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性能与材料
机械行业常用的20种材料及其特性

以下是机械行业常用的20种材料及其特性:1. 碳钢:- 特性:强度高、硬度适中、耐磨性好,易于加工和焊接。
- 应用:机械零件、结构件等。
2. 不锈钢:- 特性:耐腐蚀性好、强度高、抗氧化性强。
- 应用:食品加工设备、化工设备、船舶零件等。
3. 铝合金:- 特性:密度低、强度高、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
- 应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设备等。
4. 铜:- 特性: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耐腐蚀性好。
- 应用:电子器件、导线、换热器等。
5. 钛合金:- 特性:密度低、强度高、耐腐蚀性强。
- 应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化工设备等。
6. 镍合金:- 特性:耐腐蚀性好、高温强度高。
- 应用:化工设备、航空发动机、核电站设备等。
7. 铸铁:- 特性:强度高、耐磨性好、抗冲击性强。
- 应用:机床床身、发动机缸体、管道件等。
8. 锻钢:- 特性:强度高、韧性好、耐磨性较好。
- 应用:汽车曲轴、锻造件、工具等。
9. 塑料:- 特性:良好的绝缘性、耐腐蚀性、低密度。
- 应用:工程塑料件、密封件、电器外壳等。
10. 聚酰亚胺(PI):- 特性:高温稳定性、优异的耐化学性、强度高。
- 应用:航空航天、电子设备、汽车零部件等。
11. 聚四氟乙烯(PTFE):- 特性:优异的耐磨性、低摩擦系数、优良的绝缘性。
- 应用:密封件、轴承、阀门等。
12. 聚氨酯(PU):- 特性:耐磨性好、强度高、耐油性好。
- 应用:密封件、刮板、橡胶轮等。
13. 聚甲醛(POM):- 特性: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好。
- 应用:齿轮、轴承、零件等。
14. 高速钢:- 特性:耐高温、耐磨性好、切削性能优异。
- 应用:刀具、冲头、铣刀等。
15. 钻石:- 特性:硬度极高、耐磨性好、导热性好。
- 应用:切割工具、磨料、金刚石刀具等。
16. 合成蓝宝石:- 特性:透明度好、硬度高、耐腐蚀性强。
- 应用:光学器件、观察窗、手表表盘等。
17. 硅胶:- 特性:柔软、耐高温、优良的绝缘性。
机械设计常用材料及特性简介

结构钢是指符合特定强度和可成形性等级的钢。可成形性以抗拉试验中断后伸长率表示 。结构钢一般用于承载等用途,在这些用途中钢的强度是一个重要设计标准
模具钢大致可分为:冷轧模具钢、热轧模具钢和塑料模具钢三类,用于锻造、冲压、切 型、压铸等。由于各种模具用途不同,工作条件复杂,因此对模具用钢,按其所制造模 具的工作条件,应具有高的硬度、强度、耐磨性,足够的韧性,以及高的淬透性、淬硬 性和其他工艺性能。由于这类用途不同,工作条件复杂,因此对模具用钢的性能要求也
SUS410为马氏体不锈钢,淬透性好它具有较高的硬度,韧性,较好的耐腐性, 热强性和冷变形性能,减震性也很好。要求高温或低温回火,但应避免在370560℃之间进行回火处理 SUS420钢材高韧性,高硬度空冷淬硬高铬工具钢,比SKD钢材的硬度及韧性 好,高镜面、高耐蚀。热处理尺寸变化小,SUS420宜线割加工。 高硬度和较好的耐磨性能,在打磨时,它的缺点是粘性比较大,而且升温很 快,但它比任何碳钢都更容易打磨,用手锯切料也容易得多。440C的退火温度 很低,硬度通常达到HRC56-58,耐蚀性和韧性都很强,现更广泛应用于手制刀 及优质厂制刀具
不同
弹簧钢是指由于在淬火和回火状态下的弹性,而专门用于制造弹簧和弹性元件的钢。钢 的弹性取决于其弹性变形的能力,即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弹性变形的能力使其承受一定 的载荷,在载荷去除之后不出现永久变形。弹簧钢应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如力学性能 (特别是弹性极限、强度极限、屈强比)、抗弹减性能(即抗弹性减退性能,又称抗松 弛性能)、疲劳性能、淬透性、物理化学性能(耐热、耐低温、抗氧化、耐腐蚀等)。 为了满足上述性能要求,弹簧钢具有优良的冶金质量(高的纯洁度和均匀性)、良好的 表面质量(严格控制表面缺陷和脱碳)、精确的外形和尺寸
常用紧固件材料与机械性能标准

第四章常用紧固件材料与机械性能标准一、紧固件常用材料分类:目前市场上标准件主要有碳钢、不锈钢、黄铜、铝合金四种材料。
1.碳钢。
我们以碳钢料中碳的含量区分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以及合金钢。
1.1低碳钢C%≤0.25% 国内通常称为A3钢。
国外基本称为1008,1015,1018,1022等。
主要用于4.8级螺栓及4级螺母、小螺丝等无硬度要求的产品。
(注:钻尾钉主要用1022材料。
)1.2中碳钢0.25%<C%≤0.60% 国内通常称为35号、45号钢,国外基本称为1035,CH38F,1039等。
主要用于8级螺母、8.8级螺栓及8.8级内六角产品。
1.3高碳钢C%>0.60%。
目前市场上基本没使用1.4合金钢:在普碳钢中加入合金元素,增加钢材的一些特殊性能:如35、40铬钼、SCM435,10B38。
芳生12.9级螺丝主要使用SCM435铬鉬合金钢,主要成分有C、Si、Mn、P、S、Cr、Mo。
2.不锈钢。
性能等级:45,50,60,70,80主要分奥氏体(18%Cr、8%Ni)耐热性好,耐腐蚀性好,可焊性好。
A1,A2,A4马氏体(13%Cr)耐腐蚀性较差,强度高,耐磨性好。
C1,C2,C4铁素体不锈钢。
18%Cr镦锻性较好,耐腐蚀性强于马氏体。
目前市场上进口材料主要是日本产品。
按级别主要分SUS302、SUS304、SUS316。
3.铜。
常用材料为黄铜、锌铜合金。
市场上主要用H62、H65、H68铜做标准件。
4.铝合金密度低,但强度比较高,接近或超过优质钢,塑性好,可加工成各种型材,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和抗蚀性,工业上广泛使用,使用量仅次于钢。
5.合金钢(也狭义指铬钼合金钢,如SCM435等)二、紧固件常用的材料(一)碳钢、合金钢、特种钢类1、螺栓、螺钉、螺柱3.6级、4.6级、4.8级、5.6级、5.8级、6.8级一般选用碳钢,不需热处理;8.8级、9.8级一般选用低碳合金钢或中碳钢,淬火并回火;10.9级一般选用低、中碳合金钢或合金钢,淬火并回火;12.9级一般选用合金钢,淬火并回火。
材料机械性能

材料机械性能
材料的机械性能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的力学性能,主要包括强度、
硬度、韧性、塑性和疲劳性能等。
这些性能直接影响着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并且对材料的选择、设计和加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强度是材料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
它包括拉伸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
度等。
材料的强度越高,其承受外力的能力就越大,因此在工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选择具有足够强度的材料。
其次,硬度是材料抵抗划伤或压痕的能力。
硬度高的材料不容易被划伤或压痕,因此在一些对表面硬度要求较高的场合,需要选择硬度较高的材料。
韧性是材料抵抗断裂的能力,是指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和破坏之前
所能吸收的能量。
韧性高的材料能够在受到冲击或挤压等外力作用时不易发生破裂,因此在一些需要抵抗冲击或挤压的场合,需要选择韧性较高的材料。
塑性是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并能保持形变的能力。
塑性好的材料在
加工过程中能够更容易地进行成形,因此在一些需要进行塑性加工的场合,需要选择塑性较好的材料。
最后,疲劳性能是材料在长期交替加载下所表现出的抗疲劳性能。
疲劳性能好
的材料能够在长期交替加载下不易发生疲劳断裂,因此在一些需要经受长期交替加载的场合,需要选择疲劳性能较好的材料。
综上所述,材料的机械性能对于材料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工程中,需要
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选择具有合适机械性能的材料,以确保材料能够满足工程要求,并且能够发挥最佳的作用。
机械工程与材料科学的关联

机械工程与材料科学的关联机械工程和材料科学是紧密相关的学科领域,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合作和互动关系。
在许多方面,材料科学为机械工程提供了支持和推动,同时机械工程也对材料科学的发展和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下将从材料选择、材料性能和材料设计的角度展开探讨机械工程与材料科学的关联。
首先,材料选择是机械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机械工程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工程应用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材料科学的发展为机械工程提供了更多的材料选择,例如高强度钢、复合材料等。
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各种材料的特性和优势,并根据具体工程的需求进行合理选择。
同时,机械工程的需求也促使材料科学发展出更高性能材料,如耐高温合金、超导材料等。
因此,机械工程和材料科学之间的合作是相辅相成的。
其次,材料的性能对机械工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材料的物理、力学和化学性能对机械工程的设计和操作产生影响。
例如,在设计飞机时,需要选择轻质材料以减少重量,并且需要保证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
这就需要机械工程师借助材料科学的知识,理解材料的强度、韧性、疲劳寿命等性能,从而做出合适的材料选择和设计。
此外,材料的热导性、导电性等特性也会对机械工程的效能产生影响,因此机械工程师需要深入了解材料的性能参数,以便有效地优化设计方案。
最后,材料的设计和改良也是机械工程与材料科学关联的重要方面。
材料科学在不断推动新材料的开发和改良,在此过程中机械工程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机械工程师可以根据材料科学的成果,通过设计改良已有材料的结构和性能,以适应新的工程要求。
例如,在汽车领域,机械工程师通过对引擎材料进行改良,实现了更好的节能和排放减少效果。
因此,机械工程师和材料科学家之间的协作和合作是推动新材料研发和应用的关键。
综上所述,机械工程与材料科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和互动。
材料科学为机械工程提供了更多的材料选择,机械工程也要求材料科学发展出更高性能的材料。
材料的性能对机械工程的实施和效能起着重要作用,机械工程师需要深入了解材料的特性以进行合理的设计和选择。
轴的常用材料及其机械性能

轴的常用材料及其机械性能轴的材料种类很多,选用时主要根据对轴的强度、刚度、耐磨性等要求,以及为实现这些要求而采用的热处理方式,同时考虑制造工艺问题加以选用,力求经济合理。
轴的常用材料是优质碳素钢35、45、50,最常用的是45和40Cr钢。
对于受载较小或不太重要的钢,也常用Q235或Q275等普通碳素钢。
对于受力较大,轴的尺寸和重量受到限制,以及有某些特殊要求的轴,可采用合金钢,常用的有40Cr、40MnB、40CrNi 等。
球墨铸铁和一些高强度铸铁,由于铸造性能好,容易铸成复杂形状,且减振性能好,应力集中敏感性低,支点位移的影响小,故常用于制造外形复杂的轴。
特别是我国研制成功的稀土-镁球墨铸铁,冲击韧性好,同时具有减摩、吸振和对应力集中敏感性小等优点,已用于制造汽车、拖拉机、机床上的重要轴类零件,如曲轴等。
根据工作条件要求,轴都要整体热处理,一般是调质,对不重要的轴采用正火处理。
对要求高或要求耐磨的轴或轴段要进行表面处理,以及表面强化处理(如喷丸、辐压等)和化学处理(如渗碳、渗氮、氮化等),以提高其强度(尤其疲劳强度)和耐磨、耐腐蚀等性能。
在一般工作温度下,合金钢的弹性模量与碳素钢相近,所以只为了提高轴的刚度而选用合金钢是不合适的。
轴一般由轧制圆钢或锻件经切削加工制造。
轴的直径较小时,可用圆钢棒制造;对于重要的,大直径或阶梯直径变化较大的轴,多采用锻件。
为节约金属和提高工艺性,直径大的轴还可以制成空心的,并且带有焊接的或者锻造的凸缘。
对于形状复杂的轴(如凸轮轴、曲轴)可采用铸造。
轴的常用材料及其机械性能(MPa)各种发动机曲轴材料及热处理各种凸轮轴材料及热处理工艺机床主轴材料和热处理半轴常用材料及技术要求。
机械材料与加工认识常用机械材料的性能和加工工艺

机械材料与加工认识常用机械材料的性能和加工工艺机械材料与加工:认识常用机械材料的性能和加工工艺在机械制造业中,选择合适的机械材料对于产品的质量、性能以及工艺流程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机械材料,并针对其性能特点和加工工艺进行分析。
一、金属材料1. 铁类材料铁类材料在机械制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常见的有铸铁、钢和不锈钢。
- 铸铁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耐磨性,适用于大型零部件的生产,如发动机缸体和机床床身。
- 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广泛应用于制造零件和构件,如汽车零部件和建筑结构。
- 不锈钢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能,适用于制造耐酸碱、耐高温的零件,如化工设备和压力容器。
2. 铝合金铝合金具有轻质、强度高、导热性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和电子等领域。
由于其良好的可塑性,铝合金可以通过挤压、拉伸和压铸等工艺进行成型。
3. 铜合金铜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导性,适用于制造电子元件和导热部件。
同时,铜合金还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抗腐蚀性,广泛应用于制造轴承、齿轮和紧固件等零部件。
二、非金属材料1. 塑料塑料具有轻质、可塑性好、绝缘性能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和电子产品等领域。
常见的塑料有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等,它们可以通过挤出、注塑和吹塑等工艺进行成型。
2. 玻璃玻璃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和抗压性能,适用于制造窗户、瓶罐和光学元件等。
玻璃制品的加工过程主要包括熔化、吹制和热处理等。
3. 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由两种或多种不同材料组合而成,具有综合性能优异的特点。
例如,碳纤维和环氧树脂的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和耐腐蚀等特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运动器材等领域。
三、机械材料的加工工艺1. 金属加工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主要包括切削加工、冲压加工和焊接加工等。
其中,切削加工是将金属材料从整体中去除一部分以获得所需形状的工艺,如车削、铣削和钻削等。
冲压加工是通过金属板材的弯曲、剪切和冲孔等操作实现零件成型,广泛应用于汽车和家电制造。
轴的常用材料及其机械性能

轴的常用材料及其机械性能轴的常用材料及其机械性能轴的常用材料及其机械性能轴的材料种类很多,选用时主要根据对轴的强度、刚度、耐磨性等要求,以及为实现这些要求而采用的热处理方式,同时考虑制造工艺问题加以选用,力求经济合理。
轴的常用材料是优质碳素钢35、45、50,最常用的是45和40Cr 钢。
对于受载较小或不太重要的钢,也常用Q235或Q275等普通碳素钢。
对于受力较大,轴的尺寸和重量受到限制,以及有某些特殊要求的轴,可采用合金钢,常用的有40Cr、40MnB、40CrNi等。
球墨铸铁和一些高强度铸铁,由于铸造性能好,容易铸成复杂形状,且减振性能好,应力集中敏感性低,支点位移的影响小,故常用于制造外形复杂的轴。
特别是我国研制成功的稀土-镁球墨铸铁,冲击韧性好,同时具有减摩、吸振和对应力集中敏感性小等优点,已用于制造汽车、拖拉机、机床上的重要轴类零件,如曲轴等。
根据工作条件要求,轴都要整体热处理,一般是调质,对不重要的轴采用正火处理。
对要求高或要求耐磨的轴或轴段要进行表面处理,以及表面强化处理(如喷丸、辐压等)和化学处理(如渗碳、渗氮、氮化等),以提高其强度(尤其疲劳强度)和耐磨、耐腐蚀等性能。
在一般工作温度下,合金钢的弹性模量与碳素钢相近,所以只为了提高轴的刚度而选用合金钢是不合适的。
轴一般由轧制圆钢或锻件经切削加工制造。
轴的直径较小时,可用圆钢棒制造;对于重要的,大直径或阶梯直径变化较大的轴,多采用锻件。
为节约金属和提高工艺性,直径大的轴还可以制成空心的,并且带有焊接的或者锻造的凸缘。
对于形状复杂的轴(如凸轮轴、曲轴)可采用铸造。
轴的常用材料及其机械性能(MPa)材料牌号热处理毛坯直径(mm)硬度HB抗拉强度σb≥屈服强度σs≥弯曲疲劳极限σ-1≥扭转疲劳极限τ-1≥许用弯曲应力备注[σ+1][σ0] [σ-1]Q235-A - - - 440 240 180 105 125 70 40用于不重要或载荷不大的轴20 正火25 ≤156 420 250 180 100 125 70 40用于载荷不大,要求韧性较高的场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性能与材料1、GB/T3098.1-2000标准规定了螺栓、螺钉和螺柱的机械性能等级共有几级?GB/T3098.1-2000标准规定了螺栓、螺钉和螺柱的机械性能等级共有3.6、4.6、4.8、5.6、5.8、6.8、8.8、9.8、10.9/10.9、12.9十个级别。
2、GB/T3098.1-2000标准规定的螺栓、螺钉和螺柱的机械性能等级中哪一些级别必须要经过淬火并回火处理?GB/T3098.1-2000标准规定的螺栓、螺钉和螺柱的机械性能等级中8.8、9.8、10.9/10.9、12.9四个级别必须要经过淬火并回火处理。
3、GB/T3098.1-2000标准规定的螺栓、螺钉和螺柱的机械性能等级中哪一些级别可以采用易切削钢制造?GB/T3098.1-2000标准规定的螺栓、螺钉和螺柱的机械性能等级中3.6、4.6、4.8、5.8、6.8五个级别可以采用易切削钢制造。
3、GB/T3098.1-2000标准规定的螺栓、螺钉和螺柱的机械性能等级的标记制度是怎么规定的?GB/T3098.1-2000标准规定的螺栓、螺钉和螺柱的机械性能等级的标记制度为:性能等级的标记代号由两部分数字组成,两组数字中间用符号“.”隔离开来。
第一部分数字表示公称抗拉强度的1/100;第二部分数字表示公称屈服点(δs)或公称规定非比例伸长应力(δp0.2)与公称抗拉强度(δb)比值(屈强比)的10倍。
这两部分数字的乘积为公称屈服点的1/10。
4、屈强比表示什么?屈强比的高低表示这根螺栓(制造的材料)被强化程度的高低,。
5、GB/T3098.1-2000标准适用于紧定螺钉及类似的不受拉力载荷的螺纹紧固件吗?不适用。
紧定螺钉及类似的不受拉力载荷的螺纹紧固件的机械性能标准应该依据GB/T3098.36、GB/T3098.1-2000标准适用于承受拉力载荷的不锈钢螺纹紧固件吗?不适用。
承受拉力载荷的不锈钢螺纹紧固件的机械性能标准应该依据GB/T3098.67、GB/T3098.1-2000标准规定的螺栓、螺钉和螺柱的工作温度为多少?GB/T3098.1-2000标准规定的螺栓、螺钉和螺柱的工作温度为—50°C~300°C。
8、GB/T3098.1-2000标准规定的螺栓、螺钉和螺柱的直径规格为多少?对螺纹直径规格大于39mm有什么规定?GB/T3098.1-2000标准规定的适用于螺栓、螺钉和螺柱的直径规格为粗牙螺纹为M1.6~M39;细牙螺纹为M8×1~M39×3。
螺纹直径规格大于39mm,只要能符合性能等级的所有要求,则可使用标准中规定的性能等级标记制度。
9、GB/T3098.1-2000标准规定的螺栓、螺钉和螺柱机械性能试验环境温度?GB/T3098.1-2000标准规定的螺栓、螺钉和螺柱机械性能试验环境温度为10~35°C。
10、对于8.8级螺栓和螺柱螺纹直径规格超过了20mm时,对材料有什么规定?对于8.8级螺栓和螺柱螺纹直径规格超过了20mm时,为了保证良好的淬透性,需采用对10.9级规定的材料。
11、对于8.8、9.8、10.9/10.9级含碳量低于0.25%(桶样分析)的低碳硼合金钢时对锰的含量有什么规定?标准规定含碳量低于0.25 % (桶样分析)的低碳翻合金钢的锰最低含量为:8.8 级:0.60% ;9.8、10.9/10.9级:0.7%。
1、对于10.9/10.9和12.9级的金相显微组织有什么规定?用于10.9/10.9和12.9级的材料应具有良好的淬透性.以保证紧固件螺纹截面的芯部在淬火后、回火前获得约90 %的马氏体组织.13、对于10.9和12.9级采用合金钢时,对合金钢的合金元素的含量有什么规定?对于10.9和12.9级采用合金钢时,合金钢至少应含有以下元素中的一种元素,其最小含量为:铬0.30%;镍0.30%;钼0.20%;钒0.10%。
14、考虑承受抗拉应力,什么级别的紧固件产品表面不允许有金相能测出的白色磷聚集层?12.9级的紧固件产品表面不允许有金相能测出的白色磷聚集层。
15、标准明确指出“因超拧造成载荷超出保证载荷时.对螺纹直径d≤16 mm 的8.8级螺栓.则增加了螺母脱扣的危险。
”你是怎么理解?螺纹直径规格d≤16 mm 的8.8级螺栓,其抗拉强度为800~965N/mm2(后者由最大硬度确定),屈强比为80%,屈服强度则为640~772 N/mm2则。
如采用屈服点拧紧法,显然拧紧应力将接近螺母的保证应力,则增加了螺母脱扣的危险。
16、性能等级为9.8级时,适用的螺纹直径规格为多少?性能等级为9.8级时,适用的螺纹直径规格小于或等于16mm。
17、对于8.8级螺纹直径规格d≤16mm的机械和物理性能指标对于钢结构螺栓也适用吗?对于8.8级螺纹直径规格d≤16mm的机械和物理性能指标仅适用于钢结构螺栓直径规格d≤12mm。
18、最小抗拉强度和最低硬度各适用范围?最小抗拉强度适用于公称长度l≥2.5d的产品,最低硬度适用子长度l<2.5d 及其他不能进行拉力试验(如头部结构的影响)的产品。
19、对于性能等级≤6.8级时,在螺栓、螺钉和螺柱末端测试的硬度的最大值?对于性能等级≤6.8级时,在螺栓、螺钉和螺柱末端测试的硬度的最大值为:250 HV 、238 HB 或99.5 HRB 。
20、表面硬度试验(HV0.3)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规定?表面硬度(HV0.3)虽然也是硬度试验,但目的是为了检验在热处理时表面是否增碳。
标准规定表面硬度不应比芯部硬度高出30个维氏硬度值。
10.9级的表面硬度还不应大于390HV0.3。
21、如果进行了楔负载试验,还必须进行拉力试验。
对否?错误。
如果进行了楔负载试验,则不必再做拉力试验。
22、洛氏硬度试验HRB和HRC各适用于什么性能等级的产品?洛氏硬度试验HRB适用于性能等级≤6.8级;洛氏硬度试验HRC适用于性能等级≥8.8级产品。
23、布氏硬度HB适用于什么性能等级的产品?从标准定义来看布氏硬度适用于所有性能等级的产品。
但对于10.9级以上的性能等级产品,谁也不会用采用布氏硬度方法去试验。
24、硬度的仲裁试验是什么?维氏硬度。
25、公称抗拉强度等于最小抗拉强度吗?不对。
公称抗拉强度等于或小于最小抗拉强度。
26、公称屈服点/公称规定非比例伸长应力等于最小屈服点/最小规定非比例伸长应力吗?不对。
公称屈服点/公称规定非比例伸长应力等于或小于最小屈服点/最小规定非比例伸长应力。
27、断后伸长率(δ)适应哪一些性能等级的产品?断后伸长率(δ)适应3.6、4.6和5.6三个不经淬火并的性能等级和8.8、9.8、10.9/10.9、12.9四个经淬火并的性能等级。
这个指标主要是用来考核热处理螺栓的质量的。
28、断面收缩率(ψ)适应哪一些性能等级的产品?断面收缩率(ψ)适应8.8、9.8、10.9/10.9、12.9四个经淬火并的性能等级。
这个指标主要是用来考核热处理螺栓的质量的。
29、已进行了拉力试验的产品,还需进行最低硬度试验吗?已进行了拉力试验,不需进行最低硬度试验。
30、对什么样的产品需要做最低硬度试验?对于螺纹直径d≤3或长度l<2.5d才需要做最低硬度试验。
31、最小冲击吸收功(A ku)试验适用什么产品?最小冲击吸收功(A ku)试验是根据客户要求,并仅适用5.6、8.8、9.8、10.9/10.9、12.9五个性能等级。
而且仅适用于螺纹公称直径d≥16mm的螺栓、螺钉和螺柱。
32、再回火试验是必需做的试验吗?再回火试验“不是必须进行的,仅适用于有争议时的仲裁试验”。
33、楔负载试验适用于沉头螺钉和半沉头螺钉吗?楔负载试验不适用于沉头螺钉和半沉头螺钉。
因为沉头螺钉和半沉头螺钉属于头部结构比螺纹截面强度更弱的特殊头型的螺栓和螺钉。
34、最小屈服点和最小断后伸长率试验对产品的长度有什么规定?最小屈服点和最小断后伸长率试验适用于长度l≥6d的螺栓、螺钉和螺柱。
35、表面脱碳层可能在哪几个阶段产生?表面脱碳层可能在原材料、再结晶退火时产生,也可能在成品热处理时产生。
36、考核表面脱碳层的指标?脱碳层应在螺纹的纵向截面上测量。
脱碳层的深度用全脱碳层的最大深度G和螺纹未脱碳层的最小高度Emin两个指标来考核。
37、保证载荷值是怎样计算的?保证载荷值等于保证应力乘以公称应力截面积。
38、最小拉力载荷值是怎样计算的?最小拉力载荷等于最小抗拉强度乘以公称应力截面积。
39、表面脱碳层按脱碳程度分成哪两类?表面脱碳层按脱碳程度分成全脱碳层和不完全脱碳层两类。
40、脱碳、全脱碳和不完全脱碳的定义各是什么?脱碳通常指黑色金属材料(钢)表面碳的损耗;全脱碳是指由于碳全部损耗,在金相检查中只能看到鉄素体组织;不完全脱碳是指由于碳的损耗已使回火后金相组织轻度变色,且硬度明显地比相邻基体硬度低的脱碳。
41、何为增碳?增碳是指使基体金属表面增加碳含量的结果。
42、用金相法检测脱碳层时,对样件的截取有什么要求?用金相法检测脱碳层应对已完成热处理工序的螺栓、螺钉和螺柱,从距离末端取样部位应在距末端半个螺纹直径(1/2d)处的部位,沿螺纹中心线截取一纵向截面的试样。
43、如无特别协议,用金相法检测脱碳层对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有何规定?除非与用户另有协议,用金相法检测脱碳层时应放大100倍检查。
44、下图为脱碳层分布图,请写出图中1、2、3、4、G、E和H1的含义。
1 全脱碳;2 不完全脱碳;3 中径线;4 基体金属;E 螺纹未脱碳层的高度;G 螺纹全脱碳层的深度;H1 最大实体条件下外螺纹的牙型髙度45、对于不完全脱碳,硬度法测量脱碳层深度是仲裁试验方法吗?是的。
46、硬度法测量脱碳层深度适用范围?硬度法测量脱碳层深度仅适用于螺距P≥1.25mm的螺纹。
47、金相法测脱碳层深度时,可同时测定螺纹未脱碳层的高度(E)和螺纹全脱碳层的深度(G)吗?是的。
48、下图为硬度法测定螺纹未脱碳层的示意图,请写出图中第2点和第3点的硬度值范围。
HV2≥HV1-30HV3≤HV2+3049、当全脱碳层深度达到0.015mm时,还可以用硬度法吗?不可以。
50、常规硬度试验有什么规定?常规硬度试验应在去除试件的镀层或其他涂层并经适当处理后进行。
螺栓、螺钉和螺柱的硬度应在头部、末端或杆部进行测定。
51、常规硬度试验结果超出了最高硬度时,应该如何判定?对所有性能等级的螺栓、螺钉和螺柱,如果超出最高硬度,则应在距一个螺纹直径的截面上、1/2半径处再次进行试验,其硬度值不得超过最高硬度。
如有争议,应以维氏硬度为仲裁试验。
52、硬度法检查脱碳层深度时,采用何种硬度试验方法?试验力是多少?硬度法检查脱碳层深度时,应采用维氏硬度试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