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 知识总结:常见物质的分类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物质的分类与性质

中考化学物质的分类与性质

中考化学物质的分类与性质在中考化学中,物质的分类与性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对于我们学习化学、解决化学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物质的分类。

物质可以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两大类。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比如空气,它包含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

而纯净物则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又可以进一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像氧气(O₂)、铁(Fe)等。

化合物则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水(H₂O)、二氧化碳(CO₂)等。

化合物还可以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通常都含有碳元素,比如甲烷(CH₄)、乙醇(C₂H₅OH)等;无机化合物则包括酸、碱、盐和氧化物等。

酸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氢离子(H⁺)和酸根离子。

常见的酸有盐酸(HCl)、硫酸(H₂SO₄)、硝酸(HNO₃)等。

碱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氢氧根离子(OH⁻)和金属离子。

例如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₂等。

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像氯化钠(NaCl)、碳酸钠(Na₂CO₃)等。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氧化物又可以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铜(CuO)、氧化铁(Fe₂O₃)等,通常能与酸反应;非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碳(CO₂)、二氧化硫(SO₂)等,一般能与碱反应。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比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

以水为例,水在常温常压下是无色无味的液体,熔点为 0℃,沸点为 100℃,密度约为 1g/cm³。

化学性质则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比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

氢气具有可燃性,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氧气具有氧化性,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初中化学】中考化学物质的分类知识点

【初中化学】中考化学物质的分类知识点

【初中化学】中考化学物质的分类知识点物质的分类金属单质混合物单质非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物质种类稀有气体氧化物碱性氧化物质纯净物元素种类无机物酸其他氧化物化合物碱有机物盐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 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

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 ·5H2 O)都是纯净物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5.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如:铁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6.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7.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CO、CO2 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无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CO、CO2 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8.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a.酸性氧化物: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CO2 ,SO2 ,SO3 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同价的含氧酸。

CO2 + H2O= H2CO3 SO2 + H2O= H2SO3 SO3 + H2O= H2SO4b.碱性氧化物: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CaO Na2 O MgO Fe2 O3 CuO大部分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BaO K2 O CaO Na2 O溶于水立即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其他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跟水不反应。

CaO+H2O=Ca(OH)2 BaO+H2O=Ca(OH)2 Na2O+H2O=2NaOH K2O+H2O=2KOHc.注意:CO和H2 O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是不成盐氧化物。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讲解:物质的分类及构成物质的微粒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讲解:物质的分类及构成物质的微粒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讲解:物质的分类及构成物质的微粒一、物质分类(一)基本概念1、混合物:宏观,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微观,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构成的。

举例:空气、溶液和合金等。

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

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或混合物。

2、纯净物:宏观,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微观,由一种分子构成的。

举例:蒸馏水、氧气和冰水混合物。

3、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举例:金、金刚石、氢气和氧气等。

注意:(1)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固体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2)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有可能是混合物,有可能是单质。

4、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举例:过氧化氢、二氧化碳等。

5、有机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举例:甲烷(最简单的有机物)、乙醇和醋酸等。

注意:但是CO、CO2、H2CO3和碳酸盐具有无机物的特点,通常把它们看做无机物。

6、无机物:除有机物以外的其他化合物统称为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

举例:碳酸钠、硝酸银和硫酸钡等。

7、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

举例:二氧化碳、过氧化氢等。

注意:含氧化合物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包含氧化物。

8、酸:电离时形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举例:盐酸、硫酸和碳酸等。

注意:酸溶液的pH值小于7,通常化学式的第一种元素是“H”,酸由氢和酸根离子组成,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9、碱:电离时形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举例: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钡等。

10、盐: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举例:硝酸铵、碳酸钙和硫酸钡等。

(二)、物质分类金属单质混合物根据所含单质元素种类非金属单质根据所含稀有气体单质物质物质种类根据所含有机物纯净物元素种类根据氧化物化合物有无C 酸无机物碱盐二、原子(一)原子发现史1、道尔顿:原子不可再分,是最小的实心球体。

专题04 常见物质的分类-突破2021年中考化学基于核心素养的命题透析与专练(解析版)

专题04  常见物质的分类-突破2021年中考化学基于核心素养的命题透析与专练(解析版)

专题04 常见物质的分类4.能源的分类5.营养素的分类6.人体中化学元素的分类7、环境污染分类1.下列归类正确的是()【答案】C【详解】A、氧化物是两种元素组成的含氧化合物,水是H、O两种元素组成的,是氧化物;干冰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C、O两种元素组成的,是氧化物;硫酸是H、S、O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B、黄铜、硬铝属于合金、磁铁矿中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不属于合金,不符合题意;C、常见的可燃性气体:氢气、一氧化碳、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氯气是由分子构成的,氦气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下列物质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A.澄清石灰水、矿泉水B.干冰、生铁C.石灰石、石油D.氯酸钾、过氧化氢【答案】B【详解】A、澄清石灰水含有氢氧化钙和水、矿泉水含水和矿物质,都属于混合物,错误;B、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生铁是铁碳合金,属于混合物,正确;C、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其它杂质,属于混合物,石油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错误;D、氯酸钾、过氧化氢都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都属于化合物,错误。

故选B。

3.下列各组材料中,均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一组是()A.玻璃、光导纤维、氮化硼陶瓷B.光导纤维、合成纤维、混凝土C.高压锅、聚乙烯、汽车轮胎D.氧化铝陶瓷、硫化橡胶、不锈钢【答案】A【详解】A.玻璃、光导纤维、氮化硼陶瓷都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正确;B.合成纤维属于合成材料,混凝土属于复合材料,错误;C.高压锅使用金属材料制成的,聚乙烯属于合成材料,轮胎使用橡胶制成的,属于合成材料,错误;D.橡胶属于合成材料,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错误。

故选:A。

4.燃料和能源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A.风能B.天然气C.生物质能D.核能【答案】B【分析】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

天津中考化学知识点及考点

天津中考化学知识点及考点

天津中考化学知识点及考点一、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物质的分类与常见物质的性质:-元素:由同类原子组成,不能进一步分解。

-化合物:由不同元素按一定比例组成,可以分解为原子或离子。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常见物质的性质包括颜色、密度、熔点、沸点、导电性等。

2.物质的变化和化学方程式:-物理变化:物质的形态、性质发生改变,但其组成及化学性质不变。

-化学变化:物质的组成及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化学方程式可用来描述化学反应过程。

二、常见物质的组成与结构1.原子的组成:-原子中的质子、中子和电子。

-原子序数与原子核的关系。

2.元素的化合价和化合式:-具有多个化合价的元素需要写化合价。

-化合式表示元素的种类及其相对原子数量。

3.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元素周期表的组织结构。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元素分类、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等。

4.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和键的能量:-共价键:原子通过共享电子连接在一起。

-离子键:带正电荷的离子和带负电荷的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金属键:金属原子通过海洋模型连接在一起。

-键的能量与键长、键的多少相关。

三、化学计量与化学方程式1.原子和化学式的摩尔关系:-摩尔质量和摩尔质量与摩尔数的关系。

2.化学反应的质量关系和摩尔关系:-物质质量与摩尔数的关系,摩尔比与质量比的关系。

3.化学方程式的应用:-化学反应的类型:同化反应、解析反应、合成反应、置换反应等。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与计算。

四、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的能量交换和能量守恒:-能量变化的分类:吸热反应、放热反应。

-化学能与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关系。

2.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反应速率的定义及测定。

-温度、浓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酸和碱的性质及其在中性化反应中的应用:-酸的定义和常见酸的性质。

-碱的定义和常见碱的性质。

-中性化反应的应用:酸碱中和、酸碱中和滴定等。

五、电化学与化学电池1.电化学与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及电子的转移过程。

重庆中考化学知识点归纳

重庆中考化学知识点归纳

重庆中考化学知识点归纳重庆中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涵盖了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重点内容,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详细总结。

一、基本概念1. 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

2. 物质的组成:元素和化合物。

3.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 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二、化学用语1. 元素符号:表示元素的基本符号。

2. 化学式: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3. 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三、原子、分子和离子1. 原子结构:原子核和电子云。

2. 分子:由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形成的稳定结构。

3. 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分子。

四、化学反应类型1. 合成反应: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

2.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

3. 置换反应: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和化合物。

4. 还原反应与氧化反应:涉及电子转移的反应。

五、化学计量1. 摩尔概念:物质的量的单位。

2. 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3. 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摩尔数。

六、溶液和溶解度1. 溶液:一种或多种物质均匀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溶质不能再溶解的溶液。

3.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单位溶剂中所溶解溶质的最大量。

七、酸碱盐的性质与反应1. 酸:能够释放氢离子的物质。

2. 碱:能够释放氢氧根离子的物质。

3. 盐:由酸和碱中和反应生成的化合物。

4. 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八、金属与非金属的性质1. 金属的物理性质:导电性、延展性等。

2. 金属的化学性质:与氧气反应、与酸反应等。

3. 非金属的物理性质:绝缘性、脆性等。

4. 非金属的化学性质:与氧气反应、与金属反应等。

九、有机化学基础1. 烃:只含有碳和氢的化合物。

2. 烃的衍生物:含有官能团的化合物。

3. 有机反应类型: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等。

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 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2. 化学药品的取用和保存。

中考化学原子的构成、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各知识点解析

中考化学原子的构成、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各知识点解析

中考化学原子的构成、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各知识点解析构成原子的粒子(1)原子核所带电量数称为核电荷数,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不显电性。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普通的氢原子的原子核内无中子。

(3)原子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

(4)原子核只占原子体积的很小一部分,原子内相对有一个很大的空间,电子在这个空间里作高速运动。

物质的分类1.物质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a、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是相对的,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只要杂质含量低,不至于对生产和科学研究产生影响的物质就是纯净物。

b、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例如:空气、雨水、溶液、碳酸饮料、牛奶等)。

2.注意事项:划分纯净物、混合物的标准是根据物质的种类来划分的。

只含一种物质的就属于纯净物,含有几种物质的就属于混合物。

另:水、蒸馏水、冰水混合物都是纯净物;自然界的水、矿泉水、盐水、糖水、雪碧饮料等都是混合物纯净物与混合物1.纯净物有固定组成,混合物没有固定组成。

组成纯净物的物质只能是一种物质。

组成混合物的物质可以是两种也可以是多种,物质种数不固定。

混合物中每种物质的质量分数可多可少也无固定值。

但有些问题必须清楚,纯净物中元素的百分含量一定是定值。

但所含元素百分含量是定值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如含碳100%的物质可以是金刚石,也可以是石墨的纯净物,或是金刚石和石墨两种物质混合成的混合物。

纯净物一定有固定不变的化学式。

如纯水的化学式为H2O,但有确定化学式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如化学式为C2H6O的物质可以是纯净物乙醇或甲醚(一种有机物)。

也可以是乙醇和甲醚混合而成的混合物。

这就说是,判断一种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仅凭物质组成还远远不够。

2.纯净物有固定结构,混合物没有固定结构。

中考必背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中考必背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中考必背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物质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组成。

- 分类:混合物和纯净物。

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2. 原子与分子- 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稳定粒子。

3. 元素与周期表- 元素是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原子的集合。

- 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排列所有已知元素的表格。

4.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 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和分子的结构。

- 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物质的转化。

5. 化学反应类型- 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6.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密度、熔点、沸点等。

- 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7. 能量与化学- 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包括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二、重要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常见气体- 氧气:支持燃烧。

- 氢气:可燃性。

-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可溶于水。

2. 酸碱盐- 酸的性质:呈酸性的溶液,能与碱中和。

- 碱的性质:呈碱性的溶液,能与酸中和。

- 盐的性质:由酸和碱中和反应生成的物质。

3.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

- 还原: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4. 金属与非金属- 金属的通性:导电性、延展性、金属光泽。

- 非金属的通性:不导电、不耐高温。

5. 常见物质的化学反应- 金属与酸的反应-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三、实验操作与安全1. 实验器材的使用- 熟悉常见实验器材的名称、用途和正确使用方法。

2. 常见化学实验- 溶液的配制- 酸碱滴定- 物质的提取和分离3. 实验室安全- 了解化学品的安全标识和危险性。

- 掌握基本的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 学会处理紧急情况,如火灾、化学品泄漏等。

四、计算与数据分析1. 物质的量- 摩尔概念的引入和计算。

- 质量、体积与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2. 化学反应的计算-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然有机 {天然纤维:棉花、羊毛、羊绒、蚕丝、麻、木 {高分子材料 天然橡胶
(3)复合材料:玻璃钢、碳纤维、钢筋混凝土
2.化肥的分类
种类
举例
主要功能
氮肥 磷肥
尿素[CO(NH2)2]、氨水(NH3·H2O)、 氯化铵(NH4Cl)、碳酸氢铵(NH4HCO3) 磷矿粉、钙镁磷肥、过磷酸钙
壮叶,促进农作物枝繁叶茂 壮果,抗寒、抗旱
不供能 无机盐
不良;碘——甲状腺肿大;硒——表皮角质化、癌症;钙——佝偻病、骨质疏松
水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5.人体中化学元素的分类
人体中的 化学元素
按含量分 是否必需
常量元素:氧、碳、氢、氮、钙、磷、钾、硫、钠等 微量元素:铁、碘、氟、铜、锰、锌、硒等 必需元素:铁、钙、锌、硒、碘、氟等 有害元素:铅、汞、镉、砷等
钾肥 复合肥
硫酸钾(K2SO4)、氯化钾(KCl) 硝酸钾(KNO3)、磷酸二氢铵(NH4H2PO4)
壮茎,抗倒伏和抗病虫害 兼具以上化肥功效
3.能源的分类
能源
可否再生 是否常规
可再生能源:风能、水能、太阳能、沼气、乙醇等 不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核能等 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 新能源: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三、常见物质的分类
化学性质 不稳定 不稳定
稳定
物质
四、其他分类
1.材料的分类
金属材料 {纯金属:金、银、铜、铁、铝等 合金:生铁、黄铜、不锈钢、锰钢等
(1)无机材料
玻璃
无机非金属材料 {陶瓷
{
水泥
热固性(网状):如电木
(2)有机材料 成材料 合成纤维:锦纶(尼龙)、涤纶(的确良)、腈纶(人造羊毛) {合成橡胶:丁苯橡胶、氯丁橡胶
4.营养素的分类
蛋白质 动物蛋白(鱼、蛋、肉);植物蛋白(大豆)
供能 糖类 淀粉(米、面);葡萄糖;蔗糖
人类
油脂 动物脂肪(牛油、奶油);植物油(菜籽油、花生油、豆油)
重要的
维生素 蔬菜、水果(缺维生素 A——夜盲症;缺维生素 C——坏血病)
营养素
元素缺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铁——贫血;氟——龋齿;锌——生长迟缓、发育
五、化学反应类型分类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定义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
特点 “多变一”A+B C “一变多”C A+B “单换单”A+BC B+AC
合物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 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双交换,价不变”AB+CD AD+CB
六、环境污染分类
大气污染
水体污染 温室效应 白色污染
产生原因
防治措施
烟尘、有害气体(如 SO2 和氮的氧化 工厂废气处理达标后排放;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植树造
物会造成酸雨)
林等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化肥和农药 工业废水净化达标后排放;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合理使
过度使用
用化肥和农药
CO2 等气体的过量排放 废弃塑料随意丢弃
使用新能源;植树造林;低碳生活 用布袋代替塑料袋;重复使用塑料制品;开发使用可降
解的新型塑料
七、化学图标的分类
图1
2020 中考化学 知识总结:常见物质的分类
一、元素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原子分类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 一般<4 一般>4
8 个(氦为 2 个)
得失电子趋势 易失电子 易得电子
不易得失电子
二、元素分类的判断
1.金属元素:铁(Fe)、铜(Cu),一般为“钅”字旁,金、汞除外。 2.非金属元素:碳(C)、氧(O)等,以“石” (固体)、“气”(气体)、“氵”(液体)为偏旁。 3.稀有气体元素:氦(He)、氖(Ne)、氩(Ar)、氙(Xe)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