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时捷科技AC-DC电源模块的输入保护滤波电路及防雷处理

合集下载

高效快速充电机的电路原理

高效快速充电机的电路原理

高效快速充电机的电路原理
高效快速充电机主要通过特殊的电路原理和控制算法来实现快速充电的。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高效快速充电机的电路原理:
1. 输入滤波电路
输入滤波电路主要起到滤波和噪声去除的作用,防止电源波动和噪声对系统的干扰。

2.整流电路
整流电路可以将交流输入功率转换为直流输出功率。

大多数高效快速充电机使用的是桥式整流电路。

3.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这个电路用于消除电网电源波动和实现功率因数校正。

通过控制电路中的开关元件,使得输入电流与输入电压之间的相位保持一致,从而提高功率因数,减少能耗和减少对电网的干扰。

4. DC/DC变换电路
通过DC/DC变换电路可以控制输出电压的大小和稳定性,以及实现输出电流的可控和快速调节。

由于充电时充电电池的电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所以需要DC/DC变换电路来对电压进行调节。

5.充电管理电路
这个电路用于控制充电过程中的电流和电压,并且保证和充电电池的兼容性。

同时,充电管理电路还需要保证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避免过充,过流和短路等问题的出现。

6.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通常采用微处理器或其他数字芯片,可以对整个充电过程进行精确的监测和控制。

同时,充电控制电路还可以自动切换充电模式,实现恒流充电和恒压充电模式的自动转换,从而达到快速充电的目的。

ac-dc电源芯片工作原理 -回复

ac-dc电源芯片工作原理 -回复

ac-dc电源芯片工作原理-回复AC/DC电源芯片工作原理AC/DC电源芯片是一种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集成电路芯片。

它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如电视机、电脑、手机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AC/DC电源芯片的工作原理,包括输入滤波、整流、能量储存、稳压等方面。

1. 输入滤波AC/DC电源芯片的工作始于输入电压的滤波过程。

交流电压一般是由电网提供的,而电网中存在各种电磁波和干扰,这些干扰信号会影响到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

输入滤波的目的是去除这些干扰信号,保证输出的直流电干净、稳定。

输入滤波电路通常由电容器和电感器组成,电容器用来滤除高频信号,而电感器则用来滤除低频信号。

2. 整流输入滤波后,转换从交流电到直流电的过程称为整流,其中包括二级整流和三级整流两种方式。

二级整流方式是将交流电转换为基本波形的直流电,而三级整流方式则可以更好地提高整流效果,去除交流电的波纹。

3. 能量储存经过整流后得到的直流电还存在波纹,需通过电容器对其进行储存和平滑。

电容器能够储存电荷,并在电路需求时释放能量,从而得到稳定的直流电压输出。

通常,AC/DC电源芯片中会设计有一个输出电容器用于能量储存,以保证后续电路正常工作。

4. 稳压为了保证输出的直流电压稳定,AC/DC电源芯片通常还会加入稳压电路。

稳压电路是用来监测输出电压并对其进行调整,确保输出电压始终在设定的范围内。

常见的稳压方式包括线性稳压和开关稳压。

线性稳压是通过对电源输入电压进行调整,以保持输出电压稳定。

而开关稳压则是通过开关元件对电源输入电压进行调整,以达到稳定输出电压的目的。

5. 辅助电路AC/DC电源芯片还通常包括一些辅助电路,以提供额外的保护和功能。

其中一个常见的辅助电路是过压保护电路,可以保护负载免受过高的电压损害。

另外,还有过流保护电路,用于保护负载免受过大的电流损害。

还有温度保护电路,可以监测温度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过热。

总结:AC/DC电源芯片的工作原理包括输入滤波、整流、能量储存、稳压以及辅助电路等步骤。

dc dc电源原理图

dc dc电源原理图

dc dc电源原理图
根据您的要求,为避免文中有标题相同的文字,以下是一份简化的DC DC电源原理图解释:
电源原理图如下:
[图1]
该电源原理图展示了一个基本的DC DC电源电路。

在这个电路中,输入电源通过开关电源转换器(Switching Converter)被转换为所需的输出电压。

该电路由以下主要部分组成:
1. 输入电源(Vin):输入电源是电路的供电来源。

它可以是直流电源或其他类型的电源。

输入电源的电压通常会经过滤波电路进行滤波以去除电源中的噪声和杂波。

2. 整流电路(Rectifier Circuit):整流电路将输入电源转换为脉冲电流。

它通常由一组二极管组成,可以将输入电源的交流部分转换为直流电压。

3. 滤波电路(Filter Circuit):滤波电路通过使用电容器和电感器来进行滤波,以去除电源中的纹波和噪声。

滤波电路的作用是确保输出电压平稳且不受干扰。

4. 开关电源转换器(Switching Converter):开关电源转换器是DC DC电源的核心部分。

它通过周期性调整开关管的通断
状态来将输入电压转换为所需的输出电压。

开关电源转换器通常由开关管、电感器和电容器组成。

5. 输出电压(Vout):输出电压是经过开关电源转换器变换后得到的电压。

输出电压的大小和稳定性是根据设计要求和控制开关电源转换器的参数来确定的。

请注意,由于没有具体的标题,上述描述涵盖了整个DC DC 电源原理图的主要内容,以便更好地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AC-DC反激式电源解析

AC-DC反激式电源解析

AC|DC反激式电源*******AC-DC反激式电源课程设计引言开关电源高频化是其发展的方向,高频化使开关电源小型化,并使开关电源进入更广泛的应用领域,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推动了高新技术产品的小型化、轻便化。

开关电源是利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控制开关管开通和关断的时间比率,维持稳定输出电压的一种电源,开关电源一般由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IGBT和MOSFET构成。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使得开关电源技术也在不断地创新。

目前,开关电源以小型、轻量和高效率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是当今电子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种电源方式。

1设计分析1.1开关电源的组成部分开关电源就是采用功率半导体器件作为开关元件,通过周期性通断开关,控制开关元件的占空比来调整输出电压。

其电路比较复杂,基本构成如图1所示。

主要由以下5部分构成:①输入整流滤波器:包括从交流电到输入整流滤波器的电路;②功率功率管(VT)及高频变压器(T);③控制电路(PWM调制器),含振荡器、基准电压源、误差放大器和PWM比较器,控制电路能产生脉宽调制信号,其占空比受反馈电路的控制;④输出整流滤波器;⑤反馈电路。

除此之外,还需增加偏置电路、保护电路等。

其中,PWM调制器为开关电源的核心。

1.2开关电源的工作过程交流电网电压进入输入电路后,经输入电路中的线路滤波器、浪涌电流控制电路以及整流电路,变换成直流电压。

其中线路滤波器及浪涌电流控制电路的主要作用是削弱由电网电源线进入的外来噪声以及抑制浪涌电流,整流电路则完成交流到直流的变换,可分为电容输入型和扼流圈输入型两大类,开关电源中通常采用电容输入型。

功率变换电路是整个开关电源的核心器件,它将直流电压变换成高频矩形脉冲电压,其电路主要由开关电路和变压器组成。

开关电路的驱动方式分为自激式和他激式两大类;开关变压器因是高频工作,其铁芯通常采用铁氧体磁芯或非晶合金磁芯;开关晶体管通常采用开关速度高,导通和关断时间短的晶体管,最典型的有功率晶体管(GTR )、功率场效应晶体管(MOSFET )和绝缘栅型双极晶体管(IGBT )等三种。

安时捷科技电源模块输出电压调节方法

安时捷科技电源模块输出电压调节方法

电源模块输出电压调节方法
1.调节电路如图16:(限输出只带TRIM端)
说明:可调电阻“1”端串联一个电阻接“+Vout”,“2”端串
联一个电阻接 “GND”,“3”端直接接“TRIM”。

调节的范
围≤输出电压的±10%,串联电阻的阻值依实际调试而定。


内部电路受脉宽控制,我们不建议输出电压调节范围>输出电
压的±10%,那样会改变内部工作点电压,使模块工作在不稳
定状态。

可调电阻SW1推荐阻值:输出电压≤5V,可用10K,
输出电压>5V,可用50~100K。

2.调节电路如图17:(输出有“TRIM”;“+S”和“‐S”端)
说明:可调电阻“1”端直接接“+S”,“2”端直接接“‐S”,“3”
端直接接“TRIM”。

应内部已调节好,不必串联电阻。

可调电
阻SW1推荐阻值:输出电压≤5V,可用10K,输出电压>5V,
可用50~100K。

AC-DC开关电源的冲击电流限制方法

AC-DC开关电源的冲击电流限制方法

AC/DC开关电源的冲击电流限制方法1、串连电阻法对于小功率开关电源,可以用象图1的串连电阻法。

如果电阻选得大,冲击电流就小,但在电阻上的功耗就大,所以必须选择折衷的电阻值,使冲击电流和电阻上的功耗都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串连在电路上的电阻必须能承受在开机时的高电压和大电流,大额定电流的电阻在这种应用中比较适合,常用的为线绕电阻,但在高湿度的环境下,则不要用线绕电阻。

因线绕电阻在高湿度环境下,瞬态热应力和绕线的膨胀会降低保护层的作用,会因湿气入侵而引起电阻损坏。

图1所示为冲击电流限制电阻的通常位置,对于110V、220V双电压输入电路,应该在R1和R2位置放两个电阻,这样在110V输入连接线连接时和220V输入连接线断开时的冲击电流一样大。

对于单输入电压电路,应该在R3位置放电阻。

图1. 串连电阻法冲击电流控制电路(适用于桥式整流和倍压电路,其冲击电流相同)2、热敏电阻法在小功率开关电源中,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常用在图1中R1,R2,R3位置。

在开关电源第一次启动时,NTC的电阻值很大,可限制冲击电流,随着NTC的自身发热,其电阻值变小,使其在工作状态时的功耗减小。

用热敏电阻法也由缺点,当第一次启动后,热敏电阻要过一会儿才到达其工作状态电阻值,如果这时的输入电压在电源可以工作的最小值附近,刚启动时由于热敏电阻阻值还较大,它的压降较大,电源就可能工作在打嗝状态。

另外,当开关电源关掉后,热敏电阻需要一段冷却时间来将阻值升高到常温态以备下一次启动,冷却时间根据器件、安装方式、环境温度的不同而不同,一般为1分钟。

如果开关电源关掉后马上开启,热敏电阻还没有变冷,这时对冲击电流失去限制作用,这就是在使用这种方法控制冲击电流的电源不允许在关掉后马上开启的原因。

3、有源冲击电流限制法对于大功率开关电源,冲击电流限制器件在正常工作时应该短路,这样可以减小冲击电流限制器件的功耗。

在图2中,选择R1作为启动电阻,在启动后用可控硅将R1旁路,因在这种冲击电流限制电路中的电阻R1可以选得很大,通常不需要改变110V输入倍压和220V输入时的电阻值。

开关电源AC和DC的输入滤波电路原理

开关电源AC和DC的输入滤波电路原理

开关电源AC和DC的输入滤波电路原理开关电源的主要电路是由输入电磁干扰滤波器(EMI)、整流滤波电路、功率变换电路、PWM控制器电路、输出整流滤波电路组成。

辅助电路有输入过欠压保护电路、输出过欠压保护电路、输出过流保护电路、输出短路保护电路等。

1、AC输入整流滤波电路原理:①防雷电路:当有雷击,产生高压经电网导入电源时,由MOV1、MOV2、MOV3:F1、F2、F3、FDG1组成的电路进行保护。

当加在压敏电阻两端的电压超过其工作电压时,其阻值降低,使高压能量消耗在压敏电阻上,若电流过大,F1、F2、F3会烧毁保护后级电路。

②输入滤波电路:C1、L1、C2、C3组成的双π型滤波网络主要是对输入电源的电磁噪声及杂波信号进行抑制,防止对电源干扰,同时也防止电源本身产生的高频杂波对电网干扰。

当电源开启瞬间,要对C5充电,由于瞬间电流大,加RT1(热敏电阻)就能有效的防止浪涌电流。

因瞬时能量全消耗在RT1电阻上,一定时间后温度升高后RT1阻值减小(RT1是负温系数元件),这时它消耗的能量非常小,后级电路可正常工作。

③整流滤波电路:交流电压经BRG1整流后,经C5滤波后得到较为纯净的直流电压。

若C5容量变小,输出的交流纹波将增大。

2、 DC输入滤波电路原理:①输入滤波电路:C1、L1、C2组成的双π型滤波网络主要是对输入电源的电磁噪声及杂波信号进行抑制,防止对电源干扰,同时也防止电源本身产生的高频杂波对电网干扰。

C3、C4为安规电容,L2、L3为差模电感。

②在起机的瞬间,由于C6的存在Q2不导通,电流经RT1构成回路。

当C6上的电压充至Z1的稳压值时Q2导通。

如果C8漏电或后级电路短路现象,在起机的瞬间电流在RT1上产生的压降增大,Q1导通使Q2没有栅极电压不导通,RT1将会在很短的时间烧毁,以保护后级电路。

嘉定区acdc电源模块用途

嘉定区acdc电源模块用途

嘉定区acdc电源模块用途
AC/DC电源模块是一种在工业、通讯、电子、医疗等领域广泛应用的电源设备,它主
要的功能就是将交流电源转换成直流电源供应给设备使用。

嘉定区AC/DC电源模块以其高效、稳定、低噪音等特点,成为了很多设备的首选电源,如隔离式开关电源、稳压电源、光伏逆变电源、电力电子变流器等。

AC/DC电源模块的使用不仅能够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可以降低设备的功耗
和热量的产生,让设备更加节能环保。

AC/DC电源模块是由交流输入电压变压器、整流器、滤波器、稳压器等单元组成的。

其输入端接入220V或110V电源,通过整流、滤波、稳压等处理,输出平稳可靠的直流电源。

该模块的使用不仅能够提高设备的功效和效率,还能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模块还能具有双路输出、多级保护等特点,便于设备的安装和使用。

总之,AC/DC电源模块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电源设备,具有多种特点和优势,广泛应用
于各个领域,极大地推动了科技和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C/DC电源模块的输入保护滤波电路及防雷处理
AC/DC模块电源大部分损坏来自于电网浪涌和雷击,所以防浪涌和雷处理对于AC/DC模块来说非常重要。

一般的浪涌电压抑制器件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型。

第一种类型为撬棒(Crow bar)器件。

常用的撬棒器件如气体放电管。

另一种类型为箝位保护器,即保护器件在击穿后,其两端电压维持在击穿电压上不在上升,以箝位的方式起到保护作用。

常用的箝位保护器是氧化锌压敏电阻(MOV),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等。

三种产品各有优势,TVS残压低,动作精度高,反应时间快。

为PS级(<1ns),无跟随电流,但流通电流小,所以我们不推荐在AC/DC模块中单独应用TVS。

氧化锌压敏电阻通流容量大,残压较低,反应时间较快,为nS级(≤25ns),无跟随电流,但受温度影响较大,易老化。

成本也较低。

由于压敏电阻的不稳定性,长时间高温应用会造成漏电流增加,廉价劣质的压敏电阻,还可能会发热爆炸。

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压敏电阻之间串入气体放电管,但这也付出了反应速度变长的代价。

(反应时间为个器件的反应时间之和。

)气体放电管通流量容量大,绝缘电阻高,漏电流小,但残压较高,反应时间慢(≤300ns),动作电压精度较低,有跟随电流,成本相对较高,对于高可靠的场合,我们推荐采用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与氧化锌压敏电阻结合的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