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汽油机工作原理
热机 热机效率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பைடு நூலகம்堂练习
难点巩固
3.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是由四个冲程组成的, 下图中表示做功冲程的是
丁
小结
汽油机工作原理
吸气冲程 压缩冲程 做功冲程 排气冲程
14.2 热机的效率 判 断
• 1.一杯热水的内能比一杯冷水的内能大 • 2.一杯热水的热量比一杯冷水的热量大 • 3.这杯开水的热量有3000J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它对应于热传递的过程。
汽油机的构造
火花塞
进气门 活塞
连杆
汽缸 排气门
曲轴
汽油机的冲程和 工作循环
吸气 压缩
做功
活塞从汽缸的一端运动 到另一端叫做一个冲程
排气
汽油机的工作过程
三 柴油机
1.柴油机的构造 喷油嘴 进气门 活塞
连杆
排气门 汽缸
曲轴
观察与思考 2.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吸气冲程 压缩冲程 做功冲程 排气冲程
观察与思考 吸气冲程 阀门:进气阀 打开 ;
燃气 内能
二、 热机的效率
油料燃烧释 放的能量
Q完放=m﹙V﹚q
废气排出带 走的能量
由于机械传动 等,克服摩擦 所消耗的能量
热机做 的有用功
机械传热损失 一部分能量
W=FS W=Pt
1 热机的效率:
定义 :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
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
公式:
= = W有 ×100%
FS 或 Pt <1
• 2.热值: ⑴.定义:在物理学中,把1kg某种燃料在 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这种 燃料的热值. ⑵.符号:q ⑶.单位:J/kg ⑷.计算:Q=mq(或Q=Vq)
热值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与质量、放出的热量无关。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课堂笔记)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第十三章内能第1 节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①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 o( r o=10-10m )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力;②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 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③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 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④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 o时,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第2 节内能1 、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2 、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②质量③材料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②热传递:定义: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热量是变化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
传递温度”的说法也是错的。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注意:①在热传递过程中,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能的形式并未发生改变;②在热传递过程中,若不计能量损失,则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③因为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而不是温度,所以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不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④热传递的条件:存在温度差。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课堂笔记)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1)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r0=10-10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力;(2)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3)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4)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0时,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第2节内能1.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②质量;③材料。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②热传递定义: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热量是变化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
“传递温度”的说法也是错的。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注意:①在热传递过程中,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能的形式并未发生改变;②在热传递过程中,若不计能量损失,则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③因为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而不是温度,所以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不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④热传递的条件:存在温度差。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笔记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笔记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1.物质由分子和原子构成。
2.扩散是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表明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分子的运动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3.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相关。
4.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第2节内能1.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总和称为物体的内能。
2.所有物体都具有内能,与温度无关。
3.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
4.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称为热量。
不能说物体“含有”或“具有”热量,只能用“吸收”或“放出”来描述。
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两个物体之间必须存在温度差。
5.温度、内能和热量之间的关系:①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②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③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水沸腾和晶体熔化过程);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降低(例如晶体凝固过程)。
6.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是做功和热传递,它们是等效的。
7.①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机械能内能)。
②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会减少(内能机械能)。
8.地球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第3节比热容1.实验方法: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
①实验要控制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通过比较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
这种研究方法称为转换法。
吸热能力强的物质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升温,吸收的热量多,比热容大。
②得出的结论是,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相同的温度下,吸收的热量不相等。
③实验也可以控制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比较温度升高的程度。
温度升高程度低的吸热能力强,比热容大。
2.比热容是一定质量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质量和升高温度乘积之比。
单位是J/(kg·℃)。
3.比热容的物理意义是,1kg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J。
4.水的比热容较大,对调节温度有很好的作用,例如加热和散热。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

变式 1 下列有关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电动机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B.古人钻木取火是通过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 C.内燃机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 D.冷天搓手感到手掌发热,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将机械 能转移为内能的
定义 单位 公式
物理 意义
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__热__量____与其__质__量___ 之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___焦__每__千__克___(符号:J/kg)
Q=mq(q为热值)
酒精的热值是3.0×107 J/kg,表示:___1__k_g__酒 精完__全__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0×107 J
/知 识 纵 横/ 汽油机与柴油机
内燃机 项目 构造不同 燃料不同
吸气冲程
汽油机
汽缸顶部有火花塞 汽油
吸入的是汽油和空气的 混合物
柴油机
汽缸顶部有喷油嘴 柴油
只吸入空气
点火方式
点燃式
压燃式
效率 应用
效率低
机体轻便,主要用于 汽车、飞机、摩托车 等
效率高
机体笨重,主要用于载 重汽车、火车、轮船等
2.热值
图 23-2 A.甲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乙冲程是排气冲程 C.丙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丁冲程是吸气冲程
变式 3 下列关于内燃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汽车的发动机是内燃机 B.蒸汽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都是内燃机 C.内燃机工作时,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先进的制造技术能将内燃机的效率提高到 100%
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 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在转化和转
发动机 工作原理

发动机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通过往复活塞或旋转活塞将空气与燃料混合物压缩,产生高温高压,使燃料在点火时燃烧,产生爆炸力,推动活塞或转子移动,从而输出机械功。
具体来说,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包括进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
在进气冲程中,空气或燃料混合物被吸入气缸,活塞从上止点移动到下止点,气缸内压力降低,产生真空度,气缸内压力降到进气压力以下,通过化油器或汽油喷射装置雾化的汽油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由进气道和进气门吸入气缸内。
在压缩冲程中,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气缸内压力逐渐升高,将可燃混合气压缩,使其温度和压力升高。
在做功冲程中,可燃混合气被点燃,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移动,通过连杆、曲轴、飞轮等机构对外输出机械能。
在排气冲程中,活塞向上移动,将燃烧后的废气从气缸内排出。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发动机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按燃
料不同可以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按工作循环不同可以分为四冲程发动机和二冲程发动机;按冷却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水冷式发动机和风冷式发动机;按气缸数目不同可以分为单缸发动机和多缸发动机;按进气方式不同可以分为自然吸气发动机和强制进气发动机等。
总之,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是现代工业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动力设备之一。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第十三章内能本章知识结构图:一、分子热运动1.分子热运动:(1)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无论大小,无论是否是生命体,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
(2)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比如墨水在水中扩散等等。
a.扩散的物理意义: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表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b.扩散的特点:无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
发生扩散时每一个分子都是无规则运动的。
(3)分子的热运动a.定义: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无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是什么形状、温度是高还是低都是如此。
因此,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b.影响因素: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它们是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是斥力变化要比引力变化快得多。
分子间作用力的特点如图:(2)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二、内能1.内能:(1)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分子动能:分子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其大小决定于温度高低。
分子势能:分子由于存在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能,其大小决定于分子间距。
单位是焦耳(J)。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无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是什么形状、温度是高还是低都是如此。
因此,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3)同一物体的内能的大小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具有的内能就越多。
但不同物体的内能则不仅以温度的高低为依据来比较。
(4)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分子的个数、分子的质量、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高低)、分子间相对位置。
2.物体内能的改变:(1)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做功: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通过做功实现转化。
热传递:内能在不同物体间的转移。
(2)热量:a.定义: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课件第14章第1节 热机 (共23张PPT)

笨重、效率较高
载重汽车、拖拉机、火车、 轮船等
课堂检测:
1.汽油机和冲程排出的 废气相同;启动时,都是靠__先使飞轮和 曲轴转动起来的.
答案:气缸 排气 外力
2.柴油机上安装一个笨重的飞轮,是为了( D ) A.提高热机效率 B.节省燃料 C.可以做更多的功 D.利用飞轮的惯性完成吸气、压缩和排气三
(4)排气冲程:排气门打开,活塞从下止 点移动到上止点,废气随着活塞的上行,被 排出气缸.由于排气系统有阻力,且燃烧室 也占有一定的容积,所以在排气终了时,不 可能完全将废气排净,这部分留下来的废气 称为残余废气.残余废气不仅影响充气,对 燃烧也有不良影响.
说明:排气冲程结束时,活塞又回到了上止 点,也就完成了一个工作循环.随后,曲轴 依靠飞轮转动的惯性作用仍继续旋转,开始 下一个循环.如此周而复始,发动机就不断 地运转起来.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 第1节 热 机.
学习目标:
一. 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二. 了解柴油机与汽油机工作原理的相同点与不 同点.
重点难点:
(1)重点: 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及四个冲程中能的转化.
(2)难点: 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热机原理
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橡胶塞塞住 管口,将水加热一段时间,观察现象.
。2021年3月5日星期五2021/3/52021/3/52021/3/5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1年3月2021/3/52021/3/52021/3/53/5/2021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1/3/52021/3/5March 5, 2021
课后检测题:
1.如图所示是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循环中的一个冲 程,它是(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