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美德100句之令狐文艳创作
教育名言警句之令狐文艳创作

古今中外教育家名言警句——赏读令狐文艳一、关于教学方法1.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达尔文2.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陶行知3.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
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陶行知4.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陶行知5.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叶圣陶6.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就是说咱们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
——叶圣陶7.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
——苏霍姆林斯基8.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
——苏霍姆林斯基9.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
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
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10.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卢梭11.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波莉亚二、关于成功教育1.一味地挖苦、贬低,会导致孩子的反抗,反对父母,反对学校,或者反对整个世界。
——布鲁诺2.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学习兴趣,并改善学生作为学习的自我概念。
——布鲁姆3.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
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
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人生价值素材之令狐文艳创作

高考经典作文素材:人生的价值令狐文艳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萧楚女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
——徐玮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
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吉鸿昌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
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吴玉章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郭小川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奥斯特洛夫斯基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歌德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易卜生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列夫·托尔斯泰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列夫·托尔斯泰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
——车尔尼雪夫斯基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爱因斯坦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爱因斯坦芸芸众生,孰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
——秋瑾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郭小川充满着欢乐与斗争精神的人们,永远带着欢乐,欢迎雷霆与阳光。
——赫胥黎生活就是战斗。
——柯罗连科为了生活中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热爱人生吧。
——罗丹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鲁迅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
——郭小川当一个人用工作去迎接光明,光明很快就会来照耀着他。
——冯学峰东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雪莱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
——雪莱世间的活动,缺点虽多,但仍是美好的。
——罗丹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
——布莱克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普希金当你的希望一个个落空,你也要坚定,要沉着!——朗费罗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屠格涅夫不要慨叹生活底痛苦!---慨叹是弱者...... ——高尔基宿命论是那些缺乏意志力的弱者的借口。
好词好句大全之令狐文艳创作

1令狐文艳我们为相遇,举起晶莹的酒杯,却不知过去的生活,其实就是这次邂逅的准备。
夜,张开黑色的帷幔;月,洒下温柔的清辉。
雾袅袅,风微微。
涌进心头的是潮水,溢出眼眶的是泪水。
2流星虽然陨落了,却用美丽的光芒划破夜空,乐曲虽然结束了,却用激昂的旋律振奋人心。
3宁静的夏夜月朗风清,总是能给我一种清逸娴静的感觉。
明净清澈如柔水般的月色倾洒,清光流泻,意蕴宁融。
月色柔和而透明,轻盈而飘逸。
4我喜欢借月色沉淀心情,如水月色,可饮。
推开窗户,任月色静静流泻在肌肤上,轻盈飘逸的韵致,清新蕴涵的情调自然流淌在心际。
月华如练,心情在月色中变的清朗而柔软,恍然间生命中的种种感动和美丽灵动浮若。
5栀子花沐浴在月光下,寒凝带露,如一帘清远的幽梦。
竹影随韵轻舞,如水月色轻轻穿过,回映着明月的清辉。
万物都在月色中丰盈灵动起来。
俗世的喧嚣与浮躁,犹豫与彷徨都消融在这如水月色中。
顿然心悟,豁然开朗。
6曾经,天真烂漫的我依偎在奶奶的怀里数星星,悠然欣赏着乡村清澈而恬静的月色。
曾经,在菁菁校园里和同学在清朗月色中促膝谈心,感悟似水年华的美丽与忧愁。
7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张生相约莺莺,待月西厢下,古琴传幽思,月下待佳人。
一份古典的美丽。
淡月染西窗,淡淡的思绪亦弥漫。
8喜欢看盛夏里的草长莺飞,小草在炽热的阳光爱抚下,将生命里所有的美丽一起释放,无边无际的绿色原野,把各色怒放的花朵衬托得鲜艳欲滴,蓝天在视野里也变低了,似乎弯了腰屈尊来与小草亲近。
9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如果说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一个骤然翻起的浪花;如果说人生是湛蓝的天空,那么失意则是一朵漂浮的白云。
10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旋律,少一些萎靡的音符;人生如一首诗,应该多一些热烈的抒情,少一些愁苦的叹息;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亮丽的色彩,少一些灰暗的色调;人生如一棵树。
应该多一些新鲜的翠绿,少一些凋零的枯萎。
2021年古代关于教育和培养孩子的格言警句之令狐文艳创作

古代关于教育和培养孩子的格言警句令狐文艳古代关于教育和培养孩子的格言警句:● 勤而行之。
——好学精神的培养● 贫穷而志广。
——锤炼孩子的意志● 俭,故能广。
——勤俭教育的重要性● 知之不若行之。
——让孩子学会实践● 虚壹而静。
——专心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先义而后利者荣。
——让自私远离孩子● 慈,故能勇。
——让孩子知道爱的力量● 志不强者智不达。
——强化孩子的意志力● 言必信,行必果。
——诚实是做人的根本● 人无礼仪则乱。
——塑造一个懂礼仪的孩子●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孔子的交友观● 吾日三省吾身。
——作一个善于自省的孩子●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
——教会孩子学习以致用● 是以圣人行不言之教。
——言传身教的重要性● 入则孝,出则弟。
——培养孩子尊老爱幼的习惯● 天地一指,万物一马。
——做一个胸怀博大的人●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给孩子一颗仁爱之心●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教孩子学会舍弃● 人皆可以为尧舜。
——胸怀大志才可以成就大事业● 节俭则昌,淫佚则亡。
——节俭对孩子的人生意义● 誉不可巧而立也。
——告诉孩子脚踏实地做人的道理● 不强说人,人莫之知。
——墨子的“强学强教”思想● 深其深,浅其浅。
——防止孩子在学习上的好高骛远● 故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
——要孩子学会尊敬师长●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培养孩子谦虚的学习态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让孩子勇于实践●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
——注重对孩子的品德教育●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时时处处洗涤孩子的心灵● 心不知道,则不可道。
——勤于思考方能打开智慧之门●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父母要做好孩子的表率● 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让善良奠定孩子的性格基调● 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
——做个心态平和的人●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培养孩子的学习紧迫感●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教会孩子目光长远●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孟姜女哭长城之令狐文艳创作

孟姜女哭长城令狐文艳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那时候秦始皇正徵发八十万民工修筑万里长城。
官府到处抓人去当民工,被抓去的人不分白天黑夜地修筑长城,不知累死了多少。
苏州有个书生叫范杞梁,为了逃避官府的追捕,他不得不四处躲藏。
有一天,他逃到了孟家花园,无意中遇到了孟姜女。
孟姜女是一个聪明美丽的姑娘,她和父母一起把范杞梁藏了起来。
两位老人很喜欢范杞梁,就把孟姜女许配给他作了妻子。
新婚不到三天,范杞梁就被公差抓去修长城了。
孟姜女哭得象泪人似的,苦苦地等待丈夫归来。
半年过去了,范杞梁一点消息也没有。
这时已是深秋季节,北风四起,芦花泛白,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了。
孟姜女想起丈夫远在北方修长城,一定十分寒冷,就亲手缝制了寒衣,启程上路,要到万里长城去寻找范杞梁。
一路上,孟姜女不知经历了多少艰难,吃了多少苦,才来到了长城脚下。
谁知修长城的民工告诉她,范杞梁已经死了,尸骨被填进了城墙里。
听到这个令人心碎的消息,孟姜女只觉得天昏地暗,一下子昏倒在地,醒来后,她伤心地痛哭起来,只哭得天愁地惨,日月无光。
不知哭了多久,忽听得天摇地动般地一声巨响,长城崩塌了几十里,露出了数不清的尸骨。
孟姜女咬破手指,把血滴在一具具的尸骨上,她心里暗暗祷告:如果是丈夫的尸骨,血就会渗进骨头,如果不是,血就会流向四方。
终于,孟姜女用这种方法找到了范杞梁的尸骨。
她抱着这堆白骨,又伤心地痛哭起来。
秦始皇看到孟姜女很美丽,想逼她做妃子。
孟姜女假意答应了他,但要求秦始皇先办三件事:请和尚给范杞梁念四十九天经,然后把他好好地埋葬;秦始皇要亲自率文武大臣哭祭范杞梁;埋葬范杞梁后,孟姜女要去游山玩水,三天以后才能成亲。
秦始皇只得答应了孟姜女的要求。
三件事办完以后,孟姜女把秦始皇痛骂了一顿,然后纵身跳进了波涛滚滚的大海嘉峪山的传说在很久以前,从祁连山流下来的雪水,不断汇合成北大河,它穿过河西走廊中段的荒原,浇灌著那一带的良田,养育著那里的各族人民。
有一天,一个牧童正在荒原上放羊,迎头碰上一个古怪老头儿,身上背一袋子石沙,问他去北大河如何走,并说:"这北大河原是我的家,后来被一群百姓抢去,我这次来要用石沙堵住北大河。
学习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之令狐文艳创作

学习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令狐文艳中国传统文化,对我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但在听了专家们的真诚讲座后,在座的老师都留下了感动的眼泪。
而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无穷的智慧,中国传统文化让我们更加坚定一颗对父母的孝心,对师长,对朋友的恭敬之心。
听完讲座,我的心里是沉甸甸的感觉,心灵得到了深深的净化。
对照弟子规,自己身上太多的缺点,很多都没做到过,没有想到过。
回来后慢慢调整自己的心态,反思自己的过错。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知恩图报,尊老爱幼,待人诚恳……这些优良的传统从古至今都为人所熟知,感恩给我们生命的人、感恩给我们知识的人、感恩给我们衣食的人、感恩给我们住所的人、感恩曾经批评过我们的人。
将别人的爱永记于心,把别人的美德汲取,完善自己,感动别人。
在古代,《弟子规》是做人的准则,在当代仍然影响着更多的人,教育我们如何做人,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命的表象,而是生命的本质。
人生百态,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
文明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是真正的自我归宿,是照耀心灵永恒的阳光!我在细细品读《弟子规》的同时,也带走了我心灵上的尘埃。
我想起了曾经有人说过这样的话:若你----播下思想的种子,便收获文字;播下文字的种子,便收获行为;播下行为的种子,便收获习惯;播下习惯的种子,便收获人格;播下人格的种子,便收获命运。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
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
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
回想起来,我真的很幸运,有幸学到传统文化。
曾经的有恃无恐、狂妄等等阻碍人生路上的绊脚石。
在没有学习弟子规之前,万事都要分清彼此的责任。
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于我,是一次很大的心灵震撼。
我知道人要有着豁达心胸才可以宁静平和的心态去对待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包括答案)100篇之令狐文艳创作

21 别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令狐文艳三个旅行者同时住进一个旅店。
早上出门时,一个旅行者带了一把伞,另一个旅行者拿了一根拐杖,第三个旅行者什么也没有拿。
晚上归来,拿伞的旅行者淋得浑身是水,拿拐杖的旅行者跌得满身是伤,而第三个旅行者却安然无恙。
于是,另外两个旅行者很纳闷,问第三个旅行者:“你怎会没有事呢?“第三个旅行者没有回答,而是问拿伞的旅行者:“你为什么会淋湿而不会摔伤呢?”拿伞的旅行者说:“当大雨来到的时候,我因为有了伞,就大胆地在雨中走,却不知怎么淋湿了;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因为没有拐杖,所以走得非常仔细,专拣平坦的地方走,所以没有摔伤。
”然后他又问拿拐杖的旅行者:“你为什么没有淋湿而摔伤了呢?”拿拐杖的说:“当大雨来临的时候,我因为没有带雨伞,便拣能躲雨的地方走,所以没有淋湿;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便用拐杖拄着走,却不知为什么常常摔跤。
”第三个旅行者听后笑笑说:“这就是为什么你们拿伞的淋湿了,拿拐杖的跌伤了,而我却安然无恙的原因。
当大雨来时我躲着走,当路不好时我小心地走,所以我没有淋湿也没有跌伤。
你们的失误就在于你们有凭借的优势,认为有了优势便少了忧患。
许多时候,我们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子自己的优势上。
因为缺陷常常给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优势却常常使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释词语纳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然无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优势——()坎坷——()3、为什么第三个旅行者什么都没带却安然无恙?____________________1、请在文中用“﹏”画出两个人失误的共同原因。
2、将文章的结尾补充完整。
3、请谈谈自己对划横线句子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疑惑不解形容一点没有损伤2、缺陷平坦3、当大雨来时他躲着走,当路不好时他小心地走,所以他没有淋湿也没有跌伤---安然无恙。
国学经典内容之令狐文艳创作

国学经典内容令狐文艳《道德经》篇1、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3、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4、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5、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6、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7、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8、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9、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0、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11、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12、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1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14、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5、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16、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17、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18、去甚,去奢,去泰19、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2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21、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
22、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2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24、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25、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静胜躁,寒胜热。
清净为天下之正。
26、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传统美德100句
令狐文艳
新三年级学习内容(18句)
一、自强篇
3.士不可以不弘毅①,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春秋曾子语,《论语·泰伯》)【注释】①弘毅:弘,弘大、宽广。
毅,刚毅。
【解读】仁人志士不可以不襟怀宽广、意志刚强,因为他的责任重大而成功之路还很遥远。
所以任重,是因为要以在天下实行仁爱为自己的责任,这个使命崇高而重大;所以道远,是因为完成这个使命并非易事,需要克艰克难,付出毕生的精力。
二、诚信篇
12.诚于中①,形于外②,故君子必慎其独③也。
(《礼记·大学》)
【注释】①诚于中:内心真实的想法。
②形于外:外在的表现。
③独:别人不知道,唯有自己知道的思想。
【解读】一个人内心的真情实意会在行为举止中表现出来,所以君子一定要谨慎保持自己内心的良知。
15.诚,五常①之本,百行之源也。
(北宋周敦颐语,《通书》,《周敦颐集》)
【注释】①五常:这里指仁、义、礼、智、信五种德性。
【解读】诚,是践行仁、义、礼、智、信五种德性的基础,是各种善行的源头。
三、仁义篇
21.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①而达人。
(春秋孔子语,《论语·雍也》)
【注释】①达:行得通,办事顺利成功。
【解读】自己要想站得住,也应该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想通达,也要让别人通达。
26.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①。
君子淡以亲②,小人甘以绝③。
(战国庄子语,《庄子·山木》)
【注释】①醴:甜酒。
②亲:亲近。
③绝:中断。
【解读】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清淡,小人之间的交往像甜酒一样甜蜜。
君子之交虽然清淡却日益亲近,小人之交虽然甜蜜却最终断绝。
四、忠勇篇
3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春秋孔子语,《论语·卫灵公》)
【解读】理想远大、品格高尚的人,他们的信仰目标是至高无上的,为了维护道义信仰的尊严,他们宁可牺牲生命,也绝不会委曲求全,丧失自己的人格。
40.文臣不爱①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南宋岳飞语,《宋史·岳飞传》)
【注释】①爱:喜好,贪。
【解读】文官操守清廉,武将勇于牺牲,这样国家就会太平。
五、孝敬篇
44.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春秋孔子语,《论语·为政》)
【解读】现在把“能养”视作孝,其实犬马禽兽也能相养,如果没有敬,人的孝和犬马的相养就没有区别了。
孔子意在说明,孝的价值内核是爱敬。
六、廉耻篇
51.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春秋孔子语,《论语·里仁》)
【解读】读书人有志于追求真理,但又以穿破衣、吃粗粮为耻辱,这种人便不值得和他共商天下的大事。
55.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战国孟子语,《孟子·尽心上》)
【解读】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真是无耻啊。
57.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
(《礼记·杂记下》)
【解读】夸夸其谈而没有实际行动,君子认为这是耻辱。
七、礼让篇
62.礼之用①,和②为贵。
(春秋有子语,《论语·学而》)
【注释】①用:功能、作用。
②和:和谐。
【解读】礼的作用,以和谐为最可贵。
69.里谚曰:“让礼一寸,得礼一尺。
”(三国曹操《礼让令》,《艺文类聚》、《太平御览》)
【解读】民间谚语说:你让人一寸,人家会让你一尺。
意思是谦让有礼不吃亏。
八、勤俭篇
76.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唐李商隐语,《咏史》,《玉溪生诗集》)
【解读】纵观历史,国家、家庭和有作为的人,其成功往往是因为勤俭,其破败往往是因为奢侈。
九、正气篇
87.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齐元景皓语,《北齐书·元景安传》)
【解读】宁可像玉那样,恪守美德而丧失生命,也不能像瓦那样,苟且保全而忍辱偷生。
8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①照汗青②。
(南宋文天祥语,《过零丁洋》,《文山先生全集》)
【注释】①丹心:红心,喻指臣子的忠心。
②汗青:古人在竹简上书写,先以火烤竹去湿,再刮去竹青部分,以便于书写和防蛀,称为汗青,在这里借指史书。
【解读】自古以来,没有人会长生不死。
有意义的死是为国尽忠,青史留名。
90.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①。
粉骨碎身全不惜,要留清白②在人间。
(明于谦语,《石灰吟》,《于谦集》)
【注释】①等闲:平常。
②清白:喻指高尚的情操。
【解读】成千上万次的敲击锤炼,把石头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烈火的焚烧对它是很平常的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目的是要把清白留在人间。
借石灰喻指忠贞之士有时候会历经磨难,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但他们坚守信念,死而无悔。
十、中和
95.君子和而不同①,小人同而不和。
(春秋孔子语,《论语·子路》)
【注释】①和:和睦。
同:苟同。
【解读】君子追求与人和谐相处,但注意保持自己的特点和独立性,绝不随便附和他人;小人只知道盲目附和别人,却不懂得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