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品格
做新时代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

做新时代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作者:安丽夏文德来源:《新长征·党建版》 2019年第2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有新变化、新使命、新要求,对好干部也有了新要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忠诚、干净、担当。
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创造无愧于时代的新成就,书写无愧于时代的新篇章,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
“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与我们党的好干部标准是一脉相承的。
尽管各个历史时期党对干部的要求不同,尽管不同时代的优秀干部各有特点,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是始终不变的价值底色,德才兼备是始终贯穿的价值主线。
“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体现了做人做事做官的高度统一,对党忠诚是党员干部的政治品格,个人干净是党员干部做人的底线,敢于担当是党员干部为官的职业素质。
这三点既朴素又简洁、既好记又易懂、既有现实性又有针对性,要求明确、掷地有声。
“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是辩证统一的整体,涵盖了政治建设、思想建设、业务建设、作风建设、品德建设等各个方面,更加突出了对党员干部的政治品格要求、党性修养要求和职业素质要求。
忠诚干净担当根植于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对新时期好干部标准的丰富和发展。
我们党90 多年的历史,就是一部用生命诠释忠诚的革命史、一部用干净凝聚人心的发展史、一部用担当铸就辉煌的奋斗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风险挑战,每一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五条标准,把“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作为座右铭,作为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融入党性修养全过程,贯穿于工作各方面,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好干部。
“忠诚”是根基。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
”绝对忠诚是我们党对党员的根本政治要求,是做好干部的基本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
争做“四有”好干部

争做“四有”好干部作者:秦炳武来源:《共产党员·上半月》 2016年第7期秦炳武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切实增强看齐意识和行动自觉,带着问题学,针对问题改,学思践悟、砥砺身心,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努力争做“四有”好干部。
树立坚定忠诚的政治品格,始终做到心中有党。
对党忠诚是党员干部最基本的政治素养。
习近平同志早在正定工作时就反复强调,“在大是大非面前态度要明朗”,“对党中央的方针政策,要自觉执行,不能有任何怀疑和动摇”。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思想上要坚定,保持政治定力,常补精神之“钙”,坚决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政治上要坚定,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大是大非面前站得稳立场、辨得清方向、经得住考验。
行动上要坚决,增强政治意识、看齐意识,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做到令必行禁必止,在落实中央和上级决策部署上不打折扣、不搞变通,做到“凡事务求贯彻”。
秉持真挚浓厚的为民情怀,始终做到心中有民。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焦裕禄对群众的苦难感同身受,追沙追到沙落地,查水查到水归槽,他用舌头辨别盐碱的种类和土的含碱量,忍受着严重疾病的折磨,跑了120多个大队,跋涉5000余里,心中时刻装着百姓,唯独没有他自己。
谷文昌怀着“不把人民拯救出苦难,共产党来干什么”的坚定信仰,誓言“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带领东山干部群众,苦战风沙十余载,打破了“神仙也难治”的魔咒,把人间荒岛变成海上绿洲。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要以焦裕禄、谷文昌等先进典型为榜样,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一切以增加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目的,争做受人民群众爱戴的好干部。
保持勇于担当的实干精神,始终做到心中有责。
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
党员干部要始终把责任挂在心头,敢蹚“深水区”、敢啃“硬骨头”,把工作当事业干,做到矛盾面前不躲闪,挑战面前不畏惧,困难面前不退缩。
领导干部 道德品格

领导干部道德品格
领导干部的道德品格是指其在任职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道德修养和品德风范。
一个具备良好道德品格的领导干部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品德特征:
1. 诚信正直:诚实守信、言行一致,言必行、行必果,始终保持端正的品行和真实的态度。
2. 廉洁自律:廉洁奉公,清正廉洁,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和腐败行为,始终保持清白自律的道德操守。
3. 为民务实:以人民为中心,以公共利益为最高目标,勤勉敬业,实事求是,恪尽职守,为人民谋福祉。
4. 公正公平:坚持公平正义,处理问题公正无私,真实客观地对待人和事,公正无私地执法办事。
5. 谦逊谨慎:心怀谦卑,言谈举止谨慎,不骄不躁,与人为善,尊重他人,倾听不同声音。
6. 公德尊法:遵纪守法,恪守道德规范,遵循职责,维护公共利益,无德不立、无德不治。
7. 团结合作:具有团结同志、积极合作的品质,善于倾听、团结协作,形成合力,推动工作的顺利进行。
领导干部的道德品格不仅是其个人修养的体现,更是对党和人
民的高度尊重和责任担当。
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品格,领导干部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塑造良好的领导形象,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提升党员政治素养

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政治素质在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下,要求不尽相同,但一个优秀的党员干部,必须具有良好政治素质,这一点是基本条件。
政治素质是在一个领导者所必须具备的各种素质中最根本的素质。
党员干部要自觉提高政治素质。
在革命战争年代,政治素质要求每一个党员干部要忠诚于党的事业,甚至能为党的事业献出自己的一切。
在和平时期,随着环境的改变,党成为执政党,肩负着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同样要求各级领导者在政治上清醒、坚定,不负人民的重望。
领导干部要坚持“四个服从”,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全党服从中央。
中央是党的最高领导机关,代表全党的整体意志,代表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
全党服从中央,是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的首要条件,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保证。
党员干部要自觉提高业务素质。
业务过硬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
当前各项工作任务繁重,执法难度越来越大,执法环境日益复杂。
同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相比,党员干部队伍的能力水平还不完全适应,仍存在“本领恐慌”问题。
要下大气力强化业务能力建设,坚持从源头抓起,从基础抓起,更加重视提高自身素质能力和水平,促进严格执法、更好履行各项工作任务。
要坚定理想信念,做忠诚于党的表率。
中共党员从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庄严宣誓的那一刻起,就对党郑重承诺,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因此,忠诚于党是党对党员的根本政治要求,是党的事业顺利发展的坚强政治保证,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必须遵守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应自觉带头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守纪律、讲规矩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始终站在党的立场说话,始终与党同心同德,严格按程序办事、按规则办事、按集体意志办事。
党员干部要对照党章时刻检验、规范自己的言行,自觉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自觉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率。
要树立正确价值追求,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增强个人品行砥炼,抵制各种诱惑,始终把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服务人民群众作为人生价值和使命追求。
从政当以守正为要

从政当以守正为要“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先哲言简意赅,一语道破了“政”与“正”之间的联系。
它启示我们:从政当以守正为要。
惟有守正,才能影响和带动他人,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惟有守正,才能赢得信任和支持,更好地履行职责。
今天,党员领导干部应当怎样守正呢?一、守正言。
从一定意义上说,党员领导干部是党的代言人,所说的话可能被认为代表党的声音。
言语失当、言不由衷甚至言而无信,不仅会使自己失信于民,而且会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闭着眼睛在那里瞎说,这是共产党员的耻辱。
故而,当年中央党校请示校训时,他脱口而出:实事求是、不尚空谈。
这八个字,为今天的党员领导干部守正言提供了基本遵循。
这就是:要直言,实事求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表达真实意见,反映群众心声;敢言,在遇到复杂情况时敢于亮出自己的观点、看法,不因怕得罪人而回避矛盾,不因个人利益而明哲保身;慎言,始终坚持党性原则和组织纪律,该说的话努力说好,不该说的话坚决不说。
二、守正行。
行是不言之教。
群众看待和评价党员领导干部,不仅仅看其说了什么、是怎样说的,更看其做了什么、是怎样做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行的示范效应要大于言,如果行不正,即使言再好也不顶用,甚至会起反作用。
守正行,就是行不离德、行不离公、行不离规,模范践行党的宗旨和要求。
延安时期,国民党爱国将领续范亭到延安考察,当他见到朱德同志时,不胜惊讶。
因为他万万没有想到,身经百战、威震敌胆的八路军总司令竟穿着粗布衣衫,像个普通庄稼汉。
续范亭感动至深,挥毫赋诗:敌后撑持不世功,金刚百炼一英雄,时人未识将军面,朴素浑如田舍翁。
任弼时同志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用钱多,三怕麻烦人。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尚品格,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三、守正心。
言为心声,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要做到守正言与正行,就必须守正心,也就是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断提升思想道德境界。
心正,境界自高、胸怀自宽,杂念自无、贪欲自灭,从而做到言正、行正。
用“三不”精神做“三有”公仆

41用“三不”精神做“三有”公仆文丨■ 殷建光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要有不信邪、不怕鬼、不当软骨头的风骨、气节、胆魄。
这是对党员干部提出的时代标准,党员干部应该用“三不”精神做“三有”公仆。
“三不”精神应该是一个党员干部的风貌。
作为党员干部应该不信邪气,应该正气浩然,应该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真理一边,只有这样,才无愧党员干部的称谓。
世界有邪气,时代有邪气,生活有邪气,工作有邪气,年轻党员干部应该坚守不信邪,这是基本底线。
历史奔腾,风云变化;社会发展,纷繁复杂。
总有一些人私欲膨胀,总有一些妖魔鬼怪作祟,作为党员干部,应该不怕鬼,邪不压正,任何鬼怪都是纸老虎,都会在正义面前一败涂地;党员干部的骨头应该是最硬的,百年党史,无数革命英烈铸造了党员硬骨头的标杆,这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行为的楷模,面对丑陋疯狂,面对邪恶侵袭,用硬骨头昂然顶回。
这就是党员的先锋作用,干部的担当作风。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总想过太平日子、不想斗争是不切实际的。
要丢掉幻想、勇于斗争,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寸土不让,以前所未有的意志品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党的宗旨,维护时代真理,维护人民利益。
党员干部当是“三有”精神的形象代言人。
“三有”公仆应该是一个党员干部的硬核。
党员干部要有风骨,有气节,有胆魄。
风骨就是坚持真理的风骨,党员干部应该是时代的先锋引领,应该是人民的主心骨,面对各种错误,各种丑陋,各种诱惑,党员干部应该用风骨挺直脊梁,昂首挺胸,浩然正气,给人民群众树立起风骨青松。
有气节,就是有道德,有人性,维护党员干部的形象与尊严,维护人民至上的公仆宗旨。
作为党员干部,必须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认真研究现实问题,必须始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要在维护党的形象上,维护人民利益上,有气节,不屈服,做顶天立地的党员干部。
有胆魄,就是要敢于创新工作、开拓工作,拼搏工作,为了国家的发展,为了人民的利益,不做“好好先生”,勇于抛弃个人的私利,勇于抛弃表面的虚荣,敢于和各种错误做斗争。
廉洁自律守底线,发扬自我革命精神

廉洁自律守底线,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廉洁自律守底线和发扬自我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一直强调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也是党员领导干部应当遵循的基本要求。
以下是对这两方面的详细介绍:一、廉洁自律守底线廉洁自律是指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做到清正廉洁,严于律己,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
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守住做人底线。
做人要有原则、有底线,不能违背良心和道德。
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不被利益所诱惑,不做违背良心和道德的事情。
守住处事底线。
处事要公正、公平、公开,不能搞权钱交易、以权谋私。
党员领导干部要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谋私利,切实维护公共利益和群众利益。
守住用权底线。
用权要依法、依规、依纪,不能滥用职权、以权压人。
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党的纪律,严格按照规定行使权力,不越权、不揽权、不滥权。
守住交友底线。
交友要慎重、有原则,不能与不法分子和不良人士为伍。
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不交不义之友,不参与不法活动。
二、发扬自我革命精神自我革命精神是指党员领导干部要勇于自我剖析、自我批评、自我改进,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
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勇于自我剖析。
党员领导干部要经常进行自我剖析,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勇于自我批评。
党员领导干部要敢于开展自我批评,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和过失,不护短、不遮丑、不怕痛。
勇于自我改进。
党员领导干部要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和提高,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
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
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做到思想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行动上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廉洁自律守底线和发扬自我革命精神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只有做到廉洁自律守底线,才能更好地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只有发扬自我革命精神,才能更好地实现廉洁自律守底线。
这两者共同构成了党员领导干部应当遵循的基本要求和行为准则。
党员干部应该具备的四种基本素养

党员干部应该具备的四种基本素养做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必须具有的基本素养是哪四种?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党员干部应该具备的四种基本素养文章内容。
党员干部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道德修养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共产党员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这种特殊材料主要就是指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坚定的理想信念。
每一个共产党人都应该懂得,其道德水准的高低,修养品行的好坏,是衡量一名共产党员是否具备先进性的标准之一,也是共产党员区别于普通群众的重要尺度之一。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带头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坚决抵御各种腐朽落后思想文化的侵蚀;把道德修养作为自己终生实践的课题,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带动全社会广泛形成讲道德、重修养、尚清廉的良好风气。
可以说没有党性的人不会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
党性不强、不纯的人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按照党章的要求,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可概括为增强党的意识、增强公仆意识、增强发展意识、增强忧患意识、增强创新意识等五个方面。
领导干部所特有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党员、群众道德修养的方向和成效。
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坚持勤奋工作、创造一流业绩;这样才能真正干好本职工作,完成党组织赋予的革命任务。
党员干部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勤奋主动共产党员应当具有的崇高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情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要想做好事业,管理好企业,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勤奋学习、主动学习。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领导干部做事业的态度如何,做事业的本领如何,除了组织的精心培养,主要取决于每个党员干部自身的勤奋与努力。
只有通过苦练内功,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升华自己的道德情操、增进自己的综合素养,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下功夫,才能在社会发展的大潮流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住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守正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品格
作者:付宏渊
来源:《新湘评论·上半月》2015年第10期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时强调,我们要在全党全社会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还多次要求各级党员干部“堂堂正正”“清正严明”“扶正祛邪”,深刻表明“守正”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品格要求,也是党员干部前行的品格航标。
守正是党员干部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守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政治伦理的核心价值理念,内在地蕴含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中。
在每一个层面的践行过程中,都对党员干部提出了守正的要求。
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坚守正德。
守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政治伦理的道德规范,其基本涵义是“恪守正道”。
它最初出现在《史记·礼书》:“循法守正者见侮於世,奢溢僭差者谓之显荣。
”古人的“守正为心,疾恶不惧”“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为政以德”等这些论述都把施政与从政者的道德、行为紧密结合起来,表达了正人先正己、正己先正德为施政之要的从政理念,其思想也道破了“政”与“正”之间的关系,蕴含了施政须“守正”、为政须“正身正己”的“德位”自觉。
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政治伦理核心价值,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钙”,它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的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正道。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的表述,反映了全体中华儿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共同心愿。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要求党员干部坚持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应承担更多守正的责任和使命。
这种守正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上担当起为国家的富强做贡献,为民主做先行,为文明做示范,为和谐做表率。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弘扬正气。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层面表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环境的总要求,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领域的多个方面,本质上就是一个核心要素“正气”。
党员干部是坚持“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代表和积极践行者,在直接关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事物中要求党员干部坚持公平正义,并通过倡导和引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先进文化,唱响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正气歌。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传播正能量。
每一个党员干部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过程中,是一个个体,但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整体中的个体。
这个整体是中国共产党或是党和国家的干部集体。
这两个集体都是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忠诚者、爱岗敬业的奉献者、诚信的最履行者和友善的积极践行者。
这一个个忠诚与奉献汇聚成强大的正能量,激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信、自强。
守正是党员干部“三严三实”的基本前提
“守正”与“三严三实”在内容和目标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守正是基础、是前提、是保证。
守正是“严于修身、做人要实”的基础。
对于党员干部,严于修身就是在思想上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政治上始终保持和党中央高度一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党绝对忠诚;在作风上保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理论联系实际的党的优良传统。
这其中都蕴含了正道、正纪、正风和正气。
做人要实就是要在世界观上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价值观上自觉忠实于人民的利益;人生观上待人诚实;方法论上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
这其中无论从思想上、行动上还是方法上,都是以“正”为前置条件和根本原则。
因此,守正是“严于修身、做人要实”的基础。
守正是“严于律己、谋事要实”的前提。
党员干部严于律己就是从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严格按照党章和党员干部条例要求,在实现党的性质和宗旨上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谋事要实,就是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要有开拓的担当和勇气;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提高谋事和服务的能力;对工作,要有扎根基层、了解实情、向群众学习的精神,务实的态度。
只有一心为民的正气,才能有担当的勇气、服务好人民的底气和务实的作风。
党员干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倡导者、坚守者和先行者,这也决定了他们是守正的坚决维护者。
“君子独处守正,不桡众枉。
”
守正是“严于用权、创业要实”的保证。
对权力运行的严格规范和严密监督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课题。
严于用权就是促进权力的科学运行、民主运行、阳光运行,其最根本要义就是权力的公正运行。
领导干部既是权力的承担者,也是权力的受监督者和严于用权的推动者。
领导干部只有坚守正义与正气,依法办事、一心为民,才能不役于外物、不困于心、严于用权,达到习近平同志所要求的“努力让人民群众从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因此,保证权力的公正运行,守正是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
领导干部在执政为民的工作中建功立业,就是創业。
党员干部的创业是贯穿公权运行的创业,守正是正确对待权力、善于用正权力的前提,是创业要实的根本保证。
守正是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行动准则
为人民服务是每一个党员干部的最高追求,在服务人民的过程中,党员干部应该自觉扎根群众之中、守服务之正道,成为人民群众的楷模。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需要广大党员干部从思想和行为上,以守正作为前进的航标和行为的准则。
守正先守心。
言为心声,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心中有信念。
坚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坚持“革命理想高于天”,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让理想信念的明灯永远在党员干部心中闪亮。
心中有民。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学
习和弘扬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这种情怀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情怀,是践行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
心中有廉。
坚守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
去杂念,守正心,不谋私利,奉公守法,秉公行事,以浩然正气对待私欲贪欲,慎独慎初慎微,做到防微杜渐,确保在各种诱惑面前不失自我,不迷失方向。
守正须守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场合要求党员干部“不讲空话套话”。
“言”有三言:一是慎言。
始终坚持党性原则、组织纪律和政治纪律,不利于团结发展稳定和有损党的利益的话坚决不说。
二是敢言。
在表达真实意见,反映群众心声时,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亮出自己的观点,不护短不怕丑,不因怕得罪人而回避矛盾,不因个人利益而明哲保身。
三是真言。
要坚持实事求是,不说废话、空话、套话、假话;不偏袒、不枉直,不打棒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真正从群众利益诉求出发,用真心实意赢得群众的衷心拥护。
守正当守行。
孟子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行是不言之教,“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行”亦有三行:一是实行。
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时强调“实干兴邦”,这要求党员干部实实在在干、认认真真干,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夙夜在公、勤政敏政,服务好人民。
二是敢行。
党员干部的担当意味着为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要有在困难与危险面前敢于顶住压力、冲锋在前的责任和勇气。
三是廉行。
清廉是共产党人的根本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只有淡泊宁静、知足不辱、知止不耻、向清向廉、严于律己、严于修身、为政以德,才能取信于民。
正言是要求,正行是根本,正心最关键,三者缺一不可。
守正为心,臻于至善。
这是一个优秀党员干部应有的基本品格与德性修养的内在要求。
从正言、正心到正行,归结为根本一条就是努力成为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舍弃投机与功利,坚守诚信与正直;舍弃冷漠与私欲,坚守善良与大爱;舍弃狭隘与偏执,坚守尊重与包容;舍弃虚荣与奢华,坚守质朴与纯真。
舍弃,或许会失去一些眼前的利益,但一定能收获内心的满足与精神的升华,而这恰恰就是党员干部群体人生画卷更显功底、最能出彩的地方。
守正让人心如明镜、大道直行。
(作者系长沙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沙理工大学研究基地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