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
《消毒技术规范》之常用消毒方法

《消毒技术规范》之常用消毒方法1煮沸消毒法1.1适用范围:餐(饮)具、服装、被单等不耐湿、耐热物品的消毒。
1.2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煮锅内的水应将物品全部淹没。
水沸开始计时,持续15 min~30min。
计时后不得再新加入物品,否则持续加热时间应从重新加入物品再次煮沸时算起。
亦可用0.5%肥皂水,或1%碳酸钠溶液代替清水,以增强消毒效果。
2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法2.1适用范围:餐(饮)具、服装、污染的医疗用品等的消毒。
2.2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消毒剂溶液应将物品全部浸没。
对导管类物品,应使管腔内也充满消毒剂溶液。
作用至规定时间后,取出用清水冲净,晾干。
根据消毒剂溶液的稳定程度和污染情况,及时更换所用溶液。
3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法3.1适用范围:家具表面的消毒。
3.2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用布浸以消毒剂溶液,依次往复擦拭被消毒物品表面。
必要时,在作用至规定时间后,用清水擦净以减轻可能引起的腐蚀作用。
4消毒剂溶液喷雾消毒法4.1适用范围:室内空气、居室表面和家具表面的消毒。
4.2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4.2.1普通喷雾消毒法用普通喷雾器进行消毒剂溶液喷雾,以使物品表面全部润湿为度,作用至规定时间。
喷雾顺序宜先上后下,先左后右。
喷洒有刺激性或腐蚀性消毒剂时,消毒人员应戴用防护口罩和眼镜,并将食品、食(饮)具及衣被等物收放好。
4.2.2气溶胶喷雾消毒法喷雾时,关好门窗,喷距以消毒剂溶液能均匀覆盖在物品表面为度。
喷雾结束30min~60min后,打开门窗,散去空气中残留的消毒剂雾粒。
对消毒人员和物品的防护,同普通喷雾消毒法,尤其应注意防止消毒剂气溶胶进入呼吸道。
常用消毒剂消毒方法和注意事项(3篇)

第1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卫生和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消毒作为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以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消毒工作。
一、常用消毒剂1. 酒精2. 消毒液3. 漂白粉4. 高锰酸钾5. 过氧乙酸6. 碘伏二、消毒方法1. 酒精消毒(1)使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
(2)将酒精均匀喷洒在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确保覆盖全面。
(3)消毒后,待酒精自然挥发干燥即可。
2. 消毒液消毒(1)根据消毒液说明书,配制一定浓度的消毒液。
(2)将消毒液均匀喷洒或擦拭在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
(3)消毒后,待消毒液自然挥发干燥即可。
3. 漂白粉消毒(1)将漂白粉按比例溶解于水中,配制一定浓度的消毒液。
(2)将消毒液均匀喷洒或擦拭在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
(3)消毒后,保持消毒液作用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4. 高锰酸钾消毒(1)将高锰酸钾按比例溶解于水中,配制一定浓度的消毒液。
(2)将消毒液均匀喷洒或擦拭在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
(3)消毒后,保持消毒液作用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5. 过氧乙酸消毒(1)将过氧乙酸按比例溶解于水中,配制一定浓度的消毒液。
(2)将消毒液均匀喷洒或擦拭在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
(3)消毒后,保持消毒液作用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6. 碘伏消毒(1)使用75%的碘伏进行消毒。
(2)将碘伏均匀涂抹在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
(3)消毒后,待碘伏自然挥发干燥即可。
三、注意事项1. 严格按照消毒剂说明书配制消毒液,确保消毒效果。
2. 消毒剂应储存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
3. 消毒剂使用后,应立即关闭盖子,防止挥发。
4. 消毒剂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使用时需注意防护。
5. 消毒剂不宜与其他化学物质混合使用,以免产生有害气体。
6. 消毒剂使用后,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以免残留。
7. 孕妇、婴幼儿及过敏体质者慎用消毒剂。
居家消毒杀菌方法及注意事项

假期居家消毒杀菌方法及注意事项细菌病毒是我们身体健康的一大安全隐患,家居生活中我们都不可避免要面对这些细菌病毒,为了我们自身的身体健康。
我们要定期的对家里进行消毒杀菌,那么居家常用消毒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汇总了十种常用的家居消毒方法,以供大家参考:分享10种居家常用消毒方法:1、空气清洁消毒法室内空气要保持新鲜,必须经常开窗通风换气,特别是春季更应注意。
每次开窗15~30分钟,使空气流通,病菌排出室外;打扫房间湿扫,避免尘土飞扬。
除了物理的通风方法,还可以用空调来净化空气。
在空调里面装一个空气过滤装置,这样,开空调的时候,也可以净化屋里的空气。
如果要求更高的话,还可以装一个空气消毒的装置,更加能保证空气的清洁性。
在出现呼吸道传染病人后,单一的使用空气消毒方法,即使空气中的微生物全部被杀灭,但由于污染表面的微生物没有被杀灭,很快又可污染空气。
这种情况较合理的方法应物体表面消毒和空气消毒同时进行,可选用过氧乙酸或过氧化氢等消毒剂进行喷雾或熏蒸。
人在时的空气消毒方法,可选用循环风消毒机或静电等空气消毒器进行连续动态消毒处理。
使用这种空气消毒方法时,应结合室内表面的卫生清洁处理或先用消毒剂对污染表面进行消毒,以保证空气消毒效果。
空气消毒注意事项:1.对物品的腐蚀,过氧乙酸、臭氧等消毒剂对物品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使用时浓度不宜过高,喷量不宜过大,必要时,消毒后应及时用清水擦洗。
2.选用消毒剂进行空气消毒时,最好选用专用气溶胶空气消毒器,常量喷雾器雾粒大,消毒剂在空气中停留时间短,较难达到应有的消毒效果。
3.用消毒剂进行空气消毒时需关闭门窗,人员应离开消毒场所,消毒完成后应先打开门窗通风,待消毒剂驱除后方可进入。
4.紫外线灯照射时,不能直接照射暴露皮肤,眼睛不能直视紫外线灯。
以免对皮肤、眼睛造成伤害。
5.个人防护,用过氧乙酸等消毒剂进行喷雾消毒时,消毒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如戴好口罩、眼镜、手套等。
2、日光消毒法日光中的紫外线具有良好的天然杀菌作用,物品在日光下直接曝晒6小时,不可隔着玻璃窗,才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常用的消毒剂、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

常用的消毒剂、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
消毒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有效地杀灭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保障我们的健康和安全。
那常用的消毒剂都有哪些呢,消毒方法又是怎样的呢,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常用的消毒剂有酒精、84 消毒液、过氧化氢等。
就拿酒精消毒来说吧,使用时可以将酒精倒在棉球或抹布上,然后擦拭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
但可一定要注意啦,酒精是易燃物,使用时千万不能靠近火源,也不能大面积喷洒,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啊!还有 84 消毒液,使用时要按照一定的比例稀释,不能和其他清洁剂混合使用,不然会产生有害气体,这多危险呀!
在消毒过程中,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就像走钢丝一样,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问题。
我们必须严格按照说明来操作,确保自身安全。
如果因为操作不当导致消毒剂失效或者引发其他问题,那岂不是白忙活一场,还可能带来更大的隐患!
不同的消毒剂有不同的应用场景和优势。
酒精适合小面积的消毒,比如手部消毒;84 消毒液则可以用于大面积的环境消毒。
它们就像是不同的武器,在各自的战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一些公共场所,比如医院、学校等,消毒剂的使用更是必不可少的,这能有效地防止疾病的传播,保障大家的健康,这多好呀!
我记得有一次在医院,看到医护人员认真地用消毒剂擦拭着每一个角落,那认真的模样让人感到特别安心。
在那段特殊时期,消毒剂的作用简直太大了,有效地控制了病毒的传播,保护了大家的生命安全。
这不就很好地体现了消毒剂的实际应用效果嘛!
消毒剂真的是我们健康的守护者啊!它们虽然不起眼,但却默默地为我们的生活保驾护航。
我们一定要正确使用消毒剂,让它们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医院常用消毒剂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医院常用消毒剂使川方法及注意事项一、含氯消毒剂(一)属高效消毒剂,广谱、高效、低毒,腐蚀性强,受有机物影响大,稳定性差。
常用的含氯消毒剂有:漂白粉、次氯酸钠、三氯异氟尿酸,适用物品、物体表面、分泌物、排泄物的消毒。
(二)常用消毒方法有浸泡、擦拭、喷洒与干粉消毒等。
1、浸泡法:将待消毒的物品浸没于装有含氯消毒液溶液的容器中,加盖。
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10min,对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枝杆菌和细菌芽泡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5000mg∕L消毒液,浸泡>30min<>2、擦拭法:所用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同浸泡法。
3、喷洒法:对一般污染的物品表面,用含有效氯400mg/L—700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作用Irnin—3Ornir1;对经血传播病原体、结核杆菌等污染表面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 的消毒液均匀喷洒,作用>60min0喷洒后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人员应离开现场。
4、干粉消毒:对排泄物的消毒,加入干粉,使有效氯达100Oomg∕L,作用2h以上;对污水的消毒,加入干粉,使有效氯达500mg∕L,作用2h后排放。
(三)使用注意事项1、粉剂应于阴凉处避光、防潮、密闭保存;水剂应于阴凉处避光、置有盖容器中保存,现配现用,使用时限W24h°2、勿用于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加防锈剂的含氯消毒液对金属器械消毒后,应用无菌蒸僧水冲洗干净,并擦干后使用。
3、对织物有腐蚀和漂白作用,不应做有色织物的消毒。
4、配制漂白粉等粉剂溶液时,应戴口罩、橡胶手套。
二、戊二醛:适用于不耐热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的浸泡消毒与灭菌。
(一)使用方法1、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的消毒与灭菌:将洗净、干燥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放入2%的碱性戊二醛中完全浸没,容器加盖温度20C—25C,消毒作用到产品使用说明的规定时间,灭菌作用10h。
完整版)常用消毒剂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完整版)常用消毒剂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常用消毒剂可用于物体表面、餐饮具、纺织物、地面和墙面的消毒。
在使用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1.物体表面的污染程度应根据疾病种类和接触密切程度等因素来判定。
2.对于餐饮具的消毒,应首选物理消毒法,如煮沸消毒,若条件不允许再考虑使用化学消毒法。
3.纺织物的消毒剂应全部覆盖,含氯消毒剂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和漂白作用,喷洒时应注意不要喷洒在贵重物品和有色衣物上,纺织品在征得病家同意后再进行消毒。
4.地面消毒应先由外向内喷洒,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喷洒一次,所以用量应加倍,喷药量为200-300mL/㎡。
5.墙面消毒应根据不同的墙面材质和污染程度进行消毒,使用浓度为150-300mL/㎡的消毒液。
对于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可使用2%的过氧乙酸溶液
喷雾器进行消毒,对于过氧乙酸溶液的浓度应为0.2%。
在使
用过程中,应注意消毒剂的配制和使用方法,以确保消毒效果的达到。
使用原液浓度为15%的酸制作消毒剂。
将1333mL过氧乙酸加入9867mL水中(喷雾器容量为10L),边加边搅拌,混
匀喷洒。
作用时间为60min或120min。
在制作消毒剂前,器
械应该清洁。
根据消毒对象和计算数据选择合适的消毒器械和。
常见消毒剂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常见消毒剂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常见消毒剂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一、酒精类消毒剂1.使用方法:a.手部消毒:取适量酒精涂抹于双手,揉搓至干燥。
b.表面消毒:将酒精倒入喷雾器中,喷洒于待消毒表面,用干净的抹布擦拭。
c.器具消毒:将待消毒器具浸泡于酒精中,保持一定时间后取出,晾干即可使用。
2.注意事项:a.酒精易燃,使用过程中要远离明火。
b.酒精使用后需置于阴凉通风处,避免直接阳光照射。
c.酒精应避免接触眼睛和开放性伤口。
二、氯类消毒剂1.使用方法:a.手部消毒:将氯消毒液倒入手掌,快速搓揉双手至干燥。
b.表面消毒:将氯消毒液倒入喷雾器中,喷洒于待消毒表面,用干净的抹布擦拭。
c.器具消毒:将待消毒器具浸泡于氯消毒液中,保持一定时间后取出,清洗干净。
2.注意事项:a.氯类消毒剂可以杀灭大部分细菌和,但可能对某些表面有腐蚀性。
b.使用氯消毒液时应戴上手套,避免对皮肤产生刺激。
c.氯消毒液使用时要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吸入过多气味。
三、过氧化氢类消毒剂1.使用方法:a.手部消毒:取适量过氧化氢消毒液涂抹于双手,揉搓至干燥。
b.表面消毒:将过氧化氢消毒液倒入喷雾器中,喷洒于待消毒表面,用干净的抹布擦拭。
c.器具消毒:将待消毒器具浸泡于过氧化氢消毒液中,保持一定时间后取出,晾干即可使用。
2.注意事项:a.过氧化氢消毒液不宜与有机物质接触,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b.过氧化氢使用后应密封保存,避免阳光直射。
附件:本文档未涉及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消毒剂:指能杀灭或抑制微生物,以保持环境、物体或人体无菌状态的化学物质。
2.酒精:一种常用的消毒剂,主要成分为乙醇。
3.氯消毒剂:一种常用的消毒剂,主要成分为氯化合物。
4.过氧化氢: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化学式为H₂O2.。
(完整版)几种常用的消毒方法

几种常用的消毒方法一、普通喷雾消毒法指用普通喷雾器喷洒消毒液进行表面消毒的处理方法,各种农用和医用喷雾器均可应用。
1.适用范围普通喷雾消毒法适用于对物体(品)表面、室内墙面和地面、室外建筑物和帐篷表面、地面、车辆外表面、装备及植被等实施消毒。
2.使用要求先从足下喷洒,开辟无害化通道至操作端点,而后按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顺序依次喷洒。
3.注意事项(1)喷洒有刺激性或腐蚀性消毒剂时,消毒人员应配戴防护口罩、眼镜,穿防护服。
(2)室内喷雾时,喷前将食品、衣被及其他不需消毒的物品收叠放好,或用塑料膜覆盖防湿。
(3)室外喷雾时,消毒人员应站在上风向。
二、气溶胶喷雾消毒法指用气溶胶喷雾器喷雾消毒液进行空气或物体表面消毒的处理方法,雾粒直径20卩m以下者占90%以上。
由于所喷雾粒小,浮于空气中易蒸发,可兼收喷雾和熏蒸之效。
喷雾时,可使用QPQ-1型喷雾器及产生直径在20卩m以下雾粒的其他喷雾器。
1.适用范围适用于对室内、坑道、车辆、帐篷内空气和物体表面实施消毒。
2.使用要求消毒前关好门窗,喷雾时,按自上而下、由左向右顺序喷雾。
喷雾量以消毒剂溶液可均匀覆盖在物品表面或消毒液的雾团充满空间为度。
作用30~ 60min后,打开门窗通风,驱除空气中残留的消毒液的雾粒及气味。
3.注意事项同普通喷雾消毒法,特别注意防止消毒剂气溶胶进入呼吸道。
三、擦拭消毒法指用布或其他擦拭物浸以消毒剂溶液,擦拭物体表面进行消毒的处理方法。
1.适用范围适用于对家具、办公用具、生活用具、玩具、器械、车辆和装备等物体表面,以及医院和实验室环境表面实施消毒处理。
2.使用要求消毒时,用干净的布或其他物品浸消毒剂溶液,依次往复擦拭拟消毒物品表面,作用至所用消毒剂要求的时间后,再用清水擦洗,去除残留消毒剂,以减轻可能引起的腐蚀、漂白等损坏作用。
3.注意事项(1)不耐湿物品表面不能应用该方法实施消毒处理;(2)擦拭时应防止遗漏;(3)污物可导致消毒剂有效浓度下降,因此表面污物较多时,应适时更新消毒液,防止污物中的病原体对消毒剂溶液的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种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
日常消毒方式方法,应避免过度消毒,受到污染时应随时进行清洁消毒,并加强通风。
消毒方法如下:
1、表面(如楼梯扶手、门把手、课桌椅、体育器材等人体常接触的物体或位置):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250 mg/L~500 mg/L)擦拭,消毒作用30 分钟,再用清水擦净。
2、地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250 mg/L~500mg/L)用喷洒或拖布湿式拖拭,消毒作用30 分钟,再用清水洗净。
(三)、常见消毒剂及配制使用
1、有效氯浓度500 mg/L 的含氯消毒剂配制方法:
(1)、84 消毒液(有效氯含量5%):按消毒液比水为1:100 比例稀释。
(2)、次氯酸钠原液(有效氯含量5-10%):按消毒液比水为1:200 的比例稀释。
配置的溶液需要搅拌混匀后使用。
2、75%酒精消毒液:直接使用。
3、其他消毒剂按产品说明书进行配制和使用。
(四)、注意事项
1、含氯消毒剂(含84 消毒液)
(1)、含氯消毒剂有很强的刺激性与腐蚀性,必须按照说明书要求,严格按比例加水稀释后方能使用。
(2)、含氯消毒剂配置和使用时必须佩戴口罩、手套、护目镜、工作服或一次性防护服,严禁儿童触碰。
(3)、含氯消毒剂不能和酒精、碱性活洗剂(洗衣粉)、洁厕剂等混存混用。
(4)、含氯消毒剂有漂白作用,不可用于丝绸、毛、尼龙、皮革表面以及彩色织物的浸泡,对金属表面也有腐蚀,消毒后要擦拭干净。
其中84 消毒液的漂白作用与腐蚀性较强,最好不要用于衣物的消毒,必须使用时浓度要低,浸泡的时间不要太长。
(5)、含氯消毒剂需加盖保持容器密闭,并存放在避光阴凉处,否则会造成氯
挥发,对人体有害,同时氯挥发后达不到消毒的效果。
(6)、含氯消毒剂宜现用现配。
(7)、消毒作业一定要在无人的情况下进行。
消毒作业期间,作业人员不得抽烟、喝水、吃东西。
(8)、运输注意事项:起运时包装要完整。
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严禁与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9)、急救措施:如不慎溅到皮肤上、眼睛上,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2、医用酒精消毒液
(1)、医用酒精消毒液高度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使用时应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2)、医用酒精消毒液需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容器密闭,保持低温。
(3)、医用酒精消毒液和含氯消毒剂不能混存混用。
(4)、医用酒精消毒液主要的消毒方式为擦拭和浸泡,喷洒消毒意义不大。
(5)、消毒作业一定要在无人的情况下进行。
消毒作业期间,作业人员不得抽烟、喝水、吃东西。
3、洗手液
(1)、使用“七步洗手法”,双手充分揉搓至少30 秒钟以上,在此过程中要注意揉搓到指尖、指缝,并让泡沫能覆盖到整个手的各个部分。
(2)、揉搓完后用流水冲洗干净。
(3)、急救措施:如不慎眼睛接触,需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如果症状持续,就医治疗。
如误食入,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