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专题训练: 凸透镜成像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 凸透镜的焦点位置取决于()。

A. 透镜的直径B. 入射光线的方向C. 透镜的曲率D. 透镜的颜色答案:C解析:凸透镜的焦点位置取决于透镜的曲率,曲率越大,焦点位置越近;曲率越小,焦点位置越远。

2. 关于凸透镜焦点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焦点位置被称为透镜的负焦距B. 焦点位置是透镜的中心C. 焦点位置被称为透镜的正焦距D. 焦点位置是透镜的表面答案:A解析:焦点位置被称为透镜的负焦距,因为凸透镜的焦点位置在透镜的透镜中心的同侧。

3. 凸透镜对于非平行光线的成像,关注的光线是()。

A. 仅仅想光轴靠近的光线B. 其中一束光线能改变方向使其平行于光轴的光线C. 只有经过透镜中心的光线D. 完全垂直于光轴的光线答案:B解析:凸透镜对于非平行光线的成像,是通过将光线聚焦在焦点上实现的,其中一束光线能改变方向使其平行于光轴的光线,其余光线则在透镜后面的位置得到成像。

4.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人眼看到的物体是()。

A. 实物体B. 虚物体C. 光线D. 影子答案:B解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人眼看到的物体是虚物体,即物体的投影形成在透镜后的位置。

5.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实物体与虚物体的区别在于()。

A. 实物体有质量,虚物体没有B. 实物体是存在的,虚物体是虚幻的C. 实物体是透明的,虚物体是不透明的D. 实物体发出光线,虚物体不发出光线答案:B解析:实物体是存在的,虚物体是虚幻的,虚物体是通过光线经过凸透镜成像后形成的投影。

二、填空题1. 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如果经过像方焦点,成像在()方的位置。

答案:虚物方2. 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则焦点位置在()透镜的位置。

答案:凸3. 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物体放在焦点处,成像在()。

答案:无穷远处4.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成像的位置是()。

答案:物距焦距的倒数5. 凸透镜焦距越大,对物距的要求越(),反之亦然。

山西省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专题训练10.凸透镜成像时的动态变化规律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山西省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专题训练10.凸透镜成像时的动态变化规律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123456789
4. [临汾期末改编]小涵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 验中,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像(v表示像距,u表示物距), 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4 cm;把物体从距凸透镜24 cm 处移动到距凸透镜8 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 变大 。

123456789
成虚像时的动态变化规律 5. (1)如图1所示,请画出烛焰上一点S经过凸透镜后的成
的过程中,通过凸透镜观察到三个不同的像(如图乙),则 三个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③①② 。

123456789

123456789
6. 小青用凸透镜观察蚂蚁的运动,如图所示,蚂蚁的像 是 虚 像,凸透镜距离蚂蚁越 远 ,蚂蚁的像越大,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满足 物距小于焦距 。

123456789
焦距变化时透镜的成像变化
7. 小明利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做实验,透镜、蜡烛、光 屏所在位置以及光屏上得到清晰像的情况如图所示。若保 持物距不变只将凸透镜换为焦距为8 cm的凸透镜,为了光 屏上能得到清晰的像,在判 断光屏的移动方向和成像的 变化时,我们这样分析:
123456789
(1)焦距是表示凸透镜 会聚 能力的物理量,焦距越 小,凸透镜的会聚能力越 强 。

123456789
(2)将凸透镜换为焦距为8 cm的凸透镜后,相比于原来的 凸透镜会聚能力变 强 。

(3)在物距不变的情况下,像距会变 小 ,为了能承接 到像,光屏应向 左 (填“左”或“右”)侧移动,清 晰的像将变 小 。
123456789
【总结】 凸透镜成实像时,当物体逐渐靠近凸透镜时,像逐渐 远

离 (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像逐渐变 大 (填 “大”或“小”)。 口诀:物近像远像变大。反之则物远像 近 _ 像 变小 。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拔尖专训8 凸透镜成像规律与应用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拔尖专训8 凸透镜成像规律与应用

7
8
9
10
)
11
12
13
14
拔尖专项
【点拨】
由凸透镜成像原理可知,P点在2倍焦距之外,所以像
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Q点在
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所以像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
放大的实像,故B符合题意。
【答案】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拔尖专项
3. [新趋势·模型思想]如图所示,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
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会增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错
误,符合题意。故选D。
【答案】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拔尖专项
2. [2024·宿迁期末]如图所示,有一圆柱体PQ,放在凸透镜
前图示的位置,它所成像P'Q'的形状应该是下列图中的
(P'点是P点的像,Q'点是Q点的像)(
1
2
3
4
5
6
拔尖专项
(3)实验中如图乙,将蜡烛放在图示位置,光屏上恰好成清晰
的像,若切除凸透镜中间的阴影部分,再将剩余部分靠拢
在一起,则蜡烛能成
2 (填“0”“1”“2”或“3”)个
像;若不切除凸透镜中间的阴影部分但把阴影部分用黑纸
遮挡起来,此时在光屏上成
B
A. 一个部分像
B. 一个全像
C. 两个部分像
D. 两个全像
拔尖专项

八年级上册物理【课后练】专题训练(十二)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八年级上册物理【课后练】专题训练(十二)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C) A. 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镜头是凹透镜 B. 投影仪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C. 透镜到墙壁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2倍焦距 D. 手机应放置在透镜的1倍焦距内
123456789
10 11 12
专题训练(十二)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6. 如图是小榕在实践活动中用带抽屉的纸盒和透镜自制的简易投影仪, 将手机放入抽屉中,通过推拉抽屉,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影到白墙 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2倍焦距 B. 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C. 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减小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 D. 若要在墙上正常阅读手机内容,手机应正立放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法正确的是( AB )
A. 掩膜上的电路图在硅片上成实像 B. 掩膜位于缩图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 C. 硅片位于缩图透镜的1倍焦距以内 D. 要减小硅片上的像,需将掩膜向下移动
第2题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专题训练(十二)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3. 如图所示的是快递出库扫描仪扫描取件的情景,扫描仪上端是镜
头,斜上方有补光功能,扫描成功时有拟人声音提示“出库成功”,下
列对此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A. 为让取件人听到的声音更大些,应提高音调
B. 扫描仪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成正立的实像
C. 扫描时,取件码到镜头之间的距离在凸透镜的1倍焦距以

D. 光线较暗时,补光灯点亮,光在取件码上发生漫反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专题训练(十二)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专题训练(十二)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八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题专项训练(含答案)凸透镜成像规律重点实验题专项训练(含答案)【板块⼀】凸透镜成像规律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得到图甲所⽰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__作⽤,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cm。

(2)利⽤图⼄装置进⾏以下操作:①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度,使它们的中⼼⼤致在同⼀⾼度,其⽬的是使像能成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个清晰的倒⽴、_____(选填“放⼤”或“缩⼩”)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______________;①将蜡烛移到距凸透镜5cm处,⽆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清晰的像,这时应从_______侧透过凸透镜直接观察(选填“左”或“右”)。

(3)下表是⼩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组数据: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当像距⼩于物距时,像⾼与物⾼的⽐值________1;当像距等于物距时,像⾼与物⾼的⽐值________1;当像距⼤于物距时,像⾼与物⾼的⽐值________1。

(选填“⼤于”、“⼩于”或“等于”)(4)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呈现了烛焰倒⽴清晰的像。

如果去掉光屏,眼睛在A处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这个像,原因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透镜另⼀侧的光屏上成⼀个倒⽴、缩⼩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符合()A.10cm<f<20cm B.f>10cmC.f<10cm D.f>20cm3.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放⼤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6cm B.10cm C.16cm D.20cm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个清晰放⼤的像。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 专题训练(二)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 专题训练(二)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人教版八上物理专题训练(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1.某凸透镜的焦距是8cm,物体距凸透镜20cm,则物体经该凸透镜所成的像是A.正立的实像B.正立的虚像C.缩小的虚像D.缩小的实像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为(包括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虚像或实像),利用此原理可以制成。

3.如图所示,有一个圆柱体PQ,放在凸透镜前图示位置,它所成的像的形状是A.B.C.D.4.小丽同学把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离凸透镜20cm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她用此来观察地图上较小的字,则凸透镜到地图的距离应A.小于20cm B.大于20cm小于40cmC.等于40cm D.大于40cm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烛焰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2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烛焰等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此时的物距大于20cmC.当物距是30cm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像D.当凸透镜的一部分被遮住时,光屏上不能呈现完整的像6.凸透镜甲的焦距为10cm,凸透镜乙的焦距为20cm,把同一个物体分别放在甲、乙前25cm处,通过两个凸透镜都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透镜成像较大B.乙透镜成像较大C.甲、乙透镜成像一样大D.甲、乙透镜成像大小无法比较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蜡烛、透镜、光屏处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若移动蜡烛,使之与凸透镜间的距离小于10cm,则人应在(选填“蜡烛”或“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成像。

8.A、B、C三块凸透镜在光具座上分别做蜡烛成像的实验,各透镜跟烛焰距离都是30cm,得到的实验结果如表中所示,根据此实验结果,将A、B、C三块凸透镜的焦距,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其顺序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原卷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原卷版)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基础巩固】1.(2021兰州)小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移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中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跟这一成像原理相同的光学仪器是(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若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大,小美应将蜡烛和光屏都向(选填“左”或“右”)移动。

2.(2021荆门)小华同学将一凸透镜正对一束平行光,可得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将该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按图乙所示安装到光具座上,在光屏上可观察到清晰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我们生活中的(选填“放大镜”、“近视眼镜”或“照相机”)就是遵循了凸透镜的这一成像规律。

把凸透镜换成薄玻璃板,在蜡烛一侧观察玻璃板也能看到一个(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蜡烛的像。

3.(2021大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所选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

(1)当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处在图中所示位置时,光屏上呈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像的性质是倒立的(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工作的;(2)若将蜡烛和光屏对调,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3)若用不透明纸片将凸透镜的镜面遮挡住一小部分,此时光屏上(选填“烛焰的像不完整”或“会有纸片的像”或“烛焰的像变暗了些”)。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甲(1)如图甲所示,调节烛焰、和光屏中心,使之在一条与光具座平行的直线上;(2)实验时,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光屏上的像向(选填“上”或“下”)移动;(3)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a,b,c,d四个不同位置,如图乙所示,其中蜡烛放在处所得到的实像最小;(4)放在处得到正立的虚像;在处的成像规律是放大镜的原理;(5)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如图丙是我国海监人员正在用一台可变焦距的相机拍摄钓鱼岛,如果要让像更大一些,镜头焦距应该调得一些(选填“大”或“小”).乙丙5.(2021哈尔滨)在做“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如图所示:(1)小明用发出平行光的手电筒正对凸透镜照射,移动光屏到图甲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最小最亮的光斑,这说明凸透镜对光有(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此凸透镜的焦距是cm。

八年级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专项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专项练习(含答案)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专项练习一、选择题1.徐爷爷用焦距为8厘米的放大镜看书,通过放大镜可以清晰地看到书上正立放大的文字,则书离放大镜的距离可能是()A.5厘米B.8厘米C.12厘米D.20厘米2.用水彩笔在磨砂屯灯泡的侧面画一个你所喜欢的图案,然后接通电源,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观察图案在墙上所成的像不可能发生的是( )A.能看到倒立、缩小的像B.能看到倒立、放大的像C.能看到正立、放大的像D.看不到像3.近年来流行一种“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

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神器”可以(A.增大像距B.增大像的大小C.增大物距D.减小取景范围4.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前25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

这个像是下图中的()A.B.C.D.5.“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为了保证道路的交通安全,现在许多道路上都会安装有电子眼.如图甲所示是某十字路口处安装的“电子眼”,图乙为“电子眼”监督路面交通情况时拍下的照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电子眼”镜头拍摄的是缩小的实像B.“电子眼”镜头拍摄的是缩小的虚像C.“电子眼”镜头拍摄的是放大的虚像D.“电子眼”镜头拍摄的是放大的实像6.要把焦距为8 cm的凸透镜当放大镜使用,则被观察的物体距凸透镜的距离应A.大于8 cm B.等于8 cmC.小于8 cm D.大于8 cm,小于16 cm7.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面给出的生活中常用物品工作时原理与此现象相同的是A.照相机B.投影仪C.放大镜D.平面镜8.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像能用光屏接收,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B.实像可以拍摄,虚像不能拍摄C.实像可以用眼睛看到,虚像不能用眼睛看到D.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也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蜡烛距离凸透镜40cm处时的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则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10cm B.20cmC.30cm D.40cm10.焦距是12cm的凸透镜,当物体置于镜前28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光屏上可得到清晰的()A.倒立、缩小的虚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放大的虚像二、填空题11.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可在距凸透镜20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凸透镜成像
1.一个直立的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处,物体的中点恰在透镜的主光轴上,后来,透镜被一割为二,对称地拉开,两个半透镜间距离等于物体高度,如图5甲所示。

则此时光屏上的成像情况应该是图乙中的()
图5
2.有一圆柱体PQ,放在凸透镜前如图6所示的位置,它所成的像P′Q′的形状应该是图7中的()
图6
图7
3.2017·天津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用焦距分别为f1、f2的甲、乙两个凸透镜进行实验。

先将点燃的蜡烛、透镜甲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后的位置如图8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图中未标出);再用透镜乙替换透镜甲,且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左移动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8
A.图中光屏上的像是放大的
B.图中光屏上的像是正立的
C.f1<f2
D.f1>f2
4.如图9所示,S是凸透镜主光轴上一个发光点,Sa是它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可能正确的是()
图9
A.ab B.ac C. ad D.ae
5.如图10所示是物体AB经照相机镜头成像原理示意图,当AB沿主光轴远离镜头时,则物体上A点的像A′会沿______移动()
图10
A.A′O B.A′F
C.水平向右D.水平向左
6. 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移动物体到某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则下列能成立的是()
①如果将物体靠近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必须靠近凸透镜
②如果所成的像在光屏的左上方,应将光屏向右下方移动
③换用焦距较短的凸透镜后,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靠近凸透镜
④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一定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另一个清晰的像
A.①③B.②④
C.②③D.③④
7.一种手电筒上所有的聚光小电珠如图11所示,其前端相当于一个玻璃制成的凸透镜,灯丝(可看作一个点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它出射时,出射光束(图中实线所示)比无此透镜时的光束(图中虚线所示)要窄,即它可减小光束的发散,有聚光功能。

在这种小电珠中,灯丝应位于()
图11
A.凸透镜的焦点以内
B.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C.凸透镜的焦点处
D.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处
8.如图12所示,线段AB为一凸透镜成像的物距倒数1
u和像距倒数
1
v的对应关系,若用
此凸透镜成像,当物体距透镜0.3 m时,物体所成像的性质是____________(需说明像的虚实、大小、正倒情况)。

图12
9.光电鼠标在电脑中应用非常广泛,其原理就是利用发光二极管照射移动表面(如图13所示),并被反射回鼠标的光学感应器(相当于光屏),用以记录移动动作,以此来捕捉移动位置的不同画面。

当鼠标移动时,感应器会连续拍摄鼠标垫表面所成的像,并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来比较各个影像,以决定移动的距离和方向。

产生的结果会传回计算机,而屏幕上的光标会根据这些结果来移动,图中光学感应器、透镜、发光二极管等元件固定在鼠标内。

图13
(1)当发光二极管的光照射在粗糙的鼠标垫上时会发生__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2)当鼠标平放在鼠标垫上,成像透镜到鼠标垫距离7 mm,光学感应器距成像透镜3 mm 时,则在光学感应器上成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 (选填“实”或“虚”)像。

(3)将鼠标离开鼠标垫一定高度后悬空向前移动时,电脑显示器上的光标并不移动,是因为像成在光学感应器的________(选填“上”或“下”)方。

10.2017·泰安在焦距为5 cm、9 cm和15 cm的凸透镜中选择一个放置在如图14所示的位置,将蜡烛、光屏分别置于光具座上透镜两侧,调整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与烛焰的中心在________;若将蜡烛放置在A点,通过三个凸透镜都能在光屏上成像,则焦距为________cm的透镜所成的像最大;若蜡烛在A点不动,在BC间移动光屏时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可能是________。

图14
11.某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下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按正确的方法安装和调节好实验装置。

他们在光具座上先固定焦距为f1的凸透镜,按表一中的物距u依次进行实验,每次都使光屏上烛焰的像最清晰,并将相应的像距v记录在表一中。

然后他们换用焦距为f2的凸透镜,重复上述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

为了进一步探究物距u和像距v之间的关系,他们进行适量的运算,将结果分别记录在表一和表二的后四列中。

(已知f1<f2)
表一(凸透镜的焦距为f1)
实验序号u/m v/m uv/m2v
u
1
u/m
-1
1
v/m
-1
1 0.200 0.200 0.0400 1.00 5.00 5.00
2 0.300 0.150 0.0450 0.50 3.3
3 6.67
3 0.500 0.125 0.0625 0.25 2.00 8.00
表二(凸透镜的焦距为f
实验序号u/m v/m uv/m2v
u
1
u/m
-1
1
v/m
-1
4 0.200 0.300 0.0600 1.50 5.00 3.33
5 0.300 0.200 0.0600 0.67 3.33 5.00
6 0.500 0.158 0.0790 0.32 2.00 6.33
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数据中的物距u与像距v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不同的凸透镜,当它们成实像时,物距相同,像距随焦距的增大而增大。

(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中经运算后得到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后两列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同一凸透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后两列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凸透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图15所示,P是物体像的位置,“0”是透镜光心的位置,请在图中“0”位置画出所需要透镜并完成光路图。

图15
13. “学而思”杯竞赛如图16所示,S是发光体,S′是它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请画出凸透镜的位置并找出焦点(一个即可)。

图16
14.物体在透镜中成像的情况可以通过作图来确定。

图17(a)表示凸透镜成像的作图方法,图(b)表示凹透镜成像的作图方法。

图中A表示物体的一个发光点,A′表示发光点A的像;O点表示透镜的中心,F点表示透镜的焦点;点划线表示主光轴,光线Ⅰ表示由A发出的平行于主光轴的一条光线,Ⅱ表示通过透镜中心的光线,Ⅲ表示通过凸透镜焦点(或射向凹透镜焦点)的光线,光线Ⅰ′、Ⅱ′、Ⅲ′分别表示光线Ⅰ、Ⅱ、Ⅲ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通过多次实验和作图,我们可以归纳出发光点A发出的任何一条光线经过透镜后都将会聚于(或反方向延长相交于)像点A′。

图17
(1)用透镜成像的作图法,作出图18甲中发光点A的像A′。

(2)图乙中,A′是发光点A通过透镜所成的像。

试确定该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并用作图法确定透镜的位置(将透镜用符号表示画在图中)。

若发光点A发出的某条光线经过透镜折射后恰能通过B点,试用作图法画出折射光线通过B点的光路图。

图18
答案
1.B2.C3.D4.A5.B6.D7.A
8.倒立、缩小的实像
9.(1)漫反射
(2)倒立缩小实
(3)下
10.(1)同一高度(2)15(3)5 cm或9 cm
11.(1)物距越大,像距越小(2)1、4或2、5或3、6(3)(a)像距的倒数和物距的倒数之和为定值
(b)焦距越大,像距的倒数和物距的倒数之和越小
12.如图所示
13.如图所示
14.如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