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介绍

广西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介绍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南部,地处东经104°28′~112°04′,北纬20°54′~26°24′之间。
与广东、湖南、贵州、云南相邻,并与海南隔海相望,南临北部湾,面向东南亚。
这里地貌类型丰富,有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和弧形山脉等。
其中最高点是梧州市的翠峦山,海拔高度达2178米,而广西的第二高峰是大平山,海拔高度达2044米。
广西地处低纬度地区,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水丰沛。
夏季日照时间长、气温高、降水多,冬季日照时间短、天气干暖。
各地年平均气温在17.5~23.5℃之间。
广西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尤以铝、锡等有色金属为最,是全国10个重点有色金属产区之一。
全自治区发现矿种145种,探明储量的矿藏有97种,其中64种储量居全国前10位,有12种居全国第1位。
此外,广西河流众多,水力资源丰富,境内水资源总量约2377.3亿立方米。
广西海洋资源丰富,大陆海岸线长约1796千米,拥有全国最大面积的红树林,南缘的北部湾不仅是中国著名的渔场,也是世界海洋生物物种资源的宝库。
在人文方面,广西是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境内居住着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世居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为1698万,占自治区常住人口的36%。
这里山川秀丽,风光旖旎,喀斯特地貌分布较广,桂林山水、环江喀斯特、左江花山岩画等风景名胜闻名中外。
同时,广西还是我国近现代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策源地和发生地,如太平天国金田起义、百色起义等。
总之,广西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访和体验。
广西的区位描述

1、地理概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祖国南疆,位于东经104°26'—112°04',北纬20°54'—26°24'之间,北回归线横贯全区中部。
位于全国地势第二台阶中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地处两广丘陵西部,南临北部湾海面。
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山岭连绵、山体庞大、岭谷相间,四周多被山地、高原环绕,呈盆地状,有“广西盆地”之称。
2、经济区位:
广西南临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西南与越南毗邻,东邻粤、港、澳,北连华中,背靠大西南。
广西周边与广东、湖南、贵州、云南等省接壤。
是中国与东盟之间唯一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是中国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是华南通向西南的枢纽,是全国唯一的具有沿海、沿江、沿边优势的少数民族自治区。
广西,美丽的八桂之地。
十万大山的壮美,蕴藏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千百条河流的秀美,形成了无尽的海洋资源;
亚热带雨林气候,孕育了大量珍贵的动植物资源;尤其盛产水果,被誉为“水果之乡”。
3、地位:
1.广西由国内边陲变为国际通道和枢纽。
2.广西将是中国进入中南半岛的桥头堡
3.广西将是东南亚进入中国的门户(中国东盟博览会:博览会以“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共享合作与发展机遇”为宗旨,涵盖商品贸易、投资合作和服务贸易三大内容,是中国与东盟扩大商贸合作的新平台。
南宁作为永久会址)4.广西将是中国与东南亚经贸往来的物流中心(钦州、北海、防城港:广西和中国西部最大的港口——防城港,中国第三大陆地边境出入境口岸——东兴口岸。
)5.广西将是中国与东南亚民间和文化交流的平台(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
关于广西的地理知识

广西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
首府南宁是东盟十国和中国团结合作的聚会地点,素有绿城之美称。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祖国南疆,位于东经104°26'—112°04',北纬20°54'—26°24'之间,北回归线横贯全区中部。
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中国西部资源型经济与东南开放型经济的结合部,在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
全自治区聚居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民族。
中文名称:广西别名:桂行政区类别:自治区所属地区:中国西南下辖地区:南宁,柳州,桂林,贵港政府驻地:南宁电话区号:0771地理位置:104°26'—112°04'E,20°54'N 面积:23.67万平方公里人口:5002万(2008年)方言:南宁白话,壮语,粤语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著名景点:桂林乐满地主题乐园、桂平西山、桂林山水著名高校: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美景的万种风情,靖江王陵与灵渠的辉煌神秘,象山水月的造化奇观!广西公园胜景繁多,莲花瀑布、试剑石、望夫石、磨菇石、仙人床、情人树、海豹采果、人工草坪会使你心旷神贻,流连忘返,别具一格的森林沐浴更会使你充分享受大自然的奥妙。
公园内动、植物种类甚多,有被称为活化石的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植物桫椤(树蕨),花中之王金茶花,还有悠久漫游的千年龟、欢腾的五爪金龙和活泼嬉戏的猴群,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主峰莲花山是桂东南第一峰以及广西北海旅游景点最佳旅游时间全年各个季节来广西都会错过另外一个季节可以得到的收获,而大部分游赏对象在一年四季中各有特色,并无优劣之分。
一般而言,冬季,初春气候不冷,对于北方旅行者是非常舒服的天气,而且可以体会,甚至参与各民族年俗,但此时处于枯水期,像瀑布和溶洞这样的景点也可一观,但肯定不如旺水期时。
另外,冬季时和雨季多阴天,去海边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广西壮族自治区初中地理教案

广西壮族自治区初中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及人口分布。
2. 使学生掌握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主要河流、山脉、湖泊等地形地貌特点。
3. 培养学生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经济状况及旅游资源。
4. 提高学生对我国民族地区的认识,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自然地理特征:气候、地形、植被等。
2. 地理位置:在我国南部,与广东、湖南、贵州、云南等省相邻。
3. 行政区划及人口分布:自治区、市、县等级别,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
4. 主要河流:珠江、红河、桂江等。
5. 山脉:十万大山、大瑶山、九嶷山等。
6. 湖泊:漓江、阳朔、北海等。
7. 民族文化:壮族、汉族、瑶族、苗族等,以及他们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
8. 经济状况:农业、林业、旅游业等。
9. 旅游资源:桂林山水、漓江、黄姚古镇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及人口分布、主要河流、山脉、湖泊等地形地貌特点。
2. 教学难点: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经济状况及旅游资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等。
2. 采用案例分析法,介绍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典型地理现象和特点。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4. 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特色。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及人口分布。
2. 第二课时:介绍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主要河流、山脉、湖泊等地形地貌特点。
3. 第三课时:介绍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经济状况。
4. 第四课时:介绍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旅游资源及发展前景。
5. 第五课时:总结本节课内容,进行测试。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广西壮族自治区初中地理教案

广西壮族自治区初中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主要地形、气候、植被等自然环境特征。
3. 培养学生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民族文化、民俗风情、经济发展等社会环境特点。
4. 提高学生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地域观念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地理位置:介绍广西壮族自治区在我国的南部,与哪些省份相邻,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 地形地貌:讲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主要地形,如丘陵、山地、盆地等,以及地形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3. 气候特点:阐述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气候类型,如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等,以及气候对农业、旅游等产业的影响。
4. 植被资源:介绍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植被类型,如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等,以及植被对生态环境的作用。
5. 民族文化:讲述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主要民族,如壮族、汉族、苗族等,以及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
三、教学方法1. 地图教学:引导学生阅读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图,了解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城市分布等。
2.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自然环境、民族文化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3. 图片展示:展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风景、民俗等图片,增强学生对地域特色的感知。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地理特点、民族文化等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教学准备1.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
2. 相关案例资料。
3. 教学课件。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描述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
2. 学生能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民族文化、民俗风情、经济发展等。
3. 学生能分析自然环境、民族文化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4. 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六、教学内容6. 自然资源:介绍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自然资源,如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等,以及自然资源对当地发展的意义。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介

● 矿产资源
● 广西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尤以铝、锡等有色金属为最,是全国10个重点有色金属产区之一。 自治区发现矿产168种(含亚矿种)中,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128种,约占全国已查明资源储量 矿产的79%;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中,75种资源储量居全国前十位,8种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一 位。在35种战略性矿产中,广西探明资源储量的有30种。
气候
● 广西地处低纬度,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南临热带海洋,北接南岭山地,西延云贵高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和热带季风气候 [3] 。气候温暖,雨水丰沛,光照充足。夏季日照时间长、气温高、降水多,冬季日照时间 短、天气干暖。受西南暖湿气流和北方变性冷气团的交替影响,干旱、暴雨、热带气旋、大风、雷暴、冰雹、 低温冷(冻)害气象灾害较为常见。
● 水资源
● 2020年末,广西共有大型水库60座。全年全区平均降雨量1653毫米。水资源总量2169亿立方米。用水总量 260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8.3%。其中,生活用水减少14.5%,工业用水减少29.5%,农业用水减少1.6%, 生态补水增长0.6%。人均用水量519立方米,比上年下降8.8%。设区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 率97.3%,县级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0.6%。近岸海域22个海水水质监测点水质优良率 95.5%,比上年提高4.6个百分点,四类、劣四类海水占4.5%。
● 土地资源
● 广西土地总面积23.7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5%,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居第9位。山多 地少是广西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山地、丘陵和石山面积占总面积的69.7%,平原和台地占27%,水域面积 占3.3%。耕地面积438.59万公顷(2018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2016年末人均耕地约0.08公顷 (1.20亩)。
【初中地理】初中地理知识点:广西壮族自治区

【初中地理】初中地理知识点: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地处祖国南疆,首府南宁。
广西位于中国华南地区西部,南濒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西南与越南毗邻,从东至西分别与广东、湖南、贵州、云南四省接壤。
广西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在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
区内聚居着壮、汉、瑶、苗、侗等民族,汉语言有粤语、桂柳话、平话等,少数民族的语言有壮语等。
广西境内民族构成:广西壮族自治区主要地理信息:1.广西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山多地少。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四周山地环绕,呈盆地状,盆地边缘多决口,中部和南部多为平地。
2.广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主要特征是夏天时间长、气温较高、降水多,冬天时间短、天气干暖。
3.广西暴雨洪涝灾害频繁。
每当汛期,暴雨等强降水天气,常造成山洪暴发、河水上涨,冲毁、淹没农作物、道路、街道、房屋,冲毁水库、桥梁、电站等设施,引发山体滑波、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4.广西有色金属资源丰富。
5.广西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最著名的是桂林到阳朔的百里漓江风景区,集岩溶风景之大成,素有山水甲天下之美称,为全国四大旅游胜地之一。
壮族:桂林山水甲天下:广西“三月三”:农历三月三广西,到处都是歌的海洋。
人们如过节一般精心打扮,男女青年心怀喜悦向歌墟涌去,河边、山谷、林室都是天然的舞台。
春天的大地,万木复苏,嫩草茸茸,初绽的野花,或白、或紫、或红,争芳斗艳。
这美丽的春色唤起人们的美好情感,欢乐的歌声在空中回响。
歌墟,是壮族人民在特定的时间、地点举行的节目性聚会,它是以对歌为主体的民俗活动。
三月三歌墟是在农历三月三举行的节日歌会。
为了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满足广大壮族群众的热切愿望,198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每年农历三月三为壮族歌节,并在南宁、柳州、桂林等地举行歌节盛会。
三月三歌墟的民俗活动甚为隆重。
节前家家户户准备五色糯饭和彩蛋。
人们摘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饭。
广西壮族自治区介绍ppt

历史背景
先秦至元朝,早在80万年前广西就有原始人类生息了。距 今5万年左右的“柳江人”,属新石器时代晚期。 明清时期,明朝时期,撤销元朝的行省之名,设司、 府 (州)、县(土州)三级区域制。全国划分为13个布政使 司。 民国时期,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于1912年成立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期间,广西沿袭清朝称省,地域与清朝大致相同。 建国后,1949年12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全广西, 设广西省,解放初期设广西省,省会在南宁。
fi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九马画山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
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
欢迎走进山水画之广西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林山水甲天下
• • • •
地理信息 历史背景 旅游望着望花开;只 有划船向莲走,那有莲花跟船来
地理信息
地形:地处中国华南沿海,位于东经 104 ° 26' — 112 ° 04' ,北纬 20°54'—26°24'之间,北回归线横贯全区中部。广西处于被称为 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云贵高原的东南边缘,两广丘陵的西部, 南边朝向北部湾,素有“广西盆地”之称。 气候:广西地处低纬度,北回归线横贯全区中部,属亚热带季风 气候区。广西是中国降水量最丰富地区之一。 资源:广西沿海地区有天然优良港群之称。北部湾鱼类、虾类、 北部湾港口 藻类等海洋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其他盐化工资源,海洋能源资 源,淡水资源也较为丰富。广西壮族自治区矿产资源丰富,种类 繁多,储量较大,是中国 10 个重点有色金属产区之一。北部湾 盆地、莺歌海盆地和合浦盆地三个含油沉积盆地蕴藏丰富的海洋 石油、天然气资源。有色金属矿产凸显表现为,境内已经发现了 锰、铝、锡、铁等145种矿种,现已探明97种的矿藏储量。部分 矿藏储量更是位于世界前列,所以广西亦称“有色金属之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龙节是流传于南北各地的民间节日。此际多雨,传说
广西壮族自治区
地理位置
1 概况
少数民族与语言 简称与所属气温带 漓江
2
旅游景点 ——桂林山水
芦笛岩 饮食口味
3
民族特色
特色小吃 民俗节日
概况
地理位置
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 中国华南地区西部,南濒 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西 南与越南毗邻,从东至西 分别与广东、湖南、贵州、 云南四省接壤。
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桂林市地处低纬度
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漓江风光有山青、水秀、洞 奇、石美“四胜”之誉。从桂林 至阳朔的83公里漓江河段,是漓 江精华,还有“深潭、险滩、流 泉、飞瀑”的佳景,是岩溶地形 发育典型、丰富和集中地带,集 中了桂林山水的精华,令人有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之 感。
芦笛岩
芦笛岩位于桂林市西北 郊,距市中心 5 公里,是一 个以游览岩洞为主、观赏山
少数民族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世居民族有壮 族、汉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 回族、京族、彝族、水族、仡佬族等12个,另有 满族、蒙古族、朝鲜族、白族、藏族、黎族、土 家族等40多个其他民族成分。
语言 粤语、桂柳话、客家话、 壮语等
桂林山水中,以漓江流经阳朔的那一段最为美丽,故而有“桂林山水甲天下, 阳朔山水甲桂林”之美誉。
桂林山水
这里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态;漓江的水, 地处漓江西岸,以盛产桂花、桂树成林而得名。桂 蜿蜒曲折,明洁如镜;山多有洞,洞幽景奇;于 林山水一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而享有“山 是形成了“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山 水甲天下”的美誉,桂林山水包括山、水、喀斯特 水“四绝”。 岩洞、古迹、石刻等等。
广西境内日常饮食主要以清淡为主,但境 内南北亦有些许变化,在桂东南部的梧州、贺
州、南宁、北海、钦州等主要以清淡,在北部
的柳州、桂林等部分地区有吃辣习惯。据旅行 家徐霞客所记载,广西境内由于地理环境的关
系,其早期的饮食已有种食稻谷和蔬菜、腌菜、
饮茶、行酒礼等习惯。
桂林米粉 南宁老友粉Biblioteka 宾阳白切狗梧州龟苓膏 玉林牛巴
苗族跳坡节 龙胜红衣节
分龙节 依饭节 花炮节
火把节 盘王节 放鸟节
苗族芦笙节
每年农历初二至十四就是苗族的跳坡时节,但是最热闹的日子 算是每年的农历九号和十号,也是就居住在桂西山区的苗族人民所 特有的和最盛大的民间传统节日。 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 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 头一天夜里,他们便蒸好面饭,煮好腊肉和辣椒骨,准备好了 是龙分开到各地去行雨的日子。除了汉族,它也是毛南族、 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 赶坡会的食物,天未亮即梳妆打扮,穿上最新最艳丽的服饰。特别 畲族的传统节日。地区不同节日内容也有所不同,人们或祈 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 是未婚的青年男女,更是把自已打扮得大方得体,决意在场上展露 雨、或傩舞、或唱戏拜龙王、或龙舟赛、或演习防火,但是, 产生了新的形式。 风韵而选中如意的心上人。尤其是小伙子更是跃跃欲试,因为,他 都与雨水有关。 们除了在坡场上展露头角外,还有一关过硬的竞技决斗,那就是爬 杆与跳高难度的芦笙舞。
洞内有大量奇麓多姿、
玲珑剔透的石笋、石乳、 石柱、石幔、石花,琳 琅满目,组成了狮岭朝 霞、红罗宝帐、盘龙宝 塔、原始森林、水晶宫、 花果山等景观 。 令游客目不暇接,如同仙境,
水田园风光为辅的风景名胜
区。
被誉为 “ 大自然的艺术之宫 ” 。从唐代起,历代都有游人踪迹,现洞内存历代壁画 77 则。
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