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学考试要点06052

合集下载

2020年10月青少年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浙江自考

2020年10月青少年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浙江自考

浙江省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青少年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6052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青少年期一般定在11-12岁至17-18岁,是由少年期和_______共同组成的。

2.弗洛伊德用本我、自我和_______来解释个体的人格特征。

3.性心理是人对性心理变化、性别特征、______内心体验。

4.认知结构的两种基本功能是同化和_______。

5.影响青少年情绪问题的因素有生理因素、学习因素和_____因素。

6.青少年的典型优势需要有:与异性交往的需要、友谊的需要、独立自主的需要、______的需要、成就的需要。

7.品德的组织形式包括_______、操作和反馈系统。

8.第一印象具有_______效应,即先入为主的作用。

9.青少年心理自身的_______构成了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动力。

10.青少年健康的心理状态是_____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根据霍尔的理论,复演了原始人的渔猎时代的是个体发展的( )。

A.童年期B.乳儿期C.少年期D.青年期2.下列哪种方法是青少年心理学研究中最普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 )A.观察法B.调查法C.真实验法D.准实验法3.对身心发育年长的异性发生好感,一般属于性意识发展的哪个时期?( )A.潜伏期B.爱慕期C.两性疏远期D.恋爱期4.既可以作为青春期起始的生理征兆,也可作为青春期终止时间标志是下列哪一项的发育程度?( )A.体内器官机能B.身体外形C.性生理D.身高5.对于青少年记忆力发展的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总体趋势是随着年龄增大,记忆力不断提高。

B.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

C.短时记忆广度随年级增长而不断增大。

D.同一年龄的青少年学生,受所记忆材料性质的影响,记忆效果不一样。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6052青少年心理学自学考试复习提纲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6052青少年心理学自学考试复习提纲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6052青少年心理学自学考试复习提纲一、导论青少年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青少年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青少年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二、青少年心理发展阶段1. 儿童期心理发展特点a. 儿童期认知发展b. 儿童期情感发展c. 儿童期社会发展2. 青少年期心理发展特点a. 青少年期身体和性别认同b. 青少年期认知发展c. 青少年期自我认同与个性发展d. 青少年期情感发展e. 青少年期社会发展三、青少年心理问题与干预措施1.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类型和表现a. 情绪问题b. 行为问题c. 学业问题d. 社交问题e. 心理疾病问题2.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a. 家庭因素b. 学校因素c. 社会因素3. 青少年心理干预措施a. 家庭干预b. 学校干预c. 社会干预d. 心理咨询与治疗四、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1.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2.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a. 情绪管理技巧b. 压力管理技巧c. 沟通与人际关系技巧d. 自我认知与自我调适能力3.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a.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b. 社区心理健康宣传活动c.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五、青少年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1. 教育中的教师角色a. 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b. 增强学生自信心c.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2. 课堂教学的心理学原则a.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b.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c.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d. 考虑学生的发展水平六、结语以上是关于青少年心理学的复习提纲,包括导论、青少年心理发展阶段、青少年心理问题与干预措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以及青少年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和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提供有效的干预和教育措施,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青少年心理学自考试题 (10)

青少年心理学自考试题 (10)

.浙江省200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青少年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6052本试卷分A、B卷,使用2000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A卷,使用2005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B卷;若A、B 两卷都做的,以B卷记分。

A卷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少年期是从11岁到13岁,相当于____阶段。

2.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三大类:____、准实验法与非实验法。

3.在一般情况下,男性的青春期要比女性晚____左右。

4.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连续的发展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____、形式运算阶段。

5.发散性思维具有三个特性:即流畅性、____与独创性。

6.人类的情感现象可分为____、情感与情操。

7.人格具有____、稳定性、独特性和社会性的基本特征。

8.品德的心理特征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____。

9.人际互相作用的种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____、暗示、说服与模仿。

10.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生物学因素包括____、体质因素、性别和年龄因素。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社会文化背景、社会阶层、学校教育、家庭以及同龄人团体等属于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 )A.生物因素B.自然环境因素C.社会环境因素D.活动因素2.____认为环境和教育是个体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提倡教育万能论。

( )A.冯特B.荣格C.勒温D.华生3.在青少年心理学研究中最普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A.真实验法B.准实验法C.观察法D.调查法4.青少年____是构成青少年情绪不稳定的重要原因。

( )A.生理成熟早于心理成熟B.心理成熟早于生理成熟第 1 页C.处于叛逆期D.易冲动性5.认知结构的两种基本功能是( )A.上位学习与下位学习B.同化与顺应C.解释与预测D.横向联系与纵向联系6.青少年情操的发展,主要包括( )A.爱家乡与爱祖国B.热爱世界和平C.关心地球生态平衡D.道德感、理智感与美感7.埃里克森的人格形成理论强调自我成长在人格发展中的地位,提出青春期是获得____的重要时期。

青少年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浙江自考10月

青少年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浙江自考10月

浙江省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青少年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6052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20世纪30年代以后较有代表性的青少年心理学理论有华生的___________、奥苏贝尔的___________等。

2.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动力是通过主客体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之间的矛盾。

3.海德认为解释行为的原因一般可归结为外部归因和___________,前者又称_________。

4.道德情感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

5.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第5个阶段称为___________,第6个阶段称为___________。

6.人类最原始的四种情绪是愉快、愤怒、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7.按照内容的不同,记忆可分为形象记忆、语词记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8.我国女性的青春期一般始于___岁,男性大约始于___岁。

9.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包括本我、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0.青少年期一般定在___________岁至___________岁。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遗传是指亲代通过( ),把自己的性状传递给子代的现象。

A.RNAB.MBAC.BNAD.DNA2.鼓励患者直接接触引起恐怖焦虑的情景,这种疗法称为( )A.满灌疗法B.思维停顿法C.松驰疗法D.重建自我概念法3.个人对他人有目的但无根据的间接影响是一种( )A.模仿B.说服C.暗示D.感染4.初三已有( )的学生形成了道德行为习惯。

A.20%B.40%C.60%D.80%5.青少年在别人面前显示力量,以表示自己不再是孩子,这是一种( )A.与异性交往的需要B.成就需要C.理解和尊重的需要D.社会需要6.喜怒无常体现了青少年情绪体验的( )A.即时性B.兴奋性C.冲动性D.起伏波动7.初中学生还不能稳定不变地反映客观事物,易受局部、片面刺激的困扰,这表明他们还未达到高水平的( )A.知觉的整体性B.知觉的理解性C.知觉的恒常性D.知觉的选择性8.男生爱挖苦女生,女生爱挑男生的毛病,一般属于性意识发展的( )A.潜伏期B.爱慕期C.恋爱期D.两性疏远期9.按霍尔的学说,复演人类浪漫主义时代属于个体的( )A.青年期B.少年期C.童年期D.幼儿期10.父母教育子女较为理想的方式是( )A.“控制、期望、沟通、关爱”B.“自由、期望、沟通、关爱”C.“控制、奖惩、沟通、关爱”D.“民主、放任、沟通、期望”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小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青少年心理学自考试题 (1)

青少年心理学自考试题 (1)

.浙江省200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青少年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6052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20世纪30年代以后较有代表性的青少年心理学理论有华生的___________、奥苏贝尔的___________等。

2.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动力是通过主客体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之间的矛盾。

3.海德认为解释行为的原因一般可归结为外部归因和___________,前者又称_________。

4.道德情感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

5.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第5个阶段称为___________,第6个阶段称为___________。

6.人类最原始的四种情绪是愉快、愤怒、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7.按照内容的不同,记忆可分为形象记忆、语词记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8.我国女性的青春期一般始于___岁,男性大约始于___岁。

9.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包括本我、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0.青少年期一般定在___________岁至___________岁。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遗传是指亲代通过( ),把自己的性状传递给子代的现象。

A.RNAB.MBAC.BNAD.DNA2.鼓励患者直接接触引起恐怖焦虑的情景,这种疗法称为( )A.满灌疗法B.思维停顿法C.松驰疗法D.重建自我概念法3.个人对他人有目的但无根据的间接影响是一种( )A.模仿B.说服C.暗示D.感染4.初三已有( )的学生形成了道德行为习惯。

A.20%B.40%C.60%D.80%5.青少年在别人面前显示力量,以表示自己不再是孩子,这是一种( )A.与异性交往的需要B.成就需要C.理解和尊重的需要D.社会需要6.喜怒无常体现了青少年情绪体验的( )A.即时性B.兴奋性C.冲动性D.起伏波动7.初中学生还不能稳定不变地反映客观事物,易受局部、片面刺激的困扰,这表明他们还未达到高水平的( )A.知觉的整体性B.知觉的理解性C.知觉的恒常性D.知觉的选择性8.男生爱挖苦女生,女生爱挑男生的毛病,一般属于性意识发展的( )A.潜伏期B.爱慕期C.恋爱期D.两性疏远期9.按霍尔的学说,复演人类浪漫主义时代属于个体的( )A.青年期B.少年期C.童年期D.幼儿期10.父母教育子女较为理想的方式是( )A.“控制、期望、沟通、关爱”B.“自由、期望、沟通、关爱”C.“控制、奖惩、沟通、关爱”D.“民主、放任、沟通、期望”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小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心理学考试知识要点

心理学考试知识要点

心理学考试知识要点
一、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人的行为和心理。

心理活动总是由外部引起并且由外部行为表现的,人们外显的行为表现是受内隐的心理活动支配和调节的。

(二)心理学要研究心理和行为的活动规律。

心理活动在行为中产生,又在行为中得到表现和发展。

二者的联系是按一定的活动规律进行的。

心理和行为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转换,而且这种转换关系是遵循一定规律的。

只有把握人的心理与行为活动的规律,人们才能够对行为加以解释、预测和调控。

但这种规律相当复杂,并非一一对应、一成不变。

每个人的心理存在差异,却受共同规律制约的表现。

心理学就是要学习掌握行为与心理活动的各种规律,以便对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和行为有所了解,并能加以控制和调节。

心理活动是内隐的,行为是外显的,但外显的行为受内隐的心理活动所支配,内隐的心理活动也只有通过行为才能起作用和得到表现。

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青少年心理学自考试题 (4)

青少年心理学自考试题 (4)

.浙江省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青少年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6052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青少年期一般定在__________岁至17—18岁,是由少年期和青年前期共同组成的。

2.心理学家__________认为环境和教育是个体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提倡教育万能论。

3.青少年生理发育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身体外形的变化、体内器官机能的变化和__________。

4.发散性思维有三个特征:__________、变通性、独创性。

5.情操是一种知、情、意、行的综合过程,主要包括道德感、__________和美感。

6.青少年的典型优势需要有:与异性交往的需要、友谊的需要、独立自主的需要、__________的需要、成就的需要。

7.学生品德性问题行为主要包括__________和品德不良型。

8.青少年友谊的特点表现为:__________、稳定性和亲密性。

9.青少年要求在心理上摆脱__________的现象称之为心理断乳。

10.青少年健康的心理状态是__________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关于生物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个体生物因素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B.生理成熟是心理发展的条件之一,其规律在一定程度上支配心理发展的顺序C.随着年龄的增长,先天素质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是呈上升趋势的D.先天素质对气质影响较大,对性格影响较小2.在下列各项中,哪项不是..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矛盾特点的正确描述( )。

A.升学与就业的矛盾B.青春期的萌动与社会规范的矛盾C.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D.言行不一的矛盾3.根据霍尔的理论,复演了人类浪漫主义时代是个体发展的( )。

A.童年期B.乳儿期C.少年期D.青年期4.( )的发育程度既可以作为青春期起始的生理征兆,也可作为青春期终止的时间标志。

青少年心理学自考试题 (6)

青少年心理学自考试题 (6)

.浙江省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青少年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6052本试卷分A、B卷,使用2000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A卷,使用2005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B卷;若A、B 两卷都做的,以B卷记分。

A卷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有____________、环境因素、主观心理状态、活动因素。

2.弗洛伊德用本我、自我、____________来解释个体的人格结构。

3.青少年的生理发育集中表现在三方面:身体外形的变化、体内器官机能的变化与____________。

4.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连续的发展阶段:____________、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5.青少年情操的发展,主要包括____________、理智感与美感。

6.人格具有整体性、稳定性、____________和社会性的基本特征。

7.气质类型包括____________、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8.品德的心理特征包括____________、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

9.人际互相作用的种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感染、____________、说服与模仿。

10.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因素、____________、性别和年龄因素。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我国,青少年期一般定在______,是由少年期和青年期共同组成的,主要指的是中学生。

()A.10-11岁至16-17岁 B.11-12岁至17-18岁C.12-13岁至18-19岁D.13-14岁至19-20岁2.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发展阶段的顺序依次为()A.肛门期、口唇期、性器期、潜伏期与生殖期B.口唇期、肛门期、潜伏期、性器期与生殖期C.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与生殖期D.肛门期、口唇期、潜伏期、性器期与生殖期3.青少年会对身心发育相当成熟的年长异性产生好感,这就是所谓的()A.老少恋B.不伦恋第 1 页C.变态恋D.牛犊恋4.男性青少年的青春期一般要比女性晚______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6052 青少年心理学考试要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独立本科段(安徽)课程代码:06052 教材:青少年心理学出版社:东北师大主编:张向葵出版时间:2005 定价:¥26.00前言:青少年心理学是自己今年1月份考试用的,成绩合格。

本资料是自己根据教材、浙江考卷整理而成,考青少年心理学的同学应该知道,该课程没有考纲,很多地方都得自己整理,而且没有头绪。

本备考资料适合安徽、浙江考生使用(自己根据安徽、浙江的考纲整理的),其他省可做备考参考,使用时请先确定上面的课程代码等信息是否符合本省考试计划,如果不符合,建议不要使用,以免浪费时间。

随着以后考试的发展,我将会将自己考试合格科目的相关备考资料陆续上传到文库中,欢迎到时讨论交流。

欢迎心理学的同学加QQ:1029605000,讨论交流。

高亮2012.01.26本次上传的资料:青少年心理学06052 名词解释青少年心理学06052 简答题(含论述题)06052 青少年心理学试题(大部分题目含参考答案)青少年心理学试题(试题是浙江的,安徽没有,可做练习用)青少年心理学自学考试复习提纲(没有教材的同学可以下载这篇文档使用)青少年心理学考试要点06052 (考前冲刺用)预祝参加青少年心理学考试的同学能顺利通过。

(如需要打印,请将本页删除后直接打印)青少年期的划分:青少年期又称青春发育期,处于由童年向成年的过渡阶段,具体是指人在成长过程中,以第二性征出现为起点,身心各方面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

在我国,青少年期一般定在11—12岁到17—18岁,是由少年期和青年前期共同组成的,主要是指的是中学生。

少年期是从11岁到13岁,相当于初中教育阶段。

二、青少年心理学的界说青少年心理学是研究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年龄特征的学科。

(一)青少年心理发展基本规律的具体内容。

1.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2.研究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

3.揭示在青少年心理发展中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二)青少年年龄特征的具体内容。

1.青少年年龄特征的划分及标准。

2.该时期心理发展的具体特征。

第一,青少年生理变化带来的性心理活动的特点。

第二,青少年认识活动方面的特点。

第三,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三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青少年心理的发生发展是个体在一定的遗传、成熟的基础上,在现有的心理因素制约下,通过活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影响因素有:(一)生物因素:具体有遗传、先天素质和生理成熟。

1.遗传:遗传是指亲代(父母)通过基因(DNA,也称核酸),把自己的性状传递给子代(子女)的现象。

2.先天素质(遗传素质)先天素质是指机体从母体降生后所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它包括机体的形态、构造、感官特征和神经系统的结果和机能等,是基因与影响胎儿发育的母体理化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3.生理成熟:生理成熟是指由基因引起和控制的器官的形成、机能的展开,以及动作模式有程序扩展。

(二)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指客观现实中围绕并影响着个体发展的外在事物和现象,它是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组成的多水平的环境系统。

社会环境因素包括社会文化背景、社会阶层、学校教育、家庭、同龄人团体等。

环境因素对青少年心理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三)主观心理状态任何环境因素,必须通过青少年已有的心理发展系统和心理状态才能发生作用。

(四)活动因素:青少年并不是直接被动地接受遗传和环境的作用,而是通过活动积极、主动地反映现实,并影响、适应、改变着周围的环境。

(五)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青少年心理发展是生物因素、环境因素、主观因素、活动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四、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动力青少年心理自身的内部矛盾构成了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动力,即通过主客体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新需要与原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

五、青少年发展的基本特征(一)发展的整体加速与各方面发展的不平衡(二)心理发展的矛盾特点1.青春期的萌动与社会规范的矛盾2.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3.闭锁性与要求交往的矛盾4.言行不一的矛盾5.自傲与自卑的矛盾一、主要心理学派关于青少年心理的发展观(一)青少年心理学理论的发展脉络:主要的青少年心理学理论有霍尔的心理复演说、霍林沃斯的心理断乳理论、彪勒的肯定期和否定期理论、斯普兰格的心理第二次诞生理论、弗洛伊德和艾里克森的精神分析理论、勒温的“场论”、华生的“刺激——反应”理论、奥苏贝尔的人格再构成理论、皮亚杰的发生认知论、班都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二)几种主要的青少年心理发展观1.霍尔的心理复演说霍尔认为,个体的发育和发展是种系发生的各主要阶段的再现。

胎儿在胎内的发展复演了动物进化的过程,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发展则复演了人类进化的过程。

霍尔将青年期称为“疾风怒涛”的动荡起伏不稳定的时期。

霍尔用复演理论解释个体心理发展的阶段性是有一定理论价值的。

2.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1)人格结构观弗洛伊德用本我、自我、超我来解释个体的人格结构。

(2)人格发展现包括: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

3.华生的“刺激——反应”理论华生对心理发展所持的观点是环境决定论。

认为环境和教育是个体行为发展的惟一条件,提倡教育万能论。

二、青少年心理学研究方法论的体系(一)青少年心理研究的一级方法学研究的方法可分为三大类,即真实验法、准实验法和非实验法。

1.真实验法真实验法又称实验室实验法。

真实验法是研究者在严密控制实验条件下,借助于一定的仪器进行的实验。

2.准实验法准实验法也称现场实验法或自然实验法。

它是指日常生活的情景中,对某些条件进订控制或改变来研究心理的方法。

3.非实验法(1)观察法观察法是青少年心理学研究中最普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它是指在自然环境中,研究者通过感官或一定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对象的行为、动作、语言和表情等外部表现来了解和分析其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2)调查法问卷法是研究者用统一严格设计的问卷来收集被调查者心理和行为的资料的方法。

(二)青少年心理学研究的三级方法学1.客观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发展性原则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一、青少年生理的变化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蜂期。

我国女性的青春期一般始于10—12岁,男性比女性要晚两年左右,大约始于12—14岁。

到20岁左右时达到生理发育的成熟。

青少年生理发育集中表现在三方面:(一)身体外形的变化1.身高的变化2.体重的变化(二)体内器官机能的变化1.心脏的发育2.肺和呼吸系统的发育3.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三)性的成熟在青少年的发育中,最富特点的现象是性的发育。

性的成熟包括第一性征(即性器官、性机能)的发育成熟和第二性征(即性的体形、体态)的出现。

1.第一性征的成熟2.第二性征的发育二、身体变化对心理的影响青春期身体变化对心理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个人、社会对这种身体变化的评价和态度发生作用的。

(一)一般影响青少年体态的变化必然导致他们对自己的身体、容貌、风度等各方面的关注,表现出爱美之心日益加强。

青少年的心理发育存在着早熟与晚熟的现象,这种差异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及其社会化的进程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月经初潮的心理适应女性第一次出现月经,叫月经初潮。

月经初潮对女性的心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对早熟的和对此毫无准备的女性影响尤为明显。

(三)遗精对心理的影响关于遗精对男性的心理影响的研究表明,男性首次遗精的主要心理体验依次为害羞、新奇、恐慌、无所谓等。

(四)青春期提前对心理的影响:青少年的生理发育年龄有提前的趋势。

青少年生理成熟早于心理成熟是构成青少年情绪不稳定的重要原因。

三、性成熟带来性意识的萌发性意识是关于性的心理因素的总称,具体包括个体对自己和对他人性别的认识,即对两性生殖器官在发育过程中所产生各种变化的认识,对男女之间关系的认识,对自己向往和爱慕异性那种比较特殊的感受或体验的领会和理解。

(一)性意识的发展阶段赫洛克认为青少年性意识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疏远异性厌恶期,二是向往年长异性的“牛犊恋”期,三是积极接近异性的狂热期,四是青年后期正式的浪漫爱情期。

我们把性意识的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性意识的潜伏期2.两性疏远期3.性意识初步形成的爱慕期。

此时的青少年不但被年龄相仿的异性所吸引,还会对身心发育相当成熟的年长异性产生好感,这就是所谓的“牛犊恋”。

4.性意识成熟的恋爱期(二)青少年性意识萌发的特点1.渴望了解性知识2.对异性的好奇与爱慕3.在异性面前表现紧张和兴奋4.性冲动的产生四、青春期性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一)建立多层次的性教育体系,使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性知识、性道德观念系统(二)通过多种多样的手段适时适当展示教育内容(三)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分洪引流五、青春期性教育的主要内容(一)青春期性生理保健教育(二)青春期性心理的教育性心理是指人对性生理变化、性别特征、两性交往关系的内心体验。

(三)性的道德教育(四)性审美教育(一)认知也称认识过程,是指人们认识、理解事物或现象,保存认识结果,利用有关知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二)认识发展的内涵:构成认知的几个心理成分按照特定的关系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的两种基本功能是同化和顺应。

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连续发展的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三)青少年期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整个青少年学生时期都处于认识发展的迅速上升时期。

概括地说,个体在初中阶段认知的主要特点是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占优势,但在很大强度上还需要经验的支持。

到了高中阶段,认知结构不断完善、抽象逻辑思维进入了成熟阶段。

(一)青少年注意发展的特点1.从以无意注意为主向以有意注意为主过渡2.不论何种注意,都在逐步深化3.注意品质不断改善,即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

这四个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青少年感知觉发展的特点:1.青少年感知觉特性的发展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了知觉整体性的特点。

初中学生已经能够根据经验,对事物加以组合、补充、删减或替代,从而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解。

在知觉常性方面,由于受逻辑思维发展水平的限制,初中学生与高中学生相比有所差距。

2.青少年观察力发展的特点进入中学后,其观察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具体体现如下:(1)观察目的的更明确(2)观察时间更持久(3)观察内容更精细(4)观察角度更概括记忆是指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提取。

(二)青少年记忆力发展的特点1.青少年学生记忆发展的总体趋势是:随年龄增大记忆力不断提高,到16岁(高中一、二年级)趋于成熟。

2.同一年龄的青少年学生,受所记忆性质的影响,记忆效果不一样。

3.青少年短时记忆广度随年级增长而不断增大。

4.随年龄增长,青少年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效果都不断提高,但有意记忆逐渐占主导地位。

5.青少年学生机械记忆在10岁左右急剧上升,而后就停滞不前,而以理解记忆为主要记忆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