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城市活力研究报告-百度地图
北流市

编辑本段城市建设
近年来,北流市立足于建设中等城市这一目标,按照“拉开城市框架、扩大城市容量、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美化城市形象”的思路,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在城市规划布局、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城市风貌上突出日用陶瓷城、荔枝之乡、铜鼓名城的个性和历史文化内涵。目前,市区绿地率达28.83%,绿化覆盖率达33.1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8.39平方米,路灯亮灯率达98%。全市自来水普及率9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8.02%。1998年以来北流市连续三届摘取了广西城市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南珠杯”。北流正发展成为一座花园式的、环境优美、充满活力的中等城市。 2009年起,全市正式启动争取拿到“国家园林城市”称号行动。2010年投入巨资美化和扩建北流“四大门”。2010年5月,北流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市)”称号。 北流以建设中等城市和精品城市为目标,城市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城市品位不断提高。 北流市区
方言: 粤语方言
气候条件: 亚热带
著名景点: 勾漏洞、大容山、铜石岭、鬼门关、伟人山、万丈洒、景苏楼
机场: 玉林民用机场
火车站: 北流火车站、玉林火车站
车牌代码: 桂K
著名学校: 北流市高级中学
民族: 汉族为主(99.08%)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检测试题

2024~2024学年度其次学期第一次检测高一年级地理学科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读人类健康发展经验的三个阶段图,完成1~2题。
1.从A阶段到C阶段的演化体现出( )A.婴幼儿死亡率上升,健康水平提高 B.总人口死亡率降低,健康水平提高C.总人口死亡率上升,健康水平下降 D.青壮年死亡率降低,健康水平下降2.引起B阶段到C阶段老年人口死亡率变更的可能缘由是( )A.老龄人口比重增大,老年人口死亡率上升B.人类医疗水平提高,老年人口死亡率下降C.社会负担加重,老年人口死亡率上升D.流淌人口增加,老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当把人口中的全部成员按年龄由小到大排序时,位于中间的年龄即为年龄中位数。
它把人口分为两个数目相等的部分。
读世界部分国家人口年龄中位数变更趋势图,完成3~5题。
3.上图国家中人口年龄中位数变更最小的是( )A.巴西 B.瑞典 C.俄罗斯 D.中国4.人口年龄中位数主要反映( )A.人口增长数量 B.人口增长速度 C.人口年龄结构 D.人口老龄化程度5.应对中国人口年龄中位数变更趋势的对策不行行的是( )A.激励农村人口增长,解决农村家庭养老问题 B.引入市场机制,发展老龄产业C.完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 D.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生态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供应可再生资源和汲取二氧化碳实力的土地面积的总和。
如图为一些国家或地区生态承载力的占比图。
读图回答6~7题。
6.导致巴西、俄罗斯生态承载力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 B.国土面积 C.土壤肥力 D.水资源数量7.下列不能有效提高生态承载力的措施是( )A.提高废水、废气处理率,实现达标排放B.草地开垦C.爱护野生动植物D.防治沙漠化和水土流失榨菜、便利面、火腿肠是流淌人口最为常见的消费品。
如图为某上市公司生产的榨菜在两个地区销售份额占比的变更数据。
(2023)百度地图-Q2中国城市交通报告-(一)

(2023)百度地图-Q2中国城市交通报告-(一)(2023)百度地图-Q2中国城市交通报告-相关分析背景介绍百度地图发布了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城市交通报告,对中国城市交通状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解读。
该报告包括交通拥堵指数、交通工具使用情况、高峰期出行时间等多项数据指标。
报告分析以下是报告中的一些重要数据:•交通拥堵指数–全国平均值为 2.3,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为五大最拥堵城市–陕西、山东、湖南、河北、江苏五省为拥堵最严重的省份•出行方式–车辆出行占比为58%,公共交通出行占比为34.2%,步行出行占比为7.8%–其中共享单车、网约车使用率上升•高峰期出行时间–早高峰6:30-9:00,晚高峰16:30-19:00结论分析从数据指标来看,中国城市交通仍然处于拥堵状态,尤其是五大一线城市。
然而,公共交通出行占比有所增加,早晚高峰期间出行时间有一定调整,这都是好的迹象。
此外,共享单车、网约车等新型出行方式的快速发展也为人们出行带来了更多的选择。
展望未来城市交通状况仍然面临多重挑战,但报告中的数据也反映着一些积极变化。
未来,我们应该继续鼓励公共交通出行,优化城市路网布局和规划,加快新型城市交通设施建设,同时也需要人们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共同推动城市交通的改善。
•针对交通拥堵问题,政府可以考虑引入更多的限行措施,鼓励人们使用公共交通出行,同时也要加强道路建设和扩大路网容量,缓解交通压力。
•对于新型出行方式的快速发展,政府应该适时出台监管政策,同时加强与出行企业的合作,规范市场秩序。
•对于高峰期出行时间,政府可以考虑调整基础设施建设的时间,如合理安排公交车发车间隔、提高轨道交通频率等,以减少拥堵。
•在城市化进程中,政府、企业和市民应该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城市可持续交通和低碳交通的发展,减少交通污染和环境压力。
思考与总结城市交通问题是一项复杂而又长期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市民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交通优化和城市发展的双赢。
2025届高考一轮复习专题九乡村与城镇第二十五讲城镇化(试卷版)

专题九乡村与城镇第二十五讲城镇化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一、单选题(2018·江苏宿迁·江苏省泗阳中学校考一模)天际线是西方城市规划的定型理念,它是由城市中的高楼大厦构成的整体结构,又称城市轮廓或全景,下图是南京市主城区天际线2000-2012年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1-2小题。
1.2000年—2012间,南京城市发展较快的区域是()A.城东和城西B.城南和城北C.城东和城北D.城西和城南2.若要增强南京中心城区对江北新区的辐射作用,目前首先要加强()A.市场开拓B.产业开发C.交通建设D.环境保护(2022·河南安阳·统考模拟预测)为了缓解大城市病,国内外都市圈普遍采用疏解中心城市人口和功能、在周边建设新城的治理手段。
东京都市图的新城建设分为卧城建设和业务核都市建设两个阶段,卧城建设阶段新城主要承担居住职能,业务核都市建设阶段新城主要承担研究开发、商务办公、信息物流、医疗健康等职能。
据此完成下面3-4小题。
3.建设卧城可以疏解中心城市的人口,但是容易导致()A.职工通勤距离显著增加B.中心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压力增大C.中心城市环境污染加剧D.中心城市住房价格大幅提高4.与卧城建设相比,东京都市圈业务核都市建设可以()A.增加东京都市圈的就业机会,解决失业问题B.保持中心城市的发展活力,防止其衰落C.形成多中心的都市圈格局,提升整体实力D.加快大都市圈的工业化进程,增加国民收入(2022·安徽芜湖·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考模拟预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城市建设用地在城市中以斑块形式呈现。
下图是某市斑块密度变化统计,据此完成下面5-7小题。
5.了解该城市建设用地数据来源于()A.城市地理信息系统B.硬化地面遥感数据C.河湖水面遥感数据D.透气地面定位数据6.在2000-2010年期间该市建设用地()A.连通增强B.联系减弱C.规模萎缩D.分离增强7.随着该市建设发展,斑块化密度将()A.持续增加B.持续减小C.先增加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加(2023·全国·模拟预测)乡愁,是中国人对故土山水人文的悠长眷恋。
苏州简介

苏州苏州(Suzhou),中国华东地区的特大城市之一,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十大重点风景旅游城市之一。
地处长江三角洲,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古称吴郡。
苏州古城始建于公元前514年的吴王阖闾时期,建城史逾2500年,又因城西南有山曰姑苏,于隋开皇九年(589年)更名为苏州。
苏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驰声海内,秀丽、典雅且有“甲江南”声名的苏州园林,小桥流水环绕姑苏城内,令人心驰神往。
苏州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北翼重要的副中心城市之一,苏州作为一座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城市,是江苏省重要的经济、对外贸易、工商业中心和重要的文化、艺术、教育和交通枢纽,同时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之一。
苏州行政区划市辖区▪吴江区▪相城区▪虎丘区▪苏州工业园区▪姑苏区▪吴中区县级市▪常熟市▪昆山市▪张家港市▪太仓市目录1简介1.1 概况1.2 名称由来1.3 城市荣誉2历史沿革3地理环境3.1 气候特征3.2 湖泊水系3.3 地形地貌4资源5行政区划5.1 姑苏区5.2 相城区5.3 吴中区5.4 虎丘区5.5 吴江区5.6 国际开发工业区5.7 代管县级市6交通6.1 公路6.2 铁路6.3 轨道交通6.4 航空6.5 水运7人口8社会8.1 科技8.2 卫生8.3 体育9政治10经济10.1 总量10.2 城建10.3 工业10.4 交通运输业10.5 国内贸易10.6 金融业10.7 旅游业10.8 体制改革10.9 民营经济10.10 对外贸易10.11 外资10.12 城乡建设与规划管理10.13 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10.14 外资企业11文化艺术11.1 概况11.2 宗教11.3 方言11.4 民俗11.5 戏剧11.6 诗词11.7 饮食11.8 节日12教育13旅游13.1 概况13.2 景点14著名人物14.1 近代14.2 当代15地方特产15.1 苏绣15.2 丝绸15.3 桃花坞木板年画15.4 美食15.5 宋锦15.6 碧螺春15.7 苏州婚纱1简介概况苏州,古称吴、姑苏、平江、苏州府等。
2020-2021年Q2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

2020Q2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城市范围:样本说明:城市道路公共交通评价、地面道路交通评价分别进行独立计算。
时间说明:全天06:00-22:00 早高峰07:00-09:00 晚高峰17:00-19:00无特殊说明,本报告统计时间均为2020年4月1日~2020年6月30日数据呈现:地面交通50城选取分析范围:360城市+全国高速选取公共交通25城地面道路交通评价——采用“六宫格”综合指标表示城市交通运行健康状况,多项指标兼容GB/T36670-2018《城市道路交通组织设计规范》交通组织方案评价。
城市道路公共交通评价——“公交出行幸福指数”采用“公交全天运营速度、社会车辆与公交车速比及全市全天线路运营速度波动率”三项指标综合评价城市地面公交效率。
根据开放平台人口定位和交通流量大数据,通过算法融合挖掘识别出城市人车出行活跃核心区,该核心区范围为本报告城市道路路网评价范围。
Report description编制说明城市计算范围:人车出行活跃核心区(“人+车”大数据,全息勾勒城市核心区边界)人流车流紫色填充区域LBS 定位数据地图驾车数据人车出行活跃核心区POI 、AOI基础数据Data description数据说明城市公共交通:利用“地面公交出行幸福指数”对城市道路公共交通运行进行综合评价公交全天运营速度全市全天线路运营速度波动率社会车辆与公交车速比城市公共交通交通报告50主要城市选取标准:地面道路交通:利用“交通健康指数”对城市地面道路交通健康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诊断路网高延时运行时间占比时间空间效率交通健康指数地面道路交通路网高延时运行时间占比路网高峰行程延时指数路网高峰拥堵路段里程比常发拥堵路段里程比高峰平均速度道路运行速度偏差率路网高延时运行时间占比城市发展交通体量城市选取GDP 汽车保有量城市影响力出行核心区面积城区常住人口在途车流密度50城指标归一化加权计算地面公交出行幸福指数Data description数据说明•地面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客观地描述城市地面公交运行水平,有利于更综观地评价城市交通水平。
2020下沉市场新消费研究报告

下沉市场再出发——2020下沉市场新消费研究报告2020年11月结论摘要以广大三线以下城市、县镇与农村地区为腹地的下沉市场,近三年网络消费增速超越整体,互联网用户增量占比超8成,已经成为中国消费新热土。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下沉市场将进一步发挥消费内循环支柱作用,驱动下沉市场零售与中国电商生态变革,促进精准扶贫、扩大内需以及乡村振兴。
本报告基于数据与实践分析,提出下沉用户鲜明个性、复合诉求、跳跃式转移、难以被单一标签定义等消费趋势新洞察,把下沉市场消费主力划分为空闲娱乐派、疯狂囤货家、极致羊毛党、社交向达人和品质至上者五类。
并以用户使用满意度最高的京喜平台为例,展示了如何满足不同类型下沉用户的差异化需求:通过多样化社交玩法、平台返现补贴、源头好货供给的“组合拳”打通“认知度→满足感→忠诚度”的消费心智养成路径。
京喜社交电商平台以“源头产业带+社交电商”模式串连供需,以生态思维在平台内搭建“直链”型交易闭环,在平台外联动各方资源力量重塑下沉零售结构。
京喜模式的先进性在于,从扶持产业带/商家爆款打造、深挖下沉市场消费增长的基础赋能,上升到引领产业升级、驱动零售革命乃至助力经济民生的价值高地。
京喜对下沉市场热土的开发,为下沉市场何以能够占据中国内循环新发展格局支柱地位提供了强有力的实践支撑。
目录Contents01下沉市场新现象02下沉人群新洞察03下沉零售新惊喜04下沉市场新起点下沉市场指三线以下城市、县镇与农村地区的市场,囊括了约200个地级市、3000个县城和40000个乡镇。
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是下沉市场最关键的发展要素。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商业业态与消费人口的不断成熟壮大,下沉市场已成为中国消费新热土,掀起一轮接一轮开发高潮。
415307090128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四线城市五线城市下沉市场228个城市非下沉市场:3.90亿人,28%下沉市场:10.04亿人,72%网络和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预计到2020年底信息进村入户基本覆盖全国所有行政村•截至2019年底,全国55.6万个建制村直接通邮;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达到96.6%•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服务站点成为标配线上下商业巨头加速下沉圈地•国美、苏宁等传统大卖场加速布局三四线实体门店,丰富下沉消费渠道•阿里、京东等电商巨头持续开拓下沉市场,变革出新模式、新业态“小镇青年”成消费升级新力量•短视频、直播等互联网应用让小镇青年群体被市场广泛认知•小镇青年在电影票房、数码产品等多个品类展现出巨大的消费能量•小镇青年独特的消费观念与行为倾向正在推动着市场变革123当前,下沉市场网络消费已经呈现领跑态势。
2020年度全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百度地图-2020.5-50页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监测与治理实验室百度地图慧眼全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2020年度发布版声明我们力争通过大数据分析,客观、系统呈现城市的主要通勤特征。
因数据覆盖性等原因,相关指标值可能存在一定偏差,所载全部内容仅供参考。
影响通勤的因素众多,指标值大小还不足以判断城市职住空间布局和通勤交通组织的优良中差,城市通勤的评价与诊断还需要深入、细致研究。
未来期待与更多的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挖掘数据价值,提高我国城市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为建设更多人民满意的城市献策出力。
目录CONTENT编制说明01编制目的02城市选取03数据说明04内容框架010203040506通勤范围空间匹配通勤距离幸福通勤公交服务轨道覆盖0 10 2核心通勤指标0 301020304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深圳市城市通勤特征020309111416182025303501050605解析说明400 1心通勤指标城市通勤特征1.编制目的2017年,习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建立城市体检评估制度,建设没有‘城市病’的城市”。
城市体检既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推动城市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通勤是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关系着居民幸福感,影响着城市宜居性。
职住是城市空间的核心功能,决定了城市结构、空间绩效和运行成本。
快速城镇化进程使得中国大城市的职住空间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嬗变,同时也带来长距离通勤和交通拥堵等城市病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塑造高质量生活就成为当前中国城市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居住、就业与通勤支撑,影响着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是国土空间规划定期评估工作重点关注、持续跟踪的主题。
报告尝试构建起量化评估城市通勤的指标和方法体系,以期为政策制定、城市规划、交通组织、学术研究工作提供素材与启示。
6个核心指标通勤范围:城区通勤半径空间匹配:职住分离度通勤距离:平均通勤距离幸福通勤:5公里通勤比重公交服务:45分钟公交服务能力占比轨道覆盖:轨道覆盖通勤比重报告选取36个中国主要城市,借助互联网位置服务和移动通讯数据,从通勤范围、空间匹配、通勤距离、幸福通勤、公交服务、轨道覆盖6个方面,描绘了城市通勤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