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休克抢救操作流程

合集下载

过敏性休克抢救流程

过敏性休克抢救流程

过敏性休克抢救流程XXX的过敏性休克抢救流程针对晚间单独值班的护士,特别是在情况危急时,需要快速采取行动。

当护士A发现患者出现过敏症状时,应立即呼叫其他同事帮忙,并提示不能耽搁手头的抢救工作。

如果晚间只有一名护士,可以请旁边的患者或其他人员帮忙。

同时,患者需要立即平卧,并注射0.1%肾上腺素0.5-1mg,每15-20分钟重复注射,并快速静滴地塞米松10mg。

护士B接到呼叫后,应立即通知医生和院领导,情况紧急时可以拨打999或120.护士需要协助吸氧、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在执行医生口头医嘱时做到复述,保留用药安瓶,及时登记抢救记录。

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特点是突然发生,来势凶猛,50%的患者在接受抗原物质后的5分钟内出现症状。

症状涉及多个系统,以循环系统的病变最为明显。

循环系统表现为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厥冷、心悸、脉弱、血压下降,严重者可能出现心跳停止。

呼吸系统表现为气急、胸闷、憋气、喘鸣、紫绀,严重者可能因窒息而死亡。

神经系统表现为神志淡漠或烦躁不安,严重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昏迷、抽风、大小便失禁。

消化系统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皮肤粘膜表现为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皮肤瘙痒等征兆,常在过敏性休克早期出现。

诊断过敏性休克需要首先确认休克的存在,其次明确为过敏引起。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清钠、钾、氯、碳酸氢盐、血清IgE、皮肤敏感试验、心电图和胸部X线片等。

病史中要注意是否有注射或应用某种药物或食物后立即发生的全身反应,并且了解既往是否有类似过敏史、哮喘、湿疹等过敏性疾病史及家族史。

在诊断过敏性休克时,需要考虑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同时,还需与其他各种休克进行鉴别:1.感染性休克:具有感染中毒表现。

2.心源性休克:有心肌炎、严重心律失常等心脏疾患的病史。

3.低血容量性休克:存在严重失血或水、电解质紊乱的病史。

4.神经性休克:有脑、脊髓损伤史。

5.迷走血管性昏厥:有些患儿在注射后出现面色苍白、恶心、出冷汗、甚至昏厥。

过敏性休克应急处理流程完整精细版

过敏性休克应急处理流程完整精细版

过敏性休克应急处理流程地塞米松5-10mg静推,同时地塞米松5-20mg静滴非那根25~50mg肌注,10%葡萄糖酸钙20ml , 静脉缓注,平衡晶水:500~1000ml静滴严密观察患者生命八征及其他病情变化,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安抚患者及家属,做好心理护理患者出现肺水肿立即拨打120,给予呋塞米40mg 静推,西地兰0.4~0.6 毫克加50% 糖20毫升静脉缓注,硝酸甘油0.5 毫克,舌下含服,静脉加用扩血管药物,注意血压变化。

患者出现喉头水肿、气管痉挛、呼吸抑制、严重呼吸困难等症状立即拨打120,吸入沙丁胺醇,必要时配合气管插管或行气管切开,氨茶碱0.25克加50% 糖40毫升静脉缓注,洛贝林3mg静推,尼可杀U 米0.25-0.5g 缓慢静推患者出现极度烦躁、头晕、躁狂、谵妄、意识丧失、肢体抽搐、强直等症立即拨打120,头部敷冰袋,安定10mg肌注,吗啡5-10mg皮下注射患者血压持续不升或继续下降患者呼吸心跳骤停继续观察4-8小时,告知病人及家属过敏药物,嘱今后避免使用>准确地记录病情抢救过程立即拨打120,给予间羟胺0.5-5mg缓慢静推,继之,间羟胺15-100mg 入500ml等渗盐水或葡萄糖液体静滴,伴四肢湿冷者,可给予多巴胺5-10⑷/kg/min 静推,继之,多巴胺20嗎入5% 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同时,快速拨打120,做好患者家属沟通安慰作。

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时的应急预案、流程

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时的应急预案、流程

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时的应急预案、流程
1、发生过敏性休克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抢救处理:立即停药,使患者平卧,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为4L/min保持呼吸道通畅,并请旁边的患者或家属帮助呼叫其他医务人员。

2、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肾上腺素lmg皮下注射、非那根50mg肌肉注射、地塞米松l0mg静脉注射或氢化可的松200mg 加5%或10%葡萄糖液500m1静脉滴注,并监测患者脉搏、血压。

当患者出现脉搏细弱,大汗淋漓,口唇发绀,血压下降时,遵医嘱给予升压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等,应严格控制滴速。

3迅速准备好各种抢救用品及药物(如气管切开包、喉镜、开口器、吸引器、呼吸兴奋剂、血管活性药物等)。

当呼吸受抑制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呼吸,并肌肉注射尼可刹米或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

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或行气管切开术.
(4)患者出现心跳骤停时,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直至患者出现自主呼吸和心跳。

(5)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他临床变化,及时发现并报告医生,配合医生积极处理。

(6)患者病情好转,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后护理人员应给患者:
1)整理床单,安慰患者和家属,给患者提供心理护理服务。

2)向患者及家属告知今后避免使用同类及相似药物,病历上注明对哪一药物过敏。

3)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在抢救结束后6h内,据实、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7)待患者病情完全平稳后,向患者详细讲解发生过敏的原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尽可能地防止以后再发生类似的问题和情况。

流程:。

医院护理人员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医院护理人员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医院护理人员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应急预案】
1、患者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停止使用引起过敏的药物,就地抢救,并迅速报告医生。

2、立即平卧或中凹位,吸氧,注意保暖。

3、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补充血容量,使用急救药品,观察药品反应。

(1)立即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Im1.小儿酌减。

(2)立即给予地塞米松5~10mg静脉注射。

(3)使用血管活性药,如多巴胺、可拉明。

(4)给予抗组胺药物,如肌内注射异丙嗪25~50mg0
(5)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20m1.o
4、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意识、尿量、皮肤温度及颜色等的变化,患者未脱离危险前不宜搬动。

5、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6、6小时内及时、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处理流程】。

过敏性休克抢救流程

过敏性休克抢救流程

过敏性休克抢救流程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过敏性休克抢救流程根据我院特点,该抢救流程情景设定为晚间护士单独值班时发生过敏性休克护士A:发现患者过敏(参考诊疗常规上的临床特点,情况危急时)1、呼叫其他同事帮忙,提示:大声呼叫的同时不能耽搁手头的抢救工作,如晚间只有一位护士时可以请旁边的患者帮忙或其他人员帮忙2、立即患者平卧立即静脉注射注射0.1%肾上腺素0.5-1mg,此剂量可每15—20分钟重复注射,,(在输液针处,并同输液器一起换掉致敏液体),地塞米松10mg快速静滴护士B:接到呼叫后立即通知医生、院领导,患者情况紧急时可拨打999或120(熟知医院方位)协助护士A:吸氧、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待医生到现场后给与相关用药要求护士在执行医生口头医嘱时做到复述,保留用药安瓶,及时登记抢救记录过敏性休克诊疗常规【临床表现】特点是发生突然,来势凶猛。

50%患者在接受抗原物质后的5分钟内出现症状。

1、症状:过敏性休克发生时,可涉及多系统,以循环系统的病变最明显。

循环系统表现由于血管扩张、血浆渗出,表现为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厥冷、心悸、脉弱、血压下降,出现休克。

严重者心跳停止。

呼吸系统表现由于喉头、气管、支气管水肿及痉挛或肺水肿,引起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出现气急、胸闷、憋气、喘鸣、紫绀,可因窒息而死亡。

神经系统表现由于脑缺氧、脑水肿,表现为神志淡漠或烦躁不安。

严重者有意识障碍、昏迷、抽风、大小便失禁。

消化系统表现由于肠道平滑肌痉挛、水肿,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皮肤粘膜表现由于血浆渗出,可有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皮肤瘙痒等征兆,常在过敏性休克早期出现。

2、体检:神志清楚或昏迷,面色苍白或发绀,皮肤可有风团、充血性班丘疹、眼结膜充血,脉细弱、血压低、四肢厥冷出汗,呼吸困难、两肺痰鸣音或湿罗音,心音低钝,腹部可有压痛。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血常规白细胞正常或反应性增高,嗜酸细胞增多。

过敏性休克抢救流程

过敏性休克抢救流程

过敏性休克抢救流程过敏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过敏反应,常常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面对过敏性休克的紧急情况时,正确的抢救流程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将介绍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流程,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并应对这一紧急情况。

1. 立即停止致敏原接触。

当发现有人出现过敏性休克症状时,首先要立即帮助患者远离致敏原,避免继续接触,以防症状加剧。

2. 呼叫急救人员。

在确认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症状后,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告知具体情况和患者所在位置,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

3. 让患者保持平躺。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将患者平躺,抬高双腿,以便减轻休克引起的血压下降。

4. 给予氧气。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给患者吸氧,以保证其呼吸道通畅,减轻呼吸困难的症状。

5. 使用肾上腺素。

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如果患者有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可以帮助患者自行注射肾上腺素,但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处方使用。

6.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呼吸、脉搏、意识等,及时向急救人员提供患者的最新病情信息。

7. 协助急救人员。

当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要积极配合急救人员的工作,如提供患者的相关信息、协助患者移动等,以便急救人员更好地进行抢救工作。

8. 送往医院。

一旦患者得到急救,要尽快将其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观察,直到病情稳定。

以上就是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流程,希望大家在面对这种紧急情况时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及时有效地进行抢救,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同时,也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加强过敏知识的学习,预防过敏性休克的发生。

希望这些信息对大家有所帮助。

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流程

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流程

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流程过敏性休克,又称过敏性反应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过敏反应疾病,发病突然,病情危重,迅速进展为休克状态。

如果不及时采取正确的抢救措施,患者可能会危及生命。

下面将介绍一下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流程。

一、确立诊断与判断病情。

在抢救过敏性休克的患者之前,首先需要确立诊断,判断病情。

患者常常会有剧烈的过敏反应症状,如荨麻疹、紧张感、呼吸急促、喉头水肿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要立即提醒患者保持镇定,并通知医护人员。

二、保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

过敏性休克会导致喉头水肿,严重时会引起呼吸困难。

因此,在抢救过程中,首先需要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如果患者出现气道闭塞的情况,可以采取转入侧卧位,同时会诊专科医生进行喉管插管,保证气道通畅。

三、快速静脉输液。

过敏性休克会导致血压下降,导致循环衰竭。

因此,在抢救过程中,需要尽快给患者进行静脉输液,补充足够的容量,维持血压稳定。

常用的静脉输液液体是生理盐水、大环霉素等。

四、应用抗过敏药物。

过敏性休克中,一般采用抗过敏药物来控制过敏反应,保护血管和气道。

最常用的是肾上腺素、速效敏等。

肾上腺素可以收缩血管,提高血压;速效敏则可以抑制过敏反应和喉头水肿。

五、寻找病因并生活支持。

过敏性休克是因为机体对某种物质产生过敏反应,因此,在抢救过程中,还需要尽快寻找过敏原,以及停止接触过敏原。

如果是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休克,需要立即停止用药;如果是食物引起的,需要迅速清除胃内容物。

六、监测生命体征和观察病情。

在抢救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血压、脉搏和呼吸等。

同时,还需要注意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和皮肤湿度等,以便及时判断患者的病情和调整抢救措施。

以上就是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流程。

在抢救过程中,需要医疗人员迅速判断病情,及时采取措施,减轻患者的症状,保证其生命安全。

同时,患者也要保持镇定,配合医护人员的抢救工作,增加抢救的成功率。

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应急预案】
1、患者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停止使用引起过敏的药物,就地抢救,并迅速报告医生。

2、立即平卧或中凹位,吸氧,注意保暖。

3、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补充血容量,使用急救药品,观察药品反应。

(1)立即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1ml,小儿酌减。

(2)立即给予地塞米松5~10mg静脉注射。

(3)使用血管活性药,如多巴胺、可拉明。

(4)给予抗组胺药物,如肌内注射异丙嗪25~50mg。

(5)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20ml。

4、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意识、尿量、皮肤温度及颜色等的变化,患者未脱离危险前不宜搬动。

5、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6、6小时内及时、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处理流程】
立即停用此药
平卧
吸氧、保暖
建立静脉通路
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1ml等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意识、尿量、皮肤等
保持呼吸道通畅
告知家属
记录抢救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敏性休克抢救操作流程
1、对使用易发生过敏的药物(如青霉素)的患者或过敏体质患者注意观察,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应立即就地抢救。

2、即刻使病人取平卧位,松解领裤等扣带,如病人有呼吸困难,上半身可适应抬高;如意识丧失,应将头部置于侧位,抬高下颌,以防舌根后坠,堵塞气道;清除口,鼻,咽,气管分泌物,吸氧。

若休克发生于药物注射之中,应立即停止注射;如属其它变应原所致,应将病人撤离致敏环境或移去可疑变应原。

3、立即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5—1.0ml,小儿每次0.02—0.025ml/kg。

由药物引起者最好在原来注射药物的部位注射,以减轻药物扩散。

如需要,可每隔5—10分钟重复1次,如第一次注射后即时未见好转,或严重病例,可用肌注量1/2—2/3稀释于50%葡萄糖液40ml中静脉注射。

如心跳骤停,可用0.1%肾上腺素1ml直接作心内注射(在来不及建立静脉通道时),并进行心肺复苏。

4、立即为病人建立静脉通道(最好两条),用地塞米松10—20mg或氢化可的松300—500mg加入5%—10%葡萄糖液500ml中静滴,或用地塞米松5—10mg 静脉注射后继以静滴。

5、补充血容量因大量液体自血管内移出,必须补充血容量以维持组织灌注。

宜选用平衡盐液,低分子右旋糖酐或血浆等,一般先输入500—1000ml,以后酌情补液。

注意输液速度不宜过多过快,以免诱发肺水肿。

6、保持呼吸道通畅因严重支气管痉挛导致呼吸困难者,可用氨茶碱0.25g 稀释入25%葡萄糖液20—40ml中缓慢静注,严重喉头水肿有时需行气管切开术;严重而又未能缓解的气管痉挛,有时需气管插管和辅助呼吸。

7、应用升压药经上述处理后,血压仍低者,应给予升压药。

常用间羟胺10—20mg,多巴胺20—40mg静注或肌注,或用较大剂量加入液体中静滴。

8、加用抗组胺药物如异丙嗪25—50mg肌注或静滴,或用10%葡糖糖酸钙10—20ml缓慢静注。

特殊治疗:
1、青霉素过敏反应可于原来注射青霉素部位注射青霉素酶80万单位。

2、链霉素过敏反应应首选钙剂,可用10%葡萄糖酸钙10—20ml缓慢静注,0.5小时后症状未完全缓解可再给药1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