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影片赏析

合集下载

唐山大地震影片赏析

唐山大地震影片赏析

杭州景点大俯拍···
地震过后唐山的满目疮痍的景象....பைடு நூலகம்
2.2
色调转换
震前
柔和的灰黄调子
震时
沉郁的黑白
震 后
淡淡的灰白
2.3
音乐
在《唐山大地震》的30多段音乐中,运用的全部 都是赋予力量和呼唤阳光的大调式音乐,而绝没有凄 凄惨惨。在灾难电影中运用大调式音乐,实际上是在 表达阳光向上时参杂了苦难和珍惜的情感,它是反向 的表达,而这种表达使得音乐更有张力。片尾曲选择 了王菲的《心经》,配合结尾处的小段纪录片式段落 ,让人心从感而生,祈福后生。
叙事分析宏大叙事抗震救灾唐山大地震3叙事分析3叙事分析个体命运宏大叙事小场景大力量小事件大中国两次解放军的及时出现儿子从蹬三轮做苦力一跃成为开宝马的富豪故事情节跳跃3叙事分析儿子母亲女儿母亲这条线叙事有始有终她因放弃救女儿而在心中留下阴影一直独自承受着悔恨呾自责备受煎熬最后不女儿相见电影在中国式大团圆里走进尾声
02
视听语言分析
叙事分析
03
04
人格力量阐述
剧情介绍
01
剧情介绍
1976年7月27日夜,唐山地区爆发7.8级强烈地震,房屋倒塌, 灾民无数。面对即将坍塌的危楼,丈夫方大强和妻子李元妮都 要去救被困的龙凤胎儿女方登、方达。危急时刻,方大强拦住 了妻子,冲进去营救子女时不幸罹难。李元妮在震后发现,一 双儿女被困在了一块水泥板的两端,若要营救,必然牺牲另一 方。情急之下,她做出了艰难的抉择:救弟弟,此事成为大难 不死的姐姐方登心中难以磨灭的隐痛。后来,方登被一对军人 夫妇收养,并顺利通过高考。方达被救却断了胳膊,李元妮以 无私的母爱抚养他成人,同时,日夜怀着对方登的愧疚与思念 生活。成年后的方达娶妻生子,并干出了一番事业。本以为一 家人至此天各一方,但地震32年后,这家人的命运却因为汶川 地震再次发生了交叠。

电影《唐山大地震》人物悲喜情感转换

电影《唐山大地震》人物悲喜情感转换

电影《唐山大地震》人物悲喜情感转换【摘要】电影《唐山大地震》讲述了在历史上中国北方唐山市发生的大地震,地震中许多人失去亲人,家园被摧毁。

刘德华饰演的角色在地震中经历了失去亲人的悲伤,但最终他选择坚强面对生活。

章子怡饰演的角色在地震中与子女团聚后体会到喜悦。

影片中的配角也展示了不同的情感转换。

主要角色在灾难后对生活态度发生转变,展现出坚强和乐观的态度。

人物悲喜情感转换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展现了人们在面对灾难时的不同情感变化。

电影通过这些情感转换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弘扬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悲喜情感转换是电影的重要主题,电影通过细腻刻画展现了灾难背景下的人性,传达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关键词】唐山大地震, 电影, 刘德华, 章子怡, 悲喜情感转换, 人物, 灾难,生活态度, 人性, 主题, 细腻刻画, 正能量1. 引言1.1 唐山大地震的背景唐山大地震发生在1976年7月28日,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地震。

地震造成了近24万人死亡,16万人受伤,导致了广泛的建筑倒塌和基础设施损毁。

唐山市是地震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几乎全城被夷为平地。

地震发生时,许多人在睡梦中被突如其来的强烈震动惊醒,家园在瞬间变成了地狱般的废墟。

想象一下那种巨大的破坏力,人们被困在废墟之下,呼救声和哭泣声响彻天空。

许多家庭被瞬间击垮,亲人失散,悲痛之情无以言表。

唐山大地震不仅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痛,也在国内外引起了极大的震惊和关注。

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伸出援手,展开搜救和救援行动。

地震后,唐山人民挺过了灾难,重建家园,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和团结精神。

唐山大地震成为中国灾难史上永远无法磨灭的记忆。

1.2 电影《唐山大地震》简介《唐山大地震》是一部由中国导演程云执导,刘德华、章子怡等知名演员主演的影片。

该电影讲述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时,一对夫妇与子女之间的故事。

影片通过展现地震前后各个人物的悲喜情感转换,描绘了灾难背景下人性的复杂性。

《唐山大地震》影评精选三篇

《唐山大地震》影评精选三篇

《唐山大地震》影评精选三篇《唐山大地震》影评精选三篇导语:作为一部“中国特色”的大片,《唐山大地震》其实并不是一部很多人想象中的残酷。

地震虽然不是好事,但是关联的是让人潸然泪下的亲情。

下面本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唐山大地震》影评,大家快来看看吧。

篇一:下了阵暴雨,像是在废墟中大声喊叫亲人名字的声音。

在今天的语文晚自习上,我们观看了《唐山大地震》,看到一幕幕在废墟中振撼人心的场景,也让我们都流下了悲痛的泪水,最让我心酸的画面是:母亲在最后断然决定救儿子,当她的女儿听到后,心凉了。

在这个场景中,我们可以看到母亲是爱她的孩子的,但是,因为他们说只能救一个时,哭着求他们把两个孩子都救出来,很让人心酸的画面。

也许在当她看见死去的爸爸也躺在她身边时,心里肯定很不好受,很孤单吧,毕竟,她是这么的小。

“倒塌的房子都盖起来了,可我妈心里的房子再也没有盖起来,三十二年守着废墟过儿子。

”——心灵的废墟上,我们看到一座叫做希望的城,尽管曾经的创伤无法让生命变得完整,我们却看到他们依然怀揣着希望在成长的道路上努力前行……许多年后,元妮一直不愿搬家,每次烧纸时她都会念叨家里的地址,她害怕那孤单的灵魂不认得回家的路,她怕她最爱的人迷了路,回不了家。

——亲人永远是亲人,就算阴阳两隔,也是至亲的人!“没了,才知道生命叫没了。

”这是元妮在她最后悔时所说的话。

是由这一次的地震,而触一动了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因为有了这种爱,才会让世界变得愈加美好,也看出了,元妮在内心深处依旧怀念着那段从前的时光,但是却一去不复返……“我不是想不起来,而是忘不掉。

”方登在最后的时候对自己的养父说了这一句话。

是的,有些东西是不远想起的,但并不代表可以一辈子忘掉。

灾难的飓风过后,唯一留下的就是亲情。

就好像这些光亮,是支撑着他们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气。

篇二:《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故事很简单,记录了一家4口在地震前后的经历。

父亲为救母亲葬身在倒塌的楼下,母亲为救砸在同一块楼板下的一对儿女作出人生最艰难的选择。

唐山大地震影评

唐山大地震影评

唐山大地震影评唐山大地震影评(一)作为一部“中国特色”的大片,《唐山大地震》其实并不是一部很多人想象中的“灾难类型片”。

虽然在影片开场借助外国特效团队再现的唐山大地震场景。

可以说是中国电影特效水平到目前为止的最高体现,但这部电影最重要的价值仍然不在于对灾难场面的展示和个人英雄主义的颂扬。

如同《唐山大地震》的英文片名《余震》一样,这部电影其实讲述的是那些幸存下来的普通人,如何在地震之后的漫长时光里,重新找回丢失的家庭亲情。

从这个角度来说,《唐山大地震》如果一定要按照类型片分类的话,它更应该算做是一部家庭伦理电影。

但无论《唐山大地震》是一部灾难片还是一部家庭伦理电影,它都不是一部适合全家观影的影片。

由于影片故事所涉及到的极端环境下的惨烈人性选择,以及微妙复杂的两性情感关系,加上影片开头和结尾的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的场景再现,我个人建议未成年观众不要观看本片。

但对于大多数成年观众来说,《唐山大地震》则可能是一部能够打开他们情感闸口的电影。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保持了冯小刚导演一贯的叙事风格和水准,对于那些期待看到一部艺术精品的观众来说,他们很有可能会失望。

整部电影除了开场大量借助外国特效团队才得以实现的地震灾难场面外,其余的大部分时间里,《唐山大地震》的电影技巧都没有超过《手机》和《集结号》这两部电影。

作为一部从小说改编的电影,《唐山大地震》虽然具有一个气势很大的片名,但它的故事却仍然没有完成类型化叙事的突破。

原著小说《余震》以姐姐的故事为主线,完成了一个跨度三十年的故事;而电影《唐山大地震》则将故事主线分散为三条,分别是母亲、姐姐和弟弟,而且母亲的故事线索明显是支撑起整个电影故事的主线。

这个电影故事的切入点和改编思路,很技巧地回避了这三十年中国社会发生的激荡变革,而是将故事的重点放在一个普通家庭的情感变迁上。

作为一部有唐山市政府参与投资的大制作影片,这种改编思路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自然是一种最为安全的叙事策略。

《唐山大地震》影视手法赏析

《唐山大地震》影视手法赏析

《唐山大地震》影视手法赏析影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讲述故事,这种方式虽然最容易让观众理解剧情,但是影片本事的特制决定了大场面只有五分钟,而这五分钟出现在了影片刚刚开始之时,这使得观众们在后续观影中始终存在落差,怨言在所难免。

如果换种角度,将大地震的震撼五分钟以回忆形式呈现,可能就不会有这么头重脚轻的感觉了。

第一,剧情的挑战性。

一部电影剧情的挑战性在与它能够让其发展不跟着观众思路走。

我们看《后天》,看《2012》,看《泰坦尼克号》,灾难电影已经形成了一种套路。

这与我们的思维方式有关,既然是灾难电影,重点自然在灾难过程之中。

人们固然也知道灾后的重建,特别是人们心灵的重建举足轻重,但很少有人敢以此为重点展开描写。

许多反对者说,《唐山大地震》不过多的描述地震时的情景,反而写了唠家常似的写了一堆的矛盾:母亲和儿子的矛盾,养父和养母的矛盾,女儿和母亲的矛盾,婆婆和儿媳的矛盾……这不假,但不是本片的重点。

用媒体的话说,冯小刚这次打了一张亲情牌。

不错,地震发生时的感动可歌可泣,但灾后人们的拼搏,内心的挣扎,亲人之间的情谊更值得用血泪去书写。

从地震中活下来难,从心灵的余震中活下来更难。

我想问,看了这部电影,能不能让那场灾难牢牢地刻在心中?能不能被片中的温情感动?能不能从劫后重生的人们的经历中获得启迪?如果能,那这部电影就是成功的。

第二,冷静的视角。

拍摄这样一部电影,需要冷静下来。

首先,导演或演员要努力“走进去”,走进剧情,走进人们的心理。

他们的心情应该跟着情节的发展跌宕起伏,他们要试着设身处地地了解片中人物的矛盾心理,然后用出色的演技将其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然后,他们必须要“走出来”,避免受虚拟人物太大的影响,用独立思考和理智分析,用冷静的思维,艺术化的手法重新审视这部戏,以一个局外人的角度去制作。

这是因为这样,《唐》给我们的感觉才是客观的,冷静的,而不是带有导演或演员情绪化的。

第三,情感积压。

本片的精彩之处在于片末亲人相认的情景。

唐山大地震的影评

唐山大地震的影评
辗转间,32年过去了,2008年,正赶上汶川地震,当姐弟俩看到这场地震正在吞噬着人们的生命时,都被震撼了,想到自己所经历的唐山大地震,于是都毅然决然的赶赴灾区,挽救正在水深火热里的人们。就在这时,姐弟俩终于重逢,而姐姐方登也理解了当时母亲的苦心,终于原谅了母亲,最终,一家人终于团聚……
正像海报上写的一样“23秒,32年”,是啊,仅仅因为那23秒所产生的巨变,确需要用32年的时间来抚平人心里的创伤。不过,最终,母女重逢又给人心里带来了莫大的安慰,同时,我也终于觉得——活着真好,这时徐帆在看完电影时说的,虽然只有短短的4个字,却让我难忘。32年的雨雪风霜终于换得了母女重逢,假如,当时他们没有活下来,或许就不会有重逢的一天。灾难,是不能打垮人们的,它只会让人们变得更坚强,更加的有士气去面对以后的生活!
虽然灾难无情,但是我相信人间有爱,有爱的世界肯定不会空虚。剧中还有一点也是值得赞扬的,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亲情。剧里方达对女友说了一句话:“我妈生了我三次,一次是把我生出来,第二次是我在三岁时的了肺炎,大夫说没救了,可是我妈坚持让他救我,第三次,就是地震。”听了这话,我突然觉得心头一阵酸涩,亲情,这是一个多么美好感人的感情。只有亲情才永久不会背叛你,才是你心灵永久的港湾,亲情如一棵大树,永久为你遮风挡雨,亲情是一座港湾,永久为你心灵的小船开放,亲情是一个温暖的家,永久欢迎你回来。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一开始就来一次所谓的天翻地覆的大地动,飞沙走石天翻地覆,撕心裂肺的哭喊加上母亲孩子的召唤,一下就将人性最弱点给激发到了极点,什么事人性最极点呢?母爱,在世界上最宏大的母爱面前我们的最弱点会暴露的一览无余,只有在母亲的面前我们才觉得是肯定最平安的,可是在大地震的时候母亲也救不了我们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呢?,一个母亲在自己的两个孩子面前的时候只能苦痛的最终选择救出一个,而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另外一个孩子被大地震给淹没他幼小的生命,人性最薄弱的一单被激发到了最高点,太悲剧了,

唐山大地震电影影评

唐山大地震电影影评

唐山大地震电影影评唐山大地震电影影评唐山大地震电影影评(一)昨晚在电影院把《唐山大地震》看过了。

简单的说说我的想法,就像小学时候的观后感。

电影一开篇,屏幕上涌出一片人名,我知道那是遇难者的名字,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个生命从这个世界上以外的消失,突然有一种想哭的感觉。

我赶紧向某人要了两张手纸,我怕我忍不住。

地震的那十几分钟,我感觉拍的很好,很震撼。

我一直张着嘴在喘气,心在嗓子眼,感觉下一口就提不上来了。

楼房倒塌的那些镜头我感觉很有内涵:“伟大”、“高举”、“万岁”、“战无不胜”,多么崇高的神圣词汇,多么伟大的革命理想,在灾难面前都被摔得粉碎。

在23秒里,人就像虫子一样被上帝抹平,然后当大地平静之后,无数扭曲的尸体被留在了这个世界上,身上还带着血迹,就像我刚刚拍死的蚊子。

人太渺小了,面对命运,甚至连反抗的时间都没有。

1976年解放军在唐山抗震救灾的那段我很喜欢,流泪了,但是并不满意。

我对这些展示国家力量的镜头具有天生的崇拜感。

据家里老人们讲,当时解放军救援的效率并不是很高,很多幸存者是灾区人民自己从废墟下面挖出来的,比如电影里面的方达。

解放军大多也不大懂得如何救援,很多幸存者本可以不截肢,但是当时很急,于是成了一生的残废。

但是他们当时看见解放军,看见一车车连绵不断的解放军,他们感到安心了。

毛主席派人来了。

唐山人民对于解放军的感情是深厚的,但是电影里面却用简单的特技一遍遍的循环播放车流、人流、飞机空投的救灾物资。

那些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普通士兵,他们为了毛主席的指示,为了挽救更多的生命、为了这座城市的重生,他们献出了汗水、鲜血、甚至生命。

然而这一切都被这部电影有意无意的忽略了,取而代之的一对善良的军队干部夫妇领养了一名漂亮的唐山孤儿,这名孤儿据说以后可以做文艺工作。

这是真实的,但是这是对解放军抗震救灾伟大精神的抹杀,也是对这对夫妇善良初衷的抹杀,更是对那个充满崇高理想年代的抹杀。

好了,到此本电影的灾难片部分结束,进入伦理苦情电视剧阶段。

《唐山大地震》影视鉴赏

《唐山大地震》影视鉴赏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第一次看《唐山大地震》是在高考之后,至于为什么看这部电影我不清楚。

只记得看完电影之后,一双眼睛红的跟兔子似的,所以《唐山大地震》是感人肺腑的,至少我这么认为,《唐山大地震》值得我们一看。

众所周知,《唐山大地震》是由著名导演冯小刚执导,徐帆,张静初,李晨,陈道明等知名演员主演。

《唐山大地震》讲述了一个“23秒,32年”的故事。

该影片的剧情大概是这样的:1976年7月27日夜,唐山地区爆发了7.8级强烈地震,房屋倒塌,灾民无数。

面对即将倒塌的危楼,丈夫方大强和妻子李元妮都想去救被困的龙凤胎儿子方登女儿方达。

危急时刻,方大强拦住妻子,冲进去营救时,不幸遇难。

李元妮在震后发现,一双儿女被困在水泥板两端,若要营救必然要牺牲一方。

情急之下,她无奈做出了艰难选择——救弟弟。

此时却因此成了方登心中的隐痛。

后来,她被军人王德清夫妇收养。

高考后,方登进入杭州医院学习,与研究生师兄杨志产生感情…… 而方达被救断了胳膊,但凭借坚强的意志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32年后,这家人的命运都因为5.12汶川大地震再次发生了交叠,最后一家人再次团圆。

结局是意料之中的,是中国人喜欢的大团圆。

让人心里感到温暖,给人带来了生活的希望。

观看了电影《唐山大地震》后,你会发现该影片的胜人之处是以情动人。

在我看来,该影片的感人之处很多。

例如母亲李元妮在面临被困儿女只能就一个的抉择时,她无奈的苦求营救员“两个斗救。

”最后实在不行,吱牙说出:“救儿子。

”救出儿子后,又撕心裂肺地冲老天大喊:“老天爷你这个王八蛋。

”这一情景让我看到作为一个母亲的无奈。

还有一处感人的情节是在汶川地震的现场,一位母亲为救女儿,不怕女儿将来怨恨自己,不惜让女儿截肢,这也充分体现了母爱的伟大。

即孩子痛时,母亲会比孩子更痛。

最令我感动的是徐帆试验的母亲李元妮在32年后与张静初饰演的女儿相认时向女儿下跪,请求女儿原谅,让我潸然泪下。

当然,地震后,中国人万众一心的营救被困人员也很令人感动,这都深刻地体现了一种大爱无疆的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听语言分析
02 视听语言分析
镜头
色调
音乐
视听语言分析
将从镜头、色调及音乐三个方面着手进行分析,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一页面。
2.1 镜头特效及切换
成千上万只蜻蜓慌乱的飞过车站.... 方大强摇晃着冲进去的瞬间房子整个塌掉元妮在黎明大雨中无助的哭喊 .... .....
2.1 镜头俯瞰
导演对于影片的基调定位是 “史诗”性质的展现,因此俯 瞰镜头用的较多,尤其在表现 地震过后唐山的满目疮痍的景 象时。对杭州各处景点也是采 用了大俯拍的拍摄手法,凸显 了大制作的风格。
02
视听语言分析
叙事分析
03
04
人格力量阐述
剧情介绍
01
剧情介绍
1976年7月27日夜,唐山地区爆发7.8级强烈地震,房屋倒塌, 灾民无数。面对即将坍塌的危楼,丈夫方大强和妻子李元妮都 要去救被困的龙凤胎儿女方登、方达。危急时刻,方大强拦住 了妻子,冲进去营救子女时不幸罹难。李元妮在震后发现,一 双儿女被困在了一块水泥板的两端,若要营救,必然牺牲另一 方。情急之下,她做出了艰难的抉择:救弟弟,此事成为大难 不死的姐姐方登心中难以磨灭的隐痛。后来,方登被一对军人 夫妇收养,并顺利通过高考。方达被救却断了胳膊,李元妮以 无私的母爱抚养他成人,同时,日夜怀着对方登的愧疚与思念 生活。成年后的方达娶妻生子,并干出了一番事业。本以为一 家人至此天各一方,但地震32年后,这家人的命运却因为汶川 地震再次发生了交叠。
杭州景点大俯拍···
地震过后唐山的满目疮痍的景象....
2.2
色调转换
震前
柔和的灰黄调子
震时
沉郁的黑白
震 后
淡淡的灰白
2.3
音乐
在《唐山大地震》的30多段音乐中,运用的全部 都是赋予力量和呼唤阳光的大调式音乐,而绝没有凄 凄惨惨。在灾难电影中运用大调式音乐,实际上是在 表达阳光向上时参杂了苦难和珍惜的情感,它是反向 的表达,而这种表达使得音乐更有张力。片尾曲选择 了王菲的《心经》,配合结尾处的小段纪录片式段落 ,让人心从感而生,祈福后生。
TIPS:为体验观看最佳动画效果,请老师在放映本幻灯片时切 勿自行点击鼠标,当幻灯片动画效果自行播放完毕时,页面右 下角将出现灰色箭头,此时烦请老师再进行点击箭头以观看下 一页,谢谢老师。
2016
《唐山大地震》
电影赏析
B01 魏晨 0133424
2016.06.08
目录
contents
剧情介绍
01
中国式 大团圆
女儿
女儿那条线,体 现在与其养父的 亲情戏以及她自 己的爱情故事上, 叙事平淡如水
母亲
儿子
儿子从蹬三轮做 苦力,一跃成为 开宝马的富豪, 故事情节跳跃
人格力量阐释
4.1
母爱
元妮对儿女的爱
养母对方登的爱
母亲为避免他人受伤给孩子截肢的爱 方登坚持生下孩子的爱
我不可以
我对不起你们父母
4.2
叙事分析
3
叙事分析
宏大叙事 抗震救灾
︽ 唐 山 大 地 震 ︾
3
叙事分析
小事件
小场景
个体命运
大中国
大力量
宏大叙事

两次解放军的及时出现
3
叙事分析
三条主线
母亲这条线叙事有始有终, 她因放弃救女儿而在心中 留下阴影,一直独自承受 着悔恨和自责,备受煎熬, 最后与女儿相见,电影在 中国式大团圆里走进尾声。
感恩 汶川大地震时
我妈要是不喜欢你,我俩就得吹
我妈给了我三次生命
THANKS
B01 魏晨 0133424
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