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 微专题:近代中外女权运动(共14张PPT)

合集下载

近代中外女权运动

近代中外女权运动

微专题7、近代中外女权运动【知识梳理】一、近代中国的女权运动1.背景(1)中国传统妇女观是以小农经济形态和宗法家庭的父系统治为社会基础。

妇女没有财产继承权,在生产力落后的农业社会创造极少的财富,她们几乎丧失了经济地位。

在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及贞操节烈观念的禁锢下,妇女完全成为男人的私有财产。

(2)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传入及西方妇女解放运动的影响。

2.中国女性意识的萌芽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主张男女平等,开创了解放女性之先河。

他在《天朝田亩制度》里规定男女一样可以均分土地;还主张女子不缠足,曾颁发妇女禁裹足布告。

3.中国女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1)维新变法期间: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维新变法的出现,主张女权者纷纷显现,如康有为、康广仁、梁启超、谭嗣同等维新派先后发文倡导并组建了不裹足会,开始自觉或不自觉地启动了女权运动的按钮。

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皇帝上《请禁妇女裹足折》并获准施行。

(2)辛亥革命期间: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顺应女权运动和广大民众的要求,颁布了《令内务部通各省权禁裹足文》。

(3)20世纪初:1901年之后,不裹足会和天足会等组织在中国城乡竞相出现;20世纪之初追求婚姻自由和向往新生活的新女性崭露头角;女子已开始有了上学堂甚至出国留洋的机会。

(4)五四运动后:中国女权运动的发展随着民主革命的进程不断发展。

女子从小学到大学乃至留学及其走向社会、从事职业的权利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

以往前所未闻的争取女子参政权、财产继承权、婚姻自主权、再婚自由权乃至禁止男子重婚等,不仅获得社会承认,更被明确载入1930年12月国民政府颁布、次年5月起施行的《中华民国民法》。

(5)中共领导的妇女解放运动新中国成立前,中共为妇女解放做了以下工作:①建立妇女团体和妇女组织,促进妇女解放的实现。

在党中央,中国共产党早在建立初期就成立妇女部、妇女运动委员会;在党外,大革命时期,成立了妇女解放协会。

②创办女校,培养妇女运动骨干。

2020高考历史热点小专题:近代中外女权运动

2020高考历史热点小专题:近代中外女权运动

近代中外女权运动【热点剖析】一、近代中国的女权运动1.背景(1)中国传统妇女观是以小农经济形态和宗法家庭的父系统治为社会基础。

妇女没有财产继承权,在生产力落后的农业社会创造极少的财富,她们几乎丧失了经济地位。

在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及贞操节烈观念的禁锢下,妇女完全成为男人的私有财产。

(2)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传入及西方妇女解放运动的影响。

2.中国女性意识的萌芽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主张男女平等,开创了解放女性之先河。

他在《天朝田亩制度》里规定男女一样可以均分土地;还主张女子不缠足,曾颁发妇女禁裹足布告。

3.中国女权运动的兴起(1)维新变法期间: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维新变法的出现,主张女权者纷纷显现,如康有为、康广仁、梁启超、谭嗣同等维新派先后发文倡导并组建了不裹足会,开始自觉或不自觉地启动了女权运动的按钮。

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皇帝上《请禁妇女裹足折》并获准施行。

(2)辛亥革命期间: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顺应女权运动和广大民众的要求,颁布了《令内务部通各省权禁裹足文》。

(3)20世纪初:1901年之后,不裹足会和天足会等组织在中国城乡竞相出现;20世纪之初追求婚姻自由和向往新生活的新女性崭露头角;女子已开始有了上学堂甚至出国留洋的机会。

(4)五四运动后:中国女权运动的发展随着民主革命的进程不断发展。

女子从小学到大学乃至留学及其走向社会、从事职业的权利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

以往前所未闻的争取女子参政权、财产继承权、婚姻自主权、再婚自由权乃至禁止男子重婚等,不仅获得社会承认,更被明确载入1930年12月国民政府颁布、次年5月起施行的《中华民国民法》。

(5)中共领导的妇女解放运动新中国成立前,中共为妇女解放做了以下工作:①建立妇女团体和妇女组织,促进妇女解放的实现。

在党中央,中国共产党早在建立初期就成立妇女部、妇女运动委员会;在党外,大革命时期,成立了妇女解放协会。

②创办女校,培养妇女运动骨干。

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高二历史课件(选择性必修3)

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高二历史课件(选择性必修3)

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
(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
1.基础:独立战争前的美国文化
2.直接推动:独立战争 3.重要推动:1787年宪法
政治文化:①以启蒙思想家的理论为指导建立的联邦制共和国 ②权力制衡原则成为美国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
4. 表现: 精神文 自由女神像成为美国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 存化在:问 种植园经济和奴隶制
三、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
1.文化侵略概 殖民国家往往通过向被殖民地区输出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及
念:
基督教,改造甚至消灭后者的文化,淡化后者的民族意识,到达殖
民目的
2.被侵略国家的回应
保护传统文化
接受外来文化
中国
救亡以图存、反洋教
向西方学习:器物—制度—思想文 化
印度
印度教、伊斯兰教、种姓制度扮演重要角色;英语、法律、政府体制、文官制 反抗英国殖民统治,提出“印度人的印度” 度等
【拓展延伸】 十二月党人起义
• 1821年,一批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贵族军官成立 革命组织,谋划起义,主张建立共和国或君主立宪 政体。1825年12月14日,趁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突然 死亡,先后在彼得堡和乌克兰发动起义,均遭失 败。
【思维火花】:
P68学思之窗:谈谈你对列宁这个评 价的看法?
• 列宁曾评价十二月党人:这些革命 者的圈子是狭小的。他们同人民 的距离非常远。但是,他们的事 业没有落空。
项目
俄国
波兰
德意志(普鲁士)
背景
一批贵族青年军官参 加1812年卫国战争,
受到启蒙思想影响
领导者
贵族青年组成 “十二月党人”
俄国控制波兰, 民族矛盾激化
贵族青年军 官和学生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专题2+中外近代文明+第8讲+中国近代文明的探索与近代化的整体(人教版)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专题2+中外近代文明+第8讲+中国近代文明的探索与近代化的整体(人教版)

三、思想上:近代前期中国四大社会思潮
民族资产阶级提出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和科学等思潮, 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主干知识自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1.维新变法思想:甲午战后,救亡图存成为时代最强音,资产 阶级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大力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主张君 主立宪制,掀起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主干知识自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主题三 从君主立宪思想到民主与科学思想的演变特 点及影响
视角1 从文明演进角度考查维新派思想主张
【考题6】 (2015·课标全国Ⅱ,29)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 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1891年该书 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
第8讲 中国近代文明的探索与近代化的整体 发展——甲午中日战争至五四运动前
主干知识自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从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到五四运动前(1894~1919年)是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的高峰时期,也是中国近代化的整体发展时期。 资产阶级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资 产阶级在政治、经济、思想的舞台上都异常活跃。
主干知识自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审题定位 近代中国——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题关键 据材料“北京政府规定专利保护期限最高为5 年……申请30年的专利权时,未获批准”可知,政府鼓励 企业自由竞争,故B项正确。 答案 B
主干知识自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视角2 运用图文材料,考查民国时期列强经济侵略的特点及原因
【考题5】 (2015·福建文综,24)下表为20世纪前期中国对外贸易
出入超变动表。表中数据变动可以用来佐证( )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完整ppt课件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完整ppt课件

从专制政治到 民主化,从人 治到法制化
从迷信愚昧到
科学化
4
唯物史观
生产力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根本 动力;评价历史的根本标准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等
文明史 体系
政治现代化(主要民主化和法制化) 经济现代化(主要是工业化和市场化)
现代化史观 文化现代化(主要是理性化和科学化)
社会生活现代化(如城市化)
整体史观
.
17
2、过渡时期:春秋奴战国隶(社前会7瓦70解年至,封前建22制1年度)确立
社 1.农业:铁犁牛耕;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的 含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会 经

2.手工业: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商业:打破官府控制,涌现大商人;主要诸侯国
都城成为繁华商业城市。

1.春秋改革:鲁国“初税亩”、齐国管仲“相地而
(1)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比较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 世纪的希腊和战国时期的中国的异同。
.
21
政治:同——处于分裂状态,希腊是小国寡民,中国是诸侯
并立; 异——希腊城邦实行公民政治,城邦公民享有较充分的
政治权利。 中国开始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同——都是经济大发展时期。
异——希腊的工商业较发达,农业相对落后, 中国农业发达,重农抑商思想开始占据主流地位。
23社会转型经济基础阶级基础知识分子倡导统治者扶持适应时代潮流24古代中国古代西方文明类型政治文明政治制度政治活动物质文明经济特征经济思想精神文明思想发展科技文化发展大河农业文明海洋商业文明君主专制公民集体民主制商鞅变法等梭伦改革等农业经济小农经济工商业经济重视商业发展儒家思想演变人文精神的起源辉煌的古代科学逐渐产生近代科学社会经济的发展思想自身的变化3对于思想应该用二分法和重点论的原则来评价

女权ppt

女权ppt

谢谢观赏
祝您妇女节快乐!
Happy Womens Day!
娜塔莉亚· 波克隆斯卡娅
基地科“三八妇女节”工会活动
1
国际劳动妇女节(简写IWD) 全称“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 和平日”/“联合国女权和国际 和平日”。 从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 哥劳动妇女罢工游行集会以来, 至21世纪已走过了百余年历程。 在不同的地区,庆祝的重点有 所不同,从普通的庆祝对女性 的尊重、庆祝对女性的爱到庆 祝女性在经济、政治及社会领 域的成就。
女权主义:西方女权主义起源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
英、法等国资本主义大工业的迅速发展,为妇女运动的产生提供了经济 条件。 资产阶级革命在各国取得胜利,为妇女运动的产生提供了政治条件。 资产阶级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和启蒙运动中的“自由”、“平 等”、“天赋人权”思想为妇女运动的产生提供了思
女权主义的理论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在全人类实 现男女平等。综观女性主义的理论,有些激烈如火,有些平静 如水,有些主张做决死抗争,有些认可退让妥协,但是所有的 女性主义理论都有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女性在全世界范 围内是一个受压迫、受歧视的等级。
女权主义最盛行的国家:瑞典、芬兰、挪威、 英国、冰岛、新西兰、加拿大、委内瑞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轮复习.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轮复习.ppt课件

先天不足
从分布的地区看: 集中在沿海地区,内地很少 从行业的分布看: 轻重比例失调
后天畸形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
两面性:一方面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另一方面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有妥协性


双重压迫 反抗要求 革命性
民 地 半 封 建 社 会
资金少 规模小 技术弱
(根本原因) 依赖性
两 面 性
欢迎来到历史课堂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复习
官僚资本
1)含义: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的垄断性资本和国家 政权相结合,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而形成的资本形式。
2)特点: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具有垄断性 与外国资本主义相结合,具有买办性 与本国封建势力相结合,具有封建性
3)代表:四大家族(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 陈果夫、陈立夫)
开始 兴起
初步 短暂 发展 春天
迂回 曲折
陷入 困境
19C60. 甲午 一战 1919年 70年代 战后
抗战后 1949年
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二、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初步发展)
三、民国初年的兴办实业潮(1912-1919)---短暂的春天 四、抗战前夕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1927-1936) 五、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陷入困境(1937-1949) 六、最后结局-----三大改造(1953-1956):从私有制到公有制 七、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历史命运
品的代理人
A、手工工场引进机器,转变为近代工业企业; B、中小地主、官僚、商人、买办、华侨等投资近代工矿企业;
(4)影响: A、经济:出现新的生产方式,一定程度上抵制列强的经济侵略; B、政治:促使资产阶级产生; C、思想:有利于民主思想的传播:早期维新思想

人教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 微专题:近代中外女权运动(共14张PPT)

人教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 微专题:近代中外女权运动(共14张PPT)

(4)五四运动后:中国女权运动的发展随着民主革命的进程不断发展。女子从小学到 大学乃至留学的权利及其走向社会、从事职业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以往前所 未闻的争取女子参政权、财产继承权、婚姻自主权、再婚自由权乃至禁止男子重婚 等,不仅获得社会承认,更被明确载入1930年12月国民政府颁布、次年5月起施行的 《民法》。 (5)中共领导的妇女解放运动 新中国成立前,中共为妇女解放做了以下工作: ①建立妇女团体和妇女组织,促进妇女解放的实现。在党中央,中国共产党早在建立 初期就成立妇女部、妇女运动委员会;在党外,大革命时期,成立了妇女解放协会。
C
知识整合
一、近代中国的女权运动 1.背景 (1)中国传统妇女观是以小农经济形态和宗法家庭的父系统治为社会基础。妇女没有 财产继承权,在生产力落后的农业社会创造极少的财富,她们几乎丧失了经济地位。 在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及贞操节烈观念的禁锢下,妇女完全成为男人的私有财产。 (2)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传入及西方妇女解放运动的影响。 2.中国女性意识的萌芽 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主张男女平等,开创了解放女性之先河。他在《天朝田亩制 度》里规定男女一样可以均分土地;还主张女子不缠足,曾颁发妇女禁裹足布告。
√C.存在明显的性别歧视
B.主张女性接受现代教育 D.反对女性远离现代工业
解析 “男女相淆,已非风俗之正”“夫织布、纺纱、轧花等事,虽似乎近乎妇人
女子之事”可以得出作者对女性的歧视,故C项正确。
123456
2.(2019·平邑高三月考,10)20世纪初,中国有识之士专门创办了《女子世界》《中
国女报》等一些有关妇女的刊物,其他的革命书刊也发表了不少争取女权的文章,
——摘编自李月《西方女权运动的发展与中国女性主义的发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女权运动兴起的背景,并分析该时期女权 运动受挫的原因。(12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创办女校,培养妇女运动骨干。党在建立初期,就积极鼓励先进知识女性赴法、 俄勤工俭学,使她们回国后成为中国妇女运动的领袖。 ③创办刊物,宣传妇女解放思想。在创办女校培养妇运人才的同时,中国共产党还 积极通过创办女性刊物来扩大宣传,专门探讨妇女解放和妇女问题。 ④把国民革命与妇女运动相结合。1924年3月8日,何香凝等人在广州组织了中国第 一次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活动,有近千人参加集会和游行。此后,在统一战线领导 下,妇女运动与北伐战争的洪流融在一起,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考题导练
01.(2009海南历史15)从19世纪中叶开始,欧洲女权主义者提出了改革妇女服装 的倡议,设计并试穿了短裙和女式长裤,但,受到舆论责难。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大量妇女加入劳动大军,妇女裤装和短裙开始流行。这说明 A.服装的变化反映了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促使妇女成为劳动者 C.妇女装束变化与其社会角色变化相适应 D.妇女以穿着裤装和短裙来维护自身权利
——摘编自李月《西方女权运动的发展与中国女性主义的发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女权运动兴起的背景,并分析该时期女权 运动受挫的原因。(12分)
答案 背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启蒙思想的传播;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人权 宣言》的发表。原因:男权观念根深蒂固;法国妇女尚未获得经济独立;男性政治 精英的压制;女权运动的群众基础薄弱;雅各宾派的激进统治。
二、西方的女权运动 1.背景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的开展,女性的经济地位有所提高。 (2)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自然法权和天赋人权为其提供了理论基础。 2.西方女权运动的启蒙 西方女权运动的启蒙可以追溯到18世纪,法国女性意识首先兴起,继而是英国、美 国,然后席卷欧美。 3.西方女权运动的发展进程 西方的女权运动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揭露性别歧视现象以唤起女性的 独立意识;第二阶段:关注平等要求,强调性别差异和性别的独特性;第三阶段: 着手建构自己的理论、追溯女性主义的源头、考察女性主义的特征和本质及其各种 表现形态,并从性别差异入手旨在超越其原来的视界和观点。
倡导“扶植女子共谋进步,以造福女界,即以造福于中国”。其主要目的在于
A.推进社会风俗变革 C.实现男女权利平等
B.促进启蒙思想的进一步传播
√D.动员妇女参加反清民主革命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其他的革命书刊也发表了不少争取女权的文章”,以及争取 女权的目的是“扶植女子共谋进步”,说明是为了动员妇女参加反清民主革命,故 答案为D项; A项不是主要目的, B、C项材料不能反映,均排除。
123456
材料二 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随着西方传教士东来带入了中国。早期洋务派人士和部分 买办,最先感受西方男女平等观念,并提出兴女学、戒缠足的主张。19世纪末期,康 有为等人吸收了“天赋人权”观,并以此来观察和分析中国妇女问题,产生了近代中 国初具理性色彩的男女平等思想。这些男性精英的活动鼓舞了妇女的斗志,她们通过 自办女报、组织妇女团体等活动来鼓吹女权。1907年底,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 省女子针对帝国主义攫取我国路矿权的行径,纷纷设立“女界保路会”等妇女团体, 集议筹款,签名认股,以挽回路矿权。据统计,1898年至1919年,妇女团体所办的报 刊,全国约有40种,大多集中于上海、北京和长江中下游一带以及日本的东京。该时 期的女权主义诉求集中表现在要求妇女教育、主张婚姻自由、强调女子经济独立、提 倡妇女参与政治等方面。——摘编自何黎萍《论中国近代女权思想的形成》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法国女权运动相比,中国近代女权运动 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13分)
3.中国女权运动的兴起 (1)维新变法期间: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维新变法的出现,主张女权者纷纷显 现,如康有为、康广仁、梁启超、谭嗣同等维新派先后发文倡导并组建了不裹足会, 开始自觉或不自觉地启动了女权运动的按钮。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皇帝上《请禁 妇女裹足折》并获准施行。 (2)辛亥革命期间: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顺应女权运动和广大民众的 要求,颁布了《令内务部通各省权禁裹足文》。 (3)20世纪初:1901年之后,不裹足会和天足会等组织在中国城乡竞相出现;20世纪 之初追求婚姻自由和向往新生活的新女性崭露头角;女子已开始有了上学堂甚至出 国留洋的机会。
123456
4.(2019·邹城月考,34)表:英国女性对家庭经济贡献(%)
时期(年) 1787—1815 1816—1820 1821—1840 1841—1845 1846—1865
高工资农业区 10.5 19.9 9.2 7.4 13.9
矿业区 20.1 26.3 25.3 13.4 0.0
(4)五四运动后:中国女权运动的发展随着民主革命的进程不断发展。女子从小学到 大学乃至留学的权利及其走向社会、从事职业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以往前所 未闻的争取女子参政权、财产继承权、婚姻自主权、再婚自由权乃至禁止男子重婚 等,不仅获得社会承认,更被明确载入1930年12月国民政府颁布、次年5月起施行的 《民法》。 (5)中共领导的妇女解放运动 新中国成立前,中共为妇女解放做了以下工作: ①建立妇女团体和妇女组织,促进妇女解放的实现。在党中央,中国共产党早在建立 初期就成立妇女部、妇女运动委员会;在党外,大革命时期,成立了妇女解放协会。
专题二 中国近现代史
热点微专题
微专题7 近代中外女权运动
复习目标
1.了解近代中外女权运动的发展历程 2.理解女权运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考点解读
女权运动的兴起是近代工业文明发展的结果,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具体体现。近代 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思想解放的深入发展,女权问题日益成为中外社会关注 的热点问题之一。同时,学术界对女权运动的研究也越来越多,高考对这一问题 近年来也曾多次关注。
C
知识整合
一、近代中国的女权运动 1.背景 (1)中国传统妇女观是以小农经济形态和宗法家庭的父系统治为社会基础。妇女没有 财产继承权,在生产力落后的农业社会创造极少的财富,她们几乎丧失了经济地位。 在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及贞操节烈观念的禁锢下,妇女完全成为男人的私有财产。 (2)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传入及西方妇女解放运动的影响。 2.中国女性意识的萌芽 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主张男女平等,开创了解放女性之先河。他在《天朝田亩制 度》里规定男女一样可以均分土地;还主张女子不缠足,曾颁发妇女禁裹足布告。
针对训练
一、选择题
1.(2019·黄冈质检,29)下面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申报》关于女工的一些描述:在
雇佣女工的场所,“男女相淆,已非风俗之正”。“夫织布、纺纱、轧花等事,虽
似乎近乎妇人女子之事,其实仍是工作,机器或稍笨重,一有脱落等情况,妇女即
束手无策,仍须借力于男工。”材料的观点
A.同情妇女的社会地位低下
答案 特点:在西方文明冲击下兴起;男性精英主导与妇女自救相结合;具有爱国 救亡色彩;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意义:有利于妇女地位的提升;有利于近代文化 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习俗的变革;推动了救亡运动的发展。
123456
123456
3.(2019·衡中同卷文科综合五,33)文艺复兴时期,一个意大利女作家认为,女性的
美德来源于自身,女性应通过自我完善和提高,使自己的内在素养同社会地位相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配。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 A.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
√B.激发了女性的自主意识
C.规划了女性的行为准则
D.提升了女性的知识水平
解析 材料强调女性的美德来源于自身,主张女性通过自我完善和提高来提升内在 素养,以匹配社会地位,说明文艺复兴运动激发了女性的自主意识,故B项正确。
由表可知,1787—1865年,英国
A.女性的政治地位逐步提高
√C.轻纺工业成为重要经济部门
123456
B.机器生产加剧了工人失业 D.开始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
工厂区 32.1 25.1 36.5 39.7 47.1
二、非选择题
5.(2019·曲阜师范大学附中高三文综测试,42)(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90年代,巴黎出现了一些女性俱乐部,她们要求教育权和就业权。著 名女权活动家奥普兰·德古日代表她的俱乐部以《人权宣言》作为改编依据,以几乎完 全相同的形式写出了《女权和女公民权利宣言》。此宣言包括前言和17项内容,其中 有14项基本上采用了《人权宣言》的内容,只不过将《人权宣言》中的“男人”和 “公民”替换成为“女人”和“女公民”。1793年11月3日,奥普兰·德古日被处死。 11月19日,有关其被处死的评论被刊登在《导报》上,奥普兰·德古日被形容为“一个忘 记了女性美德的阴谋家,因而要惩罚她”,女权俱乐部也被解散。在以后的年代中,女 性组织一再重组,但总是遇到男权社会的敌意,有时甚至激起暴力冲突。
√C.存在明显的性别歧视
B.主张女性接受现代教育 D.反对女性远离现代工业
解析 “男女相淆,已非风俗之正”“夫织布、纺纱、轧花等事,虽似乎近乎妇人
女子之事”可以得出作者对女性的歧视,故C项正确。
123456
2.(2019·平邑高三月考,10)20世纪初,中国有识之士专门创办了《女子世界》《中
国女报》等一些有关妇女的刊物,其他的革命书刊也发表了不少争取女权的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