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花城版音乐五下第1课歌曲红星歌-教案

花城版音乐五下第1课歌曲红星歌-教案一. 教材分析《红星歌》是一首充满革命热情的歌曲,选自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五年级下册。
歌曲以激昂的旋律和简洁有力的歌词展现了红军长征的壮丽画面,表达了人民对红军的热爱和崇敬之情。
歌曲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题鲜明,节奏强烈,展现出红军的英勇和坚韧;第二部分旋律抒情,表达了人民对红军的深情祝福;第三部分再现了第一部分的主题,强调了歌曲的中心思想。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理解和感受简单的音乐情感,具备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不太了解,因此在教学中需要穿插相关的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歌曲。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学唱《红星歌》,感受红军长征的英勇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使学生能够理解歌曲的结构和情感变化,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一些生僻字和难唱的旋律。
2.理解歌曲的历史背景和情感内涵。
3.学会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歌曲的历史背景和情感内涵。
2.运用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学生跟随模仿。
3.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4.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和听觉材料。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歌曲《红星歌》的乐谱和歌词。
2.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红军长征的历史图片和视频。
3.准备录音机、音响等教学设备。
4.安排课堂上的合唱练习场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红星歌》的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引导学生讨论歌曲的主题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乐谱,让学生观察歌曲的结构和旋律特点。
讲解歌曲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讲解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注意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小学音乐教案五年级下册(广州花城版)全册教案

教案课程:拉起手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拉起手》,《来吧,来踢球》。
2.“声音的模拟与表现”,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现模仿足球场上热烈沸腾的气氛。
3.“练练你的听辨力”,辨别三拍子与二拍子的音乐。
听辨《大路歌》开头的节奏,感受朝鲜民歌《思乡》的旋律走向。
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用自信、有感染力的歌声表现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2、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用自制音源表现足球场上的热烈气氛,并对音源有一个新的认识,真正体会生活是音乐的源泉。
3、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分辨二拍子及三拍子的音乐,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线。
教学过程(一)学唱《拉起手》、《来吧,来踢球》课前放《拉起手》和《来吧,来踢球》,营造热烈的气氛。
1、听、议:听教师或录音机范唱,议一议歌曲表现的情绪。
2、听唱学歌曲:歌曲《拉起手》其重难点在切分节奏加跨小节连线,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较难掌握,可用拉手上下摆动的动作体验这个节奏型。
歌曲《来吧,来踢球》曾在1988年世界儿童音乐节中获奖,是一首脍灸人口的歌曲。
重难点在衬词3、律动、表演:根据歌曲情绪,分组律动表演《拉起手》和《来吧,来踢球》,突出运动的特点,想方设法让学生动起来。
(二)声音的模拟与创造,即兴创作1、课前布置学生回家寻找可表现足球场景的音源,打击乐、哨子、彩球、表现该类场景的音乐等等。
2、欣赏图片:足球场上的精彩画面以开拓学生的思路。
分组表演,表现啦啦队的呐喊助威,也可表现足球入门时的狂欢。
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乐器或音源将自己心中的场景用音乐表现出来。
3、即兴创编歌曲,音符不限,调式不限,能表现出热切期盼进球的情绪即可。
(三)听辨练习1、听辨节拍,引导学生用律动的方式体验两首歌曲的节拍,如《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用身体左右摆动体验三拍子的强弱规律,用踏步体验《婚礼进行曲》的二拍子音乐的特征。
2、听辨节奏型:先拍教材中的两条节奏,再听辨。
3、听辨旋律线:听歌曲《思乡》,用手臂画出音的高低进行的线条,感受旋律进行的特点。
(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下册《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教学设计

(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下册《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打起手鼓唱起歌》是一首富有民族特色的歌曲,选自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下册。
歌曲以手鼓为伴奏,旋律欢快,节奏明快,表现了草原牧民的幸福生活。
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第一乐段节奏自由,富有舞蹈性;第二乐段节奏规整,旋律优美。
通过学唱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了一定的认知和理解,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
他们喜欢富有节奏感和生动形象的乐曲,对于民族音乐也有一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草原文化和手鼓伴奏较为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以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草原文化和手鼓伴奏,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学会演唱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并能用手鼓为歌曲伴奏。
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了解手鼓的基本演奏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对手鼓伴奏的感知和协调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草原文化和手鼓伴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示范法:教师用手鼓为学生示范,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演奏方法和技巧。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手鼓伴奏和演唱练习,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4.视听结合法:结合歌曲欣赏,让学生感受歌曲的美感和民族特色。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手鼓乐器,确保每组学生都有机会练习。
2.准备草原文化和手鼓伴奏的相关资料,如图片、视频等。
3.准备教学PPT,展示歌曲旋律和歌词。
4.准备录音机或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录音。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介绍草原文化和手鼓伴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手鼓的演奏方法和技巧。
2.呈现(5分钟)教师用手鼓演奏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节奏。
随后,展示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
花城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教案

花城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二部合唱《阿里山的姑娘》。
2.了解多声部合唱的基本概念。
3.学习歌曲演唱技巧,发扬民族音乐文化。
教学重点1.二部合唱歌曲的演唱。
2.歌曲的节奏、音调和感情表达。
教学难点1.二部合唱歌曲的重点掌握。
2.多声部合唱的基本概念的学习。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调制。
2.多声部合唱。
教学过程:1.讲解调制的概念和作用。
2.听取已经准备好的两组音乐作品,感受调制的变化和多声部合唱的试图。
3.对比不同调的音色特点,体会音乐情感。
4.听取经典的合唱作品,了解多声部合唱的基本概念和音效效果。
5.多群体分组,排练并展示一首《晴天》的多声部合唱。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阿里山的姑娘。
2.歌曲演唱技巧。
教学过程:1.听取《阿里山的姑娘》的原版唱片,了解歌曲的情感和旋律特点。
2.温习歌曲的歌词和节奏。
3.总结歌曲演唱的技巧和方法。
4.多群体分组,排练并展示一首《阿里山的姑娘》的二部合唱。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爵士鼓伴奏技巧。
2.音乐文化。
教学过程:1.了解爵士鼓的基本构造和演奏方法。
2.多群体分组,学习爵士鼓的基本鼓点。
3.听取摇滚乐、爵士乐、电子音乐的经典作品,了解音乐文化的发展历程。
4.探究民族音乐的意义和突出特点。
5.多群体分组,创作、排练并展示一首融入民族音乐元素的合唱作品。
教学总结通过三节音乐课的教学,学生们在掌握二部合唱《阿里山的姑娘》的基础上,了解了多声部合唱的基本概念、歌曲演唱的技巧,以及民族音乐的文化内涵,拓展了音乐知识和文化视野,提升了综合素质。
花城版五年级音乐教案4篇

花城版五年级音乐教案4篇花城版五年级音乐教案篇1活动目标:1、认真倾听音乐,感受音乐的形象。
2、学会看图谱,通过图谱理解音乐。
3、感受音乐的同时喜欢根据自己的想象作出动作。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1、录音机、磁带《狮王进行曲》2、图谱活动过程:1、谈话进入主题今天是狮子大王的生日,你们听他来了!2、请幼儿完整性的欣赏一遍《狮王进行曲》提问:在音乐里你听到了什么(幼:有狮子在叫。
)3、教师用故事讲述自己听后的感受4、分段欣赏,请幼儿说说每段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并欣赏图谱的同时用动作表现出音乐。
①第一段:喇叭吹响②第二段:狮王进场③第三段:狮王高兴的吼叫④第四段:狮王与小动物们一起跳舞庆祝(提示幼儿有哪些动物出现)⑤第五段:狮王大吼把小动物们都吓跑了5、幼儿完整的欣赏音乐花城版五年级音乐教案篇2活动目标:1、感知动态画面的内容,尝试听辨音乐快乐、悲伤的情绪变化,并用相应的动作表现。
2、喜欢参与音画同构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快乐。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布置森林场景、小鸟头饰、动画片片段剪辑《快乐的小鸟》活动过程:一、以《小鸟飞》音乐律动入室。
二、倾听音乐,引导幼儿展开联想,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提问:你们听到什么样的音乐这段音乐象什么三、引导幼儿欣赏消音动画片,讲述动画片的内容:(1)第一段:小鸟在干什么它是怎样跳的(2)第二段:小鸟们在做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四、进一步引导幼儿尝试听辨快乐、悲伤的音乐,并与相应的动画片进行匹配。
(1)第一段音乐适合哪段动画片为什么(2)第二段音乐适合哪段动画片为什么五、引导幼儿创编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1)鼓励幼儿创编鸟飞、鸟跳的动作,表现快乐的音乐(2)鼓励幼儿创编小鸟伤心的表情、动作,表现悲伤的音乐六、引导幼儿讨论,教育幼儿要爱护鸟类,不要伤害小鸟:为什么快乐的小鸟会变得那么悲伤花城版五年级音乐教案篇3教学内容:欣赏:“落水天”“雨中曲”“雷鸣电闪波尔卡”“第六(田间)”歌曲:“水花花、泥巴巴”“水中”第一课“水花花、泥巴巴”教学目的1、用活泼、跳跃地情绪来学唱歌曲“水花花、泥巴巴”,体验雨中跑着勇敢的小娃娃。
花城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花城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的美。
2. 利用音乐游戏、音乐故事等,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参与意识。
知识与技能:1. 掌握简单的乐理知识,如音符、节拍、音阶等。
2. 学会演唱本册歌曲,并能够用乐器演奏。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学会演唱本册歌曲。
2. 掌握简单的乐理知识。
教学难点:1. 音乐节奏的把握。
2. 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音乐游戏、音乐故事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3. 教学内容1. 学习歌曲:让学生聆听、学唱歌曲,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等。
2. 乐理知识:讲解音符、节拍、音阶等基本乐理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
4. 实践环节1. 演唱歌曲:组织学生进行演唱,纠正发音、节奏等问题。
2. 演奏乐器:指导学生用乐器演奏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音乐知识。
四、课后作业1. 演唱歌曲:让学生回家后演唱所学歌曲,加强记忆。
2. 练习乐理知识:让学生练习音符、节拍、音阶等基本乐理知识。
3. 欣赏音乐:让学生欣赏其他优秀音乐作品,提高音乐素养。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演唱比赛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努力进步。
(花城版)五年级下册音乐《儿童歌曲蓝精灵》音乐教学设计

(花城版)五年级下册音乐《儿童歌曲蓝精灵》音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儿童歌曲蓝精灵》是一首富有童趣和活力的歌曲,选自花城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材。
歌曲以蓝精灵这一经典动画形象为主题,歌词简单易懂,旋律欢快,富有节奏感。
通过学唱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感受音乐的韵律美,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同时,歌曲中的蓝精灵形象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歌曲。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和简单的乐器演奏技巧。
然而,部分学生在音乐节奏感和音准方面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歌曲。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儿童歌曲蓝精灵》的歌词和旋律。
2.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音准,提高他们的歌唱技巧。
3.通过学唱歌曲,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韵律美,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4.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综合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儿童歌曲蓝精灵》的歌词和旋律。
2.教学难点:音乐节奏感和音准的把握,以及歌唱技巧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运用音乐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音乐知识和技巧。
3.分组教学法: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团队协作,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4.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培养学生的歌唱技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儿童歌曲蓝精灵》的乐谱和歌词。
2.准备录音机、音响等播放设备。
3.准备乐器,如钢琴、吉他等,用于教学伴奏。
4.准备教学课件,包括图片、动画等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动画片段或图片,介绍蓝精灵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播放歌曲《儿童歌曲蓝精灵》,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韵律和节奏。
花城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精选9篇)

花城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精选9篇)花城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精选9篇)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翻开新的一页,不如为接下来的教学做个教学计划吧。
那么教学计划要怎么写才能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花城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欢迎阅读与收藏。
花城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新课标新课改精神,培养学生一定的音乐技能,尤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认谱、识谱的能力。
二、基本情况分析我担任五年级教学,这些学生都很喜欢上音乐课,但是不喜欢学习乐理知识,误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课,而且这些歌曲可以是书本上的,也可以是现在流行的。
还有的同学讨厌教师教谱,一唱谱就想睡觉的感觉。
再加上五年级时期的学习阶段有一个承上启的作用。
三、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有八个单元,后面还有选唱选听的歌曲共四首。
每一课都有一个主题,每课都包含“演唱”、“聆听”“创编活动”等内容。
在教材中还增加了读谱唱歌、二声部合唱比例增大,难度提升了许多。
在本册中,歌曲难度、篇幅相对加大,歌曲内容较广,让学生体会不同的生活,感受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音乐风格。
通过学习合唱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相互合作的能力。
音乐常识有:节拍的学习,小节、小节线、终止线、反复记号的学习,以及了解音乐家贺绿汀的故事。
教材中的音乐童话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展现的机会,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整册教材展现了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音乐特色,使学生感受各种不同的魅力,更加热爱民族文化。
四、教学目标:1、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关注并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2、提高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
3、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进群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能力。
4、学习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
5、能够主动地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并从中享有乐趣。
五、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1、唱歌:(1)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齐唱或合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音乐教案
第1课闪闪的红星
第一课时:
《红星歌》
(一)、组织教学:
1、放一首进行曲,学生进教室;(让学生初步感受进行曲的特点)
2、师生问好!
(二)、综合训练: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你们看这是谁?(张嘎)小嘎子今天不打鬼子了,他想带领我们大家去认识几个小英雄。
出发之前,小嘎子有几个问题要考考大家!
小嘎子:(屏幕上出现声音)同学们!打鬼子不光要勇敢,还要有聪明的头脑;今天我先来考考大家:(出示节奏图)只要打对这条节奏图就能继续前进了;朋友们。
加油啊!
2/4X•XXXX—XXXX—
红星闪闪放光彩,
X•XXX•XXXXXX—
红星灿灿暖胸怀。
生:(1)自由练习节奏。
(2)重点指导。
(3)齐奏。
(4)指名打节奏。
(5)按节奏读歌词。
(6)唱(教师弹一句学生唱一句)。
(把歌曲中的难点节奏提前拿出来,带领学生正确的读,为下面歌曲的学习降低了难度。
同时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克服困难。
)
三、新歌学唱:
1、分别出示王二小、刘胡兰、海娃、潘冬子人物图片,你们认识他们吗?谁来讲一讲他们的故事?(生积极发言)(看看学生对这些小英雄的实际到底了解多少,这部分只是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学生不知道的教师做简短的说明!)
2、观看电影《闪闪的红星》片段。
(给学生直观的享受)
嘎子(屏幕后的声音):看这个小英雄,身穿军装,肩扛钢枪多么威武呀!他就是有名的潘冬子!
教师:简介人物及历史背景。
潘冬子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的一首插曲也被人们广为传唱。
(放录音《红星歌》)
(因为大家对嘎子这一人物比较了解,所以通过嘎子的介绍引入潘冬子这个小英雄的形象,但是在这里一定要让同学们分清嘎子和潘冬子各属于哪个历史时期的人物;强调战争岁月里,涌现出无数优秀的少年儿童,他们不仅机智勇敢,而且从小就立志干大事,电影《闪闪的红星》里塑造的少年潘冬子更是坚定地跟着党走的典范。
)
3、放录音,说说这首歌曲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录音,能够更加细致的体会歌曲的意境,表达的思想内容;让学生从速度、力度、情绪、思想等方面去了解作品,加深对作品的印象。
)4、再次听录音,请同学们划着拍来听;(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通过划拍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
5、教师范唱。
6、教师弹一句学生唱一句。
7、学生跟着录音唱。
8、请同学们唱自己喜欢唱的那一句。
9、找小老师教唱。
10、歌曲的处理分析:
1)听一遍录音,让学生谈谈歌曲的情绪。
完整地演唱歌曲,注意表现音乐雄壮的气氛。
你了解《红星歌》的真正含义吗?
2)“〉”重音记号(简单说明),当看到有重音记号的地方我们就握拳来重打拍,大家来试一试;大家齐唱。
(重音记号的说明不必单独拿出来讲解,只是在歌曲的处理过程中做以说明,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之后,能够更好地运用到歌曲当中,更加准确地了解重音记号的作用,并且能够更好的处理歌曲。
)
(四)、创作活动:
1、放图片:跑步、走步、跳舞(从三种动作中选择出最适合《红星歌》的一种动作确定音乐的特点。
)
2、学生边走步边演唱歌曲。
(让学生充分体会进行曲的风格特点)
(五)、拓展延伸:
1、这部电影中还有一首插曲也非常好听,咱们一起来听一听!放录音(《小小竹排》)你能比较一下这两首歌曲在速度、力度以及情绪上有什么变化吗?
2、分辨进行曲(教师播放几首不同风格的乐曲,学生从中选出进行曲。
)(让学生清楚的分辨进行曲)
(六)、总结
第二课时:
《卡农歌》
一、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二部轮唱曲《卡农歌》,让学生认识卡农的演唱形式和特点。
二、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感受轮唱形式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分声部唱卡农《欢乐歌》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听赏二部轮唱曲《卡农歌》
1、听一听:播放二部轮唱曲《卡农歌》,让学生仔细聆听。
2、说一说:请学生说说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
3、看一看:出示彩色卡片,让学生观察并说也他们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三、教师归纳:卡农原意是规律,歌词本身就已揭示出卡农
曲式的特点:虽然我先你后,各唱各的调子,其实只有一个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