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雪的诗句古诗

合集下载

关于描写雪的诗句古诗大全

关于描写雪的诗句古诗大全

关于描写雪的诗句古诗大全关于描写雪的诗句古诗大全1、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2、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青松》3、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对雪》4、练练峰上雪,纤纤云表霓。

——《泛溪》5、玄冬霜雪积,况乃回风吹。

——《病橘》6、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7、天寒霜雪繁,游子有所之。

——《赤谷》8、看雪乘清旦,无人坐独谣。

——《春雪》9、都城十日雪,庭户皓已盈。

——《咏雪》10、上参天,傲霜雪。

——《杂言诗·八连颂》11、六花耒应腊,望雪一开颜。

——《咏雪诗》12、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

——《和廓之雪》13、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四气诗》14、画堂晨起,来报雪花飞坠。

——《清平乐》15、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除夜有怀》16、楼雪融城湿,宫云去殿低。

——《晚出左掖》17、只见纵横落,宁知远近来。

——《咏雪赠张籍》18、月下夜风寒,雪里梅花笑。

——《五绝·咏梅》19、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端午日赐衣》20、梅花万里外,雪片一冬深。

——《寄杨五桂州谭》21、开门枝鸟散,一絮堕纷纷。

——《雪霁登普贤阁》22、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

——《春雪》23、兔尖针莫并,茧净雪难如。

——《李员外寄纸笔》24、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清平乐》25、践此秦关雪,家彼吴洲云。

——《送陆畅归江南》26、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栈未肯消。

——《梨花》27、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村夜》28、阳春白雪,和者盖寡。

——《杂言诗·盛名之下》29、冷比雪霜甘比蜜,一片入口沈痾痊。

——《古意》30、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31、且欣一雪压灾瘴,不怕连阴咽管弦。

——《初春》32、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

——《韩诗外传》33、宿云寒不卷,春雪堕如簁。

——《喜雪献裴尚书》34、年丰腊雪经三百,地暖春郊己遍青。

雪的古诗和赏析

雪的古诗和赏析

⼤雪纷纷扬扬落下,那⼀⽚雪花在空中舞动着各种姿势,或飞翔,或盘旋,或直直地快速坠落,铺落在地上。

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关于雪的古诗和赏析,欢迎⼤家阅读参考! ⼀、江雪 朝代:唐朝|作者:柳宗元 千⼭鸟飞绝,万径⼈踪灭。

孤⾈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古诗简介 《江雪》是唐代诗⼈柳宗元的⼀⾸五⾔⼭⽔诗,描述了⼀幅冰天雪地寒江,没有⾏⼈、飞鸟,只有⼀位⽼翁独处孤⾈,默然垂钓。

这是⼀幅江乡雪景图。

⼭⼭是雪,路路皆⽩。

飞鸟绝迹,⼈踪湮没。

遐景苍茫,迩景孤冷。

意境幽僻,情调凄寂。

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

诗采⽤⼊声韵,韵促味永,刚劲有⼒。

历代诗⼈⽆不交⼝称绝。

千古丹青妙⼿,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的江天雪景图。

被誉为唐⼈五⾔绝句最佳者。

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孤独郁闷的⼼情。

表达了作者⾼尚的情操。

翻译/译⽂ 所有的⼭,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影踪迹。

江上孤⾈,渔翁披蓑戴笠;独⾃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注释 绝:⽆,没有。

⼈踪:⼈的踪迹。

灭:消失,没有了。

千⼭鸟飞绝:千⼭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

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踪灭:没有⼈的踪影。

孤:孤零零。

⾈:⼩船。

蓑笠:蓑⾐和⽃笠“蓑”的意思是古代⽤来防⾬的⾐服;“笠”的意思是古代⽤来防⾬的帽⼦。

独:独⾃。

钓:钓鱼。

赏析/鉴赏 这是⼀⾸押仄韵的五⾔绝句,是柳宗元的代表作之⼀;⼤约作于他谪居永州(今湖南零陵)期间。

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刺激和压抑,于是,他就借描写⼭⽔景物,借歌咏隐居在⼭⽔之间的渔翁,来寄托⾃⼰清⾼⽽孤傲的情感,抒发⾃⼰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因此,柳宗元笔下的⼭⽔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较幽僻,⽽诗⼈的主观的⼼情则显得⽐较寂寞,甚⾄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点⼈间烟⽕⽓;这显然同他⼀⽣的遭遇和他整个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是分不开的。

这⾸《江雪》正是这样,诗⼈只⽤了⼆⼗个字,就把我们带到⼀个幽静寒冷的境地;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这样⼀幅图画:在下着⼤雪的江⾯上,⼀叶⼩⾈,⼀个⽼渔翁,独⾃在寒冷的江⼼垂钓;诗⼈向读者展⽰的,是这样⼀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寂静,⼀尘不染,万籁⽆声;渔翁的⽣活是如此清⾼,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天天在⾛下坡路的唐代社会⽽创造出来的⼀个幻想境界,⽐起陶渊明《桃花源记》⾥的⼈物,恐怕还要显得虚⽆缥缈,远离尘世。

与雪有关的古诗词_关于雪的优美诗句

与雪有关的古诗词_关于雪的优美诗句

与雪有关的古诗词_关于雪的优美诗句雪是冬天的使者,洁白的象征,它以自己独有的身姿装点着大地。

与雪有关的古诗词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关于写雪的经典诗句吧!与雪有关的古诗词1、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罗隐《雪》2、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杜甫《对雪》3、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

——杜甫《对雪》4、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崔涂《除夜》5、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陈毅《青松》6、寒色孤村幕,悲风四野闻。

——洪升《雪望》7、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洪升《雪望》8、萦空惭夕照,破彩谢晨霞。

——李世民《望雪》9、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何逊《咏早梅》10、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孟郊《苦寒吟》11、银河宛转三千曲。

——周邦彦《菩萨蛮·梅雪》12、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戎昱《桂州腊夜》13、十上耻还家,裴回守归路。

——孟浩然《南归阻雪》14、挼尽梅花无好意。

——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15、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韩愈《春雪》16、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17、黄云陇底白雪飞,未得报恩不能归。

——李颀《古意》18、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王冕《白梅》19、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高骈《对雪》20、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张耒《示秬秸》21、阑干风冷雪漫漫,惆怅无人把钓竿。

——姜夔《钓雪亭》22、世间珍果更无加,玉雪肌肤罩绛纱。

——丘浚《咏荔枝》23、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陆游《除夜雪》24、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陆游《除夜雪》25、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李白《战城南》26、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

——辛弃疾《临江仙·探梅》27、故教明月玲珑地。

——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28、人间第一耽离别。

——王国维《蝶恋花·满地霜华浓似雪》29、香脸半开娇旖旎。

古代关于雪的古诗

古代关于雪的古诗

古代雪的古诗古代关于雪的古诗导语:雪花是冬天的象征,非常美丽。

古代也有很多的诗人写雪花的,那你都了解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古代关于雪的古诗,希望对你有帮助!1、《雪梅·其二》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赏析古今不少作者往往把雪、梅并写。

雪因梅,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显出高尚的品格。

如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中就曾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雪、梅都成了报春的使者、冬去春来的象征。

但在作者卢梅坡的笔下,二者却为争春发生了“摩擦”,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装点了春光,而且谁也不肯相让。

这种写法,实在是新颖别致,出人意料,难怪作者无法判个高低。

诗的后两句巧妙地托出二者的长处与不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回答了“骚人阁笔费评章”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各执一端的'根据。

读完全诗,我们好像可以看出作者写这首诗是意在言外的: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真理。

这首诗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

2、《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赏析《塞下曲》为汉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内容多写边塞征战。

原共六首,蘅塘退士选其四首。

这是卢纶组诗《塞下曲》中的第三首。

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

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诗由写景开始,“月黑雁飞高”并不是眼中之景,而是意中之景。

雪夜月黑,本不是雁飞的正常时刻;而宿雁惊飞,透露出敌人正在行动。

寥寥五字,既交代了时间为冬季,又烘托出了战前的紧张气氛。

“单于夜遁逃”,敌人夜间行动,并不是率兵来袭,而是借月色的掩护仓皇逃遁。

诗句语气肯定,判断明确,充满了对敌人的蔑视和我军的必胜信念,令读者为之振奋。

描写雪的诗句 古诗

描写雪的诗句 古诗

描写雪的诗句古诗
1.冰雪纷飞遮天地,寒风凛冽入骨髓。

2.飘雪漫天遮远岫,凝冰结霜覆林莽。

3.寒江雪落覆银衣,千山鸟飞绝无影。

4.落雪纷纷掩小径,凝冰厚厚封高岭。

5.风雪狂舞蔽天日,冰霜冷厉冻原野。

6.白雪纷飞覆四野,寒风凛冽刺骨冷。

7.霜雪漫天遮日月,寒风凛冽冻江天。

8.飞雪漫天掩故园,寒霜覆野锁田园。

9.冰雪封山漫天白,寒风刺骨入骨冷。

10.飘雪纷纷覆四野,寒风凛冽入骨冷。

11.落雪无声覆林莽,寒风刺骨冻枝头。

12.霜雪漫天蔽月明,寒风凛冽刺骨冷。

13.白雪皑皑覆山野,寒风刺骨冻河川。

14.飘雪漫天蔽日月,寒风凛冽入骨髓。

15.霜雪纷纷封远岫,寒风凛冽冻原野。

16.白雪纷飞覆四野,寒风刺骨冻枝头。

17.飘雪漫天掩故园,寒霜覆野锁田园。

18.冰雪封山漫天白,寒风刺骨入骨冷。

19.落雪纷纷掩小径,凝冰厚厚封高岭。

20.风雪狂舞蔽天日,冰霜冷厉冻原野。

描写下大雪的诗句古诗

描写下大雪的诗句古诗

描写下大雪的诗句古诗:
1、大雪复大雨,造物讵容诘。

——方回《泊赤岸微晓》
2、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

——白居易《秦中吟十首·歌舞》
3、白头风雪上长安,短褐疲驴帽带宽。

——吴伟业《临清大雪》
4、岁暮大雪天,压枝玉皑皑。

——白居易《庭松》
5、燕山雪花大如席,岂料江南亦见之。

——方回《二月朔大雪已五日三首·燕山雪花大如席》
6、送君何处展离筵,大梵王宫大雪天。

——白居易《福先寺雪中饯刘苏州》
7、此是老夫有声画,丹阳道上雪天诗。

——方回《丹阳道中大雪》
8、时天晦大雪,泪目苦矇瞀。

——韩愈《南山诗》
9、静夜有窗皆贮月,寒空无树不开花。

——方回《大雪出三桥寓桥》。

描写飘雪的诗句 古诗

描写飘雪的诗句 古诗

描写飘雪的诗句古诗
1.满地纷飞雪片片,寒风萧瑟凛冬天。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毛泽东。

2.入夜深闺望雪来,卷帘神思断凄哀。

——《夜泊牛渚怀古》白居易。

3.风雪漫天一片白,凛冽瑟瑟寒如冰。

——《雪梅·其一》柳永。

4.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雪满川。

——《登高》杜甫。

5.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

——《蝶恋
花·满庭芳》欧阳修。

6.山雪初消草又生,留得枯荣爱旧踪。

——《古风》刘禹锡。

7.南风未起,扣舷人静听风声。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8.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登高》杜甫。

9.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步步马踏碎花声》佚名。

咏雪的诗句 古诗

咏雪的诗句 古诗

咏雪的诗句古诗1. 冰雪纷飞遮天地,寒风凛冽入骨髓。

——杜甫《北风行》2. 飘雪漫天遮远岫,凝冰结霜覆林莽。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3. 寒江积雪映银装,万里江山入画框。

——李白《清平乐》4. 寒风凛冽吹不断,白雪纷飞落地残。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5. 飞雪迎风扑面来,寒气逼人透骨寒。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6. 冰雪纷飞遮原野,寒风刺骨入衣衫。

——李贺的《雁门太守行》7. 飘雪漫天遮万物,寒霜降临冷如铁。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8. 风雪交加寒意浓,冰霜雪花漫天飞。

——柳宗元《江雪》9. 飘雪漫天无边际,寒风刺骨冷如刀。

——王安石《登飞来峰》10. 冰雪皑皑覆山川,寒风凛冽入骨髓。

——李商隐《北楼》11. 雪飘如絮掩平野,寒气逼人入骨髓。

——陆游《钗头凤·世情薄》12. 飘雪漫天遮万物,寒霜降临冷如铁。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13. 风雪交加寒意浓,冰霜雪花漫天飞。

——王安石《泊船瓜洲》14. 冬日雪飘寒气重,冰霜雪花漫天飞。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15. 飘雪漫天遮远岫,凝冰结霜覆林莽。

——王之涣《登鹳雀楼》16. 寒江积雪映银装,万里江山入画框。

——王维《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17. 冬夜飘雪寂无声,冰霜雪花漫天飞。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18. 冰雪纷飞遮天地,寒风凛冽入骨髓。

——杜牧《清明》19. 风雪交加寒意浓,冰霜雪花漫天飞。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20. 飘雪漫天遮万物,寒霜降临冷如铁。

——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雪的诗句古诗
导读:本文是关于写雪的诗句古诗,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夜雪》
2、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雪望》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雪梅》
4、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

——《咏雪》
5、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

——《咏雪》
6、龙云玉叶上,鹤雪瑞花新。

——《咏雪》
7、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观猎》
8、暂时花戴雪,几处叶沈波。

——《蒹葭》
9、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

——《观猎》
10、色洒妆台粉,花飘绮席衣。

——《咏雪》
11、石门云雪隘,古镇峰峦集。

——《龙门镇》
12、修纤无垠竹,嵌空太始雪。

——《铁堂峡》
13、数日方离雪,今朝又出山。

——《次硖石》
14、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塞下曲》
15、烟蓑春钓静,雪屋夜棋深。

——《北风行》
16、马寒防失道,雪没锦鞍鞯。

——《送人从军》
17、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问刘十九》
18、我读此篇日,正当寒雪时。

——《赠崔立之》
19、河南二月末,雪花一尺围。

——《辛卯年雪》
20、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终南望余雪》
21、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冬日归旧山》
22、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

——《子夜四时歌》
23、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

——《学刘公干体》
24、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

——《前出塞·其七》
25、雪霜贸贸,荠麦之茂。

——《琴曲歌辞·猗兰操》
26、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雪梅》
27、千山犹绿怜霜叶,一夜忽白染碧葭。

——《咏雪》
28、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野望》
29、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

——《和田国博喜雪》
30、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饮马长城窟行》
31、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雪梅》
32、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春雪》
33、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阁夜》
34、朝莺雪里新,雪树眼前春。

——《早春雪中闻莺》
35、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腊日》
36、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塞下曲·其三》
37、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休提。

——《天净沙·冬》
38、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丽人行》
39、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别诗二首·其一》
40、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沁园春雪》
41、皮干剥落杂泥滓,毛暗萧条连雪霜。

——《瘦马行》
4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行路难》
43、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悼李花》
44、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45、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古从军行》
46、草肥蕃马健,雪重拂庐乾。

——《送杨六判官使西蕃》
47、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48、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李花二首》
49、瑞叶飞来麦已青,更烦膏雨发欣荣。

——《雪后雨作》
50、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咏雪联句》
5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52、其馀七匹亦殊绝,迥若寒空动烟雪。

——《讽录事宅观》
53、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左迁至蓝关》
5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雪歌送武》
55、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七律·冬云》
56、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夜上受降城》
57、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阴沉飞雪白。

——《听董大弹胡》
58、云垂天不暖,尘涨雪犹乾。

——《同李二十八夜次襄城》
59、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行路难·其一》
60、雪飐霜翻看不分,雷惊电激语难闻。

——《郴口又赠二首》
61、黄昏门外六花飞,困倚胡床醉不知。

——《谢林景思和韵》
62、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苕溪渔隐丛话》
63、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别董大·其一》
64、归去雪销溱洧动,西来旌旆拂晴天。

——《酬别留后侍郎》
65、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66、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毛泽东《沁园春·雪》
67、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从军行七首其四》
68、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69、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70、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左迁至蓝关侄孙湘》
71、野客频留惧雪霜,行人不过听竽籁。

——《楠树为风雨所拔叹》
72、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念奴娇·昆仑》
73、白发千茎雪,丹心一寸灰。

——《郑附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
74、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

——《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
75、蓝田十月雪塞关,我兴南望愁群山。

——《雪后寄崔二十六丞公》
76、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
77、东郭沧江合,西山白雪高。

——《赴青城县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
78、阴崖却承霜雪干,偃盖反走虬龙形。

——《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
79、风磴吹阴雪,云门吼瀑泉。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其六》
80、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

——《贺新郎·读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