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问题与对策

车辆工程技术162理论研究 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战略规划不仅是经济发展的蓝图,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挥棒”,能够引导经济向更为科学、稳定的方向发展,所以提升对战略规划的重视度十分关键,做好这方面的研究意义重大。
1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1.1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含义 为了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性,在较长的时间,依据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估量,对区域经济发展各方关系进行分析,对其达到的目标、指导思想、经历阶段、解决的重点内容等所必须采取对策的总决策和总规划。
1.2 区域经济战略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兼顾全局原则。
区域经济战略规划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性,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性,所以必须要兼顾整体利益,以大局为重。
第二,发挥优势原则。
我国地域面积较广,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地势特征、气候特征等,自然资源、自然条件、文化习俗等都不相同,所以在发展区域经济、制定战略规划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地区的差异性,对地区优势进行科学运用,这样才可以取得更好的效益。
第三,效益原则。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目的在于取得地区经济效益,合理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规划和布局,能够以更少的投入取得更大的收益。
1.3 区域经济发展中做好战略规划的重要意义 第一,能够从全局为区域经济发展明确方向、确定思路、做好引导。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是站在区域经济总体发展形势、发展方向基础上制定的,是对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行详细分析和探究之后制定的规划,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操作性,能够为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指导。
通过战略规划的制定,可以结合区域经济的现实发展情况为其明确发展思路,这就能够使区域经济发展更为稳定有序、有规范的参考依据,从而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提升。
第二,能够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性。
通过结合区域经济的现实发展情况进行战略规划的制定,能够及时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检验,明确区域经济的现实发展是否与规划相符合,是否存在问题,或者存在不足等,通过这些分析和探究,能够及时发现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缺陷,从而及时解决这些缺陷,促进区域经济整体发展成效的提升。
区域经济战略与区域规划

2019/11/12
区域经济战略与区域规划
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三)需求量评价 • 根据各类资源的数量,与现行的需求进行对比,
可以反映资源供应情况和资源丰、歉程度。 • 对于丰富的资源,可以作为区际交流的资本,对
于缺乏的资源,可以通过区外的输入来获取。
2019/11/12
区域经济战略与区域规划
2019/11/12
区域经济战略与区域规划
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二)具体目标 • 在具体的发展战略制定过程中,一般用下列具体
指标来综合反映效益和公平目标。 • (1)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的总量、人均量,
国民生产总值总量、人均值的增长速度。 • (2)工农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的总量、人均量,
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四)综合评价
• 综合评价一般采取位次评价法,即评价一个地区某类资源 在全国或大的区域内所处的地位。
2019/11/12
区域经济战略与区域规划
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概念
(三)出口替代战略 • 出口替代战略,主要含义是发展面向出口的产品,
用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来代替农矿产品的出口,并 利用劳动力价格低的优势,以廉价的产品打开国 际市场。 • 出口替代的类型很多。有的国家以增加本国出口 农矿产品的加工深度为主,有的以加工外来原料 为主的来料加工型为主。依据加工深度的不同, 可将出口替代分为初级出口替代和高级出口替代 两种。初级出口替代是指以发展一般技术水平较 低的消费品为主的替代战略;高级出口替代是指 以发展高档耐用消费品、机械设备、电子仪器等 为主。一般来说,各国都有一个从初级出口替代 向高级出口替代转化的过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十二章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

第二节 21世纪的区域经济学将进一步综合 和分化
综合与分化是现代科学发展的两大趋势。 一、区域经济学的综合性将进一步加强 二、区域经济学将进一步分化
第十二章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区域规 划
第三节 区域经济学对区域经济运行的作用将 进一步增强
一、区域经济理论对产业新选择的作用 (一)经济增长源泉的变化 (二)区域经济产业部门的新选择 二、区域经济理论对地区国有企业改革的作用 (一)国有企业发展新经济的优势 (二)对区域国有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 三、区域经济理论对解决地区就业问题的作用 (一)劳动力转移的模式 (二)劳动力部门转移的国际经验 (三)解决就业问题的途径是发展高薪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第十二章区域经济发展 战略与区域规划
2020/11/28
第十二章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区域规 划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概念
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含义 (一)综合性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二)部门(产业)发展战略
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 区域性 预见性 综合性 可操作性
第十二章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区域规 划
(一)产业结构的确定 (二)重点产业的选择
第十二章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区域规 划
五、政策建议与战略设计
六、案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类型
(一)处于待开发阶段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二)处于成长阶段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三)处于成熟或发达阶段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战
略
第十二章区域经济发展战与区域规 划
第十四章 区域投资环境和地区形 象塑造
第十二章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区域规 划
第一节 区域投资环境
一、区域投资环境的含义
(一)投资 (二)投资环境:指存在于受资区域内,能够影响企业生产经
孙久文《区域经济学教程》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区域经济学教程》(第二版) Textbook of Regional Economics孙久文叶裕民编着资料整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1.区域: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
2.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广义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3. 区域开发:是指一定的开发主体对特定区域的自然、经济、技术、文化、社会等各种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在保持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谐统一的前提下,求得最大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简答题1、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区域经济发展(2)区际经济关系(3)区域经济政策。
2、区位理论(一)古典区位理论1、农业区位论2、工业区位论3、运输区位论(二)现代区位论1.市场区位论。
区位论对市场因素的研究,标志着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转化。
市场区位论产生于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这一学派的主要观点是:产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尽量将企业布局在利润最大的区位。
2.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的基本要点为:(1)一个区域的发展必须有自己的核心,它拥有若干大小不同的城镇。
(2)各级中心地及其市场区在一个完整网络系统中形成大小不同的层层六边形,各级中心位于六边形的中心或边的中心与顶点上。
(3)不同规模的中心地提供不同种类的服务,较小中心地提供需要较低门槛人口水平的服务,较大中心地能维持需较多门槛人口水平的服务设施。
(4)同一等级的两个相邻中心地之间的距离相等,级别越低,相邻两个中心地间的距离越短。
(5)不同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采取三种模式分布。
3.区位经济学。
廖什于l940年出版了《区位经济学》一书。
研究了区域平衡理论、发展了工业区位理论、经济区理论与市场区位理论等。
3、现代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第一部分: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包括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区域产业结构、区域产业17布局、区域空间结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和区域开发理论等。
区域分析与规划

• •
•
• • • • • •
二、城镇化水平预测 (一)城镇化水平的定义 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二)区域总人口增长预测 从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方面预测。 (三)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动预测 主要预测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状况。 (四)区域城镇化水平预测 城镇化水平预测可采用时间序列趋势预测、自下而上预 测和剩余劳动力转化法。
•
• • • • • •
•
•
四、人口与社会经济条件 (一)人口和劳动力 区域人口的变动、人口密度与分布、人口素质和劳 动力结构变化等 (二)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 各种经济指标和三次产业发展变化情况。 (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交通、通讯、供水供气等情况。 (四)教育和科技情况 中小学入学率、大学生人数、科技人员数量等
•
(三)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的规划思路 1.自上而下的城镇总人口分配。 2.自下而上的城镇规划人口汇总。 3.数据调整平衡,确定等级规模规划方案。 4.分析论证,揭示规划实现后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 构的新特点。
• •
•
•
• • •
• •
•
• •
•
三、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规划和城市经济区划分 (一)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的地域差异 我国各省市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进 程差异很大,在城镇体系空间布局上表现为两大方 面的差异:一是因发展水平不同而导致空间布局演 化的阶段性差异;二是受区域资源、环境、生产力 布局影响而形成的空间布局类型差异。 1.城镇体系空间布局发展的阶段 一般情况下,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的发展过程可以划 分为四个阶段: (1)低水平均衡阶段。 (2)极核发展阶段。 (3)集聚-扩散阶段。 (4)高水平网络化发展阶段。
•
•
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政策

区域发展战略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做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决策。
是对区域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以及实现总目标、总任务的关键性决策所作的全局性、长远性和方向性的谋划。
它的核心是要解决区域在一定时期的基本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
区域发展战略属国家和地区最高层次的规划和高层次的宏观决策。
区域发展战略具有全局性、长期性(l0年以上)、系统性(六大要素)、稳定性、政策性(指导性和约束性)、层次性(多个层次,整体战略和子战略)的特征。
区域发展战略的特征:全局性、客观性、长远性、系统性(区域是一个巨系统、区域发展战略包括六大战略要素,也是一个系统)、稳定性(不能随意变动)、政策性(带有一定的指导性和约束性)、层次性(区域的层次性,对解决不同层次的问题,应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
整体战略和分地区、分行业、分部门的子战略,各个子战略服从于整体战略)。
区域发展战略的内容:包括总体发展战略、部门发展战略和地区发展战略。
总体发展战略是指区域整体的发展战略,包括战略方针、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战略布局和战略措施六大战略要素。
部门发展战略是指区域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部门的发展战略。
地区发展战略是指区域的次一级区域的发展战略,既要考虑地区本身发展的要求,又要考虑与区域总体发展战略的衔接。
总体发展战略要注意处理好与上一级区域发展战略的关系,与平行区域、本区域内发展战略的关系。
部门发展战略具有专业性、从属性、交叉性、同步性。
地区发展战略既要考虑地区本身发展的要求,又要考虑与区域总体发展战略的衔接。
区域发展战略的分类:可分为经济发展战略和空间开发战略两大部分。
经济发展战略包括经济总体发展战略和部门、行业发展战略等内容。
经济总体发展战略通常把发展指导思想、远景目标和分阶段的目标、产业结构、主导产业、人口控制目标、各产业的比例和发展方向作为谋划重点。
部门发展战略主要是明确各部门的发展方向、远景目标、重点建设项目和实施政策。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学-区域规划的概念及内容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学-区域规划的概念及内容一、区域规划的概念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规划是人们以思考为依据,安排其行为的过程。
规划与计划近义,经常被替换和混用。
许多国家把区域规划称为区域计划。
规划与计划一样,通常兼有两层含义:一是描绘未来,规划是人们根据现在的认识对未来目标和发展状态的构想;二是行为决策,即实现未来目标或达到未来发展状态的行动顺序和步骤的决策。
任何一个区域,不论它地处发达富裕的城市地区,还是位居贫穷落后的边远山区;不论是在高原沼泽,还是在荒漠草地,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和可能达到的发展目标都不是唯一的。
一个地区工农业生产布局和城市发展规划也有各种不同的方案可供选择,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方案,可以出现许许多多的状态和空间景象。
区域规划就是要在多种方案的比较和选择中确定适合规划区域未来的发展目标和经济建设的总体蓝图。
由此而言,区域规划就是人们根据现有的认识,对规划区域的未来设想和理想状态及其实施方案的选择过程。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国民经济建设的物质载体。
地区的生产布局,地区的国民经济建设与土地利用密切相关。
国民经济建设项目的空间布局与土地利用的安排不能分割。
因此,从规划工作的实质而言,区域规划实际上就是对区域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进行全面的、综合的总体部署。
正是由于经济建设布局与土地利用紧密相关的缘故,所以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区域规划与地区性的国土规划两个概念互相通用。
例如,在德国、英国、俄罗斯等国称为区域规划的工作,在日本、朝鲜等国却称为国土规划,法国则称为领土规划。
区域规划是一个区域比较长远而全面的发展构想,是描绘区域未来经济建设的蓝图。
区域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规划区域的发展条件,从其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出发,明确规划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总体建设,包括土地利用、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环境保护等方面作出总体部署,对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建设项目进行统筹安排,并提出实施政策。
12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

区域规划的制定原则
• 1.发挥优势; • 2.兼顾全局; • 3.效益原则;
概要与思考题
• • • • 区域发展战略 区域规划 区域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如何选择区域主导产业? 评价河北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河北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3)确定区域的空间结构
• 第一,确定区域经济增长中心。选择具有一定的人口 规模和经济规模、具有先进的经济和服务管理体系、 具有完善基础设施的城市作为这种中心。区域经济增 长有一个从单中心向多中心过渡的过程。 • 第二,协调中心城市与外围吸引区域的关系。加快实 现中心城市的现代化,通过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组织生产综合体,促进城乡经济有机结合,促进城市 经济和技术向农村渗透和扩散,促进农村与城市的协 调发展。 • 第三,确定区域的发展轴和发展带。区域经济发展轴 是指规划区域经济聚集的主要轴线,该区域的经济增 长中心应当位于这些发展轴上;发展带是指由一定的 交通、通讯和能源供应线构成的带状区域,是规划区 域未来发展和产业聚集的重点地区。
• 产业结构选择 • 重点产业选择的标准:专业化程度;产出值占地区比 重;产业关联产值;产业规模。 • 如何确定重点产业:根据地区资源情况;根据地区市 场情况;根据产业发展空间;根据市场选择。
• 为什么根据上述原则选择主导产业?试说说你们当地 主导产业与当地资源、市场情况有什么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 (一)区域协调发展政策 (二)区域合作政策
四、区域创新政策 (一)区域创新政策的作用领域 (二)区域创新政策的主要手段
第三节 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
一、地方政府的区域经济利益主体地位
二、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职能 (一)制定区域经济增长的目标 (二)开发自然资源 (三)完善经济运行机制 (四)调节各种经济活动 (五)做好扶贫工作
(区域规划方案报告的写作,有多种多样的体例, 以土地利用规划的写作为范例)
第十三章 区域经济政策
第一节 区域经济政策的概念和作用
一、区域经济政策的概念 (一)区域经济政策的基本内涵
(二)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 稳定发展经济、高效配置资源、公平分配收入
(三)区域经济政策的必要性 (四)区域经济政策的手段
第二节 地区形象塑造
一、地区形象与地区形象塑造 (一)地区形象
(二)地区形象塑造
二、地区形象塑造的性质和内涵 (一)地区形象塑造是地区经济发展环境的客观反映 (二)地区形象塑造是地区形象的扩大和延伸 (三)地区形象塑造是区内与区外关系的集中反映 (四)地区形象塑造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集中反映
三、地区形象塑造的功能和地位 (一)地区形象塑造的功能 (二)地区形象塑造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中
二、区域经济政策的作用
调节资源配置 加快区域经济的要素流动 调整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 促进国际区域经济合作 加快区域社会发展,振兴文化、教育和科技
三、区域经济政策的适用地区 (一)重点发展区域
(二)“问题”区域
第二节 区域经济政策的类型
一、区域财政金融政策 (一)区域财政政策 (二)区域货币政策 (三)区域转移支付政策
二、21世纪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区域经济学在 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得机遇
第二节 21世纪的区域经济学将进一步综合 和分化
综合与分化是现代科学发展的两大趋势。 一、区域经济学的综合性将进一步加强
二、区域经济学将进一步分化
第三节 区域经济学对区域经济运行的作用将 进一步增强
一、区域经济理论对产业新选择的作用 (一)经济增长源泉的变化 (二)区域经济产业部门的新选择 二、区域经济理论对地区国有企业改革的作用 (一)国有企业发展新经济的优势 (二)对区域国有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 三、区域经济理论对解决地区就业问题的作用 (一)劳动力转移的模式 (二)劳动力部门转移的国际经验 (三)解决就业问题的途径是发展高薪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略
第三节 区域经济规划
区域经济规划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具体 安排,是战略思想的细化。
一、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区域规划的性质及特点 (二)区域规划的制定原则 (三)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
二、制定区域经济规划的一般程序 (一)制定规划的阶段
(二)制定规划的方法
(三)案例:区域经济规划方案报告的写作体例
•
3、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9.71 2:09:34 12:09S ep-207-Sep-20
•
4、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 错儿。 12:09:3 412:09: 3412:0 9Monday, September 07, 2020
•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 ,自胜 者强。 20.9.72 0.9.712 :09:341 2:09:34 Septe mber 7, 2020
第十二章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概念
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含义 (一)综合性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二)部门(产业)发展战略
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 区域性 预见性 综合性 可操作性
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模式与类型 (一)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二)进口替代战略 (三)出口替代战略 (四)工业赶超战略 (五)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战略
第十四章 区域投资环境和地区形 象塑造
第一节 区域投资环境
一、区域投资环境的含义
(一)投资 (二)投资环境:指存在于受资区域内,能够影响企业生产经
营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一切企业外部因素的总称。
二、区域投资环境研究的内容
(一)经济环境 (二)政治法律环境 (三)社会文化环境
三、区域投资环境评价的方法 (一)投资环境因素分析法(因素打分法) (二)投资环境的系统评价法
• OVER.THANKS!
•
1、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9. 720.9.7 Monda y, September 07, 2020
•
2、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 人谈话 。12:0 9:3412: 09:3412 :099/7/ 2020 12:09:34 PM
四、区域产业结构的确定和重点发展产业的选择 确定产业结构和选择重点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战 略的中心任务。
(一)产业结构的确定
(二)重点产业的选择
五、政策建议与战略设计
六、案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类型
(一)处于待开发阶段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二)处于成长阶段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三)处于成熟或发达阶段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战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区域定位 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目标体系 (一)总目标 (二)具体目标 (三)分阶段、分区域、分产业发展目标
三、区域资源、条件评价 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条件进行评价,主 要应在下列几方面进行:
(一)绝对量评价 (二)平均量评价 (三)需求量评价 (四)综合评价
•
6、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 泥块一 样任意 揉捏。 2020年 9月7日 星期一 下午12 时9分3 4秒12: 09:3420 .9.7
•
7、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20 20年9 月下午1 2时9分 20.9.71 2:09Se ptembe r 7, 2020
的地位
四、地区形象塑造的基本原则
五、地区形象塑造的主要内容 (一)区域定位 (二)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设计 (三)地区意识的确立 (四)区域信息标志的确立
第十五章 区域经济学发展展望
第一节 21世纪区域经济学发展的机会与挑战
一、21世纪经济全球化为时间范围内区域经 济学的发展赢得又一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