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崮地貌景观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岱崮地貌

先形成沉积环境。题干上信息“岱崮地貌山顶平展、周围峭壁如削”,因此可以判断岱
崮地貌经历外力侵蚀作用。因此沉积岩经历地壳抬升后,又经历外力风化侵蚀。因此岱
崮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为沉积作用——地壳抬升——风化侵蚀,故C正确。因此排
除A、B、D,选择C。
PART TWO
试题体验
岱崮地貌是我国山东省西部沂蒙山区独有的一种特异地貌景观。岱崮地貌的岩石中普遍含有三叶虫化石,其典型
特征是四周陡峭、顶端较平坦。调查发现,崮顶的水分、土壤状况与崮坡相比并不理想,但其原生植被生长状况
更好。下图为岱崮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崮顶原生植被生长状况较崮坡好,该
(2)岱崮地貌开始塑形阶段
后期,受构造运动的影响,该区的地层逐渐抬升出露地表,在抬升过程中发育了断层和节理裂隙。
流水、风力等外力将岩层裂隙不断拓宽,岱崮地貌进入初期塑形阶段。
岱崮地貌的形成过程
(3)岱崮地貌发育成熟阶段
在长时间风化、侵蚀作用下,上硬下软的岩层结构产生差异侵蚀。
上部岩层较硬,风化侵蚀速度慢;下部岩层较软,风化侵蚀速度更快。
形成,与地貌类型分布无关,A、B错。泥石流分布在多雨
地区,图示区是半湿润区,降水较少,泥石流灾害少,D错
岱崮地貌的形成过程
“雏形期-成熟期-退化期-解体期”崮体景观图
岱崮地貌的形成过程
物质沉积
地壳抬升
风化侵蚀作用、重力
崩塌作用
岱崮地貌的形成过程
这个过程是地貌形成的一般流程,像我们熟悉的喀斯特地
貌、雅丹地貌和丹霞地貌也基本都经历了这些过程。
我国西南最典型
岱崮地貌

地貌特征
岱崮地貌典型特征为崮顶四周陡峭,与崮体存在明显断层,崮顶较为封闭,受“岛屿”面积影响,崮群外围 区植被发育优于核心区,崮顶植被发育优于崮坡。
岱崮地貌”崮群植被多为麻栎林和刺槐林,天然林和次生天然林较少,人工林和半人工林较多,植被发育状 况一般,处于森林植被演替早期,若保持现状,该区域崮群植被都能朝向以麻栎林为主的落叶阔叶林群落演替。
据专家介绍,在距今5亿-6亿年寒武纪时代,沂蒙山区还沉浸在汪洋大海之中,海底有一个个突起的山地。 风吹雨打,河流摆动等外力作用无时不在侵蚀着山地,经过千万年之后,逐渐降低成平原。当平原再遇地壳抬升 时,再次被抬起,形成平顶的山地,从而进入新一轮侵蚀循环。崮就是新一轮侵蚀循环的残留物,平坦崮顶就是 平顶山地的遗存,崮顶高度可以代表古平原的抬升高度,隐含了地壳抬升运动的重要信息。
岱崮地貌是指以临沂市岱崮为代表的山峰顶部平展开阔如平原,峰巅周围峭壁如刀削,峭壁以下是逐渐平缓 山坡的地貌景观,在地貌学上属于地貌形态中的桌形山或方形山,因而也被称为“方山地貌”。它们主要分布在 鲁中南低山丘陵区域,宏观层面包括沂水、蒙阴、沂南、沂源、平邑、费县和枣庄市山亭区等7个县、区境内。
岱崮地貌以独特的地貌特征、丰富的文化资源博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目光,2019年沂蒙山岱崮园区被授 予世界地质公园称号。
2007年8月21日,“中国岱崮地貌”论证会在蒙阴县召开。会上,由北京大学教授崔之久、中国科学院地理 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杨逸畴、青岛大学教授孙文昌等7位全国权威地质地貌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一致同意命 名“岱崮地貌”,并列为继“张家界地貌”、“喀斯特地貌”、“嶂石岩地貌”、“丹霞地貌”之后的中国第五 大造型地貌。
岱崮地貌资源的价值、开发和保护的建议

岱崮地貌,位于我国山东省西部,是山东大地的一颗璀璨明珠,其特有的地貌形态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它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岱崮地貌也面临着开发和保护的双重挑战。
本文将以岱崮地貌资源的价值、开发和保护为主题,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一、岱崮地貌资源的价值岱崮地貌是由蓬瀛河侵蚀作用而形成的,是我国东部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之一,其地景景观奇特,气势宏伟,旖旎妩媚。
岱崮地貌蕴含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的地层地貌构造、水文地质地貌、人文历史遗迹等,使得它成为了研究地质、地貌、历史文化等学科的重要实地教学和科学考察基地,也为地质科普和科研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岱崮地貌还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
在这里,植被茂盛,动物资源丰富,水源丰富,具有较高的保水保土功能。
岱崮地貌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岱崮地貌资源的开发岱崮地貌资源的开发,不仅可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地方经济的繁荣,也能增加居民的收入,改善当地民生。
但是,在开发的也要注意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利用岱崮地貌资源。
1. 旅游开发:可以在岱崮地貌区域建设旅游设施,比如游客接待中心、休息站、游园区等,并设计开发旅游线路和景点,增加旅游观光项目,提供游玩、休闲、观赏、科普等服务。
2. 体育休闲开发:可以在岱崮地貌区域进行体育休闲开发,开办登山、徒步、摄影等户外活动,举办自行车赛、攀岩比赛等赛事,吸引体育爱好者前来参与。
3. 生态农业开发:可以开发生态农业,发展特色农产品和农业观光,使游客在享受生态环境的也能了解当地农业文化。
4. 文化遗产开发:可以加强对岱崮地貌区域的文化遗产进行挖掘和保护,建设博物馆、标本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举办文化艺术展览、表演等活动。
三、岱崮地貌资源的保护在进行开发的也要注意对岱崮地貌资源进行保护,合理利用和持续发展。
只有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才能有效地保护和利用岱崮地貌资源。
1. 制定保护规划:要统筹规划和科学利用岱崮地貌资源,建立健全的保护管理制度和规划,确保岱崮地貌资源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合理的利用。
什么是崮(山东地理戴着帽子的山)

山东这些戴着帽子的山,不简单中国境内的山千变万化,各领风骚。
在山东省蒙阴县岱崮镇,会看到独特的一幕:一座座坡度平缓的低山丘陵,山头酷似一座座城堡,顶部平整,或圆或方,远远望去,如同给大山戴上了一个个博士帽。
这种独特的造型,当地人称为“崮”,属于桌状山或方山的一种。
2007年,学术界将其命名为“岱崮地貌”,是我国继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张家界地貌、嶂石岩地貌之后的第五种岩石地貌。
▲当地人把这种山顶平坦开阔,四周峭壁陡立,峭壁下面坡度由陡到缓的山称为“崮”。
图源/网络这些戴着帽子的山是如何形成的?它们又给这片土地带来了什么?一见如“崮”,一眼万年在山东中南部的沂蒙山区,据不完全统计,分布着大大小小近千座“崮”。
所谓“崮”,就是用来形容山顶顶部平坦开阔,山顶四周峭壁陡立,峭壁下面坡度由陡到缓的山。
▲著名的抱犊崮是个非常标准的“崮”,耸立在天地之间非常有美感。
供图/图虫创意在沂蒙山区,又以南部临沂市蒙阴县的崮最为集中、典型,有“沂蒙七十二崮,三十六崮在蒙阴”之说。
实际上,整个蒙阴县约有72座崮,仅岱崮镇就有超过30座“崮”。
当初,人们也正是在岱崮镇发现这种风格奇特的岩石地貌,于是顺理成章地把它命名为“岱崮地貌”。
岱崮地貌与其他岩石地貌一样,也是在亿万年的历史中,在内外力的联合作用下形成的。
岱崮地貌的特殊之处在于,山体主要由上下不同岩性的两部分组成:上部为5-6亿年前的寒武纪开始形成的厚层石灰岩,抗风化剥蚀能力强,发育节理,在长期的风力、流水侵蚀和溶蚀及重力作用下不断坍塌后退,形成典型的方山“帽子”;下部基座由易风化的页岩等组成,总体厚度远大于顶部方帽。
在长期的风化剥蚀作用下,逐渐形成近似椎体的缓坡。
▲岱崮地貌山体由两部分组成,上面为抗风化剥蚀能力强的石灰岩,下面为容易被风化剥蚀的页岩。
供图/图虫创意崮的海拔一般在300-1000米之间。
受风力、水热等外部条件差异的影响,山东境内的崮海拔高度变化呈现一定规律。
岱崮地貌

1、岱崮地貌” 岱崮地貌是沂蒙山区特有的一种地貌景观,过去在地貌学上称之为“方山”,人们通常叫做“崮”。
“崮”的顶部平展开阔,峰巅周围峭壁如削,峭壁下面坡度由陡到缓,远处观望,像是戴着平顶帽子的山头。
“崮”的成因主要是古生代寒武纪灰岩经受了强烈的地壳切割和抬升运动,地壳切割和抬升运动区经过侵蚀、溶蚀、重力崩塌和风化等多重地质作用,形成了现在外表呈圆形、山顶平展、周围峭壁如削、峭壁以下陡坡逐渐由陡到缓的崮,多呈驼、帽、桌和鸡冠等形态。
2、丹霞地貌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以丹霞山为代表而命名的一类地貌类型。
形成丹霞地貌的岩层是一种在内陆盆地沉积的红色屑岩,后来地壳抬升,岩石被流水切割侵蚀,山坡以崩塌过程为主而后退,保留下来的岩层就构成了红色山块。
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所谓“红层”是指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为“红色砂砾岩”。
现在悬崖上可以看到的粗细相间的沉积层理,颗粒粗大的岩层叫“砾岩”,细密均匀的岩层叫做“砂岩”。
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物点是“赤壁丹崖”广泛发育,形成了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地貌形态,世界上由红色砂砾构成的、以赤丹崖为特色的一类地貌是以广东省仁化县的丹霞山命名的,这就是丹霞地貌。
它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我国分布最广,其中又以丹霞山面积最大,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形态最丰富、风景最优美。
我国著名地理学家曾昭璇在比较了国内外的丹霞地貌之后,认为丹霞山“无论在规模上、景色上”,皆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一”。
丹霞地貌是上世纪30年代命名的一类地貌类型。
形成丹霞地貌的岩层是一种在内陆盆地沉积的红色屑岩,后来地壳抬升,岩石被流水切割侵蚀,山坡以崩塌过程为主而后退,保留下来的岩层就构成了红色山块。
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就是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为“红色砂砾岩”。
现在悬崖上可以看到的粗细相间的沉积层理,颗粒粗大的岩层叫“砾岩”,细密均匀的岩层叫做“砂岩”。
神奇美丽的岱崮地貌

在绵延800里的沂蒙腹地,有一处山形独特、钟灵毓秀的神奇地方,那就是岱崮地貌,岱崮地貌与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张家界地貌、嶂石岩地貌并称中国五大造型地貌。
2012年,山东神奇美丽的岱崮地貌文/本刊记者 林 波上山下乡旅游度假村、岱崮地质博物馆、崮上草原、神佛崮等景点及旅游配套设施相继开发完成并对外开放,已成为国家3A 级旅游区、山东省省级地质公园、山东省五星级农家乐、山东省乡村旅游培训69崮乡大舞台原是三线军工厂大礼堂,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风格进行了恢复性装饰、装修。
配备现代化声光电、音响及多媒体设备,集大型会议、老电影放映、文艺演出等功能为一体,并常态化为游客奉献精彩的大型“崮乡”民俗文化展演。
人民公社由原军工厂职工食堂改建而成,除必要的服务设施外,场景完全保留了六七十年代三线军工、知青时期老建筑的原貌特征,集餐饮、洗浴、会议等功能为一体,可同时容纳1000余人就餐。
田园公社设在原军工厂职工宿舍区,可同时接待800余人住宿。
岱崮地貌景区共有3处拓展训练基地,与当地原生态景观相融合,分为专业场地、娱乐场地两部分,总占地面积15000余平方米,适合老中青少各类人群的拓展娱乐需要。
岱崮地质博物馆是以原民丰厂神秘的军工山洞精心打造而成。
山洞内分三纵五横,总面积5600平方米。
已开放的一期主要用高科技手法展现军工风采、岱崮地貌形成、岱崮地貌分布、崮乡文化、地质地貌、崮乡资源、民俗风情,并用5D 电影全景展现“江北最美乡村”的靓丽风采。
二期正在规划设计中,主要以体验性、参与性项目为主。
如实弹射击、地震模拟、洞穴探秘、航天体验等。
洞内实弹射击、室外飞碟靶场,是岱崮地貌景区特色军事体验项目。
在岱崮地貌众多的景点中,崮上草原因其具有宛若塞外草原的风光和“天苍苍、野茫茫”的异域美景,便有了“草原”的美称。
崮上草原周边悬崖绝壁,地势险峻,仅一处隘口可达崮顶,放眼望去,凉风习习、鸟语花香、芳草萋萋,犹如镶嵌在半空的草原,崮上草原由此而得名。
五大岩石地貌类型

五大岩石地貌类型“岱崮地貌”、“丹霞地貌”、“张家界地貌”、“嶂石岩地貌”、“喀斯特地貌”“岱崮地貌”“岱崮地貌”是沂蒙山区特有的一种地貌景观,过去在地貌学上称之为“方山”,人们通常叫做“崮”。
“崮”的顶部平展开阔,峰巅周围峭壁如削,峭壁下面坡度由陡到缓,远处观望,像是戴着平顶帽子的山头。
“崮”的成因:主要是古生代寒武纪灰岩经受了强烈的地壳切割和抬升运动,地壳切割和抬升运动区经过浸蚀、溶蚀、重力崩塌和风化等多重动力作用,形成了现在外表呈圆形、山顶平展、周围峭壁如削、峭壁以下陡坡逐渐由陡到缓的崮,多呈驼、帽、桌和鸡冠等形态。
张家界地貌张家界地貌是砂岩地貌的一种独特类型,它是由石英砂岩为成景母岩,以流水侵蚀、重力崩塌、风化等作用力形成的以棱角平直的、高大石柱林为主的地貌景观。
它是“在中国华南板块大地构造背景和亚热带湿润区内,由产状近水平的中、上泥盆统石英砂岩为成景母岩,以流水侵蚀、重力崩塌、风化等营力形成的,以棱角平直的高大石柱林为主,以及深切嶂谷、石墙、天生桥、方山、平台等造型地貌为代表的地貌景观”。
嶂石岩地貌嶂石岩地貌为中国三大砂岩地貌(丹霞地貌、张家界地貌)之一,为地貌学按岩性分类确立的一种新型地貌类型,主要由易于风化的薄层砂岩和页岩形成,多形成绵延数公里的岩墙峭壁,三叠崖壁,除顶层为石灰岩外,多由红色石英岩构成。
远远望去,赤壁丹崖,如屏如画,甚为壮美。
被地质、地理学家命名为嶂石岩地貌。
嶂石岩地貌主要分布在河北省中南部赞皇县太行山深山区的嶂石岩景区。
此外,嶂石岩地貌在太行山其它许多地方都有分布,人造天河“红旗渠”就是建在嶂石岩地貌之上。
除了太行山脉,山西的中条山也有分布,但基本上都在河北、山西、河南这一带。
丹霞地貌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系指由产状水平或平缓的层状铁钙质混合不均匀胶结而成的红色碎屑岩( 主要是砾岩和砂岩),受垂直或高角度节理切割,并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流水溶蚀、风力侵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有陡崖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形。
岱崮地貌风景的作文

岱崮地貌风景的作文《美丽的岱崮地貌》小朋友们,你们去过岱崮地貌吗?那里的风景可美啦!一走进岱崮地貌,我就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
一座座山峰就像一个个巨大的蘑菇,又像是戴着帽子的士兵,整齐地站在那里。
山上长满了绿色的树木和五颜六色的野花,风一吹,它们就像在跳舞一样。
我沿着小路往上爬,路边的小草轻轻地挠着我的脚,好像在和我玩耍。
爬到山顶,放眼望去,远处的山一座连着一座,连绵不绝。
山脚下有一个大大的湖,湖水像镜子一样平静,倒映着蓝天和白云。
有一次,我还看到一只小松鼠在树上跳来跳去,它的尾巴大大的,真可爱!岱崮地貌真是一个美丽又好玩的地方,我真想再去一次!《神奇的岱崮地貌》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岱崮地貌。
岱崮地貌可神奇啦!那些山的形状好奇怪哟,有的像大馒头,有的像大乌龟,还有的像大恐龙。
山上的石头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灰色的,还有的是黄色的,五颜六色,好看极了!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的时候,还在山上发现了一个小山洞。
我小心翼翼地走进去,里面有点黑,但是很凉快。
我想,这里会不会是神仙住的地方呀?在山下,有一片果园,里面种着苹果、桃子还有葡萄。
我们摘了好多水果,吃起来可甜啦!岱崮地貌就像一个大大的宝藏,等着我们去发现它的秘密。
《我爱岱崮地貌》小朋友们,我最喜欢的地方就是岱崮地貌啦!那里的天空特别蓝,云朵像棉花糖一样飘在空中。
山上的树可多啦,有松树、柏树,还有银杏树。
秋天的时候,银杏树叶变黄了,风一吹,就像黄色的蝴蝶在飞舞。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山上看到了一只小兔子,它的耳朵长长的,眼睛红红的,跑得可快了。
我追呀追,就是追不上它。
山下还有一条小溪,溪水清清的,能看到水底的石头和小鱼。
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在溪边玩水,捉小鱼,可开心啦!岱崮地貌,我爱你,你是我心中最美的地方!《游岱崮地貌》小朋友们,我跟你们说哦,我前段时间去了岱崮地貌游玩,那可真是太棒了!刚到那里,我就看到了好多好多的山。
那些山和我们平时看到的可不一样,它们圆圆的山顶,就像戴着帽子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四、岱崮地貌起源与形成
• 岱崮,因站在崮顶可远眺泰山,故而小岱,因此得名。 岱崮,因站在崮顶可远眺泰山,故而小岱,因此得名。 • “岱崮地貌”是山东省沂蒙山区特有的一种地貌景观,过 岱崮地貌”是山东省沂蒙山区特有的一种地貌景观, 去在地貌学上称之为“方山” 人们通常叫做“ 去在地貌学上称之为“方山”,人们通常叫做“崮” 。 • “崮”物质基础主要是有古生代寒武纪灰岩、页岩而形成。 物质基础主要是有古生代寒武纪灰岩、页岩而形成。 主要是有古生代寒武纪灰岩 • “崮”的成因是当地经受了原始的海陆变迁,加之后来地 的成因是当地经受了原始的海陆变迁, 是当地经受了原始的海陆变迁 壳的强烈切割和抬升运动(内营力),经过浸蚀、溶蚀、 壳的强烈切割和抬升运动(内营力),经过浸蚀、溶蚀、 ),经过浸蚀 重力崩塌和风化等多重动力作用(外营力)形成的。 重力崩塌和风化等多重动力作用(外营力)形成的。 • 外表形态特征:呈圆形状、山顶平展、周围峭壁如削、峭 外表形态特征:呈圆形状、山顶平展、周围峭壁如削、 壁以下山坡逐渐由陡到缓的崮,多呈驼、 壁以下山坡逐渐由陡到缓的崮,多呈驼、帽、桌和鸡冠等 形态,远处观望,像是戴着平顶帽子的山头。 形态,远处观望,像是戴着平顶帽子的山头。
七、崮的典型代表
抱犊崮,海拔584米,为鲁南第 • 位于苍山县与枣庄市山亭区交界处的抱犊崮 抱犊崮 一高峰。它以“雄”、“奇”、“险”、“秀”、“幽”雄踞山东七 十二崮之首,有“天下第一崮”之美称。 • 纪王崮 纪王崮坐落在沂水县泉庄乡境内,崮顶面积达66公顷,是七十二崮中 顶部面积最大、惟一有人家居住生活的崮。立于崮顶,可清晰看到七 十二崮中的磨盘崮、双人崮、纱帽崮等十七个崮,好似一个个相互连 接的“崮长城”,更似连接天地间的阶梯,蔚为壮观。 • 坐落在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境内的馒头崮 馒头崮蜚声中外,因酷似馒头状故 馒头崮 得名,亦称馒头山、馍馍山。馒头山,海拔408米,其地质年代属古 生代寒武纪浅海相沉积地层,至今约5.3亿年,地层总厚度570.38米, 记录了大约3000万年的海相沉积历史。 • 近百年来,经中国一代又一代地质科研人员的不断探索研究,在张夏 馒头山地区发现了17个三叶虫生物带,并确定馒头山为一处生物地层、 限界层型剖面, 年代地层、岩石地层、层序地层最完整的寒武纪地层限界层型剖面 限界层型剖面 从而成为中国寒武纪地质结构划分的标准山,被地质界公认为中国地 质名山。
二、岱崮地貌的命名
• 在沂蒙山区,随处可见一些姿态奇特的山峰。呈圆形的馒头状, 在沂蒙山区,随处可见一些姿态奇特的山峰。呈圆形的馒头状,顶部平展开 峰巅四周峭壁如削,峭壁下坡度由陡到缓的地形地貌,被称作崮。 阔,峰巅四周峭壁如削,峭壁下坡度由陡到缓的地形地貌,被称作崮。是一 种新的岩石造型地貌—“岱崮地貌”,以蒙阴县岱崮镇名而命名。 岱崮地貌” 以蒙阴县岱崮镇名而命名。 种新的岩石造型地貌 岱崮地貌 放眼望去,崮形若狮、若豹、若龙,似游、似腾、似飞。 放眼望去,崮形若狮、若豹、若龙,似游、似腾、似飞。方山下面是一片片 果园,果园的尽头是一户户农家:方山、流水、小桥、果园、牛羊、 果园,果园的尽头是一户户农家:方山、流水、小桥、果园、牛羊、人
第பைடு நூலகம்二章 岱崮地貌景观
临沂蒙阴新泰、 临沂蒙阴新泰、峰转路回石怪 沂蒙好风光、七十二崮堪爱。 沂蒙好风光、七十二崮堪爱。
一、沂蒙山区“岱崮地貌”的发现 沂蒙山区“岱崮地貌”
• 2006年中科院地理所山区新农村建设课题组在沂蒙考察发现了“崮”这一独 特的造型地貌。随后,课题组对全国崮型地貌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深入岱崮 山区进行了实地考察。一致认为,“崮”在中国北方个别地方虽有分布,但 较分散,地貌特征不明显,而蒙阴县岱崮镇在方圆10km内就聚集了30余个崮, 具有发育完整、分布集中、类型齐全、造型秀美、形态各异的突出特点。 • 2007年8月21日,“中国岱崮地貌”论证会在蒙阴召开。会上,由北大、中 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青岛大学等7位全国权威地质地 貌专家组成的评委会一致同意以岱崮镇名命名“岱崮地貌”,并列为继 “丹 霞地貌” 、“张家界地貌”、“喀斯特地貌”、“嶂石岩地貌” 之后的中国 第五大造型地貌。 • 在绵延八百里的沂蒙山中,有着众多的外表呈圆形状、山顶平展、周围峭壁 如削的“崮”,呈现驼、帽、桌和鸡冠等形态。远远望去酷似一座座山寨城 堡,成群耸立,雄伟峻拔,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 此乃山东大地上,特别是沂蒙山区独有的一种特异地貌景观。
•
•
三、“岱崮地貌”的成因 岱崮地貌”
• “岱崮地貌”是经亿万年地质演化而形成,属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在距今5亿~ 岱崮地貌”是经亿万年地质演化而形成,属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在距今5 岱崮地貌 亿年寒武纪时代,沂蒙山区还沉浸在汪洋大海之中, 6亿年寒武纪时代,沂蒙山区还沉浸在汪洋大海之中,海底有一个个突起的山地 古生代寒武纪浅海相沉积物)。风吹雨打, )。风吹雨打 (古生代寒武纪浅海相沉积物)。风吹雨打,河流侵蚀摆动等外力作用侵蚀着山 经过千万年风化、搬运、堆积,海陆变迁,地质循环,逐渐夷为平原。 地,经过千万年风化、搬运、堆积,海陆变迁,地质循环,逐渐夷为平原。 当平原遇地壳抬升时,抬起形成平顶的山地,从而进入新一轮侵蚀循环。 当平原遇地壳抬升时,抬起形成平顶的山地,从而进入新一轮侵蚀循环。由于崮 坚硬抗风化,崮就成为新一轮侵蚀循环的残留物,平坦崮顶就是平顶山地的遗存, 坚硬抗风化,崮就成为新一轮侵蚀循环的残留物,平坦崮顶就是平顶山地的遗存, 崮顶高度可以代表古平原的抬升高度,隐含了地壳抬升运动的重要信息。 崮顶高度可以代表古平原的抬升高度,隐含了地壳抬升运动的重要信息。 崮为沉积岩,具有成层性,多为石灰岩或页岩,灰色或灰白色,也有紫褐色, 崮为沉积岩,具有成层性,多为石灰岩或页岩,灰色或灰白色,也有紫褐色,成 份主要为碳酸钙、硅酸钙等。在形成崮形地貌的同时,也广泛分布着喀斯特地貌。 份主要为碳酸钙、硅酸钙等。在形成崮形地貌的同时,也广泛分布着喀斯特地貌。 岱崮镇辖区内有山崮三十余座。其中下寒武系地层 该地层分布广, 岱崮镇辖区内有山崮三十余座。其中下寒武系地层115.6km2,该地层分布广,出 露全,厚度大,富水性好,为华北地区罕见。 露全,厚度大,富水性好,为华北地区罕见。当地居民曾多次在崮上的石头里发 现三叶虫化石。 现三叶虫化石。 它像一座座戴着石帽子的山,其裸露的“石帽子”由坚硬的石灰岩组成, 它像一座座戴着石帽子的山,其裸露的“石帽子”由坚硬的石灰岩组成,高度在 10米至 米至100米之间,而下部岩层则由易风化浅海相泥质灰岩、粉砂质泥岩和页岩等 米之间, 米至 米之间 而下部岩层则由易风化浅海相泥质灰岩、 组成。 组成。
六、崮的类型(72崮)与命名(民俗) 崮的类型( 崮 与命名(民俗)
• 72崮的来历:民间。济南 泉,孙悟空 变。有许多崮的传说。 崮的来历: 崮的来历 民间。济南72泉 孙悟空72变 有许多崮的传说。 • 崮的顶部平展开阔,崮顶周围峭壁如削,峭壁下坡度由陡到缓。放眼望 崮的顶部平展开阔,崮顶周围峭壁如削,峭壁下坡度由陡到缓。 若狮、若豹、若龙,似游、似腾、似飞。 去,若狮、若豹、若龙,似游、似腾、似飞。 • 在崮的命名上,别有一番说道。如以崮形模样命名的歪头崮、靴子崮、 在崮的命名上,别有一番说道。如以崮形模样命名的歪头崮、靴子崮、 香炉崮、透明崮、马头崮、狮子崮、奶子崮、元宝崮、三角崮、枕头崮、 香炉崮、透明崮、马头崮、狮子崮、奶子崮、元宝崮、三角崮、枕头崮、 卧佛崮; 卧佛崮; • 以农家活动取名的放牛崮、猪栏崮、锥子崮、剪刀崮;以姓氏村号命名 以农家活动取名的放牛崮、猪栏崮、锥子崮、剪刀崮; 的孔家崮、刘家崮、姜家崮、范家崮、朱家崮、牛家崮、徐家崮、 的孔家崮、刘家崮、姜家崮、范家崮、朱家崮、牛家崮、徐家崮、孙家 崮; • 还有以传说人物、古文化遗址命名的孟良崮、晏婴崮、纪王崮、抱犊崮、 还有以传说人物、古文化遗址命名的孟良崮、晏婴崮、纪王崮、抱犊崮、 阁老崮等等,既直观又别有风趣,显示了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与发展、 阁老崮等等,既直观又别有风趣,显示了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与发展、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协调统一。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协调统一。 • 崮,不仅地貌独特,景色优美,名字有趣,更在于其丰富的内涵,一座 不仅地貌独特,景色优美,名字有趣,更在于其丰富的内涵, 崮就是一处地质公园、一处博大的博物馆、一处了解地学的科普殿堂。 崮就是一处地质公园、一处博大的博物馆、一处了解地学的科普殿堂。 • 岱崮镇是崮荟萃簇集之地,在方圆不足百平方公里的地方,居然有南、 岱崮镇是崮荟萃簇集之地 在方圆不足百平方公里的地方,居然有南、 是崮荟萃簇集之地, 北岱崮, 小崮,水泉崮,龙须崮等三十余座崮。 北岱崮,大、小崮,水泉崮,龙须崮等三十余座崮。
五、岱崮地貌的分布、地质构造与岩石类型 岱崮地貌的分布、
• • 岱崮镇位于山东省蒙阴县东北部,地处临沂、莱芜、淄博三市交界处。 岱崮镇位于山东省蒙阴县东北部,地处临沂、莱芜、淄博三市交界处。 蒙阴岱崮镇是“岱崮地貌”分布最集中的核心区域,也是中国“岱崮地貌”核心风景 蒙阴岱崮镇是“岱崮地貌”分布最集中的核心区域,也是中国“岱崮地貌” 区。 • 岱崮的地质构造是在燕山运动和新构造运动的作用下单斜断陷构造, 岱崮的地质构造是在燕山运动和新构造运动的作用下单斜断陷构造,属中低山丘岭地 其中下寒武系地层115.6km2,该地层 带,辖区内有山崮二十九座,总面积180.7km2。其中下寒武系地层 辖区内有山崮二十九座,总面积 分布广,出露全,厚度大,富水性好,是华北地区罕见的。整个地区地质构造呈西北 分布广,出露全,厚度大,富水性好,是华北地区罕见的。 高,东南低之势,南端尹家洼河道高程202m,北侧龙须崮顶高程 东南低之势,南端尹家洼河道高程 ,北侧龙须崮顶高程707.1m,其余各崮 , 均在500m~707.1m之间。 之间。 均在 之间 • 由寒武系组成的山崮属于灰岩、页岩低山构造剥蚀地形区,山坡底部较缓,一般在 由寒武系组成的山崮属于灰岩、 页岩低山构造剥蚀地形区,山坡底部较缓, 较缓 5~25度,由馒头组灰岩、白云质灰岩组成。山坡中上部较陡,一般 度 由馒头组灰岩、白云质灰岩组成。山坡中上部较陡 一般25~45度,由毛庄 较陡, 度 是由张夏一段灰岩形成悬崖绝壁, 组、徐庄祖页岩沙质页岩组成;顶部大部分是由张夏一段灰岩形成悬崖绝壁,即崮。 徐庄祖页岩沙质页岩组成;顶部大部分是由张夏一段灰岩形成悬崖绝壁 即崮。 崮顶之上是由张夏二段页岩组成的较为平坦的崮顶,大部为黄色页岩加凸镜体, 崮顶之上是由张夏二段页岩组成的较为平坦的崮顶,大部为黄色页岩加凸镜体,局部 是由张夏二段页岩组成的较为平坦的崮顶 含有燧石结核,坡度为 度 含有燧石结核,坡度为-5度。 • 当地居民曾多次在崮上的石头里发现三叶虫化石。 当地居民曾多次在崮上的石头里发现三叶虫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