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新闻学基础考研真题(1991-2014)
1991年中传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考试题及答案

引进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等多方面的活动。 --代表人物有奕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前期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的旗号, 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此外,还设立同文馆,派遣留学生,开办新式学堂等。 --但改革不触动封建制度,同时又遭到封建势力和资本主义国家的阻挠,甲午海战的失败标志其失败。 --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它是近代中国学习外国先进文明的第一步,引进了一些近代科 学生产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近代工业的 基础,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二、填空(任选五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多选,按前五题计分) 丬??WV 1、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如果按照是否讲究韵律分为两大类,其中韵文一类包括 诗、词、曲、歌谣、辞赋 等。 2、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 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这是 ( 司马迁)写作 (《史记》)的宗旨,他又说: “昔„„屈 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孙子膑脚, 《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韩 非囚秦, 《说难》 、 《孤愤》 。 《诗》三百篇,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引文根据刘大杰主编《中国文学批 评史》)后代学者把这段话概括为(发愤)说,并认为韩非的“不平则不鸣” 、欧阳修的“穷而后工”的观点, 与这种学说有精神上的联系。 3、汉光武帝令岑彭指挥攻打陇西和蜀郡的战争,在给岑彭的信中说: “两战若下,可将兵南击蜀虏。人 若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发一兵,头发白。 ”这是成语 得陇望蜀 的原始出处;与这一成语含义相近 的,还有俗语 “得寸进尺”和“贪得无厌 ” 。 4、汉武帝时期,统治者接受思想家 董仲舒 的建议,采取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 5、明清科举制度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考试,通过各级考试的人分别称为 举人、贡士、进士 。 6、类书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里颇具特色的一种工具书。它根据一定的意图,把群书中可供参考的资料分 类辑录出来,以供参考。我国历代辑录出版的著名类书有 《皇览》 、 《艺文类聚》 、 《永乐大典》 、 《古今图书集成》 。 7、文艺复兴是 14 至 17 世纪在欧洲发生的一次思想文化运动。在这场运动中,欧洲各国出现一批名垂史 册的文学家,如意大利的 薄伽丘 、但丁,法国的 拉伯雷,西班牙的 塞万提斯和英国的 莎士比亚。 三、选择题(共 8 分,前四题每错一项倒扣 0.25 分。将所选项的序号写在对应空格横线上) ﹔ 1、我国古代的语言文字学统称为小学,现存最早的著作为( d ) ,而对古文字研究影响最大的著作是和清代 段玉裁的( f ) 。 a.《方言》b.《仓颉篇》c.《说文解字》 (东汉 许慎) d.《尔雅》e.《玉篇》f.《说文解字注》g.《字林》h.《一 切经音义》 ?
中传考研新闻学基础历年真题汇总

中传考研新闻学基础历年真题汇总新闻学基础历年真题及答案新闻理论和新闻史:邸报: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在统治阶级内部发行,属官方报纸。
邸报始于唐,盛于宋,衰与元,复兴于明,结束于晚清。
唐朝报纸均为手抄,由尚都进奏院发行,最早见于唐孙可之所著《经纬集》中的《读开元杂报》。
宋朝最早出现“邸报”一词,使用雕版印刷,由门下省领导,中央政府统一编印和发行新闻,完全具备中央官报的性质。
新华通讯社:简称新华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通讯社,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也是正在建设中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性通讯社。
其前身是1931年11月7日创建与瑞金的“红色中华通讯社”。
1937年在延安改名为现名。
它的发展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程紧密联系在一起。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前身,解放区第一座广播电台,成立于1940年12月30日。
起初条件简陋,但是打破了国民党反动派和日本帝国主义对抗日根据地的新闻封锁,选稿了国民党反动派和日伪垄断控制广播时代的结束。
在战争中激励和鼓舞着全国人民把抗战进行到底。
Radio Beijing:即北京电台。
其前身是1949年2月2日诞生的“北平新华广播电台”,1951年更名为“北京人民广播电台”。
北京电台建台之初,只有14名工作人员,为一套节目,每天播音不足9消失,发射功率不足1千瓦。
中共中央从陕北迁往北平,同时接收国民党北平电台的设备开始广播,即北平新华广播电台。
北京电视台:新闻史上的北京电视台是中央电视台的前身。
1958年5月1日创建,1978年改名为中央电视台。
是中国最早的电视传媒,目前已经称为中国第一大电视台。
现在的北京电视台是以北京市观众为服务目的的电视台,1977年筹建并开播新闻与信息:新闻是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现代媒介都把采集和发布新闻作为最重要的活动内容。
信息是客观实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包括一切能够消除不确定性的知识、期刊、资料等。
新闻是信息的一部分“有偿新闻”:企事业单位、组织或个人以酬金或实物等方式包场新闻机构,换取一定的新闻作品、版面、播出事件,为该人或该单位及其产品、社会活动进行宣传的所谓“新闻报道”。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基础真题参考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基础真题参考初试动画学基础真题名词解释今敏,动画分镜稿设计简答气韵生动的的美学内涵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特点论述题举例说明合家欢电影的特点二维无纸动画和传统手绘动画的异同实践方向绘图画一个惊喜的瞬间三个角度(包括人,道具,环境)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真题新闻理论1新闻敲诈2新闻本源3不记得了1如何坚持新闻客观性和倾向性的统一2什么是舆论,新媒介环境下如何进行舆论引导?论述新闻出版自由新闻史1时报2共产党月刊3爱德华莫罗1沦陷区伪日办报活动2申报副刊半月谈的改革论述五四时期副刊的作用新闻业务1随机新闻线索2体验式采访3描写性消息4引题策划广播节目写140字以内微评论本文系统介绍中传传播学考研难度,中传传播学硕士就业,中传传播学考研辅导,中传传播学考研参考书,中传传播学考研专业课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中传传播学考研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
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中传考研机构!一、中传传播学考研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总体来说,中传传播学硕士招生量大,15年的招生人数为42人,其中包含保送生13人,考研难度不高,每年都有二本三本学生考取的,据凯程从中国传媒大学内部统计数据得知,中传传播学硕士的考生中95%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
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
其次,传播学硕士考试科目里,传播历史与理论和传播实务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
即使本科学传播学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
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而且每年还有很多二本院校的成功录取的学员,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
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二、中传传播学专业就业怎么样?中传传播学硕士专业就业实践多,学生动手能力强,且中传在传播学领域的名气非常大,校友众多,就业不是问题。
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0488f8f8284ac850ad0242ac.png)
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新闻理论(50分)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信息答:信息论认为,信息是构成客观世界的一个基本要素;控制论认为,信息是两次不确定性之差;系统论认为,信息是事物运动、变化、联系、差异的产物。
从传播学角度来讲,信息,是指在一种情况下能够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的任何事物,它是人类的精神创造物。
这种创造物是人大脑收集、加工、处理的结果,它可以是内储形态的人的精神创造物,也可以是外化形态的人的精神创造物。
具体而言,它既包括人内向自我传播所用的材料,也包括外化出来的、用符号形态流通的消息、新闻、文献、资料、数据等。
2.新闻价值答: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种种特殊素质的总和。
有些事实,由于它本身具有某些特殊素质,使得它区别于其他的一般事实,正是这些特殊素质让它能够成为新闻。
新闻价值就是这些特殊素质的总和。
这些特殊素质的共同特征是:能引起广大受众的共同兴趣,能为广大受众所关注。
因此,新闻价值的根本着眼点就是广大受众的普遍关注,它是我们衡量事实是否能成为新闻的一条重要标准。
判定某一事实能否成为新闻,主要看它是否具有为受众所关注这一素质。
这些素质即新闻价值的要素具体包括: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和趣味性。
3.新闻他律答:新闻他律,是指除了媒体和记者自律外,新闻法规、新闻政策及其他部门对新闻从业者的检查和监督,这种道德判断受他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
这种意志具有支配性,使记者的行文符合有关要求。
新闻他律是新闻自律失范后,政府有关部门必须干涉媒体的运行,以保证新闻传播业能够为公共利益良性、健康运转。
新闻他律最重要的力量是政府。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简述当代新闻事业的基本功能。
答:新闻事业的职能,是指新闻事业对人类、对社会生活所发挥的影响和作用,亦即新闻事业满足社会需要的效能。
新闻事业与社会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它迅速、真实、广泛地反映客观世界,又时刻作用和影响客观世界。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考研历年真题

新闻传播史论一、名词解释1.《新华日报》2.《纽约时报》3.伯明翰学派4.社交媒体5.沉默的螺旋二、简答题1.简述新闻与宣传的异同。
2.简述史量才的报刊从业活动。
3.简述英国BBC的体制。
4.简评尼尔•波兹曼的媒介理论。
三、论述题1.试述20世纪20年代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
2.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意义。
3.论述在新媒体环境下我国舆论格局的变化,并论述主流媒体如何提高舆论引导艺术。
新闻实务公共部分一、名词解释1.解释性报道2.新闻敏感3.编辑方针4.提要题5.金字塔式结构6.社论二、简答题1.简述新闻报道中选择角度的意义2.简述新闻采访中现场观察的重要性3.简述传统报刊编辑与网络新闻编辑的异同三、论述题请谈谈,我们目前传统报纸中言论版的实践中存在哪些问题?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我国言论版改进的看法。
指定选作一一、综合应用题请根据下列材料(新闻发布会内容6日),改写一篇用于7日“早间中国”广播《新闻与新闻摘要》节目的广播稿,时间不超过2分钟。
二、应用写作题全国各地陆续出现雾霾现象,有专家表示,这与特定的地理位置,气候有关,但根本原因,是人们的过度开发破坏导致。
请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新闻评论,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1200字。
新闻理论一、名词解释(5 分/个)1.民生新闻2.新闻出版自由二、简答(10 分/道)1.简述新闻批评的原则;2.简述新闻媒介开展受众调查工作的意义。
三、论述题(20 分)结合现实,如“窃听门”事件、英国凯特王妃事件等,谈谈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新闻史一、名词解释(5 分/个)1.进奏院状2.《大清报律》3.“红色中华通讯社”二、简答(10 分/道)1.谈谈黄远生的记者“四能说”的意义;2.说说美国政党报业的特点。
三、论述(15 分/道)材料内容:主要是关于“范长江新闻奖”,“邹韬奋新闻奖”与两奖合并成的“长江韬奋奖”的简介。
问题:结合范长江和邹韬奋的新闻实践,谈谈评定“长江韬奋奖”的意义。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基础真题集萃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基础真题集萃(理论和历史)名词解释90年邸报、新华通讯社、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91年新闻与信息、有偿新闻、舆论监督、新闻真实性、集体的组织者92年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泛长江新闻奖、中央广播事业局93年客观性、客观报道、客观主义、新闻本源、新闻来源、集体的组织者、新闻新鲜性、接近性、时新性、合理想象94年韬奋新闻奖、齐越舆论、新闻道德、视听率95年徐宝簧、苏联呼声广播电台、客里空、中央电视台96年多媒体、新闻道德、舆论、新闻真实性、拒检运动98年邸报、新闻政策、社会责任论、隐私权、新华通讯社99年定本制度、《新青年》、新闻自由、舆论监督00年新闻法、癸丑报灾、新闻本源、《热血日报》、反馈01年新闻体制、多媒体、新闻本源、新闻道德、埃德加•斯诺02年舆论学、第四媒体、新闻网站、“竖三民报”、拒检运动03年(A、B卷)时务文体、爱德华•默罗、新闻批评、新闻手段、新闻政策、新闻舆论简答、论述题90年1、如何继承和发扬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2、二为方针的实质及基本内容3、概述新闻自由的阶级性、历史性、法制性和过程性4、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表现和危害5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91年1、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本质属性2、理解正面宣传的方针3、范长江的新闻工作业绩及地位4、我国新闻节目改革的成绩92年1、社会主义新闻价值观的本质特点2、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自由观与资产阶级新闻自由观的根本区别3、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讲话》的背景、要点及意义93年1、延安《解放日报》的改版与意义2、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内容3、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的关系4、十三年来广播电视宣传改革的进程和成绩5、哲学在新闻学研究中的运用和体现94年1、有偿新闻的危害、原因和根治办法2、舆论监督应掌握的原则3、怎样坚持新闻的党性4、新闻的基本要素(“传媒考研”注:不是5W95年1、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讲话》对当前新闻改革的指导意义2、如何发扬党的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3、新闻信息的双向传播4、邓小平为《经济参考报》题词“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的现实意义96年1、周韬奋的报刊活动及其贡献2、对新闻真实的认识,联系改革开放的实际3、邓小平新闻思想的基本内容4、上海孤岛时期抗日新闻事业的斗争5、社会主义报刊广播电视的基本任务97年1、邵飘萍的新闻活动及贡献2、斯诺《红星照耀中国》的采写和影响3、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种新闻广播事业的根本区别4、五四时期我国新闻业务重大改革的表现方面98年1、《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主要内容及意义2、新闻价值的客观性3、范长江西北通讯的采写和影响4、中国早期广播事业的创办情况99年1、维新变法中改良派报刊活动的特点及进步作用2、延安(陕北)新闻广播电台在解放战争中的宣传及其影响3、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4、马恩的新闻伦理思想5、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的主要内容及指导意义00年1、反客里空的经过和意义2、政治家办报,企业家经营的含义3、精品战略的背景、现状及意义4、古代小报的产生及特点01年1、舆论监督的特点2、新闻的基本要素(不是5W3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种新闻广播事业的根本区别4、精品战略的背景、现状及意义5、新闻价值的客观性02年1、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内涵2、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的主要内容及指导意义3、新闻真实的论述4、马恩的新闻伦理思想5、延安《解放日报》的改革成果和历史意义03 年(A、B 卷)1、英国广播公司(BBC)广播体制的特色2、论述“反客里空”经过和意义以及对当前新闻工作者的启示3、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实质4、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的责任5、简述正面宣传与新闻批评的关系6、简述马克思主义新闻本源观7、论述新闻理论研究与哲学及政治的关系8、如何理解江泽民同志关于“党的新闻事业与党休戚与共,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的论述1990年一2003年真题集萃(新闻业务)名词解释90年广播电视节目、节目主持人、受众调查、报道思想、录音述评、串联词91录音现场报道、板块节目、隐性采访、人物专访、农村广播网92受众心理、提炼、背歩音响、节目栏目化、版面语言93黃金时间、直播、广播电视节目、新闻特写、现场采访94经济广播电台、新闻事实、新闻结构、广告、广播电视节目95电子媒介、隐性采访、口头评论、系列台96节目提要、广播评论、反馈、解释性报道、97新闻导语、有线广播电视、细节材料、编后、间奏乐98研究性专稿、频道资源、系列报道、不署名评论与署名评论99电子媒介、广播传播符号、《新闻纵横》、体验采访、数据广播00年新闻回报、新闻素材、直播、主持风格、概貌通讯、评论要素01年网络广播、隐性采访、深度报道、广播新闻编辑工作、新闻02年新闻策划、记者述评、非线性编辑、背景音响、新闻广播节目03年录音评论、现场声播问答、论述题90现场报道的概念、提倡缘由、对记者的要求91 1。
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

中央民族大学2014年新闻传播学考研试题新闻史论卷一、名词解释1.UGC2.普利策3.大公报4.新闻公正二、简答题1.简述沉没的螺旋并举例说明2.请从传播学角度说明微博微信在传播方式上的区别3.中西方新闻事业特征区别三、论述题1.纸媒危机2.解放前民营报纸贡献和不足3.网络谣言的看法和如何治理新闻业务卷1.调查性报道失去地位新闻业和新闻业在社会中的角色如何变化还是启示2.从传媒经营者角度看线上交易买家和卖家的优势3.微博问政的看法4.总结材料写新闻主题100字左右,还有百度阿里巴巴什么兼并的看法5.新闻策划书还有拟两个新闻标题单独二胎的材料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新闻传播学考研试题新闻史论卷一、名词解释1.论出版自由2.社会化媒体3.中国新闻社4.费加罗报二、简答题1.新闻客观性原则确立的社会背景2.关于传播本质的几种观点3.标志中国新闻学初步形成的的三部代表性著作4.英国高级报纸和大众报纸的代表和区别三、论述题1.就干露露在江苏教育电视台《棒棒棒》节目大爆粗口一事,谈谈自己的看法2.新媒体时代记者角色的转变3.政论报刊对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影响以维新派为例4.评述20世纪60年代《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新闻业务卷1.就刘翔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再次摔倒一事,以央视媒体身份,确立采访对象和其中两个采访对象的采访提纲。
2.就《江南style》走红,从互联网文化看法或跨文化传播角度谈谈启示。
3.就“标题党”谈谈对网络编辑的看法。
4.信息制图受到关注,从传播学角度和新闻业务角度评论该现象。
5.就贵州毕节冻死的五个小孩,写一篇评论。
6.从传播学角度分析明星微博和草根微博的传播模式和社会影响。
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新闻传播学考研试题新闻史论卷一、名词解释1.全媒体2.议程设置3.华尔街日报4.时务文体二、简答题1.公正性内涵2.新闻责任理论的内容3.解放日报改革的成果4.黄远生的通讯写作特点三、论述题1.结合网络的典型事件说明微博的新特点(微博的特点)2.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理念(新闻工作者要有怎样的价值观)3.新闻传媒如何实现环境监测(结合实例解释,新闻媒体的环境监测功能)4.传播学的引入对新闻学发展的影响新闻业务卷1.浙江温州“7·23”动车事故的材料,列采访提纲。
2014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温馨提示】现在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育明教育咨询部建议考生一定要实地考察,并一定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或者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企业信息。
目前,众多小机构经常会非常不负责任的给考生推荐北大、清华、北外等名校,希望广大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最好是咨询有丰富经验的考研咨询师.2014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专业硕士考研真题334一、简答1.自媒体。
2.涵化理论。
3.舆论监督二、论述1.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微博与微信2.传播学实证研究方法与其优缺点三、案例分析李天一案媒介伦理分析440新闻理论一、名词解释1.信息2.新闻价值3.媒介他律二、简答1.简述新闻事业的功能2.简述舆论形成的机制三、论述给了一段材料,根据习近平13年的讲话精神进行分析业务一、名词解释1.闭合式提问2.通讯3.新闻背景二、简答1.新闻特写及特色2.编辑工作内容和具备素质三、实务根据一段雾霾材料写一个采访提纲历史一、名词解释1廉价报刊2.白虹贯日事件3.《申报》二、简答1.三社四边协议内容及影响2.维新派办报思想及对新闻事业贡献论述bbc体制特色分析和启示专业课的复习和应考有着与公共课不同的策略和技巧,虽然每个考生的专业不同,但是在总体上都有一个既定的规律可以探寻。
以下就是针对考研专业课的一些十分重要的复习方法和技巧。
一、专业课考试的方法论对于报考本专业的考生来说,由于已经有了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和知识储备,相对会比较容易进入状态。
但是,这类考生最容易产生轻敌的心理,因此也需要对该学科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做到知己知彼。
跨专业考研或者对考研所考科目较为陌生的同学,则应该快速建立起对这一学科的认知构架,第一轮下来能够把握该学科的宏观层面与整体构成,这对接下来具体而丰富地掌握各个部分、各个层面的知识具有全局和方向性的意义。
做到这一点的好处是节约时间,尽快进入一个陌生领域并找到状态。
很多初入陌生学科的同学会经常把注意力放在细枝末节上,往往是浪费了很多时间还未找到该学科的核心,同时缺乏对该学科的整体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试题 1991年(一)新闻广播电视理论与历史试题一、名词解释1、新闻与信息2、“有偿新闻”3、舆论监督4、新闻真实小年个5、“集体的组织者”二、论述题1、如何正确理解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2、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本质属性。
3、试论范长江的新闻工作业绩及其在中国新闻史上的地位。
4、谈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播电视中的新闻节目改革的成绩。
(二)新闻广播电视业务试题一、名词解释1、录音现场报道2、板块节目3、隐性采访4、任务专访5、农村广播网二、问答题1、阐述现场短新闻评选的意义?现场短新闻的基本要素有哪些?2、广播电视宣传如何加强深度报道?近年来在深度报道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请举例说明。
中国传媒大学:200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学试题(一)新闻广播电视理论与历史试题一、名词解释1、舆论学2、第四媒体3、新闻网站4、“竖三民”报5、拒检运动二、简答题1、简述社会注意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内涵。
2、简述刘少奇同志《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的内容与意义。
三、论述题1、面对改革开放的实际谈谈对“新闻真实”的认识。
2、试述马克思、恩格斯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新闻伦理思想。
3、试论延安《解放日报改革的成果与历史意义。
(二)新闻广播电视业务试题一、名词解释1、新闻策划2、记者述评3、非线性编辑4、背景音响5、新闻广播节目二、问答题1、简述录音报道与现场报道的区别,以及二者各自的优势与局限。
2、简述广播专稿接听知规律提炼和表现主题的要求。
三、论述题1、结合广播(或电视)新闻实践,谈谈隐性采访的特点及应注意的问题。
四、新闻作品分析结合《一场不寻常的交通肇事风波》论述连续报道的特点,并分析该报道在舆论监督的特色。
(亦可指出不足之处)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试题1992年(一)新闻广播电视理论与历史试题一、名词解释1、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2、中国广播电视学会3、范长江新闻奖4、中央广播事业局二、论述题1、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谈话》发表的历史背景、基本要点及对当前新闻改革的指导意义。
2、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自由观与资产阶级新闻自由观的根本区别是什么?3、怎样理解江泽民同志在《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几个问题》的讲话提纲中的下面一段话?江泽民说:“我们的新闻工作者要做到真实地反映生活,就要深入进行调查研究,不仅要做到所报道的是单个事实的真实、准确,尤其要注意和善于从总体上,本质上异己发展趋势上去把握事物的真实性。
”4、简述社会主义新闻价值观的本质特点。
(二)新闻广播电视业务试题一、名词解释1、受众心理2、提炼3、背景音响4、节目栏目化5、版面语言二、简答题1、有九名新闻工作者获首届范长江新闻奖,简述当今提倡“长江精神“的内涵及时代特色,并列出五名获奖者的姓名及单位。
2、结合当前的经济宣传,简述改进经济报道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3、联系当前实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92年元旦推出的节目改革方案,简述者次节目改革的特点和内容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试题 1993年(一)新闻广播电视理论与历史试题一、名词解释1、客观性2、客观报道3、客观主义4、新闻本源5、新闻来源6、集体的组织者7、新闻信息 8、接近性 9、时新性 10、合理想象二、论述题[1、2必答,3、4、5任选两题]1、试论延安《解放日报》的改版及其意义。
2、试论13年来广播电视宣传改革的进程和成绩。
3、论哲学在新闻学研究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4、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内容是什么?5、试析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的关系。
(二)新闻广播电视业务试题一、名词解释1、黄金时间2、直播3、广播电视节目4、新闻特写5、现场采访二、问答题1、报纸版面编排应掌握哪些原则?你认为近年来报纸版面有哪些显著改进?2、广播电视受众参与的作用和特点?并结合具体节目说明。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试题 1994年(一)新闻广播电视理论与历史试题一、名词解释1、韬奋新闻奖2、齐越3、舆论4、新闻道德5、视听率二、论述题[第一题必答,后面四题任选三题]1、试述毛泽东的新闻实践活动、新闻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当前新闻改革的指导意义。
2、新闻的基本要素(不是5W)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坚持新闻的党性。
4、“有偿新闻”的危害、原因和根治方法。
5、舆论监督应掌握的基本原则。
(二)新闻广播电视业务试题一、名词解释1、经济广播电台2、新闻事实3、新闻结构4、广告5、广播电视节目二、问答题1、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新闻从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修养,谈谈你对“有偿新闻”的看法。
2、简述新闻节目在广播电视宣传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新闻节目的编排要求。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试题 1995年(一)新闻广播电视理论与历史试题一、名词解释1、徐宝璜2、“苏联呼声”广播电台3、“客里空”4、中央电视台二、论述题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发挥党的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
2、谈谈毛泽东同志《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谈话》对当前新闻改革的指导意义。
3、阐述邓小平同志为《经济参考报》题词“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的重要现实意义。
4、试论新闻信息的双向传播。
(二)新闻广播电视业务试题一、名词解释1、电子媒介2、隐性采访3、口头评论4、系列台二、简答题1、简述新时期广播电视受众的特点。
2、如何增大广播新闻节目的信息量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试题 1996年(一)新闻广播电视理论与历史试题一、试论社会主义报刊广播电视的基本任务。
二、简述邓小平新闻思想的基本内容。
三、面对改革开放的实际谈谈对“新闻真实”的认识。
四、谈谈上海“孤岛”时期抗日新闻事业的斗争。
五、谈谈邹韬奋的报刊活动与贡献。
(二)新闻广播电视业务试题一、名词解释1、节目提要2、广播评论3、反馈4、解释性报道二、问答题1、什么是特写?简述特写的特点。
2、结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节目或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论述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如何坚持正确的舆论方向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试题 1997年(一)新闻广播电视理论与历史试题一、名词解释1、多媒体2、新闻道德3、舆论4、新闻真实性5、拒检运动二、论述题1、1996年9月26日,江泽民同志视察人民日报社时的讲话主要内容是什么?2、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种新闻广播事业的根本区别是什么?3、“五四”时期我国新闻业务的重大改革表现在哪些方面?4、谈谈邵飘萍的新闻活动及贡献。
5、谈谈斯诺《红星照耀中国》的采写和影响。
(二)新闻广播电视业务试题一、名词解释1、新闻岛屿2、有线广播电视3、细节材料4、编后5、间奏乐二、问答题1、广播现场报道的优势和难点。
2、广播电视评论选题有哪些影响。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试题 1998年(一)新闻广播电视理论与历史试题一、名词解释1、邸报2、新闻政策3、“社会责任”论4、隐私权5、新华通讯社二、论述题[五题任选四题]1、试论社会注意新闻事业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2、试述新修订和颁布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3、试论新闻价值的客观性。
4、谈谈范长江西北通讯社的采写和影响。
5、试述中国早期广播事业创办的情况。
(二)新闻广播电视业务试题一、名词解释1、研究性专稿2、频道资源3、系列报道4、不署名评论和署名评论二、问答题[第一题必答,第二、三任选一题作答]1、谈谈你对如何提高新闻记者素质的认识。
2、什么是新采访?并阐述采访的目的与基本任务。
3、谈谈广播专稿写作的特殊要求。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试题 1999年(一)新闻广播电视理论与历史试题一、名词解释 1、“定本”制度 2、《新青年》3、新闻自由 4、舆论监督二论述题[五题任选四题作答]1、试论维新变法运动中改良派报刊活动的特点及其进步作用。
2、延安(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在解放战争中的宣传及其影响。
3、试论刘少奇同志《对华北记者团的讲话》主要内容及其指导意义。
4、结合邓小平同志关于“要使我们党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的论述,阐述新时期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5、试述马克思、恩格斯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新闻伦理思想。
(二)新闻广播电视业务试题一、名词解释1、电子媒介2、广播传播符号3、〈〈新闻纵横〉〉4、体验采访5、数据广播二、问答题1、什么是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请举实例说明各自特色。
(广播或电视新闻节目均可)2、广播新闻报道中叙述语言与音响的作用是什么?如何处理二者之间关系?中国传媒大学1999年传播学试题北京广播学院1999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传播学基础理论论题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大众传播2.反馈3.传播者4.控制实验法5.编码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简述创新扩散论的基本内容2.简释传播选择的或然率公式三、论述题 1.传播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哪些方面?可以分为哪些部分?试就此阐述你的观点和看法。
(15分)2.试论“传播”——-它的概念含义和研究类型。
(25分)北京广播学院1999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传播学专业知识试题一、填空(每空1分,共5分) 1.国外关于受众(受传者)研究的理论观点和流派较多,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论”、“论”、“论”、“文化规范论”等。
2.德国学者伊丽莎白•内尔•纽曼于70年代初发表文章,提出“沉默的螺旋”的观点。
她认为,舆论的形成,包括、、个人对社会中其他人的看法的理解这三个方面,以及这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
二、解释下列概念(每个4分,共20分)1.受众2.民意测验3.法兰克福学派4.内在效度5.内容分析三、辨析(每题10分,共30分)1.传播与舆论2.信息与讯息 3.“热媒介”与“冷媒介”四、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并阐述理由(每个10分,共20分)1.传播媒介的发展受社会结构的制约。
2.人际新闻传播活动是新闻事业的组成部分之一。
五、论述(共25分)1.传播的主要功能(15分)2.大众传播的反馈类型的方法。
(10分)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试题 2000年(一)新闻广播电视理论与历史试题一、名词解释1、新闻法2、癸丑报灾3、新闻本源4、《热血日报》5、反馈二、简述题1、简述政治家办报(台)企业家经营的含义。
2、简述古代小报的产生及其特点。
三、论述1、结合实际论述我国广播电视实现“精品战略”的背景、现状及意义。
2、谈谈你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理论研究情况的看法。
3、试述反“客里空”运动的经过和意义。
(二)新闻广播电视业务试题一、名词解释1、新闻回报2、新闻素材3、直播4、主持风格5、概貌通讯6、评论要素二、简答题1、什么是新闻专稿?简述的它的优势和特点。
2、简述广播评论的地位和个性。
三、论述谈谈对广播传播方式的优势与局限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