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第四纪基本概念与学科发展问题[可修改版ppt]

合集下载

环境地质学1绪论.ppt

环境地质学1绪论.ppt
• 要查明环境地球化学的性质,有害元素和 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在确定环境背景与 环境质量的基础上,建立环境质量模式, 使之能够充分反映环境地球化学的性质与 人体健康的关系。
3. 综合分析法
• 环境地质学广泛地利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 包括综合法、比较法、典型法等。
• 环境地质学的研究课题一般都是复杂的矛盾统 一体,是一个多层次多因子的大系统。
• 它由许多因素(或称子系统)构成,这些因素相 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错综复杂的现象,分 析、处理这种复杂问题时,需要用综合的而不 是单一的、普遍联系的而不是静态的观点和方 法。
• 对于研究课题的全局,要协调各个局部(或子系 统),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3. 综合分析法
• 区域对比及区域模式的研究
• 环境演变是长期的,难以在短时间内重 现;不同区域的自然演变以及受人类活 动的影响,具有各自的演变模式和阶段。
• 其中以工程地质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性地质图是 基础。
• 在综合分析环境地质图件资料的基础上。进行 生产区与生活区的划分。
• 在规划管理环境时,常需要编制一些相应的地 理图件,如土壤植被分布图、城市交通规划图 及矿产资源分布与开发利用远景规划图等。
(3) 历史环境地质图: • 人类现在所处的地质环境,是经历了地质历史
• 合理处置城市垃圾、工业废物是优化人 类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
• 水污染以及地方病在很大程度上与生活 和工业废物的污染有关。
• 在选择废物处置场时,需要综合运用构 造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岩石学、地貌 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
5.医学地质学
• 研究人类健康与地质环境关系的学科称为医 学地质学(Geomedicine or Medical Geology )
• 我国也陆续制定了许多环境法规。 • 环境法规包括矿山开采法、水资源法、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高等教育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

名丘,字仲尼。

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四书》中。

老子春秋时期思想家。

姓李名耳,字伯阳。

相传生活在春秋时期。

老子著有《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始祖,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

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

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斯吉塔拉人,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七艺”即哲学、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和音乐理论,加上“智者派”规定的文法和修辞学。

“寺庙学校”古巴比伦和古埃及的一种学校形式。

由精通数学、天文知识的僧侣执教,传授知识和探讨学问并重。

“雅典大学”雅典大学是希腊最古老和最具影响力的大学,它是当时新成立的希腊国的第一所大学,当时包括修辞学校、阿卡德米学园、哲学学校“吕克昂”以及斯多葛派创立的学校和伊壁鸠鲁派创立的学校。

中世纪大学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在都城临淄设立的我国最早的官办大学,是战国时期政治咨询、学术文化交流中心和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是一个有组织、有聘任、有俸禄制度的学术研究中心。

书院教育书院教育﹐是中国传统高等教育中最有价值的一部份。

先秦时候孔子兴办私学,可说是书院教育之雏形;而汉唐时候的精舍,可说是书院的前身;到北宋时候,书院教育才正式确立。

书院教育的最大特色,在于她是由民间学者创办,没有政府的认可与资助,与官办高等学府在许多方面呈现截然不同的面貌。

二、简答题1、高等教育研究大致可分为哪几个时期?个别研究阶段、组织研究阶段、系统研究阶段2、如何认识高等教育学的性质?高等教育学,就其总体来说,它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而就其研究任务来说,既有应用教育基本理论以认识高等教育现象,解决高等教育的任务,又有其研究成果来丰富和发展教育基本理论的作用。

03地质年代与第四纪地质概述1PPT课件

03地质年代与第四纪地质概述1PPT课件


的碎屑物,因其成层覆盖在地表,故又称残积层。
第 四 纪 地
• 残积层向上逐渐过渡为土壤层,向下逐渐过渡为半风化岩石和新 鲜基岩;
• 残积物不具有层理,粒度和成分受气候条件和母岩岩性控制;

• 残积物成分与母岩岩性关系密切;

• 残积物的厚度往往与地形条件有关,在陡坡和山顶部位常被侵蚀

而厚度小;
22



岩层因构造运动而发生倾斜但未倒转,层序正常时,
述 倾斜面以上的岩层新,倾斜面以下的岩层老。
3
工程地质
3.1 地质年代
地 质
相对年代的确定

地层层序律











岩层因构造运动而发生倒转时,老岩层就会覆盖在
述 新岩层之上。
4
工程地质
3.1 地质年代
地 质
相对年代的确定

生物层序律

17
工程地质
3.2 第四纪地质概述
地 质
第四纪地质概况
年 代
第四纪气候与冰川活动
与 冰期——第四纪气候寒冷的时期,期间冰雪覆盖面积扩大,

冰川作用强烈发生。
四 纪 间冰期——第四纪气候温暖的时期,期间冰川面积缩小。
地 质
★ 中国大陆在冰期时,海平面下降,渤海、东

海、黄海均为陆地,台湾与大陆相连,气候

岗质片麻岩。



太古代时的地壳运动——五台运动。

11
工程地质
3.1 地质年代
地 质
我国地史概况

第四纪环境 ppt课件

第四纪环境  ppt课件

海滩岩由珊瑚体和贝壳,经过高能波浪冲蚀使
破碎成细砂粒,或残留的珊瑚体和贝壳等被搬运到
海滩,陆地风化碎屑物搬运到海滩(即潮间带)沉积, 后经文石或方解石的碳酸盐泥砂,充填碎屑物的颗
粒孔隙中,胶结成岩石,所以称为海滩岩。它是反
映第四纪时期与现代气候温暖的标志。
PPT课件
10
第一节、第四纪气候
一、第四纪古气候变化标志 5.其他方面的标志
各类生物对气候的变化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PPT课件
5
第一节、第四纪气候பைடு நூலகம்
一、第四纪古气候变化标志 生物有:喜热性生物群、喜温性生物群和喜寒 性生物群三大类。 1964年,我国登山队在喜马拉雅山希夏邦马峰 北坡约6000m的海拔高程,发现第三纪末期一第四 纪初期高山栎和黄背株植物化石,皆属亚热带常绿 树种,性喜温湿润。表明喜马拉雅山地区在第四纪 初期曾有过类似今日亚热带的温和湿润气候o
PPT课件
20
PPT课件
21
第一节、第四纪气候
二、第四纪气候及其变化
3、中国第四纪气候变化特征 (2)、中国冰后期气候的变化
第四纪的最后一次冰期结束以来,地球 气候进入冰后期,距今12000年。中国冰后期 气候波动,可划分为三段:
晚全新世(现今一2500年) 中全新世(2500—7500年) 早全新世(7500—12000年)。
18
第一节、第四纪气候
二、第四纪气候及其变化 2、阿尔卑斯山区气候变迁
群智冰期(Gunz):堆积在高的剥蚀面,称 为“高砾石层”。
多脑一群智间冰期 多脑冰期
PPT课件
19
第一节、第四纪气候
二、第四纪气候及其变化
3、中国第四纪气候变化特征 (1)、中国更新世气候变化特征

《第四纪地质学》绪论

《第四纪地质学》绪论
• A.基本原理
(1)热释光
– 非金属绝缘矿物 (释放储 存的辐射能量) – 发光强度∝吸收的辐射能量∝时间(t) – 发光强度∝时间(t)
加热至红外温度
发光
– 热发光现象可分为二个阶段:贮集阶段、发光阶段 (图) P • 计算公式 A= D
• B.基本假设条件
– a、所测样品经历了一次彻底的“零化”(热)事件, 重新启动时间钟。 – b、被测样品具有足够高的热稳定性. – c、样品经过“零化”事件后,必须埋藏在铀、钍和 钾封闭体系或动态平衡环境中,辐射计量率为常数。
• t= – 应用条件与热发光法相同,但样品可以重复利用。
AD TD-ID
(3)电子自旋共振(ESR)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用 于 第 四 纪 的 古 地 磁 极 性 年 表

黑 色 为, 正 1 极 性 9 ; 6 白 色 9 为等 反资 极料 性综
A.Cox 合
(3)测年范围及应用条件
无时间限制,整个第四纪都可以。 剖面沉积连续、厚度巨大的细粒沉积层。
(4) 应用情况
方法成熟,广泛应用。
(5) 采样要求
① 岩石必须含有铁磁性物质,但后期岩脉穿插的岩石样品不 行。 ② ③ 取定向标本:产状要素法、自然方位法 采样间距及大小:间距<1m,大小 2cm*2cm*2cm。
今后30年最重要的十大科研课题
日本文部科学省最近公布的“技术预测调查”
第一条 数日前预测是否发生里氏7级以上大地震 的技术
引自:2001年8月3日北京出版的《晨报》第2版
• 1966年邢台地震(6.8-7.2级)后,李四光力排众议, 提出加强布署地震台站监测地壳内部地应力分布状态, 积极开展预报。 • 1975年2月人类历史上罕见地成功预报了7.3级的海 城地震,事先9h组织居民撤离,尽管90%建筑物毁 坏或严重受损,但无人员伤亡。 • 1999年11月29日12时10分,辽宁海城市和岫岩县 发生5.6级地震,中午前数小时通知居民疏散,无人员伤 亡。是又一次成功的短临预报。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课后习题库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课后习题库

精品课程课后习题库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第一章绪论一.名词概念解释:1.地貌学2.第四纪地质学二.问答题与讨论题:1.地貌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内容是什么?2.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内容是什么?3.研究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什么?4.简述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的相互关系。

5.论述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6.论述地貌学、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简史。

第二章第四纪、地貌和地球环境变化动因概述一.名词概念解释:1.地貌2.地貌的形态3.地形线4.地形面5.地形点6.谷中谷7.地貌的基本形态8.地貌的形态组合9.地文期10.现代地貌11.古地貌二.问答题与讨论题:1.什么是地貌形态的基本要素?2.地貌形态测量包括哪几个方面?3.如何绘制地图割切程度图?4.为什么要对不同大小的地貌进行分级?共划分了几级?各级的地貌特征是什么?5.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是什么?6.进行地貌的成因研究,要从哪几方面入手?7.什么是顺构造地形?什么是逆构造地形?8.为什么说地貌形成的动力是内外地质营力相互作用的结果?9.形成地貌的内力地质作用包括哪几个方面?10.试述内外地质营力作用在地貌发展中的意义。

11.影响地貌发展的因素是什么?12.什么是进行地貌基本形态分类的依据?13.划分地貌形态组合时要考虑哪些因素?14.为什么地貌具有分带性?15.何谓地貌的分带性?16.地貌有几种分带?17.温湿气候带地貌的特点?18.什么是地貌的年代?19.岩石和地质构造在地貌形成中有什么作用?20.地貌发育中有哪些重要特点?21.说明地貌学在生产实践中的意义。

22.如何确定地貌的相对年代?23.确定地貌地质年代的方法?24.什么叫坡地?25.试述Davis的侵蚀旋回理论及地貌的发展。

三.填充、判断与选择:1.形成古地貌的气候条件是。

第四纪地质及地貌PPT学习教案

第四纪地质及地貌PPT学习教案
青藏高原,近年考察证明曾有多次冰川活动。在 藏北遗留有众多的湖泊,蕴藏丰富的硅藻土、硼 砂及盐类矿产。
第5页/共18页
§2 地貌形态和分级
一.地形和地貌
地貌:由于内外力地质作用,地壳表面形成不同成因、不同规律 的起伏形态称为地貌
地形:专指地表既成形态的某些外部特征 二者的区别:地貌的含义更广,它不仅包括地表形态的全部外部
缓慢和在短期内并不显著的地质作用
坡积层:坡面的风化岩屑及粘土物质在片流的作用下沿
坡面向下移动,最后在山脚或者山坡低凹处堆积 下来形成坡积层
坡积裙地貌:坡积层顺着坡面沿山坡的坡脚或山坡的凹
坡呈缓倾斜裙状分布
坡积层和残积层的区别:是否搬运,是非和下伏基岩
有成因上的联系
第11页/共18页
(2) 山洪激流和洪积扇地貌 洪积层:由山洪冲积下来的碎屑被带到山麓平原或者沟谷 口堆积 下来形成洪积层 洪积扇:由于山洪激流的长期作用,在沟口及其外一带堆积的洪 积层呈扇形展开称为洪积扇
陆相沉积物的一般特征11沉积时间短普遍呈松散或者半固结状态易于发生沉积时间短普遍呈松散或者半固结状态易于发生流动和破坏流动和破坏22分布于地表易于受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分布于地表易于受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33成因复杂岩性岩相厚度变化大成因复杂岩性岩相厚度变化大44各种粒径的比例变化大多为混合碎屑层岩层第四各种粒径的比例变化大多为混合碎屑层岩层第四纪有机岩包括泥炭有机质淤泥和有机质碎屑沉积物纪有机岩包括泥炭有机质淤泥和有机质碎屑沉积物22
中国的第四系主要是陆相沉积。海相沉积只限于滨海地带 及河口沉积,或者遭受第四纪海侵的地方。如华北平原第 四系河湖相沉积中,时夹薄层海相沉积。
我国的第四纪陆相沉积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河流沉积、 湖相沉积、风成沉积、冰川沉积、冰水沉积、洞穴沉积、 火山堆积、生物沉积

第四纪总复习

第四纪总复习

第四纪总复习第一章绪论问题:1.何为地貌?2.何为地貌学?3.地貌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是什么?4.何为第四纪地质学?5.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6.新生代划分方案?7.第四纪的下限?8.新构造运动研究方法一、第四纪地质学1.第四纪的由来Quaternary一词由法国地质学家德努瓦耶在1829年引入地质学。

2.第四纪地质学的概念:通过对距今二、三百万年以来(第四纪)的沉积、生物、气候、地层、构造运动和地壳发展历史规律进行研究,进而恢复第四纪地质历史的一门科学。

(属于地史学范畴)3.第四纪的特点/对第四纪独立进行研究的理由①人类的出现和人类文明的发展;②气候发生了显著变化(明显降温);③地壳运动异常活跃;④哺乳动物高度发展;⑤陆相沉积物广泛发育。

4.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内容(1)第四纪沉积物①沉积物的成分:化学成分、矿物成分②沉积物的粒度:粒度划分与沉积岩相同③沉积物的颜色、分选、磨圆、层理等等④沉积物的成因(流水、冰川、风…)⑤沉积物的形成时代a.第四纪沉积物成因:陆相沉积、海相沉积、海陆交互相沉积b.根据陆相沉积形成的动力因素,分为:残积物、坡积物、洪积物、冲积物、冰碛物、冰水堆积物等。

c.第四纪陆相沉积物特点:大部分没有成岩——“保持松散状态”;分布在地表,便于观察和研究;成因类型复杂,岩性、岩相、厚度变化很大;富存矿产——砂矿(砂金)、泥炭等。

(2)地层划分与对比第四纪地层划分有其独特的方法——生物法、气候法、岩石法、地貌法、年代法、历史考古法、多元标志法、综合分析对比法。

(3)第四纪气候变化第四纪的显著特点是气候明显变冷和多次冷暖交替。

第四纪期间,地球表面中-高纬度发育大面积冰川,高山地区发育山岳冰川;冰川发育对大气环流、海面变化、生物迁移产生了巨大影响。

(4)第四纪生物界与古人类第四纪哺乳动物的演化具有阶段性(古猿--猿--古人--新人--现代人),哺乳动物演化的阶段性是划分第四系的主要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QUA(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Quaternary Research
刘东生院士在章丘 洛庄汉墓发掘现场
刘东生院士在城子崖博物馆
第四纪的 基本概念
本章的目的和要点
第四纪学 科的基本
目的∶了解第四纪学科
概念
要点∶
第四纪的定义、基本特征和年代划分
第四纪学科的发展和特点、
maid in the Galaxy
如果把整个地球历史 比作一天的24小时
第四纪开始时 已经 23:59'11.17"
⒉ 气候变冷和冰川消长
温 度(ºC )
Cretaceous w arm peak
22
白垩纪暖锋
20
H olecene optimam
18
全新世适宜期 Pleistocene 其环境效应
⒌ 生物界和人类演化 植被和生态环境演化研究进展 人类(现代人)起源研究进展
研究专题
⒍ 应用第四纪研究进展 第四纪研究与可持续发展
⒎ 第四纪研究技术手段的新发展 年代学技术发展; 模拟与预测进展; 3S技术应用进展
第一篇 基础篇
第一章 绪论∶刘第东四生纪院士基本概念 与学科第发1展3届问IN题QUA主席
二、第四纪 的基本特征
⒈ 与现代有直接联系的 最新地质时代
“直接联系”∶第四纪的沉积过程至 今继续在形成新的沉积物,第四纪的 构造运动至今继续在活动并引起种种 问题,第四纪的生物大多至今仍生活 在地球上但是正面临严重的灭绝威胁。
“最新”∶历时短暂;现况研究;精 细研究
第四纪的时间从地质 历史角度看十分短暂
2002年Nautre, 乍得600多万年。
⑶温度标准问题
气候的首次恶化,国际 公认的标准(IGC ⅩⅧ, 1948),具有全球一致性 和可对比性。
温度标准主要是海水温度;有对比性好的优点,但是也有不 一致、不等时问题。
⒉ 三种意见
⑴1.60~1.80 MaBP∶INQUA Ⅺ(1982)建议,IGC ⅩⅩⅦ(1984) 通过。 1.80 MaBP
⒉ 新生代地质时代划分
问题1∶
地球历史有多长? 划分为哪 几个“代”?
地单质时一间单二位和三 年四代地五层单六位
位级级级 级 级级

问题间单2 宙 代 纪 世 期 时
你知位道有哪些地质时间单位和年代地
层单地位?
层 单





时 带

Ma BP
第四纪 新生全代新地世质H时olo代ce划ne 分0.01
Tw entieth century warming
更新世冰期
20世 纪 增 温
16
现在全球平均温度
14
12
石 炭 -二 叠 纪
10
冰期?
小冰期 L ittle ice age
中世纪暖期 M ediaeval wam period
8
前寒武纪冰期?
第四纪
1010 109 108 107 106 105 104 103 102 101 100
结 第十三章 海面变化研究方法 构 第十四章 第四纪科学的应用领域
研究专题
⒈ 季风和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过程和机制;记录(深海沉积、黄土、冰 芯、湖泊沉积、石笋、树木年轮等)
⒉ 海岸和海洋过程研究进展 过程和机制(海岸演变 、海面变化、古 海洋学)
⒊ 大陆古水文学研究进展 江河、湖泊、沙漠演变的过程和机制
⒊ 概念的演变
C. Lyell(1833)∶ 《地质学原理》一书明确定 义第三纪和第四纪并提出更 新世、全新世 。
⒊ 概念的演变
IGC (1881)∶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
第二届国际地质大会审议通过 以“第四纪”作为年代名称, 以“第四系”作为地层名称 。
第1章 绪论 第四纪 基本概念与学科发
展问题
第一章 绪论∶第四纪基本概念与

学科发展问题
课 第二章 第四纪沉积与地层
程 第三章 第四纪岩石圈演化
内 第四章 第四纪大气圈演化
容 第五章 第四纪水圈演化


第六章 第四纪生物圈演化与人类 发展
第七章 地壳运动的原因
本 第八章 气候变化的原因 课 第九章 海面变化原因 程 第十章 第四纪研究的主要技术手段 内 第十一章 新构造运动研究法 容 第十二章 气候变化研究方法
第四纪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第四纪研究与全球变化研究
第四纪研 究的扩充 概念
第一节 第四纪的 基本概念
一、第四纪术语的由来 二、第四纪的基本特征 三、第四纪底界年代的确定 四、第四纪内部年代划分
一、第四纪术语的由来
⒈ 定义
“第四纪”是一个地质时代的 名称,指最近两三百万年以 来直至当前的这段时间,也 即地球发展史上最新的一个 “纪”。
⑵2.40~2.50 MaBP∶中国黄土堆 积的底界,中国大多数学者倾向这 一标准。2.48 MaBP
(M a)
(ka)
(a)
年代
“变冷”∶晚新生代大冰期、大规模冰流; “消长”∶冰期-间冰期交替。
⒊ 人类出现和迅速发展
人类发展史是使第四纪 截然区别于其它地质时代的 最为深刻的原因。
⒋ 地壳运动活跃
地壳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以强烈的断块升降 为特征。
三、第四纪底界年代的确定 ⒈ 定界标准
主要有5~6种(人类、 冰川、动物、有孔虫等生 物演变、温度等),各种 标准之间、各地之间时间 都不一致。
⑴冰川标准问题
各地开始时间不一致;
对冰川遗迹的认识不一致。
问题4
南极南极东大部冰14原00是~什1么10时0万候年形前成,的?格 陵兰320万年前,北极海冰300万 年前,北美北欧250万年前。
⑵人类标准问题
问题5
人类是什么时候出现在地球上的?
不断有新的发现,从100万 年推前到至少500万年。
G. Arduino(1750)∶ 把意大利北部地层划分为原 始纪、第二纪、第三纪 。
⒊ 概念的演变
Z.Desnoyers(1829)∶ 把巴黎盆地第三纪地层上部 松散未胶结的最新堆积物定 为第四纪地层 。
⒊ 概念的演变
H.Reour(1833)∶ 进一步明确第四纪地层中包 含大量现代种属的动植物化 石。
Quaternary 更新世 Pleistocene
1.8 新第三纪 上新世 Pliocene
问题3 Neogene
5.0 中新世 Miocene
老谁第能三说纪出新渐生新代世有几Ol个igo“ce纪ne”2?2.5
Eogene
38 始新世 Eocene
54 古新世 Paleocene
65
⒊ 概念的演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