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谷依然,秀靥偷春小桃李。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王安石《菩萨蛮》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

王安石《菩萨蛮》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原文:菩萨蛮宋王安石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
花是去年红 [19] ,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 [20] ,午醉醒来晚。
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注释:[19]“花是去年红”二句:《临川集》作“今日是何朝,看予度石桥”。
当是后来改定。
[20]偃:斜。
译文:几间茅草屋临水而建,我穿着利于行动的便装,戴着短小的帽子漫步在垂杨的树丛里。
要说花朵还是去年开得最鲜红,因为一夜之间春风就把它吹开。
新月斜卧在树梢上,中午酒醉后睡到现在才醒来。
什么东西最容易使人动情呢?是那深藏在那树丛里面的黄鹂鸟叫唤的两三声。
评析:一派光风霁月的清和气象。
此词作于安石退居金陵半山草堂之后。
短帽轻衫,从容自得,人品之高可见。
此词多集唐人成句为之,开集句填词之始。
如“数间茅屋闲临水”即出自刘禹锡《送曹璩归越中旧隐》诗。
“花是去年红”则出自殷益《看牡丹》诗。
“梢梢新月偃”出于韩愈的《南溪始冷》。
第六句“午醉醒来晚”,则方棫《失题》中句。
凡此等等,多举唐诗成句,化裁万象,以写自家襟抱,其格之高,其才之妙,令人有观止之叹。
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临川(今属江西)人。
庆历二年进士。
神宗朝,除翰林学士,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封舒国公,改封荆国公。
晚居金陵,自号半山老人。
卒谥文。
他为了改革朝政,创行新法,因反对之人甚多,没有成功。
他同时是诗人、古文家。
他的词刚劲豪放,别具一格。
有《临川先生歌曲》一卷,《补遗》一卷,见《彊村丛书》。
白居易《晚桃花·一树红桃亚拂池》翻译赏析

白居易《晚桃花·一树红桃亚拂池》翻译赏析白居易《晚桃花·一树红桃亚拂池》翻译赏析《晚桃花·一树红桃亚拂池》作者为唐朝诗人白居易。
其古诗全文如下:一树红桃亚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
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
寒地生材遗校易,贫家养女嫁常迟。
春深欲落谁怜惜,白侍郎来折一枝。
【前言】《晚桃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春深欲落”的“晚开”桃花的冷清与孤寂,而且通过对桃花的怜惜和咏叹,抒发了诗人的珍爱人才之情。
这首诗写得含蓄委婉而感情深切。
【注释】⑴亚:通“压”。
⑵无由见:没有办法看见。
⑶寒地生材:这里指出身寒门的人才。
校:通较,比较,较为。
⑷春深:春意浓郁。
⑸白侍郎:白居易时为刑部侍郎。
【翻译】一棵盛开的红桃花,花枝斜垂在池水上。
因为旁边有茂盛的松竹遮蔽,光照少,所以开放得要晚些。
若不是倾斜的夕阳透入林中,还没办法发现这里有一棵花树,不过也只有我这样喜欢寻幽探胜的闲人,才会过来一探究竟。
可惜这棵桃花长得不是地方,就像偏僻寒门的人才容易被忽视,贫穷人家的女儿通常晚嫁,是被恶劣的环境给埋没了。
可怜鲜艳的桃花在这不见天日的地方寂寞地度过春天,快要凋零了也没有享受到春光和游人的赏识,今天机缘巧合被我发现,就折一枝花回去欣赏。
【鉴赏】这首诗题为《晚桃花》,它不仅描绘了“春深欲落”的“晚开”桃花的冷清与孤寂,而且通过对桃花的怜惜和咏叹,抒发了诗人的珍爱人才之情。
首联“一树红桃桠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先勾画桃花灼灼盛开、绰约动人的形象,以及它的清幽的生活环境。
满树桃花,红艳似火,它的枝桠伸向池塘的水面,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曳,翠竹掩映,青松遮盖,它虽然远离百花又开放得较晚,但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与个性。
次联“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是从首联描写转人三联议论的自然过渡。
诗人感叹,这美丽的花只因偶然的.机缘才被人发现,若不是斜日临照,与红花相映,人们便观赏不到这“一树红桃”;若不是作者自己是一个投闲置散的人,就不会知道在这“竹遮松荫”的幽静之处,还会有艳丽动人的桃花。
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全词翻译赏析

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全词翻译赏析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全词翻译赏析此词系作者被贬后所写,全词以咏梅为中心,把天涯与江南、垂老与少年、去国十年与平生作了一个对比性总结,既表现出天涯见梅的喜悦,朝花夕拾的欣慰,又抒写不胜今昔之慨,表现出作者心中郁结的不平与愤懑。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
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
平生个里愿怀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词语解释:①宜州:今广西宜山县一带。
②梅破知春近:梅花绽破花蕾开放,预示着春天的来临。
③开遍向阳枝:南枝由于向着太阳,故先开放。
④“玉台”二句:玉台,传说中天神的居处,也指朝廷的宫室。
⑤弄粉:把梅花的开放比作天宫“弄粉”。
⑥飘到眉心住: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下。
梅花落于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
词中意谓由于群花的妒忌,梅花无地可立,只好移到美人的眉心停住,古代妇女化妆时常在眉心点梅花砂痣。
⑦“平生个里愿杯深”两句:年轻时遇到良辰美景,总是尽兴喝酒,可是经十年贬谪之后,再也没有这种兴致了。
个里,个中、此中。
去国,离开朝廷。
[译文1:虽远在宜州,但也嗅到了江南春天的气息。
因为那含苞欲放的梅花,告诉人们春天即将到来。
深夜,微风吹过,送来阵阵花香,我不知什么缘故。
清晨才发现,朝南的枝头,梅花已傲然开放。
寿阳公主淡施脂粉惹起群芳嫉妒,梅花飘落到她的眉心才停住。
若在平日里,面对美景,我一定要开怀畅饮。
可现在,离开京城已有十年,岁月无情,再无少年心志。
译文2:在宜州看到梅花开放,知道春天即将来临。
夜尽时,迟迟闻不到梅花的香味,以为梅花还没有开放;早晨起来,才发现在面南的枝条上已开满了梅花,真是没有想到。
女子在镜台前化妆,引起了梅花的羡妒,就飘落在她的眉心上。
要在平常见到这种景象,便希望畅怀酣饮;现在就不同了,自从被贬离开汴京,十年来,那种青年人的情怀、兴致已经不存在了。
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

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原文翻译及赏析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
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
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翻译译文宗庙难献的樱桃已落尽——全都随着春天归去,无知的粉蝶儿还是寻乐双飞。
杜宇转化的子规在小楼西面夜夜泣血鸣啼。
倚着楼窗的玉钩罗幕了望,惆怅地看着幕烟低垂。
入夜后小巷里一片岑寂,人们都以纷纷散去,凄然欲绝面对烟草低迷。
炉里的香烟闲绕着绘饰凤凰的衾枕。
但见她愁容满面空持罗带,怎能不令人回首恨依依。
注释①樱桃落尽:是初夏的典型景象,以之寓危亡之痛。
《礼记·月令》:“仲夏之月,天子以含桃(樱桃)先荐寝庙”。
诗余》均多作“裙带”,此似以喻指小周后。
赏析此词是李煜在凉城被围中所作。
公元974年(开宝七年)十月,宋兵攻金陵,次年十一月城破。
词当作于公元975年(开宝八年)初夏。
全词意境,皆从“恨”字生出:围城危急,无力抵御缅怀往事,触目伤情.开头“樱桃”二句,以初夏”樱桃落尽”的典型景物寓危亡之痛。
此时甚感宗庙难保,樱桃难献,而又随春而归去“落尽”,伤痛良深。
”蝶翻”句以粉蝶无知,回翔取乐,反衬并加深悔恨心情.“子规”句,加深了亡国之预感.句中”小楼西”的西字,不是简单的表方位,而是宋兵自西而来,故予以特别关注。
“玉钩罗幕”,点明以上见闻是从小楼窗口所及。
倚窗销愁,愁偏侵袭,望幕烟之低垂,对长空而惆怅,为国势朝不保夕而自伤。
过片写内景,时间自暮入夜。
“别巷”句写街巷人散初夜寂寥的景况,渲染环境气氛。
“望残”句,刻画出凄然欲绝的惆怅之人面对“烟草低迷”的.寂寥天的形象。
接写室内的炉香悠闲缭绕着带有“凤凰儿”文的衾枕,却见她空持罗带的愁容。
江山如此危殆,美人如此憔悴,凄惨,怎能不“回首恨依依”。
结句点出一“恨”字,回贯全篇.全词所发之亡国哀怨,深切感人。
古诗荔枝香近·送人游南徐翻译赏析

古诗荔枝香近·送人游南徐翻译赏析《荔枝香近·送人游南徐》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
其古诗全文如下:锦带吴钩,征思横雁水。
夜吟敲落霜红,船傍枫桥系。
相思不管年华,唤酒吴娃市。
因话、驻马新堤步秋绮。
淮楚尾。
暮云送、人千里。
细雨南楼,香密锦温曾醉。
花谷依然,秀靥偷春小桃李。
为语梦窗憔悴。
【前言】《荔枝香近·送人游南徐》是宋代词人吴文英创作的送别词。
此词上片写作者送友人赴南徐,即景赋词,怀旧话别;下片从与友话别中带出思念昔日的恋人,表达作者的相思之情。
【注释】⑴荔枝香近:词牌名。
《词谱》:“《唐史·乐志》:‘帝幸骊山,贵妃生日,命小部张乐长生殿,奏新曲,未有名,会南方进荔枝,因名《荔枝香》’。
《碧鸡漫志》:‘今歇指调、大石调,皆有近拍,不知何者为本曲?’按《荔枝香》有两体,七十六字者始自柳永《乐章集》注“歇指调”;七十三字者始自周邦彦,一名《荔枝香近》。
”此词双调,七十六字。
前片七句,四仄韵;后片七句,五仄韵。
⑵南徐:即今江苏镇江。
朱祖谋笺:《宋史·地理志》:元嘉八年立南徐郡,以东海为治下郡,以丹徒属焉。
⑶雁:一本作“淮”。
⑷话:一本作“诘”。
⑸驻马:一本作“车”。
【翻译】无。
【赏析】“锦带”两句,点题。
言友人锦衣玉带,身佩吴钩宝剑,将要奔赴当时的军事重镇——南徐(镇江)。
词人祝愿友人,这次能随军出发,直捣北方留宿着大雁的沙滩畔(即深入敌占区)。
“夜吟”两句,点出送友的时间与地点。
“霜红”,即深秋红枫叶;“枫桥”,在苏州阊门西边。
唐张继《枫桥夜泊》诗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句,可证明枫桥至少在唐时已成为苏州一个繁忙的水运码头。
此言在一个深秋傍晚,词人至枫桥码头送友人赴南徐,并即席赋词。
为填好这首送别词,他反复吟哦,并以手拍击旁边的枫树以协律,以至把火红的枫叶也震落下来。
“相思”两句是说:我自己虽然年老体衰,但与你这位年青的朋友却是情投意合,结成了“不管年华”的忘年交。
《李花》唐诗赏析

《李花》唐诗赏析《李花》唐诗赏析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
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李花》唐诗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品介绍】《李花》的作者是李商隐,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39卷第124首。
【原文】李花作者:唐·李商隐李径独来数,愁情相与悬。
自明无月夜,强笑欲风天。
减粉与园箨,分香沾渚莲。
徐妃久已嫁,犹自玉为钿。
【注释】①数(shuò):频繁。
②悬:悬挂,牵挂。
③笑:指花开。
④挥:此指新竹,其表面有白色粉霜。
⑤沾:全诗校:“一作活。
”⑥《南史·后妃传》载,梁元帝徐妃与帝左右暨季江私通,季江每叹日:。
“徐娘虽老,犹尚多情。
”初,妃出嫁之夕,车至西川而雪霞交下,帷帘皆白,帝以为不祥,后果不终妇道。
钿:花钿,金翠珠宝作成的花朵状头饰。
【作者介绍】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
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祖辈迁至荥阳(今河南郑州)。
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
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据《新唐书》有《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诗》三卷,《赋》一卷,《文》一卷,部分作品已佚。
【繁体对照】卷539_124 【李花】李商隱李徑獨來數,愁情相與懸。
自明無月夜,強笑欲風天。
減粉與園箨,分香沾諸蓮。
徐妃久已嫁,猶自玉爲钿。
悼李花唐诗赏析这首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悼李花》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
李世民《咏桃》咏桃花诗赏析

李世民《咏桃》咏桃花诗赏析《桃花·咏桃》咏桃花诗鉴赏李世民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妆。
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
向日分千笑,迎风共一香。
何如仙岭侧,独秀隐遥芳。
唐太宗李世民这首咏桃花诗细赋刻画生于禁苑之中桃花盛开景象。
首句“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妆”写帝王苑圃之中正当春晖普照,光彩遍地之际,花间小路蜿蜒其中,桃花盛开如着绮妆,引动观赏者流连其下。
古语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花蹊”即暗含人们赏爱桃花情之深切。
接着诗人具体刻画桃花色与形。
“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
”描绘桃花争开于枝条之上,深浅不一。
后来杜甫有诗“可爱深红爱浅红。
”意谓桃花朵朵,不论色深色浅都惹人喜爱。
宋邵雍有诗曰“施朱施粉色俱好,倾国倾城艳不同。
”不妨看作是李世民这句“缀条深浅色”的继承与发展。
桃花开时自有深浅变化过程,由浓至淡,富有变化,本就可观,再加有露珠点缀其上,更是参差不齐,晶莹多彩。
接着“向日分千笑,迎风共一香”一句描绘了缀满枝条的桃花在日光照耀下绽开笑脸,给人以欣喜之感,当春风吹来又共飘清香。
属对工稳,造语新奇,形神兼备,是难得描绘桃花形象的佳联。
结尾“何如仙岭侧,独秀隐遥芳”,是诗人对桃花的发问,意思是生于禁苑之中的桃花,深浅不一,蒙春沐晖,艳丽多姿、千笑一香,花蹊绮妆,比较那仙岭之侧,独秀孤芳,无人观赏又如何呢?言下之意,还是集于禁苑之中为上。
李世民以帝王之尊咏物抒怀也自有其志。
说他有借此表露招览天下芳秀集中苑中,不必隐于仙岭之意也许并不牵强,因为在这首诗中他对禁苑中盛开桃花的礼赞之情是殷切之至的。
当然,在隐居山野高士眼中,处于仙岭之侧隐芳独秀不求闻达也是一种追求,若从这一角度说,那最后一句的语意也就可作别解,意即在禁苑之中虽艳丽春晖,下自成蹊,但对于不求知世的隐士而言;怎及隐藏遥芳,独秀于仙岭之侧为上呢?全唐诗将这首诗收在李世民名下同时,题下又有小注董思慕诗。
解诗需知人.同一诗句,固然有其相对稳定语意,但也往往有因人而别情形出现。
《点绛唇·素香丁香》原文翻译及出处

《点绛唇·素香丁香》原文翻译及出处《点绛唇·素香丁香》是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王十朋的一首词。
全词多处用典,内涵深远。
大家要想知道更多关于点绛唇·素香丁香的古词资料,可以来看看小编整理的点绛唇·素香丁香古词相关资料介绍了解下。
《点绛唇·素香丁香》原文宋代:王十朋落木萧萧,琉璃叶下琼葩吐。
素香柔树。
雅称幽人趣。
无意争先,梅蕊休相妒。
含春雨。
结愁千绪。
似忆江南主。
《点绛唇·素香丁香》译文树叶还是稀稀落落的,丁香树叶下丁香花就开放了,吐露出的素淡的香气环绕着树,雅士称赞这是幽居之士的乐趣。
丁香花没有想争夺春光,梅花不要嫉妒。
她在春雨中愁绪满怀,好像在怀念江南故土。
《点绛唇·素香丁香》赏析这是入选高级中学课本的一阙词。
作者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浙江乐清人,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一代名臣。
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中进士第一,官至龙图阁学士。
他学识渊博,诗文自有风格。
现收入《梅溪先生文集》前后集中,计有诗1700多首,赋7篇,奏议46篇,其他如记、序、书、启、论文、策问、行状、墓志铭、祭文、铭、赞等散文、杂文140多篇。
此外还有《春秋》、《论语》讲义8篇等。
朱熹将他与诸葛亮、杜甫、颜真卿、韩愈、范仲淹五君子相提并论,说:“海内有志之士闻其名,诵其言,观其行,而得其人,无不敛衽心服。
”王十朋以《点绛唇》词调分咏丁香、竹、茉莉、兰、梨、海棠、牡丹、荼蘼、莲、水仙、菊、桂、含笑、腊梅、芍药、梅、瑞香、檐葡,以花喻人,托物言志,各具特色,共十八首。
并且各冠以“香”字雅称,如“素香”丁香、“细香”竹、“梵香”茉莉、“国香”兰等等,被称为“十八香”。
《点绛唇·素香丁香》即为其中之一。
其词大意为:落叶萧萧,凄凉时节。
丁香叶下,花儿吐露芬芳。
那香气素淡,那枝叶柔蔓。
她的志趣高雅,堪与高士相投。
她无意与你争宠,梅花勿要嫉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谷依然,秀靥偷春小桃李。
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
处
花谷依然,秀靥偷春小桃李。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
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花谷依然,秀靥偷春小桃李。
出自宋代吴文英的《荔枝香近·送人游南徐》
锦带吴钩,征思横雁水。
夜吟敲落霜红,船傍枫桥系。
相思不管年华,唤
酒吴娃市。
因话、驻马新堤步秋绮。
淮楚尾。
暮云送、人千里。
细雨南楼,香密锦温曾醉。
花谷依然,秀靥偷
春小桃李。
为语梦窗憔悴。
1全文赏析“锦带”两句,点题。
言友人锦衣玉带,身佩吴钩宝剑,将要奔
赴当时的军事重镇——南徐(镇江)。
词人祝愿友人,这次能随军出发,直捣北方留宿着大雁的沙滩畔(即深入敌占区)。
“夜吟”两句,点出送友的时间与
地点。
“霜红”,即深秋红枫叶;“枫桥”,在苏州阊门西边。
唐张继《枫桥夜泊》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句,可证明枫桥至少在唐时已成为
苏州一个繁忙的水运码头。
此言在一个深秋傍晚,词人至枫桥码头送友人赴
南徐,并即席赋词。
为填好这首送别词,他反复吟哦,并以手拍击旁边的枫
树以协律,以至把火红的枫叶也震落下来。
“相思”两句是说:我自己虽然年老体衰,但与你这位年青的朋友却是情投意合,结成了“不管年华”的忘年交。
因此,对于你的奔赴前线,我将会时时惦记。
两人站在岸边殷殷话别,意犹
未尽,索兴相携同去一家小酒店内,命卖酒女酌酒,复叙离别之情。
“因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