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识读与应用
地形图识读与应用

►行列编号法:行列编号法的横行是指以A、B、C、D、…编排,由上到下排列;纵列以数字1、2、3、…,从左到右排列来编排。编号是“行号-列号”,如图所示,“C-4”为其中3行4列的一辐图幅编号。
1
2
☺独立地区测图的特殊编号
4
等高线种类与特性 A、基本等高线(又称首曲线) B、加粗等高线(又称计曲线) C、半距等高线(又称间曲线) 等高线的特性 A、同一等高线上任何一点高程都相等。 B、地形图上相邻等高线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在同一幅图上,等高线平距越大,地面坡度越小;反之,坡度越大;若地面坡度均匀,则等高线平距相等。 C、等高线都是连续、闭合的曲线。 D、不同的等高线一般都不相交、不重叠(悬崖处除外)。 E、等高线在图纸上不能直穿横过河谷堤岸和道路等。 F、等高线与分水线(山脊线)、合水线(山谷线)正交。
1:10万
J-50-A-a
C
4
1
1°
1: 25万
J-50-A
B
4
1
2°
3°
J50
J-50
1
1
4°
6°
1:100万
新偏号
旧编号
本幅数
上幅数
纬差
经差
图幅编号举例
包含的图幅数
图 幅 大 小
比例尺
新编号是由所在1∶100万图幅的编号、比例尺代码和各图幅行号列号共10位码组成。即 H 50 000 新编号比例尺代码
朝一个方向延伸的高地,称为山脊,山脊上最高点的连线叫山脊线或分水线。在两个山脊之间,沿着一个方向延伸的洼地称为山谷,山谷中最低点的连线称为山谷线或集水线。山脊线和山谷线合称为地性线。地性线真实地反应了地貌的形态。连接两个山头之间的低凹部分,称为鞍部(俗称垭豁)。
地形图的识读及应用

火车站 东河庄 汽修厂 农 场 西三庄 石板坡
中医院 龙王庙 清风峡
220
3511
0.2
0.8
西三庄 3510.0-220.0
0.4
0.6
密级
221
0.8
3511
0.8
0.2
0.2
3510
220
0.2
测图日期:
坐标系:
行数
列数
图幅数
1
1
1
2
2
4
4
4
16
12
12
144
24
24
576
48
48
2304
96
96
9216
192
192
36864
B
1∶100万 ——
C
1∶5000地形图行列
D E
分幅与编号
F
G
H
我国基本比例尺代码
比例尺 代码
1∶50万 B
1∶25万 C
1∶10万 D
1∶5万 E
1∶2. 5万 F
1∶1万 G
应用时,用卡规在地形图上量取等高线a、b点平距ab,在坡度 尺上比较,即可查得ab的角值约为1°45′。
100 50
137m
0
50 100 150 200
首曲线的平距 b
计曲线的平距
30′1° a 2° 3° 4° 5°
10°
a)
b)
直线图比9·例7 尺直线与比坡例尺度与尺坡度
5)比例尺精度
概念:地形图上所代表的实地距离,用表示。
为便于查找、使用地形图,在每幅地形图的左上 角都附有相应的图幅接图表,用于说明本图幅与 相邻八个方向图幅位置的相邻关系。
地形图的识别及应用与涉密地图的保密管理

二量:就是量测行进路线上各段里程,计 算行进时间,并注记在图上。
三熟记:就是熟记行进线路。熟记时一般 按行进顺序,把各段的里程、两侧的方位 物、地形特征和经过的村庄都熟记在脑子 里。这方向明、路线明,位置明。 方向明:就是再出发点上,必须标定地图,对照地形,明 确前进的道路和方向,防止开脚一步走错,造成以后的全 程大错。
是选定图上和现地都有的三个明显地形点,再将透明纸固定在图板上,并在
适当位置插一细针,以直尺紧靠细针,不动图板,依次向现地各地形点瞄画 方向线,并在方向线的末端注上地形点的名称,然后取下透明纸,蒙在地图
上,移动透明纸,使每条方向线准确的通过相应地形符号的定位点上,此时,
透明纸上针眼位置就是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
2)侧方交会法 若站点位于线状地物(如道路、堤坝、渠道、陡坎等) 上或在过两明显特征点的直线上,这时先按线状地物标定地 形图方向。然后,在该线状地物侧翼找一个图上和实地都能 辨认的明显地物,如图所示,在图上该地物点中心插一大头 针,将直尺紧靠大头针并瞄准该地物点,沿直尺边缘用铅笔 画直线,它与线状符号的交点即为站点在图上的位置。
1.地形图的图外注记
(1)图号、图名和接图表 图号:图的编号。 图名:图的名称。 接图表:该图幅与四邻图幅的相互关系。
(2)比例尺
有数字比例尺或直线比例尺。 (3)图廓、分度带和坐标格网
图廓:图幅四周的范围线。有内图廓和外图廓之分。
内图廓是地形图分幅时的坐标格网或经纬线。内图廓四个角 标注的数字是它的直角坐标值。图内的十字交叉线是坐标格网的
二、地形图的识读
地形图的识读:判断和识别地形图上所有划线、符
号和注记的含义。
地形图的基本要素: ☻数学要素——坐标系、投影方式、比例尺等; ☻自然地理要素——地貌、水系、植被、土壤等; ☻社会经济要素——居民、道路、经济文化、行政标志等;
井田区域地形图的识读及应用

HB Hm mB • h 54 6.3 1 54.7m
mn
9.0
井田区域地形图的识读及应用
➢(2)确定某点的坐标 ➢(3)确定直线水平长度 ➢(4)确定直线坡度 ➢(5)确定直线倾斜长度 ➢(6)确定直线坐标方位角源自井田区域地形图的识读及应用
井田区域地形图的识读及应用
➢要想使用地形图,首先必须看懂地形图。看图的顺序是先整体后局 部;先看总的轮廓,然后看细节,逐步深入,弄清各部分之间的关 系。读图时一般按如下顺序进行。
➢(1)图名。 ➢(2)图的比例。 ➢(3)指北方向。 ➢(4)平面直角坐标格网。
井田区域地形图的识读应用
➢(5)根据等高线特性来找出山谷线、山脊线等,然后正确识读图 上的各种地形(如山头、洼地、山谷、山脊、鞍部等)。
➢(6)根据地物符号和注记识别地物,了解分布情况。
井田区域地形图的识读及应用
➢(1)确定地面某点高程
➢地面上某点的高程,在地形图上可根据等
高线的高程求得。若B点的高程不在等高
线上,位于54和55两根等高线之间,则 可按内插法求得B点的高程。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应用、通视、计算等

河流的水文特征
水量(流量):丰富、大、小
水位(汛期、枯水期、断流、干涸) 长、短、春汛、夏汛、冬汛 含沙量:大、小 有无结冰期:有、无、长、短 水能蕴藏量: 大、小
河流的水系特征
水系特征:是指河流的流程、流向、 水系归属、水系形态、河道(河谷宽窄、 河床深浅、河流弯曲系数)、河网密度 (支流多少、河湖关系)、流域概况(面 积、水系排列形式)等。(见导与练)
陡崖
山谷
300A 250 200 150 100 50
E C
250
D
B
F
低
山谷
E C
300A 250 200 150 100 50
D
250
G
B
F
鞍部
练一练: 说出地形名称
鞍部 山顶
山谷 陡坡
山脊
缓坡
2、地形图的解读
B、地形的识别
山
脊
山
谷
要领1:等高线都呈 V 字型, 山脊中 高 两侧 低 ;山谷两侧 高 中 低 。
山顶 B ______
E 山脊 ______
盆地 C_______
山谷 F _______
D 处,水坝建好后若水位升至海拔100米 (8)若要修建一个水库,地址应选在______ 丙村海拔在100米以下必须搬迁 处,则图中丙、丁两村是否需搬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点到地平面 的垂直距离为 相对高度 某点到海平 面的垂直距 离为绝对高 度,即海拔
甲
1500米
1000米 500米
乙
海平面
2、陡崖和任意两点的高差
解读3: 图中崖顶、崖底和相对高度各是多少?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等高线地形图是一种重要的地图类型,也是历年高考的高频考点,因为它可以充分考查学生的空间概念、空间想象以及分析计算能力。
要突破等高线地形图这一难点,需要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掌握判读技巧,达到灵活应用。
一、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1.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平面作为零米(要诀:同线等高)2.等高距(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全图一致(要诀:同图等距)3.两条等高线绝不能相交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
但在垂直壁立的峭壁悬崖,等高线可以重合。
(要诀:重叠为崖)4.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
(要诀:密陡疏缓)5.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等高线穿过山脊线时,山脊线两侧的等高线略呈平行状。
等高线穿过山谷线(或集水线)时,向上游弯曲,成反V字形。
即等高线凸向低处则为山脊;等高线凸向高处则为山谷。
(要诀:凸低为脊、凸高为谷)6.相邻等高线间的地点海拔取值介于两等高线数值之间(要诀:大于小数、小于大数)7.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曲线,内部数值大小遵循“大于大数或小于小数”的法则(要诀:大于大数或小于小数)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 判读海拔高度和气温(1)某地在某条等高线上,即可读出该地的海拔高度。
(2)若不在等高线上,则此处海拔是一个范围。
(3)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2. 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利用“大于大数或小于小数”原则如果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高度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低于其等高线的高度值;如果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高高度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高于其等高线的高度值。
如右图为等高线地形图,A区域高度小于700米,则为洼地;B区域高度大于900米,则为山丘。
3. 判别地势可根据海拔判别。
有的等高线地形图上没有数据,而是用示坡线表示。
示坡线也叫降坡线,表示降坡方向即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
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

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7.3.1 地形图的识读一、图廓外注记的识读了解测图比例尺、测图方法、坐标系统和高程基准、等高距、地形图图式的版本等成图要素。
此外,通过测图单位与成图日期等,也可判别图纸的质量及可靠程度 (参见图7-4)。
二、地貌识读判别图内各部分地貌的类别,属于平原、丘陵还是山地;如系山地、丘陵,则搜寻其山脊线、山谷线即地性线所在位置,以便了解图幅内的山川走向及汇水区域;再从等高线及高程注记,判别各部分地势的落差及坡度的大小等。
三、地物识读主要是城镇及居民点的分布,道路、河流的级别、走向,以及输电线路、供电设备、水源、热源、气源的位置等。
7.3.2 地形图的基本应用一、图上确定点的平面坐标根据点所在网格的坐标注记,按与距离成比例量出该点至上下左右格网线的坐标增量、即可得到该点坐标。
二、图上确定点的高程根据等高距、该点所在位置相邻等高线的平距及该点与其中一根等高线的平距,按比例内插出该点至该等高线的高差即可得到该点高程。
三、图上确定直线的长度和方向1. 直接量取法(即图解法)用直尺直接在图上量取图上直线的距离,乘以比例尺分母即得直线的实地长度;过直线的起始点作坐标纵轴的平行线,用半圆量角器自纵轴平行线起始顺时针量取至直线的夹角,即得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2.坐标反算法(即解析法)在图上量取直线两端点的纵、横坐标,代入坐标反算公式,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和方位角。
=( 1-20 )=( 1-21 )四、图上确定直线的坡度图上先确定直线两端点的高程,算得两端点之间的高差,再量取直线之间的平距,即可按下式计算该直线以百分数表示的坡度:7.3.3 图上面积量算在图上量算封闭曲线围成图形的面积,有以下方法。
一、透明格网法如图7-12所示,将一绘有毫米格网的透明胶片覆盖于需量算面积的图形上,数出图形所占有的整方格数和其边界线上非完整的方格数,代入下式即可算得该图形的实地面积。
() (7-2)式中,为地形图比例尺分母。
地形图的读图技巧

地形图的读图技巧地形图是地图的一种,用来展示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包括山脉、河流、湖泊、森林等。
地形图的读图技巧对于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和地貌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一些地形图的读图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地形图。
一、地形图的符号解读地形图上使用了各种符号来表示不同的地形特征,例如等高线、河流、湖泊等。
在阅读地形图时,首先要学会解读这些符号的含义。
比如,等高线表示地形的高度,等高线间的距离表示高度的变化,密集的等高线表示陡峭的地形,稀疏的等高线表示平缓的地形。
河流和湖泊的符号也有各自的含义,需要仔细辨认。
二、地形图的比例尺应用地形图上通常会标注比例尺,比例尺是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
通过比例尺,可以计算地图上的距离,帮助我们了解地图上各地形特征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距离。
在使用地形图时,要根据比例尺进行距离的测量和计算,以便更准确地理解地图上的信息。
三、地形图的方位标识理解地形图上通常会标注方位标识,包括正北方向、东南西北等。
通过方位标识,可以确定地图的朝向和方位,帮助我们准确地定位和导航。
在阅读地形图时,要注意方位标识的位置和方向,以便正确理解地图上的地形特征和地理位置。
四、地形图的图例应用地形图上通常会附带图例,用来解释地图上使用的符号和颜色的含义。
在阅读地形图时,要仔细阅读图例,了解各种符号和颜色的对应关系,以便准确理解地图上的信息。
图例是解读地形图的重要工具,应该充分利用和理解。
五、地形图的高程解读地形图上的等高线可以反映地形的高程变化,通过等高线的密集程度和间距,可以判断地形的陡峭程度和高低起伏。
在阅读地形图时,要注意等高线的分布和走势,结合地形特征进行高程的解读,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图上的地形和地貌。
六、地形图的地貌特征分析地形图上展示了丰富的地貌特征,包括山脉、河流、湖泊、森林等。
通过分析地形图上的地貌特征,可以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和地貌特点,帮助我们认识地球的自然环境。
在阅读地形图时,要结合地貌特征进行分析和推断,深入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例符号 当地物的轮廓尺寸较大时 常按测图的比例尺将其形 状大小缩绘到图纸上,绘出的符号称为比例符号。如一 般房屋、简易房屋等符号。
图幅尺寸 (cm) 50 ³ 40 50 ³ 50 50 ³ 50 50 ³ 50
实地面积 2 (km ) 5 1 0.25 0.0625
1:5000 图幅内 分幅数
1 4 16 64
矩形分幅的编号法
32-56 34
(1)图幅西南角 坐标公里数编 号法 (2)以1:5000编 号为基础后面 加罗马数字的 编号法:如右 图以1:5000地 形图西南坐标 公里数为基础 图号,后面再 加罗马数字Ⅰ、 Ⅱ、Ⅲ、Ⅳ组 成。
图 框 外 的 图 形 与 文 字 说 明
坡
度
尺
量相邻两条等高线时用 量相邻六条等高线时用
0 3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2′ 2°0 4) 3 0 (
2°03′ (0-34)
4°05′
(0-68) 真 子 坐 磁 午 标 子 线纵 午 线 线
幅1:10万的图,依次用1、2、„„、144表示。
3) 1:5万和1:2.5万比例尺图的分幅和编号 这两种比例尺图的分幅编号都是以1:10万比例尺 图为基础的,每幅1:10万的图,划分成4幅1:5万的 图,分别在1:10万的图号后写上各自的代号A、B、C、 D。每幅1:5万的图又可分为4幅1:2.5万的图,分别 以1、2、3、4编号。
1:5000图 坐标取至1km 1:2000、1:1000图 坐标取至0.1km 1:500 图 坐标取至0.01km 如 32.00-56.00 如 32.0-56.0 如 32-56
☺独立地区测图的特殊编号
►数字顺序编号法:带状测区或小面积测区,可按测区统一用顺序 进行标号,一般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用数字1,2,3,4,„ 编定, 如图所示,其中“新镇-8”为测区新镇的第8幅图编号。 ►行列编号法:行列编号法的横行是指以A、B、C、D、„编排, 由上到下排列;纵列以数字1、2、3、„,从左到右排列来编排。 编号是“行号-列号”,如图所示,“C-4”为其中3行4列的一 辐图幅编号。
2) 1:50万、1:25万、1:10万比例尺图
的分幅和编号
在1:100万的基础上,按经差3°、纬差
2°将一幅地形图分成四幅1:50万地形图,依
次用A、B、C、D表示 。将一幅1:100万的地形
图按照经差1°30'纬差1°分成16幅1:25万地
形图,依次用[1]、[2]、„„[16]表示。将一
幅1:100万的图,按经差30',纬差20'分为144
1:100万至1:1万地形图分幅编号
图 幅 大 小 比例尺
1:100 万
包含的图幅数
经差
6°
纬差
4°
上幅 数
1
本幅 数
1
比例 尺代 码
图幅编号举例
旧编号
J-50
新偏号
J50
1:50万 1: 25万 1:10万
3° 1°30′ 30′
2° 1° 20′
1 1 1:100 万 1
4 4 144
B C D
(6)测绘单位、测量员、绘图员、检查(校核)员 签名
2.地物识读
地形是地物和地貌的总称。
熟悉常用的地物符号及其表示方法,区分比例符号、半
比例符号和非比例符号的不同,以及这些地物符号和地
物注记的含义。地物的核心是居民地,从了解居民点入
手,再了解与其相关的道路、河流、电力线、农田等。
• 地物是地面上天然或人工形成的物体, 如湖泊、河流、房屋、道路等。为了便 于测图和用图,规定在地形图上使用许 多不同的符号来表示地物和地貌的形状 和大小,这些符号总称为地形图图式。 • 地形图图式由国家测绘总局统一制订, 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颁布发行,从事 测绘工作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 执行。 • 根据地物的大小和描绘方法不同,地物 符号可以分成: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 线形符号和地物注记四种类型。
采用的坐标系、高程系等
• 1.地形图的图外注记 • (1)图号、图名和接图表 • 图号:图的编号。 • 图名:图的名称。 • 接图表:该图幅与四邻图幅的相互关系。 • (2)比例尺 • 地形图上任意一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实际 水平长度之比,称为 地形图的比例尺 • 有数字比例尺和图形比例尺两种
• 数字比例尺 • 数字比例尺一般用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表示。设图 上某一直线的长度为d,地面上相应线段的水平长 度为D,则图的比例尺为: d/D=1/(D/d)=1/M • 式中M为比例尺分母。当图上1cm代表地面上水平 长度10m(即1000cm)时尺就是。由此可见,分母 1000就是将实地水平长度缩绘在图上的倍数。 • 比例尺的大小是以比例尺的比值来衡量的,分数值 越大(分母M越小),比例尺越大。
(c)1:2000 Ⅱ-2-1-[15]
1 2 3 4 5
41
51
61 7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2
4 1
3 2
6
11 21
7 8 9 10 12 13 14 15 22 23 24 25
74 75 76 77 78 79 80
的实地长度为2cm³1000=20m。
• 比例尺的精度 • 一般认为,人的肉眼能分辨的图上最小距离是 0.1mm,因此通常把图上0.1mm所表示的实地 水平长度,称为 比例尺的精度。根据比例尺的 精度,可以确定在测图时量距应准确到什么程 度,
(3)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分度带和坐标格网
• 图廓:图幅四周的范围线。有内图廓和 外图廓之分。 • 内图廓是地形图分幅时的坐标格网或 经纬线。内图廓四个角标注的数字是它 的直角坐标值。图内的十字交叉线是坐 标格网的交点。内图廓以内的内容是地 形图的主体信息,包括坐标格网和经纬 线、地貌符号、地物符号和注记。
一、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地形图的分幅:将一个测区按规定的图幅大小,按 一定的规则进行单位划分,每一个单位为一个图幅。 地形图的编号:为了区分不同的图幅,按从左到右、 从上到下的规则,给每幅图一个编号。 1.地形图分幅编号目的:便于测绘、管理与使用。 2.地形图分幅方法: (1)梯形分幅法(国际分幅法) 按经纬度分幅,图幅呈梯形,用于中小比例尺图分幅。 (2)矩形分幅法 按坐标格网分幅,图幅呈矩形或正方形,用于大比例 尺图分幅。
32-56-Ⅰ (1:2000) 33
32-56-Ⅱ (1:2000)
32-56-Ⅳ
-Ⅰ
32-56-Ⅳ
-Ⅱ
32-56-Ⅲ (1:2000)
(1:1000) (1:1000) Ⅰ Ⅲ Ⅱ 32-56-Ⅳ
-Ⅳ
32 56 57
Ⅳ (1:1000) 58
32-56-Ⅳ-Ⅲ-Ⅲ (1:500)
图幅西南角坐标公里数编号法举例: 图幅西南角坐标公里数 x—y
☺梯形分幅与编号
1) 1:100万比例尺图的分幅与编号 按国际上的规定,1:100万的世界地图实行 统一的分幅和编号。即自赤道向北或向南分别按 纬差4°分成横列,各列依次用A、B、„、V表示。 自经度180°开始起算,自西向东按经差6°分成 纵行,各行依次用1、2、„、60表示。每一幅图 的编号由其所在的"横列一纵行"的代号组成。例 如某地的经度为东经117°54'18″,纬度为北纬 39°56'12″,则其所在的1:100万比例尺图的 图号为J-50。
新编号比例尺代码
比例尺 代码
1:500 000 1:250 000 1:100 000
1:50 000 1:25 000 1:10 000
1:5 000
B
C
D
E
F
G
H
☺矩形分幅与编号
大比例尺地形图通常采用矩形分幅法,图幅大小有 50³40cm(1:5000)与50 ³ 50cm两种:
比例尺 1:5000 1:2000 1:1000 1:500
(5)测图时间、测图方法、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
图式版本
测图时间:测图的年月日
测图方法:经纬仪测图、平板仪测图、航测、数字测图 坐标系统:1980国家大地坐标系、城市坐标系、独立平 面直角坐标系。(1954北京坐标系) 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独立测区假定高程。
(1956黄海高程系)
图式版本:每隔几年会修订一次,注意区分。
4) 1:10000和1:5000比例尺图的分幅编号 1:10000和1:5000比例尺图的分幅编号也是在1: 10万比例尺图的基础上进行的。每幅1:10万的图分为 64幅1:10000的图,分别以(1)、(2)、„、(64) 表示。每幅1:10000的图分为4幅1:5000的图,分别 在1:10000的图号后面写上各自的代号a、b、c、d。
新镇-1 新镇-2 新镇-3 新镇-4
A-1 B-1
A-2 B-2 C-2
A-3 B-3 C-3
A-4 B-4 C-4
A-5
A-6
新镇-5
新镇-6
新镇-7
新镇-8
新镇-9
新镇-10
新镇-11 新镇-12
新镇-13
新镇-14 新镇-15
新镇-16
C-5
C-6
Ⅳ-2-3
5km
(a)1:10000 Ⅱ-2-1
1 :1 万
3′45″
2′30″
新编号是由所在1∶100万图幅的编号、比例尺代码和各图幅 行号列号共10位码组成。即
1: 100万 地 形 图 图 幅 行 号 (字 符 码 ) 1: 100万 地 形 图 图 幅 列 号 (数 字 码 ) 比 例 尺 代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