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

合集下载

江苏省小学课程设置方案

江苏省小学课程设置方案

附件:江苏省小学课程设置方案(修订)说明:1.每学年上课时间为35周。

校机动时间2周,由学校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

复习考试时间2周,其中九年级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增加2周,实际上课时间为33周。

学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1—6年级每课时40分钟,7—9年级每课时45分钟。

2.初中开设“科学”不开设“物理”、“化学”、“生物”课程的学校,使用“物理”、“化学”、“生物”课时自行调整。

3.体育与健康课程中,1—6年级为“体育”,7—9年级为“体育与健康”,均应贯彻“健康第一”的原则,不得将课时挪作他用。

应利用体育活动课、课间操及其他综合性文体活动等,增加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保证学生每个学习日有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

1—6年级“体育”课程的课时应全部用于体育实践课教学,7—9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可结合相关体育活动,使学生了解一些体育健康知识,但必须充分保证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不得组织笔试。

4.3—9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课时结合起来使用,每个年级用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平均周课时不得少于3节。

5.晨(夕)会、班队会、科技文体活动等,由各学校自主安排。

6.各门课程均应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环境、健康、国防、安全等专题教育应渗透在相应课程中。

7.预防艾滋病教育等三项专题教育的课时原则上从地方课时和班团队活动时间中安排。

预防艾滋病教育主要在初一到初三年级进行,按平均每学年2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毒品预防教育主要在小学五年级到初三年级进行,按平均每学年2课时安排教学内容;环境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三年级进行,按平均每学年4课时安排教学内容。

学校可利用教学挂图进行教学活动,要充分利用“世界艾滋病日”、“国际禁毒日”和“世界环境日”等契机,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教育活动,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借开展三项专题教育活动,加重学生负担,强行向学生推荐学习材料。

江苏省中小学课程设置标准2019

江苏省中小学课程设置标准2019

江苏省中小学课程设置标准2019 每学年上课时间为35周根据《江苏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2019年修订)》。

江苏省小学和初中每学年上课时间为35周,各校机动时间2周,复习考试时间2周,其中9年级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增加2周,实际上课时间为33周。

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1—6年级每课时40分钟,7—9年级每课时45分钟。

英语课不得挤占其他学科课时在1-2年级进行英语课程实验的学校,每周不少于2课时,在“地方和学校安排的课程”的课时中安排,不得挤占其他学科的课时。

不得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课时挪作他用方案要求,各校不得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课时挪作他用。

应利用体育活动课、课间操及其他综合性文体活动等,增加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保证学生每个学习日有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

音乐、美术学科增加综合性美育内容要在保证音乐、美术课程教学的同时,加强综合性美育工作。

要在音乐、美术学科教学中,增加综合性美育内容,结合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高美育的质量,落实国家、省对学校美育工作的要求。

小学、初中信息技术至少各102课时信息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属于全省的地方课程,在“地方和学校安排的课程”中安排课时。

小学和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至少各102课时(包括基础模块68课时,拓展模块34课时),劳动技术从小学3年级开始,每周不少于1课时。

研学时间安排学校根据教育教学计划灵活安排研学旅行时间,一般安排在4到6年级、7到8年级,研学旅行使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

小学、初中每周1课时书法课小学1至6年级要在语文课程或地方课程中每周安排1课时的书法课;初中阶段可在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中每周安排1课时的书法课;中小学还可在美术、艺术、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中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书法教育。

晨(夕)会、班会、少先队活动、科技文体活动等由学校统筹安排,整合实施。

1-2年级少先队活动每周1课时,放到“地方和学校安排的课程”时间中安排。

完整word版苏州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试验方案---文本资料

完整word版苏州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试验方案---文本资料

苏州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说明:1.每学年上课时间为35周。

校机动时间2周,由学校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

复习考试时间2周,其中九年级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增加2周,实际上课时间为33周。

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

一至六年级每课时40分钟,七至九年级每课时45分钟。

2.沧浪、平江、金阊区和市直属小学上午到校时间为8:20分,下午上课时间为1:00;初中上午到校时间为7:50分,下午上课时间为1:00。

其他各市、区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作息时间。

3.为加强物理实验教学,九年级物理从3课时调整为4课时;综合实践活动从2课时调整为1课时。

4.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一至六年级为“体育”,七至九年级为“体育与健康”。

均应贯彻“健康第一”的原则,不得将课时挪作他用。

应利用体育活动课、课间操及其他综合性文体活动等,结合《三项规定》的贯彻,增加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保证学生每个学习日有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

一至六年级“体育”课程的课时应全部用于体育实践课教学,七至九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可结合相关体育活动,使学生了解一些体育健康知识,但必须充分保证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不得组织笔试。

5.三至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课时结合起来使用。

其中七年级3课时分别开设信息技术教育,每周2课时;劳动与技术教育,每周1课时。

八年级2课时分别开设信息技术应用教育,每周1课时;人民防空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各利用8周,可集中或间周开设,每周1课时,劳动与技术教育利用16周,每周1课时。

6.2007年秋季开始全市中心小学以上学校一年级利用地方和学校课程开设英语课,2008年秋季开始全大市所有小学一年级全部开设英语课,每周3课时。

课时,课时从地方和学校课程中支出。

5课时调整为4初中七至九年级英语从7.各地学校可结合实施《三项规定》,广泛开展课外文体活动,“2+1”工程(2项体育运动技能+1项艺术特长)活动,自主安排班队会、科技文体活动等。

苏州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

苏州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

苏州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说明:1 •每学年上课时间为35周。

校机动时间2周,由学校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

复习考试时间2周,其中九年级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增加2周,实际上课时间为33周。

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

一至六年级每课时40分钟,七至九年级每课时45分钟。

2.沧浪、平江、金阊区和市直属小学上午到校时间为8: 20分,下午上课时间为1: 00;初中上午到校时间为7: 50分,下午上课时间为1: 00。

其他各市、区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作息时间。

3.为加强物理实验教学,九年级物理从3课时调整为4课时;综合实践活动从2课时调整为1课时4.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一至六年级为“体育” ,七至九年级为“体育与健康” 。

均应贯彻“健康第一”的原则,不得将课时挪作他用。

应利用体育活动课、课间操及其他综合性文体活动等,结合《三项规定》的贯彻,增加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保证学生每个学习日有 1 小时体育锻炼时间。

一至六年级“体育”课程的课时应全部用于体育实践课教学,七至九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可结合相关体育活动,使学生了解一些体育健康知识,但必须充分保证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不得组织笔试。

5.三至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课时结合起来使用。

其中七年级3课时分别开设信息技术教育,每周2课时;劳动与技术教育,每周1 课时。

八年级2 课时分别开设信息技术应用教育,每周1 课时;人民防空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各利用8 周,可集中或间周开设,每周1 课时,劳动与技术教育利用16周,每周 1 课时。

6.2007 年秋季开始全市中心小学以上学校一年级利用地方和学校课程开设英语课,2008年秋季开始全大市所有小学一年级全部开设英语课,每周3 课时。

初中七至九年级英语从 4 课时调整为 5 课时,课时从地方和学校课程中支出。

江苏小学课程最新课标

江苏小学课程最新课标

江苏小学课程最新课标江苏小学课程最新课标在遵循国家教育方针和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江苏地区的教育实际,对小学阶段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进行了全面优化和更新。

以下是江苏小学课程最新课标的主要特点和内容:1. 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注重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除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学科外,还增加了科学、艺术、体育等课程,以及信息技术、社会实践等跨学科课程。

2.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强调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语文教学注重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学强调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英语教学则侧重于实际交流和应用能力的提高。

3. 教学方法: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探究学习、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需求,灵活调整教学策略。

4. 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更加注重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也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

评价方式多样化,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小组合作、项目成果等多种评价形式。

5. 教师发展: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鼓励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技能。

同时,为教师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6. 家校合作: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学校应定期向家长通报学生的学习情况,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7. 资源利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鼓励学校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工具。

8. 课程实施:课程实施应注重灵活性和适应性,允许学校根据自身条件和学生特点,适当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进度,确保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江苏小学课程最新课标的实施,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均衡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人才。

江苏省义务教育化学教学指南

江苏省义务教育化学教学指南

江苏省义务教育化学教学指南
前言
为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优化义务教育常规化学教学的要求,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我省教学实际,制定本《江苏省义务教育化学教学指南》。

本指南旨在指导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 培养学生从事化学学习的兴趣,开阔视野。

2. 培养学生基本的化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科学与技术文化素养。

4. 提高学生的科学观念和实验技能。

二、教学内容设置
1.初一下:物质和变化。

2.初二上:原子与分子。

3.初二下:混合与溶解。

4.初三上:化学变化。

5.初三下:常见物质。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

江苏省小学课程设置方案

江苏省小学课程设置方案

江苏省小学课程设置方案江苏省小学课程设置方案(修订)说明:1.每学年上课时间为35周。

校机动时间2周,由学校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

复习考试时间2周,其中九年级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增加2周,实际上课时间为33周。

学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1—6年级每课时40分钟,7—9年级每课时45分钟。

2.初中开设“科学”不开设“物理”、“化学”、“生物”课程的学校,使用“物理”、“化学”、“生物”课时自行调整。

3.体育与健康课程中,1—6年级为“体育”,7—9年级为“体育与健康”,均应贯彻“健康第一”的原则,不得将课时挪作他用。

应利用体育活动课、课间操及其他综合性文体活动等,增加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保证学生每个学习日有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

1—6年级“体育”课程的课时应全部用于体育实践课教学,7—9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可结合相关体育活动,使学生了解一些体育健康知识,但必须充分保证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不得组织笔试。

4.3—9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课时结合起来使用,每个年级用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平均周课时不得少于3节。

5.晨(夕)会、班队会、科技文体活动等,由各学校自主安排。

6.各门课程均应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环境、健康、国防、安全等专题教育应渗透在相应课程中。

7.预防艾滋病教育等三项专题教育的课时原则上从地方课时和班团队活动时间中安排。

预防艾滋病教育主要在初一到初三年级进行,按平均每学年2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毒品预防教育主要在小学五年级到初三年级进行,按平均每学年2课时安排教学内容;环境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三年级进行,按平均每学年4课时安排教学内容。

学校可利用教学挂图进行教学活动,要充分利用“世界艾滋病日”、“国际禁毒日”和“世界环境日”等契机,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教育活动,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借开展三项专题教育活动,加重学生负担,强行向学生推荐学习材料。

苏州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苏州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市局关于调整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通知苏教基〔2007〕17号关于调整苏州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通知各市、区教育局(文教局、教育文体局),各直属单位,代管学校:为进一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发展,更加合理地安排义务教育阶段各科目的课时,根据《省教育厅关于调整江苏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通知》(苏教基〔2007〕1号),市教育局《关于印发苏州市深化素质教育,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三项规定的通知》(苏教办〔2007〕5号),在前期实验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决定对苏州市教育局2005年1月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适当进行调整。

现将调整方案印发给你们,从2007年秋季开始执行。

(此页无正文)附件:苏州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二○○七年四月十日 主题词:教育 课程 设置 方案 通知抄报:省教育厅办公室、基础教育处、体卫艺教处、教科院 苏州市教育局办公室 2007年4月11日印发 (共印:100份) 附件:苏州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年级 周课时 科目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学科总课时数占总课时比例 品德类课程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思想品德626 6.6% 22 2222 2 2 2 历 史 2 2 2206 3.6%地 理22140 科 学 2222280 8.7%生 物 32175物 理 34 237 化 学4 132 语 文 8 8 7 7 6 65 5 5 1985 20.9% 数 学 5 5 4 4 5 5 5 5 5 1495 15.7% 外 语 3 3 3 3 3 3 5 5 5 1145 12.0% 体育与健康 4 4 3 3 3 3 3 3 3 1029 10.8% 音 乐2 2 2 2 2 2 1 1 1 523 11.0% 美 术222 2 2 2 1 1 1 523 综 合 实33333216286.6%践活动地方和学校2222211418 4.4% 安排的课程周课时数2626303030303434349522学年总9109101050105010501050119011901122课时数说明:1.每学年上课时间为35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修订)
年级周课时科目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学科总
课时数
占总课
时比例
品德类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
626 6.6% 2 2 2 2 2 2 2 2 2
历史 2 2 2 206
3.6% 地理 2 2 140
科学 2 2 2 2 280
8.3% 生物 3 2 175
物理 3 3 204
化学 4 132
语文8 8 7 7 6 6 5 5 5 1985 20.9%
数学 5 5 4 4 5 5 5 5 5 1495 15.7%
外语 3 3 3 3 4 4 4 832 8.7%
体育与健康 4 4 3 3 3 3 3 3 3 1029 10.8%
音乐 2 2 2 2 2 2 1 1 1 523
11.0% 美术 2 2 2 2 2 2 1 1 1 523
综合实
践活动
3 3 3 3 3 2 2 641 6.7% 地方和学校
安排的课程
3 3 2 2 2 2 3 2 2 731 7.7%
说明:
1.每学年上课时间为35周。

校机动时间2周,由学校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

复习考试时间2周,其中九年级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增加2周,实际上课时间为33周。

学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1—6年级每课时40分钟,7—9年级每课时45分钟。

2.初中开设“科学”不开设“物理”、“化学”、“生物”课程的学校,使用“物理”、“化学”、“生物”课时自行调整。

3.体育与健康课程中,1—6年级为“体育”,7—9年级为“体育与健康”,均应贯彻“健康第一”的原则,不得将课时挪作他用。

应利用体育活动课、课间操及其他综合性文体活动等,增加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保证学生每个学习日有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

1—6年级“体育”课程的课时应全部用于体育实践课教学,7—9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可结合相关体育活动,使学生了解一些体育健康知识,但必须充分保证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不得组织笔试。

4. 3—9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课时结合起来使用,每个年级用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平均周课时不得少于3节。

5.晨(夕)会、班队会、科技文体活动等,由各学校自主安排。

6.各门课程均应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环境、健康、国防、安全等专题教育应渗透在相应课程中。

7.预防艾滋病教育等三项专题教育的课时原则上从地方课时和班团队活动时间中安排。

预防艾滋病教育主要在初一到初三年级进行,按平均每学年2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毒品预防教育主要在小学五年级到初三年级进行,按平均每学年2课时安排教学内容;环境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三年级进行,按平均每学年4课时安排教学内容。

学校可利用教学挂图进行教学活动,要充分利用“世界艾滋病日”、“国际禁毒日”和“世界环境日”等契机,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教育活动,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借开展三项专题教育活动,加重学生负担,强行向学生推荐学习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