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过滤器原材料的选用及工艺要求参照

合集下载

《空气过滤器》 标准

《空气过滤器》 标准

《空气过滤器》标准空气过滤器是一种能够除去空气中的污染物质的设备。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空气污染已成为人们生活中普遍面临的问题。

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室内装修释放的有害气体等都对空气质量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空气过滤器的出现为改善空气质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本文将从空气过滤器的原理、种类及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

【段落一】空气过滤器的原理主要是通过过滤网将空气中的颗粒和气体拦截下来,从而净化空气。

而过滤网的设计和材料是决定过滤效果的关键。

过滤网的材料多种多样,常见的材料有纤维素、聚酯纤维和活性炭等。

纤维素材料具有高度的吸附能力,能够有效地捕捉空气中的微小颗粒物;聚酯纤维则具有较高的过滤效率,并能持久使用;活性炭则能够吸附有害气体,如甲醛、苯等。

通过不同材料的组合,空气过滤器能够实现对多种污染物质的有效过滤。

【段落二】根据过滤效果的不同,空气过滤器可分为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

初效过滤器主要用于过滤大颗粒物,如灰尘、花粉等。

其过滤效果一般较低,适用于家庭和办公室等相对封闭的空间。

中效过滤器能够过滤掉0.3微米以上的颗粒物,如细菌、病毒等,适用于医院、实验室等对空气质量要求较高的场所。

高效过滤器则是最高级别的过滤器,能够过滤掉0.1微米以上的颗粒物,对空气质量的要求非常严格,适用于电子厂、食品加工厂等对尘埃和细菌有严格要求的行业。

【段落三】对于室内空气污染来说,选择合适的空气过滤器可以有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过滤器。

首先要了解室内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质,如细菌、病毒、PM2.5等。

根据这些情况,选择具有对应过滤效果的空气过滤器。

其次,要选择过滤器的适用面积和使用寿命。

较大的房间需要选择过滤面积较大的过滤器,而长时间使用的过滤器可以选择寿命较长的产品。

最后,还要考虑过滤器的噪音、能耗和维护等因素,以便选择出更为合适的产品。

【段落四】空气过滤器的使用对人们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空气过滤器》 标准

《空气过滤器》 标准

《空气过滤器》标准本标准规定了空气过滤器的型号、材料、过滤效率、阻力、耐温、耐湿、耐腐蚀、安装方式和使用寿命等方面的要求。

1. 过滤器型号空气过滤器应按照不同的规格和型号进行分类,并给出相应的型号标识。

型号应包括以下信息:* 型号名称:如“高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等;* 型号规格:如“G4”、“F5”等;* 结构类型:如“板式”、“袋式”等;* 外观尺寸:包括长、宽、高等尺寸信息。

2. 过滤器材料空气过滤器的材料应具有耐腐蚀、耐高温、耐湿度等特性,并且应符合环保要求。

常见的过滤器材料包括:* 玻璃纤维;* 无纺布;* PP材料;* PE材料;* 铝材等。

3. 过滤效率空气过滤器的过滤效率是指其能够去除的尘埃颗粒的直径和数量。

过滤效率的高低是衡量空气过滤器性能的重要指标。

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和使用要求,过滤器的过滤效率应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

4. 阻力空气过滤器的阻力是指在额定风量下,其对于空气流动的阻力大小。

阻力与过滤器的结构、材料和过滤效率等因素有关。

在选择和使用空气过滤器时,应考虑其阻力大小对于整个通风系统的影响,并根据需要进行合理设计和配置。

5. 耐温空气过滤器的耐温性能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其不失去原有性能的能力。

不同型号的过滤器有不同的耐温范围,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6. 耐湿空气过滤器的耐湿性能是指在一定湿度下,其不失去原有性能的能力。

湿度对于空气过滤器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有一定影响,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7. 耐腐蚀空气过滤器的耐腐蚀性能是指其在一定腐蚀性气体或颗粒物的作用下,不失去原有性能的能力。

对于一些特殊的使用场合,如化工厂、制药厂等,需要选择具有较强耐腐蚀性能的空气过滤器。

8. 安装方式空气过滤器的安装方式应便于安装和维护,并且应适应不同的安装环境。

常见的安装方式包括:* 吊顶安装;* 地面安装;* 侧墙安装等。

9. 使用寿命空气过滤器在正常使用和维护情况下,其使用寿命应达到一定的标准要求。

空气过滤器的分类及选用

空气过滤器的分类及选用

空气过滤器的分类及选用大气中的尘埃粒子浓度是影响洁净室洁净度的重要因素,而如果要有效地、可调节地控制生产洁净度,采用通常空调用的尼龙网过滤器、金属网过滤器及海棉过滤器,则无法控制生产环境中的尘埃粒子浓度和达到较高的洁净度要求。

而要达到现代化生产所需的洁净环境,必须采用滤纸过滤器和纤维层过滤器,也就是净化技术中所用的空气过滤器。

一、空气过滤器的分类洁净室用空气过滤器种类较多,按结构形式分有:1.平板式过滤器2.折叠式过滤器3.袋式过滤器4.有隔板折叠形过滤器5.无隔板折叠形过滤器按过滤效率分类,是最为常见的方法;按国家标准GB/T14295-93《空气过滤器》及GB13554-92《高效空气过滤器》的规定,在额定风量下有:1.粗效过滤器2.中效过滤器3.高中效过滤器4.亚高效过滤器5.高效过滤器(超高效过滤器)二、空气过滤器的选用与配置1.对于小型的净化设备,如洁净工作台、风淋室、层流罩等,由于处理的风量小,一般新风进风面采用粗效过滤器或中效过滤器,送风末端必须选用高效过滤器或超高效过滤器; 2.对于净化空调系统中空气过滤器的选用与配置,一般根据洁净室的空气洁净度级别和生产工艺的特殊要求,进行合理化选用与配置。

A.对于1000---10万级的洁净室净化系统,通常采用三级空气过滤形式,即粗效、中效和高效过滤器;粗效、中效一般放在空气处理装置中,且将中效过滤器放在正压段,亚高效或高效过滤器一般位于净化空调系统的末端。

B.对于100---1000级的净化空调系统,通常在新风处理装置中设置粗效、中效、亚高效过滤器,在洁净室循环风系统中,还要设置高效过滤器或超高效过滤器;一般地高效过滤器位于净化空调系统的末端,即位于洁净室的顶棚上;对于超高效过滤器,则必须设在净化空调系统的末端,以确保所需的空气洁净度级别要求。

3.当已知整个净化系统的空气处理风量时,可根据所选过滤器的额定风量,确定所需过滤器的个数。

三、空气过滤器的使用场合及过滤范围1.粗效过滤器主要用于净化空调系统的新风进口处作预过滤器,截留大气中的大粒径微粒。

空调过滤器分类及技术条件

空调过滤器分类及技术条件

空调过滤器分类及技术条件空调过滤器是空调系统中的重要组件,用于过滤空气中的灰尘、污染物和微生物等有害物质,以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洁和健康。

根据其用途和过滤效率的不同,空调过滤器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

以下将介绍常见的空调过滤器分类及其技术条件。

1. 预过滤器预过滤器是最基本的空调过滤器类型,它的主要作用是过滤大颗粒的灰尘和污染物。

预过滤器通常由粗纤维的材料制成,例如聚酯纤维和玻璃纤维。

技术条件包括:- 初阻力:不大于50帕(Pa)- 粉尘容积:不小于350克/平方米(g/m^2)- 过滤效率:不小于80%2. 静电过滤器静电过滤器采用静电吸附原理对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进行过滤。

它通常由电荷化的纤维材料构成,如聚丙烯纤维和聚酯纤维。

技术条件包括:- 初阻力:不大于150帕(Pa)- 粉尘容积:不小于250克/平方米(g/m^2)- 过滤效率:不小于90%3. 高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是过滤效率较高的空调过滤器类型,其主要用于过滤微小颗粒和细菌等有害物质。

高效过滤器通常采用玻璃纤维等细纤维材料制成。

技术条件包括:- 初阻力:不大于250帕(Pa)- 粉尘容积:不小于150克/平方米(g/m^2)- 过滤效率:不小于99.97%4. ULPA过滤器ULPA过滤器是过滤效率最高的一种空调过滤器类型,其用于过滤微小颗粒、病毒和细菌等极其细小的有害物质。

ULPA过滤器通常采用玻璃纤维等超细纤维材料制成。

技术条件包括:- 初阻力:不大于350帕(Pa)- 粉尘容积:不小于100克/平方米(g/m^2)- 过滤效率:不小于99.999%以上是常见的空调过滤器分类及其技术条件。

选择适合的空调过滤器类型可以有效提高室内空气的质量,保障人们的健康和舒适。

选择空气过滤器原则 过滤器技术指标

选择空气过滤器原则 过滤器技术指标

选择空气过滤器原则过滤器技术指标依据实在情况合理的选择合适的空气过滤器,其选择原则如下:1、依据室内要求的干净净化标准,确定末级的空气过滤器的效率,合理的选择空气过滤器的组合技术和各级的效率。

如室内要求一般净化,可以接受初效过滤器;如室内要求中等净化,就应接受初效和中效两级过滤器;如室内要求超净净化,就应接受初效、中效和三级净化过滤,并应合理妥当地匹配各级过滤器的效率,若相邻两级过滤器的效率相差太大,则前一级过滤器就起不到对后一级过滤器的保护作用。

2、正确测定室外空气的含尘量和尘粒特征。

由于过滤器是将室外空气过滤净化后送入室内,所以室外空气的含尘量是一个很紧要的数据。

特别是在多级净化过滤处理,选择预过滤器时要讲使用环境、备件费用、运行能耗、维护与供货等因素综合考虑后决议。

3、正确确定过滤器特征。

过滤器的特征紧要是过滤效率、阻力、穿透率、容尘量、过滤风速及处理风量等。

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选用、低阻、容尘量大、过滤风速适中、处理风量大、制造安装便利、价格低的过滤器。

这是在空气过滤器选择时综合考虑一次性投资和二次型投资及能效比的经济性分析需要。

4、分析含尘气体的性质。

与选用空气过滤器有关的含尘气体的性质紧要是,温度、湿度、含酸碱及有机溶剂的数量。

由于有的过滤器允许在高温下使用,而有的过滤器只能在常温、常湿度下工作,并且含尘气体的含酸碱及有机溶剂数量对空气过滤器的性能效率都有影响。

生物安全柜的工作原理是保持安全柜内的负压,让气流从外部进入安全柜,组织柜内的病原微生物溢出,从而保护试验操,同时其循环风和排风经过高效过滤器过滤,又能保护产品和试验室环境。

我们不难发觉,过滤器是其中比较紧要的环节,生物安全柜更换高效过滤器后对操作人员保护、产品保护和交叉污染的防护性能。

生物安全柜过滤器的维护和更换高效过滤器有其使用寿命。

如何判定高效过滤器需要更:a.随着使用周期的延长,尘埃及细菌积聚于过滤器会导致高效过滤器压力损失的增大。

过滤器滤料技术要求

过滤器滤料技术要求

过滤器滤料技术要求此次招标过滤器装填所需滤料及技术要求如下:所需滤料:卵石滤料、无烟煤滤料、石英砂滤料技术要求如下:1.一般规定:1.1滤料和承托料不应使滤后水产生有毒、有害成分。

1.2无烟煤、石英砂、卵石的粒径范围中,小于最小粒径、大于最大粒径的量均应小于5%(按质量计,下同)。

1.3有关滤料和承托料的密度、含泥量、盐酸可溶率以及破碎率与磨损率之和,应符合以下要求1.4纯净度:滤料应不含可见泥土、煤矸石、页岩和外来碎屑等杂物。

2、无烟煤滤料的技术要求2.1破碎率+磨损率:<2%(百分率按质量计,下同)。

2.2平均密度1.4g/cm3~1.6g/cm3。

2.3纯净度2.3.1含泥量<3%2.3.2密度>1.8g/cm3的物质含量≤8%。

2.3.3煤矸石<5%2.4盐酸可溶率<3.5%。

2.5无烟煤滤料的粒径:详见需求计划2.6执行标准:CJ/T43-20053. 石英砂技术要求石英砂抽样按《化工产品采样》(国家标准GB6678)执行;石英砂检验标准按《水处理用石英砂滤料》CJ/T43-2005执行。

3.1 石英砂的化学性能3.1.1 外观:洁白,无粉末积附于石英砂表面3.1.2 SiO2含量:≥85%3.1.3 盐酸可溶率:<3.5%3.1.4 密度:2.5~2.7g/cm33.1.5密度小于2g/cm3轻物质:≤0.2%3.1.6灼烧减量:≤0.7%3.1.7执行标准:CJ/T43-20054、卵石技术要求4.1长度超过5倍厚度量:≤2%4.2密度:>2.5g/cm34.3规格:详见需求计划4.4盐酸可溶率:<5%4.5执行标准:CJ/T43-20055、过滤器滤料运输、储存、包装、标识要求5.1包装:滤料采用耐用的编织袋包装,具有生产厂厂名、净重及产品名称、产品批号等标识。

5.2运输和储存:运输和贮存期间应防止包装袋破损,以免漏失或混入杂物;运到现场后需按需方要求放到指定位置,不能随意堆放,不宜与承托料及其它型号滤料或其它料种一起堆放。

空气过滤器的设计

空气过滤器的设计

空气过滤器的设计1.过滤原理2.过滤网材质选择过滤网的材质需要同时具备良好的透气性和过滤效果。

常见的材质包括聚酯纤维、玻璃纤维和活性碳。

聚酯纤维具有较高的捕集效率和良好的抗菌性能;玻璃纤维可过滤粒径更小的颗粒物,但需要配备预滤网以降低阻力;活性碳可吸附有害气体和异味。

3.网孔设计过滤网的网孔大小直接影响过滤效果,网孔过大会导致颗粒物穿透,网孔过小会增加空气阻力。

一般来说,过滤网的网孔大小建议在3-10微米之间,既能过滤掉大部分的颗粒物,又能保持较低的阻力。

4.过滤材料种类根据不同的过滤需求,过滤材料可以选择不同的种类。

例如,过滤PM2.5颗粒物可以选择高效静电棉,过滤细菌和病毒可以选择高效静电棉和高效过滤纸,过滤有害气体和异味可以选择带有活性碳的过滤材料。

5.过滤效率和阻力过滤效率是衡量空气过滤器效果的关键指标,一般通过颗粒物捕集率或颗粒物净化率来表示。

过滤效率越高,能够过滤掉更多的有害物质;而过高的过滤效率会增加空气阻力,降低空气流通效果。

因此,在设计时需要在过滤效率和阻力间取得平衡,确保既能够有效过滤颗粒物和污染物,又不影响空气流通。

6.产品外观设计除了功能性的设计,空气过滤器的外观设计也非常重要。

外观设计需要兼顾美观、易用性和安全性。

比如,产品应具备易于安装和更换过滤网的设计,方便用户维护;另外,设计师可以结合室内环境的风格和色彩,设计出符合用户审美需求的产品外观,提升用户体验。

7.智能化设计随着智能家居的发展,空气过滤器也可以通过智能化设计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比如,可以添加空气质量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室内空气质量并根据需要自动调节过滤器的工作模式,提供更舒适的环境。

另外,可以添加手机APP和远程控制功能,方便用户随时随地控制和管理空气过滤器。

综上所述,空气过滤器的设计需要考虑过滤原理、过滤网材质选择、网孔设计、过滤材料种类、过滤效率和阻力、产品外观设计以及智能化设计等方面。

通过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设计出功能齐全、易用安全、美观舒适的空气过滤器,为用户提供更健康、更清洁的室内空气环境。

空气过滤器标准

空气过滤器标准

空气过滤器标准
1.定义与分类
空气过滤器是一种用于过滤空气中的微粒物、细菌、病毒等污染物的装置。

根据其用途和性能,空气过滤器可分为多种类型,如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等。

2.技术要求
空气过滤器应具有以下技术要求:
(1) 过滤效率高:能够有效地过滤空气中的微粒物、细菌、病毒等污染物,保证过滤后的空气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2) 阻力适中:空气过滤器应具有适中的阻力,以保证空气流通的顺畅性。

(3) 耐高温、耐腐蚀:空气过滤器应能够在高温、腐蚀等恶劣环境下工作,以保证其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4) 易于维护:空气过滤器应具有简单的结构、易于拆卸的特点,方便用户进行清洗和维护。

3.试验方法
为了测试空气过滤器的性能,可采用以下试验方法:
(1) 过滤效率测试:通过在过滤器前后测量空气中的微粒物浓度,计算过滤器的过滤效率。

(2) 阻力测试:使用压力计测量过滤器前后的压差,以评估过滤器的阻力。

(3) 耐高温、耐腐蚀测试:将过滤器置于高温、腐蚀等恶劣环境下,观察其性能和结构变化。

4.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 标志:空气过滤器上应标明产品名称、型号、规格、生产日期、厂家等信息。

(2) 包装:空气过滤器应使用防震、防潮、防尘等材料进行包装,以保证产品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的安全性。

(3) 运输:空气过滤器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剧烈震动和碰撞,以免损坏产品。

(4) 贮存:空气过滤器应存放在干燥、通风、无尘的仓库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过滤器原材料的选用及工艺要求参照
空气过滤器原材料的选用及工艺要求参照高效过滤器工艺标准参照表。

高效过滤器制作过程重点注意事项及质检验标准
重点注意事项
操作员在进行以上每一工序批量生产时应先做首件确认,经品检确认后再生产,批量生产中操作员必须对每一工序的产品生产1-3件时自检一次,避免因其它因素导致在生产中出现大批量的返工及报废;品检需对以下每一工序分时、分段抽检,发现问题及时制止生产,检验合格后,再重新生产;品检应对每一工序的合格半成品、不合格半成品以及合格成品加盖标识,便于有效的区分;检验员在车间内随机抽取样品,按照本产品相关标准进行检验。

做好原始记录并出具检验报告。

1 五金部门下料时注意料厚及下料公差尺寸只能为负。

检测工具:卷尺卡尺
2 高效车间全自动折纸机折叠成型时注意热熔胶的温度及出胶量,控制好滤料的折距。

目观温度计及胶线
组装时注意滤料的进风出风面,及外框不能呈平行四边形,对角线要相等。

滤芯的进风面目观手感
对角线检测工具:卷尺卡尺
4 调胶时一定要注意比例和用量,添加催化剂时按1:1000的比例且注意天气温度。

调胶比例为A:B=1:2.5,胶水搅拌均匀,顺时搅拌时间不低于1分钟。

调胶工具:台称、注胶机
辅助工具:秒表
5清理包装时轻拿轻放。

清理胶渍时动作要轻,不要划伤外框目观
6逐台检漏,按10:1的比例抽检效率。

检测台手持式检测仪
7入库时对生产单及查点产品数量,并开具入库单一式两份。

目观
成品过滤器检验标准
端面:高123+0-2*宽151+0-2 mm。

深度:深度尺寸的偏差为-0.2/-1.2mm。

对角线:过滤器每个端面对角线相等。

垂直度:框架端面与侧面应垂直,起偏差不应大于3°。

外观:(1)外框无变形、无油渍、无划伤;
(2)四角拼接处无缝隙、四角打磨需光滑无毛刺;
(3)护网颜色无偏差、无生锈、护网必须紧靠进风面;
(4)滤料无破损、无起毛,折数35-37折;
(5)胶水表面平整,无凹陷及起堆等现象;
(6)密封胶条粘贴牢固、整齐、无歪斜。

出库检验员在当天要出的产品内抽样检查。

目测外观及测量尺寸及查看检测记录做并作好记
录。

备注:
原材料的选用及工艺要求参照高效过滤器工艺标准参照表。

过滤器制作参照高效空气过滤器(国家标准GB13554-92)。

因生产工艺需要修改工序或材料时,要填写《内部联络单》,由设计部审核、主管鉴批后,方可实施修改,设计部全程跟进。

标识使用一览表
項次标识名称标识样式标识状况
1 半成品合格标识 OK
Pass
合格半成品适用
2 (半)成品不合格不合格
紅色1CM(寬)×3CM(長) 不合格(半)成品适用
3 成品合格Q.C
Pass
合格成品适用
XXX公司
文件名称高效过滤器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WZYZD—010
版次A 生效日期2011年6月15日页数共5页第1页
制作部门设计部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