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第1节第2课时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教案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一第2章第1节第2课时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课件

混合物——胶体课件
2020/9/13
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学习目标] 1.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及分散系的种类。 2. 知道胶 体是 一 种常见的分散系。 3.了解胶体的性质及其简单应用。
知识点 分散系 胶体
一种(或几种)物质
在一沉定淀条件下胶__可析溶出性酸、碱成、等盐 条带件相:反①电加荷_胶__粒__的__胶__体___________;②加
(4)净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加热或搅拌
渗析:利用___半__透__膜_____将胶体与溶液分离的方法。
分散系 分散质微粒的
直径
外观
分散质微粒
能否透过滤纸 能否透过半透
膜 稳定性
三种分散系比较
溶液
胶体
<1 nm
1~100 nm
均一、透明
分子、离子 能 能
稳定
较均一、透明
分子集合体、 高分子 能
不能 较稳定
浊液
>100 nm
不均一、不 透明
大量的分子 集合体 不能
不能
不稳定
B
C
C B
分散质 分散剂
另一种物质
直径大小
1~100 nm
固溶胶
液溶胶 气溶胶
(3)性质和应用
性质
概念
应用
丁达尔 当__可__见__光__束____通过胶 效应 体时,产生光亮的通路
用于鉴别 胶体 ______溶__液____和
____________
电泳
在外电场作用下胶体微粒 发生定向移动
工业上用于电泳电镀、 电泳除尘等
高中化学 第2章 第1节 第2课时 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课件 鲁科版

分散质微粒
溶液
胶体
浊液
<1 nm 1~100 nm
> 100 nm
均一、 透明
较均一、 透明
不均一、不透明
分子、 分子集合体、 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
离子 高分子 合体,呈固态或液态
第二十三页,共34页。
分散系 能否透过滤纸 能否透过半透
膜 稳定性
溶液 能 能
稳定
实例
食盐水、 碘酒
胶体 能
不能
聚沉
沉淀 析出
成等
条件:① 可溶性酸、碱、盐 ,
② 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③ 加热或搅拌
第十四页,共34页。
4.分离及提纯 渗析法:利用 半透膜将胶体与溶液(róngyè)分离的方法。
第十五页,共34页。
[师生互动(hù dònɡ)·解疑难]
(1)液溶胶与溶液都是均一、稳定、透明的分散系,故在外观 上无法区别二者。
第 2
第 1
第
2 课
章节时
晨背
关键语句
理解(lǐjiě) 教材新知
把握(bǎwò) 热点考向
应用 (yìngyòng)
创新演练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考向一
考向二
随堂基础巩固 课时跟踪训练
第一页,共34页。
第二页,共34页。
第三页,共34页。
第四页,共34页。
第五页,共34页。
1.据分散质微粒直径(zhíjìng)大小,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 体和浊液。
①原理:FeCl3+3H2 ==△===OFe(OH)3(胶体)+3HCl。
②操作:取1个洁净的小烧杯,加入25 mL蒸馏水并煮沸, 向沸水中逐滴滴(dī dī)加5~6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 液体呈红褐色为止。
2019-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 第2章 第1节 第2课时 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教案 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第2课时 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知 识 梳 理]知识点一 分散系及其分类美酒、牛奶、奶昔都是美味饮料,但是它们的存在状态有所不同,它们本质上是否有所不同?请完成下列知识点: 1.概念分散系:把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分散剂)中所得到的体系。
由分散质和分散剂构成。
例:溶液分散系⎩⎪⎨⎪⎧溶质↔分散质溶剂↔分散剂2.分类(1)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的状态共分为九种分散系:(2)按照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分类:常见的浊液⎩⎪⎨⎪⎧悬浊液乳浊液知识点二 胶体的制备和性质三角洲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会形成三角洲?带着这个问题完成下列知识点: 1.性质(1)介稳性: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
(2)丁达尔效应。
①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
②应用:区分胶体和溶液。
(3)电泳现象:胶体粒子带有电荷,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
胶粒带电,但胶体不带电(4)聚沉现象:胶体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
2.Fe(OH)3胶体的制备3.应用(1)利用其介稳性:制涂料、颜料、墨水等。
(2)制备纳米材料。
微判断(1)NaCl 溶液、水、泥浆、淀粉溶液都属于胶体。
(×)(2)FeCl 3溶液呈电中性,Fe(OH)3胶体带电,通电时可以定向移动。
(×) (3)可以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和溶液。
(√) (4)直径介于1~100 nm 之间的粒子称为胶体。
(×) (5)胶体都是均匀透明的液体。
(×)(6)胶体一般比较稳定,不易产生沉淀。
(√)(7)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之间的分散系是胶体。
(√)(8)根据是否产生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微训练1.胶体、浊液与溶液的本质区别在于( )A.分散系是否有丁达尔现象B.分散质粒子是否带电荷C.分散系是否稳定D.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解析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2019-2020新教材高中化学2.1.2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课堂检测(含解析)必修第一册

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1.下列分散系最稳定的是()A.悬浊液B.乳浊液C。
胶体 D.溶液【解析】选D。
通常情况下,稳定性:溶液>胶体>乳浊液〉悬浊液. 2。
(2019·哈尔滨高一检测)近几年,雾霾显示了我国严重的空气污染现状,其中雾霾粒子直径多在1~104nm。
有关雾霾的说法:①属于胶体②属于混合物③不稳定、能很快完全沉降④可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其中正确的是()A.①④B。
②C。
②④D。
②③④【解析】选C。
雾霾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分散系,属于混合物,微粒直径在1~100 nm的属于胶体.【补偿训练】美国密歇根州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约翰·哈特为美国总统奥巴马制造了一组微型头像,称为“纳米奥巴马”,每个纳米奥巴马头像包含着1。
5亿个碳纳米管。
若将碳纳米管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得到的物质①是溶液②是胶体③可发生丁达尔效应④不能透过半透膜⑤不能透过滤纸⑥静置后会出现黑色沉淀,其中正确的是()A.①④⑥B。
②③⑤C.②③④D。
①③④⑥【解析】选C.碳纳米管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形成的分散系为胶体,具有胶体的一般性质.3。
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与粒子直径的大小无直接关系的是()【解析】选C。
胶体、溶液、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 nm,小于100 nm,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中的粒子直径小于1 nm,溶液可透过半透膜和滤纸;而浊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 nm,其不能透过滤纸和半透膜;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作用形成的,而溶液中的小分子或粒子对光线的散射作用非常微弱,故无此现象;萃取是利用了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与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无关。
【补偿训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是丁达尔效应B。
鉴别胶体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最好方法是渗析C。
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其胶粒带有正电荷D。
第2章 第1节 第2课时 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 讲义 【新教材】鲁科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2课时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发展目标体系构建1.了解分散系的含义及其种类,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2.知道胶体可以产生丁达尔现象。
3.通过事实了解胶体的性质在生活、生产中的简单应用,体会化学的实用性。
数轴法辨析三种分散系一、分散系微点拨:二、胶体的分离和提纯1.胶体与浊液分离:用过滤的方法,胶体的分散质微粒可以通过滤纸。
2.胶体与溶液分离:用渗析的方法,胶体的分散质微粒不能通过半透膜,而小分子、离子能够通过半透膜。
三、胶体的性质和应用3.聚沉⎩⎪⎨⎪⎧定义:在一定条件下,胶体的分散质微粒聚集成较大的微粒,在重力作用下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条件⎩⎨⎧(1)加入酸、碱和盐等物质(2)加热(3)搅拌应用:豆腐的制作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NaCl 溶液、水、鸡蛋清溶液、淀粉溶液都属于胶体。
( )(2)FeCl 3溶液呈电中性,Fe(OH)3胶体带电,通电时可以定向移动。
( ) (3)可以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和溶液。
( ) (4)直径介于1~100 nm 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 )[答案] (1)× (2)× (3)√ (4)×2.下列关于分散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分散系的稳定性:溶液>胶体>浊液 B .分散质微粒的大小:溶液>胶体>浊液C .分散质微粒的直径为几纳米或几十纳米的分散系是胶体D .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将悬浊液中的分散质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 B [分散质微粒的大小:浊液>胶体>溶液。
]3.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B.盐碱地里土壤保肥能力差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束光亮的通路D.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D[A项属于胶体的聚沉;B项土壤胶体的分散质微粒带电,盐碱地中的电解质易使胶体聚沉;C项属于丁达尔效应;D项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沉淀。
高中化学新课标必修第一册第2课时 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优质课件

时形成的分散系才可称之为胶体。
3.通电时胶体能够发生电泳现象,是因为胶体带电吗?
答案:不是。胶体不带电,胶体的分散质微粒带电。
4.如何通过简便方法鉴别 NaCl 溶液和鸡蛋清胶体呢? 答案:可通过产生丁达尔现象进行鉴别。当用光束通过 NaCl 溶液和鸡蛋清
胶体时,从侧面能够观察到一条光亮“通路”的是鸡蛋清胶体。
教材脉络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3
1.分散系
【教材梳理】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4
2.胶体的性质
定义: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 丁达尔现 在入射光侧面可观察到___光__亮__的__“__通__路__”___ (1)象(效应)原因: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___散__射____而形成的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8
4.胶体的分离和提纯 (1)胶体与浊液的分离 胶体的分散质微粒可以透过_____滤__纸_____,而浊液不能透过___滤__纸_______, 因此可用_____过__滤_____的方法分离。 (2)胶体的提纯 胶体 的 分散 质 微粒 不 能透 过 ___半__透__膜_____ ,而 小分 子 、离 子 能够 透过 ___半__透__膜_____,因此可用___渗__析_______的方法提纯。
糖溶液
淀粉胶体
泥水、 石灰乳
油水 混合物
胶体和浊液通过静置鉴别;胶体和溶液可通过丁达尔现象鉴别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14
(双选) (2020·滨州高一检测)FeCl3 溶液、Fe(OH)3 胶体、Fe(OH)3 浊
高中化学 第2章 第1节 课时2 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课件 鲁科必修1鲁科高一必修1化学课件

12/11/2021
第九页,共三十四页。
栏目导航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胶体、浊液与溶液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系是否有丁达尔现象。
(2)NaCl 溶液、水、泥浆、淀粉溶液都属于胶体。
() ()
(3)直径介于 1~100 nm 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
(4)胶体的分散质微粒直径很小,可以透过半透膜。 ( )
12/11/2021
第三十一页,共三十四页。
栏目导航
[解析] 乙无丁达尔现象,说明乙不是胶体;乙应是 NaOH 溶 液,乙加入丙中,先出现浑浊,后液体变清,说明丙可与 NaOH 反 应,则丙是硅酸胶体,甲是 Fe(OH)3 胶体,若要由 Fe(OH)3 胶体得 到 Fe(OH)3 沉淀可向 Fe(OH)3 胶体中加入 NaOH 溶液。
第二十九页,共三十四页。
栏目导航
D [不同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不是观 察其外观即可判断的,故 A 说法错误;胶体不带电,胶粒带电,故 B 说法错误;制豆腐和黄河三角洲的形成均应用了胶体的聚沉性质, 故 C 说法错误;溶液和胶体的分散质微粒均能透过滤纸,应用渗析 的方法分离,故 D 说法正确。]
栏目导航
定义:定在向通(dìn电ɡ xià的nɡ)移情动况下胶体微粒发生
(3)电泳原因:胶体微粒 比表面积大 ,吸附能力强,吸
附了带电(dài diàn)离子而带电荷
应用:工业上用于电泳电镀、电泳除尘等
12/11/2021
第八页,共三十四页。
栏目导航
2.胶体的净化 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 ,而小分子、离子能够透过半透膜 , 因此可用 渗析 的方法分离。
[答案] (1)Fe(OH)3 胶体 NaOH 溶液 硅酸胶体 (2)向 Fe(OH)3 胶体中慢慢加入 NaOH 溶液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第2课时一种重要的混合物__胶体课件鲁科版必修

不能
不能
[问题探究] 1.模仿图示,在下列数轴上标出溶液、胶体的位置。
答案: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 节第2课时一种重要的混合物__胶体课件
鲁科版必修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间,你们休息一下眼睛,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动一动,久坐对身体不好哦~
2.比较滤纸、半透膜孔径大小关系。 答案:滤纸的孔径大于半透膜的。
答案:A
要点二 胶体的制备和分离 1.Fe(OH)3 胶体的制备 (1)原理: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2)操作:向沸水中滴加几滴饱和的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为止。 2.胶体的分离和提纯 (1)胶体与浊液的分离方法为过滤。 (2)溶液与胶体的分离方法为渗析。
概念:在一定条件下胶体形成 沉淀 析出
(3)聚沉条件加加可带溶相性反电酸荷、胶碱粒、的盐胶体
加热 或 搅拌
应用:盐卤点豆腐、黄河三角洲的形成等
3.胶体的净化 渗析:利用半透膜 将胶体与溶液分离的方法。 注意:胶体不带电,胶体微粒带电。
■多维思考·自主预习
1.下列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 )
A.淀粉溶液
要点一 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溶液
浊液
胶体
分散质微粒的直径 <1 nm
>100 nm
1~100 nm
分散质微粒
单个小分子 巨大数目的分子集 高分子或许多
或离子
合体
分子集合体
外观
均一、透明 不均一、不透明 较均一、透明
性
稳定性
稳定
不稳定
介稳体系
质 能否透过滤纸
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 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知 识 梳 理]知识点一 分散系及其分类美酒、牛奶、奶昔都是美味饮料,但是它们的存在状态有所不同,它们本质上是否有所不同?请完成下列知识点: 1.概念分散系:把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分散剂)中所得到的体系。
由分散质和分散剂构成。
例:溶液分散系⎩⎪⎨⎪⎧溶质↔分散质溶剂↔分散剂2.分类(1)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的状态共分为九种分散系:(2)按照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分类:常见的浊液⎩⎪⎨⎪⎧悬浊液乳浊液知识点二 胶体的制备和性质三角洲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会形成三角洲?带着这个问题完成下列知识点: 1.性质(1)介稳性: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
(2)丁达尔效应。
①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
②应用:区分胶体和溶液。
(3)电泳现象:胶体粒子带有电荷,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
胶粒带电,但胶体不带电(4)聚沉现象:胶体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
2.Fe(OH)3胶体的制备3.应用(1)利用其介稳性:制涂料、颜料、墨水等。
(2)制备纳米材料。
微判断(1)NaCl 溶液、水、泥浆、淀粉溶液都属于胶体。
(×)(2)FeCl 3溶液呈电中性,Fe(OH)3胶体带电,通电时可以定向移动。
(×) (3)可以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和溶液。
(√) (4)直径介于1~100 nm 之间的粒子称为胶体。
(×) (5)胶体都是均匀透明的液体。
(×)(6)胶体一般比较稳定,不易产生沉淀。
(√)(7)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之间的分散系是胶体。
(√)(8)根据是否产生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微训练1.胶体、浊液与溶液的本质区别在于( )A.分散系是否有丁达尔现象B.分散质粒子是否带电荷C.分散系是否稳定D.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解析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答案 D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1)电泳现象可证明同种胶体粒子带有相同的电荷。
(2)胶体产生丁达尔现象是由胶粒的直径大小决定的。
(3)胶体粒子因吸附带电荷离子而带电,胶体微粒之间相互排斥,使得胶体比较稳定。
(4)向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饱和FeCl3溶液边振荡制备Fe(OH)3胶体。
(5)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6)胶体粒子很小,可以透过半透膜。
解析(4)得到的是Fe(OH)3沉淀,不是Fe(OH)3胶体;(6)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可以透过滤纸。
答案(4)(6)微思考1.分散系的稳定性由什么决定?如何打破胶体的稳定状态。
提示:①由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决定,直径越小越稳定。
②搅拌、加热、加入电解质溶液。
2.如何提纯胶体?提示:渗析。
学习任务1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类分散系的比较【情景】清晨,当你漫步在美丽的校园,走进广场的小树林,你会看到缕缕阳光穿过林木的枝叶铺洒在地面上。
1.清晨缕缕阳光穿过林木的枝叶铺洒在地面上的原因?中午为什么就没此种现象了?提示清晨,树林的空气中水汽重,形成了气溶胶,而中午空气干燥,就难有丁达尔效应现象了。
2.有一瓶无色液体,不用试剂如何鉴别它是AlCl3溶液还是Al(OH)3胶体?提示用光束照射液体,若产生丁达尔效应则是Al(OH)3胶体,否则为AlCl3溶液。
溶液、胶体、浊液三类分散系的比较【例题1】FeCl3溶液、Fe(OH)3胶体、Fe(OH)3浊液是三种重要的分散系,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Fe(OH)3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0-9~10-7 mB.分别用一束光透过三种分散系,只有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C.三种分散系的颜色都相同,且均能与盐酸反应,具有吸附性D.三种分散系均属于混合物解析A项,胶体区别于溶液或浊液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0-9~10-7m,正确;B 项,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溶液和浊液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正确;C项,只有胶体具有吸附性,FeCl3溶液和Fe(OH)3浊液没有吸附性,FeCl3溶液为棕黄色且不与盐酸反应,而Fe(OH)3胶体和Fe(OH)3浊液都为红褐色,错误;D项,溶液、胶体、浊液均属于混合物,正确。
答案 C变式训练1 胶体区别于溶液、浊液的性质是( )A.能发生丁达尔效应B.能用肉眼将胶体与溶液、浊液区别开来C.均一、稳定、透明D.分散质会因重力作用而沉降解析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胶体粒子大小的性质体现在丁达尔效应。
答案 A学习任务2胶体的性质及应用情景:在人体中有很多胶体存在。
下列情况分别可用胶体的什么性质解释?(1)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提示血液是胶体,血液中的蛋白质和血细胞不能透过透析膜,而血液内的毒性物质则可以透过,从而起到净化血液的作用。
(2)使用微波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可使开刀处的血液迅速凝固而减少失血。
提示血液是胶体,微波可使局部血液胶体受热导致其聚沉。
在自然界和工厂中也有这样的例子,请解释?(3)黄河三角洲的形成提示黄河河水中含有大量土壤胶体,河水中胶体遇到海水中的NaCl等电解质而发生聚沉,慢慢形成三角洲。
(4)工厂利用静电除尘提示实质为电泳1.胶体的四大性质(1)布朗运动:胶体粒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地运动。
(2)丁达尔效应:当一束可见光通过胶体时,产生光亮的通路的现象。
(3)电泳现象:胶体微粒带电荷(淀粉胶体等除外),胶体微粒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
(4)聚沉:胶体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其方法主要有:2.胶体本质特征和性质的易错点(1)胶体的本质是胶体粒子的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是一种分散系,并不是颗粒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物质就是胶体,如果是单一物质就不是胶体。
(2)胶体本身并不带电,而是由于胶体粒子吸附溶液中的离子而带电。
(3)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因此可用半透膜分离胶体和溶液。
(4)电泳现象是由于胶体粒子吸附溶液中的离子而带电,通电后胶体粒子发生定向移动,所以并非所有胶体(如淀粉胶体)都有电泳现象。
【例题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B.“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C.明矾能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D.用平行光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相同解析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A正确;血液是胶体,尿素及盐类属于小分子化合物,能通过渗析的方法使其分离,B正确;明矾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有吸附性,可作净水剂,C正确;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性,溶液无此性质,D错误。
答案 D变式训练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丁达尔效应不是胶体特有的现象,溶液与浊液也有B.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有丁达尔效应,而其他分散系没有C.胶体粒子的直径小于10-9mD.丁达尔效应可用于鉴别胶体和溶液解析A项,溶液与浊液不会发生丁达尔效应;B项,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0-9~10-7 m之间;C项,胶体粒子的直径大于10-9 m。
答案 D学习任务3(核心素养)胶体与溶液的区别一、知识要点区分胶体和溶液的方法(1)区分胶体和溶液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①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来区分。
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为胶体,小于1 nm的分散系为溶液。
②根据有无丁达尔效应来区分。
胶体粒子对光有散射作用,因而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对光的散射作用极其微弱,因而溶液无丁达尔效应。
(2)下列两个方面不能用来区分胶体和溶液。
①是否均一、透明。
因为胶体和溶液通常都是均一、透明的分散系。
②是否能透过滤纸。
因为胶体和溶液的分散质粒子均能透过滤纸。
二、核心素养【素养解题】[典例示范]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丁达尔效应B.用过滤的方法可以将胶体和溶液分离C.“纳米铜”是一种颗粒直径为纳米级的铜材料,是一种胶体D.“纳米级”氯化钠颗粒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形成的分散系不产生丁达尔效应[胶体问题解题思维模型]答案 D三、对点训练1.2017年春,全国各地陆续出现“雾霾”天气,“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 A.溶液B.乳浊液C.悬浊液D.胶体解析雾、云、烟都是分散剂为气体的胶体,即气溶胶。
答案 D2.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A.都能透过滤纸B.都呈红褐色C.分散质粒子具有相同的直径D.都具有丁达尔效应解析溶液和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都能透过滤纸;FeCl3溶液呈棕黄色,Fe(OH)3胶体呈红褐色;FeCl3溶液中,Fe3+和Cl-直径都小于1 nm,而Fe(OH)3胶粒是由许多粒子组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
答案 A3.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A.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B.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油水混合物C.一束平行光线射入氢氧化铁胶体里,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D.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入稀硫酸,先看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而后沉淀溶解解析A项是胶体的电泳;C项是胶体的丁达尔效应;D项是胶体的聚沉。
答案 B4.现有如下各混合物:①将1 g氯化钾加入99 g水中②将1 g可溶性淀粉加入100 g水中,搅拌均匀后煮沸③将1 g碳酸钙粉末加入100 g水中,充分振荡④将0.1 g植物油加入10 g水中,充分振荡混匀⑤将96 mL酒精与5 mL水充分混合。
(注:淀粉分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其中所得到的分散系,属于溶液的有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胶体的有____________,属于浊液的有____________。
解析①分散质KCl溶于水后以离子形式存在,粒子直径小于1 nm,属于溶液;②淀粉分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溶于水后形成的是胶体;③CaCO3不溶于水,振荡后所形成的是不稳定的体系,放置即沉淀,所以属于悬浊液;④油不溶于水,形成的是乳浊液;⑤中分散质是水,二者以任意比混溶,是溶液。
答案①⑤②③④[学考练]1.纳米科技从本世纪初开始成为产业,为世人所瞩目,这是因为纳米粒子的直径在1纳米到100纳米之间,由纳米材料作为分散质的分散系具有的性质是( )A.能通过滤纸,属最稳定的分散系B.属于介稳体系C.有丁达尔效应,没有布朗运动D.一定能发生电泳现象解析该分散系为胶体,具有胶体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