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脘痛临床路径表

合集下载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胃脘痛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胃脘痛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肿” 等, 该病 属于慢性 的病 理生 理过 程 , 是各 种 因素综合 造成 的结 果 , 禀赋不足 、 阴 阳偏盛 、 偏衰 , 脏腑 亏损是本病 发 生的内因 , 疲劳过度 、 情志刺激 、 饮食不规律 则为外 因。 对 于患者来说心气 阴两 虚 , 心 阴虚 为病理基 础 , 淤血 、 水 饮、 痰浊 内停 为病理缓解 , 病位在心 , 和肝、 脾、 肾、 肺等脏
度高于对照组 (P < 0 . 0 5 ) , 观察组住 院时间和住 院费用低于对 照组 ( P< 0 . 0 5 ) 。结论 : 采用 中医护理 临床路径 在 胃脘
痛患者护理 中能够取得 较好 的效果。 [ 关键词 ] 中医护理 ; 胃脘痛 ; 效果
随着人们 日常生 活规律 的变化 , 现代 都市 中 的年 轻 人包括一些老年人在饮食上多表现不规 律性 。由此 引起
[ 3 ] 邹海东 , 何英 , 李勇, 等. 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老年舒 张性
心力衰竭 的临床 观察 [ J ] . 中 国实 用 医药 , 2 0 1 4 , 3 ( 1 0 ) :
1 31 — 1 32.
( 收稿 日期 : 2 0 1 6 - 0 9 . 1 5 )
中医护 理临床路径在 胃脘 痛患者护理 中的效果
王 小 ,赵 艳
( 安康市 中医医院 , 陕西 安康 7 2 5 0 0 0 )
[ 摘 要] 目的: 研 究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 胃脘痛患者护理 中的效果 。方 法: 将1 6 0例 胃脘痛患 者分 为观察组 和对照组
各8 O例 , 对照组进行常规 内科治疗与 护理 , 观察组在对照组护 理基础上 采用 中医护 理措施 , 比较 两组临床 效果 、 住院时 间、 住 院费用和满意度 。结果 : 采用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 的观察组 总有效率 高于对 照组 (P < 0 . 0 5 ) 。观 察组患者 的满意

胃脘痛中医临床路径

胃脘痛中医临床路径

---------------------------------------------------------------最新资料推荐------------------------------------------------------胃脘痛中医临床路径内二科胃脘痛(慢性胃炎)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 2009,深圳)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19 年)》。

主要症状:不同程度和性质的胃脘部疼痛。

次要症状:可兼有胃脘部胀满、胀闷、嗳气、吐酸、纳呆、胁胀腹胀等。

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段,以中老年多见,常反复发作。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全国第二届慢性胃炎共识会议, 2006,上海)。

慢性胃炎常见上腹部疼痛,腹胀,早饱,食欲减低,饮食减少,或伴有烧心泛酸等。

症状缺乏特异性,确诊依赖于胃镜及内镜下病理。

(1)内镜诊断浅表性胃炎:内镜下可见红斑(点状、条状、片状)、黏膜粗糙不平、出血点或出血斑、黏膜水肿或渗出。

1 / 9萎缩性胃炎:内镜下可见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黏膜皱襞变平甚至消失、黏膜血管显露、黏膜呈颗粒状或结节样。

如伴有胆汁反流、糜烂、黏膜内出血等,描述为萎缩性胃炎或浅表性胃炎伴胆汁反流、糜烂、黏膜内出血等。

内二科(2)病理诊断根据需要可取 2~5 块活检组织,内镜医师应向病理科提供取材的部位、内镜检查结果和简要病史。

病理医师应报告每一块活检标本的组织学变化,对 Hp、慢性炎症、活动性炎症、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应予以分级。

慢性胃炎活检显示有固有腺体的萎缩,即可诊断为萎缩性胃炎,不必考虑活检标本的萎缩块数与程度,临床医师可结合病理结果和内镜所见,做出病变范围与程度的判断。

(二)证候诊断参照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09,深圳)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19 年)》。

胃脘痛(慢性胃炎)

胃脘痛(慢性胃炎)

胃脘痛(慢性胃炎)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09,深圳)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

主要症状:不同程度和性质的胃脘部疼痛。

次要症状:可兼有胃脘部胀满、胀闷、嗳气、吐酸、纳呆、胁胀腹胀等。

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段,以中老年多见,常反复发作。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全国第二届慢性胃炎共识会议,2006,上海)。

慢性胃炎常见上腹部疼痛,腹胀,早饱,食欲减低,饮食减少,或伴有烧心泛酸等。

症状缺乏特异性,确诊依赖于胃镜及内镜下病理。

(1)内镜诊断浅表性胃炎:内镜下可见红斑(点状、条状、片状)、黏膜粗糙不平、出血点或出血斑、黏膜水肿或渗出。

萎缩性胃炎:内镜下可见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黏膜皱襞变平甚至消失、黏膜血管显露、黏膜呈颗粒状或结节样。

如伴有胆汁反流、糜烂、黏膜内出血等,描述为萎缩性胃炎或浅表性胃炎伴胆汁反流、糜烂、黏膜内出血等。

(2)病理诊断根据需要可取2~5块活检组织,内镜医师应向病理科提供取材的部位、内镜检查结果和简要病史。

病理医师应报告每一块活检标本的组织学变化,对Hp、慢性炎症、活动性炎症、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应予以分级。

慢性胃炎活检显示有固有腺体的萎缩,即可诊断为萎缩性胃炎,不必考虑活检标本的萎缩块数与程度,临床医师可结合病理结果和内镜所见,做出病变范围与程度的判断。

(二)证候诊断参照“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09,深圳)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

1.肝胃气滞证:胃脘胀满或胀痛,胁肋胀痛,症状因情绪因素诱发或加重,嗳气频作,胸闷不舒,舌苔薄白,脉弦。

2.肝胃郁热证:胃脘饥嘈不适或灼痛,心烦易怒,嘈杂反酸,口干口苦,大便干燥,舌质红苔黄,脉弦或弦数。

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临床路径表单

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临床路径表单
□不良反应记录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对治疗反应调整治疗方案
□完成门诊复诊病历
□不良反应记录


医 嘱
门诊医嘱
□进行疾病宣教
□清淡、易消化饮食
□中药汤剂
□中成药
□针灸治疗
□特色疗法
□穴位敷贴
□穴位埋线
□中药足浴
□其他
□必要检查:肝功能、肾功能,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无
□有,原因:
1.
2.
医师
签名
□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复查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医师 签名
时间
年月日
(第4~5个月)
年月日
(第6个月)

要 诊 疗 工 作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维持用药防止疾病反复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对治疗反应调整治疗方案
□特色疗法
□穴位敷贴
□穴位埋线
□中药足浴
□其他
□胃镜、病理组织学复查
□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复查
门诊医嘱
□清淡、易消化饮食
□口服中药汤剂
□中成药
□针灸治疗
□特色疗法
□穴位敷贴
□穴位埋线
□中药足浴
□其他
□胃镜、病理组织学复查
□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复查
病情

慢性胃炎临床路径

慢性胃炎临床路径

慢性胃炎临床路径慢性胃炎临床路径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为胃脘痛(TCD编码:BNP010),西医第一诊断为慢性胃炎(ICD-10编码:K29.502)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09,深圳)、“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09,深圳)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知道原则(2002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全国第二届慢性胃炎共识会议,2006)。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胃脘痛(慢性胃炎)诊疗方案”。

胃脘痛(慢性胃炎)临床常见证候: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寒证、饮食停滞证、胃阴不足证、肝胃郁热证、瘀血停滞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胃脘痛(慢性胃炎)诊疗方案”、“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及“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09,深圳)。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胃脘痛(慢性胃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胃脘痛(TCD编码:BNP010)、慢性胃炎(ICD-10编码:K29.502)的患者。

2、伴有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3天必需检查项目:(1)血、尿、便常规+潜血;(2)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乙肝表面抗原;(3)腹部彩超、心电图(4)胃镜检查,必要时取活检病理学检查;消化道钡餐造影等。

以上检查可在住院前完成,也可在住院后进行。

七治疗方案和药物选择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肝胃不和证:疏肝和胃,理气止痛脾胃湿热证:清热除湿,理气和中脾胃虚寒证:温中健脾,和胃止痛饮食停滞证:消食导滞胃阴不足证:养阴益胃,和中止痛肝胃郁热证:舒肝清热瘀血停滞证:活血化瘀2、针灸治疗:可根据不同证型选用不同的穴位及方法。

慢性胃炎临床路径及表单

慢性胃炎临床路径及表单

慢性胃炎临床路径一、慢性胃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临床诊断为:慢性胃炎(疾病编码ICD-10:K29.502;K29.501;K29.4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2年,上海)》(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实用内科学》(陈灏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4版)。

1.具备反酸、嗳气、上腹饱胀和疼痛等临床症状。

2.胃镜检查提示存在胃炎或X线钡餐检查提示胃炎征象。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2年,上海)》(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实用内科学》(陈灏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4版)。

1.质子泵抑制剂。

2.H2受体拮抗剂。

3.HP检测阳性者行HP根除治疗。

4.胃黏膜保护剂。

(四)标准住院日为7-9日。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高度怀疑慢性胃炎(疾病编ICD-10:K29.502;K29.501;K29.401)。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同级别医院近期内已查项目可自行决定是否取用)(1)血常规、便常规和潜血、尿常规;(2)肝功、肾功、血离子、血糖;(3)Hp感染相关检测;(4)胃镜或消化道钡餐检查(胃镜检查前做乙肝、丙肝等感染性疾病筛查);(5)心电图;(6)胸片;(7)腹部彩超。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血淀粉酶;(2)血型;(3)血脂;(4)胃泌素G17;(5)胃蛋白酶原;(6)肿瘤标记物筛查;(7)凝血功能;(8)血清铁、铁蛋白、叶酸、B12、促红素水平、网织红细胞;(9)上消化道动力学检测;(10)上腹部CT或MRI;(11)内镜下活体病理学检查。

(七)治疗方案的选择。

1.质子泵抑制剂。

2.H2受体拮抗剂。

3.Hp检测阳性者行Hp根除治疗。

4.胃黏膜保护剂。

(八)出院标准。

慢性胃炎临床路径表单

慢性胃炎临床路径表单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4-7 天时间□主要诊疗工作□□住院第1 天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完成病历书写排除胰胆疾病安排完善常规检查住院第2 天□□□□医师查房明确下一步诊疗计划完成医师查房记录做好胃镜检查准备,镜检查联系上级医院行胃□□对患者进行有关慢性胃炎行胃镜检查的宣教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慢性胃炎基本诊疗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慢性胃炎(ICD-10 :K29.502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长期医嘱:长期医嘱:□消化内科护理常规□消化内科护理常规□二级护理□二级护理□流质或软食□软食重□对症治疗□对症治疗□支持治疗□支持治疗点临时医嘱:□血、尿、大便常规+潜血临时医嘱:□次晨禁食医□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血型嘱□心电图、胸片、腹部超声(肝胆胰脾)□其他检查(酌情):血淀粉酶、立位腹平片、X 线钡餐,壁细胞抗体、内因子抗体及血清胃泌素主要□协助办理入院手续护理□入院宣教□基本生活和心理护理工作□静脉抽血□进行内镜检查宣教病情□无□有,原因:□无□有,原因:变异1.1.记录2.2.转诊□无□有,原因:□无□有,原因:记录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时间住院第 3 天主要诊疗工作□□□□医师查房上级医院行胃镜和病理检查观察有无胃镜检查后并发症(如穿孔、出血等)予以药物治疗□□□□□住院第4-7 天(出院日)查房确定能否出院通知出院处通知患者及家属准备出院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将出院记录的副本交给患者若患者不能出院,在病程记录中说明原因和继续治疗的方案长期医嘱:临时医嘱:重点□□□□□□□□消化内科护理常规二级护理软食抑酸治疗保护胃粘膜治疗,抗Hp 治疗对症治疗支持治疗□□出院带药(参见药物治疗方案,疗程2-4 周)门诊随诊医嘱临时医嘱:主要护理工作□□□□复查大便常规+潜血复查血常规基本生活和心理护理观察胃镜检查后患者表现,及时报告如有异常□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交费等事宜□出院指导病情变异记录□无1.2.□有,原因:转诊记录□无□有,原因:□无1.2.□无□有,原因:□有,原因:护士签名医师签名。

慢性胃炎临床路径

慢性胃炎临床路径

慢性胃炎临床路径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为胃脘痛(TCD编码:BNP010),西医第一诊断为慢性胃炎(ICD-10编码:K29.502)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09,深圳)、“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09,深圳)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知道原则(2002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全国第二届慢性胃炎共识会议,2006)。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胃脘痛(慢性胃炎)诊疗方案”。

胃脘痛(慢性胃炎)临床常见证候: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寒证、饮食停滞证、胃阴不足证、肝胃郁热证、瘀血停滞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胃脘痛(慢性胃炎)诊疗方案”、“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及“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09,深圳)。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胃脘痛(慢性胃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胃脘痛(TCD编码:BNP010)、慢性胃炎(ICD-10编码:K29.502)的患者。

2、伴有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3天必需检查项目:(1)血、尿、便常规+潜血;(2)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乙肝表面抗原;(3)腹部彩超、心电图(4)胃镜检查,必要时取活检病理学检查;消化道钡餐造影等。

以上检查可在住院前完成,也可在住院后进行。

七治疗方案和药物选择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肝胃不和证:疏肝和胃,理气止痛脾胃湿热证:清热除湿,理气和中脾胃虚寒证:温中健脾,和胃止痛饮食停滞证:消食导滞胃阴不足证:养阴益胃,和中止痛肝胃郁热证:舒肝清热瘀血停滞证:活血化瘀2、针灸治疗:可根据不同证型选用不同的穴位及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病情评估及相应量表测评
□完善辅助检查
□完成病历书写和病程记录
□签署胃镜检查知情同意书
□向患者或家属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项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上级医师查房,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完成当日病程和查房记录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复查必要的检查项目
□对症处理
出院医嘱
□停长期医嘱
□出院带药
主要
护理
工作
□观察病情变化
□生活及心理护理
□饮食指导
□按时巡视
□观察病情变化
□生活及心理护理
□饮食指导
□按时巡视
□协助办理出院手续
□出院指导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责任
护士
签名
医师
□完成当日病程和查房记录
□完成出院记录
□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门诊随诊
□通知出院




长期医嘱
□内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清淡饮食
□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针灸疗法
□其他疗法
临时医嘱
□复查必要的检查项目
□对症处理
长期医嘱
□内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清淡饮食
□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针灸疗法
□其他疗法
临时医嘱
□心电图、胸部X线片
□腹部超声
□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
□幽门螺杆菌检测
□其他检查项目
长期医嘱
□内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清淡饮食
□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针灸疗法
□其他疗法
临时医嘱
□继续完善入院检查
□对症处理
长期医嘱
□内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清淡饮食
□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针灸疗法
□其他疗法
临时医嘱
□复查必要的检查项目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上级医师查房,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完成当日病程和查房记录




长期医嘱
□内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清淡饮食
□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针灸疗法
□其他疗法
临时医嘱
□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
□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凝血四项
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胃脘痛(慢性胃炎)(TCD编码:BNP010;ICD-10编码:K29.502)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时间:年月日
标准住院日:≤28天实际住院日:天
时间
年月日
(第1天)
年月日(Biblioteka 2~7天)年月日(第8~14天)
□对症处理
主要
护理
工作
□入院介绍、入院评估
□健康宣教
□指导进行相关检查
□饮食指导、心理护理
□护理常规
□完成护理常规
□观察病情变化
□指导胃镜检查前后饮食
□生活及心理护理
□护理常规
□完成护理常规
□观察检查后不适反应及体征
□生活及心理护理
□护理常规
□完成护理常规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责任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年月日
(第15~21天)
年月日
(第22~28天)
年月日
(出院日)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上级医师查房,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完成当日病程和查房记录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上级医师查房,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签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