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利有机创意农庄

合集下载

绿色建筑的典范——多利有机生态农庄

绿色建筑的典范——多利有机生态农庄

想必关注集装箱建筑,亦或不关注的人都能发现,这张图出现在各种场合,也被人各种盗用,有些人说它是国外建筑,有些人说它是国内建筑,对于内行人来说,可以一笑置之,但是针对那些对集装箱建筑感兴趣、或是想要采购的朋友,通过这个好案例,对该项目有个真正的了解。

项目名称:多利有机生态农庄项目地点:中国上海设计事务所:Playze建筑面积:1060平方米集装箱数量:78只设计团队:何孟佳,Pascal Berger,Marc Schmit,Ahmed Hosny,Andres Tovar,徐叶,吴美君,唐敏,Sebastian Hefti竣工时间:2011.7摄影:Bartasz Kolonko多利农庄是上海最大的有机食品农庄,其产品包括国家环保总局检验认证的各种有机蔬菜和水果。

在多利农庄的发展蓝图中,成为一个蔬菜生产基地不只是它的全部目标,这里将成为上海一处引领自然生活方式的新地标。

这座建筑是一个整合了接待区、门厅(未来可为酒店客房服务)、贵宾区、农庄新办公区和食品包装车间的综合体。

Playze 在设计中将农庄的生产活动和参观者的体验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1Playze设计事务所Playze,自2007年正式成立起,以德国柏林和中国上海作为两处设计基地,在何孟佳、Pascal Berger和Marc Schmit三位合伙人的带领下,先后在柏林、卢森堡、巴塞尔、斯德哥尔摩、雅典、维也纳、黎巴嫩贝鲁特、韩国大邱以及中国的上海、宁波、苏州、烟台等城市参与各种形式的建筑设计实践,获得业主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Playze与德国慕尼黑S+K事务所进行合作,参加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德国馆的设计工作。

上海多利集装箱展示中心项目被designboom杂志评为当年“全球十佳集装箱建筑”。

嘉定汇龙潭公园餐厅宁波城市展览馆上海世博会有机农业展台上海世博会德国馆此次,多利农庄的建筑采用集装箱建设,是因为集装箱的不规则布置模式适应各种需求并能创造丰富空间。

【多利农庄】十年有机,信誉比什么都重要!

【多利农庄】十年有机,信誉比什么都重要!

【多利农庄】十年有机,信誉比什么都重要!早在去年的时候,写过几篇关于全产业链的文章,谈及多利的全产业链模式不可复制(事实上的确是很难复制),和多利农庄主张同贵先生在微信上有过争论。

那时,我对他的印象是——把品牌声誉看得很重。

在张同贵先生(下文称庄主)黄浦江边上的多利有机会里,这儿既是一个有机餐厅,也是多利的营销中心,装修设计是现代感混搭原木,充分显示了多利【身处国际都市有机农业】的角色。

我说,你看起来要比照片里瘦一些,但是精神气很好,是不是因为多吃有机的缘故。

他嘿嘿一笑。

我们的聊天,就从有机开始!中国农业里,有机最难!堂主:我其实是第二次来多利,第一次是2011年和一个做有机生鲜宅配的企业家一起,来多利考察学习,那时他的项目刚开始,如今他早就转行了,但多利还在坚持着。

所以,有机很难对吧?!庄主:是的!今年我们打算做“多利十年”活动。

在这十年当中,很多做有机的企业都倒下或者放弃了,多利一直坚持着。

所以没有点坚持的精神,这个事干不了,没有资本的支持,这个事也干不了。

就做一个土壤改良就三年,根本没产出,都是投入,一般人谁吃得消?!堂主:你都做有机认证吗?庄主:自产基地的都做,所以每年的认证费用要300多万。

堂主:自从有机新标出来后,成本也提高了很多,所以原来很多做有机的企业都放弃认证了。

你怎么看?庄主:我首先尊重那些虽然没做认证,但是坚守有机生产方式的生产者。

做不做认证是每个企业的自己的选择。

多利坚持做认证是因为,在社会诚信机制还没有完全成型的时候,需要有一些第三方标准约束,即使他们还不成熟,但有标准总比没标准要好。

为什么选择自产自销这么重、这么难的模式?!背景:多利现在的宅配会员的蔬菜都是多利自己生产,其他产品比如猪肉,会和和别人合作一些。

堂主:市场上,一般做有机销售的,都是轻资产的方式运营,整合产品为主,从商业的角度上来说风险越小越好。

为什么你非要自己种菜,而且菜又是一种附加值特别难做的品项?。

庄主:说实话,这确实不符合商业逻辑,但是符合中国国情。

多利农庄,投资150亿打造成都最大“农旅”有机小镇

多利农庄,投资150亿打造成都最大“农旅”有机小镇

多利农庄,投资150亿打造成都最大“农旅”有机小镇在离城市不远的近郊,将城市文明注入乡村,建设“田园、乐园、家园”融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一个拥有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田园社区的多业态文化休闲旅游小镇。

经过历时3年的建设,作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项目和省、市重点农业产业化项目——位于成都郫县白云村的多利农庄则是一种可行的田园综合体模式。

这是目前成都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六次产业融合发展的乡村田园综合体和有机小镇。

它并非单独存在于乡村或者城市,而是一个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生命共同体。

多利农庄:如何解决土地、资金、产业、三农问题1产村相融三产互动首批示范农庄和有机生活体验馆对外开放2015年郫县成为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批准为首批33个农村土地改革试点县之一。

在这个大背景下,多利农庄进行方案设计。

从大区位上看,场地与水结缘。

整个项目的景观体系,设计以“川西林盘”为模型,分为公共区域和庭院区域两部分。

2014年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被誉为“西部最美水乡”。

农庄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质量效益为核心、绿色发展为根本、农民增收为目的,遵循“特色化、差异化”“高端化、品牌化”的理念,突出“市民农庄”“乡村创客”“造梦乐园”主题,激活都市农业的多业价值、乐游价值和安居价值,打造集农业休闲康养于一体、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六次产业全链条增值的乡村田园综合体和“宜业宜游宜居”的都市有机农业小镇,形成产村相融、三产互动、城乡统筹的综合示范效应。

项目接待中心是一处别开生面的绿色外观的集装箱建构体。

围绕打造国际乡村旅游度假目的地,在郫都区红光镇、三道堰镇等6村连片规划建设多利有机小镇。

计划总投资150亿元,总规划面积约2万亩,区域内集体建设用地约2900亩,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用地约1000亩,特色小镇和家庭农庄建设用地约1900亩,规划建设52万平方米农村新型社区、63万平方米家庭农庄和打万亩有机生态农业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周边5万亩有机生态农业发展。

多利农庄全力打造“低碳有机农园”

多利农庄全力打造“低碳有机农园”

业 建设 也 已跃 上新 台 阶 。 目前 , 区 国家 级 、 、 该 市 区
级农业产业化 龙头企业 3 1家 和 农 民专 业 合 作 社 2 0家 , 8 已拥 有 市级 农 产 品品牌 5 8个 , 认 证 的无 经 公害、 色、 绿 有机 农产 品、 理标 志 产 品和 名牌 农 产 地 品8 8项 , 中“ 其 丰科 ” 蟹 味 菇 、 牌 白玉 菇 被 评 为“中 国名牌 农产 品 ”“ 贤黄 桃 ” 国家“ 理 标志 产 品 ;奉 获 地 保 护 ”“ 山合 ”“ 科 ”“ ;大 、丰 、 高榕 ”“ 辉 ’ 农 产 、星 , 4个 品 品牌被 评 为“ 上海 市 著 名 商 标 ”“ 绣 牌 ” 桃 、 ;锦 黄
品种 涉及“ 叶菜 类 、 茎类 、 果类 、 根 瓜 豆类 、 芳香类 ” 等
五大 类近 9 0个 品种 ,年 产有机 蔬 菜 2 0万公斤 、 0 有 机转换 蔬菜 3 0万 公斤 。作为农 业部“ 市农业 ( 0 都 南
方) 点 开放 实验 室 ” 重 基地 的多利 农 庄 , 生产 的绿 其
“ 蜂 园 ” 椴 树蜂 蜜 等 3项产 品被认 定 为“ 森 牌 有机 食
并有 幸成 为 唯 一一 家 参展 2 1 上 海 世博 会 的有 0 0年
品 ”“ , 玉穗 ” 牌葡 萄 、 碧 海 金沙 ” 南 美 白对虾 、 雪 “ 牌 “
榕 ” 金针 菇 等 9种 农 产 品 被 认 定 为“ 色 食 品 ” 牌 绿 ,
“ 日” 有 机 黄 瓜 等 6 华 牌 0种 农产 品被 认 定 为“ 公 无
害农产 品 ” 。
近 年来 , 奉贤 区通过 品牌 化建 设 , 进 了农产 品 促
市场 的开拓 、农业 产业 化经 营和农 业增 效 、农 民增

多利农庄最新案例分析

多利农庄最新案例分析

从田间到餐桌
绿色有机
不反季不催熟
பைடு நூலகம்
用豆渣、蘑菇的下脚料、散养鸡的鸡粪,加上十几种不 同品种的生物发酵菌,在高温发酵下,形成纯植物的有 机肥,并根据不同蔬菜品种制成专用肥
商业模式
建立了一个最直接最简单的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之战略目标
建设一个天然安全的有机蔬菜生产基地,为现代 都市人提供可以信赖的安全蔬菜 做真正的欧美式农庄,而非传统的农庄。“国际 化的、品牌的、不可复制的”有机庄园 创造中国的有机生活方式
多利农庄案例分析 11网营一班 15号王琪云
目录
1 2 3 4 5 6
基本情况 商业模式 经营模式 技术模式 资本模式
结论与建议
简介
多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多利农庄”) 2005年成立于上海,在上海和北京两个城市进行 有机蔬菜销售。是中国最大的专业从事有机蔬菜 种植和销售的有机农庄之一,也是最受尊敬的企 业公民之一,全心致力于都市有机生态农业的建 设,提供最安全、天然、健康的有机蔬菜,倡导 低碳、绿色、环保的生理念。
保证蔬菜有机 大规模科学生产 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系统、条形码管理系统 缩短“食物链”从田间到餐桌
管理模式
建立了一个人才资源库: 一、请到上海交大农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台湾的有机种植和生物肥料 专家作为顾问团。 二 、公司负责生产的工作人员由来自上海交大农学院、南京农业大学 农学院等农业院校的本科生与研究生组成,还特意设置了负责引进新 品种和如何运用低碳方式种植的研发部。 三、邀请来为三年转换期中增加有机质进入土壤机构,去除农药、化肥 残留物的台湾专家。 形成了专家咨询服务,高管管理总生产,中层员工
商业模式之目标客户
15000个家庭用户

多利的有机农业之路

多利的有机农业之路

设计管理课程作业案例分析--多利的有机农业之路姓名:班级:学号:一、多利农庄简介(Tony’s farm)多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多利农庄”)2005年成立于上海,在上海和北京两个城市进行有机蔬菜销售,是中国最大的专业从事有机蔬菜种植和销售的企业之一,致力于打造中国都市有机农业第一品牌,向消费者提供最安全、天然、健康的有机蔬菜,倡导低碳、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

多利农庄上海基地分别位于浦东新区和崇明县,北京基地位于大兴区。

此外,多利农庄还在黑龙江、宁夏、浙江、福建、四川、云南和海南等区域在建或已建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共计10余个。

至2012年底,多利农庄全国范围内处于有机种植及转换期的土壤总面积超过2万亩, 2014年总产能预计可达10亿元。

截至2012年12月,多利农庄已获得国内最权威的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OFDC)有机产品认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以及中国GAP友好农业规范管理体系认证。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多利农庄作为唯一的有机农业参展商,在城市未来馆展现上海都市新农业的风貌。

同时,多利农庄也被选为多家世博国家馆餐厅的蔬菜供应商。

多利农庄采用先进的“从田间到餐桌”直供会员的服务模式,从土壤的改良培育、有机肥研制、有机植保、产品现代化包装、全程冷链配送等各个环节均有严格的管理和把控。

多利农庄与中国联通等企业合作,运用先进的物联网和云平台等技术建设“智慧农庄”,实现有机食品质量追溯和现代农业系统综合管理。

二、多利企业环境分析1、企业外部环境分析----宏观环境因素分析政治因素: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经济因素:正处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购买力增强技术因素:相关技术的发展为有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社会因素:食品问题的频发,让人们加强对安全优质食品的需求2、企业外部环境分析----行业竞争性分析3、企业外部环境分析----竞争对手分析以菜管家为例,优质农产品订购平台,由上海菜管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建设运营,依托广泛的农业基地联盟,拥有强大的信息技术和物流配送实力。

Tony's Farm-多利农庄 “占地为王—招募小地主”主题亲子开园活动策划方案

Tony's Farm-多利农庄 “占地为王—招募小地主”主题亲子开园活动策划方案
Tony's Farm-多利农庄 “占地为王—招募小 地主”主题亲子开园活动策划方案
目录 Directory
活动概要 Contents 旨领主题 Theme 使命阐述 Mission 场地规划 Site Planning 流程规划 Activity Flow 物料预算 Material Budget 人员分工 Personnel Assignment 主持重心 The Host Focus 细节处理 Details Deal
三、认种报名资格 1、亲近自然、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 2、热爱集体劳动、乐于分享劳动果实; 3、热衷家庭亲子教育、崇尚有机生活理念; 4、成都市绕城内家庭或团体人士均可报名; 5、因身体不适无法劳作的人群,须在家人的陪同下报名并完成种植及收割;
活动细则 Details
报名收费标准
认购对象
最小面积 /平方
场地规划 Site Planning
户外种植田2
户 外 种 植 田 1
认种地块
集装箱
大 门
导 示 牌
主活动区域
停车区


车 区
工 湖
装配区
玻璃温室大棚
目录 Directory
活动概要 Contents 旨领主题 Theme 使命阐述 Mission 场地规划 Site Planning 流程规划 Activity Flow 物料预算 Material Budget 人员分工 Personnel Assignment 主持重心 The Host Focus 细节处理 Details Deal
可种品种
品种种植 采收周 预计每块 周期(天) 期(天) 产量(斤)
每块托 管费用 (元)
不托管费 用(元)

多利农场+菜管家

多利农场+菜管家

多利,能否领跑农庄?(2) 2012-9-3 中国食品科技网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为什么要吃“有机蔬菜”?有机蔬菜不使用农药、化肥、激素和其他添加剂,不 使用转基因种子,而全部使用有机肥料,并完全按照自然规律生长,更有利于健康, 口感更佳,且有机农业更利于生态环境。简单的说,有机蔬菜=安全+健康+天然。 因此,种植有机蔬菜,大有可为。 其次,张同贵切入有机蔬菜种植产业的时机也比较合适。扎根农业,领先半步。 在2005年,有机蔬菜或者有机食品的市场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教育,消费潜力渐渐显 现,人们开始慢慢地对有机食品产生兴趣,购买行为渐渐多起来。而且在那个时候, 全国还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有机蔬菜种植基地或农庄。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上海市政 府也希望能够建立一批和上海形象实力相匹配的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因此在那 个时候切入有机蔬菜的种植,时机相对成熟。 多利的商业模式分析 “农产品直客式生存”,是多利农庄的商业模式。核心逻辑是利用互联网自建渠 道,有机蔬菜自田间收获后,绕开供应链上经纪人、各级代理、零售商等四五个环节, 直达餐桌。传统蔬菜贩运,80%的利润在中间环节,多利自建电子商务和部分物流的 方式,节约了这一部分成本。 多利为什么会采取这种商业模式呢? 按照常规,便是蔬菜自田间收获后,经由一级代理、二级代理、零售商等环节, 然后到达消费者的餐桌。但这种常规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中间物流环节层层传递 之下的高损耗,这个数字一般在30%~40%,产业链上大量利润被渠道商占据,中间 环节的利润甚至会占到终端价格80%以上。此外,菜场的终端混售方式也使得消费者 很难将多利的产品从一堆堆蔬菜中区隔出来,不仅不利于农庄品牌形象的建立,而且
多利,能否领跑农庄?(3) 2012-9-3 中国食品科技网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从消费心理学的角度上讲,多利农庄的主要目标销售人群是有钱人。大部分有钱人 工作较为繁忙,通过直接的送菜上门,可以解决有钱人没时间买菜的问题。 多利 农庄目前的销售渠道主要集中于三个方向:一是大型的团购会员单位,比如中欧国际 工商学院、宝钢、上海证交所、国家会计学院等大型企事业单位客户;二是以礼品卡或 者礼券的方式面向普通市民,通过在高端小区举办互动活动等形式来吸纳新的个体和 家庭客户;除此之外,还利用官网的电子商务渠道进行直销。目前,在多利的销售总额 中,三类渠道分别占据了4:4:2的比例。截至2010年底,多利农庄拥有超过20个团购会 员,约5000个普通会员,基本覆盖了目前的全部产能。 多利引入了日本黑猫雅玛多宅急便物流为合作伙伴,配送半径覆盖了半个上海, 蔬菜从采摘到最后配送至会员家中,中间过程不超过24小时。 多利能否领跑农庄? 多利农庄的优势在于: 首先,在种植方面,多位有丰富有机种植经验的专家负责农庄的所有生产环节, 他们无论在作物品种选择、栽培方式还是在土地及水资源的管理上都细心严谨,亲历 亲为。 为了控制种植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专家学者跟着农民一起下地,播种,灌水,耕 作……耐心指导农民种植时需注意的点点滴滴,提高他们对于有机蔬菜因地制宜种植方 式的认识,并帮助他们提高种植技术。 几年下来,耕作经验丰富的的农民不仅了解了有机蔬菜和普通蔬菜种植方式的区 别,熟悉农作物本身的生长规律,而且也更加热爱并细心对待每一颗蔬菜,每一块土 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利有机创意农庄
2011-04-27
多利有机创意农庄
这是有机农产品基地的第六年。

前三年,坐落在上海市近郊南汇区的农庄作为有机农业转换期基地收益为零,创始人张同贵不好意思说做农业,称自己在做旗下"金田投资有限公司"的投资项目;第四年,他的第一批有机蔬菜收获,菜贩给出仅几毛钱一斤的价格,一气之下他决定再也不卖掉,全部打烂作为绿肥。

不过这段看似有些迷茫的时光没有妨碍多利农庄向真正的盈利快速路全速进发;第五年,张同贵迅速确立了会员直销标准样式,拿到青云创投的总额计7000万元我国法定货币的投资,会员数飙升并实现千万元以上的净利润;第六年,他已准备拿下崇明岛以及北京平谷区的基地,继续封疆拓土。

多利农庄创始人张同贵(中)与郭海(左)、茅亮组成了多利农庄的"卖菜三人组"。

有机农业的竞争门槛在于:第一是范围,第二个是早期的资金投入,第三是时间成本。

在从事有机农业的创业者受困于基地难找、产能甚微、会员数止步不前时,多利农庄的1750亩基地与5000位会员数量,险些创造了神话。

更重要的是,这个攻克有机农业几大难关的团队中,高管只有张同贵一人拥有与农业沾边的履历总经理郭海与销售总监茅亮都是他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学弟。

这个门外汉身世的团队事实有怎样的创业秘诀?
门外汉组合
在多利农庄中,放眼望去是种植各种作物的农田与大棚,办公地区范围显得不大,旁边是一个拥有食堂、住宿间,加拿大风格的欢迎区,以及一个用来栽种一些对湿润程度与温度要求严格,平时难以见到的植物,包罗智能化喷灌以及温控系统的展示厅。

如今张同贵泡在农庄的时间并不多,在种植方面险些像个甩手儿掌柜的,
间或降临农庄,也就是在会客区洽谈合作、融资,间或在间隙时降临展示厅,看看开春以来的蔬菜长势。

张同贵在"四川农业大学"种植业结业,之后从事过矿产资源、仓储物流和餐饮,但在步入中欧工商学院之前都没再涉猎农业。

要是没有人提示,这个团队险些不会琢磨起自己"并不专业"的身份。

对此,郭海觉得颇有趣,"我们是一帮门外汉做农业。

"而张同贵则总结,"做好农业不是农民的使命,得靠企业家,还得是资本家。

"
借用一句话,"思路决定出路"。

从思路上来看,张同贵从来就没有循规蹈矩,跟随传统农业的老路走。

本庭院式设计的展示厅,德国风格的集装箱酒店,还融入风能、地热,以及太阳能利用的先进理念设施。

土壤和水质改良方面,由于原本这块土地的水系并不完备,他们挖出近20米宽的河道将多利农庄与周遭土地离隔,作为独立水系利用水泵作为浇灌用水,引水入大棚再采取滴管、喷灌的方式。

这使多利农庄险些自成一派,变得像一个小的生态群,由于河道本身形成隔离带,土壤中有机质一定程度按捺微生物,土地中虫卵较少还能易于除草。

"多利农庄的面积很惊人。

"在北京市大兴区,留民营青圃园菜蔬有限公司是一个以村为单元的有机农业企业,产品销售渠道主要为精品超市,总经理杨利一直关注其他有机农业企业的发展,虽然政府推动绿色农业的进程从未停过,但多数是几百亩为单元,多利农庄的超大面积和5000名会员使他非常羡慕,"有机农业租子、设施投入、人工、生产手段、认证用度、设施维护,处处费钱。

但这些还不了,这片地事实怎么种是关键:有机农业的生物肥料效果比普通化肥差很多颗粒无收,容易让创业者有种挫败感。

"
面对产能这个棘手的疑难题目,张同贵开始拉"外援"。

他建立了一个分为四部分的人才资源库:请到上海交大农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台湾的有机种植和生物肥料专业人士作为顾问团,中国人民大学资深专业人士温铁军教授还特意带来一个项目组,在农庄住了一个多月考察和指导;公司负责生产的工作人员由来自上海交大农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等农业院校的本科生与研究生组成,还特意设置了负责引进新品种和如何运用低碳方式种植的研发部。

基层农民是最让张同贵发愁的疑难题目,上海郊区的农民多数已不愿继续耕田,最后他给出了2000元摆布的月薪。

要是把有机农业算级别,一个农民负责超过3亩
地的面积,已很难保证质量,而多利农庄则是少的时辰200人,多的时辰加之临时工400多人,最厉害的工人,一小我私家均等下来种1.5~2亩地。

加之之前约请来为三年转换期中增加有机质步埋到坟墓里壤机构,去除农药、
化肥遗留物的台湾专业人士,形成了专业人士咨询服务,高管管理总生产,中层员工管理农民和病虫害防治,基层农民做种植的局面。

而尽职顾问们在土地和水质改良方面还会不停提出建议。

前前后后投入2个多亿,收益险些是零的局面不是一般创业者能够接受的,张同贵也认为自己够坚定,没有在投进钱没影的时辰改变商业标准样式。

挺过转换期,张同贵开始招贤纳士,郭海、茅亮等同事都是在参观农庄之后即决定加盟的。

茅亮认为,多利农庄的标准样式看似和农家乐有点像,"但不是偏乐,而是偏农,虽然有高科技含量,但是能看出创始人不想搞得太商业化,还是围绕着种植为主。

"
郭海甚至觉得此时插手多利农庄相当"占自制","把这个生意放大来看,做有机食品的重要壁垒张总已全部跨过去了,我们的到来就像是在他搭建的台子上继续唱戏。

做有机农业不能用互联网的思维,这不是有了想法快速实现就能赢的生意,它的门槛在前面,第一是范围,第二个是早期的资金投入,第三是时间成本。

这种商业标准样式,纵然完全告诉谁,对方也不一定能做到。

"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历史上的今天:
3C认证提高汽车行业品牌影响力2011-04-27玩具强制性产品认证(CCC标
志申请指南2011-04-27于无言建筑中见精彩2011-04-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