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气候的特点及成因详解
(完整版)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及特点

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及特点一、热带雨林气候1、位置: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纬度位置:大致在南北纬10度之间海陆位置: 1、非洲的刚果盆地;2、南美的亚马孙平原;3、亚洲的马来群岛等。
2、气候成因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3、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4、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雨林带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雨林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猩猩、河马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砖红壤5、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随时播种随时收获,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天然橡胶、椰子、咖啡、胡椒、剑麻、油棕)二、热带草原气候1、位置:纬度位置:南北纬10度至南北纬23.5之间海陆位置:1、非洲中部大部分地;2、澳大利亚的北部和东部;3、南美的巴西高原2、气候特点(特征):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湿季多雨。
3、气候形成原因:受赤道低气压带(湿季)和信风带(干季)交替控制4、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草原带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草原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长颈鹿,羚羊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燥红土5、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畜牧业发达,耕作业以小麦为主,湿季播种,干季收获三、热带季风气候1、位置:纬度位置:北纬10度至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海陆位置: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海南岛(只分布在亚洲)2、气候特点(特征):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3、气候形成原因: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其中夏季风是由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移动,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而形成西南风。
)4、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季雨林带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季雨林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象,孔雀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砖红壤5、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以水稻、茶叶、甘蔗、小麦为主。
雨季播种,旱季收获四、热带沙漠气候1、位置:纬度位置:南北回归线上南北纬30度的大陆内部和西岸海陆位置:非洲北部的撒哈啦大沙漠,南部的纳米布沙漠。
高中地理简答题规范系列--气候

高中地理简答题规范系列(四):气候专题1. 气候与自然带专题⑴同在北回归线附近,却出现了非洲、西亚的热带沙漠气候与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我国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等气候原因是:①西亚、北非位于大陆中西部,受副热带高压及来自大陆内部的信风影响,全年炎热干燥,形成沙漠气候;②南亚、我国东南部位于大陆东部,受季风环流影响,形成湿润的季风气候。
归纳: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西岸的气候差异及成因:------海陆位置与大气环流形势不同.⑵我国旱涝灾害主要分布于:东部季风区原因:副高强弱不稳定,夏季风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我国降水南方多,北方少的主要原因是:南方雨季来得早,去的晚,雨季时间长;北方雨季较短。
⑶昆明准静止锋与江淮地区、华南地区的准静止锋形成时间成因有什么不同?①昆明准静止锋:冬季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受地形阻挡而成,导致贵阳一带冬雨连绵。
②江淮地区准静止锋:6-7月,冷暖空气相遇,势均力敌而成,导致江淮地区出现梅雨。
③华南地区准静止锋:4-5月,冷暖空气相遇,势均力敌而成,导致华南地区出现阴雨。
⑷简述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冬季:特点:从南向北气温逐渐递减,南北温差很大。
原因: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我国越到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并且白昼越短;越到北方越接近冬季风的源地。
夏季:特点: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很小原因:夏季太阳直射在北半球,虽然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北方大,但越到北方白昼越长,因此南北方获得的太阳辐射量相差不大。
⑸简述青藏高寒区的气候特征。
海拔高,空气稀薄,气温低,冻土广布;太阳辐射强烈,风力强大;降水稀少。
例:为什么青藏高原太阳辐射比四川盆地强,而近地面气温比四川盆地低?答:青藏高原比四川盆地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因而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强,又因为空气稀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又弱,所以近地面气温又比四川盆地低。
⑹简述四川盆地与同纬度东部地区相比冬夏气温均偏高的原因。
气候类型、分布、成因及特征描述

气候专题资料一、气候形成因子1、太阳辐射(影响气候最基本的影响因素)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及各地气候的季节交替,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及其随时间变化的结果。
纬度位置不同,太阳高度不一样形成热量的地区差异——五带2、大气环流1)大气环流调整了全球水热分布2)大气环流本身也是一种气候现象,在不同的环流形势下气候不同●单一气压带、风带的影响:赤道低气压带——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副热带高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西风带——温带海洋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多雨)●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副高)——热带草原气候——干温季明显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受季风影响:热带季风气候——旱雨季(6—9月为雨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干燥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3、地面状况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故地面状况不同,对气候的影响很大。
标准1)海洋和陆地海洋的热容量比陆地大,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造成了同纬度上由于海陆分布不同,气候差异十分显著,形成海洋性和大陆性两种不同的气候类型。
2)平原和山地(地形轮廓、山脉走向、地势高低等对气候的影响。
)3)裸地和植被覆盖地地面状况不同,对太阳辐射的发射率不同,使地面获得的热量不同。
例:“雪后寒”“南极洲形成世界极端最低气温的原因”。
4)迎风坡与背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沛,山地背风坡降水稀少。
5)暖流与寒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4、人类活动与气候1)、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a、人类设法改变地面状况,进而改造和影响局部地区的气候标准标准例:“人工造林”与“滥伐森林”对气候的不同影响b 、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有害物质,使大气污染加重,导致气候变化 重点分析:“温室效应”“臭氧破坏”“酸雨”等现象的产生原因, 污染物质的来源及所造成的影响。
地理高考气候

地理高考气候气候是地球上一个区域长期的天气状况。
它是由大气环流、气候要素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共同决定的。
在地理高考中,气候是一个重要的考点,考生需要了解不同气候类型及其特征,同时掌握与气候相关的地理知识。
本文将以地理高考气候为题,从气候因素、气候类型及其特征、全球气候格局以及气候变化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气候因素气候是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主要包括纬度、地形、海洋、季风、气候变化等。
首先是纬度的影响。
随着纬度的增加,太阳辐射减弱,影响到温度。
因此,赤道地区气候较热,极地地区气候较冷。
接下来是地形的影响。
山脉、高原、平原等地形特征会影响气流的形成和温度的分布。
海洋也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海洋对气候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海陆空气的交换、水平和垂直热量传输等方面。
季风是指在一年中,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使不同地区产生季节性的气候变动。
最后是气候变化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变化会改变地球的气候系统,导致气候类型的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
二、气候类型及其特征根据气候类型和特征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柯本气候分类法、经典经线气候分类法等。
柯本气候分类法是根据温度和降水的特征将地球划分为若干气候类型的分类方法。
其中,常见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
热带雨林气候位于赤道附近,主要特点是温暖潮湿,降水充沛。
热带草原气候位于热带雨林气候的边缘地带,特点是干季和雨季明显,温暖干燥。
地中海气候位于地中海沿岸地区,特点是冬季温暖潮湿,夏季炎热干燥。
温带季风气候位于中纬度地区,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湿润。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气候类型外,还有其他气候类型如极地气候、高原气候等。
每种气候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征,了解这些特征对理解气候变化和气候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三、全球气候格局全球气候格局主要由纬度和地形等因素决定。
赤道地区位于热带,气候较热,常年高温多雨。
随着纬度的增加,温度逐渐下降,气候也逐渐变冷。
专题四 世界地理的地形、气候、河流

专题四世界地理的地形、气候、河流3.世界上主要国家的地形特征【典型例题】1.某学校地理小组以亚洲为例探究地形、气候和河流之间的关系,以下是该小组探究时使用的亚洲地形简图和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及三个探究事例,据此回答问题:(1)读图归纳:归纳1:读亚洲地形简图,你从宏观上归纳由A到B的地势特点:。
归纳2: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归纳亚洲气候特点(至少两条):。
(2)探究推理:事例1:在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中,C地气温比D地低,其原因是。
事例2:俄罗斯的鄂毕河干流水量丰富,水流比较平稳,结冰期长,时有凌汛现象发生,请按照下列提示,分析地形和气候对鄂毕河干流上述水文特征的影响.地形的影响:;气候的不利影响:.事例3:亚洲的许多大河,上游流经山区的地方流速快,多峡谷,下游流速缓慢,多平原.这种现象表明(自然因素)对地形有塑造作用.(3)探究结论:通过上述探究,该小组得出四个结论:①地形对气候有影响;②地形对河流有影响;③气候对河流有影响;④河流对地形有影响.参考以上结论,将地形、气候、河流三个词语按相互关系填写在方框中.【解答】解:(1)读亚洲地形简图可知,A处为“世界屋脊”青藏高原,B处为沿海平原,从宏观上看,从A到B地势减低;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可知,亚洲的气候特点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泛;(2)在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中,C地气温比D地低,其原因是C处是高原,海拔较高;鄂毕河干流沿途地形平坦,所以水流平稳;流经地区气候寒冷,所以结冰期长;亚洲的许多大河,上游流经山区的地方流速快,多峡谷,下游流速缓慢,多平原.这种现象表明河流流速对地形有塑造作用;(3)通过上述探究,可以看到,地形与河流是相互作用的;此外,地形对气候,气候对河流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地形、气候、河流三个词语的相互关系如图:.故答案为:(1)由A到B地势逐渐降低;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2)C地海拔比D地高;地形平坦,所以水流平稳;流经地区气候寒冷,所以结冰期长;河流流速;(3).【考点集训】1、下面四幅图中,最能反映亚洲地势特点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亚洲中部雄踞着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许多大江大河都从那里发源,奔流入海。
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其形成原因

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其形成原因我们生活的地球,气候类型丰富多样。
从炎热潮湿的热带雨林到寒冷干燥的极地气候,从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到炎热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每一种气候都有其独特的特点,而这些特点的形成都有着特定的原因。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热带雨林气候。
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比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等地。
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是终年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很小,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造成这种气候的主要原因是,赤道地区常年受到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
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空气在上升过程中冷却凝结,形成大量降水。
同时,由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烈,使得气温终年居高不下。
与热带雨林气候截然不同的是热带沙漠气候。
它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和西岸,比如非洲的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等地。
热带沙漠气候的特点是终年炎热干燥,降水稀少。
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常年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的控制。
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空气在下沉过程中温度升高,水汽不易凝结,难以形成降水。
而信风带从高纬度吹向低纬度,空气在移动过程中温度升高,也难以带来降水。
此外,这些地区的海岸线比较平直,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深入内陆,进一步加剧了干旱的程度。
温带海洋性气候则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大陆西岸,比如欧洲西部。
其特点是终年温和多雨,气温年较差小。
这是因为该地区常年受到盛行西风的影响。
盛行西风从海洋带来丰富的水汽,使得这里降水较为充沛。
同时,海洋的调节作用使得气温变化较为缓和,冬季不冷,夏季不热。
再来说说亚热带季风气候,它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比如我国的南方地区。
这种气候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其形成原因是,夏季受到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夏季风带来大量水汽,形成丰富的降水。
而冬季受到来自内陆的冬季风影响,气候较为干燥。
极地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极地区,包括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
极地气候的特点是终年寒冷干燥,降水极少。
气候类型分布、成因、特征及判断

⽓候类型分布、成因、特征及判断世界⽓候类型分布、成因、特征及判断1、热带⾬林⽓候:特点:全年⾼温多⾬。
分布:⾚道附近,向南、北延伸5°~10°左右。
(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洲的刚果盆地和⼏内亚湾沿岸,亚洲东南部的⼀些群岛等。
)在我国没有分布。
2、热带草原⽓候:特点是:全年⾼温,降⽔分⼲季和湿季。
分布:这种⽓候主要分布在⾚道多⾬⽓候区的两侧,即南、北纬5°~15°左右(有的伸达25°)的中美、南美和⾮洲。
在我国没有分布。
3、热带沙漠⽓候:特点是:全年⾼温⼲燥。
分布:热带⼲湿季⽓候区以外,⼤致在南、北纬15°~30°之间,以⾮洲北部、西南亚和澳⼤利亚中西部分布最⼴。
在我国没有分布。
4、热带季风⽓候:特点是:全年⾼温,降⽔分旱季和⾬季。
分布: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的⼤部分地区、菲律宾群岛;此外,在澳⼤利亚⼤陆北部沿海。
在我国分布在台湾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
5、亚热带季风⽓候与亚热带季风湿润性⽓候:特点是:特点是夏季⾼温多⾬,冬季温和湿润(即少⾬)。
分布:出现在北纬25°~35°亚热带⼤陆东岸,它是热带海洋⽓团和极地⼤陆⽓团交替控制和互相⾓逐交绥的地带。
主要分布在⽇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
在我国分布在东部秦岭淮河以南、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
6、地中海⽓候:特点是:夏季炎热⼲燥,冬季温和多⾬。
分布:位于副热带纬度的⼤陆西岸,约在纬度30°~40°之间,包括地中海沿岸、美国加⾥福尼亚州沿海、南美智利中部沿海、南⾮的南端和澳⼤利亚的南端。
在我国没有分布。
7、温带海洋性⽓候:特点是:全年温和多⾬。
分布:位于亚欧⼤陆西岸,南、北纬40°~60°地区。
在我国没有分布。
8、温带季风⽓候:特点是:夏季⾼温多⾬,冬季寒冷⼲燥。
分布:出现在北纬35°~55°左右的亚欧⼤陆东岸,分布在朝鲜的⼤部、⽇本的北部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部分。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一、气候形成因子(一)、气温影响因素1、纬度:纬度影响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2、下垫面:包括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地形、洋流等(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同纬度地区,夏季气温,陆地高于海洋,冬季气温海洋高于陆地。
(2)地形: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阴坡气温偏低,阳坡气温偏高。
(3)洋流:暖流经过的海区,气温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区,气温偏低。
(二)降水影响因素1、纬度一一大气环流:低压带为多雨带,高压带为少雨带;大陆的迎风一侧降水多,背风一侧降水少;夏季风降水多,冬季风降水少。
2、距海的远近:绝大部分水汽都来自海洋,所以距海越远,降水越少,越近降水越多。
3、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洋流:暖流经过的沿海地区降水偏多,寒流经过的降水偏少。
(三)、气候形成主要因素1、纬度2、海陆分布3、地形4、洋流(1)太阳辐射:地区气候差异和气候季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影响气候的最根本因素,它决定了全球气候从低纬向高纬由热带向亚热带、温带、寒带过渡的总体分布特征;(2)大气环流:是影响气候的最重要因素,一方面大气环流在海陆间、高低纬间进行热量和水分的输送、交换,对全球降水分布产生最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大气环流本身也是重要的气候现象,大气环流使同一气候带由于降水差异而形成不同的气候(如亚热带的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温带的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和季风气候);(3)下垫面(地面状况):使各地气候进一步复杂化.因为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不同的下垫面直接影响大气的水热状况,如:海洋与陆地: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温度变化小、变化慢地形:山地比附近平原温度低,温度变化小。
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4)人类活动: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CO2等增多,温度升高)改变地表物理特性和生物特性(兴修水库、植树造林影响气候)形成气候的四个因子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影响着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与降水,气温与降水的不同组合就构成了世界纷繁复杂的气候类型.二、气候特点、成因、分布粉笔匍冲气候跑•中属气灰:送带溶律忖%帔音罩伺候带带审辱气魄里招雪心盘显君第季风气僦■累聚年限盘用;星陡r版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等方面的归纳与综合:1、“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气候类型(或南半球缺失的气候类型)共四种: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苔原气候2、”只分布在大陆东岸”,西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三种: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3、”只分布在大陆西岸”,东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三种: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4、气候类型分布最多的:北美洲,亚洲(11种)5、除了南极洲外,在各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6、受“单一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高控制)冰原气候(常年受极地高压控制)7、受“单一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热带沙漠气候(受信风带控制)温带海洋气候(常年受西风带控制)8、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有:热带草原气候(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干季受信风带控制)地中海气候(受西风带和副高交替控制)三、读“气候分布模式图”,将气候类型填在下图相应位置四、气候类型的非地带性分布1.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中美地峡大陆东岸为热带雨林气候西侧为热带草原气候东岸成因:以上四地虽不受赤道低压带的控制,但它们纬度低,气温高且都位于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一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成因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成因及分布2.特殊地区气候类型成因(1)四处非赤道地区的热带雨林气候:一般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南北纬10°范围内,但在回归线附近也出现了热带雨林气候,如中美洲的加勒比海沿岸;南美洲巴西高原东南部沿岸狭长地带;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沿岸。
这些地方虽远离赤道,却也出现了热带雨林气候。
它们的形成原因均为:纬度较低;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地带,且附近有暖流经过;加上地形的抬升,多地形雨。
(2)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虽地处赤道附近却并不是热带雨林气候。
成因:地势高,气温较低,大气对流活动减弱,降水较少,形不成热带雨林气候。
(3)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南美的巴塔哥尼亚高原临近海洋,却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形成原因: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脉阻挡了西部暖湿的西风气流,使该地成为雨影区,气流下沉,降水稀少;沿岸寒流有降温减湿作用,导致该地区少雨。
1.(2015·江苏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即将修建的“中巴铁路”北起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
下图为“中巴铁路”规划线路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下图为喀什和瓜达尔气候资料图。
(1)喀什和瓜达尔两地气候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喀什终年干燥少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喀什冬冷夏热,瓜达尔终年炎热喀什夏季降水偏多,瓜达尔冬季降水偏多(2)深居内陆地形闭塞解析第(1)题,喀什和瓜达尔两地气候的不同点要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分析,对比图2可知,喀什冬冷夏热,瓜达尔终年炎热。
第(2)题,喀什夏季降水偏多,瓜达尔冬季降水偏多;喀什终年干燥少雨的原因主要从海陆位置方面分析。
2.(2012·新课标全国文综)阅读图文资料,完成问题。
下图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东部山地雪线高度在4 480~5 000米之间。
自20世纪90年代,该地区开始种植芦笋(生长期耗水量较大),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芦笋出口区。
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
答案位于热带,全年气温高,蒸发旺盛;(受东部山脉阻挡)处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背风坡,不利降水;(势力强大的)沿海寒流的减湿作用强。
解析干旱主要和气温高、降水少等因素有关。
根据图示结合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进行分析。
考点二气候(特征)差异比较(气温、降水)1.气温(1)气温分布规律分析(2)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分析①分析太阳辐射状况。
主要分析纬度位置、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
纬度低,气温高;受其影响,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②分析大气自身条件。
主要分析天气状况、大气透明度等。
晴天,空气稀薄,白天气温高、夜晚气温低,日较差大。
此外,大气环流通过对热量的输送和降水的影响,也会导致气温的变化。
③分析下垫面。
海洋比热容大,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小,较同纬度陆地白天、夏季温度低;暖流增温,寒流降温;地势高低、山脉走向和坡向等对气温都有影响;不同地表的反射率差别很大,如冰雪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极高,导致地表气温低。
④分析人类活动。
通过改变下垫面条件,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排放温室气体和废热等影响气温。
2.降水(1)降水分布规律分析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和内陆降水少。
(2)影响降水分布的因素分析①分析纬度位置。
纬度位置决定着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②分析是否受季风环流影响。
受季风环流影响,降水量有季节差异。
③分析海陆位置。
海陆位置不同,受海洋影响的程度就不同,降水的分布存在差异。
④分析下垫面。
山地坡向:山地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降水存在着明显差异。
海拔:在一定海拔范围内,降水是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多的,但当达到一定的海拔后,降水也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减小。
森林和水域(湖泊等):有森林和水域的地方降水较多。
人类活动:人类通常通过改变下垫面条件来影响降水。
1.(2014·天津文综)读图,回答问题。
据图2分析,与Q 城相比较,B 城的气候特点有何不同?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答案 气温年较差比Q 城小(冬季比Q 城温和,夏季比Q 城凉爽);降水季节变化比Q 城小(年降水量比Q 城多);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解析 分析气候特点,主要从气温(包括冬夏季气温高低、气温年较差大小)、降水(包括年降水量多少、降水季节变化大小)和大气环流方面分析。
与Q 城相比,B 城夏季气温低,冬季气温高,因而气温年较差小;B 城的年降水量较多且季节变化较小(B 城降水不如Q 城集中)。
由B 城的地理坐标可知,B 城位于亚欧大陆西岸的西风带内,常年受西风控制,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而Q 城位于亚欧大陆东岸,受冬夏季风的交替控制形成温带季风气候。
可见,导致B 、Q 两城市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
2.韩国位于朝鲜半岛南部,读图及相关资料,回答问题。
读图,比较首尔和北京气候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其成因。
答案不同:首尔最热月在8月,比北京推迟一个月;年降水量比北京多(各月降水量比北京多)。
成因:首尔位于半岛上,受海洋影响大,升温较慢;水汽较多,降水量较多。
(北京相反)解析从气温的高低、气温年较差的大小、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分配的差异、气候大陆性的强弱等方面进行比较。
3.下图为“北半球气候类型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图中气候类型的基本特征及该气候对应的植被类型。
(2)指出图中气候类型在欧洲、北美洲分布上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1)终年温和多雨。
温带落叶阔叶林。
(2)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范围较大,东西分布较宽,南北跨度较大。
(或“北美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范围较小,东西分布较窄,南北跨度较小”。
)原因:欧洲西部缺少南北走向的山脉对西风的阻挡,平原广阔且东西延伸,西风可深入内陆;海岸线曲折,轮廓破碎,海洋影响深入内陆;北大西洋暖流比北太平洋暖流更为强大,增温增湿作用更强。
(或“北美洲西部沿岸有南北走向的山脉阻挡,西风难以深入内陆;北太平洋暖流比大西洋暖流势力弱,增温增湿作用小”)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气候所处地理位置,知其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基本特征为终年温和多雨,在此条件下发育温带落叶阔叶林。
第(2)题,从东西、南北跨度说明差异。
从大气环流、地形和洋流等方面说明原因。
练出高分1.(2015·山东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植物界“活化石”之称的海岸红杉,生长快,寿命长,树形高大,材质优良,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树种之一。
海岸红杉适合生长在温和、湿润、多雾的环境中。
目前,原生海岸红杉仅分布于美国西海岸。
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赠送的海岸红杉树苗栽种在杭州。
现在我国已有多个省市引种海岸红杉,有的地区已初具规模。
图1为“美国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及周边区域图”,图2为“杭州和阿克塔的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1)分析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多雨、多雾的原因。
(2)对照阿克塔的气候特征,评价杭州海岸红杉生长的气候条件。
答案(1)地处大陆西岸,距海近;位于西风带,西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地处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受寒流影响,水汽易凝结成雾。
(2)有利条件:夏季降水较多。
不利条件:夏季气温较高;冬季气温较低。
解析第(1)题,根据纬度可知原生红杉分布区位于西风带,西风从太平洋上带来大量的水汽,且受到地形的抬升作用,多地形雨;大陆西岸海域有加利福尼亚寒流经过,起到了降温的作用,水汽易凝结形成大雾。
第(2)题,根据材料可知,海岸红杉适合生长在温和、湿润、多雾的环境中。
阿克塔的气候特征适合红杉的生长,根据阿克塔与杭州的气候资料图,即可得出杭州发展红杉种植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杭州年降水量多于阿克塔,气候湿润,更适宜红杉生长,但杭州夏季气温高,冬季气温低,不利于红杉的生长。
2.(2015·天津文综)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T岛所在国家为发展中国家。
该岛东北部年降水量大于2 000毫米。
结合上图所示信息,说明T岛东北部年降水量丰富的三条原因。
答案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为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受暖流影响,大气增温、增湿。
解析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有大气环流、下垫面、洋流及人类活动等。
提取图中经纬度、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信息分析该岛东北部降水丰富的原因,该岛屿纬度较低,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显著,降水丰富;地处东北信风带,东北部为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附近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
3.下图是“某一气候类型的分布图”,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气候。
除图示地区外,类似的气候类型在世界上分布的地区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欧洲、北美洲西部沿岸地区B.南美洲、澳大利亚东南部地区C.地中海、北部非洲沿岸地区D.南美洲、澳大利亚西南部地区(2)下面的4幅气候资料图中,与甲地的气候特征相符的是图__________;与乙地的气候特征相符的是图__________。
乙地的气候特征与甲地相比有细微差别,体现在气温年变化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降水量变化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亚热带季风(性湿润)B(2)③④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较大,季节分配较为均匀解析(1)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为季风或季风性湿润气候,该气候分布的纬度较低,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在澳大利亚和南美洲的东南部也有分布。
(2)甲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与甲地的气候特征相符的是图③;乙地为日本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洋性特征明显,气温年较差小,降水季节变化小,所以为图④。
4.读“世界局部地区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丙城所在国家国土面积12万平方千米,现有人口2 400多万,平均海拔440 m,北部多为山区,东北地区多山谷,而海岸大部分都在西部地区,山地约占国土面积的80%,耕地面积占13.9%。
材料二下表为甲(34°N,35°E)、乙(35°N,51°E)、丙(39°N,125°E)三城市的气候资料。
(1)根据材料描述甲城的气候特点。
(2)据材料说出乙城气温和降水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3)丙城所在国家粮食问题比较严重,试从气候、地形等方面分析原因。
答案(1)甲城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