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气时间与压强的计算..

合集下载

抽水管道压强计算公式

抽水管道压强计算公式

抽水管道压强计算公式在工程领域中,抽水管道是一种常见的设施,用于输送水或其他液体。

在设计和运行抽水管道时,了解管道内的压力是非常重要的。

压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管道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

因此,我们需要一种可靠的方法来计算抽水管道的压力,以便合理地设计和运行管道系统。

抽水管道的压强计算公式是一个基本的工程公式,它可以用来计算管道内的压力。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快速准确地计算出管道内的压力,从而为管道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供重要参考。

抽水管道的压强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P = ρgh + P0 + 1/2ρv^2。

其中,P表示管道内的压力,单位为帕斯卡(Pa);ρ表示液体的密度,单位为千克/立方米(kg/m³);g表示重力加速度,单位为米/秒²(m/s²);h表示液体的高度,单位为米(m);P0表示液体的静压力,单位为帕斯卡(Pa);v表示液体的流速,单位为米/秒(m/s)。

在这个公式中,第一项ρgh表示液体的静压力,它是由于液体的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压力。

第二项P0表示液体的静压力,它是由于液体的自身重量而产生的压力。

第三项1/2ρv^2表示液体的动压力,它是由于液体的流动而产生的压力。

这个公式可以很好地描述抽水管道内的压力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参数值,然后代入公式进行计算。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出抽水管道内的压力,从而为管道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供重要参考。

在使用抽水管道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与压力相关的问题。

首先,管道的设计和安装需要考虑管道内的压力情况,以确保管道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其次,管道的运行需要监测管道内的压力,及时发现并解决压力异常问题,以确保管道系统的正常运行。

总之,抽水管道的压强计算公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程公式,它可以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快速准确地计算出管道内的压力,为管道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供重要参考。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参数值,然后代入公式进行计算。

真空系统抽气时间的计算

真空系统抽气时间的计算

真空系统抽气时间的计算1.真空系统的抽气方程真空系统的任务就是抽除被抽容器中的各种气体。

我们可以把被抽容器中所产生的各种气体的流量称为真空系统的气体负荷。

那么真空系统的气体负荷究竟来自哪些方面呢或者说真空室内究竟有哪些气源呢?总起来说,可以归纳为下述几个方面:(1)被抽容器内原有的空间大气,若容器的容积为Vm3,抽气初始压强为P o Pa,则容器内原有的大气量为VP0Pa·m3;(2)被抽容器内一旦被抽空,暴露于真空下的各种材料构件的表面就将把原来在大气压下所吸收和吸附的气体解析出来,这部分气体来源我们称之为放气,单位时间内的放气流量可以用Q f Pa·m3/s来示;实验表明,材料表面单位时间内单位表面积的放气率q可以用式(27)的经验公式来计算。

真空室内暴露于真空下的构件表面,可能有多种材料。

所以总的表面放气流量Q f为式(49)。

(3)大气通过容器壁结构材料向真空室内渗透的气体流量,以Q s Pa·m3/s表示。

渗透的气流量即是大气通过容器壁结构材料扩散到容器中的气体流量。

气体的这种渗透是有选择性的,例如:氢只有分离为原子才能透过钯、铁、镍和铝;氢对钢的渗透将随钢中含碳量的增加而增加。

氦分子能透过玻璃。

氢、氮、氧和氩、氖、氦能透过透明的石英。

一切气体都能透过有机聚合物,如橡胶、塑料等。

但是所有的隋性气体都不能透过金属。

除了有选择性之外,渗透气流量Q s还与温度、气体的分压强有关。

在材料种类、温度和气体分压强确定时,渗透气流量Q s是个微小的定值。

(4)液体或固体蒸发的气体流量Q Z Pa·m3/s。

空气中水分或工艺中的液体在真空状态下蒸发出来,这是在低真空范围内常常发生的现象。

在高真空条件下,特别是在高温装置中,固体和液体都有一定的饱和蒸气压。

当温度一定时,材料的饱和蒸气压是一定的,因而蒸发的气流量也是个常量。

(5)大气通过各种真空密封的连接处,通过各种漏隙通道泄漏进入真空室的漏气流量Q L Pa·m3/s。

真空泵的常用参数计算公式介绍

真空泵的常用参数计算公式介绍

真空泵的常用参数计算公式介绍真空常用公式1、玻义尔定律体积V,压强P, PV=常数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与气体的体积成反比。

即P1/P2=V2/V12、盖吕萨克定律当压强P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其体积V与绝对温度T成正比:V1/V2 =T1/T2=常数当压强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每升高(或P降低)1°C,则它的体积比原来增加(或缩小)1/273。

3、查理定律当气体的体积V保持不变,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P与其他绝对温度T成正比,即:P1/P古T1/T2在一定的体积下,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 C,它的压强比原来增加(或减少)1/273。

4、平均自由程:A (5 X0-3)/P (cm)5、抽速:S=dv/dt 升/秒)或 S=Q/PQ =流量(托升/秒)P=压强(托)V =体积(升)t=时间(秒)6、通导:C=Q/(P2-P1)升/秒)7、真空抽气时间:对于从大气压到 1 托抽气时间计算式:t = 8V/S经验公式)V为体积,S为抽气速率,通常t在5~10分钟内选择。

8、维持泵选择:S维=S前/109、扩散泵抽速估算:S=3D2 (D=直径 cm)10、罗茨泵的前级抽速:S=(0.1~0.2)S罗(l/s)11、漏率:Q 漏=V(P2-P1)/(t2-t1)Q漏—系统漏率(mmHgl/s)V —系统容积(I)P1 —真空泵停止时系统中压强(mmHg)P2—真空室经过时间t后达到的压强(mmHg)t —压强从P1升到P2经过的时间(s)12、粗抽泵的抽速选择:S=Q1/P预(l/s)S=2.3Vlg(Pa/P预)/tS-机械泵有效抽速Q1-真空系统漏气率(托升/秒)P预—需要达到的预真空度(托)V —真空系统容积(升)t—达到P预时所需要的时间Pa-大气压值(托)13、前级泵抽速选择:排气口压力低于一个大气压的传输泵如扩散泵、油增压泵、罗茨泵、涡轮分子泵等,它们工作时需要前级泵来维持其前级压力低于临界值,选用的前级泵必须能将主泵的最大气体量排走,根据管路中,各截面流量恒等的原则有:PnSg> Pg或Sg> Pgs/P nSg-前级泵的有效抽速(l/s)Pn-主泵临界前级压强(最大排气压强)(l/s)Pg—真空室最高工作压强(托)S—主泵工作时在Pg时的有效抽速。

不同真空范围内的抽气时间计算

不同真空范围内的抽气时间计算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不同真空范围内的抽气时间计算
根据真空系统的使用目的而决定所需的真空度和抽气时间,然后选择
合适的真空泵。

本节介绍不同真空范围内的抽气时间计算。

1、大气压-低真空领域的抽气时间计算这里所指的低真空领域,是指真
空度在100 KPa 至0.2 KPa,低真空领域真空腔体和泵的连接管内,气体分子是黏性流时,抽气时间可以通过初期压强p1、到达压强p2、抽气速度S 和容积
V(含配管)来计算。

式中p1 初期压强(大气压)[Pa];
p2 到达压强[Pa];
t 抽气时间[min];
V 容积[L];
Se 实际抽气速度[L/min]。

考虑到导管和阀门的瓶颈效应,实际抽气速度大致可以估算为理论抽气
速度的80%。

2、中真空领域的抽气时间计算这里所指的高真空至超高真空领域,是指
真空度在200 Pa 至0.2Pa 之间,中真空领域导管内的气体分子,处于黏性流和分子流的中间状态,不能单纯地像低真空或下面第三章节讲解的高真空那样简
单地计算。

通常情况下,通过两种方式分别计算抽气时间,然后取计算值较大
的结果。

真空抽气要考虑的要素:
(1)到达真空度;
(2)抽气速度;。

真空泵的常用参数计算公式介绍

真空泵的常用参数计算公式介绍

真空泵的常用参数计算公式介绍-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真空泵的常用参数计算公式介绍真空常用公式1、玻义尔定律体积V,压强P,PV=常数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与气体的体积成反比。

即P1/P2=V2/V12、盖吕萨克定律当压强P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其体积V与绝对温度T成正比:V1/V2=T1/T2=常数当压强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每升高(或P降低)1℃,则它的体积比原来增加(或缩小)1/273。

3、查理定律当气体的体积V保持不变,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P与其他绝对温度T成正比,即:P1/P2=T1/T2在一定的体积下,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它的压强比原来增加(或减少)1/273。

4、平均自由程:λ=(5×10-3)/P (cm)5、抽速:S=dv/dt (升/秒)或 S=Q/PQ=流量(托升/秒) P=压强(托)V=体积(升) t=时间(秒)6、通导: C=Q/(P2-P1) (升/秒)7、真空抽气时间:对于从大气压到1托抽气时间计算式:t=8V/S (经验公式)V为体积,S为抽气速率,通常t在5~10分钟内选择。

8、维持泵选择:S维=S前/109、扩散泵抽速估算:S=3D2 (D=直径cm)10、罗茨泵的前级抽速:S=~S罗 (l/s)11、漏率:Q漏=V(P2-P1)/(t2-t1)Q漏-系统漏率(mmHgl/s)V-系统容积(l)P1-真空泵停止时系统中压强(mmHg)P2-真空室经过时间t后达到的压强(mmHg)t-压强从P1升到P2经过的时间(s)12、粗抽泵的抽速选择:S=Q1/P预 (l/s)S=(Pa/P预)/tS-机械泵有效抽速Q1-真空系统漏气率(托升/秒)P预-需要达到的预真空度(托)V-真空系统容积(升)t-达到P预时所需要的时间Pa-大气压值(托)13、前级泵抽速选择:排气口压力低于一个大气压的传输泵如扩散泵、油增压泵、罗茨泵、涡轮分子泵等,它们工作时需要前级泵来维持其前级压力低于临界值,选用的前级泵必须能将主泵的最大气体量排走,根据管路中,各截面流量恒等的原则有:PnSg≥PgS 或Sg≥Pgs/PnSg-前级泵的有效抽速(l/s)Pn-主泵临界前级压强(最大排气压强)(l/s)Pg-真空室最高工作压强(托)S-主泵工作时在Pg时的有效抽速。

真空计算常用公式

真空计算常用公式

真空计算常用公式1、玻义尔定律体积V,压强P,P•V=常数(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与气体的体积成反比。

即P1/P2=V2/V1)2、盖•吕萨克定律当压强P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其体积V与绝对温度T成正比:(V1/V2=T1/T2=常数)当压强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每升高(或P降低)1℃,则它的体积比原来增加(或缩小)1/273。

3、查理定律当气体的体积V保持不变,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P与其他绝对温度T成正比,即:P1/P2=T1/T2在一定的体积下,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它的压强比原来增加(或减少)1/273。

4、平均自由程:λ=(5×10-3)/P (cm)5、抽速:S=dv/dt (升/秒)或S=Q/PQ=流量(托•升/秒) P=压强(托)V=体积(升) t=时间(秒)6、通导:C=Q/(P2-P1) (升/秒)7、真空抽气时间:对于从大气压到1托抽气时间计算式:t=8V/S (经验公式)(V为体积,S为抽气速率,通常t在5~10分钟内选择。

)8、维持泵选择:S维=S前/109、扩散泵抽速估算:S=3D2 (D=直径cm)10、罗茨泵的前级抽速:S=(0.1~0.2)S罗(l/s)11、漏率:Q漏=V(P2-P1)/(t2-t1)Q漏-系统漏率(mmHg•l/s) V-系统容积(l)P1-真空泵停止时系统中压强(mmHg)P2-真空室经过时间t后达到的压强(mmHg)t-压强从P1升到P2经过的时间(s)12、粗抽泵的抽速选择:S=Q1/P预(l/s)S=2.3V•lg(Pa/P预)/tS-机械泵有效抽速Q1-真空系统漏气率(托•升/秒)P预-需要达到的预真空度(托) V-真空系统容积(升)t-达到P预时所需要的时间Pa-大气压值(托)13、前级泵抽速选择:排气口压力低于一个大气压的传输泵如扩散泵、油增压泵、罗茨泵、涡轮分子泵等,它们工作时需要前级泵来维持其前级压力低于临界值,选用的前级泵必须能将主泵的最大气体量排走,根据管路中,各截面流量恒等的原则有:PnSg≥PgS 或Sg≥Pgs/PnSg-前级泵的有效抽速(l/s) Pn-主泵临界前级压强(最大排气压强)(l/s)Pg-真空室最高工作压强(托) S-主泵工作时在Pg时的有效抽速。

真空泵参数的计算公式总汇(精)

真空泵参数的计算公式总汇(精)

真空泵参数的计算公式总汇发布日期:2010-1-30 8:37:48 点击数:249真空泵主要参数为抽气速率与真空度,但了解这些公式将有助于客户朋友更准确地选到自己理想中的真空泵。

1、玻义尔定律体积V,压强P,P·V=常数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与气体的体积成反比。

即P1/P2=V2/V12、盖·吕萨克定律当压强P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其体积V与绝对温度T成正比:V1/V2=T1/T2=常数当压强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每升高(或P降低)1℃,则它的体积比原来增加(或缩小)1/273。

3、查理定律当气体的体积V保持不变,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P与其绝对温度T成正比,即:P1/P2=T1/T2在一定的体积下,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它的压强比原来增加(或减少)1/273。

4、平均自由程:λ=(5×10-3)/P (cm)5、抽速:S=dv/dt (升/秒)或 S=Q/PQ=流量(托·升/秒) P=压强(托) V=体积(升) t=时间(秒)6、通导: C=Q/(P2-P1) (升/秒)7、真空抽气时间:对于从大气压到1托抽气时间计算式:t=8V/S (经验公式)V为体积,S为抽气速率,通常t在5~10分钟内选择。

8、维持泵选择:S维=S前/109、扩散泵抽速估算:S=3D2 (D=直径cm)10、罗茨泵的前级抽速:S=(0.1~0.2)S罗 (l/s)11、漏率:Q漏=V(P2-P1)/(t2-t1)Q漏-系统漏率(mmHg·l/s)V-系统容积(l)P1-真空泵停止时系统中压强(mmHg)P2-真空室经过时间t后达到的压强(mmHg)t-压强从P1升到P2经过的时间(s)12、粗抽泵的抽速选择:S=Q1/P预 (l/s)S=2.3V·lg(Pa/P预)/tS-机械泵有效抽速Q1-真空系统漏气率(托·升/秒)P预-需要达到的预真空度(托)V-真空系统容积(升)t-达到P预时所需要的时间Pa-大气压值(托)13、前级泵抽速选择:排气口压力低于一个大气压的传输泵如扩散泵、油增压泵、罗茨泵、涡轮分子泵等,它们工作时需要前级泵来维持其前级压力低于临界值,选用的前级泵必须能将主泵的最大气体量排走,根据管路中,各截面流量恒等的原则有:PnSg≥PgS 或Sg≥Pgs/PnSg-前级泵的有效抽速(l/s)Pn-主泵临界前级压强(最大排气压强)(l/s)Pg-真空室最高工作压强(托)S-主泵工作时在Pg时的有效抽速。

真空系统抽气时间计算

真空系统抽气时间计算

真空系统抽气时间的计算1.真空系统的抽气方程真空系统的任务就是抽除被抽容器中的各种气体。

我们可以把被抽容器中所产生的各种气体的流量称为真空系统的气体负荷。

那么真空系统的气体负荷究竟来自哪些方面呢?或者说真空室内究竟有哪些气源呢?总起来说,可以归纳为下述几个方面:(1)被抽容器内原有的空间大气,若容器的容积为Vm 3,抽气初始压强为P o Pa ,则容器内原有的大气量为VP 0Pa·m 3;(2)被抽容器内一旦被抽空,暴露于真空下的各种材料构件的表面就将把原来在大气压下所吸收和吸附的气体解析出来,这部分气体来源我们称之为放气,单位时间内的放气流量可以用Q f Pa·m 3/s 来示;实验表明,材料表面单位时间内单位表面积的放气率q 可以用式(27)的经验公式来计算。

真空室内暴露于真空下的构件表面,可能有多种材料。

所以总的表面放气流量Q f 为式(49)。

(3)大气通过容器壁结构材料向真空室内渗透的气体流量,以Q s Pa·m 3/s 表示。

渗透的气流量即是大气通过容器壁结构材料扩散到容器中的气体流量。

气体的这种渗透是有选择性的,例如:氢只有分离为原子才能透过钯、铁、镍和铝;氢对钢的渗透将随钢中含碳量的增加而增加。

氦分子能透过玻璃。

氢、氮、氧和氩、氖、氦能透过透明的石英。

一切气体都能透过有机聚合物,如橡胶、塑料等。

但是所有的隋性气体都不能透过金属。

除了有选择性之外,渗透气流量Q s 还与温度、气体的分压强有关。

在材料种类、温度和气体分压强确定时,渗透气流量Q s 是个微小的定值。

(4)液体或固体蒸发的气体流量Q Z Pa·m 3/s 。

空气中水分或工艺中的液体在真空状态下蒸发出来,这是在低真空范围内常常发生的现象。

在高真空条件下,特别是在高温装置中,固体和液体都有一定的饱和蒸气压。

当温度一定时,材料的饱和蒸气压是一定的,因而蒸发的气流量也是个常量。

(5)大气通过各种真空密封的连接处,通过各种漏隙通道泄漏进入真空室的漏气流量Q L Pa·m 3/s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变抽速时抽气时间的计算 大多数真空泵的抽速都随其入口压强的变化而 变化,尤其是机械真空泵,当其入口压强低于 10Pa时,泵的抽速随其入口压强的变化更为显 著。图9是某些真空泵的抽速特性曲线示意图
18

分段计算法 在一般情况下,计算变抽速时的抽气时间 需要首先知道泵的抽速与其入口压强的关系。 假定需要求容器内的压力由P0降低到P的抽气 时间,则可以将P0到P这个压强区段分成n段。 段数愈多,计算的抽气时间愈接近变抽速的实 际。设相应每段的抽气时间为t1,t2,…ti…tn, 取每段的平均抽速为S1,S2,Si,…Sn,用相应的 公式进行各个压力区段的抽气时间计算,然后求 其代数和即得总的抽气时间t。
《真空系统设计》之四
抽气时间与压强的计算
东北大学
抽气时间与压强的计算



真空技术基本方程 亚稳态流动条件 泵的有效抽速 真空系统抽气方程 抽气时间计算 低真空抽气时间计算 高真空抽气时间计算 抽气过程中容器内压强的计算
2
真空技术基本方程
真空系统最主要的性能参数: 极限真空度:是指在没有外加负荷的情况下, 经过足够长时间的抽气后,系统所能达到的最 低压力。 有效抽速:是指在容器出口处的压力下,单位 时间内真空系统能够从被抽容器中所抽除的气 体体积。真空系统对容器的有效抽速不仅取决 于真空泵的抽速,也取决于真空系统管路对气 体的导通性能,即所说的流导。 抽气时间:是指从大气压抽空到所需压强为止 的时间。
(c )
如果知道泵的抽速Sp和管路的流导C,就可 以计算出系统对容器有效抽速,这个方程被 称为真空技术基本方程。
6
有效抽速小于泵的抽速,也小于管道的流导
如果管路的流导C远大于泵的抽速Sp,则Sp
/C的 值远小于1,此时真空系统对容器的有效抽速 Se≈ Sp 。这就是说为了充分发挥泵对容器的抽 气作用,在设计真空系统管路时,应使管路的 流导尽可能大一些。因此真空管路应该粗而短 ,切不可细而长。这是设计连接管道时的一条 重要原则。 如果管路的流导C远小于泵的抽速Sp,则C/ Sp的 值远小于1,此时真空系统对容器的有效抽速 Se≈C,这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多大的泵 都没有用,都不能提高泵对容器的有效抽速。
13
低真空抽气时间的计算: 从大气压到0.5Pa范围的抽气为低真空抽气阶段, 一般用油封式机械泵和分子筛吸附泵来完成。油 封式机械泵在大气压到100Pa范围抽速近似为常数 ,100-0.5Pa时抽速变化较大,而分子筛吸附泵对 氮气的吸附速率近似为常数。所以,低真空抽气 时间的计算可分为近似常抽速和变抽速两种情况 近似常抽速时抽气时间的计算 不考虑管道影响和漏放气的抽气时间计算 油封机械泵在大气压到102 Pa范围内抽速近似 为常抽速。抽气方程为(忽略):
式中:Ai是第i种材料暴露在真空下的表面积,m2 ;q 是第i种材料在抽空1h后的表面放气速率, 1i Pa·m3/(m2·s);βi是第i种材料的放气时间指数; Q0是抽气时间无限长后总的放气流量, Pa·m3/s ;t是抽空时间,h。
10
(3)大气通过容器壁结构材料向真空室内渗透的 气体流量Qs ,Pa·m3/s。 (4)液体或固体蒸发的气体流量Qz,Pa·m3/s 。 (5)大气通过各种真空密封的连接处,通过各种 漏隙通道泄漏进入真空室的漏气流量QL , Pa·m3/s 。
19

经验系数计算法 油封机械真空泵的实际抽速S随其入口压强的 降低而降低。研究其抽速特性曲线发现,其实 际抽速S与其名义抽速Sp的近似关系是:
式中:系数K在不同压力区间的取值如表2。
20
因此抽气时间的计算可用下式:
相当于把大气压到1Pa的区间分成5段,分别计 算每段的抽气时间后相加即可。
21

1 V C >>1 2 A L SP
V — —容器容积;
2 — —管道的时间常数;
5

泵的有效抽速 如果用Se来表示真空系统对容器的有效抽速,用 Sp表示真空泵的抽速,C表示真空容器出口到真 空泵入口之间管路的流导,则有
1 1 1 Se C S p 可以改写为 : C Sp Se C Sp Sp (a) 或 S e Sp 1 C C (b) 或 S e C 1 Sp

3
真空系统抽气的亚稳态流动条件: 真空系统在抽到所需要的真空度之前,都处于 压强逐渐降低的过程中,即系统内的压力随时 间变化。这一过程属于非稳态过程,其中的气 体流动属于非稳定流动。当抽除的气体流量等 于系统中的放气流量时,系统内各处的压强不 在变化,即稳定流动。 计算抽气时间一般指从大气压开始抽空到所需 压强为止的时间,这一过程属于非稳定流动过 程,需要求解复杂的微分方程,比较困难,因 此人们把满足一定条件的非稳定流动近似看做 为稳定流动来计算,称为亚稳态流动。
7
8
真空系统抽气方程 真空泵的气体负荷主要来自真空室内的各种气 体,包括: (1)被抽容器内原有的空间大气。若容器的容积 为V m3,抽气初始压强为P0 Pa,则容器内原 有的空间大气量为VP0 Pa·m3; (2)被抽容器被抽空后各种材料的放气。单位时 间内的放气流量可以用Qf Pa·m3/s来示; 实验表明,材料表面单位时间内单位表面 积的放气率q可以用下面的经验公式来计算

14
则可得抽气时间计算的最基本的公式
V是容器的容积,m3;Sp是真空泵的抽速, m3/s;P0是抽气开始时容器内的压强,Pa;P 是抽气终了时容器内的压强,Pa;t是将容器 内的压强从P0降低到P的抽空时间,s。
15

不考虑管道影响而考虑漏放气时抽气时间 的计算: 假定漏放气流量Q0为常数:
Q S P P Q0 则Q等于0时系统抽到极限真空Pu

25
两个以上串联容器中压强的计算:
26Biblioteka 例题:2728
谢 谢 大 家!
END
29
22
(3)蒸发:液体或固体蒸发的气体流量Qz,Pa·m3/s 。固体和液体都有饱和蒸汽压,温度一定时,材料 的饱和蒸汽压是一定的,因而蒸发气流量就是常量 (4)表面解吸:释气,放气。被抽容器被抽空后各 种材料的放气。单位时间内的放气流量可以用Qf Pa·m3/s来示; 实验表明,材料表面单位时间内单位表面积的 放气率q可以用下面的经验公式来计算 式中:q1是抽空1h后放气速率,Pa·m3/(m2·s);q0 是抽空时间无限长之后材料表面的放气速率, Pa·m3/(m2·s);t是抽空时间,h;β是与材料种类 及其预处理状况有关的放气时间指数,值在0.5~2 之间变化。真空室内暴露于真空下的构件表面可能 有多种材料,总的表面放气流量Qf为:
Q0 S P Pu dP V S P P Q0 S P ( P Pu ) dt
式中:Pu是真空系统所能达到的极限真空度, Pa;其余符号的意义同前。 16

考虑管道影响而忽略漏放气时抽气时间的计算 (1)粘滞流 (2)分子流 考虑管道影响和漏放气时抽气时间计算

式中:Se是真空泵对容器的有效抽速,m3/s; 其余符号的意义同前。

4
V 1, Sp
如果真空系统满足以下
A L 2 C
两个条件,抽气过程为 S p — —泵的抽速; 亚稳定流动的过程。 A — —管道的截面积; (1)容器的容积大于 L — —管道的长度; 管道的容积。 C — —管道的流导; (2)抽气过程进行的 1 — —容器的时间常数; 很慢。
11
真空系统的抽气方程
当真空泵启动之后,真空系统即对被抽容器抽 气。此时,真空系统对容器的有效抽速若以Se 表示,容器中的压力以P表示,则单位时间内 系统所排出的气体流量即是SeP。容器中的压 强变化率为dP/dt,容器内的气体减少量即是 VdP/dt。根据动态平衡,可列出如下方程:
这个方程称为真空系统抽气方程。

9
式中:q1是抽空1h后放气速率,Pa·m3/(m2·s); q0是抽空时间无限长之后材料表面的放气速率, Pa·m3/(m2·s);t是抽空时间,h;是与材料种类 及其预处理状况有关的放气时间指数,值在0.5 ~2之间变化。真空室内暴露于真空下的构件表 面可能有多种材料,总的表面放气流量Qf为:
12
式中:V是被抽容器的容积,由于随着抽气 时间t的增长,容器内的压力P降低,所以容器内 的压强变化率dP/dt是个负值。因而VdP/dt是个 负值,这表示容器内的气体减少量。放气流量Qf ,渗透气流量Qs,蒸发的气流量Qz和漏气流量QL 都是使容器内气体量增多的气流量。SeP则是真 空系统将容器内气体抽出的气流量,所以方程中 记为- SeP 。 对于设计制造良好的真空系统,放气、渗气 、漏气和蒸发的气体流量微小,在抽气初始阶段 的气体负荷主要是容器内原有的空间大气。而当 抽至1-10-1Pa时,容器中残存的气体主要是漏放 气。排气流量大时,漏放气可以忽略,当排出气 体主要是漏放气时,抽气过程可能很慢。
高真空抽气时间的计算: 高真空抽气是指压强从0.5-10-5Pa范围的抽气。通 常要经过机械真空泵预抽后来进行,这时容器内 的气体已经大大减少了,而其它气源成为主要的 气体负荷。这些气源包括: (1)微漏:大气通过微小泄露通道进入真空室的 气体流量QL ,Pa·m3/s 。当漏隙一定时为常量。 (2)渗透:大气通过容器壁结构材料向真空室内 扩散的气体流量Qs ,Pa·m3/s。具有选择性,如氢 气分离为原子时能透过铁、镍、铝等,氮分子能 透过玻璃。此外渗透气流量与温度、气体的分压 强有关,当材料种类、气体温度和分压强一定时 ,渗透气流量是个定值。
23
式中:Ai是第i种材料暴露在真空下的表面积, m2;q1i是第i种材料在抽空1h后的表面放气速 率, Pa·m3/(m2·s);βi是第i种材料的放气时间 指数;Q0是抽气时间无限长后总的放气流量, Pa·m3/s;t是抽空时间,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