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料质检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来料检验是一个重要的质量控制步骤,用于确保原材料和供应商提供的产品符合公司的质量要求。
良好的来料检验程序能够减少不合格品的进入生产流程,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帮助检验员了解和执行正确的来料检验程序,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二、检验员的职责1. 熟悉相关的产品质量要求和标准,了解每个材料的特点和要求。
2. 了解公司的来料检验程序和规定,确保按照规定执行。
3. 负责检验进货物料的样品并记录检验结果。
4. 及时报告不合格品或发现的质量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理。
5. 与供应商保持良好的沟通,解决质量问题并确保改进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三、来料检验流程1. 来料检验的计划在每次进货之前,检验员应根据产品要求和供应商的质量历史记录制定来料检验计划。
计划应包括样本的数量、抽样方法和检验项目。
2. 样品的采集与检验根据来料检验计划,检验员应在进货时采集样品,并进行相关的检验。
样品应代表整个批次,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检验的项目可以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功能测试等,具体根据产品要求确定。
3. 记录和报告检验员应将检验结果记录在来料检验报告中,并将报告归档。
报告应包括样品的标识信息、检验结果及合格/不合格的判定依据。
如果有不合格品,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如退货、重新测试等。
同时,还需要向相关部门提供不合格品的报告,以确保及时处理。
4. 质量问题的处理和改进如果发现质量问题,检验员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并参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根据问题的性质,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更换供应商、改进采购程序等。
同时,还应进行持续改进,通过与供应商的合作和技术支持,提高原材料的质量和性能。
四、注意事项1. 检验员应确保检验设备和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2. 检验员应保持客观和公正,遵循内部和外部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3. 在与供应商的沟通中,检验员应保持礼貌和耐心,积极解决问题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来料检验是指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零部件等进行质量检查的过程。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来料检验人员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南,确保来料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检验标准1. 来料检验应根据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关标准进行。
检验标准包括但不限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公司内部标准等。
2. 检验标准应明确规定了各项检验项目的要求和接受标准,以便判断来料的合格性。
三、检验设备1. 检验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和公司要求,并经过定期校准和维护。
2. 常用的检验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千分尺、千分尺支架、显微镜、硬度计等。
四、检验流程1. 接收来料a. 检查来料的包装是否完好,是否有损坏。
b. 核对来料的数量和规格是否与定单一致。
2. 外观检验a. 根据检验标准,对来料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表面是否有划痕、凹陷、氧化等缺陷。
b. 使用适当的检验工具,如显微镜,对弱小缺陷进行检查。
3. 尺寸检验a. 使用千分尺等测量工具,对来料的尺寸进行检查。
b. 根据检验标准,判断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4. 化学成份检验a. 根据来料的材料类型,选择相应的化学成份分析方法。
b. 使用化学分析仪器,对来料的化学成份进行检测。
c. 将检测结果与检验标准进行对照,判断化学成份是否符合要求。
5. 物理性能检验a. 根据来料的物理性能要求,选择相应的检验方法和设备。
b. 进行硬度、强度、韧性等物理性能的检测。
c. 将检测结果与检验标准进行对照,判断物理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6. 检验记录a. 对每一批次的来料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包括检验日期、检验人员、检验方法、检验结果等。
b. 检验记录应保存至少一年,并按照公司的文件管理要求进行归档。
五、不合格品处理1. 如果来料检验结果不符合检验标准,应将其视为不合格品。
2. 不合格品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提供详细的检验结果和不合格原因。
3. 不合格品应按照公司的不合格品处理程序进行处理,包括退货、返修、报废等。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来料检验是指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进行检验,以确保其质量符合企业的要求,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稳定。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来料检验的操作规范和流程,以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检验标准1. 外观检验- 外观要求:检查原材料的表面是否有划痕、变色、气泡等缺陷。
- 尺寸要求:测量原材料的长度、宽度、厚度等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 颜色要求:比对原材料的颜色与标准样品的颜色是否一致。
2. 化学成分检验- 根据原材料的种类和用途,确定需要检测的化学成分。
- 采用适当的化学分析方法,对原材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 比对化学成分检测结果与标准要求,判断原材料是否合格。
3. 物理性能检验- 根据原材料的用途,确定需要测试的物理性能指标,如强度、硬度、密度等。
- 使用相应的测试设备和方法,对原材料进行物理性能测试。
- 比对测试结果与标准要求,判断原材料的物理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4. 包装检验- 检查原材料的包装是否完好,有无损坏、破损、渗漏等情况。
- 检查包装标识是否清晰、准确,与实际原材料相符。
三、操作流程1. 接收原材料- 由仓库人员接收供应商送来的原材料,并填写相应的接收记录。
- 检查原材料的外包装是否完好,有无破损。
- 将原材料送至来料检验区域。
2. 样品取样- 根据来料检验标准和抽样计划,从原材料中取出代表性样品。
- 确保样品的数量和取样方法符合要求,避免取样误差。
3. 检验操作- 根据检验标准,对样品进行外观检验、化学成分检验、物理性能检验等。
- 使用准确、可靠的检验设备和方法,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记录检验结果和检验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如检验员、日期、检验设备等。
4. 检验结果判定- 将检验结果与标准要求进行比对,判断原材料的合格与否。
- 若原材料符合要求,填写合格记录,并将原材料送至仓库进行存储。
- 若原材料不符合要求,填写不合格记录,并通知供应商进行处理。
5. 检验报告和记录- 根据检验结果,编制检验报告,详细记录检验的过程和结果。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任务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来料检验作业的详细指导,确保所接收的原材料符合质量要求,以保证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二、检验依据1. 《来料检验标准》:根据公司制定的标准,对来料进行检验,包括外观、尺寸、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2. 《质量管理手册》: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包括来料检验的程序、责任等方面的规定。
三、检验流程1. 接收原材料a. 收货员根据采购定单和送货单核对物料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
b. 对送货单上的信息进行记录,并与实际收货情况进行比对。
c. 检查包装完好性,如有破损或者异常情况,及时通知供应商并记录。
d. 将收货的原材料送至来料检验区域。
2. 外观检验a. 根据《来料检验标准》对原材料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颜色、表面光洁度、气味等方面。
b. 检查是否存在破损、变形、划痕等质量问题。
c. 对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如有不合格情况,及时通知供应商,并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3. 尺寸检验a. 根据《来料检验标准》对原材料的尺寸进行测量,确保符合要求。
b. 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如卡尺、游标卡尺等,进行准确的尺寸测量。
c. 对测量结果进行记录,如有不合格情况,及时通知供应商,并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4. 性能检验a. 根据《来料检验标准》对原材料的性能进行检查,如强度、硬度、耐磨性等方面。
b. 使用相应的测试设备和方法,对原材料进行性能测试。
c. 对测试结果进行记录,如有不合格情况,及时通知供应商,并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5. 检验结果处理a. 根据检验结果,将原材料划分为合格品和不合格品。
b. 合格品可以进入下一道工序,不合格品需要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如退货、返修等。
c. 对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
四、注意事项1. 检验人员应严格按照检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检验设备应经过校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来料检验是指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零部件或成品进行质量检验的过程。
通过来料检验,可以确保所采购的物料符合公司的质量标准,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来料检验的操作流程和标准,确保检验过程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检验标准1. 来料检验应根据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关标准进行。
检验标准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外观检验:检查物料的表面质量、颜色、形状、尺寸等。
- 尺寸检验:测量物料的长度、宽度、高度、直径等尺寸参数。
- 功能性检验:测试物料的性能和功能是否符合要求。
- 包装检验:检查物料的包装是否完好,是否符合运输要求。
- 标识检验:核对物料的标识是否准确、清晰可读。
- 化学成分检验:对需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的物料进行检验。
- 其他特殊要求:根据具体物料的特性和要求,制定相应的检验标准。
2. 检验标准应由质量部门或相关专业人员制定,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确认。
标准应明确具体的检验方法、要求和判定标准,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操作流程1. 接收物料- 检验员应在物料到货时及时接收,并核对送货单和物料清单的信息是否一致。
- 检验员应仔细检查物料的外包装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应及时记录并通知供应商。
- 物料应存放在指定的仓库或区域,避免与其他物料混淆。
2. 准备检验设备和工具- 检验员应根据检验标准和要求准备相应的检验设备和工具,包括但不限于量具、测试仪器、显微镜等。
- 检验设备和工具应保持良好的状态,定期校准和维护,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进行检验- 检验员应按照检验标准和要求,对物料进行逐项检验。
- 在检验过程中,应认真记录检验结果和相关数据,包括合格品数量、不合格品数量、检验时间等信息。
- 对于不合格品,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按照公司的不合格品处理流程进行处理。
4. 判定和记录- 检验员应根据检验结果和标准,对物料进行判定,确定其合格与否。
- 合格品应按照规定进行入库,不合格品应按照公司的不合格品处理流程进行处理。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来料检验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零部件或者成品进行检验,以确保其质量符合公司的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规范来料检验的流程和要求,以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检验流程1. 接收来料- 确保来料检验区域干净整洁,无杂物和污染。
- 检查来料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是否有破损或者变形。
- 根据来料单确认来料数量和规格是否与定单一致。
2. 样品抽取- 根据抽样计划,从来料中抽取样品进行检验。
- 样品抽取应随机进行,以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3. 外观检查- 对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包括颜色、形状、表面光洁度等方面的检验。
- 检查是否有明显的缺陷、损伤或者污染。
4. 尺寸检验- 根据产品的尺寸要求,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进行尺寸检验。
- 检查尺寸是否符合产品图纸或者规格要求。
5. 功能检验- 对样品进行功能性测试,确保其满足产品的设计要求。
- 根据产品的功能要求,使用相应的测试设备进行测试。
6. 化学成份分析- 对样品进行化学成份分析,以确定其成份是否符合要求。
- 使用合适的化学分析仪器和方法进行分析。
7. 物理性能测试- 对样品进行物理性能测试,如强度、硬度、耐磨性等方面的检验。
- 使用合适的测试设备和方法进行测试。
8. 检验结果记录- 将检验结果记录在检验报告中,包括样品信息、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等。
- 检验报告应有明确的标识,以便追溯和审核。
9. 判定结果- 根据检验结果和产品要求,对样品进行判定,判断是否合格或者不合格。
- 合格样品可放行使用,不合格样品需进行退货或者重新加工。
10. 不合格品处理- 对不合格样品进行处理,包括退货、返修或者报废等。
- 不合格品的处理应符合公司的相关流程和要求。
三、检验要求1. 检验设备和工具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并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2. 检验人员应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经过培训和考核合格。
3. 检验记录应保存至少一年,以备追溯和审核。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版本A02
制定日期
1 目的:
建立规范化来料检验行为指导和判定标准,使公司IQC检验行为有所依据,籍以提升本公司之品管水准。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来料及外发加工品检验.
3 职责:
品质主管负责本程序的维护和监督,本指导的修订和记录的核准,IQC负责执行本程序,仓管员负责通知IQC对来料检验.
4 定义:
定量:定量称克重或磅数,是指平方米纸所含有的重量,单位g/m2
流程作业内容检验方式标准/图示
对来料作初步确认①仓管员依据<<采购单>>核对供货商来料<<送
货单>>内容是否相符. 目视
IQC实施检验
检查内容
步骤一:检验规格
①依据采购单以卷尺测量每一张抽出之样本的
长(宽)度。
②按要求,抽取足量坑纸,以一边为准把坑纸弄
齐,检查另一边是否有参差不齐现象
目视/卷尺
步骤二:检验坑纸材料
①依据样板/<<采购单>>核对坑料的型号
目视/手感
步骤三:检验坑纸材料外观与粘度
①抽取二石置于水平面,观察是否有起浪现象
②撕开面纸与芯纸粘合层检测层间结合强度
③在抽样里随机抽取若干,将坑纸弯拱检验层间
是否有空泡
目测/手测。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来料检验是指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零部件或成品进行检验,以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和标准。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指导来料检验的操作流程和标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检验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所有来料检验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原材料的检验,如钢材、塑料、橡胶等;2. 零部件的检验,如螺丝、轴承、电子元器件等;3. 成品的检验,如电器、机械设备等。
三、检验流程1. 接收来料1.1 确认来料的数量和规格是否与采购订单一致;1.2 检查来料的包装是否完好无损;1.3 根据来料的特性,进行必要的防护和储存。
2. 样品抽取2.1 根据来料的批次和数量,按照抽样标准确定抽样数量;2.2 从来料中随机抽取样品,并确保样品的代表性;2.3 根据不同的检验项目,确定需要进行的检验方法和设备。
3. 检验项目3.1 外观检验:检查来料的外观是否符合要求,如表面是否光滑、无划痕等;3.2 尺寸检验:测量来料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如长度、宽度、直径等;3.3 功能检验:对来料进行功能性测试,如电器设备的开关、传感器的灵敏度等;3.4 化学成分检验:对来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确保符合相关标准;3.5 物理性能检验:对来料进行物理性能测试,如强度、硬度等。
4. 检验记录4.1 检验员应记录检验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包括样品编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等;4.2 检验记录应及时、准确地填写,并进行签名确认;4.3 检验记录应妥善保存,以备后续查阅和追溯。
5. 检验结果判定5.1 根据检验结果和相关标准,判定来料是否合格;5.2 如果来料不合格,应立即通知供应商,并按照相关流程处理;5.3 合格的来料应进行标识,并安排入库。
6. 不合格品处理6.1 对于不合格的来料,应进行详细的不合格品记录,包括不合格原因、数量、处理措施等;6.2 不合格品的处理方式可以包括退货、返修、报废等;6.3 不合格品的处理应按照公司的相关流程和要求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料质检作业指导书
————————————————————————————————作者:————————————————————————————————日期:
ﻩ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 对来料质检员人员的作业方法及流程进行规范,提高来料质检员检验作业水平,控制来料不良,
使来料能够满足生产需要及提升公司交货产品品质。
2、使用范围:适用于佛山金兰集团铝型材有限公司来料质检岗位。
3、质检步骤
3.1来料暂收
3.2来料检查
3.3物料入库
4、质检要点及规范
4.1来料暂收:仓管收到供应商的送货单后根据送货单核对来料:数量,种类及标签内容等无误后送
交来料质检员检验,予以暂收,并签回货单给来料厂商。
4.2 来料检查:来料质检员收到进料验收单后,依验收单和采购单核对来料与标签内容是否相符,来料规格,种类;是否相符,如不符拒检验,并通知仓管、采购及主管,如符合,则进行下一步
检验,抽查品质情况,再决定入库全检,还是退料。
4.3 对需要取样送检测中心检测的物料,需在送货单上盖“暂收”章,并对到货物料进行随机取样,
待检测完毕后,依据检测结果填写《来料检测单》,录入ERP系统中并在送货单上盖“合格”章。
4.4检查内容:
4.4.1外观:自然光或日光灯下,距离样品1000mm目视;
4.4.2尺寸规格:用卡尺/卷尺测量,厚度用卡尺/外径千分尺测量;
4.4.3 包装完好、标识正确、完整、清晰,环保材料查看是否贴有相应的环保标签,第一批进料
时要附SGS报告、产品第三方合格检测报告、物质安全表及客户要求的其它有害物质检测
报告;
4.4.4 检验合格后贴上合格标签,填写《来料检测单》并通知仓库入库。
4.4.5 物料入库:检查完毕,要提交《来料检测单》交上级审核处理,并对合格暂收物料进行入库
登记。
异常物料需加倍取样检测,并提交《不合格品8D处理报告》给上级批示,按最终批示
结果处理。
4.4.6 相关物料检查判定标准,见表1:
表1:ﻩ
序号 品名
检验项目 检验和判定标准
备 注
1 外购铝棒 表面质量
符合YS 67-1993之规定 化学成分
符合GB3190或合同标准。
低倍检测
符合YS67-1993之规定 2 片碱 N aO H%
≥96.0%、GB 209-84 3 液碱
N aO
H%
≥30.0%
4 硫酸 H 2S O4% ≥98.0%、GB534-98
5 铝锭 化学成分 GB/T 1196-2002之A l99.70A 及Al99.70
外观
GB/T1196-2002之3.3 6 镁锭 Mg % F e% G B3499-83 国家二级标准 7 重油
水分% ≤0.80 原标准≤5.0% 密度g/l
≤0.98 原标准不检 8
柴 油
0# 密度g/l
≤0.80
待查
工业 密度g/l ≤0.86 9
粉末涂料 光泽: 色差: 涂层厚度: 压痕硬度:
附着力:
冲击试验: 杯突试验: 弯曲试验: 盐雾试验: 粒度检查:
光泽值3-30,允许±5个光泽单位光泽值31-70,允许±7个光泽单位
光泽值71-100,允许±10个光泽单位;
△E ab *≤1.5。
40~80um 。
≥80。
划格试验达O 级。
按GB /T 1732方法进行,合格。
按G B/T9753方法进行,合格。
按GB/T6742方法进行,合格。
符合公司内控要求
打板后检测涂膜性能
10 氟碳漆
光泽: 色差: 涂层厚度: 涂层硬度: 附着力: 冲击试验:
盐雾试验: 固含量 光泽值允许±5个光泽单位。
△E ab *≤1.5。
二涂≥30u m,最小局部膜厚≥25 um ;
三涂≥40um,最小局部膜厚≥34um;
四涂≥65um,最小局部膜厚≥55 um 。
≥1H 。
划格试验达O 级。
按GB/T1732方法进行,合格。
符合公司内控要求 打板后检测涂膜性能 11 硝酸
HN O 3% ≥95%
12 木方 外观
无虫眼、结巴、腐迹 水分 ≤25% 尺寸
符合合同要求
13 结晶硅外观黑色有金属光泽
14铝硅合金纯度含硅≥95% 外观GB8734-88
15 铝钛硼纯度
Ti≥4.0%、B≥0.8% 外观
16 精练剂含量
包装符合要求包装
17 打渣剂外观浅白色粉末包装包装符合要求
18 覆盖剂外观浅白色粉末包装包装符合要求
19 过滤布外观浅白色粉末
外观白色网状纤维,空隙均匀
20 塞头质量
白色纤维,耐高温外观
21 纤维纸质量
白色纤维,耐高温外观
22铝线壁厚壁厚均匀
直径符合合同要求
23 硫酸亚锡化学成分
GB12768-1991/不低于普类一
号铝线
包装包装符合要求
24 硫酸镍外观纯白色、无异味、颗粒或针状结晶含量SnSO4≥99.5%
包装包装符合要求
25 着色添加
剂含量GB1287-85 包装包装符合要求
26 常温封孔
剂外观灰白色粉末
水溶性易溶于水,呈透明清亮状包装包装符合要求
27 包装纸外观草绿色粉末状潮湿粉末、异味
粒度40目以上
水溶性
呈爆炸式溶解态,2分钟内基本溶
解
镍含量≥20 %
pH值 5.5~6.5
外观光滑、平整无烂边,韧性好
28 复合纸质量
光滑、平整无烂边,韧性好外观
29隔纸质量
光滑、平整无烂边,韧性好外观
30 商标纸质量
光滑、粘性好、印刷清楚、颜色均外观
匀、剪切力适中
31有字保护
膜质量
光滑、平整无烂边,韧性好;印字清
晰;厚度、粘性适中
外观
32无字保护
膜质量
光滑、平整无烂边,韧性好;厚度、
粘性适中
粘性
外观
33 复合纸质量
光滑、平整无烂边,韧性好;印字
清晰;单位长度重量及厚度符合合
同要求
粘性
外观
34 牛皮纸质量
光滑、平整无烂边,韧性好;印字清
晰;
外观
35 尼龙隔
热条质量
单位长度重量及厚度符合合同要
求
外观
表面光滑无气孔、鼓泡、扭拧、弯
曲;宽度、厚度符合国标及合同要
求(参照GB5237.6-2004加以
使用验证)
36封口胶质量
光滑、粘性好、印刷清楚外观
37 珍珠棉质量
光滑平整、干燥、柔软适中外观
38PVC捆
扎带质量
光滑平整、无烂边、韧性好、无污
迹
外观
39聚丙质量
白色粉末、不结块外观
4.4.7 根据目前公司设备状态,相应检测的物料及方法(见表2),需核对供应商提供自检报告或第三方批次检验报告;
表2
物料名称检测方式
包装纸、珍珠棉、收缩膜、纸板、条形码、合格证、标签、毛条、
白色扣带、木方、透明胶带
目视检查符合性
粉末、油漆、氟化氢铵、片碱、硫酸、硝酸、柴油、重油、电泳漆、隔热胶条、铝锭、铝棒作暂收标识后取样送检测中心进行检测后核对检测报告判定。
镁锭、锌锭、铅锭、A/B胶、铁剂、锰剂、铬剂、铜铝合金、硫酸亚锡、硫酸镍、试剂硫酸、氨水、丁基卡必醇、二甲苯、聚丙烯酸胺、低温封孔剂、中温封孔剂、碱蚀添加剂、酸性除油剂、古铜着色剂、高精精炼剂、清渣剂、覆盖剂、铝钛硼丝、铝线、保护膜核对供应商提供检测报告及判定依据,每季度必须提供最少一次第三方检测报告
5、注意事项
5.1 要保持物料的整洁。
5.2 对于公司无法检测,需核对供应商检测报告的物料,需供应商最少每季度提供一次第三方检测报告。
5.3 新的物料需给相关生产车间、检测中心进行试验,并提交《样品评价(测试)跟踪表》,根据测试结论判定产品的符合性。
5.4 每星期最少一次对物料实际使用效果及隐性品质缺陷进行现场验证,并将验证结果记录在《原材
料每周、每月统计报表》中。
6、异常处理办法
物料在检验过程中发现异常,应在当批次中加倍取样检查,并立即向分管品管领导及采购反映,
录求解决方法,尽快处理。
7、不合格品的处理:
7.1 来料质检员判定为不合格时,在产品包装外贴上退货/拒收标签,把产品转移到不合格/退货区域,
并报品质主管确认签字后,送采购/生管签名后发到供应商,供应商未在2个工作日内回复的报仓库直接作退货处理;如为急料,经品质主管与采购,生管,业务协商后,呈经理审批,按评审意见办理;7.2跟据供应商提供的改善方案,来料质检员品管员对下批来料改善效果进行确认,并记录结果。
8、相关记录表单:
8.1《来料检测单》
8.2《非生产物料检测单》
8.3《检测中心检测报告》
8.4《供应商检测报告》
8.5《供应商第三方检测报告》
8.6《原材料检验记录表》
8.7《原材料每周、每月统计报表》
8.8《不合格品8D处理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