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中华传统美德100句
中华传统美德的名言名句

1.以德立身,以德立国。
——《荀子》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4.以诚待人,以信取人。
——《论语》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6.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礼记》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左传》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诗经》10.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11.有志者事竟成,有缘人事更佳。
——《红楼梦》12.以和为贵,以和为贵。
——《易经》13.忠恕为先,礼法为辅。
——《孟子》14.知足常乐。
——《庄子》1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16.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礼记》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1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19.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仅得乎下;取法乎下,无所得矣。
——《荀子》20.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论语》2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2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易经》23.愚公移山,志在千里。
——《列子》24.情人眼里出西施。
——《红楼梦》25.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2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27.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28.大丈夫处世,当以义为先。
——《孟子》29.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金瓶梅》30.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论语》3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32.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清照3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34.能教育者不必为长者。
——《论语》35.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礼记》36.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论语》37.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礼记》3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中华美德经典良言100句(珍藏了)

中华美德经典良言100句(珍藏了)1、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增广贤文》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12、满招损,谦受益。
——《尚》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14、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19、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20、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21、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22、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26、三思而后行。
——《论语》27、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29、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31、知耻近乎勇。
——《中庸》32、以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34、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3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3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3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关于中华传统美德文案

1.修身者,孝悌是本;行善者,若水为上。
2.以我传统美德之鼎,铸我民族精神支柱。
3.敬老爱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4.中华美德,源远流长;华夏文明,地久天长。
5.中华传统美德,源自你我内心。
6.孝养父母是每个中国人的传统美德。
因为,我们曾被她们辛勤哺育,深恩无
比。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7.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
不忘本来才能
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8.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咱们一齐传承这种美德吧!
9.继承中华优良传统美德,弘扬忠孝仁义礼智信。
10.身兼德美,行入孝悌,上善若水,遗善无累。
1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
12.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推动慈善事业加快发展。
13.弘扬传统美德,从我做起。
14.秉中华美德,创和谐校园。
15.弘扬传统美德,构建幸福家园。
关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句子

关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句子
1.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那可是瑰宝啊!就说尊老爱幼吧,你看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的人,他们的行为多么温暖人心啊!难道这不是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的吗?
2. 诚实守信多么重要啊!就像那个在集市上从不缺斤少两的小贩,大家都信任他,都爱去他那儿买东西,这不就是美德带来的好处吗?
3. 勤劳勇敢可是咱们的优良品质呀!想想古代那些勇敢开拓疆土的先辈们,他们靠的不就是勤劳和勇敢吗?我们怎么能不继承呢?
4. 团结友爱就像阳光一样能温暖我们每个人!学校里同学们互相帮助,一起面对困难,这不就是团结友爱的体现吗?谁能不向往这样的氛围呢?
5. 自强不息简直就是前进的动力呀!那些努力奋斗实现梦想的人,他们不向困难低头,一直向前冲,多么让人佩服啊!
6. 懂得感恩是多么美好的品德啊!就跟那个长大后不忘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的孩子一样,让人心里暖暖的,我们不都该这样吗?
我觉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视和传承的,它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100个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古训

100个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古训100个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古训经典格言爱国篇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2、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礼记?儒行》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
——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11、精忠报国。
——《宋史?岳飞列传》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诚信篇13、修辞立其诚。
——《周易?乾?文言》(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14、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鱼父》15、失信不立。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16、轻诺必寡信。
——《老子》第63章(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1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18、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1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可:可以立身处世。
)20、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2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果:果断)22、一诺千金。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持节篇2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2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25、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26、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论语?微子》2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2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2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中华传统美德100句

中华传统美德100句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美德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和道德观念,对于培养人们的品德修养和社会和谐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一百句中华传统美德,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吧。
1. 仁者爱人,以德报怨。
2. 忠诚正直,言行一致。
3. 孝敬父母,尊重长辈。
4. 诚实守信,言行一致。
5. 勤劳节俭,不浪费。
6. 乐于助人,乐善好施。
7. 尊重师长,虚心学习。
8. 爱护环境,保护自然。
9. 诚实守信,言出必行。
10. 以礼待人,和睦相处。
11. 有恒心,不怕困难。
12. 有耐心,不急躁。
13. 有责任心,不推卸。
14. 有担当,不逃避。
15. 有勇气,不怕挑战。
16. 有智慧,不轻信。
17. 有谦虚之心,不自负。
18. 有自律之心,不放纵。
19. 有坚持之心,不放弃。
20. 有奉献之心,不自私。
21. 有感恩之心,不忘恩。
22. 有宽容之心,不计较。
23. 有善良之心,不伤害。
24. 有公正之心,不偏袒。
25. 有正义之心,不屈服。
26. 有谦和之心,不傲慢。
27. 有谨慎之心,不鲁莽。
28. 有自信之心,不自卑。
29. 有自尊之心,不自大。
30. 有自爱之心,不自卑。
32. 有自省之心,不自满。
33. 有自觉之心,不自欺。
34. 有自重之心,不自傲。
35. 有自省之心,不自满。
36. 有自觉之心,不自欺。
37. 有自重之心,不自傲。
38. 有自省之心,不自满。
39. 有自觉之心,不自欺。
40. 有自重之心,不自傲。
41. 有自省之心,不自满。
42. 有自觉之心,不自欺。
43. 有自重之心,不自傲。
44. 有自省之心,不自满。
45. 有自觉之心,不自欺。
46. 有自重之心,不自傲。
47. 有自省之心,不自满。
49. 有自重之心,不自傲。
50. 有自省之心,不自满。
51. 有自觉之心,不自欺。
52. 有自重之心,不自傲。
53. 有自省之心,不自满。
中华传统美德名句100句

中华传统美德名句100句中华传统美德名句繁多,富含深厚的哲理和人生智慧。
以下是一些精选的名句,共计100句:1.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2.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4.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5.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6.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7.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8.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子9.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10.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11.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12.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13.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14.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15.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16.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17.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王充18.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元曲《争报恩》19.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孔子家语20.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21.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22.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王骥德23. 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24.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25. 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26.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27.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28.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29.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韩愈30.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31.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32.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刘彝33.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34.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35.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中华传统美德100句(新一年级10句)

中华传统美德100句
1.有志者事竟成。
【解读】有决心有毅力的人,在遇到任何困难时都能克服困难,获得成功。
2.言而必有信,期而必当,天下之高行也。
【解读】说话一定要讲信用,约定了就一定要遵守承诺,这是天下的高尚行为。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解读】连自己都不想得到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解读】不要因为不好的事情小就去做,也不要因为良善的事情小就不去做。
5.知耻近乎勇。
【解读】懂得羞耻就接近“勇”了。
6.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解读】年幼就学,不论居家、在外都应当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做到谨慎诚实,与人为善,亲近有德行的人。
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解读】谁能说小草的感恩之心,能够报答春天的阳光对它的哺育呢?那么,离家外出的游子终难以报答慈母的恩德。
8.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解读】一个人,如果自己侮慢自己,人家也会侮慢你。
9.满招损,谦受益。
【解读】骄傲自满的人,会停止进步,甚至受到损害;谦虚谨慎的人,总感觉自己有所不足,虚心向别人请教从而使自己受益。
10.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解读】一碗粥、一顿饭,都应当想到耕种的不易;一根线、一身衣,都应当想到纺织的艰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中华传统美德100句
发布时间:2015-1-21 9:53:00 访问次数:21次
一、自强篇
1.天行健①,君子以②自强不息③。
地势坤④,君子以厚德载物⑤。
(《周易·乾·象》、《周易·坤·象》)
【注释】①天行健:《乾》卦象征天象,取其刚健之义。
②以:因此,像这样。
③自强不息:自我图强,永不止息。
④地势坤:《坤》卦象征大地,取其宽广、和顺之义。
⑤厚德载物:厚德,大德;载物,容载万物。
【解读】天象的运行刚健不息,君子应当效仿天象,奋发图强,永不停息。
大地有敦厚之德、载物之能,君子效仿大地,以大德包物容人。
4.天将降大任于是①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②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③益其所不能。
(战国孟子语,《孟子·告子下》)
【注释】①是:有些版本作“斯”。
②拂:违背、违逆。
③曾(zēng):同“增”,
增加。
【解读】上天要将重大的责任赋予这个人了,所以必然让他心志困苦,筋骨劳累,身体饥饿,家蓄空空,使他的志行受到干扰;通过这些,激发他的意志,坚定他的品性,增加他原本不具备的才能。
二、诚信篇
14.精①诚所加②,金石③为开。
(东汉刘荆语,《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注释】①精:十分,非常。
②加:置、放。
③金石:比喻坚硬、坚固。
【解读】真诚到达极致,能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即使像金石那样坚硬的东西也会被感动而顺从人意。
三、仁义篇
23. 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战国孟子语,《孟子·离娄上》)
【解读】仁爱是人类最安适的栖息之地,道义是人类最正确的道路。
31.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增广贤文》)【解读】道德高尚的人也重视财富,但获取的途径和手段一定要公正合理,合乎道德,绝不可不择手段,去干那些伤天害理之事。
四、忠勇篇
32.临患不忘国,忠也。
(春秋赵孟语,《左传·昭公元年》)
【解读】面临患难而不忘怀国家,就是忠。
33.吾日三省①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②不习乎?(《论语&S226;学而》)
【注释】①三省:多次省察。
②传:老师传授的内容。
【解读】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替别人办事是否做到了尽心呢?同朋友往来是否守信呢?老师传授的课业是否记牢践行了呢?
35.知穷①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
(战国庄子语,《庄子·秋水》)
【注释】①穷:处境困窘。
【解读】明白一切困境都有其必然的原因,一切顺境都有其机遇的因素,在大灾大难来临之际无所畏惧,这是圣人的勇敢。
五、孝敬篇
47.孝子之事亲也,居①则致②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③。
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春秋孔子语,《孝经》)
【注释】①居:家居。
②致:尽力做到。
③严:庄严。
【解读】孝子侍奉父母,平日居家的时候要尽孝敬之心,赡养父母的时候要和颜悦色,父母生病的时候要尽心尽力,办理丧事要充分表达哀痛,祭祀的时候要肃穆庄严。
做到了这五点,才算能尽孝心侍奉双亲。
六、廉耻篇
52.行己①有耻,使于四方②,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春秋孔子语,《论语·子路》)【注释】①行己:立身行事。
②四方:指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各个国家。
【解读】做人讲人格,懂得自重和廉耻;出使在外讲国格,不辱使命,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是忠义之士。
59.临财毋①苟②得,临难毋苟免。
(《礼记·曲礼上》)
【注释】①毋:不要。
②苟:随便。
【解读】面对财物不要不讲原则地接受,面临灾难不要不负责地逃避。
七、礼让篇
64.夫子温①、良②、恭③、俭④、让⑤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⑥异乎人之求之与?(春秋子贡语,《论语·学而》)
【注释】①温:温厚。
②良:平易、正直。
③恭:恭敬。
④俭:节制。
⑤让:谦逊。
⑥其诸:或许。
【解读】孔子与人打交道时,是通过温厚、平易、恭敬、节制、谦逊等品格赢得别人的尊重和认同,而不像有些人那样去刻意迎合他人。
八、勤俭篇
74.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三国诸葛亮语,《诫子书》,《诸葛亮集》)
【解读】内心宁静,对养生大有裨益;生活俭朴,能够提升道德境界。
九、正气篇
84.人固①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②毛。
(西汉司马迁语,《报任安书》,《汉书·司马迁传》)
【注释】①固:本来,原来。
②鸿:大雁。
【解读】人总是要死亡的,但生命的价值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大雁的羽毛还轻。
85.志士不饮盗泉①之水,廉②者不受嗟来之食③。
(东汉乐羊子之妻语,《后汉书·列女传》)
【注释】①盗泉:古泉名,故址在山东泗水县。
用“盗泉之水”比喻不正当的利益。
②廉:行为端方,有气节。
③嗟来之食: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解读】有志气的人不饮用以“盗泉”命名的水,有气节的人不接受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89.天地有正气,杂①然赋②流形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④,沛
⑤乎塞苍冥⑥。
(南宋文天祥语,《正气歌》,《文山先生全集》)
【注释】①杂:通“集”,聚集,集合。
②赋:授与,给与。
引申为禀受、天赋。
③流形:万物运动变化的形体。
④浩然:正大豪迈。
⑤沛:盛大的样子。
⑥苍冥:苍天,宇宙。
【解读】充塞天地之间的正气,聚集起来形成了运动变化的天地万物。
在大地上表现为江河山岳,在天空中呈现为日月星辰。
对人而言,就是正大豪迈的浩然之气,它不断扩大,充塞整个宇宙。
十、中和
92.夫大人①者,与天地合②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③合其序,与鬼神④合其吉凶。
(《周易·乾·文言》)
【注释】①大人:修养达到至高境界的人。
②合:符合、相同。
③四时:一年四季。
④鬼神:神奇的天地造化,指自然规律的功用。
【解读】修养达到至高境界的人,做事符合自然规律,他的德行像天地一样负载万物,他的光辉像日月一样普照大地,他的作为像四时一样井然有序,他的智慧神奇奥妙,能指明世间的吉祥凶险。
99.大道之行①也,天下为公,选贤与②能,讲信修睦。
(春秋孔子语,《礼记·礼运》)
【注释】①行:通行、流行。
②与:通“举”。
【解读】在理想的大同时代,大道得以充分实现,全社会都为公众共同利益而奉献,德才兼备的人有充分发挥的机会,人人讲诚信,彼此和睦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