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劳动者,尊重劳动成果
尊重劳动者尊重劳动成果

多年 已补过73次的睡衣; 身边的
工作人员多次提出给他换一件新
的,他都执意不肯,直到逝世前
珍惜劳动 成果 艰 苦朴素、 是中华民 族的传统
夕,他老人家还是穿着这件补钉 缀补钉的睡衣。在国民经济困难 时期,他老人家首先倡导不吃肉、 不吃水果,常常是几个烤芋头就 是一餐饭,与全国人民同甘共苦。
美德;
香港富豪李嘉诚有一次从酒店出来;准
是中华民 它就会在这个世界上消失,而我给保安
族的传统 100元,他便可以用之消费。我觉得钱可
美德;
以拿去使用,但不能浪费。
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 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 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 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 』朱元璋给 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 韭菜,青菜 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而且 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
劳动最\ 光荣
• 当我们成绩进步时;是谁在为我 们的点滴进步而努力
辛勤劳动的老师
可敬的劳动者
我的榜样;我们可敬的校长
老师同学齐努 力
他们为什么是最 值得我们尊敬和 爱戴的人
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党和政府一直提倡尊重劳动 尊重劳动者;
1988年;邓小平同志接见出席中国工会 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与新疆 的全国劳动模 范黑莉莉亲切握手;
欣赏了以上这些图片;你有 何感受
劳动成果是劳动者用汗水换来的财富;凝结 着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珍惜劳动成果,就 是尊重劳动 尊重劳动人民的具体表现。
小组合作交流:在生活中;存在 哪些浪费劳动成果的现象和行为
家庭生活…… 学校生活…… 社会生活……
这都是不尊重劳动者的行为
考试后的地面
反思:检查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看看自己有
劳动节的反思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者

劳动节的反思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者劳动节的反思: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者劳动节是一个向劳动者致敬的节日,也是一个反思社会关注劳动问题的时刻。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应该思考劳动的价值和意义,珍惜劳动的成果,并尊重每一位辛勤工作的劳动者。
劳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源泉,是每个个体为实现自身价值所进行的付出和努力。
劳动的成果不仅仅指工作岗位上的产出,还包括个人的成长、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繁荣。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忽视了劳动的重要性,将对劳动者的尊重和关注抛之脑后。
首先,我们应该珍惜劳动的成果。
每一份劳动都是通过努力和付出来实现的,不能轻易忽视其背后的辛勤和汗水。
劳动成果的实现意味着个人价值的体现,也是对社会贡献的回报。
我们应该以感恩的心态面对自身的劳动成果,并用其来推动自己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其次,尊重劳动者是一种基本的人文关怀。
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尊严和平等的待遇,无论他们从事的工作是何种性质。
劳动者是社会的建设者和贡献者,他们为社会和他人付出了辛勤的努力。
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权益和劳动价值,给予他们应有的待遇和保障。
尊重劳动者不仅仅是一种道义和伦理的要求,也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石。
此外,我们还应该关注劳动的环境和条件。
劳动者的身心健康是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的重要保障。
我们应该为劳动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并制定合理的劳动制度和政策,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和福利待遇。
同时,应该加强法律法规和监管措施,严惩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行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劳动节的到来,给我们反思和行动的机会。
我们应该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珍惜劳动的成果,并尊重每一位辛勤工作的劳动者。
只有在关注劳动者的基础上,才能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让我们在劳动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不仅仅是放松休憩,更要反思劳动的价值和意义,珍惜劳动的成果,尊重劳动者。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建设一个更美好的社会。
让我们行动起来,为劳动者争取更好的待遇和环境,共同创造一个尊重劳动、珍视劳动成果的社会。
八年级下册《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教案(教科版)

八年级下册《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教案(教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劳动的意义,认识到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源泉。
2. 培养学生尊重劳动者的意识和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劳动的意义:让学生了解劳动是社会进步的驱动力,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基础。
2. 尊重劳动者:教育学生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理解他们的辛勤付出。
3. 珍惜劳动成果:培养学生节约资源、爱护公共财物的意识。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劳动,体验劳动的辛苦与快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意义,树立尊重劳动者的观念,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的习惯。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行动中体验劳动的价值,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感受劳动的辛苦与快乐。
2. 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参与劳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劳动的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
2. 讲解尊重劳动者的原因:分析劳动者在各行各业中的辛勤付出,让学生理解尊重劳动者的必要性。
3. 讲解珍惜劳动成果的原因:教育学生节约资源,爱护公共财物。
4. 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劳动,体验劳动的辛苦与快乐。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在实践活动中的感受,引导他们树立尊重劳动者和珍惜劳动成果的观念。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劳动意义、尊重劳动者和珍惜劳动成果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对尊重劳动者和珍惜劳动成果观念的认同。
3. 实践活动报告: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劳动态度、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作业布置1. 写一篇关于“我眼中的劳动者”的作文,让学生表达对劳动者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2. 制定一个家庭节约计划,让学生在家庭中实践珍惜劳动成果的理念。
八年级下册《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教案(教科版)

八年级下册《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教案(教科版)第一章:理解劳动的意义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劳动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的思想意识。
1.2 教学内容劳动的定义和种类。
劳动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劳动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讨论学生们日常的劳动经历,引发他们对劳动的思考。
讲解:详细讲解劳动的定义、种类及其重要性。
互动:分组讨论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贡献,分享心得。
1.4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参与的劳动经历,并体会劳动的意义。
第二章:尊重劳动者的态度2.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各种劳动者的辛勤付出。
培养学生尊重各类劳动者的良好品质。
2.2 教学内容各类劳动者的辛勤劳动。
尊重劳动者的态度和行为。
2.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图片和故事展示不同劳动者的辛勤工作。
讲解:分析为什么应该尊重劳动者,并列举尊重劳动者的具体表现。
互动: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场景下尊重劳动者的行为。
2.4 作业布置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劳动者,记录他们的劳动过程,并思考如何尊重他们。
第三章:珍惜劳动成果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珍惜劳动成果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
3.2 教学内容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珍惜劳动成果的表现和意义。
3.3 教学步骤引入:讨论资源浪费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资源的价值。
讲解:详细讲解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以及珍惜劳动成果的具体做法。
互动:小组活动,制定节约资源的小计划。
3.4 作业布置让学生在家中实践珍惜劳动成果的行为,并记录下来与同学分享。
第四章:家庭劳动教育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家庭劳动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参与家庭劳动的习惯。
4.2 教学内容家庭劳动的种类和意义。
如何在家庭中实施劳动教育。
4.3 教学步骤引入:讨论家庭劳动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讲解:讲解家庭劳动的种类和意义,以及如何在家庭中进行劳动教育。
互动:分享各自在家庭中的劳动经验。
4.4 作业布置让学生制定一个家庭劳动计划,并在的周内实施。
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

1988年,邓小平同志接见出席中国工 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与新 疆的全国劳动模范亲切握手。
1998年,江泽民同志在视察重庆时,与重庆 钢铁公司的劳动模范、职工代表亲切会面。
在首都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 上,胡锦涛亲切会见全国劳动模范代表。
习近平接见全国劳模
• 全国劳模、五一劳动奖章、三八红旗手、新长征 红旗手......国家设置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各行各 业的杰出劳动者进行表彰。 •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 设置此类活动的意义有哪些?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俭,德之共也,奢,恶之大也。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精打细算,油盐不断。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 恒念物力维艰。
பைடு நூலகம்
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珍惜 劳动成果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美德。
人 均 耕 地 面 积 对 比
(1)大至一国,小至一家,量入为出,勤 俭节约,是重要的理财原则。( ) (2)我国目前已全面实现小康,中国已不 再是发展中国家了。( ) (3)珍惜劳动成果、艰苦朴素是中华民族 的传统美德。( ) (4)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没必要再像过去 那样省吃俭用了。( )
以辛勤劳动为荣, 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 以骄奢淫逸为耻。
资源国情: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 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 大;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 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严峻的资源形势
浪 费 粮 食
包装废弃物重量已 占到固体废弃物的1/3, 体积上则已达1/2,每年 产生4000万吨包装废 物,80%的包装废弃物 与生活垃圾一起被送往 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 而往往被填埋的废品包 装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 年才能分解。
教科版思品八年级下册第十课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

三、应该怎样尊重劳动者?
谁说的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咱们人民有力量-—每天每日工作忙
比一比:看谁说的好
如果没有农民,人们就 没有粮食吃,饿着肚子。
如果没有············
他们是
文明财富的创造者, 幸福生活的缔造者, 社会进步的推动者。
E:\八年级思品\精美动画儿童歌曲 劳动最光 荣 - 56网视频.flv
三、青少年怎样尊重劳动者?
思想:分工各有不同,人 格没有贵贱。 科学家的杰出代表、当代毕
升———王选
态度:平等看待劳动者。 女车 主刁难下跪清洁工_最新论文_新浪播客.flv
行为:珍惜劳动成果。
科学家的杰出代表、 当代毕升———王选
说一说 : 科学家王选的事迹。
“你当清洁工是人民的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 ——刘少奇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尊重和感谢所有的劳动者社会上的珍惜与不珍惜劳动 成果的现象,在反思的过程中指导自己的行为, 能多想想劳动成果来之不易,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努力珍惜劳动成果 3、知识:懂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珍惜劳动成果 就是尊重劳动者。
一、哪些人是劳动者?
你知道他叫什么名 字吗?为什么中央领导 同志会亲切接见他?
1、哭泣的肉包
2、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浪费现象?
3、从国家,个人等角度讨论为什么 珍惜劳动成果?
4、说一段关于劝告勤俭节约或描 写劳动艰辛的名言、诗句。
向天下所有的劳动者学习、致敬!
八年级下册《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教案(教科版)

八年级下册《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教案(教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劳动的意义,认识到劳动者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2. 培养学生尊重劳动者的意识,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劳动的意义:让学生了解劳动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 尊重劳动者:教育学生尊重各类劳动者,理解劳动者的辛勤付出。
3. 珍惜劳动成果:培养学生节约资源、爱护公共财物的意识。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劳动,体验劳动的乐趣和价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意义,学会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
2. 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提高劳动意识。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感受劳动的辛苦和价值。
2.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参与劳动,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劳动者辛勤工作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劳动的思考。
2. 讲解劳动的意义:讲解劳动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3. 讨论尊重劳动者的原因:让学生明白尊重劳动者的意义,培养尊重劳动者的意识。
4. 学习珍惜劳动成果:教育学生节约资源,爱护公共财物。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劳动,如打扫卫生、整理书籍等。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劳动意义的理解程度,是否能认识到劳动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2. 学生对尊重劳动者的态度,是否能尊重各类劳动者,理解劳动者的辛勤付出。
3. 学生对珍惜劳动成果的表现,是否能节约资源,爱护公共财物。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劳动场所,如工厂、农村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艰辛和乐趣。
2. 开展劳动竞赛,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 邀请劳动模范来校讲座,让学生听取劳动者的故事,进一步理解劳动的价值。
八、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包括图片、视频、文字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五课《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教学设计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五课《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是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五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认识到尊重劳动者和珍惜劳动成果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劳动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和认知能力,他们对劳动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没有深入思考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学生可能对劳动产生了一些误解,认为劳动是低人一等的工作,不愿意从事劳动。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实例和案例,引导学生重新认识劳动,理解劳动的价值,并培养尊重劳动者和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到尊重劳动者和珍惜劳动成果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和社会责任感。
3.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在生活中能够主动参与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深刻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到尊重劳动者和珍惜劳动成果的重要性。
2.如何引导学生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积极参与劳动。
五.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劳动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讨论教学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实践教学法: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实例,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准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价值。
3.准备教学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劳动者辛勤工作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劳动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的案例和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劳动的价值。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劳动的看法,讨论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当我们享受幸福生活的时候,是谁 为我们创造了这些物质和精神财富?
在金色的秋天,当人们收获果实时,一定不会忘记春 天的播种、夏天的灌溉。当我们享受物质成果和精神财 富时,我们想到了什么?
干净和谐的校园
连鸽子都喜欢 我们干净的校 园
当我们走在干净的校园里时,你是否会感到 心旷神怡?又是谁为我们打扫的呢?
1959年,在全国群英大会 上,毛泽东同志亲切接见 马恒昌等全国劳动模范。
1999年,在首都庆 祝“五一”国际劳 动节大会上,胡锦 涛亲切会见全国劳 动模范代表。
1998年,江泽民同志在视 察重庆时,与重庆钢铁公 司的劳动模范、职工代表 亲切会面。
一、为什么要尊重劳动者?
1、农民、工人、知识分子……各行各业的劳动 者,都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都是我们幸福生活的缔造者,没有他们的劳 动,就没有我们的幸福生活,也没有社会的 进步和发展,所有劳动者都是最值得我们尊 敬和爱戴的人。 2、我国党和政府历来提倡尊重劳动、尊重劳 动者,我国设立了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五一 劳动奖章等奖项来表彰在各行各业中做出突 出贡献的劳动者。
珍惜劳动 成果、艰 苦朴素、 是中华民 族的传统 美德。
在周总理身上,这样的例子也数 不胜数。1962年夏,周总理到辽宁 省视察工作,刚一住下,他就从口 袋里掏出一张纸,交给负责接待的 同志,说:“上面写的东西都不能 做。”原来,这张单子开着20多种 禁吃的菜名,鸡鸭鱼肉之类都包括 在内。正是这一桩桩、一件件小事, 铸就了他们伟大的人格魅力,使之 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我党我军 光荣传统的化身!
反思:检查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看看自己
有没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视劳动、歧视劳动的思想和行为。如果有, 想办法改正。
劳动最光荣! 劳动者最可敬!
向劳模们学习、致敬!
《拾穗者》 米勒
看了米勒的代表作《拾穗者》,阅读了李绅的《悯农》, 你有何感受? 感受到农民劳动的艰辛,劳动成果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珍 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和劳动人民。
珍惜劳动 成果、艰 苦朴素、 是中华民 族的传统 美德。
香港富豪李嘉诚有一次从酒店出来, 准备上车时,把一枚硬币掉在了地上,硬 币咕辘辘地向阴沟滚去,他便欠下身去追 捡。旁边一位保安见状,立即过来帮他拾 起,然后交到他的手上。李嘉诚把硬币放 进口袋后,再从钱夹里取出100元港币,递 给保安作为酬谢。 为了一元钱却花了100元,这无论从哪 个角度看都是不划算的。有人向李嘉诚问 起这件事情,他的解释:“若我不去捡硬 币,它就会在这个世界上消失,而我给保 安100元,他便可以用之消费。我觉得钱可 以拿去使用,但不能浪费。”
讨论:
饭菜浪费惊人:上海市环保局于做过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 示:80%的消费者表示有过食物剩余现象,仅20%的消费者表示 有适度点餐的意识,28%的消费者表示出外就餐时从不考虑餐后 打包,只有20%的消费者有打包习惯。
2005年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及相关监测机构调查显示,大学 生每学期人均消费支出4819元,其中不包括学习相关费用。沈 阳市统计局公布的沈阳市农民一年的人均纯收入是5050元。如 果把4819乘以2,然后再与5050乘以2对比,数字差为262。这意 味着一个沈阳大学生一个学期的消费接近于一个农民一年的纯 收入,一个沈阳大学生一年的消费约等于一个农民两年的收入。 对于浪费劳动成果的现象、行为,我们应该怎样评价? 有人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就没有必要再像过去 那样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了。 你对这种观点有什么看法?
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 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 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 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朱元璋 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 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 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 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
珍惜劳动成果、艰苦朴素、是中华 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毛主席生前用过的一百多 件日常生活用品中,有一件穿过 20多年、已补过73次的睡衣。身 边的工作人员多次提出给他换一 件新的,他都执意不肯,直到逝 世前夕,他老人家还是穿着这件 补钉缀补钉的睡衣。在国民经济 困难时期,他老人家首先倡导不 吃肉、不吃水果,常常是几个烤 芋头就是一餐饭,与全国人民同 甘共苦。
学生食堂的浪费
水资源的浪费
浪 费 粮 食
欣赏了以上这些图片,你 有何感受?
总结:在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中,所有的 用品都是通过许多劳动者的辛勤劳动生产 出来的,都来之不易。不管浪费什么,都 是对劳动成果的不珍惜,也是对劳动者的 不尊重。
珍惜劳动 成果、艰 苦朴素、 是中华民 族的传统 美德。
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美德不能丢
讨论: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有没有必要再像过去那样艰苦朴素、 勤俭节约了?联系实际,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1)有必要。 (2)这是由我们的国情决定的。我国是资源贫乏的国家, 而且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有很多人的生活并不 富裕,这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和社会现实。我们要更加珍惜劳 动成果,节约资源,勤俭建国。 (3)对于个人,特别是青少年来说,勤俭节约有助于激发 奋发进取的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4)艰苦朴素、勤俭节约集中表现为艰苦创业精神。艰苦 创业精神,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一种思想境界, 无论什么时代,都被人们视为成就事业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 和崇高的美德。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国家。 据统计,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相 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 在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 市存在供水不足的问题,其中缺水比 较严重的城市有110个,全国城市缺水 年总量达60亿立方米。专家预测,中 国人口在2030年将达到16亿的高峰, 届时人均水资源量仅有1750立方米, 中国将成为严重缺水的国家。
欣赏了以上这些图片,你 有何感受?
劳动成果是劳动者用汗水换来的财富,凝 结着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珍惜劳动成果, 就是尊重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具体表现。
小组合作交流:在生活中,存在
哪些浪费劳动成果的现象和行为? 家庭生活……
学校生活……
社会生活……
这都是不尊重劳动者的行为
考试后的地面 学校大门口
\
• 当我们成绩进步时,是谁在为 我们的点滴进步而努力?
辛勤劳动的老师
可敬的劳动者
我的榜样,我们可敬的校长
老师同学齐努 力
他们为什么是最 值得我们尊敬和 爱戴的人?
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党和政府一直提倡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
1988年,邓小平同志接见出席中国工 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与新 疆的全国劳动模 范黑莉莉亲切握手。
你都知道哪些关于珍惜 劳动成果、勤俭节约的名言 警句或者民间谚语?请把它 们积累下来。
名言警句: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 由奢。 3、俭,德之共也,奢,恶之大也。 4、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5、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民间谚语
1、勤俭永不穷,坐食山也空。 2、紧紧手,年年有。 3、精打细算,油盐不断 。 4、饱时省一口,饿时得一斗。 5、细水长流,遇灾不愁。
怎样珍惜劳动成果
盘点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说 一说珍惜劳动成果,我们该怎么做?
家庭生活……
学校生活…… 社会生活……
在家里
在学校
如何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1.以珍惜劳动成果为荣,以浪费劳动成果为耻。 2.尊敬珍惜劳动成果的人,愿意向他们学习。 3.珍惜日常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不损坏,不浪费。 4.见到同学不珍惜劳动成果,加以劝阻。 5.知道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一切用品都是劳动成果,它们 来之不易。 6.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是一种美德,是尊重劳动人民的表 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