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锦晖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影响

合集下载

浅析黎锦晖流行音乐创作

浅析黎锦晖流行音乐创作

浅析黎锦晖流行音乐创作作者:邱涛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33期摘 ;要:黎锦晖,中国近代音乐的奠基人,中国流行音乐的先导者,其对于中国近现代流行音乐的萌生与发展是莫大的,他不仅开拓了中国流行音乐的新空间、实现其流行音乐与都市生活、城市发展的有效对话,打破了近现代音乐的陈规陋俗,还对当代中国流行音乐的深远化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是近现代音乐史上的集大成者。

关键词:中国近代流行音乐;黎锦晖;影响。

[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3--01一、中国近代流行音乐的产生背景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加之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经济、文化侵略加重,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得到重创。

五四运动后,在“新文化”思想的推动下,西方的音乐文化如百老汇歌舞、美国爵士乐等新的音乐形式传入中国,以上海为代表的殖民性大都市受西方文化的影响颇大,中国的流行音乐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孕育而生。

二、黎锦晖流行音乐创作历程(一)黎锦晖流行音乐创作之创作背景黎锦晖,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最具影响力的音乐家之一。

字均荃,生于湖南湘潭一书香门第,“黎氏八骏”①之一。

黎锦晖从小就对家乡的戏曲音乐产生极大的兴趣,并学习了古琴和弹拨乐器。

1912年毕业于长沙高等师范学院,1915年在北京多所学校教国文、历史等学科,并得到了蔡元培的培养。

随后,在学校从事教育工作,撰写了大量语文教材的同时,提出了“学国语必须从唱歌入手,音乐是最好的方式。

”并开始其创作儿童歌舞音乐的创作之路。

黎锦晖先后创作了24首儿童歌舞表演曲和12部儿童歌舞剧,创办了《小朋友》期刊,并把其传到偏远的山村学校,给孩子们提供的良好的学习机会。

黎锦晖自发成立了“明月歌舞社”和“中华歌舞专科”,对喜爱音乐的人专门培养,培养了王人美、徐来等音乐表演人才。

(二)黎锦晖流行音乐创作之创作过程当时的上海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较重,弥漫着西洋流行音乐的气息,黎锦晖看到此状况进行了反思,他认为:“中国要有属于自己的流行音乐,演唱自己的音乐作品,人们对于流行音乐的追求还是非常痴迷的。

在时代背景下分析黎锦晖的“黄色音乐”

在时代背景下分析黎锦晖的“黄色音乐”

在时代背景下分析黎锦晖的“黄色音乐”
在分析黎锦晖的“黄色音乐”时,需要将其放置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中进行考量。

1970年代是中国文化大革命的后期,整个社会环境依然充斥着严厉的宣传和审查制度,且浓厚的意识形态控制着中国人民的思想和行为。

音乐作为审查较宽松的娱乐形式之一,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仅仅是传播革命思想和宣扬革命精神的手段。

黎锦晖的“黄色音乐”以一种非传统的方式挑战了这一限制,并尝试通过音乐创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一些人认为黎锦晖的音乐作品是一种反叛的行为,他们将其视为与时代背道而驰的“异类”。

在当时的文化环境下,黎锦晖在音乐中涉及黄色内容是极其冒险和受限制的。

另一些人则认为,黎锦晖的“黄色音乐”是一种对当时僵化的审查制度的批判,以及对现实生活中封建禁忌和道德约束的挑战。

此种音乐作品通过呈现性和挑逗情感等手段,试图激发人们对于个人自由和情感表达的思考。

黎锦晖通过这种方式,希望唤起人们对于社会体制和传统观念的质疑,以及对于自由表达的追求。

无论如何,黎锦晖的“黄色音乐”对于当时来说都是触及禁区的行为。

这种音乐作品在当时被视为是对社会公德和道德底线的挑战,因此引起了当时官方的极大争议和非议。

正是由于其敢于挑战当时官方审查的勇气,黎锦晖的“黄色音乐”促进了中国音乐界在审查制度后逐渐形成的自由化和开放的氛围。

黎锦晖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影响

黎锦晖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影响

黎锦晖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影响作者:邹联丰来源:《新闻爱好者》2009年第16期摘要:黎锦晖先生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一位颇有争议且受到责难最多的音乐家。

他是我国儿童歌舞剧的开创者、奠基人,开了这一领域的先河,又是音乐教育家,理论家。

时至今日,对他在20年代创作的儿童歌舞音乐的价值及历史意义,学术界已取得一定研究成果并形成广泛共识。

但是,对于他创作的流行歌曲,由于种种原故,尚处于基本否定状况中,本文仅就黎锦晖的音乐创作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影响,阐述一点管窥之见。

关键词:黎锦晖儿童歌舞流行音乐影响中国内地流行音乐自产生至今已有七八十年的历史,在它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家和音乐作品。

在这些众多的杰出音乐家当中,黎锦晖便是其中之一。

这位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颇具争议的人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至抗日战争前这段时期,创作了一些都市流行音乐,后来由于受到“左”的思潮的影响。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将其称为“黄色音乐的鼻祖”。

但他却被誉为“中国流行音乐奠基人”,如何正确审视和评价他,特别是他在中国流行音乐发展中无可替代的地位、作用,本文试从其音乐创作的历程及风格、贡献等方面来阐述他的音乐创作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的深远影响。

一、黎锦晖生平简介黎锦晖(1891~1967),字均荃,笔名“甚么”、“金玉谷”等。

生于湖南湘潭,自幼学习古琴和弹拨乐器。

家乡民间音乐和当地流行的湘剧、花鼓戏、汉剧等戏剧音乐对他影响至深。

1927年,他创办了“中华歌舞学校”,后又组建“中华歌舞团”。

1929年组织“明月歌舞团”,并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

1931年,“明月歌舞团”并入联华影业公司。

1949年后,他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担任作曲。

1967年,这位为儿童音乐事业发展而勤奋探索的音乐家,因心力衰竭永别了入世,享年七十七岁。

二、黎锦晖的音乐创作历程黎锦晖的儿童歌舞音乐创作。

黎锦晖最重要的音乐创作成就是儿童歌曲和儿童歌舞剧,我们都会唱“小羊乖乖,把门开开”,就是他创作的歌舞剧《小羊救母》中的唱段。

李锦辉是中国流行音乐的奠基人,他的音乐创作及贡献

李锦辉是中国流行音乐的奠基人,他的音乐创作及贡献

李锦辉是中国流行音乐的奠基人,他的音乐创作及贡

黎锦晖(1891-1967)是中国流行音乐的奠基人。

黎锦晖生于湖南湘潭,“黎氏八骏”之一。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中国流行音乐奠基人黎锦晖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黎锦晖与黎派音乐》是一本艺术方面的书籍,这部作品主要是想通过掌握的史料,对黎锦晖的作品和他的为人进行评论和描述,有助于读者对黎锦晖的音乐有更深一步的认识与思考,认识到黎锦晖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上的作用和地位,从而让更多的人对这份文化遗产进行发扬和继承。

现在来看看《黎锦晖与黎派音乐》这本书籍相关内容的介绍。

黎锦晖是“五四”运动时期所出现的一位音乐大师,他为当时还处在封建制度下的孩子创作了大量的音乐和歌舞相关的作品。

他的作品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便流行全国,以“爱”和“美”为创作的源泉,一点一滴滋润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心田。

黎锦晖通过自己的生活和实践,创造出了新形式的歌舞表演。

等到20年代的中后期,黎锦晖又给成年人创造了大量的流行音乐,在各个城市的人民口中广为传唱,开启了中国流行音乐的道路。

黎锦晖的创作道路漫长而又艰辛。

由于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等各方面的因素影响,形成了一种叫做“黎锦晖现象”的潮流,主要就是指黎派的儿童歌曲和流行歌曲的“黎派音乐”。

一方面,他的创作在学校社会上都有广泛流传,另一方面,他独特的音乐风格被很
多人所关注。

新中国成立之后,黎锦晖的音乐被得到了肯定,但同时存在着固有的禁区。

回声中的革新:黎锦晖与中国流行音乐的黄金时代

回声中的革新:黎锦晖与中国流行音乐的黄金时代

回声中的革新:黎锦晖与中国流行音乐的黄金时代在20世纪初的中国,音乐的风潮正悄然发生着变革。

1927年,上海,这个东方的巴黎,孕育出了中国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流行歌曲——《毛毛雨》。

这不仅是一首歌曲的诞生,更是中国音乐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流行音乐的黄金时代的到来。

黎锦晖:音乐的先驱者黎锦晖,这个名字在今天可能并不广为人知,但在那个时代,他是中国流行音乐的奠基人,儿童歌舞音乐的开创者。

他不仅创作了《毛毛雨》,更以其独特的音乐才华,将西方的爵士乐与中国的民族音乐完美融合,推动了中国音乐的现代化进程。

《毛毛雨》:时代的印记《毛毛雨》的诞生,不仅是音乐上的创新,更是文化自信的体现。

这首歌曲由黎锦晖的女儿黎明晖演唱,她的声音如同那个时代的一缕清风,吹拂着中国音乐的新篇章。

歌曲的流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新文化、新思想的渴望和接纳。

儿童音乐的启蒙黎锦晖不仅在流行音乐领域有着卓越的贡献,他对中国儿童音乐教育的影响同样深远。

他创作的儿童歌曲,如《可怜的秋香》和《老虎叫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音乐生活,更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了艺术的种子。

明月歌舞团:星光璀璨黎锦晖创办的中华歌舞专科学校和明月歌舞团,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音乐人才。

周璇、白虹、严华等中国第一代歌星,以及聂耳等音乐作家,都是从这里走出,他们的名字和作品,成为了中国音乐史上不可磨灭的印记。

音乐的国际化黎锦晖的音乐不仅在中国本土受到欢迎,更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他的作品被收录在《黄色音乐》一书中,他本人也被誉为“黄(肤)色音乐第一人”,这不仅是对他个人成就的认可,更是对中国音乐国际地位的肯定。

结语:黎锦晖的音乐生涯,是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一个缩影。

他的作品和理念,如同那个时代的回声,至今仍在中国音乐的长河中回荡。

他的故事,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启示。

在今天,当我们再次聆听那些经典的旋律时,我们不仅能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更能体会到那个时代音乐人的创新精神和文化自信。

流行音乐(1) 2

流行音乐(1) 2

亚洲摇滚巅峰
Beyond 1983-2005 一支来自于中国香港的著名摇滚乐队,也 是华人地区的殿堂级乐队之一,成立于 1983年,其队名的中文意思为“超越”。 乐队属于原创型,其作品以写实为主。乐 队曾经有过多次地人事变动,其中以黄家 驹、黄家强、黄贯中、叶世荣四人的阵容 最广为人知;自从黄家驹于1993年在日本 东京意外去世之后,乐队没有再寻找新成 员填补。2005年Beyond举行了“Beyond The Story Live 2005”世界巡回告别演唱会并 宣布解散,三人继续以个人的姿态发展自 己的音乐。
九十年代明星如雨后春笋
九十年代华语乐坛进入了成长期,而且 成长速度也是惊人的。这个时代造就了 一大批名满天下的歌手,影星,偶像他 们很多现在还活跃在舞台上。
小虎队 :苏有朋 陈志朋 吴奇隆 “小虎队”的出现纯属偶然。 1988年7月,台湾开丽公司推出 一档“青春大对抗”节目,对象 皆是青少年,内容颇为清新,由 3位女生组成“小猫队”担任主 持人助理节目大受欢迎。于是有 人便提出应加入3个男生助理才 能使画面阴阳平衡。因此,开丽 经纪公司贴出广告招聘3位男生。 经过层层考核以及对舞蹈、唱歌 技能的挑选,“小虎队”成员脱 颖而出。
• 《爱的箴言》《一生有你》《甜蜜蜜》《我怎能
离开你》《夜来香》《在水一方》《路边的野花 不要采》《月亮代表我的心》《又见炊烟》《小 城故事》等等。
• 梅艳芳:出生于香港油尖旺区,祖籍广西壮族自 治区北海市合浦县,大中华区已故著名歌手、演 员,香港演艺人协会的创办人之一及首位女会长。 • 以醇厚低沉的嗓音和华丽多变的形象著称,被称 为““百变天后”和“东方麦当娜”。 • 主要作品:《女人花》《似水流年》《似是故人 来》《歌之女》《小心》《镜花水月》《夕阳之 歌》《胭脂扣》等等。

试论黎锦晖音乐作品的时代性与民族性

试论黎锦晖音乐作品的时代性与民族性

试论黎锦晖音乐作品的时代性与民族性作曲家一生的标志就是他的作品,就如我们常说的“文如其人”,对于作曲家来说就是“乐如其人”。

大多数作曲家在他们的音乐旋律中都透露着他们的理想、情趣以及对音乐“美”的理解。

在一生的创作生涯中,他们不断地探索和出新,用自己创造出的音调续写着音乐的历史,为音乐艺术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热情和心血。

他们的创作是一个时代的代表,也是音乐史上的一个又一个里程碑。

在中国音乐发展过程中曾出现了不少著名的音乐家,他们都曾以绚烂的艺术成就屹立于中国乐坛。

悉数当中的每一个人,我们都可以看到他们为音乐发展做出的或多或少的贡献。

其中,被誉为中国流行音乐鼻祖的黎锦晖便是众多作曲家中成绩傲人者之一,他的创作使中国音乐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开创了中国音乐向国际化发展的道路。

一生活经历的影响我们往往说生活塑造人。

的确,有什么样的生活就会使人拥有与之相应的性格和品质。

在音乐创作中,我们也可以说不同的生活经历打造了音乐家们不同的思想情感,因此他们在创作中所体现的音乐气质也有所不同。

有的作曲家生活优越,很少有担忧的事情,所以擅长创作表现外在的作品。

作曲家是音乐创作活动的关键,每一部音乐作品的产生都不可能脱离作曲家的工作。

通常,作曲家的经历和创作情况作为制约音乐风格的内部因素会直接显现在他的作品的逻辑性中,即音乐作品中所体现的作曲家的思想艺术构思。

而对于用音乐传达思想的手段及所传达的思想问题上,每个作曲家所惯用的手段及想传达的内容都有所不同,所以就造就了作曲家不同的个人风格。

因此,作曲家的生活经历、个人审美情趣、创作目的和专业技术等因素都直接作用于他们的审美创造,并逐步形成其创作风格。

黎锦晖(1892-1967),湖南湘潭人,“黎氏八骏”之一。

自幼学习古琴和弹拨乐器。

家乡民间音乐和当地流行的湘剧、花鼓戏、韩剧等戏剧音乐对他影响至深。

1929年,他创办了“中华歌舞学校”,后又组建了“中华歌舞团”。

1929年组织“明月歌舞团”,并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

黎锦晖歌曲

黎锦晖歌曲

黎锦晖歌曲摘要:一、黎锦晖简介1.黎锦晖背景2.黎锦晖音乐成就二、黎锦晖的代表作品1.《小兔子乖乖》2.《小燕子》3.《好大的风》三、黎锦晖音乐风格及影响1.音乐风格特点2.对后世音乐家的影响四、总结1.黎锦晖在我国音乐史上的地位2.黎锦晖音乐作品的价值正文:黎锦晖,我国著名的音乐家,他的音乐作品在我国音乐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他出生于20 世纪初,一生致力于音乐创作,为我国音乐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黎锦晖的音乐成就表现在多个方面,他的歌曲作品旋律优美、歌词朗朗上口,深受广大听众喜爱。

黎锦晖的代表作品包括《小兔子乖乖》、《小燕子》和《好大的风》等。

这些作品在我国音乐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成为几代中国人共同的回忆。

《小兔子乖乖》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儿歌,歌词描述了小兔子乖乖听从妈妈的话,不怕大灰狼的故事。

这首歌曲旋律简单、节奏明快,适合儿童演唱。

黎锦晖在这首歌曲中巧妙地运用了童谣的形式,展现了他对儿童心理的准确把握。

《小燕子》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歌曲,歌词通过赞美小燕子的勤劳,寓意人们应该珍惜春光、努力工作。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动听,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黎锦晖在这首歌曲中展示了他的音乐才华,以及对自然景象的独特感悟。

《好大的风》是一首描绘大风天气的歌曲,歌词通过描述风的力量,表达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

这首歌曲旋律激昂、震撼人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黎锦晖在这首歌曲中充分发挥了音乐的力量,让人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威力。

黎锦晖的音乐风格具有鲜明的特点,他的歌曲作品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他的音乐作品深受广大听众喜爱,对后世音乐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黎锦晖在我国音乐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的音乐作品成为我国音乐宝库中的瑰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之 一 。这 位 在 中 国近现 代 音 乐 史上 颇 具
主张 新 音 乐 与 新 文 学 运 动携 手共 进 。 于 基 这 种 认 识 , 创 作 了 大 量 儿 童 歌 剧 、 舞 他 歌 及歌 曲 。 些 作 品 , 仅 在 大 陆风 靡 一 时 , 这 不 而 且 波 及 香 港 及 南 洋 各 地 。 《 雀 与 小 麻
关键 词 : 锦 晖 儿 童歌 舞 黎 流行 音 乐 影 响
中 国 内地 流行 音乐 自产 生 至今 已有 七 八 十 年 的历 史 , 在它 的发 展历 程 中 , 现 出 涌 了一 大批 优 秀 的音 乐 家和 音 乐 作 品 。在 这 些 众 多 的杰 出音 乐 家 当 中 ,黎 锦 晖便 是 其
之后 , 锦 晖转 入 了 流行 音 乐 的创 作 并 获 黎
新 中 国成 立 后 , 经过 了 旧社 会 风 风 雨 雨 的黎 锦 晖 , 事 业 上 表 现 出 了 更 为 刻 苦 在

黎锦 晖 生平 简 介
得 了 成功 。 于 当 时 的上 海 已具 备 资 本 主 由 义 商 业 化 都 市 的 特 征 , 方 特 别 是 美 国 流 西 行 音 乐 通 过 舞 厅 、 影 、 播 等 媒 介 流 人 电 广 中 国 , 民 阶 层 的 文 化 生 活 中 已出 现 对 流 市 行 音 乐 的 需 求 。 氏 的 流 行 音 乐便 是 在 此 黎
E 厂 _^
Q 臼E 2 0 ・ 下半 月 ) 0 9 8(
黎锦晖对 中国 音 流行 乐的影响
口 邹 联 丰
摘要 : 黎锦 晖先 生是 中 国近 现 代 音 乐 史上 一 位 颇 有 争 议 且 受到 责难 最 多 的音 乐 家 。他 是 我 国 儿 童歌 舞 剧 的 开 创 者 、 基 人 , 了这 一领 域 的 先 河 , 奠 开 又是 音 乐教 育 家 , 论 家。 时 至 今 日 , 理 对他 在 2 年 代 创 作 的 儿 童歌 舞 音 乐 的价 0 值及 历 史意 义 , 术界 已取 得 一 定研 究成 果 并 形 成 广 泛 共 识 。但 是 , 于他 创 作 的 流 行歌 曲 , 学 对 由于 种种 原 故 , 处 于 尚 基 本 否 定状 况 中 , 文仅 就 黎 锦 晖 的 音 乐创 作 对 中 国流 行 音 乐 的 影 响 , 本 阐述 一 点 管窥 之 见 。
祝》《 、 白蛇 传 》 等 通 俗 唱本 二 十 余 册 ,快 《
乐 的 早 晨 》 儿童 音 乐 集 多 册 。他 充 分 利 等
用 他 不 长 的 晚 年 时 光 为 祖 国 的 音 乐 事 业 做贡献。

曲。 同时 , 也 搞 舞 厅 音 乐 , 民 间旋 律 爵 他 把
士 化 。 当时 的“ 百代 ” “ 利 ” 唱 片公 司 、胜 等
大 量 录 制 出 版他 的流 行 歌 曲。
所 倡 导 的学 堂 乐 歌 的 传 统 。 黎 锦 晖 的流 行 音 乐创 作 。 儿 童 歌 舞 继
奠 基 人 ” 如 何 正 确 审 视 和评 价 他 , 别 是 , 特 他 在 中 国流 行 音 乐 发 展 中 无 可 替 代 的 地 位 、 用 , 文试 从 其音 乐 创作 的历 程 及 风 作 本 格 、贡献 等 方 面来 阐 述他 的音 乐创 作 对 中 国流 行音 乐 的 发展 的 深远 影 响 。 责任 感 。 14 年 后 , 99 他 在上 海美 术 电 影制 片 厂担 任 作 曲 , 期 这
间他 编写 了大 量文学 、 乐作 品 , 《 音 如 梁
黎 锦 晖 ( 8 1 1 6 ) 字 均 荃 , 名 19 ~ 9 7 , 笔 “ 么 ” “ 玉 谷 ” 。 于湖 南 湘 潭 , 甚 、金 等 生 自幼 学 习 古 琴 和弹 拨 乐 器 。 乡 民 间音 乐 和 当 家 地 流 行 的 湘 剧 、 鼓 戏 、 剧 等 戏 剧 音 乐 花 汉 对 他 影 响 至深 。 9 7 , 1 2 年 他创 办 了 “ 中华 歌
尽管如此 , 黎锦 晖 的诸 “ 代 曲” 并非 毫 时 也
无 艺 术价 值 。他 比较 注重 歌 词 的通 俗 易 解 和 朗 朗 上 口 , 律 的 民 族 风 格 , 曲 的 有 旋 词 机融合。 比起 传 统 民 间情 歌 , 的“ 代 曲 ” 他 时 做 了更进 一 步 的尝 试 和探 索 ,尤其 是 考 虑
都 为他 的 “ 时代 曲” 的传 播 创 造 了条 件 。 黎 锦 晖 的 电 影 音 乐 创 作 。 13 年 一 91 1 3 年 间 , 锦 晖 为 《 间仙 子 》 十 几 部 96 黎 人 等 电 影 配 乐 ,其 中 的 大 部 分 插 曲是 流 行 歌
乐 的 鼻祖 ” 。但他 却 被誉 为“ 国流 行 音乐 中
主题 ,文 字 通 俗 易 懂 ,音 乐 语 言 简 练 、 生 动、 明快 , 承 和 发 展 了 沈 心 工 及 李 叔 同 继
争议 的人物 ,在第 一 次 国 内革 命 战争 失 败 至抗 日战争 前 这段 时 期 ,创 作 了一些 都 市 流 行 音 乐 , 来 由于 受 到 “ ” 后 左 的思 潮 的影 响, 在很 长 一 段时 期 内都 将 其 称 为 “ 色音 黄
到 了普 通城 市 市 民 阶层 的审 美 趣 味 。这 些
孩》《 萄仙子》《 仙妹妹》 、葡 、神 等歌 曲 流 传
极 广 , 外 , 《 怜 的秋 香 》 《 此 如 可 、 明月 之 夜 》 等 都 是 浸 染 了 几 代 人 的 佳 作 , 锦 晖 的 儿 黎 童 歌 曲作 品基 本 上 都 是 情 调 健 康 , 泼 向 活 上 , 律 优 美 的 作 品 。 这 个 时 期 的 作 品 大 旋 多 以保 护 儿 童 创 造 才 能 、 对 封 建 教 育 为 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