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历史沿革

合集下载

学校历史沿革

学校历史沿革

学校历史沿革引言概述:学校历史沿革是指学校从创建到现在的发展过程。

了解学校的历史沿革可以匡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学校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方向。

本文将以学校历史沿革为主题,分为五个部份,分别介绍学校的创建背景、创始人、学校发展的里程碑、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学校的未来发展规划。

一、学校创建背景:1.1 社会背景: 学校创建时的社会背景是什么?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和期望是什么?1.2 教育需求: 学校创建的初衷是什么?当时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如何影响学校的创建?1.3 学校定位: 学校创建时的定位是什么?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目标是什么?二、创始人:2.1 创始人背景: 学校的创始人是谁?他/她的教育背景和经验如何?2.2 创办动机: 创始人创建学校的初衷是什么?他/她对教育的理念和价值观如何?2.3 创始人的贡献: 创始人在学校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做出了哪些重要贡献?他/她的影响力如何?三、学校发展的里程碑:3.1 学校建设: 学校创建后的建设过程是怎样的?学校的校舍、教学设施和学生资源如何逐步完善?3.2 学校荣誉: 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哪些荣誉和成就?例如获得的教育奖项、学生的优秀表现等。

3.3 学校扩张: 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是否进行了扩张?例如增加了新的校区、开设了新的专业等。

四、学校的教育理念:4.1 教育目标: 学校的教育目标是什么?学校希翼培养学生具备哪些能力和素质?4.2 教育方法: 学校采用了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模式?例如强调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

4.3 教育特色: 学校有什么独特的教育特色?例如特色课程、特殊教育项目等。

五、学校的未来发展规划:5.1 发展目标: 学校未来的发展目标是什么?学校希翼在教育领域取得怎样的突破和发展?5.2 创新措施: 学校将采取哪些创新措施来推动发展?例如引进新的教育技术、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等。

5.3 社会责任: 学校将如何承担起社会责任?例如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材、参预公益活动等。

学校历史沿革

学校历史沿革

学校历史沿革一、学校创办背景我校是一所位于中国某省的优秀高等学府,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

当时,该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为了满足当地人民的教育需求,政府决定兴建一所综合性大学。

经过多方考察和筹备,学校于1982年正式创办,初名为某某大学。

二、初期发展阶段学校创办初期,校园规模较小,只有一栋教学楼和一座图书馆。

学校的教职员工数量也很有限,仅有20余人。

然而,学校秉持着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迅速发展壮大。

在前期的发展阶段,学校主要开设了工科和文科两个学院,为当地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三、迅速扩张与发展随着学校的声誉逐渐扩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和教师。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教学和科研需求,学校进行了规模的扩张和建设。

在1990年代,学校陆续增建了多栋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宿舍楼和运动场等设施,校园面积逐渐扩大到现在的1000亩。

同时,学校还引进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提升了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

四、学科建设与提升学校历经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学科体系。

目前,学校设有理学院、工学院、文学院、经济学院、法学院、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等多个学院。

学校拥有一流的师资力量和先进的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学科建设方面,学校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开设了一系列与社会需求紧密相关的专业,如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市场营销等。

五、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多所国外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

目前,学校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大学开展了学生交流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国际交流平台。

此外,学校还与国外多家知名企业进行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和技术转让,为学校的科研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六、社会影响与荣誉学校在多年的发展中,逐渐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声誉。

学校的毕业生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学校的科研成果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级科研奖励。

此外,学校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当地的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学校历史沿革

学校历史沿革

学校历史沿革一、创校背景学校历史沿革是指学校从创建至今的发展过程。

学校的历史沿革对于了解学校的发展轨迹、传承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学校历史沿革,包括学校的创建、发展和取得的成就。

二、学校创建学校的创建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当时,该地区的教育资源匮乏,为了满足当地居民的教育需求,当地政府决定兴建一所新的学校。

于是,在X年X月X 日,学校正式成立,并命名为XX学校。

三、初期发展学校初期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师资不足、设施简陋等问题。

然而,学校的领导团队和教职员工们努力克服难点,积极推动学校的发展。

在初期的几年里,学校逐渐招收了一批优秀的教师,并改善了教学设施。

四、持续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校不断发展壮大。

在X年,学校进行了一次规模扩张,增加了新的教学楼和实验室。

这使得学校能够提供更多的课程和更好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五、学术成就学校在学术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截至目前,学校已经培养了数百名优秀的毕业生,其中包括许多在国内外知名大学继续深造的学生。

学校的教师也在各个领域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并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

六、社会影响学校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辉煌成就,还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学校的毕业生在各个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学校也积极参预社区活动,为当地社会的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七、未来展望学校历史沿革展示了学校的持续发展和取得的成就。

未来,学校将继续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材。

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并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的合作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机会。

八、结语学校历史沿革是学校发展的见证,也是学校传承与创新的重要组成部份。

通过了解学校的历史沿革,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学校的发展脉络,为学校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学校将继续秉承办学理念,不断追求卓越,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材。

学校历史沿革

学校历史沿革

学校历史沿革学校历史沿革是指学校从创办到现在的发展历程和变迁情况。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所学校的历史沿革。

一、学校的创办该学校创办于19XX年,初名为XX学校,创办初衷是为了满足当地居民的教育需求。

当时,该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很多孩子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当地社区组织了一批教育家和爱心人士,共同筹资创办了这所学校。

二、学校的初期发展在创办初期,该学校只有一栋简陋的教学楼和少数教职员工。

学校采用小班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

尽管条件艰苦,但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了社区居民的认可和赞赏,逐渐吸引了更多的学生报名入学。

三、学校的扩建和改革随着学校的逐渐发展壮大,校园逐渐扩建,新增了多栋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等设施。

学校也逐步引进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

在这一阶段,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开展各类课外活动和科研项目,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

四、学校的成就和荣誉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广泛认可。

学校多次获得市级、省级的教学成果奖,学生在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

学校也积极参与社区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这些成就和荣誉的取得,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声誉和影响力。

五、学校的未来发展规划面对日益激烈的教育竞争和社会变革,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规划,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首先,学校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师资培训,引进更多的优秀教育资源。

其次,学校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开设更多的选修课程和实践项目。

此外,学校还计划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的合作交流,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和机会给学生。

六、学校的校友情况学校的校友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各行各业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学校定期组织校友活动,加强与校友的联系和交流。

校友们也积极回馈母校,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各种支持和帮助。

七、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学校不仅在教育领域有着良好的声誉,也在社会各界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学校历史沿革

学校历史沿革

学校历史沿革引言概述:学校历史沿革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份,通过了解学校的历史,可以更好地了解学校的发展轨迹和文化传统。

本文将从学校的创建、发展、变革、成就和未来展望等方面来介绍学校的历史沿革。

一、创建1.1 学校的创立背景:介绍学校创建的背景和原因。

1.2 创立者的理念:解释学校创立者的教育理念和目标。

1.3 初期发展:描述学校在创立初期的发展情况和难点。

二、发展2.1 学校规模扩大:说明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的规模扩大和校园建设。

2.2 专业设置完善:介绍学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专业设置和教学体系。

2.3 师资力量增强:阐述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吸引优秀师资力量加入。

三、变革3.1 制度改革:说明学校在发展过程中进行的制度改革和管理优化。

3.2 教育理念更新:介绍学校在变革中如何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3.3 与时俱进:阐述学校在变革中如何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四、成就4.1 学术成就:描述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学术成就和科研成果。

4.2 社会影响:介绍学校在地方乃至全国范围内的社会影响和贡献。

4.3 校友成就:阐述学校校友在各行各业取得的成就和荣誉。

五、未来展望5.1 发展方向:说明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5.2 教育愿景:介绍学校未来的教育愿景和发展规划。

5.3 社会责任:阐述学校未来在承担社会责任和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努力和计划。

总结:通过对学校历史沿革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和文化传统,同时也可以为学校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和启示。

学校的历史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学校的历史,为学校的未来发展努力奋斗。

学校历史沿革

学校历史沿革

学校历史沿革一、前言学校历史沿革是指学校从创立到现在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学校历史沿革,包括学校的创立背景、重要事件、发展阶段以及目前的成就等方面的内容。

二、学校创立背景我校是一所位于城市中心的综合性大学,创立于19XX年。

当时,城市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为了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学校应运而生。

学校的创办者是一位教育家,他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培养优秀的人才,推动社会进步。

三、重要事件1. 创校初期(19XX年-19XX年)学校创办初期,面临着基础设施不完善、师资力量不足等困难。

然而,学校秉持着“追求卓越、服务社会”的宗旨,通过勤奋努力,逐渐克服了各种困难,开始了稳步发展的道路。

2. 建校扩建(19XX年-19XX年)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增加,学校开始进行校园扩建。

新的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等设施相继建成,为师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和研究环境。

同时,学校还引进了一批优秀的教师和研究人员,提升了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3. 学科建设(19XX年-19XX年)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学校积极进行学科建设。

在这一阶段,学校增设了多个学院和研究中心,拓宽了学科领域。

同时,学校还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引进了一批国际一流的学科团队,提升了学校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

4. 国际交流与合作(19XX年至今)为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胸怀的人才,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了学生交流、教师互访、学术研讨等活动。

这些交流与合作为学校师生提供了广阔的国际交流平台,丰富了学校的教育资源。

四、发展阶段1. 初创阶段学校在创办初期,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但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逐渐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办学体系,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建设阶段学校在建设阶段,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的投入,提升了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同时,学校还积极进行学科建设,拓宽了学科领域,提高了学校的学术声誉。

学校历史沿革

学校历史沿革

学校历史沿革学校历史沿革是指一个学校从创办到现在的发展历程和变迁情况。

以下是关于某学校历史沿革的详细描述。

一、创办与初期发展阶段该学校创办于19XX年,最初是一个小规模的教育机构,名为XX学院。

当时,学校惟独一栋简陋的教学楼和少数教职员工。

在创办初期,学校主要提供基础教育课程,如语文、数学和英语等。

二、扩张与改革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校逐渐扩大规模并引入了更多的专业课程。

在20XX年,学校更名为XX大学,并开始提供本科和研究生课程。

学校还建立了更多的教学楼、实验室和图书馆等教育设施,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学生需求。

在这一阶段,学校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学校领导意识到了教育的多样性和国际化的重要性,因此开始与国外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并引进了一些国际化的教学模式和课程。

此外,学校还加强了对教师培训和科研支持的投入,提升了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三、发展与成熟阶段随着学校的声誉逐渐提升,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报考该学校。

为了应对学生增长的需求,学校又陆续建立了新的教学楼和宿舍楼,并增加了教职员工的数量。

此外,学校还拓宽了招生范围,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和国际学生的加入。

学校还积极参预社会服务和公益活动,与当地政府和企业合作,为社会做出贡献。

同时,学校还与各大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四、未来发展展望学校历史沿革至今,已经成为一所享有盛誉的高等学府。

未来,学校将继续致力于提升教育质量和研究水平,不断推进学科建设和教育改革。

学校计划进一步拓宽国际交流与合作,吸引更多国际学生和优秀教师加入。

此外,学校还将加大对科研项目的投入,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材。

总结:通过学校历史沿革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学校从创办初期的小规模机构发展到如今的大学,经历了扩张与改革、发展与成熟的阶段。

学校不仅提供了多样化的课程和教育设施,还积极参预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

未来,学校将继续发展壮大,并致力于提供更好的教育和研究环境,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材。

学校历史沿革

学校历史沿革

学校历史沿革学校历史沿革是指学校从创建至今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过程。

以下是对某学校历史沿革的详细描述。

学校名称:XX大学学校创建时间:1950年学校简介:XX大学是一所位于中国的综合性大学,座落于一个风景优美的城市。

学校占地面积广阔,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优秀的师资队伍。

多年来,XX大学向来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材,为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下是XX大学的历史沿革:1950年-1960年:建校初期,XX大学成立于1950年,当时仅有一所学院,专业设置较为有限。

学校的教学资源相对较少,但师生们积极努力,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60年-1970年:学科扩张,随着社会的发展,XX大学逐渐增设了更多的学院和专业。

学校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技术,提高了教学质量。

这一时期,学校的师资队伍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扩充,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教育资源。

1970年-1980年:改革开放,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对XX大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学校开始与国外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国际交流项目。

这一时期,学校的国际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1980年-1990年:学校升格,XX大学在这一时期获得了升格为综合性大学的资格。

学校开始拓展研究领域,加强科研力量的建设。

同时,学校的校园环境也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建造物和设施得到了更新和扩建。

1990年-2000年:学校国际化,XX大学在这一时期加强了与国外高校的合作,招收了更多的国际学生。

学校的教育质量得到了国际认可,排名在国内高校中稳居前列。

2000年至今:创新发展,XX大学在这一时期继续加大科研力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

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也得到了加强,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创新平台。

总结:XX大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一流的综合性大学之一。

学校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材和推动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未来,XX大学将继续秉承创新精神,努力发展,为社会发展和人材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历史沿革
篇一
历史沿革:1959年6月,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晋中专区行署批准,晋中专区文化艺术学校在祁县成立,后定名为晋中专区戏剧学校。

1960年至1965年,根据国家经济困难时期的政策,结合1962年省政府文件精神,学校实行“压缩编制、减少经费、适当补贴”的原则办学,以实践教学为主培养了第一批学生,1965年学校撤销。

1975年9月,经晋中地区革命委员会批准,学校重新组建,更名为晋中地区“五七”艺术学校。

学校重建初期,坚持边教学边建设,先后借居于榆次市郊聂村、车辋、省轻工业纺织学校等地,1977年初择校址于榆次市安宁村南(即现址迎宾街282号)。

1978年6月,学校新校址正式落成,同年,学校更名为山西省戏曲学校“晋中文艺班”,学生编制纳入省统一招生计划,办学经费有了保障,学校业务活动受省文化厅统一指导。

1981年,学校归属晋中地区,更名为“晋中地区文艺班”。

1984年10月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定名为山西省晋中地区艺术学校,1985年4月,晋中地区编制委员会批准学校为县处级建制,校党支部升格为校党委,学校各项工作逐渐走向正规化、系统化、科学化。

2021年随着晋中地区撤地设市,学校更名为山西省晋中市艺术学校,面对国家招生并轨政策,学校实行“面向基层、面向社会、培养和造就实用型中等艺术人才”的办学方向。

2021年更名为晋中市艺术学校至今,简称“晋中艺校”,是一所全额事业单位学校,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66平方米。

学校现状:晋中艺校是山西省中等职业教育首批管理“四星级”学校,戏曲表演专业为“全省重点示范专业”。

学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本着“传承民族文化,培养艺术人才”的办学理念,秉承“自立、自爱、勤学、苦练”的校训,沿着“以人才求突破,以质量求生存,以管理求效益,以创新求发展”的路径,坚持“遵循办学规律,健全管理体制,完善运行机制,提高办学水平”思路,按照“思想围绕学校转,工作围绕教学转,教职工围绕学生转”的工作方法,朝着“努力把艺校打造成为转化优秀传统文化的园地、传承革命文化的熔炉、发展先进文化的窗口;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艺术潜质、技能过硬、素质优良、德艺双馨、富有创造力的艺术人才”的目标,开展教学与管理工作,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主动适应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校综合实力。

篇二
琴潭实验学校是一所历史悠久,期间曾几度更名,有过重建、合校的多次变革,依然屹立在这座青山绿水环绕的城市中不倒。

她的前身分别为祝圣庵私塾和秀峰农中,经过了几十年的历史变迁,学校于2021年合并,取名桂林市琴潭实验学校。

她在曲
折前进的道路上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培养了各行各业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小学部简介:
琴潭实验学校小学部创办于1935年,民国初期是“祝圣庵”私塾,民国30年,私塾撤销,成立西南附廊乡中心校,1935年,更名为桂林市第九小学。

太平天国军队曾在这里驻扎。

1950年,学校改名为桂林市第六小学。

1967年“文革”开始后,再度更名为工农践平小学。

1968年9月,学校下放到大队办学,分别为东莲小学、唐家小学、甲山小学和官桥小学。

原学校址改为桂林市甲山五七中学。

1975年,自治区大力发展中心校,桂林市将东莲小学、唐家小学、甲山小学和官桥小学重新整合,隶属桂林市郊区教育局管辖,称为五里圩小学。

当时由莫淑英担任校长一职,后由东莲小学负责人熊克珍继任校长。

中学部简介:
农历一九六三年五月三十,桂林市郊区公所向上级交了一份拟办一所农业中学的请示报告称:除尽力设法巩固现有的两所民中外,拟由郊区统一举办一所农业中学。

经过一个多月的积极筹备,成立桂林市近郊区中学(暂用名,后改名秀峰农中,校址矮山塘)于同年9月开始上课。

1968年学校逐步改为普通高中,由路口村迁至红头岭后更名为五七中学,后又更名为桂林市郊区甲山中学。

刘家栋时任学校校长,当时教师人数只有20人左右。

1979年郊区政府撤销,学校改为桂林市甲山初级中学,隶属桂林市教育局直接管理。

共有五个教学班,学生200人左右,教职工16人。

学校环境简陋,教室为简易砖瓦房,在校生多为农村子弟。

唐仕润校长利用取土建厂的机会,为学校争取到几十亩土地,扩大了校园。

1981年,更名为桂林市甲山初级中学,校长唐仕润。

共有六个教学班,每年级两个班,教职工增加到20人左右。

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为解决办校经费不足,唐任润校长,唐锡明副校长带领全体师生,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利用业余时间大搞勤工俭学,先后办多个工厂(印刷厂、食品厂、服装厂、竹凉席厂等),以及多个农场(园艺场、养猪场、养鸡场、鱼塘、食用菌)。

其中印刷厂承担全郊区学校的作业本和印刷品,服装厂是桂林市校服的主要生产厂之一。

1986年,更名为桂林市甲山职业中学,开始附设职业高中班,成为一校两制的学校,初中部面向甲山乡招收农业人口适龄儿童,使用全国统一普通初中教材;职高部面向全郊区招生。

同年开设园艺专业班1班,学生47人;1987年增办电子专业班,招收学生42人;1988年又增设烹饪专业班,学生43人。

同年,学校被评为“全国勤工俭学先进单位”。

1989年6月5日,经桂林市人民政府批准将原名改为“桂林市甲山职业中学”。

易名后,学校设初中部和职高部。

职业高中班先后开设园艺、家电、烹饪、缝纫等专业。

从90年代开始,学校逐步扩大规模。

1992年9月,原郊区农技校合并到甲山职中,教师和学生全部并入学校。

仍用“桂林市甲山职业中学”的校名。

校长为唐锡明。

1990年学校建起现在的2号教学楼,92年建起3号楼。

学校有了实验室,每个年级2-3个教学班,教职工人数增加到40人左右。

同年9月,原郊区农技校合并到甲山职中,教师和学生全部并入学校。

1995年,按自治区统一安排,全区职业中学统一更名,学校便更名为“桂林市甲山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仍有初中部和职高部。

1996年,由于桂林市进行行政区域划分,取消郊区,当时职高被划入象山区,初中在秀峰的区域合并成为桃江中学。

1997年,学校归属秀峰区管辖。

1999年,由于职高生源变化,不再招职高生,就此职高停办;
2021年6月,经市编制办批准,更名为“桂林市桃江中学”,开始试招普通高中班,当年仅招1个班,第二年停招高中班,仅剩初中部。

进入新千年后,学校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建设的新时期。

2021年8月,秀峰区政府、教育局为在学区内建设特色义务教育,将桃江中学和五里圩学合并成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校名改为桂林市琴潭实验学校。

当时由赵绍辉任校长一职。

中小学共36个班,学生共有1400人,教师有120多人,是很有实力的学校。

2021-2021由赵绍辉任校长一职;
2021-2021由魏旭东任校长一职,后因积劳成疾,年仅35岁就离开我们;
2021-2021由龙桂丽任校长一职;
2021-至今由万丽萍任校长一职;
目前学校在万丽萍校长的带领下,正在进行的“特色文化建设与学校整体发展”项目,是学校发展的巨大契机,是几代琴潭人努力的结果,是大家寻求突破的康庄大道。

70多年来,在这片小小的土地上,经过几代人的奋斗和努力,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

学校蒋润珍老师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李和忠老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汤杰成为了桂林市副市长。

学校目前占地面积为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278平方米(3栋教学楼、1栋办公楼、1栋综合楼),共投资金187.7万元,平整内操场5000平方米,投资15万元。

附官桥分校占地面积2021平方米,建筑面积540平方米,投资40万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