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飞燕》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铜奔马正名阅读理解附答案

铜奔马正名阅读理解附答案

铜奔马正名阅读理解附答案铜奔马是一件罕见的青铜雕塑,被确认为中国旅游标志。

那么关于铜奔马正名阅读理解附答案是怎样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铜奔马正名阅读理解附答案,欢迎阅读。

《铜奔马正名》阅读材料铜奔马正名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东汉铜奔马是1969年在甘肃武威出土的,据云当时被定名为“马踏飞燕”,也有学者引经据典,将其定名为“马超龙雀”。

最后可能因为众说纷纭,无奈之下取名为“铜奔马”。

“铜奔马”一名虽然简明扼要,但有马无燕,未惬人意。

最近有人在《光明日报》上撰文,更考定此物应名“飞廉铜马”。

其根据有二:一是《后汉书•董卓传》中有“飞廉铜马之属”的记载,二是“《三才图会》里的飞廉图,便是一只飞鸟”。

愚意此说更属不妥。

首先,《三才图会》一书乃明朝嘉靖、万历间人所作,且《四库提要》认为其中采摭浩博,间有冗杂虚构之病。

其次,关于“飞廉”,注家多有出入。

《墨子•耕柱》云:“夏后启使飞廉折金于山川。

”《史记•秦本纪》云:“飞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

”以上两书显然认为飞廉是人。

但是《淮南子•俶真训》高诱注:“飞廉,兽名,长毛有翼。

”《楚辞•离骚》王逸注:“飞廉,风伯也。

”洪兴祖补注:“飞廉,神禽,能致风气。

”可见飞廉到底是人是神,是兽是禽,古人也无定论。

两汉之间神话颇多,汉代画像石中常有人骑神兽、驾神龙升天的景象,亦有骑马的形象,但神兽归神兽,马归马,在这些图案中各有其形。

武威铜马是一件写实的作品,马足下的飞鸟亦然,所以很难将其与神话中的飞廉相提并论。

至于《后汉书•董卓传》所说,当是飞廉归飞廉,铜马归铜马,非指一物,故文后有“之属”一词。

然而,武威铜马足下确有一鸟,其象征之意为人所关注。

一提到马,人们很快想到奔腾如飞,而飞燕的速度同样也是毋庸置疑的。

历朝多有以燕喻良马之诗文,如南朝沈约诗有“紫燕光陆离”句,注:“紫燕,良马也。

”梁朝简文帝诗云:“紫燕跃武,赤兔越空”,二句中赤兔指良马,紫燕亦指良马。

李善注谢灵运诗云:“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一名飞燕骝。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重点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语文试卷(B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重点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语文试卷(B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重点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语文试卷(B卷)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60.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在唐以前的古代文学中,以忧患感为基调的作品是很多的。

这些作品大致上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所体现的主要是对于自己及亲友的命运而引起的忧患感,如宋玉《九辩》。

第二类则是内涵更为深广的忧世之作,例如《诗经》中的《载驰·正月》。

这后一种倾向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文学中最优秀的传统之一,其代表人物是屈原。

屈原的作品,无一例外地蒙着一层浓重的忧患情调。

关于《离骚》诚如司马迁所云,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也”。

关于《九章》,从首章《惜诵》“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到末章《悲回风》“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忧患之感与《离骚》完全相同。

屈赋对读者的强烈感染力主要来自它所蕴涵的忧患感,这种忧患感当然包含着诗人“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痛苦,“美人迟暮”的惆怅,但是更重要的则是诗人对于国家、人民的命运的危机感:“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

那么,在屈原的时代,楚国是不是已经岌岌可危了呢?据史书记载,它当时还是一个“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的强国。

在屈原生前,楚国虽然在与秦国的战争中几次失利,但并未濒于灭亡的危险。

屈原作品中那种仿佛大难已经迫于眉睫的气氛,与其说是反映了当时楚国的实际形势,倒不如说是反映了诗人心中基于对现实的预感而产生的忧患意识,而这种预感和忧患意识正来源于诗人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强烈的责任感。

屈原曾经被楚怀王委以重任,但是他不久就受到一连串的诬陷、疏远、放逐。

在那个辩士四处奔走、朝秦暮楚的时代,屈原却情愿在“乃猿狄之所居”的流放地行吟泽畔,仍然以“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毅精神忍受着巨大的痛苦,时时刻刻把国家、人民的命运放在心上,仍然强烈地感到自己对于国家、人民的责任:“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甚至当他要想以身殉国时,仍念念不忘国家的政治,并以古代的贤臣作为自己的榜样:“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虽然屈原的忧世预言与历史的实际进程相符合的程度不一致,但是,他怀着对国家、人民的命运的巨大关切,具有对于现实生活的深邃的洞察力,因而能够极其敏锐地觉察到当时政治、社会中各种形式的隐患。

《马踏飞燕》阅读附答案

《马踏飞燕》阅读附答案

《马踏飞燕》阅读附答案《马踏飞燕》阅读附答案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

它1969年出土以后,很快名闻天下,受到人们的赞美。

看,这匹铜制的骏马,膘肥身健,体形匀称,鬃毛整齐,四蹄坚韧有力。

它头微微后仰而稍向左歪,尾巴向后扬起。

它张开大口,人们仿佛听到了它高亢的嘶鸣声。

这是一匹奔跑中的骏马,怎样表现它的速度之快呢?艺术家构思奇妙,让马的右前腿大步前跨,左后腿向后平伸,以表现它正在快速奔跑。

快到什么程度呢?艺术家匠心独运,让马的后蹄踏在一只飞燕上。

这样就把快具体化了,连飞燕都来不及躲闪,真跑得快啊!马蹄踏在飞燕上,飞燕竟安然无恙,可见这匹马几乎是四蹄离地,风驰电掣般地飞奔。

铜奔马全身的重量都集中在右后蹄上,怎样都能保持平衡?这是一个难题。

艺术家有意使马的头和颈往后收缩,让重心尽量后移;同时使踏燕的后蹄尽量前伸,让马的支撑点和重心正好在一条垂直线上。

再加上向前后伸出的两条腿和扬起的尾巴,不仅使马在整体上保持平衡,而且使马的造型更加优美。

从这匹踏燕的奔马身上,我们看到了古代劳动人民具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先进的科学知识,看到了他们卓越的创造才能。

1.根据意思写。

(1)非常优秀,超出一般。

( )(2)形容平平安安,没有受损伤。

( )(3)像风一样跑得很快,像电一样一闪而过,形容非常迅速。

( )2.体会文中加点的词语(构思奇妙.匠心独运)的意思?说说文中分别用来形容什么?3.从短文第三自然段的描写中,可以看出古代劳动人民具有( );从第四自然段的描写中,可以看出古代劳动人民具有( )4.铜制骏马使用了哪三种方法保持平衡?5.作者为什么要让马的后蹄踏在一只飞燕上呢?这种设计说明了什么?1、(1)非常优秀,超出一般。

(才华出众)(2)形容平平安安,没有受损伤。

(安然无恙)(3)像风一样跑得很快,像电一样一闪而过,形容非常迅速。

( 风驰电掣)2.体会文中加点的词语(构思奇妙.匠心独运)的意思?说说文中分别用来形容什么?构思奇妙,指的是马踏飞燕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

马踏飞燕阅读答案这篇

马踏飞燕阅读答案这篇

篇一:马踏飞燕阅读答案这篇篇二:马踏飞燕阅读答案这篇篇三:马踏飞燕阅读答案这篇巨人中考网:为了方便同学们学习,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率,下面小编精心为同学们整理了《马踏飞燕》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能有所帮助。

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

它1969年出土以后,很快名闻天下,受到人们的赞美。

看,这匹铜制的骏马,膘肥身健,体形匀称,鬃毛整齐,四蹄坚韧有力。

它头微微后仰而稍向左歪,尾巴向后扬起。

它张开大口,人们仿佛听到了它高亢的嘶鸣声。

这是一匹奔跑中的骏马,怎样表现它的速度之快呢?艺术家构思奇妙,让马的右前腿大步前跨,左后腿向后平伸,以表现它正在快速奔跑。

快到什么程度呢?艺术家匠心独运,让马的后蹄踏在一只飞燕上。

这样就把快具体化了,连飞燕都来不及躲闪,真跑得快啊!马蹄踏在飞燕上,飞燕竟安然无恙,可见这匹马几乎是四蹄离地,风驰电掣般地飞奔。

铜奔马全身的重量都集中在右后蹄上,怎样都能保持平衡?这是一个难题。

艺术家有意使马的头和颈往后收缩,让重心尽量后移;同时使踏燕的后蹄尽量前伸,让马的支撑点和重心正好在一条垂直线上。

再加上向前后伸出的两条腿和扬起的尾巴,不仅使马在整体上保持平衡,而且使马的造型更加优美。

从这匹踏燕的奔马身上,我们看到了古代劳动人民具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先进的科学知识,看到了他们卓越的创造才能。

1.文中那句话解释了文章中心?2.文章采用了哪些表达方法来叙述这一珍贵的艺术品?参考答案:1、从这匹踏燕的奔马身上,我们看到了古代劳动人民具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先进的科学知识,看到了他们卓越的创造才能。

2、有叙述、说明、抒情。

例:[ 看!这匹铜制的俊马,高亢的嘶鸣声。

这个描写说明性句组写得太精彩了。

几句话就把马的外形俊美表述得明明白白。

作者通过一个看!缩短了与读者的距离,造成了一种面对面交谈的气氛,使人倍感亲切。

接着从马的体态,鬃毛,四蹄;头部,尾;口,声音这几个角度,将一个静态事物写得有声有色,活灵活现,给人以宛然似在眼前的感觉,说明即细致又生动有趣。

2018年马踏飞燕阅读答案-word范文模板 (7页)

2018年马踏飞燕阅读答案-word范文模板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马踏飞燕阅读答案篇一:“马踏飞燕”阅读训练及答案作文网:为了方便同学们学习,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率,下面小编精心为同学们整理了《马踏飞燕》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能有所帮助。

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

它1969年出土以后,很快名闻天下,受到人们的赞美。

看,这匹铜制的骏马,膘肥身健,体形匀称,鬃毛整齐,四蹄坚韧有力。

它头微微后仰而稍向左歪,尾巴向后扬起。

它张开大口,人们仿佛听到了它高亢的嘶鸣声。

这是一匹奔跑中的骏马,怎样表现它的速度之快呢?艺术家构思奇妙,让马的右前腿大步前跨,左后腿向后平伸,以表现它正在快速奔跑。

快到什么程度呢?艺术家匠心独运,让马的后蹄踏在一只飞燕上。

这样就把“快”具体化了,连飞燕都来不及躲闪,真跑得快啊!马蹄踏在飞燕上,飞燕竟安然无恙,可见这匹马几乎是四蹄离地,风驰电掣般地飞奔。

铜奔马全身的重量都集中在右后蹄上,怎样都能保持平衡?这是一个难题。

艺术家有意使马的头和颈往后收缩,让重心尽量后移;同时使踏燕的后蹄尽量前伸,让马的支撑点和重心正好在一条垂直线上。

再加上向前后伸出的两条腿和扬起的尾巴,不仅使马在整体上保持平衡,而且使马的造型更加优美。

从这匹踏燕的奔马身上,我们看到了古代劳动人民具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先进的科学知识,看到了他们卓越的创造才能。

1.文中那句话解释了文章中心?2.文章采用了哪些表达方法来叙述这一珍贵的艺术品?参考答案:1、从这匹踏燕的奔马身上,我们看到了古代劳动人民具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先进的科学知识,看到了他们卓越的创造才能。

这个描写说明性句组写得太精彩了。

几句话就把马的外形俊美表述得明明白白。

作者通过一个“看!”缩短了与读者的距离,造成了一种面对面交谈的气氛,使人倍感亲切。

接着从马的体态,鬃毛,四蹄;头部,尾;口,声音这几个角度,将一个静态事物写得有声有色,活灵活现,给人以宛然似在眼前的感觉,说明即细致又生动有趣。

马踏飞燕阅读答案

马踏飞燕阅读答案

马踏飞燕阅读答案马踏飞燕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

它1969年出土以后,很快名闻天下,受到人们的赞美。

看,这匹铜制的骏马,膘肥身健,体形匀称,鬃毛整齐,四蹄坚韧有力。

它头微微后仰而稍向左歪,尾巴向后扬起。

它张开大口,人们仿佛听到了它高亢的嘶鸣声。

这是一匹奔跑中的骏马,怎样表现它的速度之快呢?艺术家构思奇妙,让马的右前腿大步前跨,左后腿向后平伸,以表现它正在快速奔跑。

快到什么程度呢?艺术家匠心独运,让马的后蹄踏在一只飞燕上。

这样就把“快”具体化了,连飞燕都来不及躲闪,真跑得快啊!马蹄踏在飞燕上,飞燕竟安然无恙,可见这匹马几乎是四蹄离地,风驰电掣般地飞奔。

铜奔马全身的重量都集中在右后蹄上,怎样都能保持平衡?这是一个难题。

艺术家有意使马的头和颈往后收缩,让重心尽量后移;同时使踏燕的后蹄尽量前伸,让马的支撑点和重心正好在一条垂直线上。

再加上向前后伸出的两条腿和扬起的尾巴,不仅使马在整体上保持平衡,而且使马的造型更加优美。

从这匹踏燕的奔马身上,我们看到了古代劳动人民具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先进的科学知识,看到了他们卓越的创造才能。

1.根据意思写词语。

(1)非常优秀,超出一般。

( )(2)形容平平安安,没有受损伤。

( )(3)像风一样跑得很快,像电一样一闪而过,形容非常迅速。

( )2.体会文中加点的词语(构思奇妙.匠心独运)的意思?说说文中分别用来形容什么?3.从短文第三自然段的描写中,可以看出古代劳动人民具有( );从第四自然段的描写中,可以看出古代劳动人民具有( )4.铜制骏马使用了哪三种方法保持平衡?5.作者为什么要让马的后蹄踏在一只飞燕上呢?这种设计说明了什么?1、(1)非常优秀,超出一般。

(才华出众 )(2)形容平平安安,没有受损伤。

(安然无恙 )(3)像风一样跑得很快,像电一样一闪而过,形容非常迅速。

( 风驰电掣)2.体会文中加点的词语(构思奇妙.匠心独运)的意思?说说文中分别用来形容什么?构思奇妙,指的是马踏飞燕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幼儿综合素质》全真卷答案及解析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幼儿综合素质》全真卷答案及解析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幼儿综合素质》全真卷答案及解析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新上任的班主任刘老师经过一个月的观察,总结了班里每个学生的特长,并据此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

刘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尊重个体身心发展的()。

A.个别差异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2.教师工作的对象具有独特品质,充满生命活力,并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教师所传授的内容也在不断地发展变革:教学过程又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变化过程,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扮演()角色。

A.传道者B.研究者C.示范者D.解惑者3.冰心说:“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

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丰富美好的内心世界。

”这句话体现了()。

A.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B.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C.学生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D.每个学生都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4.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C.提高教育研究能力D.提高师德水平5.教师要不断进行专业发展,体现的职业道德是()。

A.教书育人B.为人师表C.关爱学生D.终身学习6.一位老师能够做到热爱祖国和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并能够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这位老师的做法符合()的要求。

A.爱国守法B.爱岗敬业C.关爱学生D.终身学习7.古林镇中心幼儿园某天下午放学时,一名家长迟到了半小时去接孩子,发现孩子不见了。

经过调查发现.原来教师等不到孩子的家长,就把该幼儿交给同路的学生家长,让其带回家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家长不配合教师工作,应该给予教训B.教师不负责任,违背了爱岗敬业的要求C.儿童最终安全到家即可.无需大惊小怪D.教师为家长考虑,符合爱岗敬业的要求8.“每一个儿童都有被爱的权利.都应该得到充分的发展。

福建省福州延安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暑期质量监测反馈练习语文试题(含答案)

福建省福州延安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暑期质量监测反馈练习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延安初三暑期质量监测反馈练习语文学科时间:70分钟满分:90分一、积累与运用(36分)1.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20分)。

(1),湘水无情吊岂知。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2)因思杜陵梦,。

(温庭筠《商山早行》)(3),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4),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5),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张岱《湖心亭看雪》)(6)露从今夜白,。

(杜甫《月夜忆舍弟》)(7)《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的“ , ”故意说得轻松洒脱,实际上却是难以摆脱心头的沉重抑塞。

(8)《行香子》一词中颇似辛弃疾中“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的意境的句子是: ,, , 。

(9)《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小孩的诗句是:, 。

(10)政治失意,仕途受阻,成为文人墨客千古不绝的浩叹。

但总有一些人,兼济天下的使命感并没有消磨于壮志难酬的扼腕之中,反倒是一种豁达的情怀跃然纸上。

李白被排挤岀朝堂时,在《行路难》中高歌出“, 。

”的豁达坚定;刘禹锡长期被贬谪在外,面对白居易的同情不平,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吟出“, ”的豁达淡然;苏轼一生宦海浮沉,数次被贬,仍在《水调歌头》中表达了“, ”的美好愿望。

2.学校开展“校园环境美化”活动,请你一起完成任务。

(13分)【我为校园活动做宣传】学生会小文同学接受电视台釆访,发表宣传活动的即席讲话。

记者:小文同学你好,你们学校开展的“校园环境美化”活动有哪些亮点?小文:①您好,自活动拉开帷幕以来,同学们都yǒng跃报名参加,兴致盎然,这段时间校园里弥màn着快乐的气氛。

②同学们借助古典诗文为依据,开展充满诗情画意的“为校园美景起美名”活动。

③同学们在图书角贴上自己设计的阅读海报,使校园充满书香氛围。

④我认为,为校园之美出一份力,是我们每一位同学的分内之事。

(1)请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分)②弥(2)请你为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踏飞燕》阅读答案
【原文】
马踏飞燕
“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

它1969年出土以后,很快名闻天下,受到人们的赞美。

看,这匹铜制的骏马,膘肥身健,体形匀称,鬃毛整齐,四蹄坚韧有力。

它头微微后仰而稍向左歪,尾巴向后扬起。

它张开大口,人们仿佛听到了它高亢的嘶鸣声。

这是一匹奔跑中的骏马,怎样表现它的速度之快呢?艺术家构思巧妙,让马的右前腿大步前跨,左后腿向后平伸,以表现它正在快速奔跑。

快到什么程度呢?艺术家匠心独运,让马的后蹄踏在一只飞燕上。

这样就把“快”详细化了,连飞燕都来不及躲闪,真跑得快啊!马蹄踏在飞燕上,飞燕竟平安无事,可见这匹马几乎是四蹄离地,风驰电掣般地飞奔。

铜奔马全身的重量都集中在右后蹄上,怎样保持平衡?这是一个难习题。

艺术家有意使马的头和颈往后收缩,让重心尽量后移;同时使踏燕的后蹄尽量前伸,让马的支撑点和重心正好在一条垂直线上。

再加上向前后伸出的两条腿和扬起的尾巴,不仅使马在整体上保持平衡,而且使马的造型更加优美。

从这匹踏燕的奔马身上,我们看到了古代劳动人民具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先进的科学知识,看到了他们卓越的创造才能。

【问习题】
20.作者让马的后蹄踏在一只飞燕上,这种设计说明了什么?(2分)
21.短文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参考答案】
20.突出了这匹骏马的速度之快,把“快”详细化了;说明了古代艺术家的构思巧妙(匠心独运),具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2分,答对一点得1分,意思相同即可)
21.(3分)第二段运用了摹状貌的说明方法;(1分)这种手法相当于记叙文中的“描写”,它生动准确地描摹了铜骏马雄骏非凡、昂首嘶鸣、马蹄腾空的造型特点。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