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计算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遗传学30道题及解析

高中生物遗传学30道题及解析

高中生物遗传学30道题及解析一、全文概述高中生物遗传学是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遗传学的基本知识和解题技巧对于提高考试成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高中生物遗传学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梳理,并通过30道经典题目及其解析,帮助同学们巩固所学内容,提高解题能力。

二、经典题目与解析1.基因的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题目1解析: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杂合子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自由组合定律则表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2.基因的连锁交换定律:题目2解析:基因的连锁交换定律指的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交换,使后代产生新的基因型。

这种交换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遗传的多样性。

3.遗传的基本规律:题目3-5解析:遗传的基本规律包括基因的分离与组合定律、孟德尔遗传定律、染色体遗传规律等。

这些规律为我们研究遗传现象提供了理论基础。

4.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题目6解析:基因型是指一个生物个体所携带的基因组成,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遗传图解进行分析。

5.遗传工程的原理及应用:题目7-8解析:遗传工程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对生物体的基因进行改造,以达到预期目的。

基因工程在农业、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6.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题目9-10解析: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在结构或功能上的改变,基因重组则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重新组合。

7.生物多样性与物种形成:题目11-12解析:生物多样性是由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所产生的遗传多样性,物种形成则是通过长时间的演化过程,物种间的遗传隔离逐渐加大,最终形成新的物种。

8.人类遗传病及其预防:题目13-14解析: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的异常所导致的一类疾病。

通过婚前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等技术,可以有效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

高考生物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计算题(含答案)

高考生物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计算题(含答案)

高考生物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计算题考点二基因的别离定律及其应用1.(2021·山东卷,6)用基因型为Aa的小麦分别进展连续自交、随机交配、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根据各代Aa基因型频率绘制曲线如图。

以下分析错误的选项是( )A.曲线Ⅱ的F3B.曲线Ⅲ的F2C.曲线Ⅳ的F n中纯合子的比例比上一代增加(1/2)n+1D.曲线Ⅰ和Ⅳ的各子代间A和a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解析此题考察自交、自由交配的应用,意在考察考生理解根本概念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题目中提到四种交配方式逐一分析。

①杂合子连续自交:F n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1/2)n,图中曲线Ⅳ符合,连续自交得到的F n中纯合子比例为1-(1/2)n,F n-1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1/2)n-1,二者之间差值是(1/2)n,C错误;由于在杂合子的连续自交过程中没有选择,各代间A和a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故D中关于曲线Ⅳ的描述正确;②杂合子的随机交配:亲本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1,随机交配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1/2,继续随机交配不受干扰,A和a的基因频率不改变,Aa的基因型频率也保持定值,曲线I符合小麦的此种交配方式,D中关于曲线I的描述正确;③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亲本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1,自交一次并淘汰隐性个体后,Aa的基因型频率为2/3,第二次自交并淘汰隐性个体后Aa的基因型频率为2/5,,第三次自交并淘汰隐性个体后Aa的基因型频率为2/9,所以曲线Ⅲ为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B正确;④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基因型为Aa的亲本随机交配一次(可视为自交),产生的子一代淘汰掉隐性个体后,Aa的基因型频率为2/3,再随机交配产生子二代并淘汰掉隐性个体,A的基因频率为3/4,a的基因频率为1/4,产生子三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曲线Ⅱ符合,A正确。

答案C2.(2021·安徽理综,4)假设某植物种群非常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

高中生物高考专题08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021年高考生物真题与模拟题分类训练(学生版)

高中生物高考专题08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021年高考生物真题与模拟题分类训练(学生版)

专题08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1.(2021·全国乙卷高考真题)某种二倍体植物的n个不同性状由n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杂合子表现显性性状)。

已知植株A的n对基因均杂合。

理论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植株A的测交子代会出现2n种不同表现型的个体B.n越大,植株A测交子代中不同表现型个体数目彼此之间的差异越大C.植株A测交子代中n对基因均杂合的个体数和纯合子的个体数相等D.n≥2时,植株A的测交子代中杂合子的个体数多于纯合子的个体数2.(2021·全国甲卷高考真题)果蝇的翅型、眼色和体色3个性状由3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且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让一群基因型相同的果蝇(果蝇M)与另一群基因型相同的果蝇(果蝇N)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分别统计子代果蝇不同性状的个体数量,结果如图所示。

已知果蝇N表现为显性性状灰体红眼。

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果蝇M为红眼杂合体雌蝇B.果蝇M体色表现为黑檀体C.果蝇N为灰体红眼杂合体D.亲本果蝇均为长翅杂合体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二、综合题3.(2021·湖南高考真题)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油菜株高适当的降低对抗倒伏及机械化收割均有重要意义。

某研究小组利用纯种高秆甘蓝型油菜Z,通过诱变培育出一个纯种半矮秆突变体S。

为了阐明半矮秆突变体S是由几对基因控制、显隐性等遗传机制,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试验,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F2表现型及数据分析,油菜半矮杆突变体S的遗传机制是______,杂交组合①的F1产生各种类型的配子比例相等,自交时雌雄配子有______种结合方式,且每种结合方式机率相等。

F1产生各种类型配子比例相等的细胞遗传学基础是______。

(2)将杂交组合①的F2所有高轩植株自交,分别统计单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分为三种类型,全为高轩的记为F3-Ⅰ,高秆与半矮秆比例和杂交组合①、②的F2基本一致的记为F3-Ⅱ,高秆与半矮秆比例和杂交组合③的F2基本一致的记为F3-Ⅲ。

2022年高考生物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6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2022年高考生物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6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专题06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一、单选题1.(2022·全国甲卷·高考真题)某种自花传粉植物的等位基因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A/a控制花粉育性,含A的花粉可育;含a的花粉50%可育、50%不育。

B/b控制花色,红花对白花为显性。

若基因型为AaBb的亲本进行自交,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子一代中红花植株数是白花植株数的3倍B.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所占比例是1/12C.亲本产生的可育雄配子数是不育雄配子数的3倍D.亲本产生的含B的可育雄配子数与含b的可育雄配子数相等【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意可知:A、a和B、b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独立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A、分析题意可知,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故含a的花粉育性不影响B和b基因的遗传,所以Bb自交,子一代中红花植株B_:白花植株bb=3:1,A正确;B、基因型为AaBb的亲本产生的雌配子种类和比例为AB:Ab:aB:ab=1:1:1:1,由于含a的花粉50%可育,故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B:Ab:aB:ab=2:2:1:1,所以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4×1/6=1/24,B错误;C、由于含a的花粉50%可育,50%不可育,故亲本产生的可育雄配子是A+1/2a,不育雄配子为1/2a,由于Aa个体产生的A:a=1:1,故亲本产生的可育雄配子数是不育雄配子的三倍,C正确;D、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所以Bb自交,亲本产生的含B的雄配子数和含b的雄配子数相等,D正确。

故选B。

2.(2022·山东·高考真题)野生型拟南芥的叶片是光滑形边缘,研究影响其叶片形状的基因时,发现了6个不同的隐性突变,每个隐性突变只涉及1个基因。

这些突变都能使拟南芥的叶片表现为锯齿状边缘。

利用上述突变培育成6个不同纯合突变体①~⑥,每个突变体只有1种隐性突变。

不考虑其他突变,根据表中的杂交实验结果,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②和③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光滑形B.③和④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锯齿状C.②和⑤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光滑形D.④和⑤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光滑形【答案】C【解析】【分析】6个不同的突变体均为隐性纯合,可能是同一基因突变形成的,也可能是不同基因突变形成的。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专题十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高考真题篇(附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专题十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高考真题篇(附答案)

专题十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高考真题篇1.(2022全国甲,6,6分)某种自花传粉植物的等位基因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A/a控制花粉育性,含A的花粉可育;含a的花粉50%可育、50%不育。

B/b控制花色,红花对白花为显性。

若基因型为AaBb的亲本进行自交,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子一代中红花植株数是白花植株数的3倍B.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所占比例是1/12C.亲本产生的可育雄配子数是不育雄配子数的3倍D.亲本产生的含B的可育雄配子数与含b的可育雄配子数相等答案B2.(2022湖南,15,4分)(不定项)果蝇的红眼对白眼为显性,为伴X遗传,灰身与黑身、长翅与截翅各由一对基因控制,显隐性关系及其位于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上未知。

纯合红眼黑身长翅雌果蝇与白眼灰身截翅雄果蝇杂交,F1相互杂交,F2中体色与翅型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身长翅∶灰身截翅∶黑身长翅∶黑身截翅=9∶3∶3∶1。

F2表现型中不可能出现()A.黑身全为雄性B.截翅全为雄性C.长翅全为雌性D.截翅全为白眼答案AC3.(2022山东,17,3分)(不定项)某两性花二倍体植物的花色由3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基因A控制紫色,a无控制色素合成的功能。

基因B控制红色,b控制蓝色。

基因I不影响上述2对基因的功能,但i纯合的个体为白色花。

所有基因型的植株都能正常生长和繁殖,基因型为A_B_I_和A_bbI_的个体分别表现紫红色花和靛蓝色花。

现有该植物的3个不同纯种品系甲、乙、丙,它们的花色分别为靛蓝色、白色和红色。

不考虑突变,根据表中杂交结果,下列推断正确的是()杂交组合F1表型F2表型及比例甲×乙紫红色紫红色∶靛蓝色∶白色=9∶3∶4乙×丙紫红色紫红色∶红色∶白色=9∶3∶4A.让只含隐性基因的植株与F2测交,可确定F2中各植株控制花色性状的基因型B.让表中所有F2的紫红色植株都自交一代,白花植株在全体子代中的比例为1/6C.若某植株自交子代中白花植株占比为1/4,则该植株可能的基因型最多有9种D.若甲与丙杂交所得F1自交,则F2表型比例为9紫红色∶3靛蓝色∶3红色∶1蓝色答案BC4.(2021重庆,10,2分)家蚕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

2021年高考生物真题训练09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析版)

2021年高考生物真题训练09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析版)
故选A。
3.(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Ⅱ)·32)控制某种植物叶形、叶色和能否抗霜霉病3个性状的基因分别用A/a、B/b、D/d表示,且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表现型不同的4种植株:板叶紫叶抗病(甲)、板叶绿叶抗病(乙)、花叶绿叶感病(丙)和花叶紫叶感病(丁)。甲和丙杂交,子代表现型均与甲相同;乙和丁杂交,子代出现个体数相近的8种不同表现型。回答下列问题:
C、若De对Df不完全显性,H对h完全显性,基因型为DedHh和DfdHh雌雄个体交配,毛发颜色基因型有则DeDf、Ded、Dfd和dd四种,表现型4种,毛发形状基因型有HH、Hh和hh三种,表现型2种,则F1有4×2=8种表现型,C错误;
D、若De对Df完全显性,H对h不完全显性,基因型为DedHh和DfdHh雌雄个体交配,毛发颜色基因型有则DeDf、Ded、Dfd和dd四种,表现型3种,毛发形状基因型有HH、Hh和hh三种,表现型3种,则F1有3×3=9种表现型,D错误。
【详解】
(1)甲板叶紫叶抗病与丙花叶绿叶感病杂交,子代表现型与甲相同,可知显性性状为板叶、紫叶、抗病,甲为显性纯合子AABBDD。
(2)已知显性性状为板叶、紫叶、抗病,再根据甲乙丙丁的表现型和杂交结果可推知,甲、乙、丙、丁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DD、AabbDd、aabbdd、aaBbdd。
(3)若丙aabbdd和丁aaBbdd杂交,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可知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为:aabbdd(花叶绿叶感病)和aaBbdd(花叶紫叶感病)。
【详解】
A、若De对Df共显性,H对h完全显性,基因型为DedHh和DfdHh雌雄个体交配,毛发颜色基因型有则DeDf、Ded、Dfd和dd四种,表现型4种,毛发形状基因型有HH、Hh和hh三种,表现型2种,则F1有4×2=8种表现型,A错误;

2021版高考生物(苏教版)复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含答案

2021版高考生物(苏教版)复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含答案
4.已知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如图所示、且三对基因分别单独控制三对相对性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考虑基因突变)( )
A.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杂交的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为3∶3∶1∶1
C.如果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交叉互换、则它只产生4种配子
1.在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的F2中、与F1基因型完全相同的个体占1/4。(√)
2.F1(基因型为YyRr)产生基因型为YR的卵细胞和基因型为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
[提示]精子的数量比卵细胞的多。
3.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4种卵细胞可以自由组合。(×)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应用的相关题型
考查根据亲代的基因型推配子和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
[答案](1)基因的分离
(2)不符合、因为玉米粒色和粒形的每对相对性状的分离比均为3∶1、两对性状综合考虑、如果符合自由组合定律、F1自交后代分离比应符合9∶3∶3∶1、与实际情况不符。
(3)①纯种有色饱满的玉米和纯种无色皱缩的玉米杂交、获得F1
②取F1植株、与无色皱缩的玉米进行杂交
③收获杂交后代种子、并统计不同表现型的数量及比例1∶1∶1∶1
3.研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探究不同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科学探究)
4.解释、解决生产与生活中的遗传问题(社会责任)
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及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1.发现问题——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实验过色圆粒
↓⊗
F29黄色圆粒∶3黄色皱粒∶3绿色圆粒∶1绿色皱粒
b.一对基因纯合、一对基因杂合的单杂合子共有4种、每一种单杂合子在F2中所占比例均为1/8。

(完整word版)基因的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经典习题-附答案

(完整word版)基因的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经典习题-附答案

生物学科课时作业(二十四)主要内容:分离和自由组合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面对有关概念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基因型决定了表现型B .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C .杂合子自交后代没有纯合子D .性状分离是由于基因分离2.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B .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C .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D .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3.高粱有红茎和绿茎,如果一株高粱穗上的1000粒种子萌发后长出760株红茎和240绿茎,则此高粱的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 )A. Rr ×Rr B .Rr ×rr C .Rr ×RR D .RR ×rr4.先天性聋哑是一种隐性遗传病,双亲均无此病,但第一个孩子患聋哑,以后所生子女中患病的可能性是( )A .100%B .75%C .50%D .25%5.多指症(有六个手指)为一种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某男性为多指患者,他的夫人正常,但他们的三个子女均是多指症患者,这样的双亲其子女中多指症的发病率是( )A .25%或50%B .100%或50%C .50%或50%D .0或100%6.某男子患白化病,他父母和妹妹均无此病,如果他妹妹与白化病患者结婚,出生病孩的概率是( )A.1/2B.2/3C.1/3D.1/47.南瓜果实的黄色和白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 和a)控制的,用一株黄色果实南瓜和一株白色果实南瓜杂交,子代(F1)既有黄色果实南瓜也有白色果实南瓜,让F1自交产生的F2的表现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由①②可知黄果是隐性性状B .由③可以判定白果是显性性状C .F 2中,黄果与白果的理论比例是5∶3D .P 中白果的基因型是aaD .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又有隐性8.根据如图所示实验,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黑羊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羊B .F 1黑羊的基因型与亲代黑羊的基因型相同C .F 2黑羊的基因型都与F 1黑羊相同D .白色是隐性性状9.周期性偏头痛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因子引起的遗传病,表现性状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生物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计算题考点二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其应用1. (2013 •山东卷,6)用基因型为Aa的小麦分别进行连续自交、随机交配、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根据各代Aa基因型频率绘制曲线如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曲线H的F3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B. 曲线川的F2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C.曲线"的F n中纯合子的比例比上一代增加(1/2)D.曲线I和W的各子代间A和a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解析本题考查自交、自由交配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基本概念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题目中提到四种交配方式逐一分析。

①杂合子连续自交:F n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1/2):图中曲线W符合,连续自交得到的F n中纯合子比例为1—(1/2) n,F n—i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 —(1/2) n—1, 二者之间差值是(1/2) n, C错误;由于在杂合子的连续自交过程中没有选择,各代间A和a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故D中关于曲线"的描述正确;②杂合子的随机交配:亲本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1,随机交配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1/2,继续随机交配不受干扰,A和a的基因频率不改变,Aa的基因型频率也保持定值,曲线I符合小麦的此种交配方式,D中关于曲线I的描述正确;③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亲本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1,自交一次并淘汰隐性个体后,Aa的基因型频率为2/3,第二次自交并淘汰隐性个体后Aa的基因型频率为2/5,即0.4,第三次自交并淘汰隐性个体后Aa的基因型频率为2/9 ,所以曲线川为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B正确;④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基因型为Aa的亲本随机交配一次(可视为自交),产生的子一代淘汰掉隐性个体后,Aa的基因型频率为2/3 ,再随机交配产生子二代并淘汰掉隐性个体,A的基因频率为3/4 , a的基因频率为1/4,产生子三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0.4,曲线H符合,A正确。

答案C2. (2012 •安徽理综,4)假设某植物种群非常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

抗病基因R对感病基因r为完全显性。

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

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A. 1/9B.1/16C.4/8D.1/8解析本题考查分离定律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依题意,rr个体在开花前全部死亡,说明其不具有繁殖能力。

在有繁殖能力的个体中,RR: Rr = 4/9 : 4/9 =1 : 1。

可求出产生r配子的概率为1/4.故后代中感病植株rr占1/4 X 1/4 = 1/16。

答案B3. (2011 •上海卷,30)某种植物的花色受一组复等位基因的控制,纯合子和杂合子的表现型如表。

若颇与Ww杂交,子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分别是()A. 3 种,2 : 1 : 1B.4 种,1 : 1 :1 : 1C. 2 种,1 : 1D.2 种,3 : 1解析分析表格可知:这一组复等位基因的显隐性为:w>WW>w,则vW谕与Ww杂交,其子代的基因型及表现型分别为:vWW(红斑白花),Ww(红斑白花),vWW(红条白花),Ww(红条白花),所以其子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应为:2种、1 : 1,故C正确。

答案C4. (2015 •安徽卷,31)I .已知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鸡的羽毛颜色,BB为黑羽,bb为白羽,Bb 为蓝羽;另一对等位基因C L和C控制鸡的小腿长度,&C为短腿,CC为正常,但C L C L胚胎致死。

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

一只黑羽短腿鸡与一只白羽短腿鸡交配,获得F1。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 1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若让F1中两只蓝羽短腿鸡交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2中出现种不同表现型,其中蓝羽短腿鸡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 。

(2)从交配结果可判断C-和C的显隐性关系,在决定小腿长度性状上,C-是 ________ ;在控制致死效应上,芒是_________ 。

(3)B基因控制色素合成酶的合成,后者催化无色前体物质形成黑色素。

科研人员对B和b基因进行测序并比较,发现b基因的编码序列缺失一个碱基对。

据此推测,b基因翻译时, 可能出现_________ 或_________,导致无法形成功能正常的色素合成酶。

(4)在火鸡(ZW型性别决定)中,有人发现少数雌鸡的卵细胞不与精子结合,而与某一极体结合形成二倍体,并能发育成正常个体(注:WW胚胎致死)。

这种情况下,后代总是雄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本题考查遗传规律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计算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度适中。

(1)由题意可知亲本的一只黑羽短腿鸡的基因型为BB C L C,—只白羽短腿鸡的基因型为bbC L C,得到F l的基因型为BbCC BbC L C : BbCc^ 1 : 2 :1,其中Bbdd 胚胎致死,所以F i的表现型及比例为蓝羽正常:蓝羽短腿=1 : 2;若让F i中两只蓝羽短1 2 腿鸡交配,F2的表现型的种类数为3X 2= 6种,其中蓝羽短腿鸡BbCc所占比例为-X-=2 3 13。

(2)由于c L c为短腿,所以在决定小腿长度性状上,C是显性基因;由于de没有死亡,而c L c L胚胎致死,所以在控制死亡效应上,e L是隐性基因。

(3)根据题意,由于缺失一个碱基,为基因突变,从而引起mRNA相应位置出现终止密码,进而使肽链合成提前终止,从缺失部位以后翻译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导致无法形成功能正常的色素合成酶。

(4)这种情况下,雌鸡的染色体组成为zvy形成的雌配子的染色体组成为Z或W,卵细胞只与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极体结合,可能会产生zz或⑷血染色体组成的后代,其中wv胚胎致死,所以只剩下zz型的后代,所以都为雄性。

一1答案(1)蓝羽短腿:蓝羽正常=2 :1 6 - (2)显性3隐性(3)提前终止从缺失部位以后翻译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4)卵细胞只与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极体结合,产生的zz为雄性,WWE胎致死5. (2015 •天津卷,9)白粉菌和条锈菌能分别导致小麦感白粉病和条锈病,引起减产。

采用适宜播种方式可控制感病程度。

下表是株高和株型相近的小麦A、B两品种在不同播种方式下的试验结果。

注:“+”的数目表示感染程度或产量高低;“―”表示未感染。

据表回答:(1) 抗白粉病的小麦品种是________ ,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设计W、V两组试验,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I、川、w三组相比,第川组产量最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小麦抗条锈病性状由基因T/t控制。

抗白粉的性状由基因Rr控制,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以A、B品种的植株为亲本,取其F2中的甲、乙、丙单株自交,收获籽粒并分别播种于不同处理的试验小区中,统计各区F3中的无病植株比例。

结果如下表。

据表推测,甲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乙的基因型是_________ ,双菌感染后丙的子代中无病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__ 。

解析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的基本定律一一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内容,考查实验探究能力、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难度较大。

(1)从I和n组的试验结果可知抗白粉病的小麦品种是A。

(2)分析川、W两组试验,自变量为植株密度,因变量为感病程度及产量,所以川、W两组试验的目的是,探究植株密度对B品种小麦感病程度及产量的影响。

(3)从表格可以看出,1、川、W相比,第川组的产量最高,分析表中信息得出结论:混播后小麦感病程度下降。

(4)根据甲的自交后代中感条锈病占1/4,抗条锈病占3/4可推测抗条锈病为显性(T),感条锈病为隐性⑴;根据乙的自交后代中感白粉病占3/4,抗白粉病占1/4 , 推测感白粉病为显性(R),抗白粉病为隐性(r)。

品种A抗白粉病但感条锈病,故其基因型为ttrr ,品种B感白粉病但抗条锈病,故其基因型为TTRR F2中甲的自交后代中感条锈病占1/4、抗条锈病占3/4,相关基因型为Tt,后代都抗白粉病,(相关基因型为rr), 综合起来,甲的基因型为Ttrr ;乙的自交后代中全部感条锈病,相关基因型为tt,后代中感白粉病占3/4、抗白粉病占1/4 ,相关基因型为Rr,综合起来乙的基因型为ttRr 。

根据以上的思路可以判断出丙的基因型为TtRr,丙的子代中无病植株的基因型为T_rr,所占比例为3/4 X 1/4 = 3/16。

答案(1)A I、n组小麦未感染白粉病(2)植株密度对B品种小麦感病程度及产量的影响(3)混播后小麦感病程度下降(4)Ttrr ttRr 18.75%(或3/16)考点三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应用1. (2014 •海南卷,22)基因型为AaBbDdEeGgHhK个体自交,假定这7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下列有关其子代叙述正确的是()A. 1对等位基因杂合、6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5/64B. 3对等位基因杂合、4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35/128C. 5对等位基因杂合、2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67/256D. 6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与6对等位基因杂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不同解析1对等位基因杂合、6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 C72/4 X (1/4 + 1/4) X (1/4 + 1/4) X (1/4 + 1/4) X (1/4 + 1/4) X (1/4 + 1/4) X (1/4 + 1/4) = 7/128 , A 错误;3对等位基因杂合、4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 C32/4 X 2/4 X 2/4 X 2/4 X 2/4 X (1/4 + 1/4) X (1/4 + 1/4) = 35/128 , B正确;5对等位基因杂合、2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 d2/4 X 2/4 X 2/4 X (1/4 + 1/4 ) X (1/4 + 1/4) X (1/4 + 1/4) X (1/4 +1/4) = 21/128 , C错误;6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与6对等位基因杂合的个体1出现的概率都是G2/4 X (1/4 + 1/4) X (1/4 + 1/4 ) X (1/4 + 1/4) X (1/4 + 1/4) X (1/4 +1/4) X (1/4 + 1/4) = 7/128 , D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