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计算方法
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评定

当试件组数11~19组时,允许有一组最小弯拉强度小于0.85f r,但不得小于0.75f r。
当试件组数大于20组时,其他公路允许有一组最小弯拉强度小于0.85f r,但不得小于0.75f r;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均不得小于0.85f r。
2)试件组数等于或少于10组时,试件平均强度不得小于
1.1f r,任一组强度均不得小于0.85f r。
C.0.3 当标准小梁合格判定平均弯拉强度f cs和最小弯拉强度f min
中有一个不符合上述要求时,应在不合格路段每公里每车道钻
取3个以上φ150mm的芯样,实测劈裂强度,通过各自工程的经验统计公式换算弯拉强度,其合格判定平均弯拉强度f cs和最小
值f min必须合格,否则返工重铺。
C.0.4 实测项目中,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评为不合格时相应分项工程评为不合格。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标准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标准一、前言水泥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其抗弯拉强度是评价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的标准。
二、相关标准目前国内关于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的标准有以下三个:1. GB/T 50081-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 GB/T 50082-2009《混凝土试验方法标准》3. JGJ/T 152-2008《建筑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三、抗弯强度标准1. 定义抗弯强度是指混凝土在受到弯曲荷载作用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2. 测试方法按照GB/T 50082-2009《混凝土试验方法标准》进行测试,测试方法包括梁试件和圆柱试件两种。
其中,梁试件适用于测定混凝土的抗弯强度,圆柱试件适用于测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3. 标准值根据GB/T 50081-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混凝土抗弯强度标准值应为设计强度的0.7倍。
4. 设计强度确定方法根据JGJ/T 152-2008《建筑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中规定的方法进行确定。
其中,设计强度应按以下公式计算:fcd=fck/γc其中,fcd为混凝土的设计强度,fck为混凝土的标准强度,γc为混凝土的安全系数,取值为1.5。
四、抗拉强度标准1. 定义抗拉强度是指混凝土在受到拉伸荷载作用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2. 测试方法按照GB/T 50082-2009《混凝土试验方法标准》进行测试,测试方法包括标准试件和不标准试件两种。
其中,标准试件适用于测定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不标准试件适用于测定混凝土的其他性能指标。
3. 标准值根据GB/T 50081-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应为设计强度的0.7倍。
4. 设计强度确定方法根据JGJ/T 152-2008《建筑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中规定的方法进行确定。
其中,设计强度应按以下公式计算:fcd=fck/γc其中,fcd为混凝土的设计强度,fck为混凝土的标准强度,γc为混凝土的安全系数,取值为1.5。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计算方法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计算方法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江苏淮安专业工程资料造价资料1 目的、适用范围和引用标准本方法规定了测定水泥混凝土抗弯拉极限强度的方法,以提供设计参数,检查水泥混凝土施工品质和确定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加荷标准。
本方法适用于各类水泥混凝土棱柱体试件。
引用标准:CB/T 2611—1992 《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CB/T 3722一1992 《液压式压力试验机》T0551—2005 《水泥混凝土试件制作与硬化水泥混凝土现场取样方法》2 仪器设备(1)压力机或万能试验机:应符合T055l中2.3的规定。
(2)抗弯拉试验装置(即三分点处双点加荷和三点自由支承式混凝土抗弯拉强度与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装置):如图T0558-1所示3 试件制备和养护3.1 试件尺寸应符合T0551中表T0551-1的规定,同时在试件长向中部1/3区段内表面不得有直径超过5mm、深度超过2mm的孔洞。
3.2 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件应取同龄期者为一组,每组3根同条件制作和养护的试件。
4 试验步骤4.1 试件取出后,用湿毛巾覆盖并及时进行试验,保持试件干湿状态不变。
在试件中部量出其宽度和高度,精确至lmm。
4.2 调整两个可移动支座,将试件安放在支座上,试件成型时的侧面朝上,几何对中后,务必使支座及承压面与活动船形垫块的接触面平稳、均匀,否则应垫平。
4.3 加荷时,应保持均匀、连续。
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小于C30时,加荷速度为0.02MPa/s~0.05MPa/s;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30且小于C60时,加荷速度为0.05MPa/s~0.08MPa/ s;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60时,加荷速度为0.08MPa/ s~0.10MPa/s。
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迅速变形时,不得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记下破坏极限荷载F(N)。
水泥混凝土路面弯拉强度控制标准及方法

水泥混凝土路面弯拉强度控制标准及方法摘要:由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来源广、造价低、抗压强度高等优点,作为我国两种主要路面结构之一,广泛用于公路与城市道路中。
但一些水泥混凝土路面投入使用后不久就出现断裂损坏现象,大大缩短了路面使用寿命,致使维修养护费用增加,给社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施工完成后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抗弯拉强度没有达到设计强度标准。
因此,抗弯拉强度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和施工控制最重要的强度指标之一。
基于此,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弯拉强度控制标准及方法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弯拉强度;质量控制引言随着城市建设的持续发展,以前使用的混凝土道路面临着很大的交通压力,其中一些道路开始出现健康问题,而对移动车辆的安全和舒适性的要求也在逐步增加,混凝土道路的清理趋势正在扩大。
道路混凝土路面质量状况研究提供了道路物理质量状况的信息,并为项目设计、施工和维护提供了基本信息和基础。
1设计标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规定:面层板分析应采用弹性地基板理论,混凝土设计强度采用28d弯拉强度,其标准值按照交通荷载等级确定,旧混凝土路面弯拉强度采用实测值。
采用该规范进行水泥混凝土结构厚度设计时,设计标准为车辆荷载、温度应力共同作用下面层板在设计基准期内不产生疲劳断裂,以满足路面结构性能要求条件;在两个作用力最大时不发生极限断裂作为验算标准。
并考虑路面结构重要性和施工变异性二个可靠度因素,即在一定的交通、环境条件下和设计使用年限内满足弯拉强度设计要求的概率。
2水泥混凝土路面弯拉强度控制方法2.1层间组合设计(1)为了保证沥青层与原有混凝土层之间的良好结合,并防止沥青层进一步滑动,原有混凝土涂层层应在沥青层铺设前均匀铣削,厚度不超过1mm。
铣削后清理道路垃圾并用高压水枪清洗。
(2)防污贴剂和玻色纤维的应用是由玻璃纤维、沥青等组成的材料。
它具有抗拉强度高、施工方便、耐高温、防水等优点,可以更好地与混凝土结合。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双击自动滚屏发布者:tmsx 发布时间:2006-12-29 阅读:1030次1 目的、适用范围和引用标准本方法规定了测定水泥混凝土抗弯拉极限强度的方法,以提供设计参数,检查水泥混凝土施工品质和确定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加荷标准。
本方法适用于各类水泥混凝土棱柱体试件。
引用标准:CB/T 2611—1992 《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CB/T 3722一1992 《液压式压力试验机》T0551—2005 《水泥混凝土试件制作与硬化水泥混凝土现场取样方法》2 仪器设备(1)压力机或万能试验机:应符合T055l中 2.3的规定。
(2)抗弯拉试验装置(即三分点处双点加荷和三点自由支承式混凝土抗弯拉强度与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装置):如图T0558-1所示3 试件制备和养护3.1 试件尺寸应符合T0551中表T0551-1的规定,同时在试件长向中部1/3区段内表面不得有直径超过5mm、深度超过2mm的孔洞。
3.2 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件应取同龄期者为一组,每组3根同条件制作和养护的试件。
4 试验步骤4.1 试件取出后,用湿毛巾覆盖并及时进行试验,保持试件干湿状态不变。
在试件中部量出其宽度和高度,精确至l mm。
4.2 调整两个可移动支座,将试件安放在支座上,试件成型时的侧面朝上,几何对中后,务必使支座及承压面与活动船形垫块的接触面平稳、均匀,否则应垫平。
4.3 加荷时,应保持均匀、连续。
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小于C30时,加荷速度为0.02MPa/s~0.05MPa/s;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30且小于C60时,加荷速度为0.05 MPa/s~0.08MPa/ s;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60时,加荷速度为0.08MPa/s~0.10MPa/s。
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迅速变形时,不得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记下破坏极限荷载F(N)。
4.4 记录下最大荷载和试件下边缘断裂的位置。
5 试验结果5.1 当断面发生在两个加荷点之间时,抗弯拉强度按下式计算:式中:——抗弯拉强度(MPa);F——极限荷载(N);L——支座间距离(mm)b——试件宽度(mm);h——试件高度(mm)。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1 目的、适用范围和引用标准本方法规定了测定水泥混凝土抗弯拉极限强度的方法,以提供设计参数,检査水泥混凝土施工品质和确定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加荷标准。
本方法适用于各类水泥混凝土棱柱体试件。
2 仪器设备⑴压力机或万能试验机。
⑵抗弯拉试验装置(即三分点处双点加荷和三点自由支承式混凝上抗弯拉强度与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装置)。
3 试件制备和养护3.1试件尺寸应符合T0551中表T0551-1的规定,同时在长向中部1/3区段内不得有直径超过5mm、深度超过2mm的孔洞。
3.2 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件应取同龄期者为一组,每组3根同条件制作和养护的试件。
试验步骤4.4.1试件取出后,用湿毛巾覆盖并及时进行试验,保持试件干湿状态不变。
在试件中部量出其宽度和髙度,精确至1mm。
4.2 调整两个可移动支座,将试件安放在支座上,试件成型时的侧面朝上,几何对中后,务必使支座及承压面与活动船形垫块的接触面平稳、均匀,否则应垫平。
4.3 加荷时,应保持均匀、连续。
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小于C30时,加荷速度为0.02M Pa/s~0.05M Pa/s;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30且小于C60时,加荷速度为0.05M Pa/s~0.08M Pa/s;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60时,加荷速度为0.08M Pa/s~0.10M Pa/s。
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迅速变形时,不得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记下破坏极限荷载F(N)。
4.4 记录下最大荷载和试件下边缘断裂的位置。
5 试验结果5.1 当断面发生在两个加荷点之间时,抗弯拉强度f按下f式计算:FLbh(T0558-1)= f f2式中:f——抗弯拉强度(M Pa);f F——极限荷载(N);L——支座间距离(mm);b——试件宽度(mm);h——试件高度(mm)。
5.2以3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
3个试件中最大值或最小值中如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则把最大值和最小值舍去,以中间值作为试件的抗弯拉强度;如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值均超过中间值15%,则该组试验结果无效。
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

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
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是指在一定试验条件下,水泥混凝土材料在抗弯破坏时所承受的最大荷载与试验样品截面积之间的比值。
根据中国建筑行业标准《水泥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规定,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的试验结果分为两种:1. 标准立方体试件的弯拉强度标准值:弯拉试验采用标准立方体试件,在试验过程中首先将立方体试件在竖直平面内放置,然后在中央位于承载两点之间施加荷载,直到试件发生破坏。
弯拉强度标准值可计算出试件中性轴到其上下表面的距离和断裂负荷值,按公式计算得出。
2. 圆柱体试件的弯拉强度标准值:弯拉试验采用圆柱体试件,在试验过程中将圆柱体试件在水平平面内放置,然后在试件上沿一条直径线施加荷载,直到试件发生破坏。
弯拉强度标准值可计算出试件中性轴到其上下表面的距离和断裂负荷值,按公式计算得出。
需要注意的是,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的计算与试验条件、试样形状、试验机器等因素有关,因此在进行试验时要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标准,确保所得到的数据正确有效。
水泥混凝土路面抗弯拉强度配合比

合用标准文案报告编号:B检(14)—SJSY-TPB001检验报告委托单位:牡丹江市大东建筑总公司检测项目: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日期:2014 年7月18日中心实验室名称:呼伦贝尔市公路勘探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中心实验室地址: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扎兰屯路71 号邮编: 021008电话:(0470 )3998512水泥混凝土路面抗弯拉强度配合比设计书一、资料说明:原资料 :水泥采用海拉尔蒙西复合硅酸盐(P.C 32.5 )水泥;砂采用海拉尔河砂场中砂,细度模数为 2.87 ,表观密度为;碎石采用哈克南碎石场( 4.75-31.5mm )合成级配,其中:碎石10-20mm 掺量为 40%, 20-40mm 掺量为60%;水采用自来水;原资料检测详见试验报告。
编制依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 及《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02,设计抗折强度 4.5Mpa 中等交通。
二、计算水泥混凝土配制强度(fc)1) fc=fr/1-1.04cv+tsⅹ ⅹ 8%Fc- 配制 28天弯拉强度的均值(Mpa)Fr- 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Mpa)cv- 按表取值s- 无资料的情况下取值8%t-按表取值2)水灰比 (W/C) 的计算()Fs- 水泥实测 28天抗折强度( Mpa)3)查表确定砂率( βs ) = 34%4)确定单位用水量(mwo)依照施工条件出机坍落度宜控制在 1 0― 50mm查表 mwo =170 kg/m35)确定单位水泥用量(mco)C0=(c/w)wo=170/0.44=386 kg/m36 )计算粗集料用量(mgo)、细集料用量(mso)将上面的计算结果带入式中mco+mwo+mso+ mgo=2450βs=mso÷( mso+ mgo)× 100砂( mso)用量为 644 kg/m3,碎石( mgo)用量 1250 kg/m3 ;(1)初步配合比为 :水泥:碎石:砂= 386:1250:644:=1: 3.24 :水灰比=0.4 4(2)调整工作性,提出基准配合比1)计算水泥混凝土试拌资料用量:按初步配合比试拌水泥混凝土拌和物30 L各种资料用量为:水泥=386ⅹ 0.03= 11.58 kg水= 170ⅹ砂= 644ⅹ0.03= 19.32 kg碎石= 1250ⅹ 0.03= 37.50 kg2)调整工作性按初步配合比拌制水泥混凝土拌和物,测定其粘聚性,保水性,坍落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
(江苏淮安专业工程资料造价资料
石峰)
1 目的、适用范围和引用标准
本方法规定了测定水泥混凝土抗弯拉极限强度的方法,以提供设计参数,检查水泥混凝土施工品质和确定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加荷标准。
本方法适用于各类水泥混凝土棱柱体试件。
引用标准:
CB/T 2611—1992 《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
CB/T 3722一1992 《液压式压力试验机》
T0551—2005 《水泥混凝土试件制作与硬化水泥混凝土现场取样方法》
2 仪器设备
(1)压力机或万能试验机:
应符合T055l中2.3的规定。
(2)抗弯拉试验装置(即三
分点处双点加荷和三点自由
支承式混凝土抗弯拉强度与
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装置):
如图T0558-1所示
3 试件制备和养护
3.1 试件尺寸应符合T0551中表T0551-1的规定,同时在试件长向中部1/3区段内表面不得有直径超过5mm、深度超过2mm的孔洞。
3.2 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件应取同龄期者为一组,每组3根同条件制作和养护的试件。
4 试验步骤
4.1 试件取出后,用湿毛巾覆盖并及时进行试验,保持试件干湿状态不变。
在试件中部量出其宽度和高度,精确至l mm。
4.2 调整两个可移动支座,将试件安放在支座上,试件成型时的侧面朝上,几何对中后,务必使支座及承压面与活
动船形垫块的接触面平稳、均匀,否则应垫平。
4.3 加荷时,应保持均匀、连续。
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小于C30时,加荷速度为0.02MPa/s~0.05MPa/s;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30且小于C60时,加荷速度为0.05 MPa/s~0.08MPa/ s;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60时,加荷速度为0.08MPa/s~0.10MPa/s。
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迅速变形时,不得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记下破坏极限荷载F(N)。
4.4 记录下最大荷载和试件下边缘断裂的位置。
5 试验结果
5.1 当断面发生在两个加荷点之间时,抗弯拉强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
——抗弯拉强度(MPa);
F——极限荷载(N);
L——支座间距离(mm)
b——试件宽度(mm);
h——试件高度(mm)。
5.2 以3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
3个试件中最大值或最小值中如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则把最大值和最小值舍去,以中间值作为试件的抗弯拉强度;如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值均超过中间值15%,则该组试验结果无效。
3个试件中如有一个断裂面位于加荷点外侧,则混凝土抗弯拉强度按另外两个试件的试验结果计算。
如果这两个测值的差值不大于这两个测值中较小值的15%,则以两个测值的平均值为测试结果,否则结果无效。
如果有两根试件均出现断裂面位于加荷点外侧,则该组结果无效。
注:断面位置在试件断块短边一侧的底面中轴线上量得。
抗弯拉强度计算精确到0.01MPa。
5.3 采用l00mm×l00mm ×400mm非标准试件时,在三分点加荷的试验方法同前,但所取得的抗弯拉强度值应乘以尺寸换算系数0.85。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60时,应采用标准试件。
6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要求检测的项目名称、执行标准;
(2)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产地;
(3)试验日期及时间;
(4)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及编号;
(5)环境温度和湿度;
(6)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值;
(7)要说明的其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