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四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探究比热容

分析得出结论
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 相同的 的热量是 。 相同质量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 收的热量是 。 不相同的
从比热容表可以看出,各种物质,水的比热容最大。 这就意味着,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 要小些。 由于海水的比热容大,砂石比热容小,海水与砂石比较, 吸收或放出同样的热量,升高或降低的温度较小,白天在 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海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沿海地 区比内陆地区温升慢,夜晚放热,沿海地区温度降低也少。 所以一天之中,沿海地区温度变化小,内陆地区温度变化 大。同理,在一年之中夏季内陆比沿海炎热,冬季内陆比 沿海寒冷。
研究不同物质吸收热量的能力, 所要控制的因素:
1、质量相同 2、升高的温度相同 3、加热的热源要相同
信息快递:
如果加热方法完全相同, 就可以认为相同时间里 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
实验用到天平,便于取等质量的水和煤油。 用搅拌器搅拌杯中的水是为了使水温迅速均勻 分布。 电热器的发热部分一定要完全浸没在水中,并 且靠近烧杯的下端目的是使水形成对流,加热 快水温较均匀。 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吸收热量的多少
小结:
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一摄氏度,所吸 收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单位:焦耳 / 千克摄氏度 3.物理意义:一千克的水温度升高一摄氏度所吸收的热量为4.2 10 3 焦耳 千克 摄氏度 1.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 2.数量级10 3 。 4.比热表: .同一物质的比热容不随质量、形状、温度而变化。 3 4.比热容与物态有关。 5.水的比热容较大。记住:C 4.2 10 3 焦耳 水 千克 摄氏度 1.用热水取暖。 5.应用:2.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 3.用水保护秧苗不被冻坏。
13.2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0.29×103 0.88×103
0.84×103 0.46×103 0.39×103 0.14×103
说一说铜和酒精的热值 的物理意义。
分析比热表,可以找出哪些规律 ?
J/(kg ·℃)
水 酒精 煤油 蓖麻油 冰 空气 4.2×103 2.4×103 2.1×103 1.8×103 2.1×103 1.0×103 砂石 铝 干泥土 铁、钢 铜 水银 0.29×103 0.88×103 0.84×103 0.46×103 0.39×103 0.14×103
讨论 :
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一定的条件 1、汽车发动机为何用水来冷却? 下水降低相同温度时, 放出的热量 2、冬天的散热器(俗称暖气片) 多,用热水水取暖效果好。 为何用热水供暖?
水稻育秧
水稻是喜温作物,在每年三四 月份育秧时,为了防止霜冻,傍晚 常常在秧田里灌一些水过夜,第二 天太阳升起后,再把秧田里的水放 掉,你能解释原因吗?
C 0℃的水变成4 ℃的水 D 将铁块锉成铁球
3、烧杯中装有酒精,现用去一半, 则剩余酒精的下列物理量中,发生改 变的是( )
A.质量 B.密度 密度、比热容的大小 C.比热容 D.沸点
A
取决于物质的种类
生活·物理·社会 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一定的条 “水的比热容大”这一 件下水升高相同温度时,吸热多, 特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 用水作冷却剂效果好。 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什么同一纬度的海滨城市和沙漠地区 的气温变化会如此大? 为什么海水和沙子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 一样?
物体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 跟物体的质量有关,和升高的温度有 关 。还可能与什么有关?
设计实验
1、如何使水和沙子温度升高?
2、研究不同物质吸收热量的能力,所要 控制的因素: 质量相同 • • 升高的温度相同 • 加热的热源要相同 信息快递
《探究--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实验热量差异

《探究--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实验热量差异《探究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实验热量差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发现不同的物质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它们的温度变化往往是不一样的。
比如,在同样的阳光照射下,沙滩会很快变热,而海水的温度升高却相对缓慢。
这背后隐藏着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物质的比热容。
那什么是比热容呢?简单来说,比热容就是指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比热容,这也就导致了它们在热量传递过程中的表现有所差异。
为了更深入地探究物质的比热容,我们来进行一个比热实验。
实验中,我们选取常见的两种物质——水和铁,来比较它们在吸收相同热量时温度的变化情况。
首先,准备好两个相同规格的容器,一个装满水,另一个装有相同质量的铁。
同时,还需要两个相同功率的加热装置,以及精确的温度计来测量温度。
实验开始,同时打开两个加热装置,对水和铁进行加热。
在加热的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下水和铁的温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发现,铁的温度上升得比水快得多。
这是因为铁的比热容比水小得多。
水的比热容约为 4200 焦耳/(千克·摄氏度),而铁的比热容大约只有 460 焦耳/(千克·摄氏度)。
这意味着,要使 1 千克的水温度升高 1℃,需要吸收 4200 焦耳的热量;而要使 1 千克的铁温度升高 1℃,只需要吸收 460 焦耳的热量。
当停止加热后,让水和铁自然冷却。
此时又会观察到,水的温度下降得比铁慢。
这同样是由于比热容的差异。
水能够储存更多的热量,所以在失去相同热量时,温度下降相对较慢。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清楚地看到了物质比热容不同所带来的热量差异。
比热容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重要的应用。
比如,在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中,通常会选择比热容较大的水作为冷却液。
因为水能够吸收大量的热量而自身温度上升相对较小,可以有效地防止发动机过热。
在气候方面,海洋和陆地的比热容差异也对气候产生了显著影响。
比热容的实验报告

比热容的实验报告比热容的实验报告引言:比热容是物质吸热或放热的能力的度量,是研究物质热性质的重要参数之一。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物质的温度变化和吸热量,计算出物质的比热容,并探讨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
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所用材料包括热水浴、烧杯、温度计和待测物质。
首先,将热水浴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将烧杯放入热水浴中,使其与水浴内的温度达到平衡。
接下来,测量烧杯内水的初始温度,并将待测物质加入烧杯中。
记录下物质加入后的最终温度,并计算出物质吸收的热量。
实验结果和分析:通过实验测量,我们得到了不同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比热容。
以水为例,我们发现在相同的温度下,水的比热容要远大于其他物质。
这是因为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强,需要吸收更多的热量才能使温度上升。
相比之下,其他物质的比热容较小,说明它们在吸热过程中相对容易升温。
进一步分析实验结果,我们发现物质的比热容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物质的物态、纯度、结构等都会对比热容产生影响。
以水为例,水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下的比热容是不同的。
这是因为在不同的物态下,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同,导致吸热能力的差异。
另外,纯度也会对比热容产生一定影响。
纯度较高的物质通常比热容较大,因为杂质的存在会降低物质的吸热能力。
此外,物质的分子结构也会对比热容产生影响。
分子结构较复杂的物质通常比热容较大,因为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更加复杂,需要吸收更多的热量才能使温度上升。
实验的局限性: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一些局限性。
首先,实验中使用的温度计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这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次,实验中的待测物质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溶解度、反应速率等。
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实验结果不够准确。
此外,实验中的时间和温度控制也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这也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测量了不同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比热容,并探讨了其变化规律。
我们发现比热容受到物质的物态、纯度和分子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比热容教案(精选3篇)

比热容教案(精选3篇)比热容教案1复习提问:1、什么叫热量?2、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吸收多少热量?讲授:提出问题:所有的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也相等时,吸收的热量是不是一样多呢?实验探究:物质的比热容1、猜想: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加热,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的热量谁多?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我们要在什么条件下比较水和炼油吸收热量的多少?(引导学生讨论:在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的条件下研究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在这样的条件下研究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需要测出哪些量?用什么时候样的器材?怎样测量?记录哪些数据?(进行实验前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记录表格:液体名称液体质量m/g液体初温t1/℃液体末温t2/℃升高的温度t1-t2/℃通电时间t/min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按照设计方案,分组实验,小组成员合作,注意操作规范。
设计记录表格,准确记录数据。
4分析与论证做好两种物质的数据对比,学会分析数据,探究结论,先小组交流意见,再师生共同交流,最后确定实验结论。
5、评估交流实验的得与失,操作是否规范,实验误差的原因,结论是否恰当,描述是否准确等等。
比热容通过实验知道,不同物质吸热能力不同,如何描述这一不同需要引入物理量——比热容。
引导学生归纳,得出比热容的概念比热容教案2一、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热传递、热量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从而提出了比热容的概念,它是__的重点知识。
本节教材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常识出发提出问题,经过探究活动得出结论,并应用探究所得解决实际问题,新教材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实验探究。
本课时教学内容主要是比热容的概念的建立,这是下节课进行热量计算的基础。
从学生角度看,学生已基本掌握探究的模式程序,基本掌握了控制变量、转换、比值定义等方法的运用,本节的探究活动教材采用的是一种开放式的探究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切实体验物质的热属性,以加深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
探究物质比热容课程标准

探究物质比热容课程标准物质比热容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物质在单位质量下吸收或释放热量的能力。
在《探究物质比热容课程标准》这篇文档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物质比热容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1.物质比热容的概念物质比热容指的是单位质量物质在温度变化时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常用符号表示为C,单位是焦耳/千克·摄氏度(J/kg·℃)。
比热容是一个物质特性的重要指标,既与物质的质量有关,也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值不同,这是由于物质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成分的差异导致的。
2.物质比热容的计算方法物质比热容的计算可以通过测量物质在温度变化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来实现。
常用的实验方法包括热量平衡法和加热法。
在热量平衡法中,可以利用热量守恒定律,通过测量热源和被加热物质的温度变化来计算物质的比热容。
在加热法中,通常通过给定一定的热量,观察物质温度的变化,进而计算比热容。
3.物质比热容的实际应用物质比热容在工程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在热学中,物质比热容是热力学计算和热传导过程模拟的重要参数。
在工程中,了解物质的比热容可以帮助我们设计和优化能量转换设备,例如锅炉、冷却系统等。
其次,物质比热容也在材料科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分析物质的比热容,我们可以了解材料的热稳定性、热导率以及热膨胀性等重要特性。
综上所述,《探究物质比热容课程标准》一文中,我们深入探究了物质比热容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物质比热容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它在热学、材料科学以及工程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深入了解和研究物质比热容,我们能更好地理解热学原理,推动科学进步和工程发展。
实验探究四 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实验探究四探究物质的比热容★猜想与假设一、1、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Q吸(放)=C比m△t;2、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二、有关实验及注意事项参阅实验报告册及教材内容探究物质的比热容习题(一)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杯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B.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容一定大C.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一定多D.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了相同的热量,煤油升高的温度大于水升高的温度【解析】选D。
本题考查比热容的理解。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它的质量和体积、温度等无关,故选项A是错的。
从比热容的定义可知,比较两种物质比热容,应当在质量及升高的温度相同的条件下,比较它们吸热的多少,吸热多的比热容大,反之则小,故B缺少条件,不正确。
温度高的物体不发生温度或状态变化,是不会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故C也不正确。
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当质量相同的水、煤油吸收相同热量时,煤油升高的温度高。
【方法归纳】(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有关,而与物质的质量、升高的温度、吸收热量的多少无关。
(2)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物质的比热容、质量、温度的变化都有关。
2.(2013·宜昌中考)炎热的盛夏,人站在水中时感觉凉爽,而当人站在沙土上时却感到烫脚,这主要是因为水和沙具有不同的( )A.热量B.质量C.比热容D.密度【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比热容的知识。
在自然界中,水的比热容最大,因此对气温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土在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由于水的比热容远远大于沙土的比热容,所以水升温慢,沙土升温快。
故选C。
3.(2014·开封十七中月考)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
根据图线可知(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解析】选A。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说课稿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说课稿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实验探究:物质的比热容》,根据新课标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过渡句)想要上好一节课,就要对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有充分的了解,基于此,我将对教材与学生情况进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本节选自沪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第2节,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物质升高相同温度能量变化情况得出物质具有不同的吸放热能力,也就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理解比热容物理意义,然后总结出热量的计算公式,并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本节课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难点。
本节课的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过渡句)分析完教材我再来说一说我所面对的学生:二、学情分析而我所面对的学生是九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期,已经能够独立思考一些问题,但是比热容这一概念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针对这一特点,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引入课题,并突出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特点,进行实验探究,体现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认识规律。
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本节课知识。
(过渡句)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生特点的分析,结合新课标的理念,我将从三维角度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比热容的物理意义、计算公式;能用比热容的意义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物质升高相同温度能量变化情况得出比热容这一特性的过程,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生活中的物理,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
(过渡句)确立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也就显而易见了。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比热容的定义、公式及应用;【难点】利用比热容的内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渡句)为了更高的突破重点,解决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将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五、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实验法、问答法、小组讨论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探究四探究物质的比热容★猜想与假设一、1、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Q吸(放)=C比m△t ;2、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3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二、有关实验及注意事项参阅实验报告册及教材内容探究物质的比热容习题(一)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杯煤油用去一半, 它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B. 吸收热量多的物质, 比热容一定大C. 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一定多D. 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 吸收了相同的热量,煤油升高的温度大于水升高的温度【解析】选D。
本题考查比热容的理解。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与它的质量和体积、温度等无关,故选项A是错的。
从比热容的定义可知, 比较两种物质比热容,应当在质量及升高的温度相同的条件下,比较它们吸热的多少, 吸热多的比热容大, 反之则小, 故 B 缺少条件, 不正确。
温度高的物体不发生温度或状态变化, 是不会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故C也不正确。
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当质量相同的水、煤油吸收相同热量时, 煤油升高的温度高。
【方法归纳】(1)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与物质的种类有关,而与物质的质量、升高的温度、吸收热量的多少无关。
(2) 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物质的比热容、质量、温度的变化都有关。
2. (2013 ·宜昌中考)炎热的盛夏,人站在水中时感觉凉爽,而当人站在沙土上时却感到烫脚, 这主要是因为水和沙具有不同的( )A. 热量B. 质量C.比热容D.密度【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比热容的知识。
在自然界中, 水的比热容最大,因此对气温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土在吸收相同的热量后, 由于水的比热容远远大于沙土的比热容,所以水升温慢, 沙土升温快。
故选C。
3. (2014 ·开封十七中月考)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 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 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
根据图线可知(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 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 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 加热时间相同, 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 加热时间相同, 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解析】选A。
本题考查对图像的认识。
根据图像可知: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 甲的加热时间更长, 吸收的热量更多, 说明甲的比热容大, 所以A对,B 错。
同一热源加热,相同的时间内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就是相同的,所以C是错误的;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相同的时间,乙的温度升高值更大,所以D是错误的。
【易错警示】分析比热容图像时常见失误(1) 不明确横轴和纵轴的含义。
(2) 不会作辅助线(控制变量)分析、总结物理规律。
(3) 认为质量相同的两种不同的物质,比热容越大,温度变化越大。
4. 如图, 生活中常用水作为取暖用的液体, 因为水的大, 与其他液体相比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
【解析】本题考查比热容的应用。
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所以降低相同的温度, 水放出的热量多。
答案:比热容多5. 在“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 的实验中,可以通过控制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吸收的热量相同,比较它们的多少, 从而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实验中,用间接反映吸收的热量。
【解析】本题考查比热容的实验探究。
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 吸收的热量相同, 可以根据公式c= 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大小,Δt 越小,比热容越大,说明吸热能力越强;实验中, 用同一热源给物体加热,其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反映出来的,加热时间越长, 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
答案:升高温度加热时间6. (2013 ·临沂中考)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 晓雯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A. 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 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B.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初温;C.在烧杯中,分别放入功率相同的电热器, 加热相同时间;D. 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末温。
(1) 步骤A存在的错误是, 应改为。
(2) 步骤C, 加热相同时间是为了使水和煤油。
(3) 步骤B和D是为了得出水和煤油。
【解析】本题考查比热容的探究实验。
(1) 实验中应当控制两种液体的质量相同, 所以 A 步骤中的错误是取两种液体的体积相同;(2) 步骤C中使用相同的加热器给两种液体加热相同的时间,目的是使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3)步骤B和D 分别测水和煤油的初温和末温, 目的是计算它们升高的温度并进行比较。
答案:(1) 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装入等质量的水和煤油(2) 吸收的热量相同(3) 升高的温度【试题备选】 1.(2012 ·东营中考)已知铁的比热容小于铝的比热容, 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 温度升高得多;若它们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多。
解析】本题考查比热容的理解。
由于铁的比热容小于铝的比热容, 根据公式Q=cmΔt, 当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 铁块温度升高得多;若它们降低相同的温度, 铝块放出的热量多。
答案:铁块铝块2. (2014 ·平南县六陈中学期末) 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 小文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 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 实验数据记录如表:质量/g升温10℃ 所需时间/s升温20℃ 所需时间/s升温30℃ 所需时间/s 沙子306489124水3096163220(1) 在此实验中用表示水和沙子吸热的多少;(2) 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等的水和沙子, 升高相同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或“小于” ) 沙子吸收的热量;(3) 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 质量相等的水和沙子, ( 选填“水”或“沙子” ) 升高的温度更高。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
(1) 本实验采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 加热时间越长, 沙子和水吸收的热量越多, 因此实验中用酒精灯加热时间表示水和沙子吸热的多少。
(2) 由表中数据可知, 水吸收的热量大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3) 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 根据吸收热量的计算公式Q=cmΔt, 水和沙子的质量相等,又因为水的比热容大于沙子的比热容, 故沙子升高的温度更高。
答案:(1) 酒精灯加热时间(2)大于(3) 沙子3. (2014 ·湖北武汉联考) 为了探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小明做了如下实验:用 4 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水和煤油, 用同样的电加热器加热水和煤油, 得到如下实验数据:(1) 比较记录次实验可得出:同种物质, 升高相同的温度, 质量大的吸收的热量多。
(2) 比较记录 1 和3, 结论是。
(3) 比较记录 3 和4, 结论是。
(4) 综合上述结论, 进行概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有关。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比热容的实验探究。
(1) 实验 1 烧杯中液体的质量是200 g, 升高10℃用的时间是12分钟,实验2烧杯中液体的质量是100 g, 升高10℃用的时间是 6 分钟, 而每分钟吸收的热量是相等的, 故说明:物体吸热的多少与质量有关,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质量大的吸收的热量多。
(2) 实验1烧杯中液体的质量是200 g, 升高10℃用的时间是12 分钟,实验 3 烧杯中液体的质量是200 g, 升高10℃用的时间是6分钟,而每分钟吸收的热量是相等的,说明: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也不相同。
(3) 实验 3 烧杯中液体的质量是200 g, 升高10℃用的时间是 6 分钟, 实验 4 烧杯中液体的质量是200 g, 升高5℃用的时间是3分钟,而每分钟吸收的热量是相等的,说明: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的温度越高吸收的热量也越多。
(4) 综合上述结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质量、物质的种类、温度的变化量都有关系。
答案:(1)1 、2(2)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 升高相同的温度, 吸收的热量不同(3) 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 升高的温度越高, 吸收的热量越多(4) 物质的种类、物质的质量、温度的变化量【方法归纳】叙述结论时,一定要注意强调前提条件:(1) 在“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条件下, 表述“吸收的热量与升高温度的关系” ;(2) 在“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条件下, 表述“吸收的热量与质量的关系” ;(3) 在“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 条件下,表述“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种类是否有关”。
4. 小王同学做“比较两种材料保温性能” 的实验, 他取①和②两种保温材料, 两支相同的温度计, 两个相同的大玻璃烧杯, 钟表和初温相同、质量相等的热开水,以及细线、硬纸片、剪刀等, 做两个外形相同的保温装置,其中一个如图甲所示。
然后在相同环境的房间里同时开始做实验。
他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得图乙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图像。
实验过程中室温保持不变, 请你回答:(1) ①和②哪种材料的保温性能好?答:(选填“①”或“②” ) 。
(2) 对于同一保温材料内的水, 在第10 min 到第20 min 时间内放出的热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第20 min 到第30 min 时间内放出的热量。
(3)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 ①保温材料内的水放出的热量( 选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 ) ②保温材料内的水放出的热量。
【解析】(1)初温相同、质量相等的热开水,在相同时间内,由图乙可看出,①降温慢,故①保温性能好。
(2) 对于同一保温材料内的水,温度越高,降温越快。
在第10 min 到第20 min 时间内放出的热量大于第20 min 到第30 min 时间内放出的热量。
(3)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 初温相同、质量相等的热开水, ①和②都降低到20℃, 由Q=cmΔt 可知, 放出热量相等。
答案:(1) ① (2)大于(3)等于【一点通】找找你容易错在哪里小”或“不变” ) 。
【学生自答】4.2 ×103J/(kg ·℃) 变小【教师点评】①水的比热容回答正确。
②比热容的含义理解错误: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只跟物质的种类和所处的状态有关, 与物体质量大小、是否吸热、温度变化无关。
【正确答案】4.2 ×103J/(kg ·℃) 不变探究物质的比热容习题(二)1.由Q吸=cm(t-t 0)可得c= , 关于同一物质的比热容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 则比热容增大一倍B. 若质量增大一倍, 则比热容减至一半C. 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增大一倍, 则比热容增大一倍D. 无论质量多大, 比热容都一样解析】选D。
本题考查比热容的理解。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跟温度的变化、质量大小和吸热多少无关,故选项A、B、C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