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考化学压轴题大全,推荐文档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综合题的经典综合题附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1.轻质碳酸钙,又称沉淀碳酸钙,即高纯度的碳酸钙,它密度小、白度高、摩擦系数小,是制造牙膏的原料之一,常用在高档或浅色制品上。
工业上通常以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为原料,按下图所示工艺流程进行高纯度碳酸钙的制取与提纯:根据上述信息,试回答下列问题:⑴石灰石的用途非常广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单项选择)。
①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②可用于制取生石灰③可用于制造玻璃④可用于治理酸性污水⑤可加入煤炭中做固硫剂⑥可用作高炉炼铁造渣剂A ①③⑤⑥B ②④⑤⑥C ①②④⑤⑥D 以上全部都是⑵上述流程所涉及的物质中,可用作干燥剂的物质是_____。
⑶上述流程的步骤③中,还可以选择另外一种试剂采用沉淀法制备出高纯度的碳酸钙,其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⑷制备高纯度碳酸钙要经历“石灰石(CaCO3)→生石灰→石灰水→CaCO3”的转化过程,其目的是_____。
⑸小颖同学称取了25.0g某石灰石样品,按上图流程进行了模拟实验探究。
她在步骤③中向石灰水里滴加了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该过程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试计算:上述实验中,小颖最终制得轻质碳酸钙的质量?_____(结果精确到0.1g)【答案】C 生石灰 CO2+Ca(OH)2=CaCO3↓+H2O 除去石灰石中的杂质 21.2g【解析】【分析】【详解】⑴用于制造玻璃的是碳酸钠,故选C;⑵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上述流程所涉及的物质中,可用作干燥剂的物质是生石灰;⑶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也能生成碳酸钙,其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⑷工业上的石灰石含有其他杂质,制备高纯度碳酸钙要经历“石灰石(CaCO3)→生石灰→石灰水→CaCO3”的转化过程,其目的是除去石灰石中的杂质。
(5)设生成碳酸钙的质量为x2233Ca(OH)+Na CO=CaCO+2NaOH106100212g10.6%x100106=x212g10.6%⨯⨯↓x=21.2g。
初三化学压轴题集锦

化学计算2014 福州质检17.(13分)某化学小组同学用图14装置制取一定量的氧气。
请你参与探究:7.9 g棉花水图14(1)图14中反应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气体发生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
为防止水槽中冷水倒吸,实验结束后应先。
(2)计算7.9 g 高锰酸钾(KMnO4)完全分解,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写出计算过程)解:(3)根据上述计算结果,若常温常压下,氧气的密度约为 1.4×10-3 g/mL,则理论上产生氧气体积是mL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实际操作过程中,收集到气体的体积大于理论值。
请分析:实际收集的气体体积偏大的原因是(填标号)。
A.装置的气密性不良B.加热时收集到的气体体积较大C.部分氧气溶于水(4)小庆同学认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利用高锰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出7.9 g高锰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即为反应生成的氧气的质量。
请分析:小庆的方法是(填“正确”或“错误”)的,原因是。
17. (13分)某品牌纯碱中含有少量氯化钠。
某化学探究小组为了测定该品牌纯碱的纯度(即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组内一同学设计如图14所示实验:(1)A 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B 装置的作用是 ;C 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 D 装置的作用是 。
(4)小明提出能否用盐酸代替硫酸?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不能,理由是 。
(5)小华提出,要使测定结果更准确,应把A 装置改成图15所示装置,并在反应前鼓入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还要鼓入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6)称得纯碱样品的质量为12.0 g ,实验前、后C 装置(包含药品)的质量分别为61.2 g 和65.6 g ,则该纯碱样品的纯度为 %(精确到0.1%)。
2013 福州质检18.(5分)电解水时(2H 2O 2↑+O 2↑),常在水中加入硫酸来增强溶液的导电性,但硫酸本身不发生化学反应。
中考化学常见计算压轴题总结含参考答案.docx

中考化学计算压轴题总结(含参考答案)1.刘彬同学的姑父从三峡搬迁到我们家乡后,准备兴建一座碳酸钙精粉厂。
为检测当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纯度,他在实验室用6g石灰石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与19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残留物为22.8g。
求:(1)依椐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g;(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3)所用稀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6g,加热制取氧气,待完全反应,冷却后称量,得到11.2g固体物质,计算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计算结果保留二位小数)。
3.(5分)由硫元素和铜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硫化物)4.0g,高温条件下在空气中充分煅烧,只得到气体SO2和4.0g固体CuO 。
(1)要使煅烧后的固体CuO完全溶解,可加入适量稀硫酸。
计算至少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多少克?(要求写出计算所需的化学方程式)(2)运用所学知识和上述数据进行分析,这种硫化物的化学式为。
4.(1)曲酸(C6H6O4)是一种新型添加剂,它具有广泛的抗菌作用,作为防腐剂添加于食品中,具有非常好的效果.曲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曲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2)某工厂的废料中含铁和铜,需回收此废料中的铜.现取铁和铜的混合物样品l0g,向其中加入废弃的稀硫酸50g恰好完全反应,产生0.1gH2。
求:①废料中铜的质量分数。
②废弃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5.侯德榜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
由他发明的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可能含有少量氯化钠。
现取仅含氯化钠杂质的纯碱样品33.2g,加入13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氯化钠溶液150g。
求:(1)该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6.(10分)某矿井采出的食盐(俗称井盐)中含有CaCl2,为设计除杂方案需测定CaCl2的含量;取上述井盐22.8g,向其中加入100g质量分数为10.69%的Na2C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中考化学压轴题大全

中考化学压轴题大全一、解答题(共30小题)1.(2014•岳阳)有一无色溶液,已知其溶质是由H2SO4、BaCl2、CuSO4、Na2CO3、KCl、HCl、MgCl2等七种化合物中的两种组成.对该溶液进行相关实验,得出以下实验现象和结论:①用pH试纸测试,溶液的pH为1;②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没有沉淀生成.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或结论确定该溶液有可能的组成是:(以下空格可以填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14•徐州)已知金属钠能与水发生如下反应:2Na+2H2O═2NaOH+H2↑,若把4.6g金属钠投入到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如图),充分反应后烧杯中剩余溶液质量是40g,请计算:(1)生成NaOH的质量.(2)反应后所得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2014•新疆)如图是一瓶医用注射盐水标签的部分内容.用计算结果填空:(1)氯化钠中钠、氯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2)氯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精确到0.1%);(3)该瓶盐水能给病人提供氯化钠的质量是_________g.主要成分:NaCl、H2O体积:500mL含量:0.9%密度:1g/cm34.(2014•张掖)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猜想一:只有Na2SO4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_________.【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_________.(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1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实验方案测溶液pH 滴加Na2CO3溶液滴加BaCl2溶液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 有气泡产生产生白色沉淀实验结论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实验探究】(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___.(2)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5.(2014•厦门)用Y形管或Y形导管完成以下实验.(1)图1中Y 形管左侧管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右侧管中加入浓氨水,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这一现象:_________.(2)图2中Y 形导管平放于桌面,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结论:_________;若把Y 形导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如图3),a 管位于上方,b 管位于下方,两石蕊试纸均湿润,可观察到b 管中试纸变色比a 管明显,原因:_________.6.(2014•厦门)如图是某种热水器示意图.(1)若使用时所在空间不通风,会产生一种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_.(2)下表是燃烧1kg 不同燃料所产生两种气体的质量:燃料产生的CO2气体的质量/g 产生的SO2气体的质量/gA.石油气2900 5.0B.天然气2500 0.1C.煤气2500 11.0①写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②等质量上述燃料燃烧,产生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最多的是_________(填编号),产生导致酸雨的气体最多的是_________(填编号);例举一种不产生以上两种环境问题的能源:_________.(3)热水器长期使用后产生水垢,写出稀盐酸与水垢中的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7.(2014•张掖)碘元素对青少年智力发育影响很大,加碘盐通常在食盐中加碘酸钾(KIO3).如图所示:超市销售的一种加碘盐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回答下列问题:(1)碘酸钾中钾、碘、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_.(2)每袋该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_________mg.(3)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一个18岁的青年每天摄入碘元素的质量为0.15mg.假设碘的来源仅靠这种加碘食盐,该青年每天摄入这种食盐应为_________g.8.(2014•岳阳)称取铜、锌混合物10克置于烧杯中,慢慢加入稀硫酸使其充分反应,直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此时用去49克稀硫酸,剩余固体3.5克,(1)该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所用的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9.(2014•烟台)工业上侯氏制碱法得到的纯碱产品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化验员要对每批次的纯碱产品进行检验.在实验室中取27g纯碱样品,平均分成五份依次加入到盛有100g稀盐酸的锥形瓶中(锥形瓶的质量为60g),每次充分反应后都进行称量,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加入纯碱样品的质量/g 5.4 5.4 5.4 5.4 5.4电子天平的示数/g 163.2 166.4 169.6 175 180.4(1)第一次加入纯碱样品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__g.(2)计算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3)计算所用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10.(2014•宜昌)某纯碱样品中含有杂质NaCl,为测定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称取样品6g,放入20g水中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稀盐酸26.2g,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为50g.试计算:(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2)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1.(2014•湛江)牙膏中的摩擦剂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甲同学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案:(1)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过滤后发现滤液浑浊,应_________.(2)写出步骤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该反应是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乙同学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案:(3)请你写出乙同学实验方案的一个优点:_________.12.(2014•新疆)小明家的新房装修,瓦工师傅用石灰浆(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抹墙.收工时瓦工师傅把未用完的石灰浆用沙土盖上,以备第二天再用,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石灰浆因变质而失效.(1)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写出石灰浆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2)小明想通过实验验证石灰浆的变质情况,请你帮助小明完成以下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样,加一定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足量__________________该石灰浆部分变质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_________(3)由此小明联想到实验室里的一些药品必须密封保存.实验室中必须密封保存的药品可分为以下几类:①药品能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如澄清的石灰水;②药品具有挥发性,如_________;③_________,如浓硫酸.13.(2014•营口)将一定量的石灰石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4.4g气体,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计算:反应前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14.(2014•烟台)某无土栽培营养液的配方中可能含有氯化钾、硫酸铵、碳酸氢氨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为确定配方的成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1)【实验探究一】取少量固体样品在研体中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_________色,写出可能发生该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2)【实验探究二】另取少量固体样品溶于水得到溶液A,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现象如图所述(设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请你回答下列问题:①白色沉淀E是_________.②小明认为由实验探究二可以确定该化肥中一定含有氯化钾和硫酸铵,一定没有碳酸氢铵.小强认为这个结论不正确,他的理由_________.为了使小明的结论正确,小强对上述实验进行了改动,他的做法是_________.15.(2014•宜宾)实验室有一瓶硫酸废液,老师请小红同学设计方案测定该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小红同学先取一纯净小烧杯,称其质量为18.2g,然后往其中倒入少量硫酸废液后称量,总质量为33.2g,之后,将一枚质量为10.8g 的铁钉(已用砂纸砂去铁锈)放入该小烧杯中反应,待铁钉表面不再有气泡产生后,再次称量,总质量为43.9g.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2)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是_________.(3)计算该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4)如果铁钉的铁锈未除净,对(3)计算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无影响”),原因是_________.16.(2014•烟台)金属材料在国防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图1为歼﹣15飞机在辽宁舰上起飞.(1)铝合金用于制造飞机的外壳,铝合金材质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2)改装前的辽宁舰舰身锈迹斑斑,钢铁的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工业生产中常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3)为了避免轮船的钢质外壳被腐蚀,通常在轮船外壳上镶嵌比铁活动性强金属.小明为探究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2的两个实验:①实验一中,小明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锌、铁的活动性强弱,有同学认为不够合理,理由是_________.②实验二中,若出现_________现象,可证明铁的活动性强于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4)辽宁舰的建造耗费了大量的钢材.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图3所示装置模拟炼铁的化学原理,并测定赤铁矿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装置气密性良好,反应完全且赤铁矿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称重赤铁矿样品的质量为wg).①装置A中生成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②要测定该赤铁矿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或_________.17.(2014•烟台)过氧化钠(Na2O2)为淡黄色固体,可作为潜水艇或呼吸面具的供氧剂,人呼出气体主要成分有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氧气,Na2O2能分别与CO2、H2O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实验探究一】将呼出气体通过下图A 中的装置,收集得到一瓶再生气体.在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将两支燃着的同种木条分别同时伸入呼出气体和再生气体中,如下图B,比较分析呼出气体和再生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多少.【分析讨论】图B的实验是通过比较_________来比较两种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多少.请说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的最大优点是_________.实验探究一结束后,同学们将图A装置中的残留固体溶于水,得到了一杯无色溶液,他们对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提出猜想】猜想Ⅰ:溶液是NaOH;猜想Ⅱ:溶质是_________;猜想Ⅲ:溶质是NaOH和Na2CO3【实验探究二】取上述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产生_________的现象,证明猜想Ⅰ不成立.同学们经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想Ⅲ成立,请你写出证明猜想Ⅲ成立的实验步骤和现象.实验步骤和现象结论猜想Ⅲ成立18.(2014•雅安)课外活动时,同学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测定某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化学方法】向一定量氯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得到2.87g氯化银固体,则该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多少?(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经多次实验测定,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2)【物理方法】取一定量该溶液进行蒸发,测量实验数据如下:蒸发皿的质量(g)25.0蒸发皿+食盐溶液(g)45.0蒸发皿+食盐晶体(g)27.4数据处理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若化学方法测定结果准确,则物理方法测定结果产生误差的原因是_________A.蒸发时未用玻璃棒搅拌B.所取氯化钠溶液质量较大C.蒸发时出现少量晶体时就停止加热D.实验后未将玻璃棒上的白色固体移入蒸发皿.19.(2014•永州)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重要的氧化剂,它与水反应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现将一定量的Na2O2加入盛有87.6g水的烧杯中,完全反应后,称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过氧化钠和水的总质量减少了3.2g(假定水蒸气的挥发忽略不计).请回答:(1)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g.(2)假定上述Na2O2中含氧的质量为m1,反应生成的NaOH中含氧的质量为m2,则m1_________m2(填“=”“>”或“<”).(3)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20.(2014•雅安)对比学习有利于发现事物的共性与个性.为探究酸的性质,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分析与结论酸的很多反应通常在水溶液中才能完成.醋酸晶体试管内_________,醋酸溶液试管中镁带表面冒气泡.用玻璃棒蘸硫酸在白纸上写字_________ (填“浓”或“稀”)硫酸使白纸炭化. 即使是同种酸,由于 _________ 不同,它们的性质不完全相同.两试管中均产生 _________ 不同的酸具 有相似的性质,这是因为酸的组成中都含有 _________ (填元素符号).E 试管中产生 _________ ,F 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不同的酸根会导致酸的“个性”差异.因此,可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盐酸和硫酸.清洗试管时,小乔同学将C 、F 两试管中的无色液体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废液缸,废液缸中立刻冒气泡并出现白色沉淀.请分析上述现象并回答:Ⅰ.废液缸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Ⅱ.废液缸里最终产生的白色沉淀中一定有硫酸钡,可能有 _________ (填化学式).21.(2014•烟台)硝酸铵(NH 4NO 3)是一种常见的氮肥.请通过计算回答:(1)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_________ .(2)硝酸铵中氮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___ .(3)某花卉基地需要配置100kg10%的硝酸铵溶液,基地的实验室中现有200kg5%的硝酸铵溶液和50kg30%的硝酸铵溶液,若选用这两种溶液混合配制,应该如何进行?22.(2014•宜昌)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是碳酸钠、硫酸钡、氢氧化钠、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成分,小燕老师取用一定量样品,加水溶解,过滤得到白色沉淀甲和无色滤液乙.写出上述操作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过滤时用到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 _________ .【探究活动一】奋进小组探究白色沉淀甲的成分.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去白色沉淀甲,滴加足量的稀硝酸 沉淀部分消失 白色沉淀甲中一定含有 _________【探究活动二】智慧小组探究白色固体样品中可能含有 _________ ,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实验Ⅰ 取无色滤液乙,加入碳酸钠溶液 无明显现象 无色滤液乙中一定不含_________实验Ⅱ 步骤①:取适量白色滤液乙,加入过量的 _________ 溶生成白色沉淀 原白色固体样品中一定存在该物质液,过滤步骤②:取步骤①中的滤液,滴加_________溶液_________【反思】实验Ⅱ中步骤①加入过量试剂的目的_________.【结论】通过两个小组的共同探究,得出了原白色固体样品中含有的成分.23.(2014•张掖)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为测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称取该样品11g,加入到盛有50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最后称得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56.6g.计算:(1)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4.(2014•永州)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并查阅资料得知:Na2CO3溶液和澄清的石灰水都呈碱性(pH>7),CaCl2溶液呈中性(pH=7).(1)甲实验中,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呈_________色,逐滴加入稀盐酸,直至溶液恰好呈无色为止.(2)乙实验试管内产生白色沉淀,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两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烧杯中,观察到废液呈浑浊并显红色,由此分析可知:①废液中除碳酸钙、氯化钠、水和指示剂外,一定还含有_________.②依据上述实验过程,你认为引起废液呈碱性的物质组成共有_________种可能.(4)如果将乙实验中的澄清石灰水改为CaCl2溶液,同样进行实验(1)(2)(3)的操作,废液呈浑浊并显红色的现象__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出现.25.(2014•枣庄)为测定一瓶失去标签的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某同学取50.0g过氧化氢溶液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2.0g二氧化锰,等不再放出气体,称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0.4g.计算:(1)过氧化氢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2)此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26.(2014•昭通)酸和碱发生的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小强同学在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向盛有40g 1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先滴入几滴酚酞,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当酚酞刚好由红色变为无色时,共滴加了36.5g稀盐酸.(1)求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下同)(2)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滴入酚酞的质量忽略不计).27.(2014•盐城)盐城盛产的松花蛋,又称皮蛋,其中一种加工工艺的主要原料配方为:鸭蛋10kg,水10kg.生石灰1.2kg,纯碱0.53kg,食盐0.35kg,加工时,将纯碱,食盐加入容器中,加沸水溶解,再慢慢加入生石灰充分反应,冷却后得到料液,再加入鸭蛋浸渍.请回答下列问题:(1)鸭蛋中富含的营养素有水和_________.(2)生石灰加入沸水中,水能持续保持沸腾,其原因是_________.(3)静置后,取少量的上层料液,稀释后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料液应变为_________色.(4)同学们对上层料液的成分产生了兴趣,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提出问题】料液中含有哪些溶质?【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NaOH,NaCl;②可能还含有其它溶质,甲同学推断只有Ca(OH)2,乙同学推断只有Na2CO3,丙同学推断既有Ca(OH)2,也有Na2CO3;通过进一步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丙同学的推断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取少量上层料液,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另取少量上层料液,滴加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探究结论】_________同学的推断是正确的.【知识应用】①皮蛋食用时加入一些食醋,可以去除氨味和涩感,原因是_________.②料液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烧碱,现行配方中,直接用烧碱代替石灰和纯碱作用生成的烧碱,若加工10kg的鸭蛋,需要烧碱的质量是多少千克?(请写出计算过程).28.(2014•珠海)乙醇俗称酒精,可用作医用消毒,也常作燃料.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2H6O+3O22CO2+3H2O.(1)23g乙醇完全燃烧需消耗多少克氧气?(2)乙醇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某实验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乙醇氧气二氧化碳水一氧化碳反应前质量(g) 4.6 8.8 0 0 0反应后质量(g)0 0 6.6 5.4 a①表中a的值为_________.②该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2H6O+11O2_________CO2+_________H2O+_________ CO.29.(2014•咸宁)将6.8g含杂质的锌粒,加入到盛有50.0g过量的稀硫酸的烧杯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56.6g.试计算:(1)生成氢气的质量.(2)锌粒中所含锌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30.(2014•湛江)过氧乙酸是一种消毒剂.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某医疗小组分队用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对环境进行消毒.(1)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3.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填最简单整数比).(2)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600kg.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_________ kg.(3)配制的主要步骤是计算、量取、_________.一、解答题(共30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1.(2014•岳阳)有一无色溶液,已知其溶质是由H2SO4、BaCl2、CuSO4、Na2CO3、KCl、HCl、MgCl2等七种化合物中的两种组成.对该溶液进行相关实验,得出以下实验现象和结论:①用pH试纸测试,溶液的pH为1;②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没有沉淀生成.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或结论确定该溶液有可能的组成是:(以下空格可以填满)H2SO4、HCl、BaCl2、HCl、KCl、HCl、H2SO4、KCl.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碱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专题:混合物组成的推断题;压轴实验题.分析:在进行推断中,需要明确: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无色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硫酸铜;溶液的pH<7,溶液呈酸性,溶液中溶有H2SO4、HCl溶液呈酸性;Na2CO3在酸性溶液中发生反应,溶液中一定没有Na2CO3;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没有沉淀生成,溶液中一定没有MgCl2.利用以上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对无色溶液的可能组成进行分析,写出溶液的可能组成.解答:解:根据溶液为无色溶液,可判断溶液中不含CuSO4;根据测得溶液的pH=1,溶液呈酸性,可判断溶液中一定含有H2SO4、HCl中的一种或两种,酸性溶液中一定不含Na2CO3;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没有沉淀生成,溶液中一定没有MgCl2.综合以上分析,溶液可能由H2SO4、BaCl2、KCl、HCl中的两种物质组成,故溶液的可能组成有以下四种H2SO4、HCl;BaCl2、HCl;KCl、HCl;H2SO4、KCl.故答案为:H2SO4、HCl;BaCl2、HCl;KCl、HCl;H2SO4、KCl.点评:本题利用了溶液的颜色、溶液的酸碱性及溶液中溶质的共存关系对溶液的可能组成进行分析与判断;其中根据所加试剂与溶液形成沉淀的判断,对溶液可能含有的物质进行确定.2.(2014•徐州)已知金属钠能与水发生如下反应:2Na+2H2O═2NaOH+H2↑,若把4.6g金属钠投入到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如图),充分反应后烧杯中剩余溶液质量是40g,请计算:(1)生成NaOH的质量.(2)反应后所得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压轴实验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分析:根据钠与水反应的方程式,由钠的质量求出氢氧化钠的质量,再根据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求出NaOH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解答:解:(1)设生成的NaOH的质量为x2Na+2H2O═2NaOH+H2↑46 804.6g x解得:x=8g(2)反应后所得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0%答:(1)生成NaOH的质量是8g;(2)反应后所得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列比例式求解问题的能力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问题.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就是依据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质量比进行的;已知反应物的质量可以算出生成物的质量,反之,已知生成物的质量也可以算出所需反应物的质量.3.(2014•新疆)如图是一瓶医用注射盐水标签的部分内容.用计算结果填空:(1)氯化钠中钠、氯元素的质量比是23:35.5;(2)氯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9.3%(精确到0.1%);(3)该瓶盐水能给病人提供氯化钠的质量是 4.5g.主要成分:NaCl、H2O体积:500mL含量:0.9%密度:1g/cm3考点: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式的计算;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判断.(3)由标签可知,该瓶盐水的密度为1g/cm3,体积为500mL,含量为0.9%,据此由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氯化钠中钠、氯元素的质量比是23:35.5.(2)氯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00%≈39.3%.(3)由标签可知,该瓶盐水的密度为1g/cm3,体积为500mL=500cm3,则该盐水的质量为1g/cm3×500cm3=500g,则该瓶盐水能给病人提供氯化钠的质量是500g×0.9%=4.5g.故答案为:(1)23:35.5;(2)39.3%;(3)4.5.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标签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2014•张掖)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SO4+2NaOH═Na2SO4 +2H2O.【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猜想一:只有Na2SO4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猜想四.【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NaOH或氢氧化钠.(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1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实验方案测溶液pH 滴加Na2CO3溶液滴加BaCl2溶液。
中考化学压轴题之计算题(中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附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计算题1.小新用20g含碳酸钠53%的天然碱制取氢氧化钠用于制作“叶脉书签”(杂质不参加反应)。
操作过程如下:请计算:(1)20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__________g;(2)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3)将200g滤液浓缩制成“叶脉书签”所需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蒸发水__________g.【答案】10.6 4% 120【解析】【分析】【详解】(1)20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20g×53%=10.6 g(2)解:设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Na CO+Ca(OH)=CaCO+2NaOH23231068010.6g x106/10.6g=80/x 解得x=8 g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8g/200g×100%=4%答: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4% 。
(3)将200g滤液浓缩制成“叶脉书签”所需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蒸发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有:200g ×4%=(200g-X) ×10%X=120g2.工业生产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现称取12 g纯碱样品于烧杯中,加入水使其完全溶解,逐渐加入氯化钙溶液至过量,测得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l2+Na2CO3=CaCO3↓+2NaCl)(1)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2)若要计算氯化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使用上图中_____点的一组数据(填标号)。
【答案】(1)88.3%;(2)a (或 b )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生成的碳酸钙的质量为10g ,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2233CaCl +Na CO ==CaCO 2NaCl ↓+106 100 x 10g10610010x g= x =10.6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6100%88.3%12.0gg⨯≈,当求算氯化钙溶液中质量分数时,由于50g 氯化钙溶液对应的沉淀为4g ,125g 氯化钙溶液对应的沉淀为10g 都是氯化钙完全反应,所以可以根据a 点或者b 点数据计算。
中考化学压轴试题及答案

中考化学压轴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矿泉水B. 蒸馏水C. 空气D. 盐水答案:B2. 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是()A.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B. 表面变黑C. 产生大量白烟D. 熔化成小球答案:A3.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 二氧化碳B. 氯化钠C. 氢氧化钠D. 碳酸钙答案:A4.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是()A. 元素种类B. 物质种类C. 物质质量D. 原子种类答案:A5.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通常使用的药品是()A. 氯酸钾B. 碳酸钙C. 硫酸铜D. 碳酸氢钠答案:A6.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与酸发生反应,生成氢气。
下列金属中,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的是()A. 锌B. 铁C. 铜D. 镁答案:C7.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下列物质中,不能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是()A. 氢氧化钠B. 碳酸钠C. 硫酸钠D. 氢氧化钙答案:C8. 根据溶液的酸碱性,下列物质中,属于酸性溶液的是()A. 醋酸B. 氢氧化钠C. 氯化钠D. 碳酸钠答案:A9. 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说明了()A. 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B.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C.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D. 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能量不变答案:C10. 根据燃烧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燃烧必须有氧气参加B. 燃烧必须有可燃物C. 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D. 所有物质都可以燃烧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实验室中,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2KMnO4 → K2MnO4 + MnO2 + O2↑2. 根据元素周期表,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原子半径一般______。
答案:越小3.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这是因为铁与空气中的______和水反应。
答案:氧气4.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例如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中考化学综合题-经典压轴题及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1.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_____。
(2)t1℃时,完全溶解5g丙物质至少需要水_____g。
(3)t2℃时,将20g甲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是甲的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可以用图中_____点(填“a”“b”或“c”)表示。
(4)将甲、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
A 都是饱和溶液B 溶剂质量:甲<丙C 析出固体质量:甲>丙D 溶质质量分数:甲=丙【答案】乙>甲=丙 25 不饱和 b ABD【解析】【详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乙>甲=丙;(2)t1℃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是2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丙物质20g,所以完全溶解5g丙物质至少需要25g水;(3)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即100 g水中最多溶解甲物质50g,所以将20g甲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是甲的不饱和溶液,可以用图中b点表示;(4)A、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其饱和溶液降温变为不饱和溶液,错误;B、降温后两溶液中水的质量不变,与降温前相等,由于没有明确原饱和溶液的质量,所以无法比较其中水的质量,错误;C、由于降温后甲有固体析出,而丙无固体析出,正确;D、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与降温前相等,甲降温后是t1℃时的饱和溶液,而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t2℃时丙的溶解度,所以溶质质量分数甲>丙,错误。
故选ABD。
2.实验室有甲乙两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某学习小组为了研究其变质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 (电子秤示数单位为克)(1)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为红色,说明反应后溶液呈____性。
(2)上述实验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质量为______克。
14道中考化学压轴题(含答案解析),做一遍,考试冲刺90

14道中考化学压轴题(含答案解析),做一遍,考试冲刺90
14道中考化学压轴题(含答案解析),做一遍,考试冲刺90+!
各个阶段的升学考试如期而至,大家都在进行着紧张而有序的复习,在最后的冲刺时间,提高复习的效率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为了帮助大家更合理全面的进行复习,老师今天就总结了一份历年中考化学常考的14道经典压轴题,参考价值极高,建议大家打印掌握透彻。
文末有word版资料获取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成分: NaCl 、 H 2O 体积:500mL 含量:0.9% 密度:1g/cm 32015 中考化学压轴题大全一、解答题(共 30 小题) 1.(2014•岳阳)有一无色溶液,已知其溶质是由 H 2SO 4、BaCl 2、CuSO 4、Na 2CO 3、KCl 、HCl 、MgCl 2 等七种化 合物中的两种组成.对该溶液进行相关实验,得出以下实验现象和结论: ①用 pH 试纸测试,溶液的 pH 为 1;②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没有沉淀生成.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或结论确定该溶液有可能的组成是:(以下空格可以填满)、、、.2.(2014•徐州)已知金属钠能与水发生如下反应:2Na+2H 2O ═2NaOH+H 2↑,若把 4.6g 金属钠投入到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如图),充分反应后烧杯中剩余溶液质量是 40g ,请计算:(1) 生成 NaOH 的质量.(2) 反应后所得 NaOH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2014•新疆)如图是一瓶医用注射盐水标签的部分内容.用计算结果填空:(1) 氯化钠中钠、氯元素的质量比是 ;(2) 氯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 0.1%);(3) 该瓶盐水能给病人提供氯化钠的质量是g .4.(2014•张掖)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 H 2SO 4 加入到盛有 NaOH 溶液的小烧杯中.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 Na 2SO 4猜想二:有 Na 2SO 4 和 H 2SO 4猜想三:有 Na 2SO 4 和 NaOH 猜想四:有 Na 2SO 4、H 2SO 4 和 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 CuSO 4 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 .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 pH 试纸、铜片、BaC12 溶液、Na 2CO 3 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测溶液 pH 滴加 Na 2CO 3 溶液 滴加 BaCl 2 溶液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有气泡产生产生白色沉淀实验结论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实验探究】(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2)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5.(2014•厦门)用Y 形管或Y 形导管完成以下实验.(1)图1 中Y 形管左侧管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右侧管中加入浓氨水,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这一现象:.(2)图2 中Y 形导管平放于桌面,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结论:;若把Y 形导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如图3),a 管位于上方,b 管位于下方,两石蕊试纸均湿润,可观察到b 管中试纸变色比a 管明显,原因:.6.(2014•厦门)如图是某种热水器示意图.(1)若使用时所在空间不通风,会产生一种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是.燃料产生的CO2气体的质量/g 产生的SO2气体的质量/gA.石油气2900 5.0B.天然气2500 0.1C.煤气2500 11.0①写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②等质量上述燃料燃烧,产生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最多的是(填编号),产生导致酸雨的气体最多的是(填编号);例举一种不产生以上两种环境问题的能源:.(3)热水器长期使用后产生水垢,写出稀盐酸与水垢中的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7.(2014•张掖)碘元素对青少年智力发育影响很大,加碘盐通常在食盐中加碘酸钾(KIO3).如图所示:超市销售的一种加碘盐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回答下列问题:(1)碘酸钾中钾、碘、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2)每袋该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mg.(3)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一个18 岁的青年每天摄入碘元素的质量为0.15mg.假设碘的来源仅靠这种加碘食盐,该青年每天摄入这种食盐应为g.8.(2014•岳阳)称取铜、锌混合物10 克置于烧杯中,慢慢加入稀硫酸使其充分反应,直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此时用去49 克稀硫酸,剩余固体3.5 克,(1)该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所用的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9.(2014•烟台)工业上侯氏制碱法得到的纯碱产品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化验员要对每批次的纯碱产品进行检验.在实验室中取27g 纯碱样品,平均分成五份依次加入到盛有100g 稀盐酸的锥形瓶中(锥形瓶的质量为60g),每次充分反应后都进行称量,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加入纯碱样品的质量/g 5.4 5.4 5.4 5.4 5.4电子天平的示数/g 163.2 166.4 169.6 175 180.4(1)第一次加入纯碱样品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g.(2)计算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3)计算所用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10.(2014•宜昌)某纯碱样品中含有杂质NaCl,为测定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称取样品6g,放入20g 水中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稀盐酸26.2g,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为50g.试计算:(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2)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1.(2014•湛江)牙膏中的摩擦剂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甲同学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案:(1)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过滤后发现滤液浑浊,应.(2)写出步骤②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是(填“放热”或“吸热”)反应.乙同学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案:(3)请你写出乙同学实验方案的一个优点:.12.(2014•新疆)小明家的新房装修,瓦工师傅用石灰浆(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抹墙.收工时瓦工师傅把未用完的石灰浆用沙土盖上,以备第二天再用,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石灰浆因变质而失效.(1)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写出石灰浆变质的化学方程式.(2)小明想通过实验验证石灰浆的变质情况,请你帮助小明完成以下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样,加一定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该石灰浆部分变质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3)由此小明联想到实验室里的一些药品必须密封保存.实验室中必须密封保存的药品可分为以下几类:①药品能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如澄清的石灰水;②药品具有挥发性,如;③,如浓硫酸.13.(2014•营口)将一定量的石灰石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4.4g 气体,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计算:反应前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14.(2014•烟台)某无土栽培营养液的配方中可能含有氯化钾、硫酸铵、碳酸氢氨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为确定配方的成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实验探究一】取少量固体样品在研体中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色,写出可能发生该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实验探究二】另取少量固体样品溶于水得到溶液A,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现象如图所述(设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请你回答下列问题:①白色沉淀E 是.②小明认为由实验探究二可以确定该化肥中一定含有氯化钾和硫酸铵,一定没有碳酸氢铵.小强认为这个结论不正确,他的理由.为了使小明的结论正确,小强对上述实验进行了改动,他的做法是.15.(2014•宜宾)实验室有一瓶硫酸废液,老师请小红同学设计方案测定该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小红同学先取一纯净小烧杯,称其质量为18.2g,然后往其中倒入少量硫酸废液后称量,总质量为33.2g,之后,将一枚质量为10.8g 的铁钉(已用砂纸砂去铁锈)放入该小烧杯中反应,待铁钉表面不再有气泡产生后,再次称量,总质量为43.9g.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是.(3)计算该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4)如果铁钉的铁锈未除净,对(3)计算结果的影响是(选填“偏大”、“偏小”、“无影响”),原因是.16.(2014•烟台)金属材料在国防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图1 为歼﹣15 飞机在辽宁舰上起飞.(1)铝合金用于制造飞机的外壳,铝合金材质的主要优点是、.(2)改装前的辽宁舰舰身锈迹斑斑,钢铁的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工业生产中常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为了避免轮船的钢质外壳被腐蚀,通常在轮船外壳上镶嵌比铁活动性强金属.小明为探究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2 的两个实验:①实验一中,小明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锌、铁的活动性强弱,有同学认为不够合理,理由是.②实验二中,若出现现象,可证明铁的活动性强于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辽宁舰的建造耗费了大量的钢材.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图3 所示装置模拟炼铁的化学原理,并测定赤铁矿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装置气密性良好,反应完全且赤铁矿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称重赤铁矿样品的质量为wg).①装置A 中生成铁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要测定该赤铁矿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需要测量的数据是或.17.(2014•烟台)过氧化钠(Na2O2)为淡黄色固体,可作为潜水艇或呼吸面具的供氧剂,人呼出气体主要成分有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氧气,Na2O2 能分别与CO2 、H2O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实验探究一】将呼出气体通过下图A 中的装置,收集得到一瓶再生气体.在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将两支燃着的同种木条分别同时伸入呼出气体和再生气体中,如下图B,比较分析呼出气体和再生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多少.【分析讨论】图B 的实验是通过比较来比较两种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多少.请说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的最大优点是.实验探究一结束后,同学们将图A 装置中的残留固体溶于水,得到了一杯无色溶液,他们对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提出猜想】猜想Ⅰ:溶液是NaOH;猜想Ⅱ:溶质是;猜想Ⅲ:溶质是NaOH 和Na2CO3【实验探究二】取上述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产生的现象,证明猜想Ⅰ不成立.同学们经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想Ⅲ成立,请你写出证明猜想Ⅲ成立的实验步骤和现象.实验步骤和现象结论猜想Ⅲ成立18.(2014•雅安)课外活动时,同学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测定某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化学方法】向一定量氯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得到2.87g 氯化银固体,则该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多少?(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经多次实验测定,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蒸发皿的质量(g)25.0蒸发皿+食盐溶液(g)45.0蒸发皿+食盐晶体(g)27.4数据处理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若化学方法测定结果准确,则物理方法测定结果产生误差的原因是A. 蒸发时未用玻璃棒搅拌B.所取氯化钠溶液质量较大C.蒸发时出现少量晶体时就停止加热D.实验后未将玻璃棒上的白色固体移入蒸发皿.19.(2014•永州)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重要的氧化剂,它与水反应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现将一定量的Na2O2 加入盛有87.6g 水的烧杯中,完全反应后,称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过氧化钠和水的总质量减少了3.2g(假定水蒸气的挥发忽略不计).请回答:(1)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2)假定上述Na2O2 中含氧的质量为m1,反应生成的NaOH 中含氧的质量为m2,则m1m2(填“=”“>”或“<”).(3)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20.(2014•雅安)对比学习有利于发现事物的共性与个性.为探究酸的性质,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内容实验现象醋酸晶体试管内酸溶液试管中镁带表面冒气泡.用玻璃棒蘸硫酸在白纸上写字使白纸炭化.两试管中均产生EF清洗试管时,小乔同学将C、F 两试管中的无色液体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废液缸,废液缸中立刻冒气泡并出现白色沉淀.请分析上述现象并回答:Ⅰ.废液缸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Ⅱ.废液缸里最终产生的白色沉淀中一定有硫酸钡,可能有(填化学式).21.(2014•烟台)硝酸铵(NH4NO3)是一种常见的氮肥.请通过计算回答:(1)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硝酸铵中氮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某花卉基地需要配置100kg10%的硝酸铵溶液,基地的实验室中现有200kg5%的硝酸铵溶液和50kg30%的硝酸铵溶液,若选用这两种溶液混合配制,应该如何进行?22.(2014•宜昌)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是碳酸钠、硫酸钡、氢氧化钠、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成分,小燕老师取用一定量样品,加水溶解,过滤得到白色沉淀甲和无色滤液乙.写出上述操作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过滤时用到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探究活动一】奋进小组探究白色沉淀甲的成分.酸【探究活动二】智慧小组探究白色固体样品中可能含有,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实验Ⅰ取无色滤液乙,加入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无色滤液乙中一定不含实验Ⅱ步骤①:取适量白色滤液乙,加入过量的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原白色固体样品中一定存在该物质过滤步骤②:取步骤①中的滤液,滴加溶液【反思】实验Ⅱ中步骤①加入过量试剂的目的.【结论】通过两个小组的共同探究,得出了原白色固体样品中含有的成分.23.(2014•张掖)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为测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称取该样品11g,加入到盛有50g 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最后称得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56.6g.计算:(1)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4.(2014•永州)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并查阅资料得知:Na2CO3 溶液和澄清的石灰水都呈碱性(pH>7),CaCl2 溶液呈中性(pH=7).(1)甲实验中,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呈色,逐滴加入稀盐酸,直至溶液恰好呈无色为止.(2)乙实验试管内产生白色沉淀,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两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烧杯中,观察到废液呈浑浊并显红色,由此分析可知:①废液中除碳酸钙、氯化钠、水和指示剂外,一定还含有.②依据上述实验过程,你认为引起废液呈碱性的物质组成共有种可能.(4)如果将乙实验中的澄清石灰水改为CaCl2溶液,同样进行实验(1)(2)(3)的操作,废液呈浑浊并显红色的现象(填“可能”或“不可能”)出现.25.(2014•枣庄)为测定一瓶失去标签的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某同学取50.0g 过氧化氢溶液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2.0g 二氧化锰,等不再放出气体,称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0.4g.计算:(1)过氧化氢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此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26.(2014•昭通)酸和碱发生的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小强同学在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向盛有40g 1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先滴入几滴酚酞,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当酚酞刚好由红色变为无色时,共滴加了36.5g 稀盐酸.(1)求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下同)(2)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滴入酚酞的质量忽略不计).27.(2014•盐城)盐城盛产的松花蛋,又称皮蛋,其中一种加工工艺的主要原料配方为:鸭蛋10kg,水10kg.生石灰1.2kg,纯碱0.53kg,食盐0.35kg,加工时,将纯碱,食盐加入容器中,加沸水溶解,再慢慢加入生石灰充分反应,冷却后得到料液,再加入鸭蛋浸渍.请回答下列问题:(1)鸭蛋中富含的营养素有水和.(2)生石灰加入沸水中,水能持续保持沸腾,其原因是.(3)静置后,取少量的上层料液,稀释后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料液应变为色.(4)同学们对上层料液的成分产生了兴趣,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提出问题】料液中含有哪些溶质?【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NaOH,NaCl;②可能还含有其它溶质,甲同学推断只有Ca(OH)2,乙同学推断只有Na2CO3,丙同学推断既有Ca(OH)2,也有Na2CO3;通过进一步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丙同学的推断是错误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探究结论】同学的推断是正确的.【知识应用】①皮蛋食用时加入一些食醋,可以去除氨味和涩感,原因是.②料液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烧碱,现行配方中,直接用烧碱代替石灰和纯碱作用生成的烧碱,若加工10kg 的鸭蛋,需要烧碱的质量是多少千克?(请写出计算过程).28.(2014•珠海)乙醇俗称酒精,可用作医用消毒,也常作燃料.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2H6O+3O2 2CO2+3H2O.(1)23g 乙醇完全燃烧需消耗多少克氧气?(2)乙醇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某实验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①表中a 的值为.②该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2H6O+11O2CO2+ H2O+CO.29.(2014•咸宁)将6.8g 含杂质的锌粒,加入到盛有50.0g 过量的稀硫酸的烧杯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56.6g.试计算:(1)生成氢气的质量.(2)锌粒中所含锌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30.(2014•湛江)过氧乙酸是一种消毒剂.在2003 年抗击“非典”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某医疗小组分队用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对环境进行消毒.(1)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3.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单整数比).(2)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600kg.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kg.(3)配制的主要步骤是计算、量取、.一、解答题(共30 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1.(2014•岳阳)有一无色溶液,已知其溶质是由H2SO4、BaCl2、CuSO4、Na2CO3、KCl、HCl、MgCl2 等七种化合物中的两种组成.对该溶液进行相关实验,得出以下实验现象和结论:①用pH 试纸测试,溶液的pH 为1;②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没有沉淀生成.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或结论确定该溶液有可能的组成是:(以下空格可以填满)H2SO4、HCl 、 BaCl2 、HCl 、 KCl 、HCl 、 H2SO4 、KCl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碱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 值的关系;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专题:混合物组成的推断题;压轴实验题.分析:在进行推断中,需要明确: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无色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硫酸铜;溶液的pH<7,溶液呈酸性,溶液中溶有H2SO4、HCl 溶液呈酸性;Na2CO3 在酸性溶液中发生反应,溶液中一定没有Na2CO3;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没有沉淀生成,溶液中一定没有MgCl2.利用以上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对无色溶液的可能组成进行分析,写出溶液的可能组成.解答:解:根据溶液为无色溶液,可判断溶液中不含CuSO4;根据测得溶液的pH=1,溶液呈酸性,可判断溶液中一定含有H2SO4、HCl 中的一种或两种,酸性溶液中一定不含Na2CO3;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没有沉淀生成,溶液中一定没有MgCl2.综合以上分析,溶液可能由H2SO4、BaCl2、KCl、HCl 中的两种物质组成,故溶液的可能组成有以下四种H2SO4、HCl;BaCl2、HCl;KCl、HCl;H2SO4、KCl.故答案为:H2SO4、HCl;BaCl2、HCl;KCl、HCl;H2SO4、KCl.点评:本题利用了溶液的颜色、溶液的酸碱性及溶液中溶质的共存关系对溶液的可能组成进行分析与判断;其中根据所加试剂与溶液形成沉淀的判断,对溶液可能含有的物质进行确定.2.(2014•徐州)已知金属钠能与水发生如下反应:2Na+2H2O═2NaOH+H2↑,若把4.6g 金属钠投入到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如图),充分反应后烧杯中剩余溶液质量是40g,请计算:(1)生成NaOH 的质量.(2)反应后所得NaOH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压轴实验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分析:根据钠与水反应的方程式,由钠的质量求出氢氧化钠的质量,再根据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求出NaOH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解答:解:(1)设生成的NaOH 的质量为x 2Na+2H2O═2NaOH+H2↑46 804.6g x解得:x=8g(2)反应后所得NaOH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0%答:(1)生成NaOH 的质量是8g;(2)反应后所得NaOH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列比例式求解问题的能力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问题.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就是依据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质量比进行的;已知反应物的质量可以算出生成物的质量,反之,已知生成物的质量也可以算出所需反应物的质量.3.(2014•新疆)如图是一瓶医用注射盐水标签的部分内容.用计算结果填空:(1)氯化钠中钠、氯元素的质量比是 23:35.5 ;(2)氯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39.3% (精确到0.1%);(3)该瓶盐水能给病人提供氯化钠的质量是 4.5 g.主要成分:NaCl 、H2O体积:500mL含量:0.9%密度:1g/cm3考点: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式的计算;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判断.(3)由标签可知,该瓶盐水的密度为1g/cm3,体积为500mL,含量为0.9%,据此由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氯化钠中钠、氯元素的质量比是23:35.5.(2)氯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100%≈39.3%.(3)由标签可知,该瓶盐水的密度为1g/cm3,体积为500mL=500cm3,则该盐水的质量为1g/cm3×500cm3=500g,则该瓶盐水能给病人提供氯化钠的质量是500g×0.9%=4.5g.故答案为:(1)23:35.5;(2)39.3%;(3)4.5.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标签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2014•张掖)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 加入到盛有NaOH 溶液的小烧杯中.【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SO4+2NaOH═Na2SO4 +2H2O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 和H2SO4猜想三:有Na2SO4 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SO4 和NaOH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猜想四.【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NaOH 或氢氧化钠.(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 试纸、铜片、BaC12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