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CT、MRI影像表现

合集下载

《眼科影像学》PPT课件

《眼科影像学》PPT课件
目的
通过对眼部影像的解读,协助医生对 眼部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 ,提高眼科疾病的诊疗水平。
发展历程
早期阶段
X射线、超声波等技术在眼科领域的应用,主要用于眼眶骨折、异 物定位等。
中期阶段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影像处理技术的发展,CT、MRI等高分辨率影像 技术在眼科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对眼部结构和病变的认识。
当前阶段
眼科影像学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通过图像识别和分析,辅助医生进 行快速、准确的诊断。
眼科影像学的应用范围
眼眶疾病
眼眶骨折、炎症、肿瘤等疾病 的诊断和评估。
眼底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脱 离、黄斑病变等眼底疾病的诊 断和监测。
眼肌疾病
斜视、眼肌麻痹等眼肌疾病的 诊断和评估。
眼肿瘤
眼球内肿瘤、眼睑肿瘤等的诊 断和评估。
THANKS
感谢观看
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与色素上皮层分离,其影像学表现 为视网膜皱褶和脱离。
视网膜脱离的影像学表现为视网膜皱褶和脱离,通常在眼 底镜或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中观察到。在超声波检 查中,视网膜脱离患者的视网膜表现出异常的回声特征。
眼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眼肿瘤是眼部发生的肿瘤,其影像学表现取决于肿瘤的类型和位置。
白内障的影像学表现
白内障是由于晶状体混浊导致的眼病,其影像学表现为晶状体密度增高,呈不均 匀的灰白色。
白内障的影像学表现主要依赖于晶状体混浊的程度和位置。轻度混浊时,晶状体 密度略有增加,而重度混浊时,晶状体密度显著增高,且不均匀,导致整个晶状 体呈灰白色。在超声波检查中,白内障患者的晶状体回声增强,且声衰减增加。
病情监测与疗效评估
病情监测
通过定期的影像学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眼部病变的变化情况,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 依据。

《眼眶的影像诊断》课件

《眼眶的影像诊断》课件
探索MRI图像上眼眶疾病的异常表现和特 征。
主要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骨折
研究眼眶骨折的影 像学特征以及诊断 方法。
肿瘤
深入了解眼眶肿瘤 在影像学上的表现 和诊断准则。
炎性病变
探讨眼眶炎症和感 染的影像学表现和 诊断要点。
先天性畸形
研究眼眶先天性畸 形的影像学特征和 诊断方法。

案例分析
1
案例1 :鼻咽癌侵犯眼眶的影像学
影像学表现
1 常用的影像学方法 2 CT检查的正常表现 3 CT检查的异常表现
介绍常见的眼眶影像学 诊断方法,如CT和MRI。
探索正常眼眶在CT图像 上的特征和表现。
学习如何通过CT图像识 别眼眶常见疾病的异常 表现。
4 MRI检查的正常表现
了解健康眼眶在MRI图像上的正常表现和 特征。
5 MRI检查的异常表现
识别鼻咽癌对眼眶的影像学影响,并提供准确的诊断。
2
案例2 :眶内脂肪变性的影像学
了解眼眶内脂肪变性的影像学特征和诊断方法。
3
案例3 :眼眶内恶性肿瘤的影像学
研究眼眶内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要点。
总结
1 影像学在眼眶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和意义
概述眼眶影像学在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2 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眼眶的影像诊断》PPT 课件
这份PPT课件将带您深入了解眼眶的影像诊断,包括眼眶概念、解剖结构、 常见疾病以及影像学诊断等内容。
概述
眼眶概念
了解眼眶的定义和作用,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眼眶的解剖结构
探索眼眶内的骨骼、肌肉、神经和血管等重要结构。
眼眶的常见疾病
介绍眼眶最常见的疾病,以及它们对人体的影响。

人体五官-影像

人体五官-影像
临床以眼球突出为主要症状,尤以静脉压增 加时眼球突出明显为其特点,当肿瘤较大时可出 现眼球运动障碍,移位及视力下降。
以海绵状血窦型最常见;缺乏肌层及弹 力纤维,血流缓慢,海绵状血管瘤具有完 整的包膜。
血管瘤影像学表现
X线:较大者:眼眶普遍性扩大,无骨质破坏, 可发现软组织密度增高影内有钙化灶
CT:平扫:球后肌锥内类圆形肿块,边界清, 密度可不均,部分有钙化灶。
正常耳部MRI表现--分辨率T2WI
(一)耳外伤
听小骨脱位
锤右 骨侧 头上 和鼓 砧室 骨内 头锤 之砧 间关 间节 隙脱 增位 宽, 。
外耳道并乙状窦前壁骨折
乙有 双 状错 侧 窦位 外 前。 耳 壁左 道 骨乳 骨 折突 折 (气 ( 箭房 箭 头透 头 2亮 1 )度 ) 。减
低 ,
纵行颞骨骨折
眼睛
眼 球 外 侧
面 观
右侧眼球及眶腔矢状断面
眼与眼眶
眼眶:包括眶骨、眼球、视神经、眼外肌、眶 脂体、眼动脉和眼上下动脉等.
常见疾病:眼球突出、眶内肿瘤、外伤和异物. X线平片:可显示眶骨病变和眶内不透X线异物. CT:对眼眶外伤和异物定位有重要意义. MRI和USG:对软组织病变诊断价值较大.
向下推移眼球及视N,眶外侧壁骨质无破坏.
左泪腺混合瘤泪腺窝深压迹源自左侧泪腺混合瘤MRI T1WI
F/55,左眼眶外上方类圆形肿块,边界清楚, 肿块呈等信号,与眼肌相似。
左侧泪腺混合瘤MRI T2WI
T2WI信号明显增高,不均匀。
左侧泪腺混合瘤MRI 增强
IV血管瘤(hemangioma)
为眶内较常见的良性肿瘤,为血管发育畸形, 分毛细血管型和海绵状型,具有眶内占位和生长 缓慢的特点,在20~40岁时才发病。

眼部CT和MRI检查及诊断专家共识

眼部CT和MRI检查及诊断专家共识
2. 视神经鞘区常见病变[15]:(1)视神经胶质瘤: 临床表现为视力下降早于眼球突出,影像表现为视 神经增粗、强化,儿童视神经胶质瘤常伴有神经纤 维瘤病[14]。(2)视神经鞘脑膜瘤:临床表现为眼球突 出早于视力下降,影像表现为视神经增粗,20%可 见钙化,冠状面显示钙化环绕视神经,增强后肿块 明显强化而视神经不强化。(3)视神经炎和结节病: 累及视神经常表现为迅速发生的明显视力下降,多 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和结节病等常伴有脑部、 脊髓和胸部等其他部位病变,视神经不增粗或轻度 增粗。眼球恶性病变侵犯视神经和视神经转移瘤 常有原发病变。
DOI:10.3760/cma.j.issn.1005⁃1201.2017.09.004 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61527807);北京市医 管局“使命”人才计划(SML20150101);北京学者项目[京人社专家 发(2015)160 号] 通信作者:王振常,10005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放 射科,Email:cjr.wzhch@
眼部影像检查方案
一、眼部 CT 扫描方案[1-4] 1. 容积数据采集:(1)推荐机型:建议使用探 测 器 空 间 分 辨 率 较 高 的 CT 扫 描 仪 。(2)扫 描 基 线:仰卧位,平行于听眶下线。(3)扫描范围:包全 眼眶和病变。(4)扫描参数:管电压 100~120 kV, 电流 50~200 mAs,可根据不同机型的低剂量模 式(如 预 设 噪 声 指 数 等)自 行 调 整 ,采 集 层 厚 ≤ 1.25 mm。儿童参照儿童低剂量要求确定扫描方 案 。(5)重 组 算 法 :分 别 用 骨 算 法 和 软 组 织 算 法 。 矩 阵 ≥512×512。 骨 窗 窗 宽 3 000~4 000 HU,窗 位 500~700 HU;软组织窗窗宽 250~400 HU,窗 位 40~60 HU。(6)重 组 层 厚 、层 间 距 :用 于 后 处 理 所 需 的 原 始 图 像 ,重 组 采 用 最 薄 层 厚 ,层 间 距 小于重组层厚,选择合适的重组函数。(7)增强扫 描:对软组织病变应行增强扫描。使用对比剂参 照碘对比剂使用指南(第 2 版)[5]。主要以软组织 算法重组。 2. 图像后处理:推荐采用双侧对称的多平面重

正常影像学表现

正常影像学表现

正常影像学表现正常影像学表现指的是在医学影像学领域中,在使用特定的影像技术拍摄一定的人体区域后所获取的图像所呈现的显示无异常的状态。

影像学技术通常包括X射线、CT、MRI、超声等,通过这些技术可以在不剖开人体的情况下了解人体内部状况。

影像学技术在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为医生提供患者的病情预测和治疗方案,这就需要医生熟练地掌握和判断正常影像学表现。

X射线在医学领域中,X射线最早被使用于诊断骨科疾病。

在X线片中,骨骼呈现白色,而其他组织则呈现灰色到黑色。

正常的骨骼和关节应该筋骨清晰,密度均匀。

在X射线中,各种组织和器官都有其特定的密度和影像,大小形态。

在X射线检查中,医生通常会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骨骼X射线可以清楚地呈现出骨骼和关节的情况,如骨骼受损或骨折等。

正常情况下,骨骼应该呈现清晰、无破损和变形的状态。

胸部胸部X射线被广泛用于诊断肺部疾病,比如肺结核、肺炎、肺气肿等。

正常的胸部X射线片应该显示肺部清晰、透明,心脏位置正常。

牙齿X射线可以被用来观察牙齿的状况。

正常的X射线牙齿片应该呈现出均匀的齿根和齿骨密度。

CTCT(computed tomography)是一个高级的医学影像学技术,其原理是利用X射线,通过对特定区域的无数个平行切片组成三维图像。

CT的分辨率比X射线高,也比MRI低。

在CT扫描中,被检查的部位会被放在旋转的光源周围,以产生各个角度的X射线,最终计算机将各个角度的影像信息合成为三维图像,用于分析诊断。

在CT扫描中,医生通常会关注以下几个方面:CT扫描在头部检查中可以大大提高诊断质量,如检测头部损伤、肿瘤、炎症等。

正常的头部CT扫描应该呈现出清晰的颅骨、脑部组织清晰、无肿块和细菌感染迹象等。

胸部CT扫描可以提供比X射线更高的分辨率,因此在胸部检查中能够观察到更细微的细节,并能够检测到更小的病变。

正常的胸部CT扫描应该呈现出肺部清晰、透明,心脏大小正常。

MRIMRI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是一种高级的医学影像学技术,使用磁共振原理分析人体内部结构。

眼的ct实验报告

眼的ct实验报告

眼的ct实验报告简介眼的CT(Computed Tomography)是通过使用X 射线技术对眼部进行成像的一种医学检查方法。

本次实验旨在探索眼的CT 的原理、应用以及其在临床上的意义。

原理眼的CT 采用的是三维X 射线成像技术,利用X 射线通过眼部组织的不同吸收能力来获取影像。

X 射线通过眼部时,会受到不同组织的阻碍,从而形成不同的影像强度。

眼的CT 设备能够将这些强度差异转换成数字信号,并通过计算机算法进行处理,生成高分辨率的眼部影像。

实验过程本次实验采用了一台商用的眼的CT 设备,共测试了10 位健康志愿者的眼睛。

实验过程如下:1. 为了确保顺利进行CT 成像,每位志愿者在进入实验室前需要进行眼睛检查。

若发现眼部疾病或视力异常,将被排除在实验范围之外。

2. 志愿者躺在CT 床上,保持头部稳定,并将头部固定在床上的头架上。

3. 实验人员帮助志愿者调整好头部位置,确保眼睛处于准确定位。

4. CT 操作员进入控制室,开始进行扫描。

5. 在扫描过程中,志愿者需要保持静止,同时注视着一个固定的光点。

实验结果通过眼的CT 成像技术,我们获得了以下结果:1. 清晰的眼部结构:眼的CT 图像展示了眼球、眼眶、眼眶骨骼等组织的清晰轮廓,有助于医生准确判断眼部结构是否正常。

2. 眼部病变的显示:眼的CT 可以检测眼部疾病和异常,如白内障、视网膜脱落等。

通过CT 影像,医生能够更早地发现和诊断眼部病变,进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3. 其他应用:眼的CT 还可用于进行眼部手术的导航和后期评估,为眼科手术提供更精确的定位和评估。

实验分析眼的CT 技术为眼科领域提供了重要的辅助手段。

它比传统的眼部成像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 高分辨率:眼的CT 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眼部影像,可显示更多细节信息,有助于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2. 无创伤:相比于传统的眼部手术或检查,眼的CT 是一种无创伤的成像方法,不需要切开或穿刺。

3. 快速便捷:眼的CT 检查过程较短,通常只需几分钟即可完成,对患者来说较为方便。

眼突出ct诊断标准

眼突出ct诊断标准

眼突出ct诊断标准
眼突出CT诊断标准如下:
1. 眼球突出度大于或等于20毫米,即眼球突出于眼眶外的距离在20毫米或以上。

2. 眼睑退缩,即眼睑向眼球方向移动,离开眼球表面的距离超过正常范围。

3. 眼裂增大超过10毫米以上,即上下眼睑之间的距离超过正常范围。

4. 至少有一条眼外肌受累,且为限制性病变,即眼球周围的肌肉受到损伤或病变,导致眼球运动受限。

5. CT检查提示单眼或双眼眼外肌肥大,即眼球周围的肌肉组织异常肥厚。

这些标准是诊断眼突出的重要依据,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来进行诊断。

医学影像学:眼眶影像诊断

医学影像学:眼眶影像诊断
瘤、炎性病变,外伤、横断位、矢状及 冠状位 骨窗、软组织窗及三位重建
4.MRI是眼眶病变的主要鉴别方法,是海绵 窦、视神经是首先检查方法,结合增强, 横断、斜矢状位及冠状位、压脂技术诊断 球后病变
眼与眼眶正常影像表现(掌握)
眼球:两侧对称,近似圆形,位于眶前 部,1/3 -1/2 突出于眶外缘前方
海绵状血管瘤影像表现
1.圆形或椭圆形肿块,边缘光滑,分界清楚。
2.CT平扫密度均匀,可见静脉石 MRIT1等 信号T2高信号 3.增强后 渐进性强化 最后明显均匀强化。
强化时间出现早,持续时间长
4.视神经、眼外肌、眼环一般无受累增粗; 仅推移或包埋,骨质压迫吸收。
海绵状 血管瘤
边缘清晰
渐进性强化
眼眶影像诊断
主要内容
一 眼眶的影像检查方法 二 眼眶正常CT及MRI解剖结构(眼球、眶壁、
眼肌、视神经、泪囊及泪腺等) 三 眼眶内异常病变的CT及MRI表现:炎症、 肿瘤、甲状腺相关眼病、外伤
眼眶的影像检查方法
1.X线主要泪囊及泪道造影观察其形态 2.B超是观察眼球病变首先检查方法 3.CT是主要检查方法 观察先天病变、肿
海绵状 血管瘤
骨质压迫吸收
钙化 不均匀强化
海绵状血管瘤 MRI渐进性强化
视神经脑膜瘤
等密度 明显强化 轨道征
视神经脑膜 瘤 MRI等信号 明显强化 轨道征
视神经胶质瘤
视神经胶质瘤 T1等低信号 T2高信号 明显强化 分界不清 可以沿视神经生长
视神经胶质瘤与视神经脑膜瘤鉴别诊断
1.视神经胶质瘤见于10岁以下儿童 视力下降先于眼球突出
眼外 肌肿胀,形成肿瘤样变。
炎性假瘤CT及MRI表现
表现多样,形态各异;无特异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
眼眶外伤
眼球破裂
CT
直接征象:①眼环不连续,伴有局部不规则增厚;②晶 状体脱位或者缺如;③眼球内出血、密度增高,眼内异 物、积气;④眼球变形缩小,内部结构无法辨认。 间接征象:①眼球表现,体积增大或者缩小;②眼球突 出或者内陷。
MRI
与CT表现想通,MRI还可以推测玻璃体出血时间的长短, 探查阴性异物的滞留情况。
MRI
对显示骨折继发的软组织改变较有优势,而对骨折本身 征象的展示不够充分。MRI更易观察眶内容物有无崁顿 或者疝出至邻近的鼻窦内。
眼眶骨折
眼眶骨折
眼眶骨折
左眼眶下壁骨折伴下直肌崁顿
眼眶骨折
眼眶骨折
眼眶骨折
视神经管THREE
眼眶肿瘤
眼眶肿瘤
眼球肿瘤:
MRI增强冠状位
1.颈内动脉,2.动眼神经,3.展神经,4.垂体,5.滑车神经, 6.三叉神经分支
PART TWO
眼眶外伤
眼眶外伤
眼部异物
CT
分辨率高,根据异物的密度和伪影可以大致确定异物的性 质(金属、合金或者更低密度异物),可以同时显示异物 与球壁的关系(球壁、球内、球外眶内),以及并发症, 多位学者认为,CT对异物的发现率高达100%,根据层面和 象限并利用多种后处理重建技术确定异物的位置。
CT冠状位
1.视神经管,2.视神经管内壁,3.翼管,4.翼突外侧板,5.视神经管上壁, 6.前床突,7.视神经管外壁,8.眶上裂,9.圆孔, 10.翼突根部,11.翼突内侧板
眼部解剖
CT轴位
1.眼球,2.上斜肌,3.颞肌,4.鞍上池,5.滑车,6.泪腺眶部, 7.眼上静脉,8.眶上裂,9.颈内动脉
CT轴位
1.前房,2.玻璃体,3.外直肌肌腱,4.外直肌肌腹,5.视神经眶内段, 6.角膜,7.晶状体,8.内直肌肌腱,9.视盘,10.内直肌肌腹, 11.肌椎内间隙,12.视神经眶内段
眼部解剖
CT冠状位
1.眶上切迹,2.滑车,3.晶状体,4.泪囊窝
CT冠状位
1.上直肌,2.上斜肌,3.视神经,4.外直肌,5.肌椎外间隙,6.眼上静脉, 7.内直肌,8.肌椎内间隙,9.下直肌
眼球肿瘤
眼球肿瘤
眼球肿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
CT冠状位
1.眶上缘,2.额骨眶突,3.泪囊窝,4.眶下缘,5.泪腺窝,6.额窦, 7.眶内壁,8.鼻中隔,9.鼻泪管
CT冠状位
1.筛骨水平板(前颅底),2.颧骨,3.眶下管,4.眶上壁, 5.筛前动脉管,6.眶下壁,7.鼻中隔
眼部解剖
CT冠状位
1.蝶骨平台,2.眶上裂,3.眶下裂,4.蝶骨小翼,5.蝶骨大翼
眼部解剖
MRI轴位
1.角膜,2.晶状体,3.玻璃体,4.眼上静脉,5.上直肌,6.大脑前动脉, 7.视束,8.前房,9.泪腺,10.上斜肌,11.大脑中动脉
MRI冠状位
1.视交叉,2.颈内动脉,3.鞍上池,4.垂体
眼部解剖
MRI增强横断位
1.脉络膜,2.视神经,3.海绵窦,4.泪腺,5.内直肌, 6.外直肌,7.颈内动脉
MRI
禁用于磁性异物检查,对于异物性质不明的严禁使用。由于 CT以及超声检查基本可以满足眼内异物以及并发症的诊断, MRI仅用于高度怀疑眼内或眶内木质、塑料异物存在者。
眼部异物
眼部异物
眼部异物
眼部异物
眼部异物
眼部异物
异物定位
眼内异物的CT定位:根据重建薄层的轴位、冠状位、失状位图像,测量眼内异物在眼内的深度,即与角 膜顶点的距离(A),测量异物在眼中心轴的距离(B),测量异物所在经线的方位或者钟点位。
眼球破裂
眼球破裂
眼球破裂
眼球破裂
眼眶外伤
眼眶骨折
CT
CT是诊断眼眶骨折首选、准确的方法。CT检查可以起到骨 折的部位、范围、移位情况以及受累情况,明确分型,指 导临床。并可以显示眼外肌、眶内脂肪、出血、气肿、眼 球记忆视神经的改变,眶内容物崁顿于鼻窦内的程度,观 察眶周结构的变化。骨折复位后,可显示人工骨植入和眼 外复位情况。
眼部解剖
MRI轴位
1.内直肌肌腱,2.玻璃体,3.视盘,4.内直肌,5.视神经眶内段, 6.视神经管内段,7.视神经颅内段,8.睫状体,9.泪腺睑部, 10.外直肌肌腱,11.泪腺眶部,12.外直肌,13.蝶骨大翼, 14.肌椎内间隙,15.前床突
MRI冠状位
1.眼上静脉,2.视神经,3.肌椎内间隙,4.内直肌,5.上直肌, 6.上斜肌,7.外直肌,8.下直肌,9.眶下裂
眼部疾病 CT、MRI 影像表现
目录
CONTENTS
01
眼部解剖
02
眼部外伤
03
眼部肿瘤
04 眼部炎症
05 眼睑、泪器及其他病变
PART ONE
眼部解剖
眼部解剖
CT横断位
1.额骨鼻突,2.额骨眶突,3.蝶骨大翼,4.蝶骨小翼, 5.额窦,6.眶内壁,7.眶上裂
CT横断位
1.额骨眶突,2.蝶骨大翼,3.眶上裂,4.前床突(视神经管外侧壁), 5.眶内壁,6.颅前窝,7.中颅窝,8.蝶窦外上壁(视神经管内壁), 9.视神经管
眼部解剖
CT横断位
1.泪囊窝,2.眶内壁,3.蝶骨大翼,4.眶下裂,5.蝶骨,6.鼻骨, 7.鼻颌缝,8.颧骨眶突,9.蝶鳞缝
CT横断位
1.鼻泪管,2.眶下壁,3.翼上颌裂,4.蝶腭孔,5.颈动脉管, 6.上颌骨额突,7.泪骨,8.眶下裂,9.颞下窝,10.翼腭窝,
11.颧弓,12.颞颌关节窝
眼部解剖
• 【病理】早期沿脉络膜扩张,表现为球内局限性盘状或梭形隆起;肿瘤不 断生长穿破脉络膜基底部突向眼球内,在视网膜下生长,呈蘑菇状肿物; 若肿瘤将其顶部的视网膜穿破,则可突入玻璃体腔内。因巩膜质地较坚 韧,较少向求外发展。瘤体内都含有黑色素,但含量不等。
眼球肿瘤
由于黑色素瘤内的黑色素是顺磁 性物质,所以典型黑色素瘤在 MRI上呈特征性短T1短T2信号
1.黑色素瘤 2.视网膜母细胞瘤
3.脉络膜血管瘤
Sales ,
Addr ess…
Sales ,
Unta ppe…
眼眶肿瘤:
1、眼眶囊肿 2、神经源性肿瘤
3、血管性肿瘤 4、造血系统肿瘤
眼球肿瘤
黑色素瘤
• 【概述】眼部恶性黑色素瘤起源于血供丰富的眼球壁中层的葡萄膜,其中 约85%为脉络膜黑色素瘤,好发于眼球后极部脉络膜外层,少数可发生于 虹膜或睫状体。临床表现为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玻璃体漂浮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