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论语》《孟子》《庄子》练习汇编

合集下载

先秦诸子精华:孟子、庄子习题与答案

先秦诸子精华:孟子、庄子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1、“庖丁解牛”这个寓言见于《庄子》书中的()。

A.《齐物论》B.《养生主》C.人间世D.《逍遥游》正确答案:B2、先秦诸子著作中被金圣叹列为“六大才子书”的是()A.《老子》B.《孟子》C.《庄子》D.《论语》正确答案:C3、郭沫若、童书业等先生认为庄子思想可能出自()。

A.子思之儒B.颜氏之儒C.孟氏之儒D.孙氏之儒正确答案:B4、《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写了四个人物,除老子、庄子、韩非子外,还有一个是()A.彭蒙B.田骈C.申不害D.慎到正确答案:C5、朱元璋之所以痛恨孟子,是因为孟子的下列哪一种言论?()A.制民之产B.人性本善C.民贵君轻D.重义轻利正确答案:C6、孟子认为,如果君主视臣下为草芥,臣下就可以把君主视为()。

A.手足B.犬马C.路人D.寇仇正确答案:D7、以下四个方面不属于孟子认为值得尊敬的三个方面之一的是()。

A.年齿B.财富C.品德D.官爵正确答案:B8、孟子以“孺子将入井”这个场景来说明()。

A.生命脆弱B.天性相通C.见义勇为D.恻隐之心正确答案:D9、孟子认为实行仁政的具体措施,首先要做的是()。

A.养浩然之气B.礼乐教化C.反求诸己D.制民之产正确答案:D10、《孟子》书中“齐人有一妻一妾”这个寓言故事所讽刺的主要是()A.亵渎神灵,不敬鬼神B.追求富贵虚荣,不择手段。

C.欺骗家人,口是心非D.好吃懒做,不劳而获。

正确答案:B二、多选题1、以下文章标题见于《庄子》“内七篇”的有哪几篇?()A.《齐物论》B.《知北游》C.《德充符》D.《逍遥游》正确答案:A、C、D2、以下思想命题中属于孟子思想体系的有()。

A.人性善B.民为贵C.人定胜天D.反身而诚正确答案:A、B、D3、以下成语见于《孟子》书的有()。

A.自暴自弃B.揠苗助长C.游刃有余D.王顾左右而言他正确答案:A、D4、以下特定用于起源于《庄子》书的有()。

A.良知B.腐鼠C.天籁D.舔痔正确答案:B、C、D三、判断题1、《庄子》书讲到老子或老聃的地方很多,但却很少提到孔子。

《孟子》练习题

《孟子》练习题

《孟子》练习题一、选择题1. 孟子认为“仁”的本源是什么?A. 天性B. 教育C. 社会D. 经验2. 孟子提出“性善论”,其核心观点是什么?A. 人性本恶B. 人性本善C. 人性无善恶D. 人性善恶并存3. 孟子所提倡的“养气”是指什么?A. 培养勇气B. 培养浩然之气C. 培养智慧D. 培养财富4. 孟子认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真正意义是什么?A. 选拔人才B. 教育人才C. 培养领袖D. 选拔并教育人才5. 孟子在《梁惠王下》中提到的“舍我其谁”体现了什么精神?A. 自私B. 谦逊C. 担当D. 逃避二、填空题6. 孟子认为,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______也。

7. 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强调了______的重要性。

8. 孟子在《公孙丑上》中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体现了孟子对______的重视。

9. 孟子在《滕文公上》中提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其中“人和”指的是______。

10. 孟子在《离娄上》中说:“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这体现了孟子的______精神。

三、简答题11. 简述孟子的“仁政”思想。

12. 孟子是如何论述“性善论”的?13. 孟子的“养气”思想有哪些具体内容?14. 孟子在《孟子》中是如何论述“义”与“利”的关系的?15. 孟子的“舍我其谁”精神在当今社会有何现实意义?四、论述题16. 论述孟子的“仁义”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及其价值。

17. 分析孟子的“性善论”对后世的影响及其在当代教育中的启示。

18. 论述孟子的“养气”思想对个人修养的指导意义。

19. 孟子的“民本”思想与现代社会的民主政治有何联系?20. 孟子的“舍我其谁”精神对当代青年的启示是什么?五、案例分析题21. 阅读以下案例:某公司领导在面对重大决策时,总是犹豫不决,担心决策失误。

结合孟子的“舍我其谁”精神,分析该领导应该如何改进自己的决策方式。

22. 某地政府在制定教育政策时,忽视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导致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高中语文选修《《论语》《孟子》目录》夫子自道专项测试同步训练

高中语文选修《《论语》《孟子》目录》夫子自道专项测试同步训练

高中语文选修《《论语》《孟子》目录》夫子自道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020.031,指出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活用类型不一样的一组()A.阳货欲见孔子则修文德以来之B.君子之德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C.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守死善道D.请事斯语矣子路从而后2,请给下面一段文言文加标点: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3,指出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B.周监于二代C.女安,则为之 D.岂若从辟世之士哉4,阅读下面两则短文,完成后面各题。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①为短文断句标点。

②从下列各项中选出正确的项( )A.文中两个“女”,都是通假字,同“汝”。

B.文中两个“与”词义词性完全相同。

C.短文中,孔子与子贡对话,提到了回与赐两个人。

D.文中“望”是“看”的意思。

5,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必不得己而去(一定) B.使民敬、忠以劝(勤勉努力)C.钟鼓云乎哉(说) D.克己复礼(约束)6,课内语段阅读: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项是( )A.“今夫颛臾”、“君子疾夫舍曰”、“夫如是”、“相夫子”四个“夫”读音、词义都相同。

B.“后世必为子孙忧”与“吾恐季孙之忧”的两个“忧”,词性相同,而词义不同。

C.“不患寡而患不均”中的“不”,“盖均无贫”中的“无”都是否定的副词。

D.“安无倾”与“则安之”两个“安”用法相同。

2.“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语音停顿正确的项是( )A.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B.而谋/动干戈/于/邦内C.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D.而谋/动/干戈/于邦内3.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项( )A.既来之 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C.则安之 D.吾恐季孙之忧4.请从这段文字中找出三个成语并作解释。

高考语文有关论语的练习题

高考语文有关论语的练习题

高三语文·《论语》第01—05篇练习11、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1)对上面这个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认为对物质生活不能太讲究,有饭吃、有地方住就行了;而在精神上要不断地追求道德完善。

B、在为人处事方面,孔子认为做人要脚踏实地,做事要勤快机敏,说话要谨慎,莫轻率,要经过思考。

C、孔子认为在人际交往方面,要接近仁道,不断地匡正自己,使自己成为正人君子,获得生活的满足和精神快乐。

D、孔子说的这段话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却概括了对君子各方面的要求,这些都学到就能达到儒家精神所要求的境界了。

(2)结合上面选段,联系实际,谈谈你对“饭疏食饮水,曲肱(弯着胳膊)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这句话所表现的孔于思想的理解。

答:2、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

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

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论语·里仁篇第四》)孔子在这则材料中谈到与的关系,是为了阐述什么观点?答:3、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6分)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孟子曰:“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彻①,必请所与②;问有余,必曰‘有’。

曾皙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

此所谓养口体者也。

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

事亲若曾子者,可也。

” (《孟子·离娄》)【注】①彻:通“撤”,撤除。

②与:通“予”,给予。

(1)下列对上面两个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养”父母如果缺乏恭敬之心,那与“养”犬马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高中语文选修《《论语》《孟子》目录》《论语》和《孟子》专项测试同步训练

高中语文选修《《论语》《孟子》目录》《论语》和《孟子》专项测试同步训练

高中语文选修《《论语》《孟子》目录》《论语》和《孟子》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020.03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与周瑜相遇迟子建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

那个纵马驰骋、英气逼人的三国时的周瑜。

因为月亮很好,又是在旷野上,空气的透明度很高,所以即使是夜晚,我还是一眼认出了他。

当时我穿着一件白色的睡袍,乌发披垂,赤着并不秀气的双足,正漫无目的地行走在河岸上。

凉而湿的水气朝我袭来,我不知怎的闻到了一股烧艾草的气息,接着是鼓角相闻,我便离开河岸,寻着艾草的味儿和凛凛的鼓角声而去,结果我见到了一片荒凉的旷野,那里的帐篷像蘑菇一样四处皆是,帐篷前篝火点点,军马安闲地垂头吃着夜草,隐隐的鼾声在大地上沉浮。

就在这种时刻,我见到了独自立在旷野上的周瑜。

我没有小乔的美貌,周瑜能注意到我,完全是因为在这旷野上,只有两个人睁着眼睛,而其它人都在沉睡。

那用眼睛在月光下互相打量的两个人,一个是我,一个就是周瑜了。

因为见到了我最想见到的一个男性,所以那一瞬间我说不出话来,我见到亲密的人时往往都是那个表情。

周瑜身披铠甲,剑眉如飞,双目炯炯,一股逼人的英气令我颤抖不已。

“战事还未起来,你为何而发抖?”周瑜说。

我想告诉他,他的英气令我发抖,只有人的不可抗拒的魅力才令我发抖,可我说不出话来。

我不知道又有什么战事要发生。

这么大规模的安营扎寨,这么使周瑜彻夜难眠的战事,一定非同一般。

短兵相接,战前被擦得雪亮的军刀都会沾有血迹。

只有刀染了血迹,战争才算结束。

多少人的血淤积在刀上,又有多少把这样的刀被遗弃在黄土里,生起厚厚的锈来。

周瑜并没有在意我的发抖,而是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便明白了艾草味的由来。

可是先前所闻的鼓角声呢?周瑜转身走向帐篷时我见到了支在地上的一面鼓,号角则挂在帐篷上。

他拿起鼓槌,抑扬顿挫地敲了起来,然后又吹起了号角。

他陶醉着,为这战争之音而沉迷,他身上的铠甲闪闪发光。

我说:“这鼓角声令我心烦。

高中语文选修《《论语》《孟子》目录》万物皆备于我专项测试同步训练

高中语文选修《《论语》《孟子》目录》万物皆备于我专项测试同步训练

高中语文选修《《论语》《孟子》目录》万物皆备于我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020.03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现代乃至将来都是一个过剩的消费时代,在一个相对富裕的社会里,。

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里人们因过多地忙于各自的工作而忽略了情感方面的需求。

因而,也正因为这样,感性诉求广告在现代社会得以诞生,广告商通过感性诉求广告引起消费者的某些体验,,从而达到实现广告促销的目的。

①消费者的目的,不再是只为需要而消费,而更多的是为感觉而消费②消费者的目的,不再是只为感觉而消费,而更多的是为需要而消费③人们更需要情感,这种情感又往往从消费上容易体现出来,在这样的情形下④在这样的情形下,人们更需要情感,这种情感又往往从消费上容易体现出来⑤通过人们的消费行为来控制人们的感情过程⑥通过人们的感情过程来控制人们的消费行为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④⑥ D.②③⑤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史学大家王先谦①王先谦,长沙人。

他幼习经史,1865年(同治四年)中进士。

他一生很少担任实际的政务官职,主要以学术名世,尤其在湖南声望极高,是著名的湘绅领袖、学界泰斗。

②王先谦学术成就最大的方面是史学。

他治史的方法大体遵循乾嘉学风,注重校勘。

其仿经疏体例注释旧史的代表作是《汉书补注》。

该书旁采诸家之说,经多年穷究,使疑难不解之处得以通晓,因而至今仍受国内外史学界推崇。

其他的注释著作《后汉书集解》、《新旧唐书合注》等也颇见功力,被后代史学史专家评为“王氏所作补注、集解诸作,都是校注书中标准的著作”。

他的《十朝东华录》是王先谦的又一部重要的史著,至今仍是研究清史的基本史料。

鸦片战争之后,随中西文化逐渐交流,中国学者开始著述外国史地,王先谦也顺应时代潮流,于光绪年间撰成《日本源流考》、《五洲地理志略》。

《日本源流考》探讨日本的政事学术和治乱得失的本源,目的是欲使闭目塞听的中国能急起仿效。

书中还用一定篇幅辑录明代戚继光、俞大猷等抗倭的资料,反映出作者的爱国之心。

论语孟子练习

论语孟子练习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分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曰: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 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 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浯 学而》) 《论浯·学而 (1)对上面这个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 对上面这个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对上面这个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对物质生活不能太讲究,有饭吃、有地方住就 孔子认为对物质生活不能太讲究, 孔子认为对物质生活不能太讲究 有饭吃、 行了;而在精神上要不断地追求道德完善。 行了;而在精神上要不断地追求道德完善。 B.在为人处事方面,孔子认为做人要脚踏实地,做事要 .在为人处事方面,孔子认为做人要脚踏实地, 勤快机敏,说话要谨慎,莫轻率,要经过思考。 勤快机敏,说话要谨慎,莫轻率,要经过思考。 C.孔子认为在人际交往方面,要接近仁道,不断地匡正自己, 孔子认为在人际交往方面, 孔子认为在人际交往方面 要接近仁道,不断地匡正自己, 使自己成为正人君子,获得生活的满足和精神快乐。 使自己成为正人君子,获得生活的满足和精神快乐。 D.孔子说的这段话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却概括了对君子各 .孔子说的这段话看起来简单, 方面的要求;这些都学到就能达到儒家精神所要求的境界了。 方面的要求;这些都学到就能达到儒家精神所要求的境界了。 (2)结合上面选段,联系实际;谈谈你对“饭疏食饮水, 结合上面选段, 结合上面选段 联系实际;谈谈你对“饭疏食饮水, 曲肱(弯着胳膊 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论语·述而 弯着胳膊)而枕之 述而》 曲肱 弯着胳膊 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 述而》) 这句话所表现的孔子思想的理解。 分 这句话所表现的孔子思想的理解。(3分)

第23课 《孟子三章》同步练习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3课 《孟子三章》同步练习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22 《孟子》三章基础巩固提优 点滴知识 重在积累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寡.助( ) 米粟.( ) 公孙衍.( ) 张仪.( ) 丈夫之冠.( ) 畎.亩( ) 胶鬲.( ) 百里奚.(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 委.而去之( ) (2) 多助之至.( ) (3) 岂不诚.大丈夫哉( ) (4) 父命.之( ) (5) 与民由.之( ) (6) 富贵不能淫.( ) (7) 舜发.于畎亩之中( ) (8) 人恒过.,然后能改( ) (9) 衡于虑,而后作.( ) (10) 发于声,而后喻.( )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攻亲戚之所畔B.往之女家,必敬必戒C.行拂乱其所为D.入则无法家拂士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丈夫之.冠也/往之.女家 B.舜发于.畎亩之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 D. 居天下之.广居/三里之.城5.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课三章分别出自《公孙丑下》《滕文公下》和《告子下》,其题目均很全面地表达了孟子的观点。

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运用设喻的方法,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的比较,层层递进,强调了“仁政”的重要性。

C.《富贵不能淫》中谈到了真正大丈夫的两个标准:一是要有“行天下之大道”的远大志向和抱负;二是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操守。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多用排比句和对仗句,使语气错落有致,又造成一种势不可当的气势,有力地增强了论辩的说服力。

6. 根据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填空。

(1)孟子,名 , (朝代)时期思想家, 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 ”。

《孟子》是记录 的著作。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孟子用了“ 这一排比句式推出了自己的“仁政”主张。

(3)《富贵不能淫》一文的中心论点是:(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谈“死于安乐”这一内容的句子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文学常识】一、作者作品: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5、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韩非子道家:庄子、列子墨家:墨子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21、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二、中国文学之最: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

三、文化常识: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

10、岁寒三友:松、竹、梅。

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19、“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21、五金:金、银、铜、铁、锡。

22、五味:酸、甜、苦、辣、咸。

23、五行:金、木、水、火、土。

24、“永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

25、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为国子监。

26、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27、古代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A 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B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员。

C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D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

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正式科举考试,时间每年一次,地点府(州)县,应试者儒生、童生,获取功名秀才乡试,时间三年一次(秋),地点省城,应试者秀才,获取功名(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时间三年一次(春),地点礼部(京城),应试者举人,获取功名(贡士)第一名为会元殿试,时间会试后同年4月,地点宫殿,应试者贡士,获取功名(进士)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正式的科举考试分类: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连登三甲(三元及第):解元——会元——状元古代科举考试。

四、诗句与人:①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诸葛亮②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③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诸葛亮④已知天下三分鼎,犹竭人谋就出师。

——诸葛亮⑤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司马迁⑥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李白⑦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李白⑧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欧阳修⑨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辛弃疾⑩世上苍痍,诗中圣哲;人间疾苦,笔底波澜。

——杜甫? 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文天祥? 深思高举洁白清忠,汩罗江上万古悲风。

——屈原?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

——范仲淹?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李清照? 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鲁迅? 毛泽东称朱自清:“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人。

”? 列宁赞高尔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

”? 芭蕾舞的化身:乌兰诺娃。

? 关汉卿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五、一句话评书:①《三国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②《红楼梦》: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曹雪芹语)③《梦溪笔谈》: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

(英·李约瑟)④龙争虎斗:《三国演义》⑤帝王的镜子:《资治通鉴》⑥隽永的说辞:《战国策》⑦不朽的战争艺术:《孙子兵法》⑧旧时代的葬歌:《骆驼祥子》六、人的称谓:(一)称字:幼时命名由父亲长辈命名,成年(男20,女15)取字沈德鸿字雁冰,鲁迅字豫才。

(二)称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年龄不限,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三)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如范仲淹称文正,欧阳修称文忠。

(四)称籍贯:以人的出身地命名,如孟浩然称孟襄阳,柳宗元又称柳河东。

(五)称官名:以人的官名来命名,如杜甫称杜工部。

(六)称官地:以人做官的地方来命名。

如岑参:岑嘉州柳宗元称柳柳州(七)古代帝王对贵族功臣的封赐爵号(位):公、侯、伯、子、男(五等)七、谦称:1、自称:愚、敝、卑、臣、仆2、帝王自称:孤、寡、朕3、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4、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用家或舍: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6、其他自谦词:尊长者自称:在上晚辈自称:在下老人自称:老朽、老夫女子自谦:妾八、敬称:1、对帝王:万岁、圣上、天子、圣驾、陛下、大王2、对将军:麾下3、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

尊上(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的亲戚)尊命(对方的吩咐)尊意(对方的意思)贤:称平辈或晚辈。

贤家(指对方)贤郎(对方儿子)贤弟(对方弟弟)仁: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

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

4、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

唐以后称岳父为丈人,又称泰山。

妻母为丈母,又称泰水。

5、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称死去的父亲:先考、先父。

称死去的母亲:先妣、先慈。

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贤。

死去的帝王:先帝。

6、君对臣敬称:卿、爱卿。

7、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表敬称,“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杜甫”为“诗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

九、特殊称谓:1、百姓的称谓: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

2、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贫贱之交:贱而地位低下的时结交的朋友。

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忘年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竹马之交: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朋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