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场地平整施工测量
场地平整施工测量方法

场地平整施工测量方法场地平整施工测量是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它对于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场地平整施工测量的方法,并以人类的视角进行叙述,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在进行场地平整施工测量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工具和设备。
例如,测量仪器、测量绳、水平仪等。
这些工具和设备的使用能够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
在进行场地平整施工测量时,我们首先需要确定测量的起点和终点。
起点可以选择场地的一个固定点,终点可以选择场地的另一个固定点。
通过将测量绳拉直并固定在起点和终点上,我们可以确定一个基准线。
接下来,我们需要沿着基准线进行测量。
使用测量仪器,我们可以测量出基准线上不同位置的高程值。
在测量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确保测量仪器的稳定性,以及测量绳的拉直度。
这样可以减少误差,并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在测量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场地的特殊情况。
例如,场地上可能存在坑洼、凹凸不平的地方。
我们可以使用水平仪等工具来检测这些地方的高程值,从而得出场地的平整度。
在进行场地平整施工测量时,我们还需要注意测量的密度。
根据场地的大小和要求,我们可以确定测量的间距和数量。
密度过低可能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密度过高可能会浪费时间和资源。
在完成场地平整施工测量之后,我们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记录。
通过分析测量结果,我们可以评估场地的平整度,并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同时,我们还需要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以备后续的施工和验收工作。
场地平整施工测量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对于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选择工具和设备,确定起点和终点,沿着基准线进行测量,注意场地的特殊情况,控制测量的密度,以及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记录,我们可以有效地进行场地平整施工测量,并为后续的施工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建筑施工测量技术

向,钢尺量距,依次定出2、3、4、5各轴线与A轴线和D轴线
的交点(中心桩),然后再定出B、C轴线与1、6轴线的交点
(中心桩)。建筑物外轮廓中心桩测定后,继读测定建筑物
内各轴线的交点(中心桩)。
1
角点
2
P
D
3 中心点
4
5
6
Q D
角点
C
中心点
B
中心点
A
M
1 角点
2
中心点
3
4
C
B
角点
A
N
5
6
3.2.3.测设轴线控制桩或龙门板
为了控制基槽开挖深度,在即将 挖到槽底设计标高时,用水准仪在槽 壁上测设一些水平的小木桩,如右图 ,使木桩的上表面离槽底设计标高为 一固定值(如0.500m),用以控制挖 槽深度。为了施工时使用方便,一般 在槽壁各拐角处和槽壁每隔3~4m处 均测设一水平桩,作为清理槽底和打 基础垫层时掌握标高的依据。
(2)吊垂球引测法
用较重的垂球悬吊在楼板或柱顶边缘,当垂球尖 对准基础面上的轴线标志时,垂球线在楼板或柱边缘 的位置即为楼层轴线位置。画出标志线,同样地可投 测出其余各轴线。经检测,各轴线间距符合要求即可 继续施工。但当测量时风力较大或楼层建筑物较高时 ,投测误差较大,此时应采用经纬仪投测法。
3.4.3.2.楼层面标高的传递
4.竣工测量 通过实地测量检查施工质量并进行验收,同 时根据检测验收的记录整理竣工资料和编绘竣工图。
5.变形观测 对于高层建筑、大型厂房或其他重要建(构) 筑物,在施工过程中及峻工后一段时间内,应进行变形观测
三、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3.1概述
施工测量前准备工作
(1)熟悉设计图纸
建筑施工之工程场地平整

建筑施工之工程场地平整6-1-6-1 场地平整的程序场地平整是将需进行建筑范围内的自然地面,通过人工或机械挖填平整改造成为设计所需要的平面,以利现场平面布置和文明施工。
在工程总承包施工中,三通一平工作常常是由施工单位来实施,因此场地平整也成为工程开工前的一项重要内容。
场地平整要考虑满足总体规划、生产施工工艺、交通运输和场地排水等要求,并尽量使土方的挖填平衡,减少运土量和重复挖运。
场地平整为施工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它的一般施工工艺程序安排是:现场勘察→清除地面障碍物→标定整平范围→设置水准基点→设置方格网,测量标高→计算土方挖填工程量→平整土方→场地碾压→验收。
当确定平整工程后,施工人员首先应到现场进行勘察,了解场地地形、地貌和周围环境。
根据建筑总平面图及规划了解并确定现场平整场地的大致范围。
平整前必须把场地平整范围内的障碍物如树木、电线、电杆、管道、房屋、坟墓等清理干净,然后根据总图要求的标高,从水准基点引进基准标高作为确定土方量计算的基点。
土方量的计算有方格网法和横截面法,可根据地形具体情况采用。
现场抄平的程序和方法由确定的计算方法进行。
通过抄平测量,可计算出该场地按设计要求平整需挖土和回填的土方量,再考虑基础开挖还有多少挖出(减去回填)的土方量,并进行挖填方的平衡计算,做好土方平衡调配,减少重复挖运,以节约运费。
大面积平整土方宜采用机械进行,如用推土机、铲运机推运平整土方;有大量挖方应用挖土机等进行。
在平整过程中要交错用压路机压实。
平整场地的一般要求如下:1.平整场地应做好地面排水。
平整场地的表面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一般应向排水沟方向作成不小于0.2%的坡度。
2.平整后的场地表面应逐点检查,检查点为每100~400m2取1点,但不少于10点;长度、宽度和边坡均为每20m取1点,每边不少于1点,其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6-46的要求。
3.场地平整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测量的 基本工作

第二节 测设的基本工作
高程等于底层室内地坪高的水准点,称为±0.000水准点。在底层 室内地坪以上,设计标高为正;在底层室内地坪以下,设计标高为负, 如基础、地下室等的设计标高均为负值。
在地下坑道施工中,高程点位通常设置在坑道顶部。通常规定当高 程点位于坑道顶部时,在进行水准测量时,水准尺均应倒立在高程点上。 如图9-5所示,A为已知高程HA的水准点,B是待测设高程为HB的位置, 由于HB=HA+a+b,故在B点应有的标尺读数b=HB-(HA+a)。因此, 将水准尺倒立并紧靠B点木桩上、下移动,直到尺上读数为b时,在尺底 画出设计高程HB的位置。
上一页
返回
第二节 测设的基本工作
施工测量的基本任务是把图纸上设计的建(构)筑物的一些特征点 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因此,施工测量的根本任务 是点位的测设。测设点位的基本工作是已知水平距离,已知水平角和已 知高程的测设。
一、已知水平距离的测设 根据给定的直线起点和水平长度,沿已知方向确定出直线另一端点 的测量工作,称为已知水平距离的测设。 1.测设的一般方法 按一般方法进行测设时,在地面上可由已知给定的起点A开始,沿 给定方向,直接用钢尺量出已知水平距离D,定出B点。为了校核与提高 测设精度,在起点A处改变读数,按同法量已知距离D,定出B′点进行 往返丈量。由于量距有误差,B与B′两点一般不重合,其相对丈量误差 在允许范围内时,则取两点的中点平均值作为最终位置。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测设的基本工作
2.精确方法 当测设精度要求较高时,可按如下步骤进行,如图9-3所示。 (1)先按一般方法测设出B′点。 (2)用测回法对∠AOB观测若干个测回(测回数根据要求的精度而 定),求出其平均值β′,并计算出Δβ=β-β′。 (3)计算改正距离。
工程施工测量工作主要内容

建设工程施工测量工作主要内容一、施工测量的目的施工测量指的是在工程施工阶段进行的测量工作,是工程测量的重要内容。
包括施工控制网的建立、建筑物的放样、竣工测量和施工期间的变形观测等。
施工测量是直接为工程施工服务的,它既是施工的先导,又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
目的是将图纸上设计的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形状和高程标定在施工现场的地面上,并在施工过程中指导施工,使工程严格按照设计的要求进行建设。
从场地平整、建(构)筑物定位、基础施工,到墙体施工、建(构)筑物构件安装等工序,都需要进行施工测量,才能使建(构)筑物各部分的尺寸、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对于大中型工程的施工测量,要先在施工区域内布设施工控制网,而且要求布设成两级,即首级控制网和加密控制网。
首级控制点相对固定,布设在施工场地周围不受施工干扰,地质条件良好的地方。
加密控制点直接用于测设建筑物的轴线和细部点。
不论是平面控制还是高程控制,在测设细部点时要求一站到位,减少误差的累计。
二、施工测量的原则在测量布局上,应遵循“由整体到局部”的原则;在测量精度上,应遵循“由高级到低级”的原则;在测量次序上应遵循“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在测量方向上,应遵循“长方向定短方向”的原则;在测量过程中应遵循“随时检查,杜绝错误”,“前一步工作未作检核不进行下一步工作”的原则。
三、施工测量工作阶段的划分施工测量工作分三个阶段,即开工准备阶段测量、施工阶段测量和竣工阶段测量。
开工准备阶段测量包括:交接桩及复核,做好坐标控制点,高程原点、资料的交接工作;设计控制桩贯通复测;施工控制网建立;地形地貌复核测量。
施工阶段测量包括:施工放样测量;工序检查测量;施工控制网复测;沉降位移变形观测及安全监控测量。
竣工阶段测量包括:竣工贯通测量和工点竣工测量。
四、施工测量工作控制程序`五、施工测量工作的主要内容工业建筑,工艺设备安装需要的测量放线工作,必须按规范执行。
施工单位要成立测量工作小组,使用全站仪及S 2水准仪等设备,从标高百格网中引出坐标到每个基础的轴线、标高进行全程跟踪,确保工程中交顺利实现。
平整场地施工

1、测量放线首先利用设计单位移交的测量基准点放出场区围墙轴线,再采用此轴线外延一定区域作为场平范围边线,外延范围应考虑围墙外排水沟,护坡等因素。
2、场地清理本工程所处位置为荒漠戈壁地带,上有浅层植被覆于地表。
场平施工前应首先清除地表植被及垃圾。
3、场地平整土方开挖1)挖方边坡应根据使用时间(临时或永久性)、土的种类、物理力学性质、水文情况等确定.对于永久性场地,挖方边坡坡度应按设计要求放坡。
对于使用时间较长的临时性挖方边坡坡度,应根据工程地质和边坡高度,结合当地实践经验确定。
2)场地边坡开挖应采取沿等高线自下而上、分层、分段依次进行,禁止采用挖空底角的方法;在边坡上采取多台阶同时进行机械开挖时,上台阶应比下台阶开挖进深不少于30 m,以防止塌方。
3)边坡台阶开挖应作成一定坡势以利泄水。
边坡下部设有护角及排水沟时,应尽快处理台阶的反向排水坡,进行护脚矮墙和排水沟的砌筑和疏通,以保证坡脚不被冲刷和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否则应采取临时排水措施。
4)边坡开挖,对软土土坡或易风化的软质岩石边坡在开挖后应对坡面,坡脚采取喷浆、抹面、嵌补、护砌等措施,并作好坡顶坡脚排水,避免在影响边坡的范围内积水。
4、场地平整填方压实1)一般要求①.填土应采用挖方区余土,并控制土的含水率在最优含水量范围内。
当采用不同的土填筑时,应按土类有规则地分层铺填,将透水性大的土层置于透水性较小的土层之下,不得混杂使用,边坡不得用透水性较小的土封闭,以利水分排除和基土稳定,并避免在填方内形成水囊和产生滑动现象.②.填土应从最低处开始,由下向上整宽度分层铺填碾压或夯实。
③。
在地形起伏之处,应做好接搓,修筑1:2台阶形成边坡,每台阶高可取30cm,宽100cm。
分段填筑时每层接缝处应作成大于1:1。
5的斜坡,碾迹重叠0。
5—1 m,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应小于1 m。
接缝部位不得在基础、墙角、柱墩等重要部位。
2)机械压实方法:①。
为保证填土压实的均匀性及密实度,避免碾轮下陷,提高碾压效率,在碾压机械碾压之前,宜先用轻型推土机、拖拉机推平,低速预压4—5遍,使表面平实;且应先静压,而后振压。
建筑工程测量的技术规范

厂区的高程控制网,应布设成闭合环线,附和路线或结点网形。高程测量的精度,不宜低于三等水准的精度,其主要技术要求,按等级水准测量的有关规定执行。
场地水准点的间距,宜小于1km。距离建筑物、构筑物不宜小于25m,距离回填土边线不宜小于15m。
建筑物高程控制的水准点,可单独埋设在建筑物的平面控制网的标桩上,也可以利用场地附近的水准点,其间距宜在200m左右。
02
建筑方格网的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03
建筑物的平面控制
建筑物的平面控制网,可按建筑物、构筑物特点,布设成十字轴线或矩形控制网,矩形网可采用导线法或增测对角线的测边法测定。
建筑物的平面控制网,应根据厂区控制网进行定位、定向和起算。
建筑物的平面控制网,应根据建筑物结构,机械设备传动性能及生产工艺连续程度,分别布设一级或二级控制网,主要技术要求如下:
1
厂区平面控制网的等级和精度,根据厂区面积大小以及工业区或一般性建筑区建立不同精度的厂区平面控制网,是30多年来反复实践、认识的结果,是宝贵的经验之一,应符合下列规定:
2
建筑场地大于一平方公里或重要工业区,宜建立一级导线精度的平面控制网。
3
建筑场地小于一平方公里或一般性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区,可根据需要建立相当于二、三导线精度的平面控制网。
建筑工程测量的技术规范 (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测量及水工建筑)
(一)地形测量 (二)施工测量 施工网的定位,可以利用原区域,如城市及工程勘察测量时所建立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作为依据,当满足施工测量技术要求时,应充分利用。 施工平面网长度变形,根据历年来实践经验,在坐标系的选择上,首先应从全局考虑,应与工程设计所采用的坐标系统相同,尽量采用高斯正形投影按3度分带,只有当投影长度变形值超限,影响工程设计精度要求时,才允许采用独立坐标系统。 施工放样的方格网和建筑轴线的测量精度,一般为1/20000,为使施工放样测量避免长度变形影响,本规范规定,由于选择坐标系统考虑投影引起的长度变形,每千米不应大于2.5cm(相对误差为1/40000)
场平工程测量方案

场平工程测量方案一、前言场平工程是指对土地的表面进行平整处理,以适应不同用途的要求。
在施工前需要进行测量,以确定地表的高程和坡度,从而指导土方作业和场地平整工程的进行。
本文将讨论场平工程测量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二、测量目的1.确定场地高程和坡度场地高程和坡度是场平工程的关键参数,对场地的水文、排水和土方作业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测量可以确定场地的高程和坡度,为后续的土方作业和场地平整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2.排除误差测量可以排除因地形起伏等因素带来的误差,确保场地平整的质量和准确性。
三、测量方法1.总体测量首先对场地进行总体测量,采用全站仪或GPS测量仪进行高程测量,确定场地的整体高程情况。
然后利用水准仪或激光水准仪对场地进行坡度测量,确定场地的坡度情况。
2.分块测量根据场地的不同地形特点和用途要求,将场地分成不同的区域,对每个区域进行详细的高程和坡度测量,并记录在图纸上。
在测量时需要考虑地形起伏、土地的承载能力以及排水情况等因素。
3.检查测量在进行测量后,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检查和校核,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需要对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以保证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
四、测量记录在测量过程中需要详细记录测量数据,并绘制测量图纸。
包括场地的总体高程和坡度情况,以及每个区域的详细测量数据。
测量记录需要清晰、准确,以便于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
五、工程实施在测量完成后,根据测量数据进行工程设计,确定场地的平整方案和施工方法。
同时要组织专业队伍进行场地的平整工作,根据测量数据对场地进行合理的土方作业和平整工程。
六、测量管理在整个测量过程中需要加强测量管理,严格控制测量质量和进度。
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以保障后续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顺利进行。
七、安全管理在进行测量和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安全规定,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使用。
同时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有序进行。
八、总结场平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而测量是场平工程的基础和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八 场地平整施工测量
一、实训目的与要求
1、掌握场地平整施工测量的方法与测设步骤。
2、掌握场地平整施工测量的土方量计算。
二、实训仪器与工具
水准仪、水准尺、木桩、斧头、测伞。
三、实训方法与步骤
如图,在填挖土方量平衡的前提下,计算填挖土方量,并进行场地平整测设.
1、测设方格网
平整场地设计时,需在该场地的地形图上布设普通方格网,边长10m~40m ,一般多用20m ,方格的大小视地形情况和平整场地的施工方法及工程预算而定,地面起伏较大时宜用10m 。
2、场地地面平均高程计算
Hi ——方格点的地面高程;
Pi ——方格点的权。
3、确定设计高程
(1) 若将场地平整为一个水平面,要求填挖土方量平衡,则场地地面平均高程H 平就是各点的设计高程。
(2) 场地若需平整成有一定坡度的斜平面,首先要确定场地的平面重心点的位置和设计高程, 然后根据各方格点至重心点的距离和坡度求得方格点与重心点间高差,则可推算出各方格点的设计高程。
4、 计算各点的挖填高度
根据各方格网点的设计高程和地面高程 , 即可计算各点填挖高度 ( 填挖数 )
填挖数 = ( 设计高程 ) - ( 地面高程 ) H 平=∑(Pi ×Hi )/∑Pi
填挖数为 "+" 时 , 表示填土高度 , 填挖数为 " 一 " 时 , 表示挖土深度 , 各点的填挖数标注在相应方格点右下方。
5、 确定挖填分界线位置
设计高程面与原自然地面的交线称为填挖分界线或零线,在零线上不填也不挖。
6、 土方量计算
(1)整格为填或挖的 , 计算公式为 :
(2)方格中挖填兼有时
1) 被分成锥体 : 3)(11b a S v +⋅= 3
22b S V ⋅= 3)(33c b S V +⋅=
344d S V ⋅= (2) 被分成棱柱体 :
)(411b a S V +⋅= )(4
22d c S V +⋅= 7、填挖边界和填挖高度测设
当填挖边界和士方量计算无误后 , 可根据土方计算图 , 在现场用量距方法定出各零点位置 , 然后用白灰线将相邻点连接起来 , 即得到实地的填挖分界线。
填挖高度注写在相的方格点木桩上 , 作为施工的依据。
V=¼∑h i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