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第五章工业废水好氧处理-生物膜法50

合集下载

水的好氧生物处理方法

水的好氧生物处理方法

水的好氧生物处理方法
好氧生物处理是一种常见的水处理方法,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以及地表水净化等领域。

通过利用特定的微生物,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实现水体的净化和环境的改善。

好氧生物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和固定化生物膜法。

活性污泥法是将污水与含有大量微生物的活性污泥进行接触和反应,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污染物氧化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

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处理效果稳定等优点,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得到广泛应用。

固定化生物膜法是将微生物固定在生物膜上,形成高浓度的微生物附着层,通过微生物在生物膜上的代谢作用,将有机污染物分解为无害物质。

固定化生物膜法具有生物膜对水质的稳定性好、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等特点,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此外,好氧生物处理方法还可以结合其他工艺进行联合处理,如好氧-厌氧处理工艺。

该工艺利用好氧条件下的微生物将有机污染物氧化分解,然后将产生的中间产物进一步在厌氧条件下进行处理,最终实现有机污染物的全面去除。

总体来说,好氧生物处理方法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为无害物质,具有处理效果好、工艺相对简单等优点。

合理应用好氧生物处理方法将有助于改善水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污水生物处理原理

污水生物处理原理

污水生物处理原理引言概述:污水生物处理是一种通过利用微生物来降解和去除污水中有机物质的方法。

它是一种环保、高效的处理方式,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工业废水处理系统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生物处理的原理,包括生物降解、好氧处理、厌氧处理、生物膜法和生物吸附等五个部份。

一、生物降解1.1 微生物的作用:微生物是污水生物处理的核心,它们通过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质分解为无机物质,如水和二氧化碳。

1.2 降解过程: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进入生物反应器后,被微生物附着并分解为较小的有机份子。

这些份子随后被微生物吸收并进一步分解,最终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1.3 适宜条件:生物降解需要适宜的温度、pH值和氧气供应。

温度普通控制在20-35摄氏度,pH值保持在6-8之间,氧气供应则通过通入空气或者搅拌来实现。

二、好氧处理2.1 好氧生物反应器:好氧处理是指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进行的生物处理过程。

常用的好氧生物反应器包括活性污泥法和浮游生物膜法。

2.2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通过将污水与活性污泥混合,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

在好氧环境下,微生物通过吸附、降解和氧化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

2.3 浮游生物膜法:浮游生物膜法是将微生物附着在载体上,形成生物膜,利用生物膜上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

与活性污泥法相比,浮游生物膜法具有更高的降解效率和更小的体积。

三、厌氧处理3.1 厌氧生物反应器:厌氧处理是在缺氧或者无氧条件下进行的生物处理过程。

常用的厌氧生物反应器包括厌氧池和厌氧滤池。

3.2 厌氧池:厌氧池是一种封闭的反应器,通过控制氧气供应来创造缺氧或者无氧环境。

在厌氧环境下,一些特殊的厌氧微生物可以降解有机物质,产生甲烷等实用产物。

3.3 厌氧滤池:厌氧滤池是一种结构简单的反应器,通过滤料上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

厌氧滤池具有较高的降解效率和较低的能耗。

四、生物膜法4.1 生物膜的形成:生物膜法是一种通过在载体上形成生物膜来降解有机物质的方法。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

29.03.2021
编辑课件
21
2. 生物滤池(i)
• 生物滤池是以土壤自净原理为依据,在污水灌溉 的实践基础上,经较原始的间隙砂滤池和接触滤 池而发展起来的人工生物处理技术,已有百余年 的发展史。
• 污水长时间以滴状喷洒在块状填料层的表面上, 在污水流经的表面上会形成生物膜,待生物膜成 熟后,栖息在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即摄取流经污水 中的有机物作为营养,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
3.1适应冲击负荷能力强
• 微生物主要固着于填料表面,微生物量比活性污泥法 要高得多,因此对污水水质水量的变化引起的冲击负 荷适应能力较强。即使短时间中断进水或工艺遭到破 坏,反应器的性能也不会受到致命的影响,恢复起来 较快,因此适用于处理高浓度难降解的工业废水。另 外,生物膜反应器还可以处理BOD5低于50~60mg/L 的进水,使出水BOD5降到5~10mg/L,这是活性污泥 法无法做到的。
29.03.2021
编辑课件
9
3.2反应器内微生物浓度高
• 单位容积反应器内的微生物量可以高到活性污泥法 的5~20倍,因此处理能力大,一般不建污泥回流系 统;生物膜含水率比活性污泥低,不会出现活性污 泥法经常发生的污泥膨胀现象,能保证出水悬浮物 含量低,因此运行管理也比较方便。
29.03.2021
29.03.2021
编辑课件
17
– 4.6 生物厚度及活性
• 生物膜的厚度要区分总厚度和活性厚度,生物膜中的扩散 阻力(膜内传质阻力)限制了过厚生物膜实际参与降解基 质的生物量。只有在膜活性厚度范围(70~100nm)内, 基质降解速率随膜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生物膜为薄层膜 时,膜内传质阻力小,膜的活性好。当生物膜厚度增大时, 基质降解速率与膜的厚度无关。各种生物膜法的适宜的生 物膜厚度应控制在159nm以下。随生物膜 厚度增大,膜内 传质阻力增加,单位生物膜量的膜活性下降,已不能提高 生物池对基质的降解能力,反而会因生物膜的持续增厚, 膜内层由兼性层转入厌氧状态,导致膜的大量脱落(超过 600nm即发生脱落),或填料上出现积泥,或出现填料堵 塞现象,从而影响生物池的出水水质。

生物膜法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生物膜法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生物膜法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一个挺重要的问题——生物膜法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这个技术听起来可能有点陌生,但它可是污水处理界的“老将”,历史悠久,效果显著。

首先得说说什么是生物膜法。

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微生物在特定载体上生长形成的生物膜,通过其代谢活动去除水中的污染物。

这个过程就像是给污水找个“家”,让微生物在里面安家落户,然后慢慢消化掉那些有害的东西。

听起来是不是挺有意思的?那么,生物膜法为什么能这么厉害呢?咱们来详细看看。

生物膜法的核心是微生物,这些小家伙们可不是吃素的,它们有的擅长吸附重金属,有的专攻有机物,还有的能分解氮磷等营养盐。

这样一来,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就能找到它们的“克星”,被一点点地消灭掉。

而且,生物膜法的好处还不止这些。

它对环境的影响小,能耗低,还能减少污泥产生。

想想看,要是我们的污水处理过程既环保又高效,那岂不是一举两得?再来说说实际应用。

生物膜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废水处理中,比如化工、制药、食品加工等行业。

在这些场合,生物膜法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能够应对各种复杂的水质状况。

举个例子,假设有个化工厂的废水里有很多难降解的有机物和重金属。

这时候,生物膜法就能派上用场了。

微生物在生物膜上忙碌起来,它们不仅能够分解有机物,还能把重金属变成无害的物质排出去。

这样一来,废水就变成了清澈见底的水,再也不会对环境造成威胁了。

当然了,生物膜法也不是万能的。

它的运行成本可能会比一些其他方法高一些,但考虑到它能带来的环境和经济效益,这点投入还是值得的。

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生物膜法也在不断进步,未来可能会有更多惊喜等着我们。

生物膜法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可是个顶梁柱,它不仅能帮我们解决污染问题,还能保护环境、节约能源。

虽然它可能不像某些高科技那样光鲜亮丽,但它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可是一点都不含糊。

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起这个老朋友,让它继续在我们生活中发光发热。

最新5.2 第五章工业废水好氧处理-生物膜法50

最新5.2 第五章工业废水好氧处理-生物膜法50
20
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计算与设计
一般原则:
• 一般采用有机负荷法进行设计;
• 有机负荷最好通过试验确定,处理城市污水 时可采用1.0~1.8kgBOD5/m3.d;
• 废水在池中的水力停留时间不应小于1.0h (按填料体积计算);
• 进水BOD5浓度过高时,应考虑出水回流;
12.02.2021
21
设计计算
12.02.2021
29
生物转盘的主要特征
① 节能,运行费用低; ② 生物量多,适应性强,出水水质较好; ③ 生物膜上生物的食物链长,污泥产量少,为活
性污泥法的1/2左右; ④ 管理简单,操作稳定可靠,无噪音; ⑤ 受气候影响较大,顶部需要覆盖,需要保暖; ⑥ 占地面积较大,投资较高。
12.02.2021
15
② 曝气装置设在填料底部
常用形式: 鼓风曝气系统
进水槽 填料
出水槽 曝气管
特点:可充分利用池容,填料间紊流激烈,生物
膜更新快,活性高,不易堵塞;但检修较困难。
12.02.2021
16
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填料
• 填料是微生物的载体,其特性对池中生 物量、氧的利用率、水流条件和废水与 生物膜的接触反应情况等有较大影响;
氧气的比重,再除以氧气在空气中所占 比例,再除以曝气器氧的利用率,得出 每天所需供气量,除以24h,再除以60得 到每分钟所需的空气量,根据空气量和 压头来确定风机型号。
• 根据气水比来确定,这是经验方法。
12.02.2021
24
池深的确定
• 池深(H) H = h0 + h1 + h2 + h3
5.2 第五章工业废水好氧处理生物膜法50
主要的生物膜法有:

生物膜法处理污水

生物膜法处理污水

生物膜法处理工业废水摘要:目前化工产业的发展十分迅速,但随之而来的化工污染状况也十分严重,化工废水成分复杂、水质水量变化大,随着国家对其处理达标要求越来越严格,其处理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生物膜法是与活性污泥法平行发展的一种污水处理技术方法,实质是使细菌类微生物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类的微型动物附着在滤料或某些载体上,并在其上形成膜状生物污泥,即生物膜。

生物膜法是土壤自净过程的人工强化,主要去除废水中溶解性的和胶体状的有机污染物,同时对废水中的氨氮还具有一定的硝化能力。

生物膜法在处理工业废水中有着广泛应用。

关键词:生物膜,废水,净化生物膜法是属于好养生物处理的方法,它是将废水通过好氧微生物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在载体填料上生长繁殖形成的生物膜,吸附和降解有机物,使废水得到净化的方法。

根据装置的不同,生物膜法可分为生物滤池、生物转盘、接触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等四类。

在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废水处理中,其中应用最多的是接触氧化法。

一、生物膜法的机理1、生物膜法的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生物膜法却一直未被人们重视,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生产中最早采用的生物膜法构筑物是以碎石为填料的滴滤池。

碎石的比表面积小,能够为微生物附着生长的表面积小,因而滴滤池的负荷不可能很大,使其占地面积较大,卫生状况也不好。

50年代,由于塑料工业的发展以及塑料填料引入生物膜处理系统,使生物膜法出现了许多具有重要意义的发展。

因此,出现了许多新型的生物膜法设备。

20世纪70年代末,为强化生物膜法反应器中的传质,流化床系统被引人生物膜处理中,称为生物流化床。

生物流化床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待点,又称为半生物膜和半悬浮生长系统。

2、生物膜法的基本流程下图为生物膜法处理系统的基本流程:废水经初次沉淀池后进入生物膜反应器,废水在生物膜反应器中经需氧生物氧化去除有机物后,再通过二次沉淀池出水。

图1-1生物膜法基本流程3、生物膜净化污水的机理(1)、 生物膜的构造特征 生物膜(好氧层+兼氧层+厌氧层)+附着水层(高亲水性)。

污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生物处理法

污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生物处理法
➢ 外观及特性:外观呈黄褐色,易于沉淀分离, 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20-100cm2/1me),尺寸 0.02-0.2mm,比重1.002-1.006之间,含水率99%。
组成:主要由菌胶团细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组成 的微生物群体。还含有一些无机物、分解中的有机物 和微生物自身代谢残留物。 • 原理:由污水中繁殖的大量微生物凝絮而成的绒絮 状泥柱,具有很强的吸附和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能力。
3.污泥的最终处理 • 肥料 • 焚烧 • 填地或充作筑路材料
微生物处理发酵工业废水的展望
• 直接厌气处理; • 有机废水生产酵母蛋白饲料; • 光合细菌处理发酵工业潜力巨大,作为饵
• 一般污泥处理的费用约占全污水处理厂运行费用 的20%~50%。
(一)污泥的脱水与干化 :污泥在浓缩池内静止 停留12~24小时,体积缩小为原污泥体积的1/3。
(二)污泥消化: 1.厌氧消化:将污泥置于密闭的消化池中,利用
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产生沼气 2.污泥好氧消化:利用好氧和兼氧菌,在污泥处
理系统中曝气供氧,微生物分解生物可降解的 有机物(污泥)及细胞原生质。
(七)pH值:对水体生物生长有较大影响,也直接影 响水处理工艺及装置的选用。
(八)大肠菌群数:是指单位体积水中所含的大肠菌 群的数目,单位为个/L,它是常用的细菌学指标。
污水处理技术
污水处理流程 污水处理方法分类及其原理
污水处理流程
一级处理:主要是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的固体污 染物质,物理处理法中的大部分用作一级处理。 经一级处理后的污水,BOD只能去除30%左右。
• S菌氧化乙醇产生H2 • MOH:以H2为氢供体还原CO2产生甲烷
第三阶段--产甲烷
乙酸物 简 丙酸 单

生物膜法资料

生物膜法资料

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一种利用生物膜中的微生物来处理废水的技术。

生物膜是一种生物学屏障,由微生物聚集在一起形成,形成一种薄膜状的结构。

在污水处理领域,生物膜法已经被广泛应用,其原理是通过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将有机废物和氮、磷等物质转化为无害的终产物。

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生物膜中的微生物附着在载体表面,通过对废水中的有机物和其他污染物进行降解和转化。

生物膜中的微生物通常包括细菌、真菌和原生生物等,它们通过代谢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无害的物质,并同化其中的营养物质用于生长繁殖。

生物膜法的应用领域生物膜法广泛应用于各种废水处理工艺中,包括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生活污水处理以及农村污水治理等领域。

通过构建不同种类的生物膜反应器,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污水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实现高效、节能、环保的废水处理效果。

生物膜法的优势相比传统的废水处理方法,生物膜法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生物膜法能够高效降解有机物,对COD和BOD等指标的去除效果显著。

其次,生物膜法具有稳定性强、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等特点。

此外,生物膜法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可以降低废水处理过程中的能耗和运营成本。

生物膜法的发展趋势随着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利用的要求不断提高,生物膜法在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未来,生物膜法将继续发展壮大,技术不断创新,应用范围逐步扩大。

同时,生物膜法与其他污水处理技术相结合,形成多元化、综合化的废水处理系统,实现更加高效、环保的废水处理效果。

综上所述,生物膜法作为一种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具有显著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不断研究和创新,生物膜法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为改善水环境质量发挥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水装置; • 普通生物滤池-固定式布水装置; • 高负荷生物滤池和塔式生物滤池-旋转
布水装置
2019/8/28
39
固定式布水装置
2019/8/28
40
旋转布水器
2019/8/28
41
4、排水系统
• 作用是收集、排出处理后的废水和保证 良好的通风。
• 由渗水顶板、集水沟池表面积的20%;渗水 顶板的下底与池底之间的净空高度一般 应在0.6m以上,以利通风,一般在出水 区的四周池壁均匀布置进风孔。
30d
生物膜的成熟
2019/8/28
4
5.2.2.3 生物膜的更新与脱落
1) 厌氧膜的出现:
• 生物膜厚度不断增加,氧气不能透入的 内部深处将转变为厌氧状态;
• 好氧膜是有机物降解的主要场所,一般 厚度为2mm。
2) 厌氧膜的加厚: 3) 生物膜的更新:
2019/8/28
5
生物膜的性质:
• ① 高度亲水,存在着附着水层; • ② 微生物高度密集:各种细菌以及微型
费用少。
2019/8/28
10
5.2.4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
•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 与生物滤池之间的生物膜法处理工艺; 又称为淹没式生物滤池。
2019/8/28
11
基本原理与特点
• 基本工艺流程
生物接触氧化池
进水
初沉池
二沉池
出水
2019/8/28
空气

回流污泥
剩余污泥
12
主要特点
2019/8/28
35
(1) 普通生物滤池的滤料:
① 有碎石、卵石、炉渣等;
② 滤料的粒径为2540mm,承托层的粒径为 70100mm;
③ 滤料要尽量均匀,以提高孔隙率;
④ 滤料的粒径愈小,比表面积愈大;但粒径过 小,孔隙率降低,滤料层易被生物膜堵塞;
⑤ 滤 料 的 孔 隙 率 45% 时 , 比 表 面 积 65100
29
生物转盘的主要特征
① 节能,运行费用低; ② 生物量多,适应性强,出水水质较好; ③ 生物膜上生物的食物链长,污泥产量少,为活
性污泥法的1/2左右; ④ 管理简单,操作稳定可靠,无噪音; ⑤ 受气候影响较大,顶部需要覆盖,需要保暖; ⑥ 占地面积较大,投资较高。
2019/8/28
30
5.2.6 生物滤池工艺
2019/8/28
34
2、滤料
滤料是生物膜赖以生长的载体,其特性: ① 有大的表面积,有利于微生物的附着; ② 能使废水以液膜状均匀分布于其表面; ③ 有足够大的孔隙率,使脱落的生物膜能随
水流到池底,同时保证良好的通风; ④ 适合于生物膜的形成与粘附,且不被微生
物分解,不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⑤ 有较好的机械强度,不易变形和破碎。
• 填料高度一般为3.0m, • 填料层上部水层高约为0.5m, • 填料层下部布水区的高度:
为0.5~1.5m (考虑检修);
2019/8/28
14
① 曝气装置与填料分设
特点:填料区水流稳定,有利于生物膜的生长,
但冲刷力不够,生物膜不易脱落。
2019/8/28
15
② 曝气装置设在填料底部
常用形式: 鼓风曝气系统
2019/8/28
42
5.2.7 生物流化床工艺
• 70年代开发的新型生物膜法处理工艺。 • 以比重大于1的细小惰性颗粒如砂、焦
碳、陶粒、活性炭等为载体。 • 废水以较高的上升流速使载体处于流化
状态;生物固体浓度很高,传质效率也 很高,是一种高效的生物处理工艺。
2019/8/28
43
载体颗粒流化原理
活率较高;
• ②出现寡毛虫、昆虫类,食物链长; • ③污泥产量比活性污泥系统低。 (3) 能够存活世代时间较长的微生物
有利于硝化作用的进行。
2019/8/28
9
5.2.3.2 处理工艺方面的特征
• (1) 对水质、水量变动又较强的适应性; • (2) 剩余污泥的沉降性能良好,易于固液
分离; • (3) 能够处理低浓度污水; • (4) 不需污泥回流,易于维护运行,运行
• 分为硬性填料、软性填料、半软性填料 弹性填料、组合填料及球状悬浮型填料 等。
2019/8/28
17
软性填料
2019/8/28
半软性填料 18
弹性填料 2019/8/28
组合填料
19
蜂窝填料
2019/8/28
球状悬浮型填料
20
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计算与设计
一般原则:
• 一般采用有机负荷法进行设计;
动物,形成了有机污染物—细菌—原生 动物-后生动物的食物链。
2019/8/28
6
5.2.3 生物膜法的工艺特点
5.2.3.1 微生物方面的特征 (1) 微生物种类多样化: 相对稳定的环境,相对较长的SRT
丝状菌可大量生长,无污泥膨胀之忧; 线虫类、轮虫类等微型动物出现的频率较高; 藻类及昆虫类也会出现; 生物膜上的生物:类型广泛、种属繁多
• 主要净化功能是依靠滤料表面的生物膜 对废水中有机物的吸附氧化降解作用。
2019/8/28
33
生物滤池的构造与组成
• 生物滤池一般主要由池体、滤料、布水装置、排 水系统等四部分组成 。
1、池体 • 圆形、方形、矩形池体;
• 有孔洞的池壁有利于滤料的内部通风,但在冬季 易受低温的影响;
• 池壁高于滤料0.5m; • 在寒冷地区,需考虑防冻、采暖或防蝇措施。
• 载体颗粒的流化,是由于上升的水流( 或水流与气流)所造成的。
• 一般可以有以下三种状态: 1) 固定状态; 2) 流化状态; 3) 流失状态 。
2019/8/28
44
生物流化床的工艺类型
根据供氧方式、脱膜方式及床体结构等的 不同,可分为:
• 两相生物流化床; • 三相生物流化床。
2019/8/28
• 有机负荷最好通过试验确定,处理城市污水 时可采用1.0~1.8kgBOD5/m3.d;
• 废水在池中的水力停留时间不应小于1.0h (按填料体积计算);
• 进水BOD5浓度过高时,应考虑出水回流;
2019/8/28
21
设计计算
• 有效容积(即填料体积)V:
V Q(Si Se) LvBOD5
m2/m3。
2019/8/28
36
(2) 高负荷生物滤池的滤料:
• ①卵石、石英砂、花岗岩等,以表面光滑的 卵 石 为 好 ; 粒 径 较 大 , 为 4070mm , 承 托 层 70100mm,孔隙率较高,可以防止堵塞和提 高通风能力;
• ②塑料滤料:如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丙 烯等;形状有波纹板式、斜管式和蜂窝式等 。
2019/8/28
2
5.2.2 生物膜的结构
5.2.2.1 形成生物膜的前提条件: • 起支撑作用、供微生物附着生长的载体;
(生物滤池-滤料;接触氧化-填料;生 物流化床-载体) • 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 作为接种的微生物。
2019/8/28
3
5.2.2.2 生物膜 的结构
生物膜的形成
氧气的比重,再除以氧气在空气中所占 比例,再除以曝气器氧的利用率,得出 每天所需供气量,除以24h,再除以60得 到每分钟所需的空气量,根据空气量和 压头来确定风机型号。
• 根据气水比来确定,这是经验方法。
2019/8/28
24
池深的确定
• 池深(H) H = h0 + h1 + h2 + h3
式中: h0—超高,一般取0.5m; h1—填料层上部水深,一般为0.4~0.5m; h2—填料高度,一般为3.0m; h3—填料至池底的高度,在0.5~1.5m之间。
2019/8/28
26
5.2.5 生物转盘工艺
生物转盘净化机理图
2019/8/28
27
生物转盘的净化原理
• 随着转盘的旋转,盘上附着水层通过空 气时,由空气供氧。
• 转盘上附着的生物膜上生长有大量短丝 状菌,对有机物进行降解。
• 盘转动时产生的剪切力使过厚的生物膜 从盘面剥落,脱落的生物膜由沉淀池去 除。
2019/8/28
37
(3) 塔式生物滤池的滤料:
• 多采用质轻、比表面积大和孔隙率高的 人工合成滤料;
• 比表面积为100220m2/m3,孔隙率大于 94%。
• 其特点有:质量轻、强度高、耐腐蚀、 比表面积和孔隙率都较大,但造价较高 ,初期投资较大。
2019/8/28
38
3、布水装置
• 目的是将废水均匀地喷洒在滤料上。 • 主要有两种:固定式布水装置、旋转式
的运行资料来确定。
• 城市污水或类似的工业废水,浓度低,可 生化性好,t=0.8~1.2h;
• COD<500mg/L t=3~4 h
• COD<1000mg/L t=10~14 h
2019/8/28
23
曝气量的确定
• 根据BOD5值的大小来确定,比较合理。 • 去除每kgBOD5需氧1~1.5kg氧气,除以
2019/8/28
7
生物膜和活性污泥中出现的微生物在类型、种属和数量的比较
种类
泥法
膜法
种类
泥法
膜法
细菌
++++
++++
轮虫
+
+++
真菌
++
+++
线虫
+
++
藻类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