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石料含泥量及泥块含量之令狐文艳创作
公路常用原材料抽检频率之令狐文艳创作

令狐文艳
序号
试验类别
试验项目及参数
施工自检频率
监理抽检频率
取样方法
取样容器、数量
1
土
颗粒分析、液限、塑性指数、承载比CBR、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天然含水量
(1)开工前检验一次,施工过程中每5000m3检验一次。(2)天然含水量:压实前随时检测
开工前检验一次,施工过程中每25000m3检验一次
13
乳化沥青
粘度、残留物含量、溶解度、针入度、15℃延度、常温贮存稳定性
1.进场时每批次检验一次,每检验批代表数量不超过2000T。2.施工期间每两天一次。
监理单位抽检不低于施工单位的20%
现场容器中取样。
破乳速度,与粗集料的粘附性,与粗细粒式集料拌和试验
必要时做。
必要时做
14
改性沥青
针入度、针入度指数、软化点、延度、弹性恢复
按T0101-2007、T0102-2007要求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
编织袋、100kg
2
细集料(水泥混凝土用)
筛分、含泥量、泥块含量
每批次进场检验一次,每检验批代表数量不得超过200m3。
每检验批代表数量不得超过1000m3
先铲除表面处无代表性的部分,然后在料堆的顶部、中部、底部取得大致相等的若干份组成一组试样。抽检混合料合成级配时也可在拌和楼直接取料。
必要时做。
必要时做
15
改性乳化沥青
残留物含量、针入度、软化点、延度(5℃)、粘度
进场时每车次检验1次。其中贮存稳定性每5天一次。
监理单位抽检不低于施工单位的20%
16
沥青混合料
矿料级配
每台拌和机每天2次,必要时随时抽检。
灌砂法测定压实度实验规程之令狐文艳创作

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实验规程令狐文艳1 目的和适用范围1.1 本试验法适用于在现场测定基层(或底基层)、砂石路面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的材料压实层的压实度检测。
1.2 用挖坑灌砂法测定密度和压实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3.2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φ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2)当集料的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13.2mm,但不大于3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200mm时,应用φ150mm 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2 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1)灌砂筒:有大小两种,根据需要采用。
型式和主要尺寸见图1及表1。
当尺寸与表中不一致,但不影响使用时,亦可使用。
储砂筒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漏斗上端面开口,直径与储砂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漏斗焊接在一块铁板上,铁板中心有一圆孔与漏斗上开口相接。
在储砂筒筒底与漏斗顶端铁板之间设有开关。
开关为一薄铁板,一端与筒底及漏斗铁板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伸出筒身外,开关铁板上也有一个相同直径的圆孔。
图1 灌砂筒和标定罐(尺寸单位:mm)(2)金属标定罐: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罐,上端周围有一罐缘。
(3)基板: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方盘,盘的中心有一圆孔。
(4)玻璃板:边长约500--600mm的方形板。
(5)试样盘:小筒挖出的试样可用饭盒存放。
大筒挖出的试样可用300mm×500mm×400mm的搪瓷盘存放。
(6)天平或台秤:称量10--15kg,感量不大于1g。
用于含水量测定的天平精度,对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宜分别为0.01g、0.1g、1.0g。
(7)含水量测定器具:如铝盒、烘箱等。
(8)量砂:粒径0.3~0.6mm清洁干燥的砂,约20-40kg,使用前须洗净、烘干,并放置足够的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
(9)盛砂的容器:塑料桶等。
砂石料结算清单之令狐文艳创作

砂石料结算清单
杭州西期花园西期三期一标项目部
2010年月日
砂石料结算清单
杭州西期花园西期三期一标项目部
2010年8 月 19日
砂石料结算清单
杭州西期花园西期三期一标项目部
2010年9月 1日
砂石料结算清单供砂人:沈文元
杭州西期花园西期三期一标项目部
2010年10月 11日
砂石料结算清单供砂人:祝书珍
杭州西期花园西期三期一标项目部
2010年10月 12日
花岗岩结算清单供料人:
杭州西期花园西期三期一标项目部
2010年11月 12日
砂石料结算清单供砂人:沈文元
杭州西期花园西期三期一标项目部2010年11月 25日。
见证取样培训考试题库(2)之令狐文艳创作

单项选择题:令狐文艳1、每一生产厂家的砖到场后,按烧结砖万块、多孔砖万块、灰砂砖及粉煤灰砖10万块各为一验收批,抽样数量为1组。
( B )A:15 、5 B:15 、10 C:10 、5 D: 5 、10 2.、每一生产厂,每万块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为一验收批,不足万按一批计。
( B )A: 5 ,5 B:1 ,1 C:10 ,10 D:15 ,153、烧结多孔砖一组样品的取样数量是块抗压,块备用。
( C )A: 5 ,5 B:10 ,2 C:10 ,5 D:5 ,24、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一组样品的取样数量是块。
( B )A: 3 B:5 C:10 D: 155. 烧结多孔砖、烧结普通砖、粉煤灰砂砖、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墙体材料的样品抽取,应。
( D )A:从严要求,尽量从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不合格的样品中抽取。
B:随机抽取,不得剔除外观质量不合格的样品,以保证样品客观性。
C:随机抽取,不得剔除尺寸偏差不合格的样品,以保证样品客观性。
D:从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合格的样品中抽取。
6、水泥试验送检的检验项目(C)A 凝结时间、安定性流动度;B 强度、细度、初凝时间C 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7、下列哪几项指标不合格即为不合格水泥( B )A 细度、终凝时间、氧化镁;B 细度、终凝时间、强度C 细度、强度、混合物掺加量、初凝时间8、水泥进场复验合格后,当对水泥——————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C )A 有怀疑B 超过三个月C A或B任何一种情况9、水泥进场批号的确定除数量外,还有( B )A.同一厂家、等级、品种、批号B.A+连续进场C.A+断续进场10、水泥出厂后个月应复检( B )A 1个月B 3个月C 12个月D 24个月11、不宜用于制作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构件的水泥。
( B )A、普通硅酸盐水泥B、复合硅酸盐水泥C、矿渣硅酸盐水泥D、硅酸盐水泥12、水泥取样数量( C )A 不少于8 kg B不少于15 kg C 不少于12kg13、袋装水泥的重量(A)A 净含量50 kg B净含量60 kg C 净含量45 kg14、砼外加剂每一批号取样不少于( B )水泥所需用的外加剂量。
砂的含泥量及泥块含量测定

砂的含泥量及泥块含量测定一、含泥量测定(一)试验仪具1、天平:感量不大于0.1g ;2、烘箱:能控温在105℃±5℃;3、标准筛:孔径0.075mm 及1.18mm 的方孔筛各一只;4、容器:深度大于250㎜。
5、其它:搪瓷盘、毛刷等。
(二)试样制备将所取试样用四分法缩分至约1100g ,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内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三)试验方法步骤1、 称取试样500g ,倒入容器并注入洁净的水,充分搅和均匀,浸泡2h 。
2、用手在水中淘洗试样,滤去小于0.075mm 的颗粒。
3、再向容器中注入清水,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容器内的水目测清澈为止。
4、用水淋洗存留在筛上的细粒,并将0.075mm 筛放在水中,使水面略高出筛中砂粒的上表面来回摇动,以充分洗掉小于0.075mm 的颗粒;然后将两筛上筛余的颗粒和清洗容器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装入搪瓷盘,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称取试样的质量(m 1)。
(四)结果计算及要求1、砂的含泥量按式3-28计算,精确至0.1%。
(3-28) 式中 Qn ——砂的含泥量(%); m 0——试验前的烘干试样质量(g ); m 1——试验后的烘干试样质量(g )。
2、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过0.5%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试验数据记录及结果处理见表3-66。
二、泥块含量测定(一)试验仪具1、天平:称量1kg (感量不大于0.1g );2、烘箱:控温在105℃±5℃;3、标准筛:孔径0.6mm 及1.18mm 的方孔筛各一只;4、容器:深度大于250㎜。
5、其它:搪瓷盘、毛刷等 (二)试样制备将试样用四分法缩分至约5000g ,并置于箱内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筛除小于1.18100010⨯-=m m m Q n㎜的颗粒,相等的两份备用。
砂石检测标准之令狐文艳创作

砂石检测标准令狐文艳砂:规格:砂按细度模数分为粗中细三种,粗 3.7~3.1;中:3.0~2.3;细:2.2~1.6砂按技术要求分为Ⅰ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Ⅱ类(C30~C60及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砼)、Ⅲ类(<C30的砼及建筑砂浆)。
人工四分法缩分:将所取样品置于平板上,在潮湿状态下拌和均匀,并堆成厚度约为20mm的圆饼,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把圆饼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中对角线的两分重新拌匀,再堆成圆饼.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把样品缩分到试验所需量为止.一、颗粒级配:(颗粒级配最少取样数量4.4kg)1、按规定取样后将试样缩分至约1100g,放在烘箱中于(105±5)度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9.5mm的颗粒(并算出其筛余),分为大致相等的两分备用。
2、称取试样500g,精确至1g。
将试样倒入套筛上,通过摇筛机摇10min;取下套筛按筛孔大小顺序再逐个用手筛,筛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试样总量0.1%为止(0.5g)为止。
3、称出各号筛的筛余量,精确至1g,试样在各号筛上的筛余量不得超过按下式计算出的量,超过时应按下列方法处理。
(在每号筛上的筛余量不得超过如下量:4.75mm:770g; 2.36mm:543g; 1.18mm:384g;600um:274g; 300um:193g; 150um:137g)。
如果超过则应将刻粒级试样分成少于这级计算出的量,分别筛分,并以筛余量之和作为刻号筛的筛余量。
(其余条款查阅GB/T14684-20016.3.2.4;6.3.3)。
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与表中所列数字相比,除4.75和600um筛档外,可以略有超出,但超出总量应小于5%(25g)。
二、含泥量:(最少取样数量4.4kg),天然砂中粒径小于75um的颗粒含量1、按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约1100g,烘干,待冷却至室温后分为大至相等的两分备用。
2、称取试样500g,精确至0.1g。
砂石料含泥量及泥块含量

检测参数标准化流程之南宫帮珍创作12参数名称粗集料的含泥量及泥块含量.3名称解释测定碎石或砾石中小于O.075㎜的尘屑、淤泥和粘土的总含量及4.75㎜以上泥块颗粒含量.4目的与适用范围测定碎石或砾石中小于O.075㎜的尘屑、淤泥和粘土的总含量及4.75㎜以上泥块颗粒含量..5仪具与资料(1)台秤:感量不年夜于称量的0.1%.(2)烘箱:能控温105℃±5℃.(3)标准筛:测泥含量时用孔径为 1.18㎜、0.075㎜的方孔筛各1只;测泥块含量时, 则用2.36㎜及4.75㎜的方孔筛各1只.(4)容器:容积约10L的桶或搪瓷盘.(5)浅盘、毛刷等.6 试验环境要求:温度、湿度无特殊要求.7试验工作法式及样品处理现场采样活委托送样→样品编号→取样品→试验员进行试验→进行原始数据记录处理→填写试验陈说→复核人复核签字→审核签字→批准签字→陈说盖章(归档)→客户按规范要求进行取样→进行试验→试验结束→样品集中处理→进行原始记录数据的处理→填写试验记录→出具试验陈说→完毕8 把持过程试验准备按T0301方法取样, 将来样用四分法或分料器法缩分至表.T9310-1所规定的量(注意防止细粉丧失并防止所含粘土块被压碎), 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内烘干至恒重, 冷却至室温后分成两份备用.表 T0310-1含泥量及泥块含量试验所需试样最小质量9 试验步伐9.1含泥量试验步伐9.1.1称取试样1份(m0)装入容器内, 加水, 浸泡24h, 用手在水中淘洗颗粒(或用毛刷洗刷), 使尘屑、粘土与较粗颗粒分开, 并使之悬浮于水中;缓缓地将浑浊液倒入1.18㎜及0.075㎜的套筛上, 滤去小于0.075㎜的颗粒.试验前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湿润,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 应注意防止年夜于0.075㎜的颗粒丧失.9.1.2再次加水于容器中, 重复上述步伐, 直到洗出的水清澈为止.9.1.3用水冲刷余留在筛上的细粒, 并将0.075㎜筛放在水中(使水面略高于筛内颗粒)来回摇动, 以充沛洗除小于0.075㎜的颗粒.而后将两只筛上余留的颗粒和容器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装入浅盘, 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取出冷却至室温后, 称取试样的质量(m1)9.2泥块含量试验步伐9.2.1取试样1份.9.2.2用4.75㎜筛将试样过筛, 称出筛去4.75㎜以下颗粒后的试样质量(m2)9.2.3将试样在容器中摊平, 加水使水面高出试样概况, 24h后将水放失落, 用手捻压泥块, 然后将试样放在2.36㎜筛上用水冲刷, 直至洗出的水清澈为止.9.2.4小心地取出2.36㎜筛上试样, 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称量(m3).10 数据处理10.1碎石或砾石的含泥量按式(T0310-1)计算, 精确至O.1%.Q n式中:Q n——碎石或砾石的含泥量(%);m0——试验前烘干试样质量(g);m1——试验后烘干试样质最(g).以两次试验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越O.2%时, 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对沥青路面用集料, 此含泥量记为小于0.075㎜颗粒含量.10.2碎石或砾石中粘土泥块含请按式(T0310-2)计算.精确至0.1%.Q k—2)式中:Q k——碎石或砾石中粘土泥块含量(%);m2——4.75㎜筛筛余最(g);m3——试验后烘干试样质量(g).以两个试样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 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越0.1%时, 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主要岩石的抗压强度值之令狐文艳创作

160~180
致密细粒花岗岩;花岗片麻岩;闪长岩;硅质灰岩;坚固玢岩
180~200
安山岩;玄武岩;硅质胶结砾岩;辉绿岩和闪长岩;坚固辉长岩和石英岩
200~250
橄榄玄武岩;辉绿辉长岩;坚固石英岩和玢岩
>250
主要岩石的抗压强度值
令狐文艳
岩石
名称
抗压强度/MPa
胶结不好的砾岩;页岩;石膏
<20
中等强度的泥灰岩、凝灰岩;中等强度的页岩;软而有微裂隙的石灰岩;贝壳石灰岩
20~40
钙质胶结的砾岩;微裂隙发育的泥质砂岩;坚硬页岩;坚硬泥灰岩
40~60
硬石膏;泥灰质石灰岩;云母及砂质页岩;泥质砂岩;角砾状花岗岩
60~80
微裂隙发育的花岗岩、片麻岩、正长岩;致密石灰岩、砂岩、钙质页岩
80~100
白云岩;坚固石灰岩大理岩;钙质砂岩;坚固硅质页岩
100~120
粗粒花岗岩;非常坚硬的白云岩;钙质胶结的砾岩;硅质胶结的砾岩;粗粒正长岩
120~140
微风化安山岩;玄武岩;片麻岩;非常致密的石灰岩;硅质胶结的砾岩
140~16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测参数标准化流程
1
令狐文艳
2参数名称
粗集料的含泥量及泥块含量。
3名称解释
测定碎石或砾石中小于O.075㎜的尘屑、淤泥和粘土的总含量及4.75㎜以上泥块颗粒含量。
4目的与适用范围
测定碎石或砾石中小于O.075㎜的尘屑、淤泥和粘土的总含量及4.75㎜以上泥块颗粒含量。
5仪具与材料
(1)台秤:感量不大于称量的0.1%。
(2)烘箱:能控温105℃±5℃。
(3)标准筛:测泥含量时用孔径为 1.18㎜、0.075㎜的方孔筛各1只;测泥块含量时,则用2.36㎜及4.75㎜的方孔筛各1只。
(4)容器:容积约10L的桶或搪瓷盘。
(5)浅盘、毛刷等。
6 试验环境要求:
温度、湿度无特殊要求。
7试验工作程序及样品处置
7.1样品收发程序
现场采样活委托送样→样品编号→取样品→试验员进行试验→进行原始数据记录处理→填写试验报告→复核人复核签字→审核签字→批准签字→报告盖章(归档)→客户
7.2试验工作程序
按规范要求进行取样→进行试验→试验结束→样品集中处理→进行原始记录数据的处理→填写试验记录→出具试验报告→完毕
8 操作过程
8.1试验准备
按T0301方法取样,将来样用四分法或分料器法缩分至表。
T9310-1所规定的量(注意防止细粉丢失并防止所含粘土块被压碎),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内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分成两份备用。
表 T0310-1含泥量及泥块含量试验所需试样最小质量
9 试验步骤
9.1含泥量试验步骤
9.1.1称取试样1份(m0)装入容器内,加水,浸泡24h,用手在水中淘洗颗粒(或用毛刷洗刷),使尘屑、粘土与较粗颗粒分开,并使之悬浮于水中;缓缓地将浑浊液倒入 1.18㎜及0.075㎜的套筛上,滤去小于0.075㎜的颗粒。
试验前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湿润,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应注意
避免大于0.075㎜的颗粒丢失。
9.1.2再次加水于容器中,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洗出的水清澈为止。
9.1.3用水冲洗余留在筛上的细粒,并将0.075㎜筛放在水中(使水面略高于筛内颗粒)来回摇动,以充分洗除小于0.075㎜的颗粒。
而后将两只筛上余留的颗粒和容器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装入浅盘,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称取试样的质量(m1)
9.2泥块含量试验步骤
9.2.1取试样1份。
9.2.2用4.75㎜筛将试样过筛,称出筛去4.75㎜以下颗粒后的试样质量(m2)
9.2.3将试样在容器中摊平,加水使水面高出试样表面,24h后将水放掉,用手捻压泥块,然后将试样放在2.36㎜筛上用水冲洗,直至洗出的水清澈为止。
9.2.4小心地取出 2.36㎜筛上试样,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称量(m3)。
10 数据处理
10.1碎石或砾石的含泥量按式(T0310-1)计算,精确至O.1%。
Q n=
01
100
m m
m
-
⨯
(T10310-1)
式中:Q n——碎石或砾石的含泥量(%);
m0——试验前烘干试样质量(g);
m1——试验后烘干试样质最(g)。
以两次试验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过O.2%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对沥青路面用集料,此含泥量记为小于0.075㎜颗粒含量。
10.2碎石或砾石中粘土泥块含请按式(T0310-2)计算.精确至0.1%。
Q k=
23
2
100
m m
m
-
⨯
(T0310—2)
式中:Q k——碎石或砾石中粘土泥块含量(%);
m2——4.75㎜筛筛余最(g);
m3——试验后烘干试样质量(g)。
以两个试样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过0.1%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11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