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617艺术学概论》历年考研真题专业课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考研《艺术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考研《艺术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考研《艺术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艺术理论》试题A卷评分标准一、解词:(每题5分,共50分)1、艺术流派是指一些艺术家组成的艺术派别,他们有明确的艺术主张和代表人物。

2、艺术作品的内容包括题材、主题、人物、情感、环境等构成因素,其中最为主要的是题材和主题。

3、艺术批评是对艺术作品及艺术现象进行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的科学活动。

4、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有现场传播方式、展览性传播方式和大众传播方式。

5、美育是审美教育,旨在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以促进其人格的完善和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和主要途径。

6、艺术中的幽默是喜剧性的一种独特形态,常常带有轻微的讽刺意味。

7、书法是以线组合文字的艺术形式,通过用笔用墨、结构章法、线条组合等方式进行造型和表现主体的审美情操。

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是线条与组合、具象与抽象、情感与象征。

8、艺术欣赏的审美效应包括产生共鸣、陶冶欣赏者的情绪、深化人们的哲思和提高精神境界。

9、艺术创作的物化与表现是将艺术意象转化为艺术符号,并以物态化的形式得以显现,使之成为具体的、稳定的、可感的艺术形象、艺术情态或形象体系的过程。

10、雕塑是直接利用物质材料,在立体的空间中创造出具有实体形象艺术品的艺术。

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是物质与技艺的统一和造型与观念的融合。

的一种突发性的、瞬间的、非逻辑的、直觉的、发散的思维过程。

灵感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源泉之一,是艺术家从客观世界中提取出来的、经过主观加工和转化的感性素材和形式语言,是艺术作品的灵魂和精华。

2、什么是意境?意境是指艺术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深刻、细腻、充满情感、意义和思想的氛围或气氛,是作品所具有的情感内涵和思想内核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的审美效果。

意境是艺术作品的核心和灵魂,是艺术家通过形式语言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的深层次体现,也是观众在欣赏作品时所感受到的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

二、论述:(每题15分,共45分)1、艺术生产的特点和规律。

《艺术概论》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艺术概论》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考研《艺术概论》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艺术理论》试题(B卷)一、解释(每题5分,共50分)1.什么是灵感?2.什么是艺术风格?3.什么是艺术传播?4.共鸣。

5.什么是艺术典型?6.建筑艺术的涵义及其审美特征是什么7.什么是意境?8.艺术的审美价值是什么?9.什么是悲剧?10.音乐。

二、简答(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艺术与经济的关系。

2.简述艺术鉴赏的过程。

3.简述艺术分类的方法。

4.简述艺术活动中的滑稽。

5.简述艺术创作的构思与意象的形成。

三、论述(每题25分,共50分)1.论述艺术活动中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2.论述艺术形式组合的基本法则。

《艺术理论》试题(B卷)参考答案一、解释(每题5分,共50分)1.什么是灵感?答:灵感或灵感思维是指艺术家在创造活动中,由于大脑皮质的高度兴奋,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和思维方式,是在一定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显意识和潜意识的相互作用,产生出新概念和新意象的顿悟式和突发性的思维方式。

灵感思维具有突发性、超常性、易逝性等特点。

2.什么是艺术风格?答: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创作的整体上所呈现出来的代表性的特点,是由艺术家的主观方面的特点和作品的客观特征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风貌。

风格是艺术家在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是艺术家的创作见解通过独特的艺术形式的表现,是一个艺术家在全部作品中反映出来的基本特色和创作个性。

风格,是一个艺术家创作上成熟的重要标志。

3.什么是艺术传播?答:艺术传播就是艺术的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迁徙、变动、蔓延,达到公共化或社会化的过程。

艺术信息、受传者、传播主体和传播媒介(或加上传播效果),就是艺术传播得以构成和运行的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

4.共鸣。

答:共鸣是指在鉴赏过程中,鉴赏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命运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

不同时代、阶级、民族的鉴赏者,在鉴赏同一部艺术作品时可能会产生相同或相近的审美感受,也可以称作共鸣。

艺术学概论试题整理版(彭吉象 28题 32页)

艺术学概论试题整理版(彭吉象 28题  32页)

艺术学概论简略试题(全12章)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第一节艺术的本质一、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1.艺术本质几种主要看法答:(1)第一种,“客观精神说”。

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理性世界是第一性,感性世界是第二性,艺术世界仅是第三性。

”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中国古代“文以载道说”:宋代理学家朱熹:“文”是载“道”的简单工具,即“犹车之载物”。

“道”不仅是文艺本质,而且是文艺内容,“文”是作为“道”工具而已。

(2)第二种,“主观精神说”。

如:德国古典美学开山祖康德:“自由的艺术”.(3)第三种,“模仿说” 或“再现说”。

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

俄国19世纪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论断。

(4)第四,还有“形象说”、“情感说”、“表现说”、“形式说”等。

二、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马克思:“艺术生产”的概念,将“艺术”与“生产”联系起来考虑,从生产实践活动出发来考察艺术问题,把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精神生产.2.“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呢?答:第一,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首先,起源,经历漫长历史过程. 其次,性质和特点,艺术美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客观社会生活反映,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艺术家主观审美和情感。

总之,艺术必然是心与物、主观与客观,再现与表现的结合。

第二,阐明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19世纪的俄国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列宾,苏里科夫,列维坦等”巡回展览画派”第三,揭示了艺术系统奥秘。

艺术生产理论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艺术创作是“生产阶段”,艺术作品是“产品”。

艺术鉴赏是“消费阶段”.过去美学理论,侧重某一环节,不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相互联系整体.如:19世纪实证批评家:圣佩韦等,重视对作家研究,侧重艺术创作.20世纪新批评派,结构主义等,重视对作品研究.侧重艺术作品.20世纪60年代末德国诞生接受美学,重视对欣赏者研究,侧重读者,听众,观众总之,“艺术生产”理论告诉我们,应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进行综合研究.第二节艺术特征3.艺术特征论述:答:“艺术的特征”: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基本特征。

艺术学概论试题整理版(彭吉象 28题 32页)

艺术学概论试题整理版(彭吉象 28题  32页)

艺术学概论简略试题(全12章)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第一节艺术的本质一、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1.艺术本质几种主要看法答:(1)第一种,“客观精神说”。

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理性世界是第一性,感性世界是第二性,艺术世界仅是第三性。

”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中国古代“文以载道说”:宋代理学家朱熹:“文”是载“道”的简单工具,即“犹车之载物”。

“道”不仅是文艺本质,而且是文艺内容,“文”是作为“道”工具而已。

(2)第二种,“主观精神说”。

如:德国古典美学开山祖康德:“自由的艺术”.(3)第三种,“模仿说” 或“再现说”。

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

俄国19世纪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论断。

(4)第四,还有“形象说”、“情感说”、“表现说”、“形式说”等。

二、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马克思:“艺术生产”的概念,将“艺术”与“生产”联系起来考虑,从生产实践活动出发来考察艺术问题,把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精神生产.2.“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呢?答:第一,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首先,起源,经历漫长历史过程. 其次,性质和特点,艺术美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客观社会生活反映,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艺术家主观审美和情感。

总之,艺术必然是心与物、主观与客观,再现与表现的结合。

第二,阐明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19世纪的俄国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列宾,苏里科夫,列维坦等”巡回展览画派”第三,揭示了艺术系统奥秘。

艺术生产理论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艺术创作是“生产阶段”,艺术作品是“产品”。

艺术鉴赏是“消费阶段”.过去美学理论,侧重某一环节,不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相互联系整体.如:19世纪实证批评家:圣佩韦等,重视对作家研究,侧重艺术创作.20世纪新批评派,结构主义等,重视对作品研究.侧重艺术作品.20世纪60年代末德国诞生接受美学,重视对欣赏者研究,侧重读者,听众,观众总之,“艺术生产”理论告诉我们,应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进行综合研究.第二节艺术特征3.艺术特征论述:答:“艺术的特征”: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基本特征。

艺术考研理论试题及答案

艺术考研理论试题及答案

艺术考研理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位艺术家不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A. 莫奈B. 梵高C. 德加D. 达利答案:D2. “艺术起源”的模仿说是由哪位古希腊哲学家提出的?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苏格拉底D. 赫拉克利特答案:B3.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工笔”是指什么?A. 精细描绘的画法B. 写意画法C. 绘画工具D. 绘画材料答案:A4.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米开朗基罗创作的?A. 《大卫》B. 《最后的审判》C. 《创世纪》D. 《维纳斯的诞生》答案:D5. “有意味的形式”这一概念是由哪位艺术理论家提出的?A. 克莱夫·贝尔B. 阿多诺C. 本雅明D. 格林伯格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艺术风格“巴洛克”起源于_________世纪的意大利。

答案:177. 中国画的“四君子”指的是梅、兰、竹、_________。

答案:菊8. 抽象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是_________国的杰克逊·波洛克。

答案:美9. 艺术流派“未来主义”强调的是速度、技术和_________的力量。

答案:青春10. 中国古代的“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_________。

答案:数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达达主义的艺术特点。

答案:达达主义是一种起源于20世纪初的艺术和文学运动,其特点包括对传统艺术形式和社会规范的反叛,追求荒诞和无意义的表现,以及对工业化和科技进步的批判。

达达主义者常常使用随机方法创作,如拼贴技术和现成品艺术,以此来表达对艺术和文化的颠覆。

12. 描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特点。

答案: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特点体现在对古典文化的复兴、对人文主义的强调、对透视法和人体解剖学的精确掌握,以及对光影效果的精细处理。

艺术家们追求自然主义的表现,强调作品的立体感和空间感,同时,这一时期的作品也反映了个人主义和科学精神的兴起。

往年艺术概论考试试卷(含四卷)含答案解析

往年艺术概论考试试卷(含四卷)含答案解析

往年艺术概论考试试卷(一)(总分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一、主观题(每小题10分,共100分)1、简述艺术鉴赏过程中的共鸣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答案】①共鸣是指在艺术鉴赏过程中,鉴赏主体在审美直觉和审美体验的基础上,深深地被艺术作品感动、吸引,以至于达到忘我的境界,由此达到鉴赏主体与艺术形象之间契合一致、物我同一、物我两忘。

②具体说来,之所以产生共鸣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首先,艺术作品往往体现着人类的某些共同性,表达着人们的某些共同追求,如民族自豪感、热爱祖国的思想、对真挚友谊和纯洁爱情及美的渴望等;其次,艺术作品往往反映出对高尚道德情操的普遍要求,浓缩着人们在长期实践中积淀下来的经验和智慧,或者坚持着本民族的精神文化传统;再次,鉴赏主体具有共同的生理功能和心理机制,有可能使主体和作品在思想情感上的振动频率趋于一致;最后,鉴赏主体的审美趣味、审美理想、艺术结构图式和生活经历、生活环境,同艺术作品有相同或相近之处,就会触发主体内心的情感波动。

③在鉴赏活动中,共鸣现象的产生有两个条件:一是作品本身具有深刻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二是在接受者的“期待视野”中,必须含有与作品相同或相似的思想见解与情感体验2、艺术本质的内涵界定【答案】在西方:古希腊的哲学家和辩论家,对“什么是艺术”进行了讨论。

在他们看来,艺术是工匠们做的事情,如鞋匠制作鞋子、木匠做床。

柏拉图则根据“理式”来论述美和艺术的本质;德谟克里特认为,艺术是对“影像”的真实反映;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的本质是摹仿。

到工业时代,人权确立,康德认为艺术史自由的表现,艺术是非功利的。

在中国古代对于艺术本质有不同的看法。

道家主张艺术是道的表现,老子认为艺术应当效法自然,庄子认为艺术要表现出主体的自由创造,符合大地之美。

儒家主张艺术是仁的表现,孔子认为艺术要体现“仁”。

佛家主张艺术是佛的审美表现。

总之,中国古代把艺术本质的内涵主要界定在道家(道教)、儒家(儒教)、佛家(佛教)的思想和文化上,艺术是不同的哲学思想情感和宗教思想情感的审美表现,因此经常产生一些争论,但最终都因为回归人本身的自然而殊途同归,百川归海,厚德载物,相互融合但又各自特色鲜明,共同构建了丰富多彩而光辉灿烂的中国古代艺术世界。

浙江农林大学-2016硕士自命题真题-617-艺术学概论

浙江农林大学-2016硕士自命题真题-617-艺术学概论

浙江农林大学-2016硕士自命题真题-617-艺术学概论考试科目:艺术学概论第1页,共1页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考试科目: 艺术学概论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注意:所有试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填空(每空2分,总计22分)1. 《清明上河图》是宋代大画家____________的名作。

2. 《思想者》是法国雕塑家____________的作品。

3.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是由____________提出来的,体现了他的美学思想核心。

4. 艺术的功能主要有审美认知功能、____________、审美教育作用;其审美教育功能的特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特点。

5. 影视艺术语言主要是画面、声音和____________。

6. 《荷马史诗》是由古希腊著名史诗__________和《奥德赛》组成。

7. 托尔斯泰三部曲包括《战争与和平》、________________、《复活》。

8. 艺术的起源学说主要有模仿说、游戏说、________________、劳动说等。

二、问答题(1-4每题20分;第5题8分;总计88分)1. 实用艺术主要有哪些种类?结合具体某类,阐述其审美特性。

2. 如何理解艺术创作的过程的几个阶段?3. 从哪几方面说中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4. 从中外优秀艺术作品的赏析谈谈你对典型与意境的理解。

5.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三、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1. 2015年11月25日,《艺术财经》宣布将于2015年12月停刊,作为纸质媒体的《艺术财经》就要暂时与大家告别。

前几日,《外滩画报》也宣布停刊,转型做新媒体。

针对于这些现象,谈谈你的观点。

2.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艺术的第一目的是再现现实”;克莱夫贝尔说:“艺术不是,也不可能是再现性的”“再现往往是艺术家低能的表现”。

《艺术概论》考研专业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艺术概论》考研专业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艺术概论》考研专业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艺术概论》考研专业试题一、解词(每题5分,共50分)1.艺术批评2.艺术流派3.艺术作品的内容4.什么是美育?5.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有哪些?6.书法的涵义及其艺术特征是什么?7.什么是艺术欣赏的审美效应?8.什么是艺术创作的物化与表现?二、简答(每题10分,共50分)1.简述艺术创造中的崇高。

2.简述艺术家应具有的修养和能力4.简述艺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5.简述艺术活动中的形象思维。

三、论述(每题25分,共50分)1.论述艺术意境的审美特征。

2.论述艺术生产的意义与特征。

《艺术概论》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解词(每题5分,共50分)1.艺术批评答:艺术批评是艺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艺术作品及一切艺术活动、艺术现象予以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的科学活动。

2.艺术流派答:艺术流派是指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趣味、创作风格相近相似的一些艺术家所组成的艺术派别。

他们既有明确的艺术主张,还有具体的创作实践、艺术成果和成就显著的代表人物。

3.艺术作品的内容答:艺术作品的内容,指的是被艺术家选择、提炼、加工和改造过的人类生活的外部客观世界和内部主观世界。

其构成因素包括题材、主题、人物、情感、环境等诸因素,其中最为主要的构成因素是题材和主题。

4.什么是美育?答:美育即审美教育,是指运用审美的方式实施教育,旨在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以促进其人格的完善以及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5.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有哪些?答: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有三种,即现场传播方式、展览性传播方式和大众传播方式。

6.书法的涵义及其艺术特征是什么?答:书法是以线组合文字的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用笔用墨、结构章法、线条组合等方式进行造型和表现主体的审美情操。

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是:(1)线条与组合;(2)具象与抽象;(3)情感与象征。

7.什么是艺术欣赏的审美效应?答:审美效应是艺术欣赏活动具体运作的结果,也是艺术欣赏的作用和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