:
(2)形:
(3)态:
4.作者是怎样描写紫藤萝花的?
5.作者为什么把花香说成“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6.作者描写紫藤萝的树和花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比喻:
(2)拟人:
7.文中插入一段写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起什么作用?
8.作者由花的勃勃生机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说说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9.本文的最后一段有什么深刻含义?
三、小结
本文写作者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心中的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感悟到生命的永恒,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中心思想)文章写景、抒情多处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突出花的勃勃生机,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第17课《紫藤萝瀑布》教案与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第17课《紫藤萝瀑布》教案与反思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紫藤萝瀑布》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身边的植物,它们的生长有什么特点?”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紫藤萝瀑布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紫藤萝瀑布》的基本内容。这是一篇描写自然景观的散文,通过描绘紫藤萝瀑布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这篇文章是……(解释其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启发他们思考自然与生命之间的关系。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紫藤萝瀑布》的基本内容、结构分析和象征手法。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欣赏自然,感悟生命。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以下学科核心素养:
1.语言素养:通过阅读和分析《紫藤萝瀑布》,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朗读表达技巧,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方式。
2.思维素养: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象征意义,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文化素养:了解作者宗璞的创作背景,感悟课文所蕴含的生命哲理,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认同。
-文章结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结构,包括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以及作者是如何通过这样的结构来描绘紫藤萝瀑布的美丽。
-主题理解:深入探讨课文所蕴含的生命哲理,使学生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17 紫藤萝瀑布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17 紫藤萝瀑布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品析具体词句,学习作者是如何描摹紫藤萝之美的。

2、勾画表现作者情感思绪的语句,梳理作者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作者寄托在紫藤萝上的“志”,即本文主旨。

教学过程:导入:清代著名诗人、学者王国维先生在他的《人间词话》里写道:“昔人论诗,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诗文中描写的景物往往浸透着作者的情感,所以我们能够在山川溪流中听见回荡的心声,在花草树木间发现人生的影子。

这节课我们学习《紫藤萝瀑布》,欣赏一下紫藤萝花之美,体会一下她带给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

一、读全文,析结构1、听读课文,思考:课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个线索写了哪些内容?----紫藤萝,赏花----忆花-----悟花2、作者在赏花前后,思想感情经历了那些变化?焦虑和痛楚---宁静喜悦---精神振奋二、读佳句,感意境(生朗读赏花部分)(一)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紫藤罗花的特点?是用什么修辞手法来表现的?花形(花瀑)花色花态比喻、拟人、反复(二)找出你最欣赏的句子,并说说其中的理由,让同学们分享你的成果。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比喻,将一树的紫藤萝花比作瀑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紫藤萝的长势茂盛,气势非凡,灿烂辉煌,恰是生命的长河在流动,抒发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2)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比喻,把花朵比作帆、船舱,生动形象描写了紫藤萝花的形态和生机;比作笑容,更显得美好可爱。

抒发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3)“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拟人,赋予紫藤萝花人的性格情趣,表现花儿争相开放的热闹;---反复,强调花的繁茂和生机,抒发作者内心的喜悦。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17 紫藤萝瀑布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17 紫藤萝瀑布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紫藤萝瀑布宗璞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熟读课文,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理解课文内容。

2、能力目标:学习写景状物的技巧。

3、情感目标:了解作者情感变化,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二、教学重点:学习写景状物的技巧。

三、教学难点:了解作者情感变化,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四、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人的一生可以说是既短暂又漫长,在这期间,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挫折、不幸,当它们降临在我们身上时,我们又该以怎样的心态去对待它们呢?接下来,让我们走进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感受生命的色彩。

二、了解写作背景(出示课件,学生齐读)1966年至1976年,是十年浩劫的时期。

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上。

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神州大地重又勃发生机,欣欣向荣。

联系这样的历史背景,就会明白,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毁掉,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

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1982年10月小弟病逝),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写成此文。

三、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四、生字词预习检测(出示课件,提问,齐读)五、出示自学指导一:自读课文,完成以下表格。

六、出示自学检测一(学生回答,教师适当点拨)七、出示自学指导二:快速浏览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1、作者是按照什么逻辑顺序写紫藤萝花的?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八、出示自学检测二学生回答,教师总结1、作者是按照什么逻辑顺序写紫藤萝花的?花瀑——花穗——花朵也叫:整体到局部顺序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1)花色:一片辉煌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2)花形: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17 紫藤萝瀑布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17 紫藤萝瀑布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凯歌学校李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⑴积累“迸溅、繁密、伶仃、忍俊不禁、蜂围蝶阵、仙露琼浆、盘虬卧龙”等词语。

 ⑵品味文章优美的语句,掌握生动的词汇。

2、能力目标 ⑴体会文章托物寄意,借景抒情的写法。

 ⑵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用优美语句(比喻、拟人手法)描写景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体会生命的顽强和美好,正确对待生活的坎坷,把握生活。

【教学重点】1、诵读;揣摩、品评优美语句及词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2、体悟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赞美。

【教学难点】 通过想像,将抽象的写景文字感知为生动的景物画面;揣摩字里行间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本文写景细腻富有层次且思想隽永,通过恰当的语调、语气流畅地朗读才能感知文章的深意。

 2、自读点拨法:指导、点拨学生研读文章,发现文章的情感和技巧。

 3、做卡片、摘抄优美语句。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曾有过这样一段文字:“我觉得生命是一项奇迹,一株微不足道的小草,竟开出像海洋一样湛蓝的花;一对毫不起眼的小鸟,在枝头唱出远胜于小提琴的夜曲……”的确,只要我们用眼睛去观察就会发现像紫藤萝那样平凡而柔弱的小花,也能出创造生命的辉煌。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作家宗璞笔下“紫藤萝瀑布”的魅力二、用眼睛去观察——看,花儿在绽放紫藤萝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花?它有什么独特的魅力呢?我给大家看一组紫藤萝的图片,能用一句话或者一个词说出你的感受吗?三、用耳朵去倾听——听,花开的声音同学们用了很多美丽的词语来形容紫藤萝,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如何描绘的?1、教师和5位同学共同朗读1-6自然段。

(配音乐、图片)听读要求:在文中划出描写紫藤萝花开胜景的句子或词语。

2、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择要点引导深入: ⑴“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 ⑵“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漂市一中钱少锋17 紫藤萝瀑布
课题紫藤萝瀑布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
课时
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

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

可适当调节。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文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

2.体会文章蕴涵的思想感情,从而提高自身文学鉴赏的水平。

过程与方法
1.整体感知内容,在了解背景知识的基础上感悟中心。

2.品味自己感触最深的句子,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1.学会热爱生命、珍惜时光。

2.学会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抒发感情。





作者
简介
宗璞,1928年生,女,原名冯钟璞,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

“文化大革命”前的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后
门》《知音》等。

“文化大革命”后,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中篇小说《三
生石》,曾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

1981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了《宗璞小说
散文选》。

写作
背景
本文选自《铁箫人语》(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1982年10月病逝),作者非常悲痛,她
在《哭小弟》一文中写道:“他们几经雪欺霜冻,好不容易奋斗着张开几片
花瓣,尚未盛开,就骤然凋谢。

我哭我们这迟开而早谢的一代人!”此时,
作者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
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写成此文。

读准
字音
辨清
字形
理解
词语
迸溅:向四外溅。

繁密:多而密。

稀落:稀稀疏疏,出现的少。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酒酿:江米酒。

挑逗:逗引,招惹。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仙露琼浆:形容鲜美的酒。

盘虬卧龙:盘绕横卧着的虬龙。





大千世界,万紫千红,各种美丽的花卉,让人赏心悦目,也曾引起古往今来不知多少诗人的遐思。

同学们还记得小学时曾读过哪些写花的诗吗?
梅花(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按什么顺序对盛开的紫藤萝进行描写的?
作者从三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花色、花形、花香。

同时,作者先写花瀑,
次写花穗,再写花朵。

是按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描写的。

2.文章从开头“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到结尾又“不觉加快了脚步”,你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因为家庭遭受迫害、小弟身患绝症等原因,多年来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

面对生机勃勃的紫藤萝花,作者深受启发和鼓舞,产生了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进而感出人生的哲理。

3.这篇课文表现了怎样的中心思想?试着找出最能表现课文中心的句子。

作者见到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大意正确即可)“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请根据作者的行文思路,给文章划分结构。

第一部分(1~7):着重描绘盛开的紫藤萝瀑布的形和色,抒发“我”的赏花情。

第二部分(8、9段):回忆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不幸遭遇,反衬眼前紫藤萝花的生逢其时,反映出国家和人民(个人)重生机。

第三部分(10、11段):写“我”由眼前盛而密的紫藤萝瀑布,思考领悟到人生哲理。

【感悟精彩句子】
1.“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从修辞手法分析该句的表达作用。

句中用帆和船舱作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紫藤萝花盛开的形状,突出了花朵儿的活力、娇美之态,也抒发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2.怎样理解“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美好和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

厄运过后,要面对新的生活,振奋精神,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

3.“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包含了怎样的哲理?
积小流以成江河。

每个人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分子,只有每个人都奋发有为,社会主义事业才能灿烂辉煌。

【把握文章主旨】
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旨。

本文借对一株紫藤萝的描写,写出了作者从迷惘、惆怅、痛苦到领悟、宁静、喜悦的思想变化过程。

抒发了作者对美之本质的深度追求、对生命意义的执着拷问,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历史长河迂回曲折而终将前进的无限感慨。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托物言志,含蓄地表达情感。

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既写一树花,又写一穗花、一朵花,主要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因此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本文写法上的一大特色。

作者通过对紫藤萝花的生动描绘,突出花的勃勃生机,赞美生命的顽强和美好;通过回忆过去家门前“稀落”“伶仃”的紫藤萝花,隐喻家里曾遭受的不幸和灾难,小弟的病症更是“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

正是这样含蓄而有节制地表达情感,才能更理性地领悟生命的本质,感受生命的永恒和美好。

2.多种修辞手法综合运用。

作者发挥出色的想象力,在本文中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细腻传神地描绘紫藤萝花。

如“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一句将藤萝花比作“瀑布”,形象而贴切地表现出花的繁盛、灿烂;“仿佛在流动,在欢笑”
“在和阳光互相挑逗”,以“欢笑”“挑逗”将花瀑拟人化,仿佛一个顽皮、吵闹的孩子,突出了花的情趣。

另外,作者还运用通感、对比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写花瀑“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向人的心底,表现出自己观花赏花时心情趋于宁静平和的细微感受;用“浅紫色”来描绘花香,把嗅觉转化为视觉,使无形的香味化成有形的颜色,巧妙地写出了花香给作者的那种缥缈的感受。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并灵活运用所学修辞手法,写一个片段作文,抒发某种情怀。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我班学生的语文基础比较扎实,思想很活跃,自己设置的课堂导入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没有任何“压力”地欣赏文章是他们以前所没有体验过的,觉得很新鲜,有与他人分享自己阅读心得的欲望。

因此我较高质量地完成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
◆教学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成功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学生讨论很投入,有时没有听其他同学对文章句子分析的发言,只顾自己发表意见和看法。

语文教学中,不能总是拿体验说事,因为学生没有那么多的生活经历,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体验,文章中一些深奥的句子,比如,“生死谜、手足情”“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他们一时是无法完全理解的,教师需要做的是调动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然后让他们借助有限的生活经历来理解这些蕴涵哲理的句子。

素材积累:
依米小花的执着
非洲的戈壁滩上有一种叫作依米的小花。

那里干旱炎热的气候和土壤只适合生长根系较庞大的植物,而依米花除外,它只有一条细长的根茎。

在那样的热带气候中,又在茫茫戈壁滩上,它得用五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根部对泥土的植入,到了第六年它才吐蕊。

让人惊叹的是,依米花非常奇特,每朵花有四个花瓣,一个花瓣一种颜色,红、黄、蓝、白,煞是娇艳绚丽。

更让人惊叹的是,这种经过漫长的积蓄、扎根才开出的四色小花,花期只有两天,两天过后依米花连花带茎一起枯萎死亡。

【素材积累】
1、走近一看,我立刻被这美丽的荷花吸引住了,一片片绿油油的荷叶层层叠叠地挤摘水面上,是我不由得想起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这一句诗。

荷叶上滚动着几颗水珠,
真像一粒粒珍珠,亮晶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晶的。

它们有时聚成一颗大水珠,骨碌一下滑进水里,真像一个顽皮的孩子!
2、摘有欢声笑语的校园里,满地都是雪,像一块大地毯。

房檐上挂满了冰凌,一根儿一根儿像水晶一样,真美啊!我们一个一个小脚印踩摘大地毯上,像画上了美丽的图画,踩一步,吱吱声旧出来了,原来是雪摘告我们:和你们一起玩儿我感到真开心,是你们把我们这一片寂静变得热闹起来。

对了,还有树。

树上挂满了树挂,有的树枝被压弯了腰,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真好看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