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蓝色海洋 蓝色家园 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蓝色家园教案(上)

蓝色家园教案(上)

蓝色家园教案(上)第一章:了解海洋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让学生知道海洋对地球的重要性1.2 教学内容海洋的定义和分类海洋的特点和作用1.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海洋的美丽景象,引发学生的兴趣讲解:教师讲解海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海洋的重要性互动:学生分享自己对海洋的了解和感受,教师回答学生的问题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海洋对地球的重要性第二章:海洋生态系统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特点让学生知道海洋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2.2 教学内容海洋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和非生物因素海洋生物的相互关系:捕食、竞争、共生等2.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海洋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引发学生的兴趣讲解:教师讲解海洋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海洋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互动:学生分享自己对海洋生态系统的了解和感受,教师回答学生的问题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海洋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三章:海洋生物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生物的种类和特点让学生知道海洋生物的保护意义3.2 教学内容海洋生物的种类:鱼类、哺乳动物、鸟类、贝类等海洋生物的特点:适应海洋环境的能力、形态结构等3.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引发学生的兴趣讲解:教师讲解海洋生物的种类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海洋生物的保护意义互动:学生分享自己对海洋生物的了解和感受,教师回答学生的问题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海洋生物的保护意义第四章: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和利用方式让学生知道海洋资源保护的重要性4.2 教学内容海洋资源的种类:渔业、石油、矿产、旅游等海洋资源的利用方式:捕捞、开采、旅游等海洋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等4.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引发学生的兴趣讲解:教师讲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和利用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海洋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互动:学生分享自己对海洋资源的了解和感受,教师回答学生的问题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海洋资源保护的重要性第五章:海洋环境问题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环境问题的种类和原因让学生知道海洋环境保护的必要性5.2 教学内容海洋环境问题的种类:污染、过度捕捞、气候变化等海洋环境问题的原因:人类活动、自然因素等海洋环境保护的必要性: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等5.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海洋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引发学生的兴趣讲解:教师讲解海洋环境问题的种类和原因,引导学生了解海洋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互动:学生分享自己对海洋环境问题的了解和感受,教师回答学生的问题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海洋环境保护的必要性第六章:海洋环境保护行动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个人和政府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的行动让学生知道如何参与海洋环境保护6.2 教学内容个人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的行动:垃圾分类、减少塑料使用、参与海滩清洁等政府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的行动:制定法律法规、开展保护项目、国际合作等如何参与海洋环境保护:参与志愿者活动、倡导环保意识、宣传环保知识等6.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个人和政府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的行动,引发学生的兴趣讲解:教师讲解个人和政府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的行动,引导学生了解如何参与海洋环境保护互动:学生分享自己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的行动和计划,教师回答学生的问题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每个人在海洋环境保护中的责任第七章: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让学生知道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法和措施7.2 教学内容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维持生态平衡、提供生态系统服务、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法和措施:建立保护区、实施可持续捕捞、开展科学研究等7.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美丽景象,引发学生的兴趣讲解:教师讲解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法和措施互动:学生分享自己对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了解和感受,教师回答学生的问题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第八章: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概念和原则让学生知道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实践和方法8.2 教学内容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概念和原则:满足当前需求而不损害后代利益、综合管理、公平性等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实践和方法:渔业管理、石油和矿产资源开发、旅游资源开发等8.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成功案例,引发学生的兴趣讲解:教师讲解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概念和原则,引导学生了解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实践和方法互动:学生分享自己对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了解和感受,教师回答学生的问题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第九章: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种类和作用让学生知道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实施和遵守9.2 教学内容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种类:国际法律法规、国家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等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作用:保护海洋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实施和遵守:监管机构、执法力度、公众参与等9.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重要案例,引发学生的兴趣讲解:教师讲解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种类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实施和遵守互动:学生分享自己对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了解和感受,教师回答学生的问题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重要性第十章:海洋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公众参与海洋环境保护的方式和途径让学生知道公众参与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10.2 教学内容公众参与海洋环境保护的方式和途径:志愿者活动、环保组织、社交媒体等公众参与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形成社会压力、促进政策制定等10.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公众参与海洋环境保护的成功案例,引发学生的兴趣讲解:教师讲解公众参与海洋环境保护的方式和途径,引导学生了解公众参与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互动:学生分享自己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的参与经历和计划,教师回答学生的问题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公众参与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第十一章:海洋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1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保护区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知道海洋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方法11.2 教学内容海洋保护区的概念:为了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而设立的区域海洋保护区的作用:保护海洋生物、维持生态平衡、提供科学研究基地等海洋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方法:选择合适的区域、设定保护目标和措施、实施监测和管理11.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海洋保护区的美丽景象,引发学生的兴趣讲解:教师讲解海洋保护区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海洋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方法互动:学生分享自己对海洋保护区的了解和感受,教师回答学生的问题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海洋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性第十二章:海洋环境监测和评估1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环境监测和评估的目的和方法让学生知道海洋环境监测和评估的重要性12.2 教学内容海洋环境监测和评估的目的:了解海洋环境状况、预测环境变化、制定保护措施等海洋环境监测和评估的方法:采样、测试、数据分析、模型模拟等海洋环境监测和评估的重要性:及时发现问题、指导保护行动、评估保护效果等12.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海洋环境监测和评估的场景,引发学生的兴趣讲解:教师讲解海洋环境监测和评估的目的和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海洋环境监测和评估的重要性互动:学生分享自己对海洋环境监测和评估的了解和感受,教师回答学生的问题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海洋环境监测和评估的重要性第十三章:海洋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1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意义和领域让学生知道海洋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重要组织13.2 教学内容海洋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意义:共同应对海洋环境问题、分享资源和信息、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等海洋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主要领域:污染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资源管理等海洋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重要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海洋组织、各国环境保护机构等13.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海洋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场景,引发学生的兴趣讲解:教师讲解海洋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意义和领域,引导学生了解海洋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重要组织互动:学生分享自己对海洋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了解和感受,教师回答学生的问题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海洋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重要性第十四章:海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让学生知道海洋环境保护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14.2 教学内容海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保护海洋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海洋环境保护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维护生态平衡、提供生态系统服务、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等14.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海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案例,引发学生的兴趣讲解:教师讲解海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海洋环境保护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互动:学生分享自己对海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回答学生的问题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海洋环境保护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第十五章:海洋环境保护的未来挑战1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和困难让学生知道应对海洋环境保护挑战的方法和策略15.2 教学内容海洋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气候变化、海洋污染、过度捕捞等应对海洋环境保护挑战的方法和策略: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等15.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海洋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引发学生的兴趣讲解:教师讲解海洋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引导学生了解应对海洋环境保护挑战的方法和策略互动:学生分享自己对海洋环境保护挑战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回答学生的问题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应对海洋环境保护挑战的方法和策略的重要性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蓝色家园教案(上)的内容,包括海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物、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海洋环境问题、海洋环境保护行动、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海洋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海洋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海洋环境监测和评估、海洋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海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及海洋环境保护的未来挑战。

蓝色家园教案(上)

蓝色家园教案(上)

蓝色家园教案(上)第一章:蓝色星球的认识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的蓝色部分——海洋,及其对地球的重要性。

2. 认识海洋生态系统,了解其生物多样性。

3. 培养学生热爱海洋,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地球上的蓝色星球:介绍地球表面的蓝色部分——海洋,及其覆盖面积。

2. 海洋生态系统:介绍海洋生物的种类、数量和相互关系。

3. 保护海洋环境:强调保护海洋的重要性,介绍保护措施。

教学活动:1. 观看海洋生态纪录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海洋的美丽和庞大。

2.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海洋对地球的重要性,以及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的影响。

3. 制作海报:让学生展示保护海洋环境的创意和想法。

第二章:海洋生物的奇妙世界教学目标:1. 了解海洋生物的分类,认识常见海洋生物。

2. 了解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 培养学生对海洋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海洋生物分类:介绍海洋生物的分类及特点。

2. 常见海洋生物:介绍鱼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浮游生物等。

3. 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介绍海洋生物的生活环境、食物来源等。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各种海洋生物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并了解它们。

2. 故事分享:讲述海洋生物的趣事,激发学生对海洋生物的兴趣。

3. 观察实验:让学生观察海洋生物的标本,了解其特点。

第三章: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教学目标:1. 了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和利用方式。

2. 认识海洋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3. 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

教学内容:1. 海洋资源种类:介绍海洋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等。

2. 海洋资源利用:介绍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式。

3. 海洋资源保护:介绍海洋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保护措施。

教学活动:1. 案例分析:分析海洋资源开发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

2.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在利用海洋资源的保护海洋环境。

第四章:海洋灾害与应对教学目标:1. 了解海洋灾害的类型和成因。

蓝色家园教案(上)

蓝色家园教案(上)

蓝色家园教案(上)第一章:了解海洋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使学生认识到海洋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海洋的定义和特征:介绍海洋的面积、深度、温度、盐度等基本参数。

海洋生态系统:介绍海洋生物的种类、食物链、栖息地等。

1.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海洋的特征。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海洋生态系统的认识。

1.4 教学评估学生能回答出海洋的基本特征和重要性。

学生能参与到小组讨论中,提出自己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看法。

第二章:海洋生物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生物的分类和特征。

使学生认识到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2.2 教学内容海洋生物的分类:介绍海洋生物的分类体系,包括鱼类、哺乳动物、鸟类、昆虫等。

海洋生物的特征:介绍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海洋生物的形态和特征。

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4 教学评估学生能回答出海洋生物的分类和特征。

学生能参与到观察和描述中,展示对海洋生物的理解。

第三章:海洋环境保护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环境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使学生认识到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海洋环境问题:介绍海洋污染、过度捕捞、生态破坏等现实问题。

保护海洋环境的措施:介绍海洋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等保护措施。

3.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海洋环境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海洋环境保护的实践。

3.4 教学评估学生能回答出海洋环境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学生能参与到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提出自己对海洋环境保护的看法。

第四章: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和利用方式。

使学生认识到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4.2 教学内容海洋资源的种类:介绍海洋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等。

三年级下册蓝色的家园备课教案

三年级下册蓝色的家园备课教案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学生分组探究、全班交流的形式,使学生有重点地自主探究、全班交流的形式,使学生有重点地自主探究我国四大海域的信息,抓住我国四大海域的突出特点进行交流,并制作成手抄报。活动中,教师一方面要知道各组通过多种形式展示交流资料,另一方面要适时补充相关资料,丰富学生的认知。)
四、全课总结
1、学生谈收获
二、初探四大海域
1、教师:请同学们打开书,结合书中地图开展小组探究学习。
活动任务:(1)了解我国四大海域的大体位置;(2)根据书中的提示,找一找我国四大海域的分界线;(3)认真观察,看看还会发现什么。
2、学生在小组内看图探究。
3、全班交流小组探究收获,教师带领学生在图上明确我国四大海域的位置及分界线,并适时补充黄海、渤海分界线图片(海水颜色不同)等。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整理资料,准备全班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指导学生抓住渤海的主要特点,教师适时补充图文或视频资料。
渤海小队:引导学生着重了解渤海是我国内海、地理位置险要、海产品和油气资源丰富、污染严重等。
黄海小队:引导学生着重了解黄海的得名原因、具有南北温差大和雾大等特点、海产品丰富、重要港口众多等。
4、让学生说说通过看图和看书还知道什么。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了解海和洋的区别。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应道学生在小组内看图分析,自主探究了解我国四大海域的基本知识,并鼓励学生除了完成老师的规定任务,还要善于自主观察、善于发现,学会通过看图和自学教材获取信息。)
三、我国四大海域大盘点
1、教师:课前,同学们分组搜集了我国海域的资料,下面先在小组内交流整理一下,找出能体现这个海域突出特点的内容,一会儿全班交流。
东海小队:引导学生着重了解东海岛屿众多、注入河流众多、有著名渔场、各种资源丰富等。

蓝色的家园三年级下册教案

蓝色的家园三年级下册教案
1.你还知道哪些海上航海知识?
2.课后以“我喜欢航海”为主题,制作标语卡片。
教学反思
1.根据学生课前搜集资料情况,认识海上目视航标:绿色浮标、红色浮标、黄色浮标、灯桩、灯塔。
2.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进行探究、交流、展示,教师巡视指浮筒和灯桩两种,从作用来看,犹如陆地上的红绿灯一样,前者在白天发挥作用,后者则属于“夜灯”。海上除了红绿灯之外,还有“警示牌”——黄色浮筒。
★寻找海上航线
1.海上航线(sea routes),指船舶在两地间的海上航行路线,每个航次的具体航线,应根据航行任务和航行地区的地理、水文、气象等情况,以及船舶状况拟定。
(展示图片或者是介绍相关的文字资料等)
2.会看航线图,找到青岛到连云港的航线。
3.教师补充相关资料。
(1)世界主要的国际海运航线有大西洋航线、太平洋航线和印度洋航线的图片和文字介绍,学生谈感受。
钟家小学蓝色的家园备课教案
课题
1.海上“红绿灯”
课时
1
教学
目标
1.认识海上航标,学会寻找海上航线。
2.了解海上交通规则,简单的掌握一些基本旗语。
3.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自主探究,形成海上也是有交通规则的认识。
2.国际通用信号旗的意思。
课前
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搜集相关资料(图片、文字资料等)
(2)关于海上航线的分类:恒向航线、大圆航线、混合航线、推荐航线、协定航线、规定航线。
★了解海上交通规则:
1.在海上航行要遵守哪些交通规则,小组交流本组的探究成果‘其他同学补充自己的所见所知。
2.教师谈话:在雾中航行时,进入航线交叉地段,听到他船雾号的时候,应该特别注意。你还知道哪些交通规则呢?(学生交流、师生交流)。

蓝色家园教案

蓝色家园教案

黄海明珠-----青岛教学目标1、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使学生知道青岛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山东省最大的港口城市及北京奥运会伙伴城市。

2、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

了解青岛的基本情况,并能对青岛的某一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究。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山东的情感和合作、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确定有研究价值的小课题。

2、教给学生制订合理的活动计划。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参与意识。

教学难点教给学生制订合理的活动计划。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提前了解青岛的各方面优势和独特之处。

教师准备:有关青岛各方面的录像以及图片,综合实践活动课题活动计划表。

教学过程:导课:师:在上课前,老师先给大家介绍几位朋友,认识他们的同学快来和他们打打招呼吧!(出示五个小福娃贴在黑板上)看来大家都很喜欢他们,那大家想不想听听他们想对你们说什么?{福娃动画: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我们是福娃五兄弟,我们因奥运而生,2008很快就要来到了,到那时就让我们大家一起,相约北京、扬帆青岛吧!}一、引入奥运青岛主题1、师:2008奥帆赛将在咱们青岛举行,这可是一件令所有青岛人都特别骄傲的事情,可这么重要的比赛,为什么会选在青岛举行呢?(学生畅谈)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引导学生观看相关课件,深入了解青岛奥帆赛基地、帆船运动的历史等相关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预设如下:(1)谈到青岛有“帆船之都”的美誉时,教师出示海上运动的录像及青岛市帆船俱乐部图片,介绍青岛帆船之都美誉的由来和青岛海上运动的历史。

同时,出示青岛奥帆基地图片,请去过的同学给大家介绍,和学生一起回顾2007年在青岛结束的国际帆船比赛情况,使学生了解青岛奥帆基地大体情况基础上,明白举办一次奥帆赛对于青岛的城市发展和人民的素质有着极大的提高和推动作用。

(2)谈到青岛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时,教师出示青岛地形图,让学生从图上直接感知青岛三面环海、一面靠山的地理优势,并为学生补充青岛地理环境和气候对帆船比赛的影响。

三年级蓝色家园教案

三年级蓝色家园教案

校本(地方)课程备课卡(一)
教师:李萍萍年级:三年级学科:蓝色的家园
校本(地方)课程备课卡(二)
教师:李萍萍年级:三年级学科:蓝色的家园
教师:李萍萍年级:三年级学科:蓝色的家园
教师:李萍萍年级:三年级学科:蓝色的家园
教师:李萍萍年级:三年级学科:蓝色的家园
教师:李萍萍年级:三年级学科:蓝色的家园
教师:李萍萍年级:三年级学科:蓝色的家园
校本(地方)课程备课卡(一)
教师:李萍萍年级:三年级学科:蓝色的家园
校本(地方)课程备课卡(二)
校本(地方)课程备课卡(一)
教师:李萍萍年级:三年级学科:蓝色的家园
教师:李萍萍年级:三年级学科:蓝色的家园
校本(地方)课程备课卡(一)
教师:李萍萍年级:三年级学科:蓝色的家园
校本(地方)课程备课卡(二)
教师:李萍萍年级:三年级学科:蓝色的家园
教师:李萍萍年级:三年级学科:蓝色的家园
教师:李萍萍年级:三年级学科:蓝色的家园
教师:李萍萍年级:三年级学科:蓝色的家园
教师:李萍萍年级:三年级学科:蓝色的家园。

蓝色家园-海洋教育

蓝色家园-海洋教育

1、多姿多彩的大海活动目标:1.了解大海的色彩变化。

2.初步认识大海呈黄色的主要原因。

3.初步感受大海的形式多样,富于变化的特点。

活动重难点:理解大海呈现蓝色的原因和呈现黄色的主要原因。

活动准备:1.海水呈现蓝色的原因图片,各种天气时颜色的变化。

2.不同条件下的大海的样子。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大海的样子是多姿多彩的,有时候蓝,有时候黄,还有的时候青,这是什么原因呢?(播放儿歌《天蓝蓝,海蓝蓝》的朗诵,学生拍手说儿歌:天蓝蓝,海蓝蓝,小小船儿当摇篮。

海是家,浪作伴,白帆带我到处玩。

)2.谁能说说大海为何是蓝色的?为何把海水装到瓶子里,就没有颜色了?(学生交流)3.教师小结:大海的色彩变化是丰富的,是什么引起大海的颜色变化的。

二、大海是块蓝宝石1.大海为什么在一般情况下都是蓝色的呢?谁能说一下你的想法呢?。

2.课前老师也让大家找一找关于大海颜色的资料,谁来介绍一下?(学生交流展示)3.教师小结:大家说的很对,阳光中有七种颜色,这一点从彩虹种可以知道。

而海水是蓝色的,和光照有关系。

1.教师引导:大海是个多变的世界。

生活在大海边,你都看到过大海是什么颜色的?关于大海的,你又知道哪些知识呢呢?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大海在不同的天气具有不同的颜色,但是大部分时间是蓝色的,那是天空的颜色。

当大量的泥沙流入大海,海水就会呈现黄色!四、大海是个魔术师1.你知道大海退潮是什么样子的吗?涨潮是什么样子的呢?2.大海也是一个多变的魔术师,有时候性格温柔,风平浪静,想一个害羞的小女孩,有的时候脾气暴躁,波涛汹涌,像一头发怒的雄狮。

你还知道哪些大海的性格呢?3.世界各地的海多姿多彩,有的在大陆中间,有的在陆地边缘,有的很小,有的很大,你知道哪些于大海多姿多彩的样子有关的资料?2、美丽的海滩活动目标:1. 感受美丽的海滩风景2. 了解美丽的异域海滩3. 培养热爱大海的情感活动重点难点:体会大海景色的美丽,体会海边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
海水中含有盐分,所以味道是咸的
难点
学习搜集资料。
方法
展示图片等资料。
手段
激励学生描述。
板书
神奇的海水
教师准备:较干净的海水两杯,白开水一杯,纸杯多个;实验仪器:铁架台、酒精灯、烧杯;制作海水不能直接引用的课件。尝一尝。
反思
教 学 活 动
教学任务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二、小组讨论。
教材呈现日本核辐射事故的新闻回放及师生议论“日本核辐射物质是否会随海流到我国”的情景图。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这一形式,引发学生对于海流的讨论,导入本课主题。
第二部分:初识海流
教材首先呈现一幅师生围绕全球海流图讨论的情景图,资料卡中介绍什么是海流,引导学生初步认知海流;随后呈现两个学生做风吹形成海流的实验,一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有关寒流和暖流的资料,引导学生探究海流的基本成因。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小组内看书中的全球海流分布图,结合书中文字资料,共同探究,初步了解海流的定义、分布、有寒暖流之分等信息;而后引导学生通过小实验、查阅资料等手段简要了解海流的成因。
课 时 教 学 案
学校:
姓 名
学 科
蓝色海洋
年级班
3
课 题
神奇的海水
课 时
1
课时
教学
目标
基础性
目标
一、认知性:知道海水是咸的,了解海水中含盐
二、知道直接饮用海水有害健康。
三、体验性:通过尝一尝、做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发展性
目标
通过学生学习搜集资料的途径,让学生知道海水为什么是咸的,同时让学生了解海水是不能直接引用的,海水都有那些好处,怎样利用海水
小组汇报交流调查结果。
学生为大家介绍休渔期、相关法律法规、自身应该怎么做,向大家发出倡议等。(学生每人一句话表达自己的心声)
1、评价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表现,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评一评。
2、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
3、课堂小结。
设计保护鱼类的宣传标语,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鱼类的行动中来。
一、谈话导课
第一部分:新闻导入:
现在我们都知道海水是咸的,请同学们大胆猜一猜:海水为什么是咸的?
(对学生的说法老师不急于肯定或否定,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和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 提出问题
全球水源非常的短缺现在,分布也不均匀,淡水资源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请问学生现在我们有没有办法把海水变成淡水,海水平时都是怎样被人们利用开发的?请大家前后谈论,将你们的结果记录下来
发展性
目标
简要了解海流的定义、成因、种类及其对自然和人类的影响。


重点
简要了解海流的定义、成因、种类及其对自然和人类的影响。
难点
通过组织学生观察、讨论有关的资料,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培养保护海洋的意识。
方法
展示图片等资料。
手段
激励学生描述。
板书
奔流不息的“洋中河”
制作一张以“奔流不息的洋中河”为题的手抄报。
2.琅琊文化内容丰富。琅琊台有很多古建筑;有许多著名学者文人留下的诗文碑刻;有许多优美动人的故事传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三方面来进行探究:一是通过查阅资料或实地参观琅琊台文化陈列馆、望月楼、秦路、观龙阁等几处古建筑,来研究琅琊台的楼亭建筑的特点。
第三部分:海流的作用:
教材以图配文的形式从“用于航海”、“调节气候”、“用于发电”等几个方面介绍海流的作用,两个学生讨论的情景图旨在鼓励学生广泛探究了解海流的作用,如海流还能净化环境等。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和教材提供的信息,分组探究海流的不同作用,再进行全班交流。教师要准备充足的资料,给与适时的补充或指导,帮助学生加深认识、拓宽视野,使他们较好地了解海流的主要作用。
学生人真观察,同时个别学生上台体验
学生认真听讲,不成教师回答的问题
师 下面每个小组将你们讨论的结果总结给他将,看看我们工业和生活中都有那些运用了海水淡化技术
教师出示事物和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感觉,做实验,证明水中有盐
教师将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围绕“把青岛建成全国海水淡化产业集体和国家海水淡化推广应用示范城市”进行小结
本环节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知道海水是咸的。说一说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尝一尝注重让学生亲身体验,通过医生的话知道直接饮用海水有害健康。
展示作品以表扬为主,培养学生热爱海洋的情感。
教 学 活 动
教学任务
学生活动
教活动
设计意图
三、讨论研讨
四小实验
五小结
学生进行介绍,将自己知道的介绍给同学和老师
学生回答教师问题并思考
品尝杯中的水是什么
猜一猜。师:现在我们都知道海水是咸的,请同学们大胆猜一猜:海水为什么是咸的?(对学生的说法老师不急于肯定或否定,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和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分组讨论。自己介绍
引导及板书。
老师出示准备好的一杯海水,让学生舔一舔,尝一尝。然后说说是什么味道。(注意卫生,不要让学生喝多,尝后用凉开水漱口。)
本环节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大体了解有关海流知识、资料等等。
激发学生科研兴趣
开发学生智提高学
生兴趣习兴趣
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大体了解有关海流知识、资料生兴趣。
第三部分:韵味无穷
教材呈现一处留白,让学生写游览日记,意在提示学生及时做好总结,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为交流研究成果作准备。在组织该活动时,教师应大胆放权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确定一个专题进行汇报,各组在内容上互相学习,在形式上互相借鉴,提高学生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第四部分:著名的海流:
结束语概括全课的主要内容,鼓励学生继续探究海流,使其更好地造福地球。
要求:A4大小、图文相结合,色彩丰富。
反思
教 学 活 动
教学任务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二、小组讨论。
三、学生自我评价,谈收获
四:课后拓展:
学生交流
分小组交流
我们分成了四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搜集、整理有关资料,现在,请大家准备好资料,我们开始交流。每一小组介绍完以后,其他小组可以做补充。
师引领学生将自身了解的知识情况进行讲解
激发学生科研兴趣
开发学生智提高学习兴趣
课 时 教 学 案
学校:
姓 名
学 科
蓝色海洋
年级班
3
课 题
奔流不息的“洋中河”
课 时
1
课时
教学
目标
基础性
目标
1.简要了解海流的定义、成因、种类及其对自然和人类的影响。
2.培养学生读图、实验和搜集整理等能力。
3.进一步树立亲近海洋、探究海洋和热爱海洋的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