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心电技术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心电B超规章制度

心电B超规章制度

心电B超规章制度一、心电B超检查的操作流程1.患者预约患者需要提前电话预约心电B超检查,并在预约时告知医生有无心脏病史、心绞痛史、心律失常史、高血压史等病史信息。

在预约时,医院需告知患者检查前准备事项,如避免进餐、运动和饮水。

2.检查前准备患者在前一天晚上应停止进食、运动,并保证充足的休息。

检查当天患者需要空腹前来,排空膀胱。

3.检查流程患者到达医院后,前往心电B超检查科室进行登记,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初步询问和体格检查。

然后,患者脱去上衣,躺在检查床上,接受心电B超检查。

检查过程中,患者需保持安静,避免说话和大动作。

医生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解读,可以和患者进行交流,并向患者解释检查结果。

4.检查后处理检查结束后,患者可以恢复进食和正常生活。

医生会对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根据需要制定治疗方案或进一步检查。

二、心电B超检查的质量控制1.设备维护医院应定期对心电B超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设备操作人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

2.质量监控医院应建立心电B超检查的质量监控机制,定期对检查结果进行评估和对比,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对于异常结果或误诊情况,医院应及时跟进处理。

3.标本管理医院应建立心电B超检查标本的管理规范,确保标本的采集、保存和处理符合标准要求。

对于标本的丢失或污染情况,医院应及时调查和处理。

4.信息记录医院应建立心电B超检查的信息记录系统,对每次检查的操作流程、结果和处理情况进行记录和归档。

检查操作人员需要按照规定填写相关表格和报告。

三、心电B超检查的安全防护1.辐射防护心电B超检查是一种无辐射的检查手段,但医院仍需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定期检查设备的辐射防护装置,并对工作人员进行辐射防护培训。

2.感染控制在心电B超检查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感染控制规范,采取必要的消毒和隔离措施,确保检查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3.突发事件处理医院应建立心电B超检查的突发事件处理机制,对于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如患者突发不适、设备故障等,医院应及时进行处置,并向上级部门报告。

医疗器械操作规程

医疗器械操作规程

医疗器械操作规程一、概述医疗器械操作规程是为了保证医疗器械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规范操作流程,并确保医务人员操作医疗器械时的技术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医务人员在医疗场所使用的各类医疗器械,包括但不限于X光机、B超、心电图仪、血糖仪等。

三、操作前准备1. 熟悉医疗器械的使用说明书,特别是关于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的部分。

2. 检查医疗器械的外观是否完好,有无损坏或松动的部分。

3. 确保医疗器械已经进行了必要的消毒或清洗。

四、操作过程1.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医疗器械,确保仪器型号和规格与需要使用的操作相符。

2. 按照使用说明书中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注意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

3. 操作过程中需注意个人卫生,佩戴手套,防止交叉感染。

4. 如涉及到液体或药品,需按照正确的比例或剂量使用。

5. 操作结束后,及时清洁和消毒所使用的部件,将医疗器械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五、操作注意事项1. 操作医疗器械前,请务必熟悉相关知识和操作技巧,遵守操作规程。

2. 操作过程中,应认真观察医疗器械的运行状态,如有异常及时停止使用并报告相关人员。

3. 每次使用医疗器械前,应注意消毒和清洁工作,避免交叉感染。

4. 对于需要带电操作的医疗器械,应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关的电气安全知识和技能。

5. 如需在患者身上操作医疗器械,应事先告知患者操作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

六、紧急处理1. 在操作过程中,如遇到紧急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患者安全。

2. 在医疗器械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应及时报修或更换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七、操作记录1. 在每次操作医疗器械前,应填写操作记录表,包括操作日期、操作人员、操作仪器和具体操作内容等。

2. 操作记录应保存完整,并定期进行检查和归档。

八、操作培训和考核1. 医务人员应接受相关医疗器械的操作培训,了解并掌握相关操作步骤和技能。

2. 定期进行医疗器械操作考核,确保医务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推荐】医院B超(彩超)操作规程2

【推荐】医院B超(彩超)操作规程2

医院B超(彩超)操作规程 (1)医院B超(彩超)操作规程 (5)多普勒彩色超声操作规程 (6)B超诊断仪的操作规程 (6)医院B超(彩超)操作规程 (10)医院B超(彩超)操作规程目录第一节外周血管及浅表器官超声检查第二节腹部超声检查第三节心电图操作常规第一节外周血管及浅表器官超声检查【适应证】1、颈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颈动脉瘤、颈动脉体瘤、椎动脉闭塞性疾病等。

2、甲状腺、腮腺、颌下腺等腺体的肿大或萎缩,囊性或实性占位及良性与恶性占位的鉴别。

3、乳腺脓肿,乳腺囊性增生,囊实性肿块,导管疾病,超声引导下抽吸、活检。

4、男性有乳腺肿块者。

5、眼球、眼轴测量,视网膜有无脱离,眼内异物,眼内占位性病变,眶内、球后占位性病变。

6、睾丸及附睾的肿瘤、炎症、外伤、鞘膜积液、隐睾、睾丸扭转、精索静脉曲张及其他阴囊内疾病。

7、体表肿块、肌肉、骨骼、关节疾病的诊断。

骨、关节、肌肉软组织的血肿、化脓性炎症、结核、占位,骨折,肌腱、韧带疾病及其他骨病。

【检查方法】1.仪器条件:选用7.5~15MHz高频线阵探头,直接进行检查。

2.体位:一般采取仰卧位,颈部检查需肩部垫高,头稍后仰,充分暴露颈前及侧方。

如检查颈侧方淋巴结时,可采取侧卧位。

乳腺检查时双手上举至头上,以充分暴露乳腺及腋窝等部位,检查乳腺外侧象限时,可用半侧卧位。

3.眼球超声检查时先行纵切,然后行横切扫查,检查中,嘱患者上、下、左、右转动眼球,以利全面观察。

【检查内容】1.甲状腺的形态大小,实质回声。

有无结节及结节的数目、囊性或实性,内部回声等。

2.颈部是否有肿大的淋巴结。

如有肿大的淋巴结,应提供淋巴结形态、淋巴门及淋巴髓质结构、血流分布情况及血流参数供临床参考。

3.观察血流分布,血流参数,供临床参考。

4.乳腺导管、小叶形态结构,导管是否扩张。

5.腺体内是否有占位性病变,单发抑或多发。

每一占位性病变的二维声像图特点、血流情况。

6.测量各血管内径,观察血管内膜规整性、回声强度,管壁变化。

b超心电室规章制度

b超心电室规章制度

b超心电室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B超心电室的运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患者安全,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B超心电室的管理和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

第三条所有工作人员都应该遵守本规章制度的规定,并按照规定执行工作。

第四条B超心电室负责人应当严格执行本规章制度,做好管理工作。

第五条B超心电室的工作人员应当根据本规章制度的要求,全力保障患者的隐私权和安全。

第六条B超心电室的工作人员应当遵循医德医风,尊重患者,礼貌待人。

第七条B超心电室应当保障医务人员的安全,提供必要的防护措施。

第八条B超心电室应当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第二章 B超心电室的管理第九条B超心电室的负责人应当具备相关的医疗职业资格。

第十条B超心电室应当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明确工作流程。

第十一条B超心电室应当定期进行内部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

第十二条B超心电室应当建立警示标识,明确区域划分。

第十三条B超心电室应当建立健全的患者信息管理制度,确保患者的隐私权。

第三章 B超心电室的工作人员第十四条B超心电室的工作人员应当具备相关的医疗职业资格。

第十五条B超心电室的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执行医疗纪律,不得私自泄露患者信息。

第十六条B超心电室的工作人员应当尊重患者,倾听患者意见。

第十七条B超心电室的工作人员应当保护设备设施,防止浪费。

第十八条B超心电室的工作人员应当遵守工作时间,不得早退晚到。

第四章 B超心电室的设备管理第十九条B超心电室的设备应当定期进行维修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第二十条B超心电室的设备使用应当符合操作规程,不得私自调整。

第二十一条B超心电室的设备使用完毕后应当按要求清洁消毒。

第二十二条B超心电室的设备应当定期进行技术评估,确保技术水平。

第五章 B超心电室的卫生环境第二十三条B超心电室的卫生环境应当保持整洁,无异味。

第二十四条B超心电室的卫生区域应当定期消毒,确保卫生。

第二十五条B超心电室的垃圾分类处理,保护环境。

B超操作规程

B超操作规程

B超操作规程标题:B超操作规程引言概述:B超(超声波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检查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中。

为了确保B超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制定一套操作规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B超操作规程。

正文内容:一、准备工作1.1 检查设备准备- 确保B超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包括电源、探头、显示屏等。

- 检查设备是否已经校准,确保图象质量的准确性。

- 准备好必要的消毒液、清洁剂、透明膜等。

1.2 患者准备- 与患者进行必要的沟通,解释B超检查的目的和过程。

- 让患者脱去衣物,保持舒适的体位。

- 根据检查部位,清除患者身上的任何干扰物,如饰品、胶贴等。

- 对于特定检查,如腹部B超,患者需要保持空腹。

1.3 检查环境准备- 确保检查室内的光线充足,避免直射阳光或者其他强光源。

- 调整室内温度适宜,避免过热或者过冷。

- 保持室内的肃静,避免干扰B超设备的使用。

二、操作流程2.1 操作步骤- 根据医嘱选择相应的检查部位和模式。

- 将透明膜覆盖在探头上,涂抹适量的凝胶。

- 将探头轻轻放置在患者的皮肤上,保持适当的角度和压力。

- 挪移探头,调整深度和方向,以获取所需的图象。

- 在操作过程中,保持与患者的良好沟通,确保患者的舒适度。

2.2 图象获取要点- 确保探头与皮肤之间有足够的凝胶,以避免空气或者其他干扰物造成的伪影。

- 控制探头的角度和压力,以获得清晰的图象。

- 根据需要调整深度和增益,以显示所需的解剖结构。

- 注意挪移探头的速度,以避免图象含糊。

2.3 操作注意事项- 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保持设备和探头的清洁。

- 注意消毒探头,避免交叉感染。

- 遵循医疗废物处理规定,将使用过的透明膜和凝胶妥善处理。

- 在检查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记录异常情况。

三、安全措施3.1 辐射安全- B超检查是无辐射的检查技术,不会对患者和操作人员产生辐射危害。

- 确保设备的辐射安全标志醒目可见,及时维护和检修设备。

b超_心电图工作制度

b超_心电图工作制度

B超和心电图工作制度一、工作原则1.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医院规章制度,切实保障患者权益。

2.遵循医疗安全和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满足临床需求。

4.注重团队合作,强化岗位职责,确保工作高效有序。

二、工作流程1.申请单填写: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填写B超或心电图检查申请单,注明检查目的、要求及部位。

2.预约登记:患者持申请单至B超或心电图室进行预约登记,办理缴费或计账手续。

3.检查准备:患者根据检查要求进行相应的准备,如憋尿、空腹等。

4.进行检查:B超或心电图室工作人员根据申请单内容,为患者进行相应的检查。

5.报告出具:检查完成后,医师及时出具诊断报告,报告要求医学术语规范、字迹清楚。

6.随访登记:对检查病例进行必要的随访登记,分析讨论漏诊、误诊病例,提高诊断符合率。

三、岗位职责1.B超室岗位职责:(1)负责接诊患者,了解病情,指导患者进行检查准备。

(2)严格遵守B超检查操作规程,确保检查过程安全、准确。

(3)出具B超诊断报告,及时与临床医生沟通疑难问题。

(4)定期对B超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5)参与临床会诊,提高B超诊断水平。

2.心电图室岗位职责:(1)负责接诊患者,了解病情,指导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

(2)严格遵守心电图检查操作规程,确保检查过程安全、准确。

(3)出具心电图诊断报告,及时与临床医生沟通疑难问题。

(4)定期对心电图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5)参与临床会诊,提高心电图诊断水平。

四、工作纪律与要求1.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医院规章制度,严守医德医风。

2.尊重患者隐私,保护患者信息安全。

3.不得私自向检查对象透露胎儿性别,严禁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

4.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确保检查质量。

5.注重团队协作,相互支持,共同提高工作效能。

6.遵守劳动纪律,按时上下班,不得迟到、早退。

B超检查操作规程

B超检查操作规程

B超检查操作规程一、引言B型超声检查(简称B超)是一种无创、无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广泛应用于腹部、妇科、产科、泌尿科等领域。

为了保证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本文制定了B超检查操作规程,以指导操作人员进行规范操作。

二、检查前准备确定检查目的:在进行B超检查前,应明确检查的目的,以便选择合适的超声仪器和探头。

患者准备:要求患者在进行检查前2-3小时禁食,避免胃肠道内的气体干扰检查结果。

对于需要进行泌尿系统检查的患者,应提前做好排尿准备。

仪器准备:检查前应确保超声仪器处于良好状态,探头干净、无破损。

根据检查部位选择合适的探头,并进行相应的设置和调整。

三、检查步骤体位及探头放置:根据检查部位的不同,指导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并确保探头与检查部位充分接触。

对于腹部检查,通常采用平卧位;妇科或产科检查可采用仰卧位或膀胱截石位。

涂耦合剂:在探头表面均匀涂上耦合剂,以确保超声波能顺利传递到患者体表。

扫描及观察:启动超声仪器,按照预设的参数进行扫描。

观察并记录检查结果,注意观察脏器形态、大小、位置及毗邻关系等。

图像存储:对于有诊断价值的图像,应及时存储以便后续分析。

检查后处理:检查结束后,清洁探头并关闭超声仪器。

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指导,如后续注意事项等。

四、注意事项操作人员资质:进行B超检查的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患者隐私保护:在检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确保图像和信息的保密性。

耦合剂使用:应选择合适的耦合剂,避免对皮肤造成刺激或过敏反应。

图像识别与分析:操作人员应具备基本的图像识别与分析能力,能准确判断检查结果的意义。

检查异常情况处理: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患者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五、结论B超检查作为医学影像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无创、无痛、无辐射等优点。

遵循操作规程进行规范操作,有助于提高B超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心电图B超工作制度

心电图B超工作制度

心电图B超工作制度一、目的为确保心电图和B超检查的质量,提高诊断准确率,保障患者安全,制定本工作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院心电图和B超检查工作。

三、工作原则1. 严格遵守医疗法规,遵循医疗伦理,尊重患者隐私。

2. 确保检查质量,提高诊断水平,为临床提供准确、及时的诊断依据。

3.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确保设备安全、有效运行。

4. 加强室内管理,保持环境整洁,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四、工作制度与人员职责1. 心电图检查(1)申请单由临床医生填写,注明检查部位、时间等相关信息。

(2)心电图检查前,检查医师应详细阅读申请单,了解患者病情及检查要求。

(3)检查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检查质量。

(4)心电图报告结果当天发出,由检查医师书写并签名。

(5)遇到疑难问题,应及时与临床医生联系,共同研究解决。

2. B超检查(1)申请单由临床医生填写,注明检查部位、时间等相关信息。

(2)B超检查前,检查医师应详细阅读申请单,了解患者病情及检查要求。

(3)检查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检查质量。

(4)B超报告结果当天发出,由检查医师书写并签名。

(5)遇到疑难问题,应及时与临床医生联系,共同研究解决。

3. 设备与管理(1)心电图和B超设备由专人负责保管,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和检查。

(2)设备使用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3)保持室内整洁,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4)各类资料、检查记录归档统一管理,未经批准不得借出。

4. 培训与考核(1)心电图和B超操作员需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

(2)定期组织业务培训,提高人员业务水平。

(3)开展质量控制,确保检查质量。

(4)对违反本制度的人员,视情节轻重进行处理。

五、注意事项1. 危重病员检查时,应有医护人员陪同或到床前检查。

2. 发现传染病患者,应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必要时报告感染科处理。

3. 实行B超诊断信息报告制度,操作员需对需要B超临床诊断的孕妇进行详细登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超心电技术操作规程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B









目录
第一节腹部超声检查
第三节心电图操作常规
第一节腹部超声检查
【适应证】
1.肝脏的形态、大小、位置及占位性病变、弥漫性损害及外伤。

2.胆道系统结石、炎症、肿瘤、蛔虫及黄疸的鉴别。

3.胰腺的炎症、肿瘤、囊性病变、外伤和周围组织病变的鉴别。

4.脾脏的弥漫性肿大、外伤及占位性病变。

5.肾脏的发育异常、占位、结石、积水、创伤、肾动脉狭窄及移植肾的并发症。

6.胃肠道占位、幽门狭窄、炎症、溃疡、肠间隙及阑尾脓肿、梗阻及胃肠腔扩张和异常充盈。

7、腹膜后间隙囊性或实性占位性病变,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疾病。

【检查方法】
l.凸阵或线阵探头,频率2.5~5.0MHz或8~12MHz。

检查前一般不需特殊准备。

肝硬化、肠腔气体较多者可在饮水500~800ml后检查。

2.受检者常取平卧位,根据需要变换体位。

平静均匀呼吸。

3.检测脏器大小、位置,显示组织内部结构及血流。

4.对脏器内异常病灶,声束需从三个方位确认,以排除伪像干扰。

5.检测脏器与毗邻器官、周围组织的关系。

6.胆系检查时患者须禁食8h以上,早晨空腹检查较为适宜。

必要时饮水300~500ml有利于肝外胆管显示。

胃肠道气体干扰明显者,宜适当加压探头或排气后复查。

7.对于较胖体型者,胰腺显像不理想者,可在患者饮水500~600ml 后在坐位和右侧卧位下检查。

8.饮水并充盈膀胱,有助于同时显示肾盂、输尿管和膀胱。

9.胃肠超声检查前一日晚餐进流食,其后禁食,检查前4h内禁水,检查前排净大便。

准备好胃肠道充盈剂。

经腹壁的乙状结肠和直肠检查应使膀胱良好充盈。

需灌肠再行超声检查者,检查前一日晚餐进流食,睡前服轻泻剂、晨起排便,清洁灌肠。

10.腹膜后间隙超声检查受检者应空腹,即检查前禁食8~12h。

检查中可适量饮水以充盈胃腔。

对位于下腹部的病变,必要时充盈膀胱后再检查。

【检查内容】
1.观察脏器的大小、形态、轮廓、边缘、被膜光整性、连续性,及与相邻器官的关系。

2.观察实质脏器内部回声的均匀程度,有无局灶性或弥漫性的增强、降低或衰减。

3.实质脏器内异常病灶,斑点、结节、团块、条索的部位、大小形态、数量、回声性质、有无包膜,内部液化、声晕、侧壁失落效应及后方回声增强或衰减。

4.实质脏器内血管的分布,走向,纹理的清晰度;有无局限性或整体的增粗、扩张、扭曲、狭窄、移位、闭塞或消失;病灶内、外的血流分布情况。

5 .空腔脏器内有无结石、息肉性病变或肿瘤,壁厚度、光滑程度及收缩功能。

6 .腹膜后间隙占位病灶的具体部位、范围、大小、形态及移动度、内部回声、与相邻重要脏器和大血管的位置关系,彩色多普勒血流图检查病灶内血供情况、血管分布与走行的特点。

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管径变化,有无局限性膨大、狭窄和局部受压等,并进行测量。

病变区管壁厚度、内膜回声和光滑度、管壁连续性及有无分层。

管腔内有无异常回声,走行情况。

彩色血流信号充盈度、流动特点和流向变化。

频谱多普勒可根据需要进行多普勒血流参数测定。

【注意事项】
1.正常脏器大小测值与个体差异、体表面积有关,影响因素较多,测值可有差异。

2.分析图像清晰度要考虑到体型,肥胖者腹壁厚,透声差,可适当降低频率。

3.检查前将仪器调整为最佳功能状态,灰阶、辉度、对比度及彩色多普勒检查的速度标尺、增益要适宜。

4.彩色多普勒检查血流显示程度与仪器性能质量关系密切。

高性能仪器能显示脏器内微小病灶,中低档者难以显示。

5.胆系、胃肠道超声检查宜安排在上午进行,检查前以空腹为宜。

6.对婴幼儿可在哺乳中或睡眠时进行检查。

不能合作者可于检查前适量使用镇静剂,常用药物为10%水合氯醛,按1ml/kg体重灌肠。

7.疑似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以及消化道外伤急症者禁用胃肠道充盈检查法。

8.对急症患者的超声检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快捷,提示及诊断要实事求是。

必要时在病情稳定后超声复查。

9.超声诊断需结合临床与其他检查结果以确诊病变。

第三节心电图操作常规
1开机前各旋钮应置以下位置:
导联开关置于“0”;走纸速度置于“25”;增益开关置于“1”;记录开关放置“准备”。

2打开仪器电源开关,预热2—3分钟,机器性能符合(要求)标准即可使用。

3按放电极,涂导电液适宜,电极位置准确,处理皮肤电阻,正确安放电极绑扎松紧合适。

4旋转导联开关至“观察”,注意观察热笔适中,基线平稳,有无干扰,描笔随心跳摆动情况。

5依次描记各导联波型,一般每导联描记3—5组,转换导联时必须封闭进行。

心律不齐者,选择P波清晰导联延长描记。

6根据病情需要会同经治医师指导病人进行各种试验检查,提高阳性率。

7每查完一人,应注明患者姓名(或编号),标记导联,使用药物或特殊描记要予以注明。

8检查完毕后,将各旋钮开关转回正常位置,关闭电源开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